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doc_第1頁
淺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doc_第2頁
淺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doc_第3頁
淺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doc_第4頁
淺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課程改革的目標”中明確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diào)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碧岢灾?、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提倡師生交互,開展探究性學習。這需要我們對當前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去探索如何使課堂教學更加合理。那么什么是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呢?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學習讀本(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中指出:“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個體在教師一定程度的引導下,自主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監(jiān)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學習。所謂探究學習即從學科領域或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于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實驗、操作、調(diào)查、搜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薄白灾鲗W(意義學習)是相對于被動學習(機械學習)而言的,是指教學條件下的學生的高質(zhì)量的學習。而合作學習是針對教學條件下學習的組織形式而言的,相對的是個體學習。探究學習(發(fā)現(xiàn)學習)是相對于接受學習而言的?!币?、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組織與培養(yǎng)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即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在形式上成為有別于傳統(tǒng)教學一個最明顯特征。它有力地挑戰(zhàn)了教師“一言堂”的專制,同時也首次在課堂上給了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團體的合作和競爭意識,發(fā)展交往與審美的能力,強調(diào)合作動機和個人責任。(一)、提供參與機會,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意識。首先要確定好合作交流的規(guī)模,合作小組人數(shù)不宜太多,人數(shù)太多,不容易組織和調(diào)動全體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一些學生常常占有支配地位,而多數(shù)學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旁聽者,能真正得到發(fā)言機會的畢竟是少數(shù)。擴大參與面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組織由4至6名學生組成的小組進行討論。參加討論的人圍坐成圓圈或方陣,以便使每個人都能看到其他每一個人,那么就能加強課堂討論。如在教學烏鴉喝水這一課時,我先把學生分成三大組,第一組是“看圖說話”,學生先自已觀察文中插圖,說一說圖意,然后小組成員一起講講這個故事;第二組是“隨文識字,通篇朗讀”,學生先朗讀課文,碰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自已拼拼音也可以請同學幫忙,然后由組長帶領組員全篇朗讀;第三組邊看圖邊讀課文,碰到困難可以尋求幫助。接下來,我請三組的同學兩兩配對,組成一個六人合作的學習小組,交流各自學到的、想到的。最后,由各小組匯報學習情況,并請學生說一說你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結果,他們做得很不錯。因此,教學活動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也就是說,教學要以人為本,教給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習方法,教會學生怎樣獲取知識,學會學習。(二)、創(chuàng)設參與氛圍,促使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zhì)疑、調(diào)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在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教育學生虛心地傾聽同學的發(fā)言,特別要認真地去思考和自已的想法不完全一致的意見,善于吸取其正確的部分,補充修正自己的認識。在發(fā)表意見時,要做到以理服人,使交流的內(nèi)容不斷地深入。教師還要及時糾正發(fā)言不普遍的現(xiàn)象,進行課堂調(diào)控。當個別學生膽小或有自卑心理,羞于啟齒時則要教育他們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激勵他們不要怕說錯,暴露錯誤則有利于進步。只有突破羞于發(fā)言的心理障礙,才能獲得與他人平等地參與合作的機會。當個別學生過分好勝,惟恐自己落在他人后面,以至于還沒有經(jīng)過認真的思考,就搶先發(fā)表意見時,則要教育他們學會照顧和尊重他人,小組合作交流也是學習,只有作好準備,才能有高質(zhì)量的發(fā)言。通過學生間的交流達到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合作交流中求得認識的統(tǒng)一,在爭論中求得智能的發(fā)展。如學了冬天是個魔術師一課后,我讓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并要求讀出感情或帶上自己喜歡的動作。孩子們一下子熱鬧開了,有的找來了好朋友一起讀,有的帶上了夸張的動作,還有的干脆走到講臺前,請同學們聽他讀。那一張張小臉上洋溢著“小魔術師”的得意和自信。我不禁也激動了,拿來了錄音機錄下了這些可愛而富有生氣的聲音。當他們讀得神采飛揚時,我微笑地問道:“孩子們,你們能不能再給冬天這個魔術師變一變?”孩子們那想象的翅膀一下子打開了,五彩繽紛的想象都出來了:“冬天是個魔術師,他呼地一吹,給我們吹來了小冰鞋?!薄岸焓莻€魔術師,他呼地一吹,吹紅了我的小鼻子?!