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與勞動力需求(3).ppt_第1頁
勞動力與勞動力需求(3).ppt_第2頁
勞動力與勞動力需求(3).ppt_第3頁
勞動力與勞動力需求(3).ppt_第4頁
勞動力與勞動力需求(3).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勞 動 經 濟 學,勞動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第一章 勞動力需求,第一節(jié) 勞動力與勞動力需求,概念 1.是人所特有的一種能力 2.是存在于活的人體中的能力 3.是人在勞動中所運用的能力 4.是人在勞動中運用的體力與 智力的總和 5.具有勞動能力的人,一. 勞動力的含義,與勞動力相關的概念 1.勞動 2.人口 3.勞動適齡人口 4.勞動力資源,二. 勞動力需求的基本概念,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某種工資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夠雇傭到的勞動力的數量。,勞動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 是生產活動的需求 是對物質產品和服務需求的派生性 需求 邊際生產率理論是勞動力需求理論的支 持理論之一。 勞動力需求是愿意與支付能力的統(tǒng)一。 勞動力需求不等同勞動力需要 勞動力需求的直接目的是為了生產 剩余,三. 勞動力需求的分類,企業(yè)需求是主體 行業(yè)需求是本行業(yè)企業(yè)需求之和 市場需求是所有行業(yè)需求之和,勞動力的企業(yè)需求、行業(yè)需求和市場需求,長期需求與短期需求 短期指資本存量不變,惟一可變的因素是勞動投入量。 長期則指企業(yè)的一切生產要素都是可變的。,四. 關于勞動力需求的假設,組織目標假設 生產性組織目標 利潤最大化 人均產量最大化 總產量最大化 非生產性組織目標 服務最大化 財政最大化,市場環(huán)境假設 完全競爭性市場 不完全競爭性市場 壟斷性市場 勞動力是否同質的假設 勞動經濟學假定勞動力是同質的,五. 勞動力需求表,L,W,勞動力需求曲線,第二節(jié) 企業(yè)勞動力需求行為,利潤最大化原理的應用 利潤公式: = R- C = QP-( Lw+Kr),二. 生產函數 數學表達式: X = f ( L, K ),(資本固定條件下的企業(yè)短期需求),三. 邊際生產力遞減規(guī)律 把可變的勞動投入增加到不變的其他生產要素上時,勞動的增加會使產量增加,當其增加超過一定量時, 增加的產量開始遞減。 三個階段: 1. 邊際產量遞增、總產量增加階段; 2.邊際產量遞減、總產量繼續(xù)增加階段; 3.總產量絕對減少階段 。,O a b MP 勞動投入量 L,總產量 、平均產量 和邊際產量的關系,TP,AP,產量 Q 平均產量AP 邊際產量MP,AP= Q / L MP=Q / L,勞動的邊際生產力遞減規(guī)律以及由它決定的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之間的關系,是研究企業(yè)短期勞動力需求決定原理的出發(fā)點。,四. 收入與成本(一),總收入與總成本曲線,R C,總收入R,總成本C,生產量 X,固定C,?,X*,利潤,總成本 平均成本 邊際成本曲線,邊際成本R/X,邊際成本C/X,R/X,C/X,總成本C,生產量X,A,B,E,D,圖a,B,圖b,五、單個企業(yè)的產量決定,企業(yè)利潤公式 = R- C = QP-( Lw+Kr),六. 單個企業(yè)勞動力需求量的決定,O L* 勞動量L 總收入與總成本曲線,R,C,總 收 如 R,總 成 本 C,固 定 成 本,A,利潤,七. 邊際收入,完全競爭的產品市場的邊際收入 邊際收入=產品的邊際生產力產品價格,賣方壟斷的產品市場的邊際收入 邊際收入=產品的邊際生產力 產品的原價格 供給量 價格降低的部分,八. 邊際成本,完全競爭的勞動力市場的邊際成本 邊際成本 = 工資 買方壟斷的勞動力市場的邊際成本 邊際成本 = 工資勞動者數量工資上升部分,九. 處于完全競爭狀態(tài)下的勞動力市場和產品市場的勞動力需求,邊際收入曲線與邊際成本曲線,R / X,C / X,L,邊際收入R/X,邊際成本C/X,A,O,產品價格的變化與勞動力需求,勞動力需求量L,名義工資W,產品邊際生產力= ( 名義) 工資 / 產品價格,B A D,C,十. 整個市場的勞動力需求函數,A 第一產業(yè)的勞動力需求曲線,B 第二產業(yè)企業(yè)的勞動力需求曲線,L,W,L1,L2,L3,W0 W1,O,市場整體的勞動力需求曲線,第三節(jié) 資本積累與長期勞動力 需求,在長期勞動力需求中,資本成為 可變的生產要素。在這樣的條件下,企業(yè)的產量決定后,節(jié)約資本、多雇傭勞動力的生產方法,或者節(jié)約勞動力、多使用資本的生產方法都是可以選擇的。,一. 