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京津瓊專用)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四章微考點27硝酸及亞硝酸鹽的性質與應用練習.docx_第1頁
(魯京津瓊專用)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四章微考點27硝酸及亞硝酸鹽的性質與應用練習.docx_第2頁
(魯京津瓊專用)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四章微考點27硝酸及亞硝酸鹽的性質與應用練習.docx_第3頁
(魯京津瓊專用)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四章微考點27硝酸及亞硝酸鹽的性質與應用練習.docx_第4頁
(魯京津瓊專用)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四章微考點27硝酸及亞硝酸鹽的性質與應用練習.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考點271我國清代本草綱目拾遺中記敘無機藥物335種,其中“強水”條目下寫道:“性最烈,能蝕五金其水甚強,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這里的“強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鹵水2如圖所示,向一定量的鐵粉中加入一定體積12molL1的硝酸,加熱充分反應后,下列微粒在體系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NOFe3HNONO2ABCD3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有關Cu、硝酸、硫酸化學性質的探究實驗,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中溶液呈藍色,試管口有紅棕色氣體產生,稀硝酸被還原為NO2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C中滴加稀硫酸,銅片繼續(xù)溶解,說明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強D由上述實驗可知:Cu在常溫下既可與稀硝酸反應,也可與稀硫酸反應4為證明稀硝酸與銅反應產物中的氣體為NO,設計如圖實驗(實驗過程中活塞2為打開狀態(tài)),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關閉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處B在裝置左側稍加熱可以加快稀硝酸與銅的反應速率C通過關閉或開啟活塞1可以控制反應的進行D反應開始后,膠塞下方有無色氣體生成,打開活塞1,漏斗中有紅棕色氣體,證明該氣體為NO5(2018河南洛陽質檢)將1.92g銅投入一定量的濃硝酸中,銅完全溶解,生成的氣體顏色越來越淺,共收集到標準狀況下的氣體672mL,將盛有該氣體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一定體積(標準狀況下)的氧氣,恰好使氣體完全溶于水中,則通入氧氣的體積是()A168mLB224mLC504mLD336mL6(2019山東師大附中模擬)對于1LH2SO4和HNO3的混合溶液,若H2SO4和HNO3物質的量濃度存在如下關系:c(H2SO4)c(HNO3)1.2 molL1。理論上最多能溶解銅的物質的量為()A0.80molB0.72molC0.45molD0.40mol7(2018邯鄲質檢)如圖是用濃硝酸、銅片、水等試劑探究濃、稀硝酸的強氧化性并觀察還原產物的實驗裝置。.濃硝酸的強氧化性實驗將銅片置于具支試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約5mL濃硝酸,往具支試管中加入約2mL濃硝酸,用排水法收集產生的氣體。(1)具支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2)實驗中觀察到能證明濃硝酸具有強氧化性的現(xiàn)象是_。.稀硝酸的強氧化性實驗(3)上述反應完成后,欲進一步證明稀硝酸也具有強氧化性,緊接的簡便、合理的實驗操作是_。(4)能證明稀硝酸與銅反應產生NO的實驗現(xiàn)象是_(填字母)。Ac中收集到無色氣體Bc中收集到的無色氣體接觸空氣后變?yōu)榧t棕色Cb中產生的無色氣體接觸空氣后變?yōu)榧t棕色.實驗反思(5)利用該裝置先進行銅與濃硝酸的反應,再進行銅與稀硝酸反應的實驗,其好處是_。.問題討論用等質量的銅片與等體積的濃硝酸、稀硝酸(硝酸均過量)反應時,發(fā)現(xiàn)反應后所得溶液前者呈綠色,后者呈藍色。對此有兩種說法:兩者顏色不同是因為Cu2濃度差異引起的。前者溶液呈綠色,是因為生成的紅棕色NO2溶解于溶液中引起的。(6)你認為上述說法_(填“”或“”)合理。若是合理,說明理由,若是合理,設計一個簡單實驗證明:_。8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使用如下裝置驗證銅和一定量的濃硝酸反應有一氧化氮產生。(假設氣體體積均為標準狀況下的體積,導氣管中氣體體積忽略不計,且忽略反應中的溶液體積變化)試回答下列問題。(1)將銅粉分散在石棉絨中的原因是_。