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電大《遺傳育種學》期末考試答案精品小抄(考試必過版) .doc_第1頁
最新電大《遺傳育種學》期末考試答案精品小抄(考試必過版) .doc_第2頁
最新電大《遺傳育種學》期末考試答案精品小抄(考試必過版) .doc_第3頁
最新電大《遺傳育種學》期末考試答案精品小抄(考試必過版) .doc_第4頁
最新電大《遺傳育種學》期末考試答案精品小抄(考試必過版) .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36【遺傳育種學】重點必須復習資料遺傳育種學重點必須復習資料上篇遺傳學緒論名詞解釋:遺傳:子代與親代之間以及子代各個體之間的相同,稱為遺傳。變異:子代與親代之間以及子代各個體之間的不相同,稱為變異。生物進化:在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中,生物體不適應的被淘汰,適應的生存并繁殖下去,稱為生物進化?;蛐停喊褟挠H代獲得的某一性狀的遺傳基礎的總和稱為基因型。表現型:把生物表現出來的性狀或全部性狀的總和稱為表現型。填空題:遺傳學是研究生物的科學。(遺傳和變異)世界公認的遺傳學的奠基人是。他做過8年的實驗。(孟德爾豌豆雜交)美國的在對果蠅的遺傳研究中,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發(fā)現了規(guī)律。(摩爾根連鎖遺傳)1953年和通過x射線衍射分析的研究,提出模式理論。(瓦特森克里克dna分子結構)第一章遺傳的細胞學基礎名詞解釋:細胞膜:也稱原生質膜或質膜,是一層柔軟并富有彈性的半滲透性薄膜。細胞質:是指質膜內環(huán)繞著細胞核外圍的原生質,呈膠體溶液,內有許多蛋白質分子、脂肪、溶解在內的氨基酸分子和電解質,在細胞質中還包含著各種細胞器。細胞核:細胞核一般為圓球形,由核膜、核質、核仁、染色質等部分組成。是遺傳物質的主要場所,對指導細胞發(fā)育和控制性狀遺傳起著主導作用。染色質:核質中的一些容易被堿性染料著色的物質,叫染色質。染色體: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在細胞核中有特定形態(tài)特征,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形態(tài)結構表現出一系列規(guī)律性變化的重要的遺傳物質。著絲粒:又稱主縊痕。細胞分裂時,紡錘絲附著的區(qū)域。同源染色體:形態(tài)和結構相同的一對染色體,稱為同源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一對染色體與另一對形態(tài)結構不同的染色體,互稱為非同源染色體。有絲分裂:植物細胞中一種最普遍的分裂方式,是真核細胞繁殖的基本方式。減數分裂:是一種特殊的有絲分裂,分生在生殖細胞產生過程中。經過兩次有絲分裂,由一個細胞形成四個子細胞,而染色體只復制一次,因而子細胞染色體數目減半。聯(lián)會:減數分裂中,在偶線期同源染色體的配對,稱為聯(lián)會。雙受精:授粉后,一個精核同卵結合,形成二倍體的合子,將來發(fā)育成胚;另一精核同兩個極核結合,形成一個三倍體的核,將來發(fā)育成胚乳。這一過程稱為雙受精。直感現象:在三倍體的胚乳的性狀上,由于精核的影響而直接表現父本的某些性狀,這種現象稱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無性世代:從受精卵發(fā)育成一個完整的綠色植株,這是孢子體的無性世代。有性世代:雌雄配子體的形成標志著植物進入生命周期的有性世代,稱為配子體世代。世代交替:是指無性世代與有性世代的交替。從受精卵發(fā)育成一個完整的綠色植株,這是孢子體的無性世代。雌雄配子體的形成標志著植物進入生命周期的有性世代,雌雄配子受精結合以后,就完成了有性世代,又進入無性世代。填空題:生物界除了和這類最簡單的生物具有前細胞形態(tài)外,所有的植物、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病毒噬菌體)細胞是由、和三部分組成的。(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植物細胞壁上有許多稱為的微孔,它們是相鄰細胞的聯(lián)系通道。(胞間連絲)當細胞分裂時,核內的便卷縮而呈現為一定數目和形態(tài)的染色體。(染色質)和實際上是同一物質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所表現的不同形態(tài)。(染色質染色體)每條染色體的兩個臂之間是。(著絲點)有隨體的染色體,隨體前端縊縮部分,染色較淺,稱為。(次縊痕)來自父母本形態(tài)結構相同的一對染色體,稱為。(同源染色體)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和個別性叫做。(染色體組型或核型)細胞分裂有和兩種。(無絲分裂有絲分裂)細胞兩次分裂之間的一段時期稱為。(分裂間期)減數分裂是在時形成過程中發(fā)生的一種特殊方式的有絲分裂。(性母細胞成熟配子)減數分裂的主要特點之一是同源染色體在配對(聯(lián)會)。(前期i)減數分裂的主要特點之一是復制和分裂一次,而連續(xù)分裂兩次。(染色體細胞)聯(lián)會時,每對同源染色體的兩成員之間可能發(fā)生。