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 本章要點 掌握: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地震作用的計算; 圈梁的作用及布置要求;構造柱的作用 及布置要求; 理解:砌體結構抗震驗算的原則;樓層地震剪力 在墻體中的分配;墻體抗震承載力驗算; 砌體結構的抗震構造措施。 了解: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主要結構體系及震 害;多層砌體結構房屋在結構布置方面 的基本要求。,2,.概述,砌體結構:由黏土磚、混凝土砌塊等砌成的結構。 多層砌體結構房屋包括砌體承重的多層房屋,底層或底部兩層框架抗震墻和多層的多排柱內框架砌體房屋。 大量震害表明傳統(tǒng)的砌體結構抗震性能較差: 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東京約有磚石結構房屋7000棟,幾乎全部
2、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1948年原蘇聯阿什哈巴德地震,磚石結構房屋的破壞和倒塌率達到70%-80%。 1976年唐山地震,對烈度為10度、11度區(qū)的123棟2-8層磚混結構房屋調查,倒塌率為63.2%,嚴重破壞為23.6%,尚能修復使用的4.2%,實際破壞率達95.8%。,3,.概述,抗震性能差的原因: 1、剛度大、自重大,地震作用也大; 2、砌體材料質脆,抗剪、抗拉、抗彎強度低,地震作用下極易出現裂縫; 3、受施工質量的影響較大;如砂漿不飽滿,易出現裂縫,減弱抗震性能。 若能針對砌體結構的弱點進行合理設計,采用適當的構造措施,確保施工質量,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是能夠得到改善的。,從震害調查可見
3、:經抗震設防可減輕砌體結構的震害,減少嚴重破壞和倒塌率。,4,.概述,.震害及其分析 ()倒塌 整體倒塌:房屋整體性好,而底層強度不足時; 房屋整體性不好,而上層墻體過于弱時; 局部倒塌:房屋局部或上層墻體抗震強度不足時; 個別部位構件間連接強度不足時。,外縱墻全部脫開橫墻而坍塌是較常見的震害。,5,.概述,()裂縫 抗剪承載力不足,產生裂縫,主要有交叉、斜向、水平和豎向類型。 斜裂縫 墻體在豎向壓力和反復水平剪力作用產生的裂縫。 常出現斜裂縫的位置: 與主震方向平行的墻體; 在橫向,房屋兩端的山墻; 在縱向,窗間墻。,若主震方向與橫縱墻成某一角度時,常在房屋的角部出現局部倒塌。, 水平裂縫,
4、大都發(fā)生于外縱墻窗口的上下皮處。,當房屋縱向承重,橫墻間距大而屋蓋剛度弱時,縱墻出平面受彎產生水平裂縫。,6,.概述, 豎向裂縫 大都發(fā)生于橫縱墻交接處或變化較大的兩部體系的交接處。,7,.概述,8,.概述,()其它破壞 樓梯間破壞: 主要是墻體破壞,而樓梯本身很少破壞。 原因是:樓梯在水平方向剛度大; 墻體空間剛度差,且高厚比較大,穩(wěn)定性差。 房屋附屬物破壞: 突出屋面的小煙囪、女兒墻、門臉或附墻煙囪的倒塌,隔墻等非結構構件、室內外裝飾等開裂、倒塌。 主要是由于這些構件與建筑物本身連接較差等原因。 樓板和屋蓋破壞: 原因:由于樓板支承長度不足,引起局部倒塌; 下部的支承墻體破壞倒塌,引起樓、
5、屋蓋倒塌。,9,.結構方案與結構布置,.建筑平面及結構布置 ()應優(yōu)先采用橫墻承重或縱橫墻共同承 重的結構體系; (2)縱橫墻的布置宜對稱,沿水平面內宜 對齊,沿豎向應上下連續(xù);同一軸線上的窗間墻宜均勻;,10,.結構方案與結構布置,(3)防震縫 體形不對稱的結構較體形均勻對稱的結構破壞更嚴重一些。加防震縫可以將體形復雜的結構劃成體形對稱均勻的結構。 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宜設置防震縫: 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房屋有錯層,且樓板高差較大; 各部分結構剛度、質量截然不同。 (4)樓梯間的位置 不宜設在房屋的盡端和轉角處。 (5)煙道、風道、垃圾道等不應削弱墻體,當墻體被削弱時,應對墻體采取加強措施
