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藥,廣東藥學院中藥學院,中藥學,含義 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療痰證為主的藥物,稱化痰藥;以制止或減輕咳嗽和喘息為主的藥物,稱止咳平喘藥。,中藥學,功效 1.祛痰(消痰、化痰、滌痰、滑痰、墜痰) 2.止咳平喘(宣肺、降氣、清肺、潤肺、瀉肺、納氣),中藥學,主治 化痰藥痰證 止咳平喘藥咳嗽、喘息,中藥學,配伍,1.化痰+健脾. 2.化痰+理氣.,中藥學,使用注意,1.某些溫燥之性強烈的刺激性化痰藥,凡痰中帶血等有出血傾向者,宜慎用; 2.麻疹初起有表邪之咳嗽,不宜單投止咳藥,對收斂性及溫燥之藥尤為所忌。,中藥學,中藥學,痰痰證:泛指痰涎停留體內(nèi)的病證。古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百
2、病兼痰”之說。 無形之痰:指停留在臟腑組織之中,看不見形質(zhì)的痰液,可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來確定(內(nèi)痰)。,中藥學,第一節(jié) 化痰藥,中藥學,半夏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藥學,釋名:本品多在農(nóng)歷五月間成熟,此時夏天剛過一半,故名。(塊莖入藥),中藥學,運用,1.燥濕化痰 濕痰,寒痰證。 2.降逆止嘔 為止嘔要藥。常配生姜同用,如小半夏湯(金匱要略)。,中藥學,3.消痞散結 胸脘痞滿、梅核氣。 4.消腫止痛(外用) 癭瘤,痰核,癰疽腫毒及毒蛇咬傷。,中藥學,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內(nèi)服一般宜制用。 反烏頭。 其性溫燥,陰虛燥咳,血證,熱痰,燥痰應慎用。,中藥學,半夏的炮制品運用 生半夏長于消腫止痛。 姜半夏(生姜、白礬
3、)長于降逆止嘔。 法半夏(甘草、石灰)長于燥濕。 半夏曲則有化痰消食之功。 竹瀝半夏,能清化熱痰,主治熱痰、風痰之證。,中藥學,天南星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藥學,中藥學,功效主治,1.燥濕化痰 濕痰,寒痰證。尤善治頑痰。 2.祛風解痙 善祛經(jīng)絡之風痰而止痙。“諸風口噤,宜用南星”。 3.散結消腫(外用) 癰疽腫痛,蛇蟲咬傷,中藥學,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內(nèi)服多制用。 性溫燥,陰虛燥痰及孕婦忌用。,中藥學,藥物鑒別,半夏、天南星辛溫有毒,均為燥濕化痰要藥,善治濕痰、寒痰。 然半夏主入脾肺,重在治臟腑濕痰,且能止嘔。 天南星則走經(jīng)絡,偏于祛風痰而解痙,善治風痰證。,中藥學,附藥 膽南星 為天南星用牛膽汁拌
4、制而成的加工品。性味苦、涼。歸肝、膽經(jīng)。功能清熱化痰,息風定驚。適用于痰熱驚風及中風、癲癇等證。,中藥學,白附子 中藥志,中藥學,1.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止痛) 其性上行,善祛頭面部風痰而止痙(痛),用于風痰壅盛,口眼喎斜、眩暈、偏頭痛等。 2.解毒散結 瘰疬痰核,毒蛇咬傷。,中藥學,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生品一般不內(nèi)服。 溫燥,陰虛血虛動風或熱盛動風者、孕婦均不宜用。,中藥學,白附子之名,最早見于名醫(yī)別錄。關白附:為毛茛科植物黃花烏頭的塊根,為歷代本草所記載,因毒性大,現(xiàn)已較少應用;禹白附:為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的塊莖,何時收載入藥尚待進一步考證。但禹白附毒性較小,現(xiàn)已作為白附子的正品廣泛應用。
