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論語》中的教育思想...ppt_第1頁
第五講《論語》中的教育思想...ppt_第2頁
第五講《論語》中的教育思想...ppt_第3頁
第五講《論語》中的教育思想...ppt_第4頁
第五講《論語》中的教育思想...ppt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講論語中的教育思想,認識孔子,孔丘,字仲尼。排行老二,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論政治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jù)有關記載,孔子出生于魯國陬邑昌平鄉(xiāng)(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zhèn)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于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小故事-孔子行禮,傳說,孔子年少而好禮,有一年的秋天,烏云滾滾,寒風嗖嗖,落葉從樹上紛紛飄下來,隨風翻飛。這時,年少的孔丘正聚精會神的在窗下讀書,由于天氣太冷,他又穿著單薄的衣服,

2、不時地搓著手。坐在一旁的母親心痛地說:“孩子。歇一會兒吧!” “好??!”孔子答應著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當時行禮用的器具),不聲不響地出了屋門。 母親忙說:“孩子,外面風大,天又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孔丘一臉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親,我這是在祭祀神靈,行大禮呢!” “你行大禮干什么呢?”母親問他。 “如果我現(xiàn)在不學好禮儀,長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母親聽了孔丘的話,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在一個禮崩樂壞的年代,孔丘的舉止確實是不同凡響的。,評贖奴隸,當時在春秋時代,魯國有個規(guī)定,凡是到國外旅行去,看到有魯國人在外國被賣為奴隸的,可以花錢把他贖出來,回到魯國后

3、,到國庫去報帳,國庫照付。孔子有一個學生,真的在國外看到有魯國人被賣為奴隸了,他就把他贖出來。贖出來以后,他沒到國庫去報帳,別人都說這個人品格高尚??鬃又篮螅罅R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錯了。別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贖了人,又不去報帳,這不是好事嗎?不是品格高尚嗎?孔子說看問題不能這樣看,他這個做法,實際上妨礙了更多的奴隸從魯國人被贖出來。這個人回來后沒有去報帳,將來別人看見做奴隸的魯國人,本想贖他出來,又想,我贖了以后,如果去報帳,別人就要議論:以前某某人不報帳,你去報帳,你的品格不如他。這樣,這個人就可能裝作沒看見,不去贖人了。所以,這個做法就妨礙了更多的魯國奴隸被人家贖買出來,是有害的。

4、,評落水救人,還有一個故事:一個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個學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來了,家屬感謝他,給他一頭牛,他就收了。別人就議論了:下水救人還要錢?孔子知道了,表揚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得對,這會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為救了人之后,人家給錢,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觀的效果。,孔子學琴,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為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子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鬃涌嗫嗟木毩撕芏嗳兆樱瑤熛遄诱f“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jīng)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shù)”。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于其數(shù)”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shù)臅r間,師襄子認為

5、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于是,反復的鉆研,體會琴曲的內(nèi)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xiàn)出來了,才罷休。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師襄子,直到現(xiàn)在,孔子的名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仍是我們的座右銘。,一、論教育對象:有教無類,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述而) 播學于平民:不分貴賤、貧富、等級 播學于四夷:不分地域、種族 夫子之門,何其雜也?(南郭惠子 ) 君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醫(yī)之門多病人,隱括之側多枉木,是以雜也。(子貢 )(荀子法行 )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雍也),二、論教育作用,1、論教育的社會功能 或謂孔子曰

6、: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保ㄗ勇?),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弊迂曉唬骸氨夭坏靡讯?,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保仠Y)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2、論教育的個體功能,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 好仁不好學,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學,其弊也蕩;好信不好學,其弊也賊;好直不好學,其

7、弊也絞;好勇不好學,其弊也亂;好剛不好學,其弊也狂。(陽貨 )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季氏) 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陽貨),三、論教育目標,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子張) 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子路)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尤病諸。” (憲問)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憲問),四、論教育內(nèi)容1、道德教育內(nèi)容,(1)仁與禮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顏淵) 傷人乎?不問馬。(鄉(xiāng)黨) 己欲立

8、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 博施于民而能濟眾。(雍也)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衛(wèi)靈公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2)孝悌,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 (學而)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學而)孝慈則忠。 (為政)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里仁),(3)忠信,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八佾)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子路)民無信不立。 (顏淵),2、知識教育內(nèi)容:新六藝-六經(jīng),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泰伯) 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季氏)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 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陽貨

9、 )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 頌之音。 (史記孔子世家)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五、論道德教育,1、德智關系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 余力,則以學文。(學而)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2、論德育過程,知:有德者必有言。(憲問) 情: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 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子罕) 君子憂道不憂貧。 (衛(wèi)靈公) 意: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衛(wèi)靈公) 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憲問),3、論德育原則和方法,(1)立志樂道 士志

10、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里仁)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述而)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雍也) 孔顏樂處 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 (陽貨)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泰伯),(2)自省自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衛(wèi)靈公)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里仁)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 乎?傳不習乎? (學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里仁),(3)改過遷善,小人之過也必文。(子張

11、)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 人皆仰之。(子張) 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述而) 過則勿憚改。(學而) 過而不改,是為過矣。(衛(wèi)靈公),六、論教學原則,1、啟發(fā)誘導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 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fā),謂達其辭。(朱熹:四書集注)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八佾),2、因材施教,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朱熹:四書集注) 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雍也)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先進)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諸?” 冉有問:“聞

12、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惫魅A曰:“赤也惑,敢問?!弊釉唬骸扒笠餐?,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進)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季氏),3、學思并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衛(wèi)靈公)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陽貨),4、溫故知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為政),5、謙虛誠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公冶長) 亡而為有,虛而為盈。(述而)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為政) 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陽貨) 毋意

13、、毋必、毋固、毋我。(子罕),七、論教師,1、言傳身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 子曰:“予欲無言?!弊迂曉唬骸白硬蝗缪?,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陽貨)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衛(wèi)靈公),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述而) 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憲問)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 三人行,必有吾師焉。(述而) 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述而),3、循循善誘,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未由也已。(子罕),4、寬嚴結合,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先進) 冉求曰:“非不悅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保ㄓ阂玻?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污也。于予與何誅?”(公冶長)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陽貨),八、孔子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