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第六課時 整理與復習.docx_第1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課時 整理與復習教學內容教材7778頁 把20以內的加法算式有規(guī)律地整理到加法表中教學提示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以及整理10以內的加減法表。教學時充分利用情境圖以及小組合作,讓學生動腦思考,動嘴描述,體會整理20以內加法表的思維方法,理解知識的發(fā)展過程。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經歷小組合作整理、交流20以內進位加法算式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能把20以內的加法算式有規(guī)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夠發(fā)現20以內加法表中的規(guī)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積極參與小組合作,感受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意義。重點、難點重點:把20以內的加法算式有規(guī)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夠發(fā)現20以內加法表中的規(guī)律。難點:經歷小組

2、合作整理、交流20以內進位加法算式的過程。教學準備教具準備:主題圖、課件、20以內的進位加法題卡、加法表。學具準備:20以內的進位加法題卡、加法表。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師:同學們,在每個學習小組的課桌上都有許多小題卡,請聰明的小朋友快速地寫出這些題卡的得數。(板書:整理與復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組寫題卡;教師巡視學生做題情況,對于做法不明確或得數錯誤的及時進行組內指導)設計意圖:通過比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氛圍中。二、探求新知-整理加法表。師:再請細心的小朋友觀察一下這些題,你發(fā)現了什么?(小組內同學間說一說,然后全班匯報)生1:有的是9加幾,有的是8加幾

3、,有的是7加幾,.生2:有些題的得數相同:如,9+2、8+3、7+4、6+5、.它們的得數都是11.生3:有些題的一個加數相同,如:9+2、9+3、9+3、9+4、.師:根據你們發(fā)現的數學信息和以前學過的10以內的加法歸納經驗,請同學們把20以內的進位加法整理在表(或整理到教材第77頁加法表)中。(各個小組把20以內的進位加法填入加法表中,小組代表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整理)(教師巡視各小組,給予指導)(請每組組長展示小組整理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題表,并說說是怎樣整理的以及是怎樣分工合作的)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觀察中發(fā)現20以內進位加法題的共性特點,從而歸納出20以內進位加法規(guī)律表。 (教師把某小組學

4、生整理的加法表張貼在黑板上) 師:觀察整理好的加法表,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生1:橫著看,加法表中的同一行算式的得數是一樣的,如:第一行9+2、8+3、7+4、6+5、5+6、4+7、3+8、2+9的得數都是11.生2:豎著看。加法表中同一列有一個加數相同,如:第一列相同加數是9,第二行相同加數是8、.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整理20以內進位加法表的過程中,一方面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另一方面進一步理解20以內進位加法表內的規(guī)律。3、 鞏固知新。1.教材第77頁第2題。 先讓學生自己試著做一做,然后全班交流,說一說是怎樣算的。無論學生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教師都應給與肯定。2.練一練。第4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5、。交流時,重點說一說自己判斷的理由和思考的方法。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認真理解題意,實際計算等方式,引導學生大膽討論,全班交流,從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認真觀察、善于思考的習慣。四、達標反饋。1、圈一圈,算一算。2.看圖列式計算。答案:2.(1)8+4=12 (2)8+3+4=15五、課堂小結: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整理20以內進位加法表。誰能說說整理加法表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不要求學生描述得特別準確,只要意思對就可以。最后,師生進行概括:1.加法表的同一行的得數都相同。2.加法表的同一列均有一個加數相同。六、布置作業(yè)1、在里填上合適的數。2、看圖先列式,再圈十。3、看圖想一想。答

6、案:板書設計 整理與復習 教學資料包一、教學精彩片段。(一)師:我們已經學習整理10以內的加法表,想不想利用我們整理方法經驗嘗試著把20以內進位加法整理成表?(板書:整理與復習)(二)“撲克牌”游戲。師:我們今天利用“撲克牌”玩20以內進位加法游戲,游戲規(guī)則:小組為單位,兩人從中選擇數字,讓組內其他同學快速準確地說出得數。相同時間內,做對加法算式數量多的獲勝。(學生躍躍欲試參加口算比賽)設計意圖:利用游戲學生組織學生計算比賽,一方面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計算能力。二、教學資源20以內進位加法表中的規(guī)律1.加法表的同一行的得數都相同。2.加法表的同一列均有