(遺傳物質的交換)精子的形成是由精巢中的,經過幾次有絲分裂后長大成為,然后經過減數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產生兩個染色體數目減半的,再經過減數分裂的第二次分裂,產生個精細胞。(精原細胞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4)所謂雙受精,是指一個精核與結合,形成二倍體的,將來發(fā)育成;另一個精核與結合,形成一個三倍體核,將來發(fā)育成。(卵合子胚兩個極核胚乳)單項選擇題:關于植物的細胞核,錯誤的敘述是()。da核由核膜、核質和核仁三部分組成b核質中容易被堿性染料著色的物質叫染色質c細胞核是遺傳物質集聚的主要場所d細胞核與核外的交流通道靠胞間連絲從功能上看,線粒體是細胞的()。ba光合作用中心b氧化作用和呼吸作用中心c合成蛋白質的主要場所d分泌貯藏各種物質的場所線粒體不具備()。da氧化磷酸化作用的能力b遺傳的功能c獨立合成蛋白質的能力d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并釋放氧氣的功能關于植物的細胞核,錯誤的敘述是()。da核由核膜、核質和核仁三部分組成b核質中容易被堿性染料著色的物質叫染色質c細胞核是遺傳物質集聚的主要場所d細胞核與核外的交流通道是胞間連絲關于細胞膜,錯誤的敘述是()。ba細胞膜也稱原生質膜b細胞膜是滲透性膜,膜內外物質可以自由出入c細胞膜可以調節(jié)和維持細胞內微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d細胞膜柔軟并富有彈性在細胞分裂的間期()。aa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染色質,看不到染色體b細胞核內出現細長而卷曲的染色體細線c染色體的螺旋結構逐漸消失d細胞內出現清晰可見的紡錘體有絲分裂的過程先是()。aa細胞核分裂,后是細胞質分裂b細胞質分裂,后是細胞核分裂c細胞核拉長,縊裂成兩部分,接著細胞質分裂d細胞質分裂,接著細胞核拉長,縊裂成兩部分描述細胞有絲分裂后期的是()。ba進行核物質的復制b每一條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為2c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紡錘體中央的赤道面上d此時染色體縮得最短最粗同源染色體配對,出現聯(lián)會現象是在()。ba細線期b偶線期c粗線期d雙線期所謂四分體是指()。da因為二價體實際上已經包含了四條染色單體,稱為四分體b二價體分開,實現了染色體數目的減半c二價體被幾個交叉聯(lián)結在一起d減數分裂末期形成四個子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先是()。aa細胞核分裂,后是細胞質分裂b細胞質分裂,后是細胞核分裂c細胞核拉長,縊裂成兩部分,接著細胞質分裂d細胞質分裂,接著細胞核拉長,縊裂成兩部分在細胞分裂的前期()。da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染色質,看不到染色體b核內物質進行復制,核的呼吸作用很低c核仁和核膜消失d每個染色體有兩條染色單體螺線體是染色質的()。ba一級結構b二級結構c三級結構d四級結構細胞核中看不到染色體的結構,看到的只是染色質,這細胞處在()。da分裂前期b中期c后期d間期染色體的螺旋結構在到達兩極后逐漸消失,核膜、核仁出現,這是在細胞分裂的()。da前期b中期c間期d末期非姐妹染色單體間出現交換是在()。ca細線期b偶線期c粗線期d雙線期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時分向兩極,n對染色體,組合方式有()。aa2nbn2c3ndn3經減數分裂形成花粉粒的是()。ba孢原細胞b小孢子母細胞c大孢子母細胞d極核減數分裂間期的s期()。ca合成全部染色體dnab合成50的染色體dnac時間比有絲分裂間期的s期長d時間比有絲分裂間期的s期短減數分裂前期i的偶線期()。aa各同源染色體配對,出現聯(lián)會現象b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出現交換c二價體縮短加粗d可以見到端化現象減數分裂鑒定染色體數目的最好時期是()。ca粗線期b細線期c終變期到中期id末期i玉米的小孢子母細胞為()。aa2nb.nc.3nd4n玉米的雌配子體是()。da由小孢子母細胞發(fā)育而來的b孢原細胞減數分裂形成的反足細胞和助細胞的統(tǒng)稱c由花粉在柱頭上發(fā)芽形成的d有8個單倍體核的胚囊花粉粒是由()。aa小孢子發(fā)育而來的b大孢子母細胞發(fā)育而來的c精核發(fā)育而來的d管核發(fā)育而來的成熟的花粉粒含有()。ba8個單倍體核b3個單倍體核c3個反足細胞d2個助細胞和1個中央細胞玉米的雌配子體是()。da由小孢子母細胞發(fā)育而來的b孢原細胞減數分裂形成的反足細胞和助細胞的統(tǒng)稱c由花粉在柱頭上發(fā)芽形成的d有8個單倍體核的胚囊簡答題:簡述植物根尖涂抹壓片觀察染色體數目、形態(tài)的實驗步驟。答:(1)培養(yǎng)幼根,進行預處理(預處理可用0.2秋水仙堿水溶液或對二氯苯飽和水溶液等);(2)固定(可以使用卡諾固定液,即3份無水酒精,加1份冰醋酸);(3)水解(1n鹽酸);(4)染色(醋酸洋紅)、涂抹壓片;(5)觀察。