薄八舻匾淮?,圍巾呀、手套呀、棉衣呀,都跑到我的身上來了?!鄙衿娴南胂?,無拘無束的氛圍,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三)注重師生溝通,共享交往樂趣?!皼]有溝通就沒有教學?!笔贤ǖ慕虒W是不可想象的。在傳統(tǒng)教學中,我們常??梢砸姷揭恍┝曇詾槌5默F(xiàn)象:“借班上課”教師其授業(yè)技巧的展示;“課堂法庭”運用“法制化”手段進行氛圍懲治;教學執(zhí)行著單向的“培養(yǎng)”活動先教后學,學生跟著教師走,復制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新課程強調(diào),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nèi)容,求得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例如某一年級教師幫助學生形成動物、植物的初級概念的教學過程。師:為什么說雞、鴨、豬是動物?生:因為它們都會叫喚。師:蚯蚓不會叫喚,可是它也是動物呀!生:蚯蚓會爬,會爬會走的生物都叫動物。師:魚不會爬,也不會走,只會在水里游,鳥會飛,它們不是動物嗎?生:它們是動物,因為它們都會活動,能活動。師:對了,能活動的生物叫動物??墒秋w機會飛,是不是動物?生:飛機自已不會飛,是人開動的,它沒有生命,是人造的,不是動物。師:對了,能自己活動的生物才叫動物。其實教學如同社會交往過程一樣,教學活動中的教與學集結在客觀條件與主觀要素的網(wǎng)絡關系中,師生的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學生在其間主動獲取體驗,享受快樂。贊可夫認為:“課堂上應該創(chuàng)造一種使大家愉快、有強烈求知欲、積極地探求知識的心理氣氛?!边@種心理氣氛是在師生交往互動中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如果被動地接受,愉快、求知欲從何而言。在教學中,如果能舍得“耗費”師生交往的時間,對教學而言意味著人人參與平等對話,意味著合作,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而言,意味著是一起分享理解,是生命活動、成長和自我表現(xiàn)實現(xiàn)的過程。在這個共同體中,師生在享受著各自交往中快樂的同時,也在共享著彼此帶來的快樂。(四)、友伴合作,形成彰顯個性的評價機制。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靶〗M合作學習”是在新課程標準理念指導下的較能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較之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有一個很大的區(qū)別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及課外活動中去。但是:人是千差萬別的,每個人接受知識、獲取知識的方式與快慢都有可能與別人存在明顯的差異,這是客觀存在的現(xiàn)象,更是完全自然的現(xiàn)象,這也就決定了在學習成效上存在明顯的差別。有的學生發(fā)展較快,有的學生發(fā)展較慢,教師如果用一把尺子來量每一個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勢必是不合理、不科學的。為此,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水平與課堂中在小組中的表現(xiàn)作深入的了解,為他們定一個“水平線”,并堅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超越這條線,只要有點滴的進步,哪怕是隱性的,也要給予大張旗鼓的表揚與激勵,讓他們充分體驗合作的樂趣,充分享受成功帶來的快感。這樣的評價,比量化的評價更有效果,比一刀切的評價更有針對性與實際意義;這樣的評價,可以激起部分學生再接再厲,可以燃起部分學生“奮發(fā)”的欲望;這樣的評價,不一定要形成文字,只要教師心中有一把可長可短的尺子。同時,評價也是一個主動發(fā)展的過程。在新課程的改革中,各國都非常關注評價的主動性,其中英國就提出一種“改善學習”的評價,它伴隨著課程學習的始終以自我為參照基礎,要求學生了解已有的前提,明確學習目標并知道如何彌補達到目標的差距。德國對教學評價的改革中也反映了這樣一個理念:教學評價應當引入學生自我評價機制。由此可見,評價已起來越重視學生的自我意識與個性張揚。在教學中如果把這彰顯個性的機會留給被評價者,引導他們用自我表現(xiàn)作為參照標準,結合老師、其他同學等外部評價,對自己在學習中的各種表現(xiàn)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學生才會在評價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領域及弱勢領域,這種評價方式不僅有利保護并激發(fā)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有助于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發(fā)展與優(yōu)勢潛能的發(fā)掘,同時也能使學生本身感愛到自己是賞識的,感受到來自己教師的信任。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教師角色的定位小組討論作為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轉(zhuǎn)變的重要一環(huán),很快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推廣,這無疑是構建新型課堂邁出的堅實的一步,但在學生合作討論時,教師究竟應該忙些啥?角色又應該如何定位呢?(一)、教師要端正認識,樹立現(xiàn)代教育理念放手讓學生自學或討論不等于放任自流。整個教學過程中,在教學的每個具體環(huán)節(jié),教師都是學生的促進者,要始終以參與者、支持者、引導者的身份出現(xiàn)。換言之,不管教學進行到哪一步,教師都應為學生素質(zhì)的提高、能力的發(fā)展全面服務,課堂應是師生交流溝通的橋梁和紐帶。(二)、學生討論時教師作用的發(fā)揮。教師要把自己當成小組中的一員,以平等的身份參與討論,在討論時巧妙引導,把討論引向高潮:當學生性格內(nèi)向或擔心同學嘲笑,不愿開口時,給予及時鼓勵,增強其信心;當問題難度大,小組成員一籌莫展、出現(xiàn)冷場時,給予點撥誘導,促其茅塞頓開、靈感突現(xiàn);當雙方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局面處于僵持狀態(tài)時,給予巧妙化解;當學生討論時淺嘗輒止或出現(xiàn)明顯破綻時,給予提示、糾正。教師猶如辛勤的巡邏兵,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哪里遇到困難就迅速援助哪里,適時引導,促使討論高潮迭起,精彩呈現(xiàn)。教師作為“引線人”和“及時雨”,以組員的身份參與討論并給學生提供及時幫助,使小組討論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目標,這就是學生討論時教師扮演的角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