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恙蟲病預防控制技術,廣州市CDC傳防科 魏躍紅 2012.5.30,2019,-,1,2012年5月22日和24日 廣州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收治4例(每日2例)疑似恙蟲病重癥病例 其中3例因搶救無效死亡,2019,-,2,病例發(fā)病及就診經過,患者一:廖某 男,57歲,離退休人員,現住海珠區(qū)南洲街北路 5月15日無明顯誘因發(fā)熱,最高體溫40,伴寒戰(zhàn)、胸悶,在家自服“百服寧”后癥狀未改善。18日至廣州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急診,20日因病情加重,且血小板降低等原因收入風濕科。21日患者體溫波動大(介于36.5-40之間),呈嗜睡狀,反應遲鈍,血壓和血小板計數偏低,全身淋巴結腫大,肝酶,心肌酶升高,隨轉入ICU進行治療。 截止24日24時,患者病情尚未穩(wěn)定。 患者右下腹部可見一大小約1cm*1cm的焦痂。,2019,-,3,患者二:余某 女,76歲,離退休人員,現住海珠區(qū)南園大街28號 5月12日因發(fā)熱(最高體溫39.5)、咳嗽、咳痰等癥狀前往廣州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就診,該院予以抗感染、化痰等治療,病情反復且未見好轉。19日以“肺炎”收入院,20日13時,出現呼吸困難且進行性加重,全身皮膚散在瘀點瘀斑,口唇中度紫紺,隨轉至ICU急救。22日,患者昏迷,瞳孔散大,血壓偏低, 13時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該患者左側耳后有焦痂。,2019,-,4,患者三:黃某 女,71歲,離退休人員,現住海珠區(qū)昌崗街江南大道 5月16日無明顯誘因發(fā)熱,伴有頭痛、頭暈和少許尿痛。自服感冒速效膠囊,癥狀未見好轉。當日前往廣州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門診,診斷“發(fā)熱查因”,予“柴胡、明可欣”治療。病情未見好轉,21日再次就診,門診以發(fā)熱查因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壓、頸椎病”病史。23日,患者高熱、氣促、雙肺下可聞及少許濕性啰音,考慮恙蟲病、肺炎型呼吸衰竭。因患者病情較重,急轉ICU。 5月27日因多臟器衰竭搶救無效死亡。 該患者左鎖骨下可見大小1*1.5cm結痂。,2019,-,5,患者四:何某 女,73歲,離退人員,現住海珠區(qū)江南中街道江南大道中 5月15日無明顯誘因出現發(fā)熱(最高體溫38),持續(xù)低熱。18日就診于廣州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門診,治療后未明顯好轉。22日患者因突發(fā)上腹部絞痛再次急診就醫(yī)。5月23日門診以“1.膽囊炎并膽囊結石、2.低小腸梗阻”收入肝膽外科。既往有“高血壓、甲亢、肺炎”病史。23日患者突發(fā)心率下降,呼吸心跳停止,經搶救后于22:45急轉ICU繼續(xù)治療?;颊咿D入時氣促狀,深昏迷,血壓154/98 mmHg,雙目瞳孔3mm,對光放射遲鈍,雙肺聽診彌漫干濕啰音,上腹壓痛明顯,無反跳痛。 24日因多臟器衰竭搶救無效死亡。 該患者右側鎖骨下可見0.5*1.0 mm大小焦痂,2019,-,6,患者五:陳某 女,47歲,現住海珠區(qū)新港街前進路146號,為曉港公園衛(wèi)生清潔人員。 5月17日因發(fā)熱、畏寒、肌肉酸痛等癥狀至附近診所就診。19日因癥狀不好轉,至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就診,23日因病情反復,懷疑傳染病轉至市八人民醫(yī)院就診,該院以“恙蟲病”收治入院。 截止24日,患者病情已明顯好轉。 