5、,中藥學,白芥子 名醫(yī)別錄,中藥學,中藥學,1.溫肺化痰 主用于寒痰證,尤宜于老年人痰嗽實證。 2.散結消腫 善散“皮里膜外之痰” 。,中藥學,旋覆花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藥學,運用,1.降氣化痰 用于咳喘痰多,痰飲蓄結,胸膈痞滿。 2.降逆止嘔 治痰濁中阻,胃氣上逆而噫氣嘔吐,如旋覆代赭湯(傷寒論)。,中藥學,藥用特點與使用注意,特點:主降,作用在肺胃,所治與痰有關。 因本品有絨毛,易刺激咽喉作癢而致嗆咳嘔吐,故須布包入煎。 噫氣:“噫(音yi)者,飽食之息,即噯氣也”(景岳全書),中藥學,白前 名醫(yī)別錄 前胡,中藥學,白前 前胡,中藥學,白 前 前 胡 降氣化痰咳嗽痰多。無論屬寒屬熱,外感內(nèi)傷,
6、新嗽久咳均可用之,常相須為用。素稱“二前”。 白前性溫,祛痰作用較強,多用于寒痰咳嗽。 前胡性微寒,疏散風熱,以治痰熱、風熱咳嗽為宜。,中藥學,桔 梗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藥學,功效主治,1.宣肺祛痰、利咽 性平,長于開宣肺氣,祛痰利咽。用于咳嗽痰多,咽痛失音,無論寒熱皆可應用。 2.排膿 肺癰。 3.載藥上行 胸膈以上的病證,作為引經(jīng)藥。 有“一為諸藥之舟楫;一為肺部之引經(jīng)”(珍珠囊藥性賦) 此外,本品又可宣開肺氣而通二便,用治癃閉、便秘。,中藥學,現(xiàn)代研究,藥理實驗證實,本品所含的桔梗皂苷對口腔、咽喉部位、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反射性地增加支氣管粘膜分泌亢進,從而使痰液稀釋,易于排出;其化痰作用可與
7、氯化銨相比。,中藥學,川貝母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浙貝母 本草正,中藥學,川貝母 浙貝母,中藥學,川貝母 浙貝母 1.清熱化痰熱痰證。 2.消癰散結瘰疬、乳癰、肺癰,多配軟堅散結,涼血解毒之品。 川貝母兼潤肺止咳:燥痰證陰虛久咳。浙貝母多用于痰熱郁肺,風熱咳嗽證。清火散結力大。,中藥學,藥用特點與使用注意,反烏頭。 川貝母以底平頭尖者良,又名“尖貝母”; 浙貝母產(chǎn)于浙江象山者,名“象貝母”;因較川貝母大,名“大貝母”。,中藥學,瓜 蔞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藥學,藥用植物及飲片圖片,中藥學,功效主治,1.清熱化痰 熱痰證。(黃痰,稠痰) 2.寬胸散結 胸痹、結胸,痰濕阻滯型為主者有效。 3.潤腸通便 腸燥便秘
8、。,中藥學,藥用特點與使用注意,反烏頭。 本品入藥又有全瓜蔞、瓜蔞皮、瓜蔞仁之分。 瓜蔞皮重在清熱化痰,寬胸理氣; 瓜蔞仁重在潤腸通便; 全瓜蔞則兼有瓜蔞皮、瓜蔞仁之功效; 天花粉(根)重在清熱生津。,中藥學,中藥學,竹 茹 名醫(yī)別錄 竹 瀝 天竺黃 蜀本草,中藥學,中藥學,竹茹:即取掉綠層后刮下的纖維,又名“竹二青”。 竹瀝:將鮮竹桿兩端去節(jié),中部用火烤,兩端瀝出液汁,又名“竹油”、“竹汁”。 天竺黃:為竹桿內(nèi)分泌液干燥后的塊狀物。,中藥學,藥用植物及飲片圖片,中藥學,中藥學,中藥學,竹 茹 竹 瀝 天竺黃 均可清熱化痰熱痰證。 竹茹除煩止嘔:胃熱嘔吐。 竹瀝祛痰力強,并能定驚利竅。中風痰迷
9、,驚癇癲狂(風痰)。 天竺黃作用緩和,清心定驚:同竹瀝。,中藥學,中藥學,海藻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昆布 名醫(yī)別錄,中藥學,中藥學,鑒別運用,海 藻 昆 布 消痰軟堅為治癭瘤、瘰疬之要藥。 利水消腫痰飲水腫。反甘草,中藥學,海蛤殼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藥學,1.清肺化痰 熱痰證。 2.軟堅散結 癭瘤、痰核。 本品味咸,能軟堅散結,常與海藻、昆布等同用,如含化丸(證治準繩)。此外,本品有利尿、制酸之功,可用于水氣浮腫,小便不利及胃痛泛酸之證。 蛤粉宜包煎。,中藥學,第二節(jié) 止咳平喘藥,中藥學,苦杏仁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紫蘇子 名醫(yī)別錄,中藥學,中藥學,中藥學,苦杏仁 紫蘇子 1.(降氣)止咳平喘咳嗽氣喘,痰壅氣逆,胸
