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學年高中語文第三專題歷史的回聲10六國論學業(yè)分層測評蘇教版.docx_第1頁
2017_2018學年高中語文第三專題歷史的回聲10六國論學業(yè)分層測評蘇教版.docx_第2頁
2017_2018學年高中語文第三專題歷史的回聲10六國論學業(yè)分層測評蘇教版.docx_第3頁
2017_2018學年高中語文第三專題歷史的回聲10六國論學業(yè)分層測評蘇教版.docx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國論1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齊國滅亡的原因是“與嬴而不助五國”?!拔鍑葐?,齊亦不免矣”照應開頭“不賂者以賂者喪”這句話。B作者對燕、趙兩國,有贊揚,有批評。贊揚“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批評燕用刺客計,批評趙錯殺良將。C作者批評的燕、趙失誤的計策并不是其破滅的真正原因。從根本上說,其原因是“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D“嗚呼”和“悲夫”二語在這段話各領出一層意思?!皢韬簟保溆辛疾叨挥?;“悲夫”,哀其結果之慘?!窘馕觥魁R國滅亡的原因是“與嬴而不助五國”?!拔鍑葐?,齊亦不免矣”照應開頭“蓋失強援,不能獨完”這句話?!敬鸢浮緼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題。 【導學號:16702077】俞獻卿,字諫臣,歙人。少與兄獻可以文學知名,皆中進士第。獻卿起家補安豐縣尉。有僧貴寧,積財甚厚,其徒殺之,詣縣紿言師出游矣。獻卿曰:“吾與寧善,不告而去,豈有異乎?”其徒色動,因執(zhí)之,得其所瘞【注】尸,一縣大驚。調(diào)昭州軍事推官,會宜州陳進亂,象州守不任事,轉(zhuǎn)運使檄獻卿往佐之。及至,守謀棄城,獻卿曰:“臨難茍免,可乎?賊至,尚當力擊;不勝,有死而已,奈何棄去?!背酰阎莘e緡錢巨萬,獻卿盡用平糴,至積谷數(shù)萬,及是大兵至,賴以饋軍。除殿中侍御史,為三司鹽鐵判官。上言:“天下谷帛日益耗物價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數(shù)倍矣人皆謂稻苗未立而和糴桑葉未吐而和買。”淮、浙鹽利不登,命獻卿往經(jīng)度之,更立新法,歲增鹽課緡錢甚眾。會其兄為鹽鐵副使,徙開封府判官。朝廷擇陜西轉(zhuǎn)運使,宰相連進數(shù)人,不稱旨。他日,獻卿在所擬中。帝曰:“此可以除陜西轉(zhuǎn)運使。”時邊吏多因事邀功,涇原路鈐轄擅于武延川鑿邊壕,獻卿度必招寇患,亟檄罷之。未幾,賊果至,殺將士,塞所鑿壕而去。徙京西。因入對,甚言趙振堪將帥,范仲淹、明鎬可大用,及條上邊策甚備。除福建轉(zhuǎn)運使,還判三司鹽鐵勾院,累遷尚書刑部郎中、直史館、知荊南,歷戶部、度支、鹽鐵副使,以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知杭州。暴風,江潮溢決堤,獻卿大發(fā)卒鑿西山,作堤數(shù)十里,民以為便。還,勾當三班院,知通進、銀臺司,最后知應天府,以刑部侍郎致仕,卒。【注】瘞(y):埋葬。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天下谷帛日益耗物/價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數(shù)倍矣/人皆謂稻苗未立而和糴/桑葉未吐而和買B天下谷帛日益耗/物價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數(shù)倍矣/人皆謂稻苗未立而和糴/桑葉未吐而和買C天下谷帛日益耗/物價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數(shù)倍矣/人皆謂稻苗未立而和糴/桑葉未吐而和買D天下谷帛日益耗/物價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數(shù)倍矣/人皆謂稻苗未立而和糴/桑葉未吐而和買【解析】仔細研讀文段,可知“谷帛日益耗”與“物價日益高”句式結構一致,故排除A、C兩項。再讀文段可以確認“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數(shù)倍矣”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認真分析“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數(shù)倍矣”的語法結構,“谷帛之直”是偏正短語,作“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數(shù)倍矣”這個句子的主語,是“糧食布帛的價錢(價值)”之意(“直”通“值”),再排除B項?!