患者右側胸部可見約1cm*1cm大小焦痂。,2019,-,7,2019,-,8,2019,-,9,2019,-,10,流行病學調查,外出活動及暴露史調查 經調查,5例病例互不相識,家庭現住址相隔較遠,但發(fā)病前均有曉港公園活動史。 其中陳某為曉港花園衛(wèi)生清潔人員,自述病前在焦痂部位有蟲叮咬史。另外4名病例病前有曉港公園鍛煉和散步活動史。,2019,-,11,2019,-,12,采樣及實驗室監(jiān)測,臨床實驗室檢查 5名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計數減少和肝、心損害表現 采集的5名患者6份血液標本和 1份焦痂標本,外斐氏反應、PCR檢測均為陰性,2019,-,13,初步結論及風險評估,截止2012年5月29日零時,我市共報告恙蟲病病例120例,較2011年同期(47例)增加了73例。其中海珠區(qū)2012年報告19例,較2011年(9例)增加了10例。番禺區(qū)34例,較2011年(6例)增加了28例。病例數有進一步上升趨勢。 此外,近期部分區(qū)域鼠密度較高,不排除疫情有進一步發(fā)展可能,2019,-,14,恙蟲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叢林斑疹傷寒(scrub typhus) 恙蟲病東方體 自然疫源性疾病,2019,-,15,病原學,原屬于立克次體科立克次體屬 改稱為恙蟲病東方體,2019,-,16,血清型與基因型,血清型 公認的標準型為Karp、Kato和Gilliam 3個血清型,在中國均有分布 我國長江以南地區(qū)以Karp型為主,長江以北地區(qū)以Gilliam型居多 基因型 主要包括Karp、Kato、Gilliam、TA763、TA678、TA716、Kawasaki、Kuroki、Shimokoshi等 我國福建、廣東地區(qū)以Karp型為主,江蘇北部、山東地區(qū)以Kawasaki型為主,2019,-,17,流行病學,宿主動物 鼠類是最重要的儲存宿主 其次為食蟲目動物,如臭鼩鼱、四川短尾鼩 此外,兔、豬、貓和禽類也能感染 傳播媒介 恙螨(Chigger mite) 我國:地里纖恙螨、小盾纖恙螨、微紅纖恙螨、高湖纖恙螨、海島纖恙螨和吉首纖恙螨等 傳播途徑 通過攜帶恙蟲病東方體的恙螨幼蟲叮咬傳播 人與人之間不傳染,2019,-,18,2019,-,19,成蟲,卵,幼蟲 (寄生性),鼠,蛹,稚蟲,成蟲 (地上雜草),卵,幼蟲 (寄生性),鼠,蛹,稚 蟲,第一代,第二代,(遺傳、傳染),恙螨生活史,叮咬,2019,-,20,傳播示意圖,成蟲,卵,第一代幼蟲,鼠,蛹(被感染),(病原宿主,傳染源),成蟲,卵,第二代幼蟲,鼠類,人類,產,叮咬,產,(有傳染性),傳染源,恙蟲病,叮咬,叮咬,2019,-,21,發(fā)病機制,2019,-,22,流行概況,恙蟲病主要流行地在亞洲 東南亞 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其中中國、日本、韓國稱為恙蟲病三角。 文獻報道,韓國20012006年20000多例 中國 恙蟲病在我國流行歷史悠久 ,自1952年始即有該病疫情報告,至1985 年每年發(fā)病數在1 000 例左右。 19941997 年,福建省發(fā)病1074 例,廣東省發(fā)病1100例 疫區(qū)不斷擴大,2019,-,23,1985年以前,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qū)如: 臺灣、福建,云南、四川和西藏南部,海南、廣東和廣西,浙江和湖南等 1985年以后擴展到北方地區(qū),如:在山東、江蘇、天津、吉林、遼寧、黑龍江等 流行季節(jié) 南方:夏季型,68月 北方:秋冬型,911月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老年、農民,2019,-,24,廣州市 1948年發(fā)現病例,19521954年500例左右,隨后病例逐年減少; 19811986年出現過小范圍的爆發(fā)疫情; 