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克思主義論文-列寧晚年對俄國國情的再認識【英文標題】LeninsReassessmentoftheNationalConditionsofRussiainHisLaterYears【內容提要】十月革命前,列寧著重強調俄國的“帝國主義”特征,并義無反顧地領導了俄國人民爭取實現(xiàn)社會主義的斗爭。十月革命后特別是“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失敗后,列寧則更多地認識到了俄國的“半亞細亞國家”的國情,認為正是這一國情制約了俄國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列寧更進一步指出,俄國正處于相當長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時期,作為一個特殊的過渡時期,其基本任務就是要解決別的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xiàn)的高度的工業(yè)化、現(xiàn)代化的任務。對俄國國情的新認識,是列寧晚年探索俄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基本依據(jù)?!居⑽恼緽eforetheOctoberRevolution,LeninputemphasisonthefeaturesofimperialismofRussiaandledtheRussianpeopletostruggleforsocialism.AftertheOctoberRevolution,especiallyafterthefailureofcommunisminthewartimepolicy,LeninrealizedthenationalconditionsofRussiaasacountryofsemi-Asia,indicatingthatRussiawasinthetransitionalperiodtosocialism.Duringthisspecialperiod,thefundamentaltaskwastofulfillindustrializationandmodernization,whichothercountrieshaddoneundercapitalistconditions.Leninsreassessmentofthenationalconditionswasthebasisforprobingintothe ;waysofRussiansocialistconstructioninthelateryearsofhislife.【關鍵詞】列寧/俄國國情/過渡時期Lenin/nationalconditionsofRussia/transitionalperiod【正文】重新認識和把握俄國的基本國情,是引起列寧晚年關于社會主義思想發(fā)生突變的根源,也是列寧晚年探索俄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理論出發(fā)點。正如列寧所說:“在綱領中,我們應當以現(xiàn)實的東西為出發(fā)點,我們應當以確切的東西為出發(fā)點?!?(P302)一、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對俄國國情和俄國革命道路的基本看法為了深入考察列寧晚年關于社會主義的思想,簡單地回顧一下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對俄國國情和俄國革命道路的探索是必要的。1905年革命爆發(fā)后,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召開了第三次代表大會,確立了布爾什維克對于革命的策略和路線。列寧隨后寫了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一書,對布爾什維克的策略和路線作了深入全面的闡述。列寧明確地指出了這場革命的資產階級性質。他說:“那些對俄國來說是勢在必行的政治制度方面的民主改革和社會經(jīng)濟方面的改革,就其本身來說,不僅不會摧毀資本主義,不僅不會摧毀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反而會第一次為資本主義的廣闊、迅速的發(fā)展,即歐洲式的而不是亞洲式的發(fā)展,真正掃清基地,第一次使資產階級這個階級的統(tǒng)治成為可能。”2(P539)列寧把民主革命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明確地區(qū)分開來,但他反對割斷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反對“否認前后兩種革命的個別枝節(jié)成分在歷史上互相交錯的事實”。2(P576)他說:無產階級應該積極參加并領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爭取民主革命的徹底勝利,然后,“我們將立刻由民主革命開始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并且恰恰是按照我們的力量,按照有覺悟有組織的無產階級的力量,開始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我們主張不斷革命。