10、膈滿悶。 2.潤腸通便腸燥便秘。 杏仁兼可宣肺潤肺,為治咳喘之要藥,隨證配伍可治多種咳喘病證。 紫蘇子兼可化痰:用治痰壅氣逆,咳嗽氣喘,如三子養(yǎng)親湯(韓氏醫(yī)通)。,中藥學,百 部 名醫(yī)別錄,中藥學,藥用植物及飲片圖片,中藥學,1.潤肺止咳 無論外感、內(nèi)傷、暴咳、久嗽,皆可用之。尤為治肺癆咳嗽之要藥。可配伍麥冬、川貝。治療肺結核空洞:蜜炙百部、白芨12g,黃芩6g,黃精15g 水煎服。小兒百日咳:蜜炙百部、夏枯草各9g,水煎服。 2.殺蟲滅虱 蟯蟲、頭虱及疥癬等。,中藥學,紫菀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款冬花,中藥學,紫菀 款冬花,中藥學,兩藥長于潤肺化痰止咳,凡咳嗽無論新久,寒熱虛實,皆可用之。二者常相須為
11、用 。 紫菀祛痰力勝,款冬花止咳功良。,中藥學,桑白皮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葶藶子,中藥學,桑白皮 葶藶子,中藥學,鑒別用藥,桑白皮甘寒葶藶子辛苦,大寒 1.瀉肺平喘肺熱,水飲壅盛、痰飲停肺之喘咳實證。 2.利水消腫水腫、小便不利。 桑白皮,藥性較緩,長于清肺熱,利水多用于肺熱咳喘及各型水腫。 葶藶子力峻,重在瀉肺消痰蠲飲力強,多用于水飲痰涎壅盛,喘息不得平臥尤宜;可治胸腹積水。,中藥學,枇杷葉 名醫(yī)別錄,中藥學,藥用植物及飲片圖片,中藥學,1.清肺止咳 兼以化痰 肺熱咳嗽,燥熱咳嗽。 2.清胃和胃降逆止嘔 胃熱嘔吐。 特點:清降肺胃,皆為常用。 本品形似琵琶而名。,中藥學,白 果 日用本草,中藥學,1.斂肺定喘 喘咳。如白果定喘湯。 2.止帶縮尿 本品收澀而固下,用于帶下,白濁,尿頻,遺尿。,中藥學,【學習要點】,1.掌握化痰止咳平喘藥的含義、功效及主治。 2.配伍:化痰+理氣、健脾 3.掌握化痰藥的特點。 濕痰半夏陳皮 化桔紅 寒痰白芥子干姜 熱痰瓜蔞、浙貝、竹瀝(茹)、枇杷葉、海蛤殼蘆根 燥痰川貝、百部、枇杷葉、紫菀、冬花、瓜蔞皮。 風痰天南星、白附子、竹瀝 頑痰天南星、皂莢、礞石、浮海石,中藥學,4.掌握止咳平喘藥的特點。 麻黃宣肺平喘,風寒束肺之喘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勞務派遺合同范本
- 養(yǎng)殖社購銷合同范本
- 借條正規(guī)合同范本
- 公司網(wǎng)絡線路維修合同范本
- 加工蔬菜采購合同范本
- 利益聯(lián)結機制合同范本
- 出租專用桌子合同范本
- 與社區(qū)合作社簽訂合同范例
- 二手房按揭買賣合同范本
- 公司許可經(jīng)營合同范本
- 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課題研究方案
-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 X 射線法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課程綱要
- 【課件】第二單元第三節(jié)漢族民歌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音樂人音版(2019)必修音樂鑒賞
- 高中人音版必修 音樂鑒賞20人民音樂家課件
- 風電齒輪箱講義(20151010)
- 圓二色譜儀操作規(guī)程培訓
- 華文出版社三年級下冊書法教案
- GB_T 30789.3-2014 色漆和清漆 涂層老化的評價 缺陷的數(shù)量和大小以及外觀均勻變化程度的標識 第3部分:生銹等級的評定
- 藥物非臨床研究質(zhì)量管理規(guī)范(共113頁).ppt
- 19、白居易在杭州(四年級人自然社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