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論文寫作基本格式.ppt_第1頁
科技論文寫作基本格式.ppt_第2頁
科技論文寫作基本格式.ppt_第3頁
科技論文寫作基本格式.ppt_第4頁
科技論文寫作基本格式.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技論文寫作,2010.9,Dept. of Electron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University Huang Qijun jun_,一項科學實驗無論取得多么重大的研究成果,在未發(fā)表之前,就不能說它是完整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成果必須發(fā)表,而成果的發(fā)表是研究過程的精髓。 1. 科技論文的定義 (1)原始研究結果的首次披露。 (2)采用一定的形式,使作者的同行能重復實驗、審查作者的結論。 (3)在雜志或其他能為科學界利用的原始文件上發(fā)表。 2. 科技論文的突出特點 (1) 科學性: 內容:是科學研究的成果,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現(xiàn)象及其規(guī)律的反映; 形式:其結構是清晰而嚴謹?shù)?,符合思維的一般規(guī)律,邏輯思維周密,語言簡煉明確客觀,格式比較固定。 研究和寫作過程:要求作者從選題、收集材料、論證問題,到研究結束,形成正式論文這一系列過程中,都應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問題。,第一講:科技論文寫作及其意義,(2) 創(chuàng)新性 科技論文不同于教科書和綜述性的科學報告,后者的主要任務在于傳授知識,能否提出新的內容并不起決定作用,而科技論文則必須有新的內容。 創(chuàng)新是一個科技論文必備的條件。有無新的內容,是否對人類的科學進步有所貢獻,這是衡量科技論文價值的根本標準,也是科技論文同其它科技論文的重要區(qū)別。 (3) 學術性 寫作目的:科技論文研究應是與建設和發(fā)展某學科或學科的某一方面有密切關系的問題。 寫作過程:科技論文應對新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既重視運用,又重視理論分析。 論說性文體:與科技應用文、科技新聞、科普作品不同,科技論文的寫作是科學研究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要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運用邏輯思維和綜合分析的方法,通過推理,來論證自己的觀點的正確或批駁別人觀點的錯誤;科技論文是學術論文的書面表達形式。,(4) 專業(yè)性 不同的專業(yè)的科技論文的內容和表示形式不盡相同。 可將科技論文分為理論型、實驗型和描述型三種。 理論型論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理論分析; 實驗型論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設計實驗、實驗過程研究和實驗結果分析; 描述型論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描述說明,目的是介紹新發(fā)現(xiàn)的事物或現(xiàn)象及其所具有的科學價值,重點說明這一新事物是什么現(xiàn)象或不是什么現(xiàn)象。 (5) 實用性 為人所用,不要讓別人看不懂;,3. 科技論文的結構 引言、方法、結果和討論需要回答: (1)研究什么問題,問題的位置,需在引言中回答 (2)怎樣研究這個問題。在材料和方法章節(jié)中回答 (3)新的發(fā)現(xiàn)。在結果一章中 (4)新發(fā)現(xiàn)的意義在討論中回答 4. 科技論文寫作的意義 (1)增進交流,提高水平,推動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 (2)提高邏輯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嚴謹?shù)墓ぷ髯黠L (4)寫作對閱讀、聽力、口語有促進作用,基本格式 標題 Title 作者 Author(s) 聯(lián)系地址 Affiliation(s) and address(es) 摘要 Abstract 關鍵字 Keywords 引言 Introduction 理論 Preliminary 方法 methodology 結果和討論 Results and discussion 總結 Conclusion (Summary) 致謝 Acknowledgement 參考書目 References,第二講:科技論文寫作,標題 重要性: 只有少數(shù)人研讀整篇論文,多數(shù)人只是瀏覽原始雜志或者文摘、索引的標題。須慎重選擇標題中的每一個詞,注意詞與詞之間的搭配。長短適中, 概括性強, 重點突出,一目了然。 標題的語言特征: 簡明扼要 使用名詞詞組 使用非限定動詞詞組 請比較: Concerning Some Applications of a Theorem of J.Doe (關于J.竇式理論的一些應用) Algebraic Solutions of 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線性偏微分方程的代數(shù)解),注意: 不要將標題寫成一個句子 如:Robust Controller is Designed for Aircrafts 例: A Two-Stage Angle-Rotation Architecture and Its Error Analysis for Efficient Digital Mixer Implementation Receiver Channel With Resonance-Based Timing Detection for a Laser Range Finder The Application of Complex Quantized Feedback in Integrated Wireless Receivers (以上摘自(IEL)全文數(shù)據(jù)庫 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作者 姓氏和名字要弄清楚,以免發(fā)生以名代姓. 規(guī)范性 例 Ching-Yeh Chen, Shao-Yi Chien, Yu-Wen Huang, Tung-Chien Chen, Tu-Chih Wang, and Liang-Gee Chen, Fellow, IEEE (以上摘自(IEL)全文數(shù)據(jù)庫 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 YANG Ji-min, LIU Jie, HE Jing-liang (以上摘自 “SE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OLOGY” 半導體光子學與技術 ) Yan Ren, Tiantong Tang, Yongfeng Kang, Xiaoli Guo Changqing Cao*(曹長慶), Xiaodong Zeng(曾曉東), and Yuying An(安毓英) (以上摘自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聯(lián)系地址 準確清楚,使讀者能按所列信息順利地與作者聯(lián)系。