簡要說明減數分裂的遺傳學意義。答:生物通過減數分裂產生的雌雄配子各具半數的染色體(n),當雌雄配子結合形成合子時,又恢復為全數染色體(2n),保證了親代與子代間染色體數目的恒定性。其次,同源染色體分向兩極是隨機的,n對染色體,就有2n種自由組合方式。使子細胞間在染色體組成上可能出現多種多樣的組合。此外,同源染色體的非姊妹染色單體之間的片段還可能發(fā)生交換,增加了差異的復雜性,為生物變異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有利于生物的適應與進化,并為人工選擇提供了豐富的材料。簡要介紹染色體的四級結構模型。答:染色體的四級結構模型:染色體的一級結構是核小體,是四種組蛋白各兩分子組成的八聚體;核小體之間由連接絲連接,核小體長鏈螺旋盤繞成螺旋體,為中空管狀的螺線體;螺線體進一步螺旋化和卷曲形成圓筒狀結構,稱為超螺線體;超螺線體再次折疊和螺旋化,形成染色體。第二章分離規(guī)律名詞解釋:相對性狀:是指不同品種間表現相對差異的一對性狀。雜交:不同品種間交配,稱為雜交。自交:一般指自花授粉。正交與反交:一般雜交時,如果將ab稱為正交,則將ba稱為反交。性狀分離:通過f1自交,在f2群體中,既出現顯性性狀個體,又出現隱性性狀的個體,這種現象稱為性狀分離。顯性性狀: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中,在f1代表現出來的性狀,稱為顯性性狀。隱性性狀: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中,在f1代不表現出來,而到f2代才表現出來的性狀,稱為隱性性狀?;蛐停菏侵干飩€體的基因組成,是決定表現型的遺傳基礎。表現型:是指生物個體所表現的一切性狀,包括形態(tài)特征和生理特征等。純合體:由相同的顯性基因或相同的隱性基因組成的基因型叫做純合體。雜合體:由一個顯性基因和一個相對的隱性基因組成的基因型叫做雜合體。測交:雜種一代與隱性純合體親本交配,稱為測交?;蜃唬夯蛟谌旧w上的位置,稱為基因座位。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相同位置上的一對基因,稱為等位基因。完全顯性:兩個純合親本雜交后,f1表現顯性現狀,其顯性性狀表現程度與親本一致,稱為完全顯性。不完全顯性:是指f1代不表現顯性親本的性狀,而表現為雙親的中間類型,稱為不完全顯性。共顯性:是指雙親的性狀同時在后代個體上表現出來。回交:雜種后代與親本之一進行雜交。填空題:在描述雜交時,親本用字母表示,符號表示,符號表示。(p母本父本)在描述雜交時,一般寫在號前面的親本是,寫在號后面的親本是。(母本父本)根據孟德爾的解釋,生物的相對性狀都是由控制的;基因在體細胞中存在;形成配子時,基因,進入不同配子;受精形成合子時,基因恢復存在。(相對的基因成對相互分離成對)性狀發(fā)育的內因是,性狀發(fā)育的外因是。表現型是相互作用的結果。(基因型環(huán)境條件基因型和環(huán)境條件)分離規(guī)律的要點是,雜合體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染色體彼此分離)單項選擇題:假定紅花親本與白花親本的f1代全是紅花,f1自交,產生的f2為3/4紅花,1/4白花,則紅花親本為()。ba純合隱性b純合顯性c雜合體d不能確定測交是()。ca用純合體親本與雜種一代交配的方法b用顯性純合體親本與雜種一代交配的方法c用隱性純合體親本與雜種一代交配的方法d驗證分離比例為3:1的試驗雜種一代與隱性親本雜交,稱為()。ca回交b正交c測交d反交在f2群體中,既出現顯性性狀的個體,又出現隱性性狀的個體,稱為()。da共顯性b相對性狀c性狀雜合d性狀分離人類mn血型的遺傳屬于()。aa共顯性b不完全顯性c完全顯性d延遲顯性問答題蘿卜塊根有長形、圓形和橢圓形的,各種類型的雜交產生以下結果:159長形:158橢圓形(1)長形橢圓形203橢圓形:199圓形(2)橢圓形圓形176橢圓形(3)長形圓形121長形:242橢圓形:119圓形;(4)橢圓形橢圓形根據以上結果,確定蘿卜長形、圓形和橢圓形的顯隱性關系及各雜交組合的基因型。答:從所給的條件中,可以推斷蘿卜的塊根形狀是不完全顯性,而且橢圓形是雜合體,推斷長形對圓形是不完全顯性(4分)。其基因型以l代表長形基因,則圓形基因為l,雜合的橢圓形基因型為ll(2分)。ll:ll1:1;(1分)雜交組合(1)llllll:ll1:1;(1分)(2)llllll全部;(1分)(3)llllll:ll:ll1:2:1(1分)(4)llll孟德爾是如何解釋分離現象的?答:孟德爾對分離現象的解釋要點:(1)生物的相對性狀都是由相對的基因所控制;(2)基因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3)配子只含有成對基因中的一個,形成合子又恢復成對;(4)成對的基因在體細胞中是保持獨立而不融合的,形成配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一個配子。已知玉米中非甜玉米(su)為甜玉米(su)的顯性,今有一粒非甜種子,試問用什么方法證明它是非甜純合體(susu)或非甜雜合體(susu)?答:將這粒種子種下后人工自交,如果果穗上結的種子全為非甜種子,證明這粒非甜種子是純合體(susu);如果結的種子出現了甜與非甜的分離,表明這粒非甜種子是雜合體(susu)。第三章自由組合規(guī)律名詞解釋:自由組合規(guī)律:兩對及兩對以上基因的雜合體(f1),在形成配子時,各對基因的分離彼此獨立,互不干擾,不同對基因間是自由組合的。