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漚麻”環(huán)境只產生炫酷科學_第1頁
“漚麻”環(huán)境只產生炫酷科學_第2頁
“漚麻”環(huán)境只產生炫酷科學_第3頁
“漚麻”環(huán)境只產生炫酷科學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漚麻”環(huán)境只產生炫酷科學在兩院院士大會召開之際,記者走進了北大化學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劉忠范的辦公室。“嗨,也不知道怎么就答應了你?!币姷接浾撸Φ貌灰鄻泛醯膭⒅曳端坪鹾蠡诎褧r間給了記者。訪談中,不時有人推門進來試圖與他聊聊與石墨烯相關的問題,而他不得不接著把自己對中國科技界存在的深層問題吐出來,盡管他認為說出來未必有意義。不正常的忙碌“我1993年回國。那時,經常晚上來實驗室,燈基本都是黑的。下班時,北大化學院門口常常能看到不少人閑聊。這種現(xiàn)象如今完全看不到,現(xiàn)在所有人都忙得一塌糊涂。即便半夜12點,實驗室燈火通明。幾乎所有實驗室都這樣,不僅僅是我們實驗室。昨晚,我11點半回家。這是經常性的?!比缤v故事一般,劉忠范以懸念開場?!昂矛F(xiàn)象啊?!庇浾卟患偎妓鞯乜隙诉@種變化?!斑@兩種現(xiàn)象其實都不正常,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我并不鼓勵無所事事,而所有人都在忙,表面看是好事。實際說明,每個人都承受著壓力,巨大的壓力。”他點破了其中的一層?!盀楹嗡腥硕歼@么忙?”像剝蔥一樣,他又剝一層。“所有人都很忙,有諸多深層次原因。與評價機制、導向和人們的追求都有關。我們是做學問的人,某種意義上講,學問是閑出來的,不是忙出來的”。他語氣溫和?!拔覀兊恼吆蛯颍褪亲尨蠹叶济ζ饋?,看起來轟轟烈烈”。韓春雨為個別現(xiàn)象近些日子韓春雨爆屏了,大家很興奮。劉忠范認為,韓春雨是中國科學界的個別現(xiàn)象,不具有普遍性。他說,“韓春雨是體制外的人。體制內的人都在忙,忙于發(fā)文章,但對科學影響不大,絕大部分工作在科學史上不會留下痕跡。包括我,一輩子發(fā)了很多文章,未必能在科學史上留一筆。”他說。“韓春雨沒有多少錢,愿意花時間沉下來做事情。前幾天我在上海開會,在微信里與學生交流,韓春雨給了大家一個啟示:埋頭做事,做與他人不一樣的事情。他的文章不多,但一鳴驚人。這是真正的科學追求。”“我之前曾預言,中國第一位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獲得者肯定是體制外的人。第二位也未必是體制內的人。體制內的人過于忙碌,忙于各種頭銜,優(yōu)青、杰青、長江,最后院士。因為評價機制在導向這里。如果對這些無所謂,意味著沒有研究經費,也沒有待遇。特別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上去了,會很不甘心。這就是體制內的人的追求。當然,體制內的這些聰明人,在科學上也會做些事情,但很難載入科學史?!彼治觯爸袊四弥Z獎不是問題。印度、巴基斯坦也有諾獎獲得者,學術水平未必有中國高。而這是偶然事件,不會批量或接二連三獲諾獎。偶然的遺傳變異而已”?!拔艺J為,一個國家出現(xiàn)諾獎并不奇怪,需要的是連續(xù)不斷的出現(xiàn)。只有連續(xù)性獲諾獎,才表明具備了生產諾獎的土壤。日本在過去16年中出現(xiàn)了12位諾獎獲得者,一是科學積淀到一定程度,二是具備了創(chuàng)新的環(huán)境”。他指出,中國現(xiàn)在的科研文章很多,很炫,很繁榮,數(shù)量已達世界第二。很快就會到世界第一。可這些文章有多少價值?在科學史上能書寫一筆嗎?他曾在北大化學百年慶典時,做了一塊物理化學史話展板,展示了過去二百年間物理化學學科發(fā)展的歷史,可以想像,在這塊展板上沒有中國人。他說,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在未來的一百年里,就一定會有中國人出現(xiàn)?!皾a麻”環(huán)境里的魚說到這里,劉忠范想起了童年時見過的一幕。他不緊不慢的講述,“小時候,我在農村,見過漚麻。農民把麻泡在水里發(fā)酵,一段時間后,麻臭了,皮自然脫落,水也臭了。漚麻的水發(fā)臭起泡,把水里的魚熏暈了。這些魚就會瘋狂地到處亂串,忙著找出路。有的被熏死了,有的被嗆死了,個別大的半死不活”。他感覺,現(xiàn)在中國的科研人員就是這種環(huán)境中的魚,整天到處忙碌著爭取研究經費,參加一大堆行政主導的偽學術會議,其實很多人未必清楚自己究竟關注什么科學問題,只是忙著發(fā)文章,發(fā)高檔次的文章而已。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做了8年,現(xiàn)在的我們有幾個能有此耐心,能夠關注真正的科學問題?忽悠和宣傳充斥著我們的學術界,大家都在炫酷而已。行政化主導著科學界,各種偽學術會議一個接一個,美其名曰“學術交流,”都是圈內人。如果不參加,下次就不會有你,申請經費將受阻。科研人員大部分時間就這樣被占用,無法靜心做學問。他說,“回國后,我覺得最好的一段時間是非典時期。那時,安安靜靜,沒有任何煩擾,在實驗室認認真真做學問,很愜意”。他坦承,“回國20余年來,見證了國家的發(fā)展。過去中國科學基礎差,國家支持科學十分有限。2019年前,研究人員發(fā)篇國際刊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