例: Neural Network-Based Adaptive Controller Design of Robotic Manipulators with an Observer Fuchun Sun Zengqi Sun Dep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te Key Lab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 & System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P.R.China Email: Inverse source model for nonparaxial diode lasers Changqing Cao* (曹長慶), Xiaodong Zeng (曾曉東), and Yuying An (安毓英) School of Technical Physics, Xidian University, Xian 710071 Email: ,摘要 概念:摘要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其作用主要是為讀者閱讀、信息人員及計算機檢索提供方便。不宜太詳盡,也不宜太簡短,應將論文的研究體系、主要方法、重要發(fā)現(xiàn)、主要結論等,簡明扼要地加以概括。 摘要的要素: 研究目的(內容): 準確描述該研究的目的(內容),說明提出問題的緣由,表明研究的范圍和重要性。 研究方法: 簡要說明研究課題的基本設計, 結論是如何得到的。 結果: 簡要列出該研究的主要結果,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說明其價值和局限。敘述要具體、準確并給出結果的置信值。 結論: 簡要地說明經(jīng)驗,論證取得的正確觀點及理論價值或應用價值,是否還有與此有關的其它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是否可推廣應用等。,摘要的撰寫要求: (1)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并擁有一次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閱讀文獻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因此,摘要是一種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 (2)用第三人稱。作為一種可閱讀和檢索的獨立使用的文體,摘要只能用第三人稱而不用其他人稱來寫。有的摘要出現(xiàn)了“我們”、“作者”作為摘要陳述的主語,一般講,這會減弱摘要表述的客觀性,有時也會出現(xiàn)邏輯上講不通。 (3)排除在本學科領域方面已成為常識的或科普知識的內容。 (4)不得簡單地重復論文篇名中已經(jīng)表述過的信息。 (5)要客觀如實地反映原文的內容,要著重反映論文的新內容和作者特別強調的觀點。 (6)要求結構嚴謹、語義確切、表述簡明、一般不分段落;切忌發(fā)空洞的評語,不作模棱兩可的結論。,(7)要采用規(guī)范化的名詞術語; (8)不使用圖、表或化學結構式,以及相鄰專業(yè)的讀者尚難于清楚理解的縮略語、簡稱、代號。如果確有必要,在摘要中首次出現(xiàn)時必須加以說明; (9)不得使用一次文獻中列出的章節(jié)號、圖、表號、公式號以及參考文獻號; (10)要求使用法定計量單位以及正確地書寫規(guī)范字和標點符號; (11)英文摘要的長短應符合發(fā)表單位的要求; (12)眾所周知的國家、機構、專用術語盡可能用簡稱或縮寫; (13)不進行自我評價。,摘要的語言特征: (1) 最常用一般現(xiàn)在時,表明論文介紹的是已經(jīng)存在的事實。有時也使用現(xiàn)在完成時和一般過去時,表明已經(jīng)完成或過去做的研究。 (2) 經(jīng)常使用被動態(tài),使論文顯得客觀 (3)主語通常包含很多修飾成分,而謂語相當短。如: The effect of air mass flow rate on the drying process is studied. (4) 有時主語太長,而被短謂語分斷。請比較: Graphs are presented that depict the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pebble beds and the drying patterns of different agricultural products. Graphs that depict the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pebble beds and the drying patterns of different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presented.,(5) 經(jīng)常使用名詞詞組(名詞+介詞+名詞+.),而非動詞詞組,以使句子表達簡潔、扼要。請比較: The testing of machine by this method entails some loss of power. If machine are tested by this method, there will be some loss of power. (6) 大多數(shù)摘要和摘要的大部分一般使用第三人稱。常用的表達有: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paper examine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describe It is found that It can be observed that is/are found to-v ,(7) 有時摘要也會使用we。但如果論文只有一個作者,不可用we, I 使論文顯得不那么客觀,經(jīng)常避免使用。請比較: Solar energy was found to be truly competitive when the conventional fuel being substituted is electricity, We/ I found that solar energy was truly competitive 一些常用的句型 提出研究的內容: Major problems of are 提出研究的目的: This work presents is presented.