(2)在銅和濃硝酸反應前,擠壓氣球,經裝置A、B、C中反應后,進入裝置D中的氣體是_(填化學式),通入該氣體的目的是_,進行此步操作時應關閉_(填“K1”“K2”“或“K3”,下同),打開_。(3)若裝置C的硬質玻璃管中出現(xiàn)堵塞,則裝置B中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4)關閉K1、K2,打開K3,由分液漏斗向裝置D中滴加濃硝酸。待Cu和濃硝酸反應結束后,再通過分液漏斗向裝置D中加入CCl4至滿。則裝置D中一定發(fā)生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5)若裝置E中發(fā)生倒吸,可采取的應急操作是_。(6)從裝置E所得溶液中取出25.00mL,滴加兩滴酚酞,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當?shù)味ㄍ瓿珊笙腘aOH溶液18.00 mL,若實驗測得F裝置所收集到的氣體體積為139.00mL,則銅和一定量的濃硝酸反應_(填“有”或“無”)NO生成。9(2018安徽十校聯(lián)考)亞硝酸鈉(NaNO2)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時必須嚴格控制其用量。某興趣小組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備NaNO2并對其性質作如下探究(夾持裝置及裝置A中加熱裝置已略去)。已知:2NONa2O2=2NaNO2;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MnO被還原為Mn2;在酸性條件下,NaNO2能把I氧化為I2,S2O能把I2還原為I。.制備NaNO2(1)裝置A的三頸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2)裝置B的作用是_,_。(3)為保證制得的亞硝酸鈉的純度,C裝置中盛放的試劑可能是_(填字母)。AP2O5B堿石灰C無水CaCl2D生石灰(4)裝置E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測定NaNO2的純度(5)可供選擇的試劑如下:A稀硫酸Bc1 molL1 KI溶液C淀粉溶液Dc2 molL1 Na2S2O3溶液Ec3 molL1酸性KMnO4溶液利用NaNO2的還原性測定其純度,可選擇的試劑是_(填字母)。利用NaNO2的氧化性測定其純度的步驟是準確稱取質量為mg的NaNO2樣品放入錐形瓶中,加適量水溶解,_(請補充完整實驗步驟)。答案精析1B根據(jù)題意,“強水”能溶解大多數(shù)金屬和礦物質,所以為硝酸。2B3.B4A如果關閉活塞1,稀硝酸加到一定程度后,左側液面將不再升高,即不可能加到液面a處,A錯誤、B正確;關閉活塞1時,產生的氣體聚集在銅絲附近使得U型管液面左低右高,當左面銅絲接觸不到硝酸后,反應停止;由于活塞2是打開的,打開活塞1后,兩邊液面恢復水平位置,繼續(xù)反應,所以活塞1可以控制反應的進行,C項正確;下方有無色氣體生成,此時要打開活塞1使得該氣體進入上面的球體里,看到有紅棕色現(xiàn)象(生成NO2)才能證明生成的是NO氣體,D正確。5D1.92 g Cu的物質的量為0.03 mol,反應時失電子的物質的量為20.03 mol0.06 mol,整個反應過程為HNO3與銅反應轉化為NO2和NO,而生成的NO2和NO在水中與氧氣完全反應轉化為HNO3,反應前后HNO3的物質的量不變,而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只有銅和氧氣,則Cu失去電子的數(shù)目等于O2得到電子的數(shù)目,所以消耗氧氣的物質的量n(O2)0.015 mol,標準狀況下,V(O2)0.015 mol22 400 mLmol1336 mL。6B稀硫酸不與銅發(fā)生反應,但硫酸能提供氫離子,硝酸與銅發(fā)生反應可生成硝酸銅,硝酸根離子與硫酸提供的氫離子可以繼續(xù)與銅發(fā)生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Cu2NO8H=3Cu22NO4H2O,硝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與氫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比為14時,溶解的銅最多,設硫酸的物質的量為x,硝酸的物質的量為y,則xy1.2mol,y(2xy)14,解得x0.72mol,y0.48mol,設參加反應的銅的最大物質的量是z,3Cu2NO8H=3Cu22NO4H2O32z0.48mol解得z0.72mol,即理論上最多能溶解銅的物質的量為0.72mol。7(1)Cu4HNO3(濃)=Cu(NO3)22NO22H2O(2)銅片逐漸溶解,溶液變藍,放出紅棕色氣體(3)往分液漏斗中加蒸餾水稀釋濃硝酸,打開活塞,滴入稀硝酸(4)C(5)利用Cu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的NO2排出具支試管中的空氣,有利于觀察Cu與稀硝酸反應的產物(6)往藍色溶液中通入NO2,溶液變成綠色(或加熱綠色溶液,有紅棕色氣體產生,溶液變成藍色)8(1)增大銅粉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迅速、充分(2)N2排出裝置D中的空氣K3K1、K2(3)錐形瓶中玻璃管內液面上升(4)Cu2NO4H=Cu22NO22H2O(5)向下調節(jié)量氣管(或及時關閉K3,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