敬鸢浮緿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高一級考試即會試的,稱為進士。B鹽課,是中國古代的鹽稅,鹽稅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C尚書,一指儒家經(jīng)典尚書;二是中國封建時代的政府官員名稱,如刑部尚書。D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我國很早就建立了官員退休制度,各朝代退休年齡不盡相同。【解析】“會試”應為“殿試”?!敬鸢浮緼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俞獻卿聰明敏捷。他少年時以文學出名;他在安豐縣任職時,有個和尚殺了自己的師父,卻想欺瞞官府,被俞獻卿識破,真相大白后,震驚全縣。B俞獻卿恪盡職守。他被派往象州協(xié)助太守處理叛亂,他反對棄城而逃;當初,他就預料到會有人叛亂,用公款購買很多糧食,這時候正好派上用場。C俞獻卿深得皇帝信任。朝廷挑選陜西轉(zhuǎn)運使,宰相呈上好幾個人選,皇帝都不滿意。一次,皇帝看到名單中有俞獻卿,即認可他出任這個職務。D俞獻卿關注民生,有才能。他上書關心糧、布價格;他在杭州任職時,杭州受到風暴侵擾,他挖山筑堤,百姓感到便利;他被派去管理淮、浙鹽利時,政績顯著。【解析】B項,“他就預料到會有人叛亂”于文無據(jù)?!敬鸢浮緽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臨難茍免,可乎?賊至,尚當力擊。譯文:_(2)涇原路鈐轄擅于武延川鑿邊壕,獻卿度必招寇患,亟檄罷之。譯文:_【解析】(1)注意重點詞語“臨、茍、免、力”的翻譯,句意要通暢。(2)注意重點詞語“擅、度、亟、檄”的翻譯,句意要通暢?!敬鸢浮?1)面對危難茍且逃避,行嗎?叛賊到了,還應當奮力抗擊。(2)涇原路鈐轄擅自在武延川開挖邊防戰(zhàn)壕,俞獻卿推測一定會招致外敵侵擾的禍害,趕緊發(fā)文制止。【參考譯文】俞獻卿,字諫臣,歙(sh)縣人。少年時和哥哥俞獻可因為文學而聞名,都考中進士。俞獻卿初次任職補授安豐縣尉。有個叫貴寧的和尚,積累了豐厚的財產(chǎn),他的徒弟殺了他,到縣衙欺瞞說師父出游了。俞獻卿說:“我和貴寧友好,他沒有告訴我而離去,難道發(fā)生異常了?”貴寧的徒弟臉色變了,俞獻卿就把他抓起來,找出埋葬的尸體,全縣大吃一驚。調(diào)任昭州軍事推官,碰上宜州陳進叛亂,象州太守不能盡職,轉(zhuǎn)運使發(fā)文通知俞獻卿前往幫助他。等到達后,太守打算棄城逃走,俞獻卿說:“面對危難茍且逃避,行嗎?叛賊到了,還應當奮力抗擊;不能取勝,不過一死而已,怎么能棄城逃走?”起初,昭州積存錢幣極多,俞獻卿全部用來買糧,積累了幾萬石,等這時大軍到來,靠這供給軍糧。授任殿中侍御史,擔任三司鹽鐵判官。上書說:“天下糧食布帛日益消耗,物價日益上漲,想不損傷民力,是不可能的?,F(xiàn)在天下糧食布帛的價錢,比祥符初年增加了幾倍。人們都說禾苗沒有長成就被官府收購,桑葉沒有長出就被官府征購。”淮、浙鹽利不豐厚,朝廷命令俞獻卿前往經(jīng)營,改立新法,每年增加鹽稅錢很多。恰好俞獻卿的哥哥擔任鹽鐵副使,調(diào)任開封府判官。朝廷挑選陜西轉(zhuǎn)運使,宰相連續(xù)呈上幾個人選,皇帝都不滿意。一天,俞獻卿在擬定的名單中?;实壅f:“這個人可以任陜西轉(zhuǎn)運使?!碑敃r邊境上的將領大多通過事情請功,涇原路鈐轄擅自在武延川開挖邊防戰(zhàn)壕,俞獻卿推測一定會招致外敵侵擾的禍害,趕緊發(fā)文制止。不久,敵人果然來了,殺害將士,填塞所挖的戰(zhàn)壕而離去。調(diào)往京西。趁著入朝對答,極力陳述趙振可任將帥,范仲淹、明鎬可以重用,并逐條呈上邊境策略,很完備。授任福建轉(zhuǎn)運使,回京任判三司鹽鐵勾院,多次升職擔任尚書刑部郎中、直史館、荊南知府,歷任戶部、度支、鹽鐵副使,憑著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的身份擔任杭州知府。起暴風,江潮沖擊堤岸,俞獻卿大量征調(diào)士兵開挖西山,筑堤幾十里,百姓感到便利?;鼐鞴苋嘣?,掌管通進、銀臺司,最后擔任應天府知府,以刑部侍郎官退休,去世。6仿照所給例句,再寫兩個句式相同的句子。 【導學號:16702078】古往今來,大凡有建樹者,無不是臨淵羨魚之后退而結網(wǎng)者。如果蘇洵只是“臨淵羨魚”,而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