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factors which Factors which are discussed. Factors are discussed which ,(present, examine, illustrate, report, explain, deal with, contribute, relate to, concern, investigate, determine, describe, review, survey) This paper set out to study This paper is a study on/of 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study on 提出研究的方法: is/are used to . is done, using to . is examined/calculated, tested. 提出結果: It is/was found tha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indicate(d/s) tha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t is noted that 提出結論: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It is suggested that is suggested to ,關鍵詞 概念:關鍵詞是為了滿足文獻標引或檢索工作的需要而從論文中取出的詞或詞組。 關鍵詞包括主題詞和自由詞兩部分: 主題詞是專門為文獻的標引或檢索而從自然語言的主要詞匯中挑選出來的,并加以規(guī)范化了的詞或詞組; 自由詞則是未規(guī)范的即還未收入主題詞表中的詞或詞組。 例:(1)Key words: Multi-carrier; DS-CDMA; Paralle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以上摘自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NOLOGY,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Paralle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Multi-carrier DS-CDMA” by XU Guo-xiong) (2)Keywords: diode laser, inverse source model, analytical solution (以上摘自“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Inverse source model for nonparaxial diode lasers” by Changqing Cao*),引言 引言的目的: 是向讀者提供論文寫作的背景知識,寫作的動機和目的,使讀者了解和評估研究成果。引言中引用的參考文獻要仔細加以選擇,以便提供更重要的背景材料。 基本原則: (1)盡可能清楚地指出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和范圍。 (2)向讀者介紹該領域的國內外動態(tài),突出所研究問題的位置。 (3)歸納與本研究密切相關的前人研究工作及有關文獻,指出本研究與前人研究的不同之處。 (4) 說明研究中要解決的問題、所采取的方法。必要時須說明采用某種方法的理由。 (5)介紹論文的主要結果和結構安排。 注意: (1)行文要自然流暢,交代要清楚,不要似是而非,給讀者留下懸而未決的印象。 (2)給自己的研究工作一個恰如其分的地位。,讀完一篇引言后,讀者應能回答以下大部分問題: 文章涉及的問題是什么? 什么情況下可以獲得、觀察到、顯示出這些問題? (背景) 為什么這些研究是重要的?這些研究有什么用途? 為什么需要了解這些? 為什么這些問題、方法、模型、儀器需要改進? (論據(jù)) 我們所不知道是哪些問題? 這些研究將補充我們缺少的哪方面知識(經(jīng)驗、方法、理論)? 哪些需要改進? (問題的陳述) 研究者將采取什么步驟來改進或解決這些問題? (具體目標) 還有哪些方面是研究者沒有涉及的? 研究存在局限性或只在某些領域內適用? (范圍) 有沒有一些因子、條件、環(huán)境阻礙了研究者的目標? (局限性) 考慮用他/她的方法、模型、公式、近似,研究者需要用哪些特定的條件來保證研究的完成? 是否需要特定的條件才能使研究者得到正確的結果? (假設),理論 主要介紹論文的正文寫作中需要的基本概念、定義和相關理論等。 例: Principle of FDC-PIC (以上摘自“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Paralle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Multi-carrier DS-CDMA by XU Guo-xiong),方法 方法的寫作簡潔、系統(tǒng)完整、論證嚴密。讀者至少能夠根據(jù)引文理解推證的正確性。 驗證方法的好壞是請一個同行看你的手稿,能否重復你的推證。 這一部分內容反映了作者的綜合水平。 方法部分回答了兩個問題: 數(shù)據(jù)是如何得出的? 如何分析它? 方法的寫作: 描述步驟 概括地描述步驟時,經(jīng)常使用現(xiàn)在時的被動語態(tài) (is/are + verb stem + -ed) ;但當敘述一個僅僅是在過去的某一特定情景下進行的操作時,則經(jīng)常使用過去時的被動語態(tài)(was/were + verb stem + -ed) ;如果一個敘述不涉及步驟,則經(jīng)常使用一般現(xiàn)在時的主動語態(tài),(verb stem + -s) 。 注意:順序在敘述步驟時是非常重要的。敘述步驟時,經(jīng)常使用順序標記。如:first, then, next, finally ,它們可以幫助連接句子。有時為避免重復主語,可以使用關系代詞或關系從句。,結果與討論 結果 目的:提出結果并使讀者了解結果的意義。 結果部分包括: 陳述結果:結果的寫作一般采用便于讀者理解的形式,如:圖表。(注意:原始數(shù)據(jù)應放在附錄中。) 解釋性文字:所有圖表和數(shù)字都應配有文字,以引導讀者關注重要的結果。解釋性文字的作用在于指明那些重要的結果、簡化結果(如:用“nearly half” 代替 “48.9%” ) 和強調重要趨勢或關系 (如: “the rate of oxygenation decreases as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s”)。 結果部分的寫作有兩種方式: 先提出所有結論,然后加以討論 先提出部分結論,加以討論;再提出另一部分結論,加以討論 (注意:寫作方式的選擇取決于研究所得結果的數(shù)量和類型,應使用最能清晰地表達信息和觀點的那一種。),討論 目的:評價及解釋結果。 討論部分包括: 解釋結果:作者評論所得到的是否是預期的結果,并解釋結果,尤其是那些非預期的和不盡如人意的結果。 回顧以前的研究:把結果與前人的研究進行比較,或使用前人的研究來支持自己的主張、假說或推論。 推論:提出結果如何被更廣泛的應用 (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