急性肝衰竭與肝性腦病ppt課件.ppt_第1頁
急性肝衰竭與肝性腦病ppt課件.ppt_第2頁
急性肝衰竭與肝性腦病ppt課件.ppt_第3頁
急性肝衰竭與肝性腦病ppt課件.ppt_第4頁
急性肝衰竭與肝性腦病ppt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急性肝衰竭和肝性腦病,1,急性肝衰竭的定義,根據初始發(fā)病與出現(xiàn)黃疸、肝性腦病的時間而確定既往沒有肝病史,短期內出現(xiàn)大量肝細胞壞死或肝功能嚴重損害并出現(xiàn)肝性腦病的綜合征,2,3,病因,病毒性肝炎:A,B,C,D,E,F,G,EB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化學性肝損傷:藥物、毒物撲熱息痛、異煙肼、利福平、氟烷、黃曲霉素、四氯化碳、毒蕈、生魚膽、生豬膽,4,病因,缺血缺氧Budd-Chiari綜合征肝小靜脈阻塞性疾?。╒OD)休克肝代謝異常:肝豆狀核變性、妊娠期脂肪肝其他:惡性腫瘤浸潤肝臟、自身免疫性肝炎,5,Budd-ChiariSyndrome,6,病理,(一)由病毒、藥物或毒素引起者肝細胞多呈廣泛性壞死,病變呈彌漫性分布,整個肝小葉肝細胞溶解壞死,網狀支架塌陷,殘存的肝細胞腫脹變性并伴有淤膽,匯管區(qū)及其周圍有大量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及粒細胞浸潤。(二)由急性妊娠期脂肪肝、Reye綜合征、四環(huán)素等引起者由于肝細胞器功能衰竭導致脂肪代謝障礙,肝細胞內有均勻分布的小脂滴,肝細胞腫脹蒼白,往往無肝細胞壞死,亦缺乏炎癥細胞浸潤。,7,發(fā)病機制,缺血缺氧引起肝細胞壞死病毒直接引起肝細胞損傷免疫機制:細胞因子、內毒素血癥內毒素血癥:發(fā)生率70%-100%,干擾細胞膜生理功能;破壞溶酶體膜;損害線粒體結構;激活補體、激肽血管舒緩素、凝血纖溶系統(tǒng),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8,臨床表現(xiàn),(一)一般情況健康狀況全面衰退,虛弱、極度乏力、食欲極差,厭食、惡心嘔吐、呃逆,腹脹(二)黃疸及嚴重的肝功損害短期內黃疸進行性加深,以肝細胞性黃疸為主,血清膽紅素迅速上升。AST升高大于ALT、膽酶分離現(xiàn)象。,9,臨床表現(xiàn),(三)出血與凝血功能障礙上消化道、皮下、鼻腔、顱內等凝血因子合成減少、血小板減少及功能障礙、纖溶亢進、DIC等(四)腎損害相對有效循環(huán)血量不足、微循環(huán)紊亂、膿毒癥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直接的中毒性腎損害:腎損與疾病嚴重程度不符,10,臨床表現(xiàn),(五)感染中性粒細胞和枯否細胞功能受損、肝補體產生下降、腸道菌群移位(六)其他低血壓、低血糖、營養(yǎng)障礙、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腹水,11,臨床表現(xiàn),神經精神癥狀:早期為性格改變、行為異常、睡眠顛倒。晚期表現(xiàn)為意識障礙肝性腦病,12,實驗室檢查,血清膽紅素測定血清轉氨酶:AST/ALT比值(對預后有意義)血清膽固醇與膽固醇酯血清膽堿酯酶活力血清清蛋白凝血酶原時間(PT)其他檢查:病毒抗體、血氨,13,治療,對癥支持治療1.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2.營養(yǎng)支持:供給足夠熱量3035kcal/kg(糖、蛋白1g/kg)血制品(蛋白/凝血因子/補體)支鏈氨基酸3.糾正電解質、酸堿平衡,14,治療,肝性腦病的治療主要措施去除誘因,減少含氮物質的產生和吸收,促進氨的轉化和代謝。