我們決不半途而廢”。2(P634)1905年列寧把革命階段論和革命轉變論有機地結合起來了,但他直到1916年研究帝國主義時改變其基本概念以前,從未談論過直接的社會主義革命。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列寧的思想觀點迅速發(fā)生了變化。他認為,自19世紀下半期以來,資本主義已逐步發(fā)展到帝國主義階段,而戰(zhàn)爭又使一般壟斷資本主義發(fā)展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主客觀條件在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已日益成熟。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后,列寧又提出了在俄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戰(zhàn)略計劃。他明確指出,俄國資產階級革命已經(jīng)完成,革命的下一步是要把政權轉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手中,爭取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正是在列寧思想的指引下,布爾什維克才毅然率領人民奪取了政權,贏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列寧之所以能夠為俄國革命制定正確的戰(zhàn)略策略,是以他對俄國國情的正確分析為前提的。從投身革命斗爭開始,列寧就認為,資本主義在俄國的發(fā)展已成必然,沒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俄國在這條道路上前進。隨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必然導致無產階級革命力量的發(fā)展。1905年革命以后特別是一戰(zhàn)時期,列寧更進一步認為,俄國資本主義已有了相當發(fā)展,“到20世紀已占了絕對優(yōu)勢?!?(P299)“俄國的資本主義也變成了壟斷資本主義”,并有事實“明顯地表明了壟斷資本主義是怎樣變成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4(P162)在這樣的物質條件下,只要無產階級取得了政權,把一切銀行和辛迪加收歸國有,“就會使俄國一只腳踏進社會主義?!?(P437)與此同時,列寧也不愿過高估計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程度,他從來也沒有認為俄國已經(jīng)具備了足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客觀條件。列寧說:“沒有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殘存著這么多的舊制度,這些舊制度是與資本主義不相容的,是阻礙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是使生產者狀況無限度地惡化的,而生產者不僅苦于資本主義,而且苦于資本主義的不發(fā)展”。4(P550)他還說,俄國是歐洲經(jīng)濟上最落后的國家,“這個國家的最新資本帝國主義,可以說被資本主義前的關系的層層密網(wǎng)纏繞著?!?(P801)因此,俄國革命的第一步應該是完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保證資本主義自由迅速地發(fā)展,在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基礎上尋找出向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途徑。二月革命后,列寧發(fā)出了在俄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號召。他把立即實現(xiàn)社會主義改造和進行社會主義革命這兩個問題分開,指出俄國是一個小農國家,生產力還沒有發(fā)展到直接“實行”社會主義的程度,但俄國又是一個中等發(fā)展程度的帝國主義國家,完全可以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立即采取若干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步驟。“構成俄國革命最深刻的原因的矛盾,一方面有最落后的土地占有制和最不文明的鄉(xiāng)村,另一方面又有最先進的工業(yè)資本主義和財政資本主義!”7(P419)這個矛盾不僅使俄國的階級對抗日益發(fā)展,革命力量非常廣泛,而且也日益地準備著俄國向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客觀物質條件。列寧對俄國國情的科學分析,使他得出了對于俄國革命道路的正確結論,俄國革命的勝利完全證明了這一點。二、十月革命后列寧對俄國國情認識的深化十月革命前列寧雖然也認為俄國是一個經(jīng)濟文化落后的國家,但他把策略的重心放在資本主義有相當程度的發(fā)展上,并毫不猶豫地把革命推向前進。