概率:是指某一特定事件在總事件中出現的機率或可能性的大小。適合度:實際統(tǒng)計數與理論值的符合程度?;蚧プ鳎阂环N生物單位性狀的差別并不總是由一對基因決定的,有時是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共同作用的結果,稱之為基因互作。填空題:孟德爾選用了由兩對性狀差異的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f1自交產生f2,有四種表現型,其比例為。(9:3:3:1)只要各對基因是獨立遺傳的,每增加一對基因,f1形成配子種類就增加,雌雄配子間可能組合數增加,f2基因型種類增加。(2倍4倍3倍)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事件同時發(fā)生的概率等于每個事件發(fā)生概率的。(乘積)兩個互斥事件的任一單個事件出現的概率等于它們各自發(fā)生概率的。(和)一種性狀經常受到許多不同基因影響,這就是“”現象。(多因一效)一個基因也可以影響許多性狀的發(fā)育,產生“”現象。(一因多效)單項選擇題:在一對雜合基因的基礎上,每增加一對基因,f2基因型種類就增加()。aa3倍b2倍c4倍d5倍在一對雜合基因的基礎上,每增加一對基因,f1形成的配子種類就增加()。ba3倍b2倍c4倍d5倍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事件同時發(fā)生的概率等于各個事件發(fā)生的概率的()。ba和b乘積c比d比的倒數統(tǒng)計學上規(guī)定的差異不顯著p值為()。ba0.05c=0.05d0.01第四章連鎖遺傳規(guī)律名詞解釋:連鎖遺傳:控制兩對性狀的兩對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這兩對基因稱為連鎖基因,其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為連鎖遺傳規(guī)律。其表現是在f2中親本組合實際數比理論數多,重新組合個體的實際數比理論數少。這種原來在親本中組合在一起的性狀,在f2中仍然組合在一起遺傳的現象,為連鎖遺傳。相引組和相斥組:遺傳學上把兩個顯性性狀或兩個隱性性狀組合在一起遺傳的雜交組合,稱為相引組;而把一個顯性性狀和一個隱性性狀組合在一起遺傳的雜交組合,稱為相斥組。交換值:是指兩對基因之間發(fā)生染色體節(jié)段交換的頻率。在基因間只有一次交換的情況下交換值等于重新組合配子數占總配子數的百分率?;蚨ㄎ唬焊鶕蜷g的交換值確定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排列次序和基因間的遺傳距離,稱為基因定位。連鎖圖:根據兩點測驗或三點測驗所獲得的資料,將一個生物的連鎖群的各個基因之間的排列順序和基因的遺傳距離標定出來,就會制成基因的連鎖圖。干擾:一個單交換發(fā)生后,第二個單交換發(fā)生的機會就會減少,這種遺傳現象稱為干擾。符合系數:表示干擾的程度,等于實際雙交換值與理論雙交換值的比。性連鎖:也稱伴性遺傳,即位于x或z染色體上的基因所決定的某些性狀表現總是與性別有關,與性別伴隨發(fā)生,稱為性連鎖。性染色體與常染色體:在哺乳動物等的體細胞基因組中有一對形態(tài)、大小不同的異型染色體與性別決定直接有關,稱為性染色體,其余各對染色體稱為常染色體。填空題:控制兩對性狀的兩對基因分別位于時,其遺傳遵循自由組合規(guī)律,而控制兩對性狀的兩對基因位于時,其性狀遺傳遵循連鎖遺傳規(guī)律。(非同源染色體一對同源染色體)在連鎖遺傳情況下,f1中產生四種配子比數不相等,親本組合配子多于重新組合配子,原因就在于。(只有部分孢母細胞發(fā)生了交換)如果100%的孢母細胞不發(fā)生交換,則重新組合配子數等于零,這種遺傳現象稱為。(完全連鎖)基因定位的方法主要有和。(兩點測驗三點測驗)由于有存在,兩點測驗所測遺傳距離往往偏小。(雙交換)一般將交換值作為一個遺傳距離單位。(1%)試驗證明,兩基因座位間距離不論多遠,交換值不會超過%。(50)已知性別決定有多種方式,其中以決定性別的方式最為常見。(性染色體)人類的性別決定屬于決定,屬于型。(性染色體xy)母親的性狀遺傳給兒子,父親的性狀遺傳給女兒,這種現象稱為。(交叉遺傳)單項選擇題:假定100個孢母細胞中有40個孢母細胞發(fā)生了交換,重組型配子占配子總數的()。ca40b50c20d80交換值與連鎖強度之間的關系是()。ba沒關系b交換值越小,連鎖強度越大c交換值越大,連鎖強度越大d交換值為零,表現無連鎖性別決定中最常見的方式是由()。aa性染色體決定b染色體倍數性決定c環(huán)境影響決定d基因差別決定關于連鎖與交換的遺傳機制要點,敘述不正確的是()。da基因在染色體上有一定的位置,并呈線性排列b連鎖基因分別位于兩條同源染色體的不同基因座位上c間期染色體經過復制,形成兩條染色單體d間期同源染色體進行聯(lián)會,并發(fā)生非姐妹染色單體節(jié)段的互換,基因也發(fā)生了交換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是由于()。