6、,不宜采用無豎向配筋的附墻煙囪及出墻面的煙囪。 (6)不宜采用無錨固的鋼筋混凝土預制挑檐。,11,.結構方案與結構布置,.多層房屋的總高度和層數限值 (1)一般情況下,層數和總高度不應超過下表,(2)對醫(yī)院、教學樓等及橫墻較少的多層砌體房屋,總高度應比前表的規(guī)定降低3m,層數相應減少一層;各層橫墻很少的多層砌體房屋,還應根據具體情況再適當降低總高度和減少層數。,(3)橫墻較少的多層砌體住宅樓,當按規(guī)定采取加強措施并滿足抗震承載力要求時,其高度和層數可按上表采用。,(4)磚和砌快承重房屋的層高不應超過3.6m。,12,.結構方案與結構布置,.房屋高寬比的限制 房屋高寬比的限值表 注:單面走廊房屋
7、的總寬度不包括走廊寬度;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其高寬比宜適當減小 .抗震橫墻間距的限制 橫向地震作用主要由橫墻承受。橫墻間距較大時,樓蓋水平剛度變小,不能將橫向水平地震作用有效傳遞到橫墻,致使縱墻發(fā)生較大出平面彎曲變形,造成縱墻倒塌。,13,.結構方案與結構布置,.房屋局部尺寸的限制 在強烈地震作用下,房屋首先在薄弱部位破壞,這些薄弱部位一般是,窗間墻、盡端墻段、突出屋頂的女兒墻等。 注:局部尺寸不足時應采取局部加強措施彌補;出入口處的女兒墻應有錨固;多層多排柱內框架房屋的縱向窗間墻寬度不應小于1.5m。,14,.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計算,對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計算,一般只需驗算房屋在橫向和縱向水平地震
8、力作用下,橫墻和縱墻在其自身平面內的剪切強度。 抗震規(guī)范規(guī)定,進行多層砌體房屋抗震強度驗算時,可只選擇從屬面積較大或豎向應力較小的墻段進行截面抗震承載力驗算。 6.3.1 計算簡圖 在確定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計算簡圖時,主要有以下考慮: ( 1)將水平地震作用在建筑物兩個主軸方向分別進行抗震驗算; ()地震作用下結構的變形為剪切型。 ()房屋各層樓蓋水平剛度無限大,僅做平移運動,因此各抗側力構件在同一樓層標高處側移相同 。 在計算多層砌體房屋地震作用時,應以防震縫所劃分的結構單元作為計算單元,在計算單元中各樓層的集中質點設在樓、屋蓋標高處。,15,.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計算,計算簡圖中結構底部固定端
9、標高的取法: 對于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當基礎埋置較淺時,取為基礎頂面; 當基礎埋置較深時,可取為室外地坪下0.5m處; 當設有整體剛度很大的全地下室時,則取為地下室頂板頂部; 當地下室整體剛度較小或為半地下室時,則應取為地下室室內地坪處。,多層砌體房屋的計算簡圖 (a)多層砌體房屋; ( b )計算簡圖,16,.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計算,6.3.2 地震作用 采用底部剪力法:其中,作用在第 i 層的地震剪力 Vi,采用底部剪力法時,對于突出屋面的屋頂間、女兒墻、煙囪等小建筑的地震作用效應宜乘以增大系數 3 , 以考慮鞭梢效應。此增大部分的地震作用效應不往下層傳遞。,17,.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計算,6.