對于俄國國情和俄國社會發(fā)展道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另一理論大師普列漢諾夫與列寧有著不同的看法。他認為,俄國是個介于歐洲和落后東方之間的國家,但是根據(jù)俄國農民狀況和俄國政治經(jīng)濟結構的分析,俄國更接近于亞洲,俄國的社會和政治結構接近于東方專制君主制的社會政治結構。所以,普氏認為,俄國應繼續(xù)發(fā)展資本主義,待資本主義有了充分發(fā)展以后,再進行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對于列、普之間的分歧,歷史已作出了公正的評判。然而,十月革命后,列寧對俄國國情認識的著重點不得不作出重大位移。按照列寧在國家與革命一書中的分析,所謂社會主義,就是生產資料由全社會占有,它通過廣大群眾的計算和監(jiān)督,“整個社會將成為一個管理處,成為一個勞動平等、報酬平等的工廠?!?(P258)對于走向這樣的社會制度的具體步驟和道路,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后雖然也認識到了由于俄國的落后性必然會使之具有自己的特點,但在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列寧畢竟還難以仔細考慮其細節(jié),確定其成熟的方案。特別是由于1918年國內戰(zhàn)爭的爆發(fā),蘇俄被重新置于殘酷的斗爭環(huán)境中,布爾什維克黨決定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走直接過渡道路,用最簡單、最迅速直接的辦法來實行社會主義的生產和分配原則。但是,戰(zhàn)時共產主義不僅未能使俄國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反而造成了嚴重的政治、經(jīng)濟危機。嚴酷的現(xiàn)實,使列寧逐漸發(fā)現(xiàn)了在俄國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的艱難性,他不得不重新認識俄國,對俄國社會主義的建設道路,對俄國社會主義的命運進行新的反思。俄國的基本國情到底是什么?列寧在1912年就曾說過:俄國在許多重要方面無疑是一個亞洲國家,而且是一個最野蠻、最中世紀式、最落后可恥的亞洲國家。正是由于俄國的落后性,由于俄國是一個小生產占主導地位的國家,所以列寧在十月革命前認為革命的任務不是實行社會主義,而只是為過渡到社會主義采取一些步驟。十月革命后的實踐使列寧進一步看到了俄國社會的落后性,他愈益認識到,俄國之所以不能實行向社會主義的直接過渡,“問題就在于我們直到今天還沒有擺脫半亞細亞的不文明狀態(tài)”。8(P627)在列寧去世前,他又強調指出:“俄國是個介于文明國家和初次被這次戰(zhàn)爭完全拖進文明之列的整個東方各國或歐洲以外各國之間的國家,所以俄國可能表現(xiàn)出而且勢必表現(xiàn)出某些特殊性?!?(P690)俄國作為一個半亞細亞國家,這個基本國情是如何表現(xiàn)于俄國社會的各個領域的呢?在經(jīng)濟基礎方面,列寧指出:俄國無論在政治制度方面或在工人政權的力量方面,比在英國或任何德國還要先進;但在文化程度方面,在施行社會主義的物質生產上的準備程度方面,卻比西歐最落后的國家還要落后。因此,對于俄國來說,提出和業(yè)已開始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重大任務與物質貧苦、文化貧苦之間的脫節(jié)就成為俄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列寧認為,要在小生產占優(yōu)勢的狀況下過渡到社會主義,“必須有一個條件現(xiàn)在我們對這個條件知道得很清楚。這個條件就是電氣化?!?(P524)可是,俄國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來改造小生產。由俄國落后的生產力水平所決定,俄國就不能不呈現(xiàn)出多種社會結構成分并存的局面。如宗法式經(jīng)濟、小商品生產、私人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等等。而在這些社會經(jīng)濟成分中,宗法式經(jīng)濟和小商品生產占有優(yōu)勢。列寧認為,俄國要向社會主義過渡,就必須從這種基本的國情出發(fā),采取一些中間的途徑、方法、手段、補助方法,以便由宗法制度由小生產這些前資本主義因素過渡到社會主義。俄國的全部問題的關鍵就在這里。在政治上層建筑領域,列寧也逐漸發(fā)現(xiàn)了許多問題。列寧原來認為,社會主義就是要實現(xiàn)生產資料的社會占有,在政治上的特征就是實行廣泛的、直接的人民管理制。然而,這樣的設想從未實現(xiàn)過。由于俄國的落后性和嚴酷的國內、國際環(huán)境,俄國迅速建立了由共產黨掌握政權,實行集中管理的政治體制。列寧指出,蘇維埃國家政權是保衛(wèi)無產階級革命成果的工具,與資產階級國家機器有本質不同。但列寧晚年也看到了這個新的政治制度內出現(xiàn)和滋生著一些令人難以容忍的缺陷,他對此給予了尖銳而激烈的批評。他說,我們的國家機關不僅不是一個模范機關,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一個“很糟的國家機關”。9(P333)他還說:“國家機關的一般情形:壞極了,低于資產階級的文化水平?!?0(P610)“我們國家機關的情形,即使不令人厭惡,至少也非常可悲。”