ca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bx染色體上沒有相應的色盲等位基因c色盲由x染色體上隱性基因控制d色盲由y染色體上顯性基因控制分析計算及問答題:已知香豌豆的紫花(p)是紅花(p)的顯性,長花粉(l)是圓花粉(l)的顯性,今將紫花、長花粉純合品種和紅花、圓花粉品種雜交,f1自交,f2的四種類型及個體數如下:紫花、長花粉4831,紫花、圓花粉390紅花、長花粉393,紅花、圓花粉1338,已知這兩對基因是連鎖遺傳的,求交換值。答:(1)計算紅花、圓花粉雙隱性個體(ppll)占f2群體的百分率。1338/(48311338390393)10019.20.1920.44(2)計算pl配子的百分率:(3)四種配子的百分率:pl的百分率與pl百分率相同,因此pl和pl配子各為6。四種配子中親本組合類型是pl和pl,重組合類型為pl和pl,交換值為6612玉米籽粒的有色與白色、皺皮種子與飽滿種子由兩對基因c和c、sh和sh決定。用純合的有色皺皮品系(ccshsh)與純合的白色飽滿品系(ccshsh)雜交,得雜合的有色飽滿f1,f1與純合隱性白色皺皮品系回交,得下列子代:有色皺皮21379白色飽滿21096有色飽滿638白色皺皮672問這兩個基因的重組率是多少?答:重組率為重組型配子占總配子數的百分率,即:(638672)/(2137921096638672)1310/437850.02992.99某一植株的紫花(p)為紅花(p)的完全顯性,抗?。╮)為感?。╮)的完全顯性,這兩對基因是完全連鎖的,今以紅花、抗病純合體(pprr)與紫花、感病純合體(pprr)雜交,問(1)f2的表現型及比例如何?(2)如以紫花、抗病純合體(pprr)與紅花、感病純合體(pprr)雜交,f2的表現型及比例又如何?答:f2的表現型及比例分別是:(1)相引相紫花、抗病紅花、感病f2表現型及其比例:3紫花抗病:1紅花、感病。(2)相斥相紫花、感病紅花、抗病f2表現型及其比例:1紫花、感?。?紫花、抗?。?紅花、抗病已知香豌豆的紫花(p)是紅花(p)的顯性,長花粉(l)是圓花粉(l)的顯性。今將紫花、長花粉純合品種和紅花、圓花粉品種雜交,f1自交,f2的四種類型及個體數如下:紫花、長花粉4831紫花、圓花粉390紅花、長花粉393紅花、圓花粉1338,已知這兩對性狀是連鎖的,求交換值。答:根據f2的資料求交換值,步驟為:(1)求雙隱性個體(ppll)占f2群體的百分率:1338/(48311338390393)10019.2(2)將此百分率開方,即為f1產生的pl配子的百分率,為0.44。(3)四種配子中,pl和pl的百分率相等,pl和pl的百分率相等。已知pl的百分率為0.44,所以pl配子的百分率也是0.44,pl和pl配子的百分率各為(5044)6。所以f1形成的四種配子的比例為:0.44pl:0.06pl:0.06pl:0.44pl,以上四種配子中,pl和pl為親本組合類型,pl和pl為重組合類型,所以交換值為:6612番茄中果實圓形(a)對梨形(a)是顯性,單一花序(b)對復狀花序(b)是顯性,已知這兩對性狀是連鎖的。現用兩個純合親本雜交,f1再與梨形、復狀花序雙隱性個體測交,測交子代的四種類型及其個體數為:圓形、單一花序34圓形、復狀花序214梨形、單一花序216梨形、復狀花序36求交換值,并指出是相引組還是相斥組?答:在不知道f1的雙親性狀組合情況下,可以直接根據測交子代四種類型的數值大小來判斷哪兩類為親本組合類型,哪兩類為重組合類型。在不完全連鎖情況下,重組合類型的個體數,一定少于親本類型的個體數。本題中,梨形、單一花序和圓形、復狀花序兩類個體數遠多于圓形、單一花序和梨形、復狀花序兩類個體數,所以前兩類為親本組合,后兩類為重組合。兩種親本組合都是由一個顯性性狀和一個隱性性狀組合在一起的類型,所以屬于相斥組,這兩對基因的交換值為:(3436)/(2162143436)10014在大麥中,帶殼(n)對裸粒(n)為顯性,散穗(l)對密穗(l)為顯性,今以帶殼散穗純合體(nnll)與裸粒密穗(nnll)純合體雜交,f1與雙隱性親本測交,測交子代為:帶殼散穗228株帶殼密穗22株裸粒散穗18株裸粒密穗232株求交換值。如果讓這個f1植株自交,問要使f2代中出現裸粒散穗(nnl_)20株,f2至少要種多少株?答:根據題意,測交子代中帶殼密穗和裸粒散穗為重組合類型,帶殼散穗和裸粒密穗為親本類型,因而交換值為:(1822)/(2282321822)1008為了計算使f2代中出現裸粒散穗(nnl_)20株時至少要種植的f2株數,就要先計算f2代中出現裸粒散穗植株的理論比例,為此需要根據交換值,列出f1產生的四種配子的比數。已知f1的基因組合為nl/nl,交換值為8,所以四種配子的比數為:0.46nl:0.04nl:0.04nl:0.46nl計算雙隱性密穗植株的理論百分率:0.460.460.2116,即21.16。則裸粒散穗(nnl)植株的百分率為:0.250.21160.03843.84百分率表明,f2代中出現裸粒散穗植株的機率為100個f2植株中可能出現3.84株,因而如要求出現20株時,可按比例計算所需要種植的f2植株數。100:3.84x:20x(10020)/3.84521(株)即至少要種植521個f2植株時,才有可能出現20株裸粒散穗植株。第5章染色體結構變異名詞解釋:缺失:染色體結構變異的一種,是染色體失去了某一區(qū)段。重復:染色體結構變異的一種,染色體某些區(qū)段重復,即增加了。倒位:染色體結構變異的一種,染色體內部結構順序顛倒了。易位:染色體結構變異的一種,是非同源染色體彼此交換了某一區(qū)段。填空題:染色體缺失了一個臂的外端一段,稱為_;如果缺失的是一個臂內的一段,稱為_。(頂端缺失中間缺失)一對同源染色體中的一條發(fā)生了中間缺失,這個個體可以稱為_。如果一對同源染色體都在同一位置發(fā)生了中間缺失,這個個體就稱為_。