常用藥物谷氨酸鈉、谷氨酸鉀、精氨酸、支鏈氨基酸、乳果糖,15,治療,防治腦水腫可無臨床表現(xiàn),早期診斷困難,參考:瞳孔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錐體束征陽性預防為主甘露醇療效肯定,但易誘發(fā)腎衰和細胞內脫水。,16,治療,出血的治療HF幾乎均有出血傾向,治療難,預后差*補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新鮮血漿、凝血酶原復合物、血小板*消化道出血H2RA、PPI、粘膜保護劑、局部止血藥、靜脈止血藥*防治DIC早期診斷、及時應用新鮮血漿、肝素。,17,治療,腎功能不全的防治*預防確保足夠的有效循環(huán)血量,避免強烈利尿,糾正水電失衡,控制感染、防治出血,慎用腎毒藥物。*治療措施擴容后利尿腎替代治療,18,治療,感染的防治*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是關鍵。*微生態(tài)制劑治療腸道菌群失調,預防腸內細菌移位。*凈化室內環(huán)境,嚴格無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胃腸內給藥,19,治療,人工肝支持是國外研究的熱點方法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濾過、血液/血漿灌流、血漿置換、活性炭灌注、交換輸血。微囊包裹游離肝細胞將用微型膠囊包裹的游離培養(yǎng)肝細胞置于體外循環(huán)裝置中,與病人血液通過半透膜或直接接觸培養(yǎng)肝細胞進行物質交換,發(fā)揮肝細胞解毒和生物合成功能。,20,治療,肝移植原位肝移植是國外治療暴發(fā)性肝衰竭的有效手段。術后一年存活率為70。存在問題技術、經濟、HBV再感染達80,一旦發(fā)生再感染很快發(fā)展成肝硬化、肝癌、肝衰竭。,21,治療,促肝細胞再生肝細胞生長因子前列腺E2生長激素療效不肯定,但可以試用,22,肝性腦病,23,定義,肝性腦?。╤epaticencephalopathy,HE),是嚴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謝紊亂為基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失調的綜合征,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意識障礙、行為失常和昏迷。,24,物質代謝障礙凝血功能障礙免疫功能障礙黃疸生物轉化障礙,早期(一期):性格改變之后(二期):行為改變進而(二期):智能改變隨后(三期):意識障礙最終(四期):昏迷狀態(tài),肝性腦病的分期,定義:繼發(fā)于嚴重肝病的神經精神綜合癥,25,病因,各型肝硬化急性或暴發(fā)性肝衰竭少見于原發(fā)性肝癌、嚴重膽道感染,26,誘因,高氮飲食或消化道大出血,腸內產氨增多低血容量與缺氧:大量放腹水、強利尿劑應用電解質紊亂:尤其見于低鉀性堿中毒便秘繼發(fā)感染低血糖中樞神經系統(tǒng)抑制藥物的應用,27,發(fā)病機制,一、氨中毒學說二、假神經遞質學說三、胺、硫醇和短鏈脂肪酸的協(xié)同毒性作用四、-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復合體學說五、氨基酸代謝不平衡學說六、錳的毒性,28,(1)氨的生成過多:,主要來源:腸道次要來源:腎臟和肌肉(禁食時),氨中毒學說,29,血漿氨增高的因素,便秘,30,肝功能不全時:,肝硬化門脈回流受阻腸粘膜淤血水腫消化吸收殘留蛋白NH3腸蠕動細菌叢生上消化道出血血液蛋白質NH3合并腎功能障礙氮質血癥彌散入腸道的尿素NH3,31,(2)氨的清除不足,32,肝功能嚴重障礙,由于門體側枝循環(huán)形成或門-腔吻合術后腸氨繞過肝臟直接進入血液血氨,由于物質代謝障礙ATP合成,酶系統(tǒng)嚴重受損鳥氨酸循環(huán)障礙尿素合成氨清除不足血氨,33,2、氨對腦的毒性作用,34,氨抑制丙酮酸氧化脫羧乙酰COA降低三羧酸循環(huán)受阻。