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 4789.3-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xué)檢驗 大腸菌群計數(shù)》與《GB/T 4789.3-2008 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xué)檢驗 大腸菌群計數(shù)》相比,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不同:
-
標準性質(zhì)的改變:最顯著的變化是從推薦性國家標準(GB/T)轉(zhuǎn)變?yōu)閺娭菩試覙藴剩℅B),意味著《GB 4789.3-2010》中的要求對所有相關(guān)食品企業(yè)具有法律約束力,必須執(zhí)行。
-
適用范圍調(diào)整:《GB 4789.3-2010》在適用范圍上可能進行了微調(diào),以適應(yīng)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的最新要求,確保更廣泛地覆蓋各類食品的微生物檢測需求。
-
檢驗方法的更新:新版標準可能引入或修訂了大腸菌群計數(shù)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采用更精確、靈敏的檢測技術(shù),改進了樣品前處理步驟,或是優(yōu)化了培養(yǎng)條件和判讀標準,以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和效率。
-
限量標準的設(shè)定:根據(jù)食品安全形勢的發(fā)展,《GB 4789.3-2010》可能會對食品中大腸菌群的允許限量做出新的規(guī)定,這些變化反映了對公眾健康保護的加強以及對食品質(zhì)量控制要求的提升。
-
術(shù)語和定義的明確:為統(tǒng)一認識,新標準可能對“大腸菌群”及相關(guān)檢驗術(shù)語給出了更精確的定義,幫助檢驗人員準確理解和執(zhí)行標準。
-
采樣和分析程序的規(guī)范:在樣品的采集、保存、運輸及實驗室分析流程上,新標準可能提供了更加詳細的操作指導(dǎo),確保檢驗過程的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
-
質(zhì)量控制要求的增強:為了保證檢驗結(jié)果的可靠性,《GB 4789.3-2010》可能增設(shè)或強化了內(nèi)部質(zhì)量控制措施和實驗室間比對試驗的要求。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jīng)官方授權(quán)發(fā)布的權(quán)威標準文檔。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4789.3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xué)檢驗 大腸菌群計數(shù)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Food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Enumeration of coliforms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衛(wèi) 生 部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衛(wèi) 生 部 發(fā)布 2010-03-26 發(fā)布 2010-06-01 實施食品伙伴網(wǎng)免費標準下載網(wǎng)(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費標準下載網(wǎng)(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無需注冊, 即可下載GB 4789.32010 I 前 言 本標準代替GB/T 4789.3-2008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xué)檢驗 大腸菌群計數(shù)。 本標準與GB/T 4789.3-2008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修改了標準的中英文名稱; “第二法 大腸菌群平板計數(shù)法”的平板菌落數(shù)的選擇范圍修改為“15 CFU150 CFU”; 刪除了“第三法 大腸菌群PetrifilmTM 測試片法”。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為規(guī)范性附錄。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GB 4789.3-1984、GB 4789.3-1994、GB /T 4789.3-2003、GB /T 4789.3-2008。