(缺失雜合體缺失純合體)缺失染色體通常通過_遺傳給后代。(雌配子)如果帶有顯性基因的一段染色體缺失了,同源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便會得到表現,這種現象稱為_。(假顯性)重復區(qū)段排列方式的不同會引起遺傳的差異,稱為_效應,而重復區(qū)段數目的增多產生的影響稱為_效應。(位置劑量)如果易位中染色體區(qū)段的轉移是單方面的,稱為_,若是雙方互換了某些區(qū)段,則稱為_。(簡單易位相互易位)單項選擇題:缺失可造成(d)。a基因的劑量效應b回復突變c半不育現象d假顯性現象問答題:染色體的易位與交換有何異同?易位與交換都是染色體片段的轉移,不同的是交換發(fā)生在同源染色體之間,而易位則發(fā)生在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屬于細胞減數分裂中的正?,F象,而易位是異常條件影響下發(fā)生的染色體畸變,也稱非正常交換。請介紹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四種類型。答: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四種類型為缺失、重復、倒位和易位。缺失是染色體失去了某一區(qū)段。重復是染色體某一區(qū)段增加了。倒位是染色體內部結構的順序顛倒了。易位是同源染色體彼此交換了某一區(qū)段。在一段果蠅唾腺染色體的節(jié)段中,其中的橫紋具有12345678的序列。某些個體的該染色體有以下幾種序列:(1)12365478;(2)125678;(3)123445678;(4)12345876。以上每一種序列所代表的是哪種類型的染色體結構變異?并說明其雜合體聯(lián)會時的情況。答:(1)倒位發(fā)生在456節(jié)段中,在染色體聯(lián)會時會形成一個倒位圈,倒位的節(jié)段呈倒轉的次序(即654);(2)節(jié)段34已經缺失,聯(lián)會時形成缺失圈;(3)節(jié)段4有重復,聯(lián)會時形成重復圈;(4)節(jié)段876倒位,聯(lián)會時可形成倒位圈。玉米第6染色體的一個易位點(t)距離黃胚乳基因(y)較近,t與y之間的重組率(交換值)為20。以黃胚乳的易位純合體與正常的白胚乳純系(yy)雜交,再以f1與白胚乳純系測交,問:(1)f1與白胚乳純系分別產生哪些有效配子?(2)測交子代(f2)的基因型和表現型(黃?;虬琢?,完全可育或半不育)的種類和比例如何?答:依題意列雜交式如下:黃胚乳易位純合體yt/yt白胚乳正常個體yt/ytf1yt/ytyt/yt白胚乳正常個體(1)f1產生的有效配子有四種:yt、yt、yt、yt。白胚乳純系只產生一種配子,即yt。(5分)(2)測交子代(f2)的基因型、表現型的種類和比例為:基因型:yt/ytyt/ytyt/ytyt/yt表現型:黃胚乳、半不育黃胚乳、可育白胚乳、半不育白胚乳、可育比例:4:1:1:4(5分)第6章名詞解釋:染色體組:配子所含的染色體數叫做染色體組。染色體基數:一個染色體組內所含有的染色體數又稱為基數,通常用x表示。整倍體:體細胞內含有完整的染色體組的類型稱為整倍體。非整倍體:染色體組內個別染色體數目有所增減,使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不成基數的完整倍數,這種類型稱為非整倍體。多倍體:體細胞內含有三個及以上染色體組的整倍體,稱為多倍體。同源多倍體:在多倍體中,如果加倍的染色體組是來自同一個物種或在原有染色體組的基礎上加倍而成的,稱為同源多倍體。異源多倍體:在多倍體中,如果增加的染色體組來自不同的種屬,稱為異源多倍體。超倍體和亞倍體:在非整倍體中,染色體數目多于2n的稱為超倍體,少于2n的稱為亞倍體。單體和缺體:非整倍體中,在二倍體基礎上某一對染色體缺少了一條,使染色體數目為2n-1,這種類型稱為單體。而缺少一對同源染色體,使體細胞數目為2n-2時,稱為缺體。三體和四體:在非整倍體中,在2n的基礎上增加了一條染色體,使染色體數為2n+1時,稱為三體,如果增加了一對同源染色體,使染色體數目為2n+2時,稱為四體。單倍體:是指體細胞具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n)的個體。填空題:我們把配子所含的染色體數叫做。(染色體組)一般生物體細胞內含有個染色體組,以表示;性細胞內含有個染色體組,以表示。(22n1n)單倍體是指含有的個體。普通小麥的2n=6x=42,其單倍體n=,其一倍體有條染色體。(配子染色體數目3x=217)非整倍體變異時,體細胞數目為2n-1的類型,稱為,如果是2n-1-1,則稱為。(單體雙單體)非整倍體變異時,體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為2n-2的類型,稱為。(缺體)非整倍體變異時,體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為2n+1時,稱為。(三體)非整倍體變異時,體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為2n+2時,稱為。(四體)非整倍體變異時,體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為2n+1+1時,稱為。(雙三體)請寫出兩種屬于異源多倍體的栽培植物:和。