10、3.3 樓層地震剪力在墻體中的分配 樓層地震剪力 Vi ,在同一層各墻體間的分配主要取決于樓蓋的水平剛度及各墻體的側移剛度。 .墻體側移剛度 (1)無洞墻體 h/b1時,時,時,18,.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計算,()有洞墻體,規(guī)則洞口情況,對于水平實心墻帶,對于窗間墻,時,時,19,.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計算,不規(guī)則洞口情況,20,.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計算,.樓層地震剪力i的分配原則 抗震設計中,當抗震橫墻間距不超過規(guī)定的限值時,則假定i由各層與i方向一致的抗震墻體共同承擔,即橫向地震作用全部由橫墻承擔,而不考慮縱墻的作用。同樣,縱向地震作用全部由縱墻承擔,而不考慮橫墻的作用。 .橫向樓層地震剪力i的分
11、配 橫向樓層地震剪力在橫向各抗側力墻體之間的分配,不僅取決與每片墻體的層間抗側力等效剛度,而且取決于樓蓋的整體水平剛度。 樓蓋的水平剛度,一般取決于樓蓋的結構類型和樓蓋的寬長比對于橫向計算若近似認為樓蓋的寬長比保持不變,則樓蓋的水平剛度僅與樓蓋的結構類型有關。 ()剛性樓蓋房屋 剛性樓蓋房屋是指抗震橫墻間距符合 規(guī)范 規(guī)定的現澆及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樓蓋房屋。,21,.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計算,各墻所承受的地震剪力按各墻的側移剛度比例進行分配。,對于剛性樓蓋,當各抗震墻的高度、材料相同時,其樓層水平地震剪力可按各抗震墻的橫截面面積比例進行分配。,22,.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計算,()柔性樓蓋房屋 柔性
12、樓蓋:以木結構等柔性材料為樓蓋。,第m道橫墻所分配的地震剪力,按第m道橫墻從屬面積上重力荷載代表值的比例分配。,23,.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計算,當樓層單位面積上的重力荷載代表值相等時,可進一步簡化為按各墻片所承擔的地震作用的面積比進行分配:,24,.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計算,(3)中等剛度樓蓋房屋 中等剛度樓蓋:介于剛性樓蓋和柔性樓蓋之間的樓(屋)蓋,如裝 配式鋼筋混凝土樓蓋。 它的各橫墻所分配的地震剪力,按剛性樓蓋和柔性樓蓋結果的平均值確定。 .縱向樓層地震剪力的分配 對各種樓蓋均按剛性樓蓋考慮,即縱向地震剪力可按縱墻的剛度比例進行分配。 .同一道墻上各墻段間地震剪力的分配 在同一道墻上,門窗洞口
13、之間墻段所承擔的地震剪力可按墻段的側移剛度進行分配。,25,.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計算,洞高的取法為: 窗間墻取窗洞高; 門間墻取門洞高; 門窗之間的墻取窗洞高; 盡端墻取緊靠盡端的門洞或窗洞高。,26,.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計算,6.3.4 墻體抗震承載力驗算 對于多層砌體房屋,可只選擇承載面積較大或豎向應力較小的墻段進行截面抗震承載力驗算。 1. 各類砌體沿階梯形截面破壞的抗震抗剪強度設計值,非抗震設計的砌體抗剪強度設計值,按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采用;,砌體強度正應力影響系數,按下表確定:,砌體強度的正應力影響系數,為對應與重力荷載代表值的砌體截面平均壓應力。,27,.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計算,2. 粘土
14、磚、多孔磚墻體的截面抗震承載力驗算 驗算公式:,當按上式驗算不能滿足時,除采用配筋砌體的提高承載力外,尚可采用在墻段中部增設構造柱的方法。,28,.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計算,計入設置與墻段中部、截面不小于240mm240mm且間距不大于4m的構造柱對承載力的提高作用,按下列簡化方法驗算:,29,.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計算,3. 水平配筋粘土磚、多孔磚墻體的截面抗震承載力驗算 驗算公式:,墻體橫截面面積,多孔磚取毛截面面積;,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層間墻體豎向截面鋼筋總截面面積;,鋼筋參與系數,按下表取值,4. 混凝土小砌塊墻體截面抗震承載力驗算,驗算公式:,30,.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計算,墻體地震剪力設