,(1)干擾腦的能量代謝,氨與-酮戊二酸結合谷氨酸,直接消耗了-酮戊二酸,三羧酸循環(huán)受阻。,氨與-酮戊二酸結合谷氨酸,消耗大量NADH,呼吸鏈遞氫受阻ATP生成減少,氨與-酮戊二酸結合谷氨酸+NH3谷氨酰胺,直接消耗ATP。,35,抑制性遞質增多(谷氨酰胺、-氨基丁酸),(2)使腦內神經遞質發(fā)生改變:,興奮性遞質減少(谷氨酸、乙酰膽堿),36,氨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毒性作用,腦細胞對氨極敏感。一般認為氨對大腦的毒性作用是干擾腦的能量代謝,引起高能磷酸化合物濃度降低。血氨過高可能抑制丙酮酸脫氫酶活性,從而影響乙酰輔酶A的生成,干擾腦中三羧酸循環(huán)。另一方面,氨在大腦的去毒過程中,氨與-酮戊二酸結合成谷氨酸,谷氨酸通過星形細胞中的谷氨酰胺合成酶的作用與氨結合成谷氨酰胺,這些反應需消耗大量的輔酶、ATP、-酮戊二酸和谷胺酸,并生成大量的谷胺酰胺。,37,氨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毒性作用,谷胺酰胺是一種有機滲透質,合成過多可導致星形細胞腫脹,造成腦水腫。-酮戊二酸是三羧酸循環(huán)中的重要中間產物,缺少時則使大腦細胞的能量供應不足,致不能維持正常功能。谷氨酸是大腦的重要興奮性神經遞質,缺少則人腦抑制增加。氨還可直接干擾神經傳導而影響大腦的功能。,38,干擾神經細胞膜上Na+、K+-ATP酶的活性與K+競爭鈉泵,影響K+在神經細胞膜內外的正常分布,細胞,(3)氨對神經細胞膜的抑制作用:,39,氨中毒學說,氨,上消化道出血-細菌分解蛋白-氨腸黏膜水腫-腸功能-細菌生長-氨腎功能-氮質血癥-氨,產生,清除能力(ATP-合成尿素-氨堆積),氨,氨,腸道氨吸收,NH3,NH3,NH3,對腦組織毒性作用,干擾能量代謝(糖的生物氧化作用),興奮性遞質抑制性遞質,NH3于K+有競爭影響Na/K分布,抑制傳導,問題:部分患者無血氨;降低氨后并未使有些患者好轉;急性肝功能不全時血氨水平與癥狀不相關,昏迷,40,假性神經遞質學說,正常神經遞質假性神經遞質二者結構相似,功能相差10倍左右,41,1、假性神經遞質如何產生:,42,取代正常神經遞質,影響中樞功能取代腦干網狀結構上行激動系統(tǒng)神經原神經遞質,大腦皮層的興奮性無法維持昏迷;取代錐體外系神經原神經遞質撲翼樣震顫,共濟失調,2、假性神經遞質如何引起肝性腦?。?43,假性神經遞質學說,腦干網狀上行激活系統(tǒng)(激活大腦皮層),多神經元交換、多突觸,假性神經遞質堆積,神經沖動傳遞(-),真性遞質被競爭性取代,CHOHCH2NH3,CHOHCH2NH3,HO,HO,去甲腎上腺素,苯乙醇胺(假),皮層昏迷,背景1970年發(fā)現(xiàn)左旋多巴可以改善肝昏迷,提出該假說,結構相似,腸道細菌+蛋白質芳香族AA肝功能差中樞系統(tǒng)羥化,44,胺、硫醇和短鏈脂肪酸的協(xié)同毒性作用,甲基硫醇是甲硫氨酸在腸道內被細菌代謝的產物,甲基硫醇及其衍變的二甲基亞砜,二者均可在實驗動物引起意識模糊、定向力喪失、昏睡和昏迷。肝臭可能是甲基硫醇和二甲基二硫化物揮發(fā)的氣味。在嚴重肝病患者中,甲基硫醇的血濃度增高,伴腦病者增高更明顯。,45,胺、硫醇和短鏈脂肪酸的協(xié)同毒性作用,短鏈脂肪酸(主要是戊酸、己酸和辛酸)是長鏈脂肪酸被細菌分解后形成的,能誘發(fā)實驗性肝性腦病,在肝性腦病患者的血漿和腦脊液中也明顯增高。在肝功能衰竭的實驗動物中,單獨使用胺、硫醇和短鏈脂肪這三種毒性物質的任何一種,如用量較小,都不足以誘發(fā)肝性腦病,如果聯(lián)合使用,即使劑量不變也能引起腦部癥狀。,46,胺、硫醇和短鏈脂肪酸的協(xié)同毒性作用,為此有學者提出胺、硫醇、短鏈脂肪酸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協(xié)同毒性作用,可能在肝性腦病的發(fā)病機制中有重要地位。