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羅 氏 推 拿 主講:羅建主任,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內容概要,一、推拿的定義 二、推拿的形成和發(fā)展 三、名中醫(yī)羅才貴簡介 四、名中醫(yī)羅才貴學術簡介 五、羅氏推拿法簡介 六、基本手法 七、羅氏特色推拿舉例,一、推拿的定義,推拿古稱按摩、按蹺、按杌、導引。是指用手、其他部位(肘、臂、膝、足、背、臀)或工具,在人體體表的部位或特定的穴位,運用力的技巧性變換,作用于人體以防治疾病的外治方法。,二、推拿的形成與發(fā)展,先秦秦兩漢,魏晉隋唐,宋金元,明清,近現(xiàn)代,第一部按摩專著黃帝岐伯按摩經(jīng)。,出現(xiàn)按摩士、師、工。出現(xiàn)膏摩。,重視手法分析,利用器械進行按摩,正骨八法,小兒推拿,繼承、發(fā)展、創(chuàng)新,三、名中醫(yī)羅才貴簡介,名中醫(yī)羅才貴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是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特殊津貼獲得者,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名中醫(yī),在群眾中素有“金手”美稱。,四、名中醫(yī)羅才貴學術簡介,1.力主十綱辨證 2.提出筋傷頑疾的“寒瘀互結”致病病機學說 3.“其患有節(jié),節(jié)則有章,緩急輕重,法治相當”的的現(xiàn)代骨傷推拿治療學術思想 4.獨創(chuàng) “趾壓踩腰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五、羅氏推拿手法概述,羅才貴教授借鑒中醫(yī)針灸、骨傷理論,結合推拿手法,強調局部與整體,內治與外治兼顧,尤其注重手法的應用研究,薈萃隋唐以來的手法精華,進行整理、研究、學習總結名老中醫(yī)經(jīng)驗。特別是對杜氏和吳氏按摩手法的結合分別進行整理,在該領域造詣頗深,手法嫻熟,技巧獨特,自成體系,形成羅氏推拿手法。,滾法、揉法、推法、 點法、彈撥法、拔伸法、擦法、扳法。,六、常用基本手法,(一)滾 法,【定 義】 小魚際側部或掌指關節(jié)部附著于人體的一定部位上,通過腕關節(jié)的屈伸動作及前臂的旋轉運動,連續(xù)往返活動的一種推拿手法。 【動作要領】 1. 肩臂放松,沉肩,垂肘,腕關節(jié)微屈120。 2. 吸定部位:小指掌指關節(jié)背側即4.5掌指關節(jié)背側或小魚際側面為吸定點。腕關節(jié)的屈伸(直滾)和前臂的旋轉(橫滾)結合而成。兩個軸:24掌指關節(jié)背側為軸;手背的尺側為軸 。 3. 緊滾慢移滾動要快,而移動要慢,移動幅度要小。 4.出手方向與胸前呈45夾角,手腕要放松,五指要微屈。,(一)滾 法,【功效及應用】 1.接觸面積大,壓力大,深透強,多用于頸項,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豐厚部位.具有舒筋活血,通絡止痛,滑利關節(jié),緩解痙攣,改善血液循環(huán)及消除肌肉疲勞等作用,臨床常用于軟組織損傷和骨關節(jié)退變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礙等。一般作為推拿的起式。 2.根據(jù)施治部位的大小和肌肉的豐厚程度,選擇適當?shù)氖址ㄖc: 治療部位較大,肌肉豐厚處,如背腰,臀部及下肢,多以手背近小指側1/3-1/2部為著力點,刺激量中等。 肌肉特別豐厚者,可以掌指關節(jié)為著力點,刺激量較大。 頸項、上肢等肌肉較薄弱處,接觸面較小,多以手背小指部為著力點,滾動幅度和刺激量較小。 若治療部位為某一痛點或穴位,則可以小指掌指關節(jié)部為著力點,滾動幅度宜小,頻率稍快,使功力集中。,【定 義】 以手掌大魚際,掌根或手指螺紋面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作輕快柔和的環(huán)行回旋運動,稱為揉法. 【動作要領】 “肉動皮不動”(吸定,帶動深層組織運動,但不要在皮膚上摩擦,移動。) 1.沉肩垂肘,腕關節(jié)放松,腕關節(jié)連同前臂做小幅度的回旋擺動。 2.吸定,動作輕快柔和,均勻深透,不可滑動和摩擦。 3.緊揉慢移。,(二)揉 法,【功效及應用】 “揉以和之”揉法是和法的代表手法可以調和氣血,調和陰陽,舒筋活絡本法輕柔緩和,刺激量小,適用于全身各部。