食品伙伴網(wǎng)免費標準下載網(wǎng)(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費標準下載網(wǎng)(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無需注冊, 即可下載GB 4789.32010 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xué)檢驗 大腸菌群計數(shù)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食品中大腸菌群(Coliforms)計數(shù)的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食品中大腸菌群的計數(shù)。 2 術(shù)語和定義 2.1 大腸菌群 coliforms 在一定培養(yǎng)條件下能發(fā)酵乳糖、產(chǎn)酸產(chǎn)氣的需氧和兼性厭氧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 2.2 最可能數(shù) most probable number,MPN 基于泊松分布的一種間接計數(shù)方法。 3 設(shè)備和材料 除微生物實驗室常規(guī)滅菌及培養(yǎng)設(shè)備外,其他設(shè)備和材料如下: 3.1 恒溫培養(yǎng)箱:36 1 。 3.2 冰箱:2 5 。 3.3 恒溫水浴箱:46 1 。 3.4 天平:感量 0.1 g。 3.5 均質(zhì)器。 3.6 振蕩器。 3.7 無菌吸管:1 mL(具 0.01 mL 刻度)、10 mL(具 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頭。 3.8 無菌錐形瓶:容量 500 mL。 3.9 無菌培養(yǎng)皿:直徑 90 mm。 3.10 pH 計或 pH 比色管或精密 pH 試紙。 3.11 菌落計數(shù)器。 4 培養(yǎng)基和試劑 4.1 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胨(Lauryl Sulfate Tryptose,LST)肉湯:見附錄 A 中 A.1。 食品伙伴網(wǎng)免費標準下載網(wǎng)(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費標準下載網(wǎng)(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無需注冊, 即可下載GB 4789.32010 2 4.2 煌綠乳糖膽鹽(Brilliant Green Lactose Bile,BGLB)肉湯:見附錄 A 中 A.2。 4.3 結(jié)晶紫中性紅膽鹽瓊脂(Violet Red Bile Agar,VRBA):見附錄 A 中 A.3。 4.4 磷酸鹽緩沖液:見附錄 A 中 A.4。 4.5 無菌生理鹽水:見附錄 A 中 A.5。 4.6 無菌 1 mol/L NaOH:見附錄 A 中 A.6。 4.7 無菌 1 mol/L HCl:見附錄 A 中 A.7。 食品伙伴網(wǎng)免費標準下載網(wǎng)(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費標準下載網(wǎng)(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無需注冊, 即可下載GB 4789.32010 3 第一法 大腸菌群 MPN 計數(shù)法 5 檢驗程序 大腸菌群MPN計數(shù)的檢驗程序見圖1。 圖1 大腸菌群 MPN 計數(shù)法檢驗程序 6 操作步驟 6.1 樣品的稀釋 6.1.1 固體和半固體樣品: 稱取 25 g 樣品,放入盛有 225 mL 磷酸鹽緩沖液或生理鹽水的無菌均質(zhì)杯內(nèi), 8000 r/min10000 r/min 均質(zhì) 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 225 mL 磷酸鹽緩沖液或生理鹽水的無菌均質(zhì)袋中,用拍擊式均質(zhì)器拍打 1 min2 min,制成 1:10 的樣品勻液。 6.1.2 液體樣品:以無菌吸管吸取 25 mL 樣品置盛有 225 mL 磷酸鹽緩沖液或生理鹽水的無菌錐形瓶(瓶內(nèi)預(yù)置適當數(shù)量的無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勻,制成 1:10 的樣品勻液。 6.1.3 樣品勻液的 pH 值應(yīng)在 6.57.5 之間,必要時分別用 1 mol/L NaOH 或 1 mol/L HCl 調(diào)節(jié)。 