15、計值;,芯柱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芯柱截面總面積;,芯柱影響系數,按下表確定:,填孔率:芯柱根數與孔洞總數之比。,在驗算縱、橫墻截面抗震承載力時,應選擇以下不利墻段進行:,(1)承受地震作用較大的墻體; (2)豎向正應力較小的墻段; (3)局部截面較小的墻垛。,31,.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構造措施,防倒塌是多層砌體結構房屋抗震設計的重要問題。主要通過抗震構造措施以提高房屋的變形能力來保證。 .4.1 多層磚房構造措施 1.構造柱 (1)作用: 使砌體的抗剪強度 提高; 對砌體的約束作用, 可提高其變形能力; 可起到減輕震害的 作用。,32,.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構造措施,(2)設置要
16、求 構造柱設置部位一般情況下應符合下表要求,33,.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構造措施,(3)構造柱的構造 截面與配筋 構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 240mm180mm ,縱向鋼筋宜采用 4 12 ,箍筋間距不宜大于 250mm ,且在柱上下端宜適當加密; 7 度時超過 6 層、 8 度時超過 5 層和 9 度時,構造柱縱向鋼筋宜采用 4 14 ,箍筋間距不應大于200mm ;房屋四角的構造柱可適當加大截面及配筋。 構造柱與墻體的連接 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必須先砌墻,后澆柱,構造柱與墻連接處宜砌成馬牙搓,并應沿墻高每隔 500mm 設 2 6 拉結鋼筋,每邊伸人墻內不宜小于 lm 。 構造柱與圈梁的連接 構
17、造柱應與圈梁連接,以增加構造柱的中間支點。構造柱與圈梁連接處,構造柱的縱筋應穿過圈梁的主筋,保證構造柱縱筋上下貫通。,34,.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構造措施,構造柱的基礎 構造柱可不單獨設置基礎,但應伸入室外地面下 500mm ,或錨入淺于 500mm 的基礎圈梁內。 .圈梁 ()作用 增強樓蓋的整體性; 限制墻體斜裂縫的開展和延伸,提高墻體的穩(wěn)定性; 減輕地震時地基不均勻沉陷對房屋的影響; 減輕和防止地震時的地表裂隙將房屋撕裂。 (2)圈梁的設置 多層粘土磚、多孔磚房的現澆混凝土圈梁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屋蓋或木樓、屋蓋的磚房,橫墻承重時應按下表 的要求設置圈梁;縱墻承重
18、時每層均應設置圈梁,且抗震橫墻上的圈梁間距應比下表 內要求適當加密。,35,.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構造措施,磚房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梁設置要求,現澆或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樓蓋、屋蓋與墻體可靠連接的房屋可不另設圈梁,但樓板沿墻體周邊應加強配筋,并應與相應的構造柱鋼筋可靠連接。,(3)圈梁的構造,圈梁應閉合,遇有洞口應上下搭接,圈梁宜與預制板設在同一標高處或緊靠板底。,圈梁在前表要求的間距內無橫墻時,應利用梁或板縫中配筋替代圈梁。,36,.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構造措施,圈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圈梁的截面高度一般不應小于180mm,配筋應符合右表要求,但在軟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嚴重不均勻土層上
19、的砌體房屋的基礎圈梁,截面高度不應小于180mm,配筋不應少于12。,3.樓(屋)蓋結構及其連接,(1)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或屋面板伸進縱、橫墻內的長度,均不宜小于120mm。,(2)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板或屋面板,當圈梁未設在板的同一標高時,板端伸進外墻的長度不應小于120mm,伸進內墻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在梁上不應小于80mm。,(3)當板的跨度大于4.8m并與外墻平行時,靠外墻的預制板側邊與墻或圈梁拉接。,37,.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構造措施,(4)房屋端部大房間的樓蓋,8度時房屋的屋蓋和9度時房屋的樓蓋、屋蓋,圈梁設在板底時,鋼筋混凝土預制板應相互拉結,并應與梁、墻或圈梁拉結。 (