(小麥、燕麥、棉花、煙草、蘋果、梨、櫻桃、菊花、水仙等任寫2種)異源多倍體自然形成的主要途徑是。(種間雜種染色體加倍)單項選擇題:多數高等生物是(c)。a同源多倍體b異源多倍體c二倍體d一倍體缺體是(b)。a染色體發(fā)生了缺失b染色體缺了一對c染色體缺了一條d染色體結構變異的一種在單體中配子的染色體數目是(d)。a2nb2n1cn和n1dn和n1普通小麥屬于(a)。a六倍體b同源四倍體c三倍體d八倍體普通小麥屬于(d)。a同源多倍體b單倍體c非整倍體d異源多倍體分析計算及問答題:三體植株產生的(n1)雌配子體(胚囊)通常比(n1)雄配子體(花粉粒)有較強的生活力。如果自花授粉的一棵三體植株的有功能的胚囊的50是(n1),但是有功能的花粉粒中僅有10是(n1)。請問:子代中(1)四體;(2)三體;(3)二倍體的百分比各是多少?答:(1)四體為:0.500.100.055(2)三體為:(0.500.90)(0.500.10)0.5050(3)二倍體為:0.500.900.4545使普通小麥與硬粒小麥雜交,它們的f1植株的體細胞內應有哪幾個染色體組和多少染色體?該f1植株的孢母細胞在減數分裂時,理論上應該有多少個二價體和單價體?(提示:普通小麥:2n6xaabbdd42、硬粒小麥:2n4xaabb28)答:普通小麥(2n6xaabbdd42)和硬粒小麥(2n4xaabb28)雜交,它們的f1植株的體細胞內應有aabbd五個染色體組,有35條染色體。該f1植株的孢母細胞在減數分裂時,理論上應該有14個二價體和7個單價體。一般認為普通煙草是兩個野生種的ss染色體組和tt染色體組合并起來的異源四倍體(2n4824iisstt)。某煙草單體(2n147)與ss染色體組的野生種雜交的f1群體內,一些植株有36條染色體,另一些植株有35條染色體。小孢子的檢查表明,35個染色體的f1植株在減數分裂聯(lián)會時形成11個二價體和13個單價體,試問:(1)該單體所缺的那個染色體屬于s染色體組還是屬于t染色體組?(2)如果所缺的那個染色體不屬于你所認定的那個染色體組,上述的35個染色體的f2植株在減數分裂時應聯(lián)會成幾個二價體和單價體?答:(1)該單體所缺的那個染色體屬于s染色體組。(2)如果所缺的那個染色體屬于t染色體組,那么上述的35個染色體的植株在減數分裂時應該聯(lián)會成12個二價體和11個單價體。第7章名詞解釋:轉化:是指一細菌品系由于吸收了從另一細菌品系分離得來的dna而發(fā)生的遺傳性狀改變的現象。半保留復制:dna的復制方式。是以分開了的dna單鏈為模板,吸取互補的游離核苷酸,在酶的作用下,形成與原來dna完全一樣的新dna鏈的過程。三聯(lián)體密碼:mrna上的三個相鄰核苷酸構成一個三聯(lián)體,決定多肽鏈上的一個氨基酸,這三個相鄰的核苷酸就稱為三聯(lián)體密碼,也稱為密碼子。簡并:一個氨基酸由一個以上的三聯(lián)體密碼所決定的現象,稱為簡并。轉錄:蛋白質合成過程中,dna先把遺傳信息傳遞給mrna,這個過程叫轉錄。翻譯:在mrna指令下的合成蛋白質的過程,稱為密碼的翻譯。基因:其本質是dna分子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作用子(順反子):一個基因座位是一個遺傳功能單位的,稱為作用子或順反子。突變子:順反子內最小的突變單位,稱為突變子。重組子:順反子內最小的重組單位,稱為重組子。割裂基因:在真核生物及人類中,大多數結構基因的編碼序列是不連續(xù)的,常被非編碼序列分隔,形成嵌合排列的斷裂形式,稱為割裂基因。內含子:割裂基因中的非編碼序列,即不能翻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稱為內含子。外顯子:割裂基因中的編碼序列,稱為外顯子。轉座因子:是能改變自身位置的一段dna序列,是可自主復制和位移的基本單位。轉座:轉座因子從一個位置到另一個位置的轉移稱作轉座。結構基因:通過所編碼的蛋白質而影響性狀表現的基因,稱為結構基因。調控基因:在蛋白質合成中不起模板作用,只起調節(jié)和操縱的作用的基因,稱為調控基因。填空題:核酸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基本結構單位是_。(核苷酸)核苷酸可以進一步分解為_和_。(核苷磷酸)根據所含戊糖不同,核酸分為兩大類:_和_。(脫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一個dna分子有_條_平行的多核苷酸鏈。(2反向)dna鏈相對應的核苷酸之間的堿基由氫鍵聯(lián)結,g與c之間有個氫鍵,a與t間個氫鍵。(32)動植物細胞內含有的三種主要的rna是:_、_和_。(核糖體rna(rrna)轉運rna(trna)信使rna(mrna)在密碼鏈中插入或刪去一個堿基,就造成這一堿基以后發(fā)生錯誤,叫做_。由此造成的突變叫做_。(移碼移碼突變)翻譯的過程是:mrna附著在_上,把由_運來的各種氨基酸,按_的密碼順序,連接起來成為多肽鏈。(核糖體轉移核糖核酸t(yī)rnamrna)通常把執(zhí)行一定遺傳功能的基本單位稱為_,而把其中劃分的小單位稱為_。(基因座位基因位點)單項選擇題:核酸的基本結構單位是核苷酸,組成核苷酸的是(c)。a氨基酸和戊糖b嘌呤和嘧啶c磷酸和核苷d磷酸和堿基蛋白質的合成是在(c)。a細胞核膜上b細胞膜上c核糖體上d平滑型內質網上細胞中傳遞遺傳信息的rna是(a)。amrnabrrnactrnadsnrna核酸的基本結構單位是核苷酸,組成核苷酸的是(c)。a氨基酸和戊糖b嘌呤和嘧啶c磷酸和核苷d磷酸和堿基肽鏈起始復合體由(d)。