36148h2h36148 h2 h檢 樣 25 g(mL)樣品+225 mL 稀釋液,均質(zhì) 10 倍系列稀釋 選擇適宜 3 個連續(xù)稀釋度的樣品勻液,接種 LST 肉湯管 產(chǎn) 氣 不產(chǎn)氣 BGLB 肉湯不產(chǎn)氣 產(chǎn) 氣 大腸菌群陽性 大腸菌群陰性 查 MPN 表 報告結(jié)果 食品伙伴網(wǎng)免費標準下載網(wǎng)(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費標準下載網(wǎng)(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無需注冊, 即可下載GB 4789.32010 4 6.1.4 用 1 mL 無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 1:10 樣品勻液 1 mL,沿管壁緩緩注入 9 mL 磷酸鹽緩沖液或生理鹽水的無菌試管中(注意吸管或吸頭尖端不要觸及稀釋液面),振搖試管或換用 1 支 1 mL 無菌吸管反復(fù)吹打,使其混合均勻,制成 1:100 的樣品勻液。 6.1.5 根據(jù)對樣品污染狀況的估計,按上述操作,依次制成十倍遞增系列稀釋樣品勻液。每遞增稀釋1 次,換用 1 支 1 mL 無菌吸管或吸頭。從制備樣品勻液至樣品接種完畢,全過程不得超過 15 min。 6.2 初發(fā)酵試驗 每個樣品,選擇3個適宜的連續(xù)稀釋度的樣品勻液(液體樣品可以選擇原液),每個稀釋度接種3管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胨(LST)肉湯,每管接種1mL(如接種量超過1 mL,則用雙料LST肉湯),36 1 培養(yǎng)24 h2 h,觀察倒管內(nèi)是否有氣泡產(chǎn)生,24 h2 h產(chǎn)氣者進行復(fù)發(fā)酵試驗,如未產(chǎn)氣則繼續(xù)培養(yǎng)至48 h2 h,產(chǎn)氣者進行復(fù)發(fā)酵試驗。未產(chǎn)氣者為大腸菌群陰性。 6.3 復(fù)發(fā)酵試驗 用接種環(huán)從產(chǎn)氣的LST肉湯管中分別取培養(yǎng)物1環(huán), 移種于煌綠乳糖膽鹽肉湯 (BGLB) 管中, 36 1 培養(yǎng)48 h2 h,觀察產(chǎn)氣情況。產(chǎn)氣者,計為大腸菌群陽性管。 6.4 大腸菌群最可能數(shù)(MPN)的報告 按6.3確證的大腸菌群LST陽性管數(shù),檢索MPN表(見附錄B),報告每g(mL)樣品中大腸菌群的MPN值。 第二法 大腸菌群平板計數(shù)法 7 檢驗程序 大腸菌群平板計數(shù)法的檢驗程序見圖2。 圖2 大腸菌群平板計數(shù)法檢驗程序 8 操作步驟 檢 樣 25 g(mL)樣品+225 mL 稀釋液,均質(zhì) 10 倍系列稀釋 36118h24h計數(shù)典型和可疑菌落BGLB 肉湯36124h48h報告結(jié)果選擇 2 個3 個適宜稀釋度的樣品勻液,接種 VRBA 平板 食品伙伴網(wǎng)免費標準下載網(wǎng)(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費標準下載網(wǎng)(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無需注冊, 即可下載GB 4789.32010 5 8.1 樣品的稀釋 按6.1進行。 8.2 平板計數(shù) 8.2.1 選取2個3個適宜的連續(xù)稀釋度, 每個稀釋度接種2個無菌平皿, 每皿1 mL。 同時取1 mL生理鹽水加入無菌平皿作空白對照。 8.2.2 及時將15 mL20 mL冷至46 的結(jié)晶紫中性紅膽鹽瓊脂(VRBA)約傾注于每個平皿中。小心旋轉(zhuǎn)平皿,將培養(yǎng)基與樣液充分混勻,待瓊脂凝固后,再加3 mL4 mLVRBA覆蓋平板表層。翻轉(zhuǎn)平板,置于36 1 培養(yǎng)18 h24 h。 8.3 平板菌落數(shù)的選擇 選取菌落數(shù)在 15 CFU150 CFU 之間的平板,分別計數(shù)平板上出現(xiàn)的典型和可疑大腸菌群菌落。典型菌落為紫紅色,菌落周圍有紅色的膽鹽沉淀環(huán),菌落直徑為 0.5 mm 或更大。 8.4 證實試驗 從 VRBA 平板上挑取 10 個不同類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分別移種于 BGLB 肉湯管內(nèi),36 1 培養(yǎng) 24 h48 h,觀察產(chǎn)氣情況。凡 BGLB 肉湯管產(chǎn)氣,即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陽性。 8.5 大腸菌群平板計數(shù)的報告 經(jīng)最后證實為大腸菌群陽性的試管比例乘以8.3中計數(shù)的平板菌落數(shù),再乘以稀釋倍數(shù),即為每g(mL)樣品中大腸菌群數(shù)。例:10-4樣品稀釋液1 mL,在VRBA平板上有100個典型和可疑菌落,挑取其中10個接種BGLB肉湯管, 證實有6個陽性管, 則該樣品的大腸菌群數(shù)為: 1006/10104/g (mL) =6.0105 CFU/g(mL)。 食品伙伴網(wǎng)免費標準下載網(wǎng)(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費標準下載網(wǎng)(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無需注冊, 即可下載GB 4789.32010 6 附錄A (規(guī)范性附錄) 培養(yǎng)基和試劑 A.1 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胨(LST)肉湯 A.1.1 成分 胰蛋白胨或胰酪胨 20.0 g 氯化鈉 5.0 g 乳糖 5.0 g 磷酸氫二鉀(K2HPO4) 2.75 g 磷酸二氫鉀(KH2PO4) 2.75 g 月桂基硫酸鈉 0.1 g 蒸餾水 1 000 mL pH 6.80.2 A.1.2 制法 將上述成分溶解于蒸餾水中,調(diào)節(jié) pH。