,47,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復合體學說,GABA是大腦主要的抑制性神經遞質,主要在腸內產生。HE時血中GABA濃度升高,血腦屏障通透性增高,大腦突觸后神經元的GABA受體顯著增多,并能與BZ結合。HE患者血漿GABA濃度與腦病程度平行。部分患者經BZ受體拮抗劑治療后,癥狀可減輕。,48,表現(xiàn)為支鏈氨基酸(如纈氨酸、亮氨酸及異亮氨酸)/芳香族氨基酸(如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比值降低。正常為33.5:1肝性腦病為1:1甚至更低,血漿氨基酸失衡學說,49,肝功能障礙胰島素滅活高胰島素血癥骨骼肌和脂肪組織對支鏈氨基酸的攝取、分解血漿中支鏈氨基酸肝功能障礙,芳香族氨基酸分解代謝血漿中芳香族氨基酸,50,血漿氨基酸失衡結果,支鏈氨基酸與芳香族氨基酸均屬電中性氨基酸,由同一載體轉運入腦,因而相互競爭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與谷氨酰胺交換。進入腦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增多,可進一步形成假神經遞質。故該學說是對假性神經遞質學說的一個補充和發(fā)展。,51,錳的毒性,正常由膽道排出錳有神經毒性MRI:錳:雙側蒼白球局部沉著錳導致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多巴胺氧化,使多巴胺減少,造成震顫、僵硬等,52,中樞神經系統(tǒng)異常,星形細胞功能異常學說神經遞質系統(tǒng)腦能量代謝異常腦水腫,53,臨床表現(xiàn),急性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失調的綜合征,包括意識障礙、神經肌肉異常、肝臭和過度換氣,54,臨床表現(xiàn),急性肝性腦病常見于暴發(fā)性肝炎所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誘因不明顯,患者在起病數(shù)周內即進入昏迷直至死亡,昏迷前可無前驅癥狀。慢性肝性腦病多是門體分流性腦病,由于大量門體側支循環(huán)和慢性肝功能衰竭所致,多見于肝硬化患者和(或)門腔分流手術后以慢性反復發(fā)作性木僵與昏迷為突出表現(xiàn),常有攝入大量蛋白食物、上消化道出血、感染、放腹水、大量排鉀利尿等誘因。在肝硬化終末期所見的肝性腦病起病緩慢,昏迷逐步加深,最后死亡。,55,臨床表現(xiàn),肝功能損害嚴重的肝性腦病有明顯黃疸、出血傾向和肝臭,易并發(fā)各種感染、肝腎綜合征、腦水腫、MODS等情況,導致休克、呼吸衰竭、DIC、昏迷等相應的復雜臨床表現(xiàn)。,56,撲翼樣震顫,57,實驗室和其他檢查,一、血氨慢性肝性腦病尤其是門體分流性腦病患者多有血氨增高。急性肝功能衰竭所致腦病的血氨多正常。二、腦電圖檢查腦電圖不僅有診斷價值,且有一定的預后意義。典型的改變?yōu)楣?jié)律變慢,主要出現(xiàn)普遍性每秒4-7次的波或三相波,有的也出現(xiàn)每秒1-3次的波。,58,實驗室和其他檢查,三、誘發(fā)電位是體外可記錄的電位,由各種外部刺激經感覺傳傳入大腦神經元網絡后產生的同步放電反應。誘發(fā)電位檢查可用于亞臨床或臨床肝腦病的診斷。目前研究指出視覺誘發(fā)電位(VEP)、聽覺誘發(fā)電位電位(AEP)檢查在不同人、不同時期變化太大,缺乏特異性和敏感性,不如簡單的心理智能測驗,但軀體感覺誘發(fā)電位(SEP)診斷亞臨床肝性腦病價值較大。,59,實驗室和其他檢查,四、心理智能測驗用于對輕微肝性腦病診斷和慢性肝性腦病病人的認知能力進行評估。常規(guī)使用的是數(shù)字連接試驗和符號數(shù)字試驗,其結果容易計量,便于隨訪。(NCT,DST),60,實驗室和其他檢查,影像學檢查:CT/MRI:腦水腫、腦萎縮磁共振波譜分析、PET還在研究中,61,診斷,診斷依據1、嚴重肝?。