20、5)樓、屋蓋的鋼筋混凝土梁或屋架,應與墻、柱(包括構造柱)或圈梁可靠連接,梁與磚柱的連接不應削弱柱截面,各層獨立磚柱頂部應在兩個方向均有可靠連接。 (6)坡屋頂房屋的屋架應與頂層圈梁可靠連接,檁條或屋面板應與墻及屋架可靠連接,房屋出入口的檐口瓦應與屋面構件錨固;8度和9度時,頂層內縱墻頂宜增砌支撐端山墻的踏步式墻垛。 (7)門窗洞口不應采用無筋磚過梁,過梁支撐長度,68度時不應小于240mm;9度時不應小于360mm。 (8)橫墻較少磚房的有關規(guī)定與加強措施 橫墻較少的多層普通粘土磚、多孔粘土磚房的總高度和層數接近或達到規(guī)定限制,應采取下列加強措施: 房屋的最大開間尺寸不宜大于6.6m。,38
21、,.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構造措施,同一個結構單元內橫墻錯位數量不宜超過橫墻總數的1/3,且連續(xù)錯位不宜多于兩道;錯位的墻體交接處均應增設構造柱,且樓、屋面板應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板。 橫墻和內縱墻上洞口的寬度不宜大于1.5m;外縱墻上洞口的寬度不宜大于2.1m或開間尺寸的一半;內外墻上洞口位置不應影響外縱墻和橫墻的整體連接。 所有縱橫墻均應在樓、屋蓋標高處設置加強的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梁,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150mm,上下縱筋各不應少于10。 同一結構單元的樓、屋面板應設在同一標高處。 房屋的底層和頂層,在窗臺標高處宜設置沿縱橫墻通長的水平現澆鋼筋混凝土帶,其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寬度不小于2
22、40mm,縱向鋼筋不少于36,兩端伸入墻體不宜小于360mm。 所有縱橫墻交界處及橫墻的中部,均應設置增設滿足下列要求的構造柱;該柱在橫墻內的柱距不宜大于層高,在縱墻內的柱距不宜大于4.2m,最小截面尺寸不宜小于240mm240mm,配筋宜符合下表的要求。,39,.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構造措施,(9)墻體之間的連接,7度時長度大于7.2m的大房間及8度和9度時,外墻轉角及內外墻交接處,應沿墻高每隔500mm配置26拉結鋼筋,并每邊深入墻內不宜小于1m。,后砌的非承重砌體隔墻應沿墻高每隔500mm配置26拉結鋼筋與承重墻或柱拉結,并每邊深入墻內不宜小于500mm;8度和9度時長度大于5m的后砌
23、非承重砌體隔墻的墻頂,尚應與樓板或梁拉結。,40,.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構造措施,4.對樓梯間的要求 (1)8度和9度時,頂層樓梯間橫墻和外墻應沿墻高每隔500mm設26 通長鋼筋;9度時其它各層樓梯間可在休息板平臺或樓層半高處設置60mm厚的鋼筋混凝土帶或配筋砂漿帶,砂漿強度等級不應低于M7.5,鋼筋不宜少于210。 (2)8度和9度時,樓梯間及門廳內墻陽角處的大梁支承長度不應小于500mm,并應與圈梁連接。 (3)裝配式樓梯段應與平臺板的梁可靠連接,不應采用墻中懸挑式踏步或踏步豎肋插入墻體的樓梯,不應采用無筋磚砌欄板。 (4)突出屋頂的樓、電梯間,構造柱應伸到頂部,并與頂部圈梁連接,內外
24、墻交接處應沿墻高每隔500mm設26拉結鋼筋,且每邊伸入墻內不應小于1m。 同一結構單元的基礎(或樁承臺),宜采用同一類型的基礎,底面宜埋在同一標高上,否則應增設基礎圈梁并應按1:2的臺階逐步放坡。,41,.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構造措施,6.4.2 多層砌塊結構房屋的抗震構造措施 1.設置鋼筋混凝土芯柱 混凝土小砌塊房屋應按下表要求設置鋼筋混凝土芯柱;對醫(yī)院、教學樓等橫墻較少的房屋,應根據房屋增加一層后的層數按下表要求設置芯柱。,42,.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構造措施,2.芯柱截面尺寸、混凝土強度等級和配筋 (1)混凝土小砌塊房屋芯柱截面尺寸不宜小于120mm120mm。 (2)芯柱混凝土強
25、度等級,不應低于C15。 (3)芯柱豎向鋼筋應貫通墻身且與圈梁連接,插筋不應小于112, 7度時超過五層、8度時超過四層和9度時超過三層,插筋不應 小于114。 (4)芯柱應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與埋深小于500mm的基礎圈梁 相連。 (5)為提高墻體抗震受剪承載力而設置的芯柱,宜在墻體內均勻 布置,最大凈距不宜大于2m。 3.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梁 砌塊房屋均應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梁,圈梁截面尺寸、混凝土強度等級和配筋應符合下列要求:,43,.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構造措施,(1)圈梁寬度不應小于190mm. (2)配筋不應小于412,箍筋間距不應大于200mm。并按下表設置。,4.砌塊房