分裝到有玻璃小倒管的試管中,每管 10 mL。121 高壓滅菌 15 min。 A.2 煌綠乳糖膽鹽(BGLB)肉湯 A.2.1 成分 蛋白胨 10.0 g 乳糖 10.0 g 牛膽粉(oxgall或oxbile)溶液 200 mL 0.1%煌綠水溶液 13.3 mL 蒸餾水 800 mL pH 7.20.1 A.2.2 制法 將蛋白胨、乳糖溶于約500 mL蒸餾水中,加入牛膽粉溶液200 mL(將20.0 g脫水牛膽粉溶于200 mL蒸餾水中,調(diào)節(jié)pH至7.07.5),用蒸餾水稀釋到975 mL,調(diào)節(jié)pH,再加入0.1%煌綠水溶液13.3 mL,用蒸餾水補足到1 000 mL,用棉花過濾后,分裝到有玻璃小倒管的試管中,每管10 mL。121 高壓滅菌15 min。 A.3 結(jié)晶紫中性紅膽鹽瓊脂(VRBA) A.3.1 成分 蛋白胨 7.0 g 酵母膏 3.0 g 乳糖 10.0 g 氯化鈉 5.0 g 膽鹽或3號膽鹽 1.5 g 中性紅 0.03 g 結(jié)晶紫 0.002 g 瓊脂 15 g18 g 蒸餾水 1 000 mL pH 7.40.1 食品伙伴網(wǎng)免費標準下載網(wǎng)(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費標準下載網(wǎng)(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無需注冊, 即可下載GB 4789.32010 7 A.3.2 制法 將上述成分溶于蒸餾水中,靜置幾分鐘,充分攪拌,調(diào)節(jié)pH。煮沸2 min,將培養(yǎng)基冷卻至45 50 傾注平板。使用前臨時制備,不得超過3 h。 A.4 磷酸鹽緩沖液 A.4.1 成分 磷酸二氫鉀(KH2PO4) 34.0 g 蒸餾水 500 mL pH 7.2 A.4.2 制法 貯存液: 稱取34.0 g的磷酸二氫鉀溶于500 mL蒸餾水中, 用大約175 mL的1 mol/L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節(jié)pH,用蒸餾水稀釋至1 000 mL后貯存于冰箱。 稀釋液:取貯存液1.25 mL,用蒸餾水稀釋至1 000 mL,分裝于適宜容器中,121 高壓滅菌15 min。 A.5 無菌生理鹽水 A.5.1 成分 氯化鈉 8.5 g 蒸餾水 1 000 mL A.5.2 制法 稱取8.5氯化鈉溶于1 000 mL蒸餾水中,121 高壓滅菌15 min。 A.6 1 mol/L NaOH A.6.1 成分 NaOH 40.0 g 蒸餾水 1000 mL A.6.2 制法 稱取40 g氫氧化鈉溶于1 000 mL蒸餾水中,121 高壓滅菌15 min。 A.7 1 mol/L HCl A.7.1 成分 HCl 90 mL 蒸餾水 1 000 mL A.7.2 制法 移取濃鹽酸90 mL,用蒸餾水稀釋至1 000 mL,121 高壓滅菌15 min。 食品伙伴網(wǎng)免費標準下載網(wǎng)(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費標準下載網(wǎng)(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無需注冊, 即可下載GB 4789.32010 8 附錄B (規(guī)范性附錄) 大腸菌群最可能數(shù)(MPN)檢索表 B.1 大腸菌群最可能數(shù)(MPN)檢索表 每g(mL)檢樣中大腸菌群最可能數(shù)(MPN)的檢索見表B.1。 表B.1 大腸菌群最可能數(shù)(MPN)檢索表 陽性管數(shù) 95%可信限 陽性管數(shù) 95%可信限 0.10 0.01 0.001MPN 下限 上限 0.10 0.01 0.001MPN 下限 上限 0 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xué)習(xí)、研究之用,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復(fù)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wǎng)絡(luò)傳播等,侵權(quán)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因數(shù)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jīng)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wù)。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zhì)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