ɑ颍V泛門體側枝循環(huán);2、精神紊亂、昏睡或昏迷;3、肝性腦病的誘因;4、明顯肝功損害或血氨增高。腦電圖異常、撲翼樣震顫有重要診斷價值。,62,鑒別診斷,1、與引起精神癥狀的疾病鑒別2、與引起昏迷的疾病鑒別糖尿病、低血糖、尿毒癥、腦中風、腦部感染、鎮(zhèn)靜劑過量等。,63,治療一、消除誘因,某些因素可誘發(fā)或加重肝性腦病。肝硬化時,藥物在體內半衰期延長,如使用麻醉、鎮(zhèn)痛、催眠、鎮(zhèn)靜等類藥物,可出現(xiàn)昏睡,直至昏迷。當患者狂躁不安或有抽搐時,禁用嗎啡及其衍生物、副醛、水合氯醛、哌替啶及速效巴比妥類,可減量使用(常量的1/2或1/3)地西泮、東莨菪堿,并減少給藥次數(shù)。,64,治療一、消除誘因,異丙嗪、氯苯那敏(撲爾敏)等抗組胺藥有時可作鎮(zhèn)靜藥代用。必須及時控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避免快速和大量的排鉀利尿和放腹水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65,二、減少腸內毒物的生成和吸收,(一)、飲食(二)灌腸或導瀉(三)抑制細菌生長,66,飲食,開始數(shù)日內禁食蛋白質。每日供給熱量25-35kcal/kg和足量維生素,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食物,昏迷不能進食者可經鼻胃管供食。糾正負氮平衡用植物蛋白為最好(含支鏈氨基酸多、增糞氮排泄、含非吸收性纖維利通便),67,灌腸或導瀉,清除腸內積食、積血或其他含氮物質,可用生理鹽水或弱酸性溶液(如稀醋酸液)灌腸,或口服或鼻飼25硫酸鎂3060ml導瀉。對急性門體分流性腦病昏迷患者用乳果糖500ml加水500ml灌腸作為首選治療。,68,抑制細菌生長,口服氨芐西林、甲硝唑均有良效含雙歧桿菌的微生態(tài)制劑,維護腸道正常菌群,減少毒素吸收,69,抑制細菌生長,乳果糖(lactulose)口服后在結腸中被細菌分解為乳酸和醋酸,使腸腔呈酸性,并改變腸道菌群,使氨滲入細菌蛋白,從而減少氨的形成和吸收。還有滲透性腹瀉作用。對忌用新霉素或需長期治療的患者,乳果糖或乳梨醇為首選藥物。乳果糖的劑量為30-60gd,分3次口服,從小劑量開始以調節(jié)到每日排糞23次,糞pH56為宜。,70,抑制細菌生長,近年發(fā)現(xiàn)乳糖在乳糖酶缺乏人群的結腸中,經細菌發(fā)酵產酸后也降低糞便pH,減少氨含量,用以治療肝性腦病,效果和乳果糖一樣,且價格較便宜。,71,降氨藥物,鳥氨酸-門冬氨酸:(雅博司)鳥氨酸增加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和鳥氨酸氨基甲酰轉移活性,其本身參與鳥氨酸循環(huán),促進尿素合成。門冬氨酸促進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促進氨消耗降低血氨。每日靜脈滴注20g,72,降氨藥物,鳥氨酸-酮戊二酸:鳥氨酸藥理機制同前。-酮戊二酸增加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其本身是三羧酸循環(huán)上的重要物質,能與氨結合形成谷氨酸。但其效果不如雅博司,73,降氨藥物,谷氨酸鉀(每支6.3g/20ml,含鉀34mmol)和谷氨酸鈉(每支5.75g20ml,含鈉34mmol),每次用4支,加人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1-2次日。谷氨酸鉀、鈉比例視血清鉀、鈉濃度和病情而定,尿少時少用鉀劑,明顯腹水和水腫時慎用鈉劑精氨酸:1020g加入葡萄糖液中靜滴1次日,此藥可促進尿素合成,藥呈酸性,適用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