26、屋墻體交接處或芯柱與墻體連接處應設置拉結鋼筋網片,網片可采用4鋼筋點焊而成,沿墻高每隔600mm設置,每邊深入墻內不宜小于1m。,5. 6度時7層、7度時超過5層、8度時超過4層和9度超過3層,在底層和頂層的窗臺標高處,沿縱橫墻應設置通長的水平現澆鋼筋混凝土帶,其截面高度不小與60mm,縱筋不小于210,并應有分布拉結筋,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20。,44,6.底部框架抗震墻房屋的抗震設計要點,6.5.1 結構方案與結構布置 底部框架-抗震墻房屋主要是指底部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墻,上部為多層磚墻結構的房屋。形成了“上剛下柔”的結構體系。 1.震害: 底部框架磚房的地震位移反應相對集中于底曾
27、,引起底層的嚴重破壞,危及整個房屋的安全。 2.要求: (1)房屋的底部,應沿縱橫兩方向設置一定數量的抗震墻,并應均勻對稱布置或基本均勻對稱布置; (2)上部的砌體抗震墻與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墻應對齊; (3)6、7度且總層數不超過五層的底部框架-抗震墻房屋應允許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間的砌體抗震墻,其余情況應采用鋼筋混凝土抗震墻。,45,6.底部框架抗震墻房屋的抗震設計要點,(4)底層框架抗震墻房屋的縱橫兩個方向,第二層與底層側移剛度的比值, 6、 7 度時不應大于2.5 , 8 度時不應大于2.0 ,且均不應小于 1.0 。 (5)底部兩層框架抗震墻房屋的縱橫兩個方向,底層與底部第二層側移剛度應接
28、近,第三層與底部第二層側向剛度的比值, 6 、 7 度時不應大于 2.0, 8 度時不應大于1.5 ,且均不應小于 1.0 。 (6)底層框架抗震墻房屋的抗震墻應設置條形基礎、筏式基礎或樁基。,46,6.底部框架抗震墻房屋的抗震設計要點,6.5.2 底層框架抗震墻房屋的抗震設計要點 .底層框架抗震墻房屋的抗震設計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底部框架抗震墻房屋的底層、縱向和橫向地震剪力設計值均應乘以增大系數,其值可根據第二層與底層側移剛度比值的大小在1.21.5 范圍內選用。 .底層兩層框架抗震墻房屋房屋,底層與第二層框架的縱向和橫向地震剪力設計值,亦均應乘以增大系數,其值可根據側移剛度比在1.21.5范圍內選用。 .縱、橫向地震剪力設計值應全部由該方向的抗震墻承擔,并可按各抗震墻側移剛度比列分配。,47,6.底部框架抗震墻房屋的抗震設計要點,. 底層框架抗震墻房屋的抗震構造措施 1.構造柱的設置 ()底部框架房屋的上部應根據房屋的總層數按規(guī)定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過渡層應在底部框架柱對應位置處設置構造柱; ()構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市政基礎設施文明施工與環(huán)境保護責任協議3篇
- 2025年陜西燃氣集團工程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個人門面房出租合同(含家具配置及經營指導協議)4篇
- 2025年度個人信用卡透支擔保合同協議書4篇
- 2025年度個人醫(yī)療健康保險繳費協議書4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智能直播一體機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4年六五環(huán)境日網絡知識競賽測試題庫及答案
- 設計合同協議書
- 2025年度個人挖機租賃合同變更通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車輛收費員薪資待遇及福利協議材料詳盡條款4篇
- 第1課 隋朝統(tǒng)一與滅亡 課件(26張)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2025-2030年中國糖醇市場運行狀況及投資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歷史】唐朝建立與“貞觀之治”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冬日暖陽健康守護
- 水處理藥劑采購項目技術方案(技術方案)
- 2024級高一上期期中測試數學試題含答案
- 盾構標準化施工手冊
- 天然氣脫硫完整版本
- 山東省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新高考聯合質量測評10月聯考英語試題
- 不間斷電源UPS知識培訓
- 三年級除法豎式300道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