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其它相關論文-簡述《道德經(jīng)》與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doc_第1頁
社會其它相關論文-簡述《道德經(jīng)》與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doc_第2頁
社會其它相關論文-簡述《道德經(jīng)》與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doc_第3頁
社會其它相關論文-簡述《道德經(jīng)》與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doc_第4頁
社會其它相關論文-簡述《道德經(jīng)》與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會其它相關論文-簡述道德經(jīng)與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論文關鍵詞:道德經(jīng)“和諧”思想自然小國寡民沖氣文化資源論文摘要:老子道德經(jīng)中的“和諧”思想極其豐富,極其高明。文章主要從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以及“和諧”的哲理來弘揚老子的“和諧”思想,作為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寶貴文化資源。構建和諧社會,是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偉大目標。構建和諧世界,是胡錦濤主席在2005年聯(lián)合國成立6O周年首腦會議上提出的偉大目標黨的“十七”大又把構建和諧社會與建設和諧世界作為我國戰(zhàn)略發(fā)展的基本“國策”。而今國內與國際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即他人)、人的身與心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失衡與不和諧的問題,急需我們各方面的努力,以使生態(tài)、世態(tài)和心態(tài)都能健康地、正常地向前發(fā)展,從而構建一個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貫徹落實對內構建和諧社會與對外構建和諧世界的偉大目標,需要很多資源。我們應努力從中華文化傳統(tǒng)里挖掘、弘揚優(yōu)秀文化資源,使之成為我們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軟實力。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追求和諧的民族在傳統(tǒng)中華文化中,有著非常豐富的和諧思想資源不僅孔子所開創(chuàng)的儒家具有“和諧”思想,老子所開創(chuàng)的道家同樣也具有珍貴的“和諧”理念與“和諧”智慧。一、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地、天、道法自然的和諧老子關于“和諧”的智慧與思想最精深的理論就是他的“四大”學說。老子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jīng)二十五章)這一著名的判斷里,全面精當?shù)鼗卮鹆巳伺c自然界的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的身與心的和諧的問題。其中人代表“人”,內含“人”與“人”、人的“身”與“心”;“天”與“地”代表“自然界”。“人”、“地”、“天”以及“人”與“人”、人的“身”與“心”,加上作為它們以及其他萬物的本原與起源的“道”,本來都是各不相同的東西。而各自獨立的東西之間,是存在著差異、對立、甚至矛盾的。但是,萬物的生存與發(fā)展,又都離不開彼此之間所應具有的“和諧”狀態(tài)。那么,這“和諧”狀態(tài)如何才能出現(xiàn)并保持呢?對于這一重大問題,儒家與道家作為我國最早的兩大思想體系,都給出了自己的回答。儒家的回答集中體現(xiàn)于論語里所提出的“禮之用,和為貴”之說。有子日:“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意思是說,“和諧”是“禮”的各種各樣的作用中最為重要的一種。這是因為,古代君王在治理國家時,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由于做到了“和諧”,從而取得了成功。但是,只知道為“和諧”而“和諧”,而不知道用“禮”去節(jié)制它,那也是行不通的??梢?,有子認為“禮”與“和諧”二者之間的關系應該是:“禮”是“體”,“和諧”是“用”;是“禮”決定著“和諧”,而不是“和諧”制約著“禮”;“和諧”必須從屬于“禮”。不難發(fā)現(xiàn),有子把他的老師孔子關于“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原則作為更基本的原則。