90年代以后,平均每年100200例; 2000以后病例逐年增多,20072011年,200500例; 發(fā)病時間:511月; 發(fā)病地區(qū):從化、增城、番禺、花都等病例較多 人群分布:大于40歲;農民,近年非農民逐年增多,2019,-,25,2019,-,26,2019,-,27,臨床表現(一),潛伏期421d,一般1014d 起病急、體溫12d內上升到3941,呈弛張熱 常伴畏寒或寒戰(zhàn)、頭痛、全身酸痛、疲乏、食欲減退 顏面潮紅、結膜充血,2019,-,28,臨床表現(二),焦痂對診斷最具特征性,可見于7098患者,多見于腹股溝、肛周、會陰、外生殖器、腋窩及腰背部 局部淋巴結腫大,可借此尋找焦痂;蠶豆至核桃大小,伴疼痛和壓痛 皮疹多見于病程第46天,發(fā)生率35100,暗紅色充血性斑丘疹 肝大,約占1030;脾大,約占3050;質軟,可有輕觸痛,2019,-,29,臍周,陰囊,頸部,大腿內側,典型焦痂圖片,2019,-,30,臨床表現(三),神經系統(tǒng):神情淡漠、重聽、煩躁、譫妄,甚至抽搐或昏迷,可出現腦膜刺激癥 循環(huán)系統(tǒng):心率快、心音弱、心律不齊等心肌炎表現 呼吸系統(tǒng):咳嗽、氣促、胸痛、雙肺羅音等肺炎表現 消化系統(tǒng):惡心、嘔吐、肝損害、胃腸道出血 重癥患者常出現兩個以上器官的功能衰竭,2019,-,31,實驗室檢查,血清學檢查 外斐氏反應 單份血清OXK效價1:160有診斷意義 間接免疫熒光試驗 檢測病人血清中的特異性IgM、IgG抗體,如同時檢測雙份血清,IgG抗體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可診斷為恙蟲病東方體感染。單份血清IgM抗體滴度1:32、IgG抗體滴度1:64有診斷意義 分子生物學檢測 PCR檢測恙蟲病東方體特異基因片段 病原體分離 取發(fā)熱期患者血液0.51ml,接種小鼠腹腔、雞胚或細胞,培養(yǎng)分離病原體,2019,-,32,其他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 白細胞多正常,中性粒細胞分類正?;驕p少,淋巴細胞分類增多或正常,可有單核細胞分類增多或血小板減少 尿常規(guī) 常見少量蛋白、白細胞、紅細胞或上皮細胞 生化表現 肝功能正常或輕度異常 可有心肌酶譜異常 血沉或C反應蛋白升高,2019,-,33,病例診斷(一),流行病學史 流行季節(jié),發(fā)病前3周內曾在或到過恙蟲病流行區(qū),并有野外活動史 主要有田間勞作、農村垂釣、野營訓練、草地坐臥、接觸和使用秸桿等,2019,-,34,臨床表現 發(fā)熱 淋巴結腫大 皮疹 特異性焦痂或潰瘍,病例診斷(二),2019,-,35,病例診斷(三),實驗室檢查 外斐氏試驗陽性:單份血清OXK效價1:160 間接免疫熒光試驗陽性:雙份血清IgG抗體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 PCR核酸檢測陽性 分離到病原體,2019,-,36,診斷標準(一),疑似病例診斷 明確的流行病學史+發(fā)熱+淋巴結腫大或皮疹+明確排除其他疾病 無法獲得明確的流行病學史,在流行季節(jié)同時具備發(fā)熱、淋巴結腫大和皮疹,并明確排除其他疾病,2019,-,37,診斷標準(二),臨床診斷病例 疑似病例 + 特異性焦痂或潰瘍 明確流行病學史 + 發(fā)熱 + 特異性焦痂或潰瘍,2019,-,38,診斷標準(三),實驗室診斷病例 疑似病例 + 間接免疫熒光試驗陽性、PCR核酸檢測陽性、分離到病原體(三者之一) 臨床診斷病例 + 外斐氏試驗陽性、間接免疫熒光試驗陽性、PCR核酸檢測陽性、分離到病原體(四者之一),2019,-,39,鑒別診斷(一),斑疹傷寒 多見于冬春季節(jié),無焦痂和局部淋巴結腫大,外斐氏試驗OX19陽性,OXk陰性 流行性斑疹傷寒患者,普氏立克次體為抗原的補體結合試驗陽性 地方性斑疹傷寒患者,莫氏立克次體為抗原的補體結合試驗陽性,2019,-,40,登革熱 急性起病,有高熱、頭痛、皮疹 外周血白細胞和/或血小板明顯減少 