常用于脘腹痛,胸悶脅痛,便秘,泄瀉等腸胃疾病,以及因外傷引起的紅腫疼痛等癥。 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左轉(順時針)揉補 右轉(逆時針)揉瀉 【分 類】 大魚際揉:頭面,頸項,胸腹 指揉:拇指/三指揉頭面,四肢,頸項,穴位 掌根揉:肩背,腰臀,下肢 前臂揉:項背,腰臀肌肉豐厚處,(二)揉 法,(三)推 法,【定 義】 推法是用指、掌或肘著力于機體的特定部位,向下按壓向前呈單方向的直線移動。 【動作要臨】 操作時要緊貼皮膚,用力要穩(wěn),隨身體的曲線而起伏,速度要緩慢,用力要均勻。 【臨床應用】 主要應用于四肢胸腹腰背,舒經(jīng)活絡,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速代謝。,(三)推 法,【分 類】 1.拇指推 2.掌根推 3.大魚際推 4.肘推:操作者屈肘,以鷹嘴突出部著力 5.拳推:手握成拳,以拇指的的橈側面和食中無名小指的近端指間關節(jié)著力 6.分推法:用雙手的大魚際部按壓在施治部位,由內向外沿相反的方向,同時分別推動的方法,(四)點 法,【定 義】 以手指指端或指間關節(jié)突起部著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向下點壓,稱為點法。 【動作要領】 1接觸部位:“點”拇指端點指間關節(jié)。 2著力點固定,向下按壓時不可移動。力度由輕到重,再逐漸減力。(垂直用力)禁用暴力。 3點而留之,要停留一定時間。,(四)點 法,【臨床應用】 本法方便易行,刺激較強,力量強弱易控制,常應用于全身經(jīng)絡的穴位。 1由于接觸部位的特點,多用于點穴。 2有放松肌肉、鎮(zhèn)痛活血之功效。 3常用于頸、肩、腰、腿痛,胃腕痛、肢體麻木等疾病。 【分 類】 主要分為拇指點、屈指點兩種,僅僅是接觸面積的不同而已。,【定 義】 用一手指的指腹緊壓住另一手的指甲,用力彈出,連續(xù)彈擊治療部位。 【動作要領】 操作時彈擊力要均勻,每分鐘彈擊120160次。 【臨床應用】 本法可適用于全身各部,尤以頭面部、頸項部最為常用,具有疏筋通絡,祛風散寒的作用。對項強、頭痛等癥,常用本法配合治療。,(五)彈 法,(六)扳 法,【定 義】 醫(yī)者用雙手同時用力作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用力扳動,稱為扳法。 【動作要領】 (1)頸項部扳法 1)斜扳法:患者坐位,頭部略前傾,醫(yī)者立于其身后,一手扶住頭頂后部,一手托住對側下頦部,當旋轉至最大限度稍有阻力感時,雙手同時用力作相反方向的小幅度快速扳動,后迅速松手,施術時有時可有彈響聲。(也可以臥位操作。),(六)扳 法,2)旋轉定位扳法(又稱定點斜扳法):患者坐位,頸微前屈,醫(yī)者立于患者側身后,一手拇指頂按住病變頸椎棘突旁,另一的手肘部托住患者的下頜部,手扶后枕部,使頭部向患側被動旋轉至最大限度,感覺手下有阻力感時,托下頦之手略向上提,頂按棘突的手同時用力向對側外上方推動,作小幅度的快速扳動,施術時可有關節(jié)彈響聲。 3)側扳法,(六)扳 法,(2)胸背部扳法 1)擴胸牽引扳法:患者坐位,兩手十指交叉扣住放于頂后部,醫(yī)者立于其后,雙手托住患者兩肘部,膝部頂在病變胸椎棘突上,囑患者主動向后擴胸至最大限度并深呼吸,在患者呼氣時,兩手快速小幅度將兩肘向后扳動,同時膝部前頂。施術時可有關節(jié)彈響聲,主要適用于上胸段。 2)胸椎對抗復位法:患者坐位,身體略前傾,兩手十指交叉扣住放于頂后部,醫(yī)者立于其后,雙手從腋下伸入其上臂之前,前臂之后,握住前臂下段,同時膝部頂在病變胸椎棘突上,兩手向后上方扳動,同時膝部前頂。,(六)扳 法,(3)腰部扳法 1)斜扳法:患者側臥,上面下肢屈髖屈膝,下面下肢自然伸直,醫(yī)者面對患者而立,一手抵住肩部(或前或后),另一手臀部或髂前上棘部,先緩緩地作相反方向的搖動,達到最大限度時,突然用力向相反方向扳動,可聽到彈響聲。 2)腰部旋轉扳法: 直腰旋轉扳法:患者坐位,醫(yī)者用腿夾住患者下肢,一手抵住近醫(yī)者肩后部,另一手從另一側腋下伸入抵住肩前部,兩手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動。,(六)扳 法,彎腰旋轉扳法:患者坐位,腰微前屈,一助手固定患者下肢及骨盆。醫(yī)者一手拇指抵按病變腰椎棘突(向左旋用右手,右旋亦然),另一手從腋下伸入托住肩后部(向左旋用左手)略向上提,旋轉之最大限度時,兩手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動。 (3)腰部后伸扳法:患者俯臥位,醫(yī)者一手托住兩膝上部,另一手按住腰部患側,使腰部后伸之最大限度,兩手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動。,(六)扳 法,【臨床應用】 扳法具有舒筋通絡,理筋整復,滑利關節(jié),松解粘連等作用。應用于頸椎,胸椎,腰椎,骶髂關節(jié)。治療關節(jié)錯位,關節(jié)功能障礙,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骶髂關節(jié)錯位,胸,腰椎小關節(jié)紊亂等疾病。 【注意事項】 1 患者肌肉要放松,不可抵抗用力。 2醫(yī)者動作輕巧準確,用力穩(wěn)妥著實,不可硬扳,更不可施以暴力。(穩(wěn),準,巧)。 3扳動因人,因部而宜,不能超過關節(jié)的生理范圍,扳動脊柱時不可強求彈響聲。,【定 義】 醫(yī)者以一手或雙手固定肢體或關節(jié)的一端,沿肢體縱軸牽拉另一端,稱為拔伸法。 【動作要領】 1頭部拔伸法:患者坐位,醫(yī)者立于患者背后,雙手拇指頂在枕骨下方,掌根托住下頜角下方,兩前臂下壓住患者兩肩,兩手向上用力拔伸,配合肩關節(jié)的前屈,后伸,內收,外展,上舉。,(七)拔伸法,2肩關節(jié)拔伸法:患者坐位,一手握住腕上部或肘部,另一手扶住肩部或助手幫助固定患者身體,對抗牽引。 3腕關節(jié)拔伸法:醫(yī)者一手握住患者前臂下端,另一手握住手部,兩手對抗牽引,同時配合腕關節(jié)的背伸,掌屈,左右側屈。 4指間關節(jié)拔伸法:一手握住被拔伸的關節(jié)的近側端,另一手握住遠端,兩手對抗牽引,配合關節(jié)的屈伸。,(七)拔伸法,【臨床應用】 拔伸法具有舒筋通絡,理筋整復,松解粘連等作用,主治關節(jié)錯位,傷筋,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肩周炎,肩肘腕指各關節(jié)外傷后遺癥等疾病。 【注意事項】 1拔伸力量應循序漸進,以患者能忍受為度。 2牽拉時要固定一端。,(七)拔伸法,【定 義】彈撥法是指在撥法的基礎上,施以彈動之力,撥而彈之,彈而撥之。分為拇指彈撥法和食指彈撥法兩種。 【操 作】 1 拇指彈撥法: 將拇指端置于施術部位,余四指置于其對側以助力。沉肩、垂肘、懸腕,將著力的拇指端插入肌間隙或肌肉韌帶的起止點處,拇指主動發(fā)力,腕關節(jié)微微旋轉并輕度擺動,用力由輕而重,速度由慢而快地撥而彈之,有如撥弦彈琴,“噠噠” 作響有聲, 2 食指彈撥法: 以拇指端抵于食指遠側指間關節(jié)的腹側面,中指屈曲,第二、第三節(jié)指骨抵于拇指橈側緣以固定,將被拇指與中指固定好的食指端置于施術部位,并著力插入肌間隙或肌肉韌帶的起止點處。食指主動發(fā)力,用力由輕而重,速度由慢而快地撥而彈之,有如撥弦彈琴,“噠噠”作響有聲,,(八)彈撥法,【動作要領】 1拇指彈撥法的肩、肘、腕姿勢與一指禪推法相似,要沉肩、垂肘、懸腕,腕關節(jié)要保持橈側高于尺側,以利于腕關節(jié)的微微旋動和輕度擺動。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應固定不移,起到一個穩(wěn)定的支架作用。 2食指彈撥法關鍵是要用拇指和中指將食指固定好,以保證食指挺而有力。 3彈撥法彈撥的方向是所用彈撥手指的腹側面方向,用力須由輕而重,速度宜由慢而快,手法操作要輕巧、靈活。,(八)彈撥法,【注意事項】 彈撥法在彈撥時指端和施術部位的皮膚有快速的擦動,應注意不要因多次而反復的彈撥而擦破皮膚。此外,骨折的愈合期、急性軟組織損傷者禁用。 【適用部位】 肌間隙、肌肉韌帶的起止點處或結節(jié)狀物、條索狀物等陽性反應物。 【作 用】 主要用于治療頸椎病、肩周炎、腰背筋膜勞損等病癥,一般多作為配合手法應用。,(八)彈撥法,【定 義】 以手指指腹或手掌著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沿體表垂直方向向深部逐漸用力,按而留之,稱為按法。 【動作要領】 1緊貼皮膚 2按壓方向要垂直 3用力由輕到重,穩(wěn)而持續(xù),使刺激充分透達組織深部。 【分 類】 1指按法:醫(yī)者手握空拳,拇指伸直,以拇指指腹著力于施治部位,用腕、臂的力量由輕到重逐漸向下按壓,待刺激深達組織深部后,逐漸減輕壓力,然后再重復以上動作。 2掌按法:以單手或雙手掌疊放于施治部位,用掌跟著力下按,得氣后減輕壓力,然后重復以上動作。,(九)按 法,【臨床應用】 臨床上常與揉法結合使用,組成“按揉”復合手法。 