a糖體大小亞基構成b核糖體大小亞基和模板mrna構成c模板mrna和氨基酰-trna構成d核糖體大小亞基、模板mrna和氨基酰-trna構成蛋白質生物合成粗略分為(b)。a5個階段b4個階段c3個階段d6個階段關于dna鏈,錯誤的敘述是(c)。a一個dna分子有兩條多核苷酸鏈b一條鏈從3到5,另一條從5到3cdna的兩條鏈由磷酸二酯鍵連接d雙螺旋的螺距為3.4nm,包括10對堿基在dna中(a)。a嘧啶總數等于嘌呤總數bctcagd嘧啶為c、t、u三種中心法則是說(a)。a遺傳信息可以從dna傳給dna或rna,也可以從rna傳給rna等b遺傳信息只能從dna傳給dna或rnac遺傳信息不能從rna傳給rnad遺傳信息是不能逆轉錄的當dna中的一個嘌呤被一個嘧啶所替代時,我們稱發(fā)生了(d)。a轉換b點突變c移碼突變d顛換人們將蛋白質合成中不起模板作用,而起操縱作用的基因稱為(b)。a結構基因b調控基因c作用子d外顯子乳糖操縱子模型說的是(b)。a乳糖操縱子由3個基因組成b不存在乳糖時,結合在o基因上的阻遏蛋白阻止rna聚合酶移行c存在乳糖時,結合在o基因上的阻遏蛋白阻止rna聚合酶移行d不存在乳糖時,阻遏蛋白構象發(fā)生改變,使3個結構基因開始轉錄問答題:蛋白質合成大致分成哪幾個階段?答:蛋白質生物合成可粗略分成4個階段:氨?;?trna的合成、肽鏈合成的起始、肽鏈的延伸、肽鏈的終止和釋放。某些病毒是以單鏈dna作為遺傳物質的。為什么高等生物唯以雙鏈dna作為遺傳物質?試列舉其原因。答:最根本的原因是,雙鏈dna無論就物理特性還是遺傳特性,都比單鏈dna穩(wěn)定。(1)首先,在雙鏈dna中,當單鏈斷裂時可以被修復,而在以單鏈作為遺傳物質的生物中,單鏈斷裂時往往致死。(2)一般來說,單鏈dna的分子量大約為2106道爾頓,而雙鏈dna的分子量總要大于109個道爾頓;假如單鏈dna分子過大,是非常容易斷裂的。(3)無論是造成遺傳錯誤的錯配堿基的修復,還是完整單鏈的再合成,這些過程的機制都是以其互補鏈作為模板的。顯然,這類功能,唯有雙鏈dna才具備??梢姡叩壬镆噪p鏈dna作為遺傳物質,是對其自身有利的。第8章名詞解釋:遺傳工程:是對生物進行遺傳改良的生物技術。廣義的遺傳工程包括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等,狹義的遺傳工程就是指基因工程?;蚬こ蹋阂灶愃乒こ淘O計的方法,按照人們的意志,通過一定程序,將基因在離體條件下,用工具酶加以剪切、組合和拼接,再將人工重組的基因,引入受體中進行復制和表達,使受體獲得該基因產生的新性狀。轉導:用病毒作載體,將重組dna分子導入受體細胞中。填空題:基因工程的步驟大致有,首先獲得_,然后要構建_,再將_導入宿主細胞,最后需要對_進行選擇和鑒定。(目的基因重組dna分子重組dna分子重組體)單項選擇題:利用質粒作載體將重組dna分子導入宿主細胞,稱為(b)。a轉導b轉化c轉染d原生質體培養(yǎng)問答題簡要說明基因工程的步驟。答:基因工程的施工步驟:(1)獲得目的基因(即產生dna片段);(2)構建重組dna分子(即片段與載體連接);(3)將重組的dna分子導入宿主細胞;(4)重組體dna分子的選擇和鑒定。第9章名詞解釋:基因突變:是指在染色體結構上看不出的、一定位點上基因內部的化學變化所引起的變異,又稱為點突變。復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基因座位上的二個以上的等位基因稱為復等位基因。突變率:基因突變率一般是指生物體有性繁殖中,產生突變的配子占受精配子的百分數,常是萬分之幾甚至百萬分之幾。轉換:dna分子中一個嘌呤被另一個嘌呤,或者一個嘧啶被另一個嘧啶所替代,稱為轉換。顛換:dna分子中嘌呤與嘧啶之間的替代,稱為顛換。移碼突變:在dna分子中插入或缺失一個到少數幾個堿基時,插入或缺失點之后的密碼子全部改變,由此導致的突變稱為移碼突變。抑制突變:由于trna基因突變引起反密碼子的改變,或由于同時發(fā)生堿基數目相等的插入或缺失,使得突變的效果受到抑制,稱為抑制突變。填空題:在自然狀態(tài)下發(fā)生的突變稱為_,而人們有意識地利用各種因素產生的突變稱為_。(自發(fā)突變或自然突變誘發(fā)突變)一般情況下,突變多由_基因變?yōu)開基因,如果蠅野生型紅眼變成白眼突變型。(顯性隱性)同種生物中相同基因突變可以在不同個體間重復出現,這稱為突變的_。(重演性)在親緣關系相近的種間,能發(fā)生相似的突變,這稱為突變的_。(平行性)單項選擇題:果蠅的紅眼變?yōu)榘籽鄣耐蛔?,可歸為(d)a生化突變b條件致死突變c致死突變d形態(tài)突變型當dna中的一個嘌呤被一個嘧啶所替代時,我們稱發(fā)生了(d)。a轉換b點突變c移碼突變d顛換問答題基因突變一般有哪些特征?答:基因突變的一般特征為:(1)突變頻率,基因有其不同的突變頻率,在一定條件下突變頻率是穩(wěn)定的;(2)突變發(fā)生的時期和部位,突變可以發(fā)生在生物個體發(fā)育的任何一個時期和部位,但性細胞中的突變頻率往往較高,在減數分裂晚期、性細胞形成前較晚的時期為多;(3)突變的多方向性和復等位基因,突變可以向多個方向進行,可以突變?yōu)橐粋€以上的等位基因;(4)突變是可逆的,并有重演性;(5)大部分突變是有害的,但也有有利的;(6)突變有平行性,親緣關系相近的種間,會有相似的突變發(fā)生。第10章名詞解釋:質量性狀:一般沒有中間過渡類型、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