血清中登革病毒抗體陽性 流行性出血熱 起病急,典型表現有發(fā)熱、出血、腎臟損害 外周血白細胞增多或正常,血小板減少,蛋白尿 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抗體陽性,鑒別診斷(二),2019,-,41,鑒別診斷(三),瘧疾 在流行季節(jié)有流行區(qū)居住或旅行史 間歇性或規(guī)律性發(fā)作的寒戰(zhàn)、高熱、大汗,伴有貧血和肝脾腫大 惡性瘧熱型不規(guī)則,可引起兇險發(fā)作 外周血或骨髓涂片瘧原蟲陽性 鉤端螺旋體病 發(fā)病前有疫水接觸史 眼結膜充血、出血,腓腸肌疼痛明顯,無焦痂和潰瘍 血清鉤端螺旋體凝集溶解試驗陽性,2019,-,42,鑒別診斷(四),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青少年多見 有發(fā)熱、淋巴結腫大、咽痛、皮疹 外周血單核細胞增多,可見異常淋巴細胞 嗜異凝集試驗陽性,EB病毒抗體陽性 傷寒 起病緩慢,表情淡漠,相對緩脈 胸、腹皮膚可見玫瑰疹,無焦痂與潰瘍 標本中培養(yǎng)出傷寒桿菌,肥達氏反應陽性 外斐氏試驗陰性,2019,-,43,鑒別診斷(五),粟粒性肺結核 由結核桿菌發(fā)生血行播散引起 臨床表現復雜而無特異性 但通常有結核病的全身中毒癥狀 臨床表現為發(fā)熱、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等 敗血癥 全身中毒癥狀明顯 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增多,中性粒細胞核左移 血培養(yǎng)陽性,2019,-,44,治療原則,一般治療 病原學治療 對癥治療 合并MODS重癥患者的治療,2019,-,45,一般治療,患者應臥床休息,加強營養(yǎng),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注意多飲水,保持水、電解質、酸堿和能量平衡 加強護理和觀察,以便盡早發(fā)現各種并發(fā)癥,2019,-,46,病原學治療,強力霉素(多西環(huán)素類) 成人100mg,每12小時口服1次,退熱后100mg/d頓服; 8歲以上小兒每日2.2mg/kg,每12小時1次,退熱后按體重2.2mg/kg,每日口服1次。 強力霉素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反應, 肝功能損害, 脂肪肝變性, 同時應注意過敏反應的發(fā)生 孕婦不宜服用強力霉素,8歲以下兒童禁止服用強力霉素,2019,-,47,病原學治療,氯霉素 成人患者2g/d,分4次口服,退熱后0.5g/d,分2次口服 兒童每日2550mg/kg,分34次服用 新生兒每日不超過25 mg/kg,分4次服用 危重病人亦可靜脈滴注 氯霉素類可引起外周血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有可能誘發(fā)不可逆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過敏反應等 在泰國、緬甸和我國都曾發(fā)現對氯霉素耐藥的恙蟲病東方體株,2019,-,48,病原學治療,大環(huán)內酯類 常用的是羅紅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 羅紅霉素:成人每次150mg,1日2次,退熱后150mg/d頓服;兒童每次2.55mg/kg,1日2次,退熱后劑量減半 克拉霉素:成人每次500mg,每12小時1次,6個月以上的兒童每次7.5mg/kg,每12小時口服1次 阿奇霉素:成人每次500mg頓服,退熱后250mg/d頓服,兒童10 mg/kg(1日量最大不超過500mg)頓服,退熱后劑量減半,亦可靜脈滴注阿奇霉素 主要不良反應為惡心、腹痛、腹瀉、肝功能異常(ALT及AST升高)、頭暈和頭痛等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需慎用,2019,-,49,病原學治療,根據病人的情況選用上述3類藥物 