7、一個加數相同。三、資料鏈接。 (一) 只有“21=3”的一封信 19世紀,德國有一位數學家、柏林大學教授狄利克雷(PGLDirichlet,1805-1859)。他生于一個德國與法國血統的家庭,說一口流利的德法兩種語言,后來成為這兩個民族之間數學交流的紐帶。狄氏自幼酷愛數學,在大學里他是數學權威高斯的學生。他對老師十分尊重和欽佩,可謂尊師重教的典范。平時,在他身上總是帶著高斯的名著算術研究一書,即使出外旅行也不例外。他花了許多時間和精力對老師的這部著作進行整理、研究,作出了一些創(chuàng)造性的新成果。因為高斯的這部著作理深詞簡,知之者希,以致學術界對這部超時代的著作難以全懂而采取敬而遠之的態(tài)度。經狄氏

8、針對這部著作出版了他最精彩、通俗的佳品數論講義一書以后,才使老師的著作廣為流傳。有一天,德國哥廷根大學舉辦高斯獲博士學位50周年慶典,慶典上高斯竟用算術研究的一頁手稿點煙斗。坐在不遠的狄氏發(fā)現后象犯了瀆圣罪一般吃了一驚,眼疾手快地一個箭步沖向恩師,從高斯手上搶過這一頁手稿,視為至寶,終生珍藏。當時很有名氣的狄氏就是這樣尊敬和熱愛自己的老師及其著作的。 狄利克雷一生熱心于數學事業(yè),他如癡如醉地潛心研究數學,凝神苦思深奧的數學問題,忘記自己和家庭的存在,不講究吃喝穿戴,極少過問家里的事情,對孩子也只有數學般的刻板。因此,他的兒子常常抱怨地說:“啊,我的爸爸嗎?他什么也不懂?!焙退钤谝黄鸬恼{皮侄

9、子風趣地說:“我六七歲時,從我叔叔的數學健身房里所受到一些指教,是我一生中最可怕的回憶?!?數學家狄利克雷,終日伏案,縱筆寫論文,實在是舍不得花一點時間去研究數學以外的事,甚至有這樣的傳說:他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時,在向岳父母報喜的一封信里,他只寫了一個式子“21=3”作為這封信的全部內容。 今天看來,狄氏鉆研數學的這種精神可嘉,但其做法不全可取,因為在當今多元化社會,文理兼優(yōu)才能相得益彰。(二)“2+1=2”的爭論 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高斯(CFGauus,17771855)小時候被譽為“神童”。18歲進入德國哥廷根大學,在大學學習期間發(fā)明了最小二乘法,發(fā)現并證明正十七邊形的尺規(guī)作圖,又發(fā)現并用

10、八種方法證明“二次互反律”(又稱黃金定理),22歲獲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一共給出了四種不同證明,顯然,高斯喜歡一題多證。24歲出版算術研究,開創(chuàng)近代數論。后來又建立了微分幾何、用筆尖發(fā)現“谷神星”、與韋伯一道發(fā)明了電磁電報等等,他在數學、天文學和物理學等許多領域都留下深深的足跡,被譽為“數學王子”,成為橫跨18、19世紀的數學權威。 魯迅先生在名人和名言里說:“名人的話并不都是名言;許多名言,倒出自田夫野老之口?!备咚沟囊恍┱Z句常被人作為名言,可是,名人高斯的話語并非句句是真理,有時他的個別斷言還有片面性,例如: 有一次,高斯在文章中寫道:“科學規(guī)律只存在于數學之中,而化學則不屬于精密科學之

11、列?!边@句斷言引起了意大利化學家阿伏伽德羅(AAvogadro,17761856)的注意。阿氏在化學上貢獻很多,如1811年發(fā)表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阿伏加德羅假說”,并提出分子概念及原子、分子的區(qū)別等重要化學問題。由于他的論點不易理解,這個假說在當時沒有得到大家的贊同。在他去世以后,經意大利化學家坎尼札羅(SCannizzaro,18261910)用實驗加以論證,直到半個世紀以后才被公認。 化學家阿氏看到高斯涉及化學的這句斷言時,提出了異議,他認為“數學確是一切自然科學之王,但如果沒有其他自然科學,數學就失去自己的真正價值”。當高斯看到這位化學家的批評時,又反駁說:“對數學來說,化學充其量只能起一個女仆的作用?!辈痪?,這兩位科學家相遇在一起了,他們的爭論又繼續(xù)進行了。阿氏有禮貌地請高斯到實驗室?;瘜W家在高斯面前做了一個實驗,他用2公斤的氫放在1公斤的氧中燃燒,后來得到2公斤的水蒸氣。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