8(698)黨和國家機關存在的問題表現(xiàn)在:一是機構臃腫,運轉不靈,效率低下;二是權力過分集中,缺乏完善的監(jiān)察監(jiān)督體系;三是黨政不分,職責不明,黨的機關包辦代替了政府的工作;四是存在著嚴重的官僚主義。在這些問題中,列寧認為官僚主義是黨和國家“最大的毛病?!?2(P552)他直截了當?shù)匕烟K維埃國家稱作“帶有官僚主義弊病的工人國家”。8(P408)他在晚年告誡黨和人民,“共產黨員成了官僚主義者。如果說有什么東西會把我們毀掉的話,那就是這個?!?1(P552)“如果不進行系統(tǒng)的頑強的斗爭來改善國家機關,那我們一定會在社會主義的基礎還沒有建成以前滅亡?!?(p311)列寧認為,官僚主義有其歷史根源,也有其經(jīng)濟根源,官僚主義實際上就是“小生產者散漫性和萎靡狀態(tài)的上層建筑”。8(P527)俄國的落后性也表現(xiàn)在文化方面。當時的俄國是個文化極為落后的國家。按照列寧在其著作中的統(tǒng)計,1920年,在1000個俄國人中,只有319人識字,幾乎70是文盲。這嚴重地影響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極大地影響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政治參與和整個國家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列寧由此感嘆說:“這說明我們還要進行多少頑強繁重的工作,才能達到西歐一個普通文明國家的水平。這也說明,我們現(xiàn)在還要進行多么巨大的工作,才能在我國無產階級已經(jīng)贏得勝利的基礎上真正達到某種文化水平?!?(P676)三、列寧對俄國社會所處歷史發(fā)展階段的認識列寧具體剖析了俄國的國情,并進一步對俄國社會所處歷史發(fā)展階段進行了闡述。我們知道,列寧在十月革命前曾寫了國家與革命一書,書中全面繼承了馬克思關于未來共產主義發(fā)展階段的理論。列寧認為,在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以后,將循序經(jīng)歷過渡時期、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共產主義高級階段這樣幾個發(fā)展階段。列寧在這里首次正式地將共產主義第一階段稱作社會主義社會,他對這個階段的基本特征的看法與馬克思是一致的。十月革命后,列寧在表述社會主義社會時,更多地使用了“完全的社會主義”、“發(fā)達的社會主義”、“建成的社會主義”、“最終勝利的鞏固了的社會主義”等概念,這些概念所表述的含義是在原先看法的基礎上的新的發(fā)展。由于列寧并沒有改變對(完全的)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的看法,所以列寧認為,就俄國來說,它并不具備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物質條件,俄國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將處于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階段。列寧在論糧食稅及其他文章中,公開承認在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期限方面有急躁情緒,在估計期限方面有許多錯誤,實際期限比當時估計的要長。再也沒有比產生錯覺(和沖昏頭腦,特別是在極高的地方)更危險的了。列寧晚年一再強調,在俄國這樣落后的國家,“準備向共產主義過渡,需要經(jīng)過國家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一系列過渡階段?!薄拔覈奈拿鞒潭纫策€夠不上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雖然我們已經(jīng)具有做到這一點的政治前提?!?(P572)什么是過渡時期呢?列寧說,它的基本含義就是指在俄國社會內,既有資本主義的,也有社會主義的成分、部分和因素。從俄國的社會經(jīng)濟結構來講,俄國的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疫苗研發(fā)的新技術、新材料考核試卷
- 淀粉行業(yè)的市場銷售與銷售管理考核試卷
- 自然資源在幼兒園課程中的有效運用
- 重癥醫(yī)學科護理教學計劃
- 臀部塑形操課件
- 2025保險公司借款合同樣本
- 2025辦公場所租賃合同范本
- 2025裝飾合同范文
- 2025建筑工程合同范本3
- 2025YY經(jīng)濟適用房買賣合同
- GB/T 3785.3-2018電聲學聲級計第3部分:周期試驗
- GB/T 28462-2012機織起絨合成革基布
- 接觸網(wǎng)工復習題庫及答案
- 兒童泌尿道感染(課堂PPT)
- 全國壓力容器設計單位名錄
- 特變電工-財務報表分析課件
- 人民醫(yī)院人才隊伍建設規(guī)劃人才隊伍建設五年規(guī)劃
-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件-21 小壁虎借尾巴24-部編版(15張PPT)
- 患者隨訪率低原因分析以及對策
- 計量認證實驗室程序文件(全套)
- DGC型瓦斯含量直接測定裝置使用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