療程均為710日 療程短于7日者,可出現復發(fā) 復發(fā)者療程宜適當延長34日,2019,-,50,對癥治療,高熱者可予物理降溫、解熱鎮(zhèn)痛藥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出現相關并發(fā)癥時加強對癥、支持處理 病情危重者可進行重癥監(jiān)護治療 應慎用激素 但中毒癥狀明顯的重癥患者,在使用有效抗菌素的情況下,可適當使用激素,2019,-,51,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MODS),病因治療 營養(yǎng)支持治療 臟器功能支持治療 血液凈化治療 MARS治療 血漿置換CRRT,2019,-,52,預后,早期診斷及有效的病原治療,絕大部分患者預后良好 老年人、孕婦、有并發(fā)癥者預后較差 病死率各地報道不一 應用有效抗生素的病死率約15 未用有效抗生素的病死率為960,2019,-,53,預防,控制傳染源 滅鼠 切斷傳播途徑 驅除恙螨 個人防護 保護易感人群 尚無保護性疫苗,2019,-,54,恙蟲病公眾預防指引,1、消滅傳染源,主要是滅鼠,阻隔病菌的源頭。 2、噴灑藥物,清除恙螨孳生的環(huán)境,如鏟除居家周邊的雜草、清潔環(huán)境等 3、保持室內衛(wèi)生、通風。 4、避免在溪邊草地上坐臥,避免在雜草灌叢上晾曬衣服;雨后則盡量不要到樹林、草叢里去。 5、在公園或野外活動時,應扎緊袖口、領口及褲腳口,身體外露部位涂擦避蚊劑等。 6、公園或野外活動和工作后應及時更換衣服、洗澡,查看腋下等身體私密處是否出現紅痛、瘡、結痂等。 7、被帶有致病菌的恙蟲叮咬后,多數是輕癥患者,被叮咬后可使用酒精消毒,并及時就醫(yī)。 8、一旦發(fā)現不明原因發(fā)熱,應及時就醫(yī),并主動告知其戶外活動情況。,2019,-,55,標本采集和保存注意事項,標本采集應符合無菌操作要求 用于病原培養(yǎng)分離的各種標本應立即接種小白鼠 抗凝血如不能立即床邊接種,應置于4環(huán)境保存(不超過3天),避免冰凍 非抗凝血應及時分離血清。,2019,-,56,實驗室檢測,外斐氏反應 是用變形桿菌OXK抗原檢測血清抗恙蟲病東方體抗體,方法簡單、快速,方便基層使用,但特異性較差。OXK1:160有診斷意義。一般于病程第一周僅1/3的病例呈陽性反應,至第二周陽性率可達90%,至第四周后陽性率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畜牧業(yè)疫病防控合作項目合同
- 2025綜合承包施工合同
- 2025屆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專題四發(fā)展社會主義市抄濟23圍繞主題抓住主線精練含解析
- 自考行政管理視野拓展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度合作協議 個人加盟外貿企業(yè)代理合同
- 2025如何編寫租賃合同
- 行政決策科學化的路徑試題及答案
- 2025城市更新項目房屋征收補償合同范本
- 2025版終止解除租賃合同協議書模板
- 行政管理創(chuàng)新與市政學試題及答案
- 壓瘡引起的疼痛護理
- 上海市靜安區(qū)2025年高三二模英語試卷(含答案)
- 車間衛(wèi)生打掃管理制度
- 造價風險防范管理制度
- 護理管理學中的化學性傷害
- 供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浙江省中藥飲片炮制規(guī)范》 2015年版
- 輔導員考試基礎知識考題盤點
- 閥門技術協議合同
- 2025江蘇省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
- 客戶旅程全維度管理研究-全面剖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