資本的變化與總成本的變化,伴隨資本量變化的總成本曲線的移位,K=1 K=2 K=3,X,C,A,B,E,D,G,x,K,L,Q 2 Q 1,等產量曲線與等產量面(生產要素組合系統(tǒng)),A,B,邊際技術替代率( MRTS): 勞動投入與資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即等產量線的斜率, 因為是一個負值,為分析方便起見,一般用其絕對值表示。,MRTS= l - dK / dL l = MPL / MPK MRTS(Margin Rate Technology Substitution),二. 成本極小化與勞動力需求,總成本:C = Lw + Kr,K = C / r + w / r x L L = C / w + r / w x K,等成本線: 構成總成本的勞動與資本的不同組合 表明用一定的貨幣可能購買到的兩種投入的最大數量界線,反映了企業(yè)實現一定產出水平的成本約束。,等成本曲線,C / W L,K C / r,w/ r,A,D,O,E,B,I,I,L,K,F,G,F,G,F,H,G,F,G,各 種 等 產 量 曲 線,圖 A,圖 C,圖 B,圖 D,K*,L*,w/ r,K,L,O,K*,L*,固定投入生產要素比例 的等產量線,Q 3 Q 2 Q 1,L,K,如等產量曲線圖D 所示。 曲線上各點切線的斜率稱為邊際技術替代率,表示在勞動量每增減一個單位時,為保持一定的產量所必須增減的資本量。 生產過程中與一個勞動量相對應的資本量(K / L)被稱為資本裝備率,或稱為技術裝備率。點 I 的技術裝備率由點 I 與原點相連接的直線的斜率表示。,技術系數可變型生產,最佳生產方法(1),Q 1,e,b,Le La L,K Ke,Ka,C1 C2 C3,a,最佳生產方法(2),Q3 Q 2 Q1,e,b,Ke,Ka,K,a,決定企業(yè)長期勞動力需求的原則:,勞動力的邊際產量與工資率之比等于資本的邊際產量與資本價格之比。 公式:MPL / W = MPK / R,工資上升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替代效應: 與資本的相對價格上升而產生節(jié)約勞動力的效應。,規(guī)模效應: 生產成本上升, 導致產品價格上漲,產品需求下降,最終形成勞動力需求減少。,工資上升與替代效應,K,L,X0,B,L 1,L 2,K2,K1,e,f,C,A,D,價格p,產量X,X 1 X0,工資 上升與產量減少,O,D,S,X 0,X 1,L,K,D,L2 L1,K1 K2,工資上升與規(guī)模效應,O,A,B,C,G,E,F,H,第四節(jié) 勞動力需求彈性,概念與類型 在經濟學中, 彈性表示兩個經濟變量變化的關系。分為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需求彈性分為需求價格彈性、需求交叉彈性、還可以分為需求點彈性、需求弧彈性。 勞動力需求彈性是一般需求彈性的屬概念,也具有一般需求彈性的各種性質。,工資率和勞動力需求之間關系變化的定量分析可以從絕對角度和相對角度兩個方向進行。把握工資率和勞動力需求量函數關系敏感度的尺度就是勞動力需求彈性。,勞動力需求彈性的形態(tài),按絕對值的大小勞動力需求彈性呈現為 5種形態(tài): 彈性為0 2. 彈性 1 5. 彈性無窮大,W,O,L,E=0,E=,E=1,w,O,L,E1,E1,高彈性端,低彈性端,勞動力需求彈性的相對變化,L,W,O,勞動力需求工資彈性: 與工資率變化相對數相對應的勞動力需求量變化相對數。 數學表達式: E = L% / W%,勞動力需求收入彈性: 與收入變化相對數相對應的勞動力需求量變化相對數。 數學表達式: E = L% / R%,勞動力需求交叉工資彈性: A類勞動力需求量的變動對B類勞動力工資率的反應程度。 數學表達式: E A,B =, LA / LA WB / WB, LA / LA = A類勞動力需求量變動百分比 WB / WB = B類勞動力工資率變動的百分比,總替代: 勞動力需求交叉工資彈性為正值。 總互補: 勞動力需求交叉工資彈性為負值。,派生需求四法則,影響勞動量需求彈性大小的四個主要因素: 1、勞動投入與其它生產因素之間 的可替代性; 2、產品的需求彈性; 3、其它生產因素的供給彈性; 4、勞動力成本在生產總成本中所占的 比重。,第五節(jié) 技術進步與勞動力需求,技術進步是影響勞動力需求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技術進步的結果可以使等產量曲線向原點靠近。,技術進步的三個類型: 希克斯技術進步 資本密集型(勞動節(jié)約型)技術進步 勞動密集型(資本節(jié)約型)技術進步,L,K,??怂辜夹g進步等產量曲線的移位,O,A,技術進步對勞動力需求量的影響,如何發(fā)揮影響,取決于: 1、在生產等量產品時勞動與資本 可以獲得何等程度的節(jié)約; 2、通過產品價格的下降,企業(yè)利 潤、勞動者收入的變化,能在 多大程度上增加產品的需求。,第六節(jié) 短期勞動力需求 與長期勞動力需求,長期勞動力需求曲線比短期勞動力需求曲線平緩,這意味著長期勞動力需求比短期勞動力需求彈性大。,W3 W2 W1,DL,DS2,DS1,b a,c,e,長期勞動力需求曲線的形成,DS3,W,O,L,l1,lb,l2,第七節(jié) 政府的特殊政策與勞動力需求,一、對社會特殊群體采取特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