我國數(shù)千年的歷史證明,一方面在“禮”的指導與制約下,使得君臣、父子、夫婦、朋友之間呈現(xiàn)并保持了“和諧”的狀態(tài),從而使我國封建社會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在“禮”的指導與制約下,人與人之間本應有的“和諧”關系,被破壞殆盡,“禮教”與“天理”,正如戴震所揭露出的,竟然成了殺人的殘酷工具。他義正詞嚴地指出:“尊者以理責卑,長者以理責幼,貴者以理責賤,雖失,謂之順;卑者幼者賤者以理爭之,雖得,謂之逆上以理責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勝指數(shù)?!弊詈?,他憤慨地鳴不平:“人死于法,猶有憐之者;死于理,其誰憐之?”由上述可見,儒家“和為貴”的“和諧”思想,其依據(jù)僅僅是我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和宗法制的社會規(guī)范和道德規(guī)范的“禮”與“理”,其作用僅僅是或主要是關系到人與人這一層面而已。而道家老子“四大”的“和諧”學說,則截然不同。它深深地扎根于“自然”之上,并且全方位地作用于“和諧”的各個層面。那么,究竟什么是老子所說的“自然”呢?這無疑是問題的關鍵之所在。道德經(jīng)全書一共使用了五次“自然”一詞。例如,“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道德經(jīng)十七章),“希言自然”(道德經(jīng)二十三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夫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經(jīng)五十一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道德經(jīng)六十四章)。顯然,這五處“自然”,沒有一處是指“自然界”,完全都是專指“自然而然”而言的。這是大多數(shù)注者的共識。最早的注者之一,西漢的河上公在其所著的老子章句一書中注道:“道性自然,無所法也。”意思是說,“道”的本性或本質是自然而然的,“道”正是以其自然的本性或本質的存在為法的,此外則別無所法了。又如最著名的注者之一,三國魏晉玄學的創(chuàng)始人王弼在其所著道德真經(jīng)注一書中注道:“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于自然無所違也?!蓖蹂鲈谶@里是通過“方”與“圓”二者所法的應是也只能是“自然”的本性或本質的存在自身,這當然就更具體而易解了這些詮釋是完全符合老子的本意的。可見,“道”與“自然”,實乃一而二、二而一的關系?!白匀弧弊鳛樵瓌t,乃是“道”最基本的最高的原則。而“人”、“地”“天”三者既然都是要效法、遵循“道”的,那么也就是要效法、遵循“自然”了。這是非如此不可的,也是概莫能外的?!叭恕薄ⅰ暗亍?、“天”、“道”與“自然”,雖有五個名稱,但其實只有四個單元,所以老子不說“域中有五大”,而說“域中有四大”。老子正是通過這“道”、這“自然”、這“自然而然”,啟發(fā)并要求人們在從事一切活動時,無論是思想,還是語言以及行動,都必須自覺做到“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按照事物的本來面目”、“遵循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既堅決反對任何超客觀事物的主宰力量,也堅決反對人們的一切主觀臆想與盲動。只有這樣,人們在實踐中才能少犯或不犯錯誤,走向成功。所以,這“自然而然”,乃人生獲得智慧與成功的“大道”。拿“環(huán)?!眮碚f。自然環(huán)境已經(jīng)受到并繼續(xù)遭受人類更嚴重的破壞,生態(tài)平衡每況愈下,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受到嚴重威脅。所以,我們必須牢固地樹立環(huán)保意識,并大力采取措施,以恢復自然環(huán)境的生態(tài)平衡。但是,無論我們如何發(fā)動廣大群眾,群策群力地去搞好環(huán)境保護,也無論我們如何動用財力,投入巨資,采用高新技術去搞好環(huán)境保護,歸根結底,恢復、保護、發(fā)展自然環(huán)境生態(tài)平衡最行之有效的原則與方法,是切實遵循自然環(huán)境生態(tài)平衡的規(guī)律。而這正是老子所說的“法自然”的奧義與妙用。為了創(chuàng)造與保持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老子十分強調對進行統(tǒng)治與教化的“侯王”與“圣人”應提出嚴格的要求。要求他們一定要自覺遵循“法自然”的最基本的原則,如果他們違背了“法自然”的最基本的精神,隨心所欲,胡作非為,就必定會破壞國家與人民應有的“和諧”局面,使得“國家滋昏”(道德經(jīng)五十七章),“其民缺缺”(道德經(jīng)五十八章),“而民彌貧”(道德經(jīng)五十七章)。與此相反,如果“侯王”與“圣人”能恪守“法自然”的最基本的精神原則,去信任群眾、關心群眾、保護群眾、尊重群眾,而不瞎指揮群眾、橫加干涉群眾、越俎代庖,對群眾采取“清靜無為”、“無為而治”的態(tài)度,就一定會“天下將自定”(道德經(jīng)三十七章),“以無事取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