指按法接觸面積小,刺激較強。適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有較強止痛作用。常用于各種通癥的治療,常用穴位:太陽、肩井、背俞穴、中脘、天樞。(按壓時可配合小幅度緩緩揉動,肌肉特別豐厚處也可用肘按,如:環(huán)跳) 掌按法接觸面積大,壓力亦大。適用于腰背和腹部、脊柱部。 【臨床注意】 在胸腹部操作時,施術手掌應隨患者呼吸而起伏,即呼氣時徐徐按下,吸氣時緩緩放松,胸脅部操作時禁用暴力,用力過大可致肋骨骨折。,(九)按 法,【定 義】 以手掌掌面,大魚際或小魚際著力于體表一定部位,做直線來回摩擦。又稱平推法。 【動作要領】 1.暴露皮膚、緊貼皮膚 2.線路要直,腕關節(jié)和前臂要成一條直線。 3.頻率快,急速。120-160次/分。 4.一般運用介質:按摩油,潤滑劑.藥物制成,藥力借熱度深入組織。避免擦破皮膚。,(十)擦 法,【臨床應用】 1. 擦能生熱:是一種柔和溫熱的刺激。寒癥,痹癥,痛癥。溫經(jīng)通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活血祛瘀尤甚。(血遇寒則凝,遇熱則行,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2. 重擦又能散熱-熱癥,應用時間宜長,擦至局部潮紅或瘀血產(chǎn)生。 3. 皮膚感覺異常:麻木,蟻行感。 4. 收功手法:傷筋在推拿結束時,損傷局部用擦法,使熱力深透,加強療效。,(十)擦 法,七、羅氏特色推拿手法(頸椎病治療為例),“松”:患者俯臥位,醫(yī)者在患者頸、肩、背部以滾法、揉法、一指禪推法交替操作35分鐘,放松頸肩背部肌肉。 “分” :患者坐位,醫(yī)者以雙手拇指交替分、理、點、撥病變組織35分鐘,力量由輕至重,分離病變部位粘連。 “溫”:患者坐位,醫(yī)者用拇指點壓風池、風府、新設、肩井、天宗、大椎等穴,用揉三按一法操作,即每部位或每穴揉三下再按一下為1遍,每穴3遍;掌擦病變部位12分鐘,或以局部微熱為度,提高病變部位溫度,加速血液循環(huán)。 “順” :用拇指從肌肉起點向止點進行推、捋,共23分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礦產(chǎn)資源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華北理工大學冀唐學院《解幾與線性代數(shù)》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藝術職業(yè)學院《軌道交通車輛結構與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陽農(nóng)業(yè)職業(yè)學院《電化學原理及測試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南理工大學《計算理論導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波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峨姎獍踩?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大學《現(xiàn)代信號處理技術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伊犁師范大學《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華夏理工學院《中學生物教育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課件 整理和復習6.5比和比例 人教版 (共14張PPT)
- 福州市歷史建筑保護管理辦法(試行)
- JHA及SCL風險評價方法講解(參考)
- DB11T 1933-2021 人乳庫建立與運行規(guī)范
- 1.3.1動量守恒定律課件(共13張PPT)
- 國網(wǎng)北京市電力公司授權委托書(用電)
-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全文解讀ppt課件
- 調度指揮與統(tǒng)計分析課程教學設計
- 常暗之廂(7規(guī)則-簡體修正)
- 終端塔基礎預偏值(抬高值)計算表格
- 海外醫(yī)療服務委托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