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歷年考試真題——2025年最新整理《《《《《《》》》》》》歷年考試真題——2025年最新整理《《《《《《/》》》》》》歷年考試真題——2025年最新整理《《《《《《七年級下冊科學第二章測試卷及答案浙教版D卷一、感覺世界1.(2021七上·拱墅開學考)將右手放到一盆冷水中,左手放到一盆熱水中,過一會兒把雙手同時放到一盆溫水中,則兩手的感覺是()A.右手熱,左手冷 B.右手熱,左手熱C.右手冷,左手熱 D.右手冷,左手冷【答案】A【解析】由題干可知,先將左手伸入熱水,右手伸入冷水,過一會兒,同時拿出左、右手伸入溫水中,對于左手而言,溫度降低了,對于右手來說溫度升高了,因此左手感覺冷,右手感覺熱,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2021七下·嵊州期末)盲人在“讀”盲文時,主要依靠皮膚中的()A.冷覺感受器 B.熱覺感受器 C.痛覺感受器 D.觸覺感受器【答案】D【解析】盲人用手指觸摸,這個部位的觸覺神經(jīng)末梢比較集中,皮膚觸覺感受器接觸機械刺激產(chǎn)生的感覺稱為觸覺,盲人將皮膚觸覺感受器接受的刺激傳導到大腦,在大腦形成感覺,獲知盲文的內(nèi)容,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3.(2021七下·麗水期末)春暖花開時節(jié),某興趣小組同學到麗水市蓮都區(qū)古堰畫鄉(xiāng)開展春季研學活動,下列情景中利用味覺來感受的是()A.聽鳥聲 B.聞花香C.看古堰 D.吃枇杷【答案】D【解析】A、聽鳥聲利用聽覺來感受,A不符合題意。
B、聞花香利用嗅覺來感受,B不符合題意。
C、看古堰利用視覺來感受,C不符合題意。
D、吃枇杷利用味覺來感受,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4.(2021七下·蘭溪期末)6月,“楊梅之鄉(xiāng)”馬澗的楊梅樹上掛滿了一顆顆沉甸甸誘人的楊梅?!皞€大味甜”的東魁楊梅吸引了大量慕名而來的游客我們感知到東魁楊梅“個大味甜”()A.聽覺和視覺 B.嗅覺和聽覺C.觸覺和味覺 D.視覺和味覺【答案】D【解析】“個大味甜”的東魁楊梅,個大是視覺,味甜是味覺.故選D。5.(2021七下·上虞期末)人體擁有各種不同的感覺,下列關(guān)于人體感覺的說法正確的是()A.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感覺器官B.一種感覺器官只能接受一種刺激C.麻、辣、酸、甜等味覺,是多種刺激綜合后產(chǎn)生的感覺D.人體嗅覺有“適應性”主要是人體嗅覺神經(jīng)末梢易疲勞【答案】A【解析】A、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同時具有感受冷、熱、痛、觸等感覺,A符合題意;
B、人類大多數(shù)感覺器官只能感受一種類型的刺激,如眼睛、耳、鼻。但皮膚例外,可以接收多種刺激,如觸碰、按壓、寒冷、炎熱等,B不符合題意;
C、酸甜是基本味覺,麻辣是多種刺激產(chǎn)生的感覺;C不符合題意;
D、人體嗅覺有適應性主要是大腦嗅覺中樞適應的緣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6.(2021七下·西湖期中)為測試不同部位的皮膚對觸覺的敏感程度,小金用一支繪圖筆在小徐皮膚的某些部位畫上測試區(qū)。小徐蒙上眼睛后,小金用針輕輕接觸測試區(qū)上不同的點,當小徐感覺到針觸時,就說“是”,將小徐能感覺到針觸的百分率記錄下來。在不同部位的皮膚上重復此實驗,其結(jié)果如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皮膚部位手臂手掌指尖前臂感覺到針觸的百分率%508510075A.通過上述實驗可以判斷實驗時針觸指尖的力度大于針觸手臂的力度B.本實驗說明敏感部位為大腦皮層提供信息的機會遠遠多于非敏感部位。C.對觸覺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D.身體各部位的不同觸覺的敏感性不同【答案】A【解析】A、實驗數(shù)據(jù)是感覺到針觸的百分率,不能判斷實驗時針觸指尖的力度大于針觸手臂的力度,A錯誤,符合題意;
B、人體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相適應,不同部位觸覺敏感程度的不同,反映了相應部位功能適應性方面的差別,敏感部位為大腦皮層提供信息的機會遠遠多于非敏感部位,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指尖感到針觸的百分率最高,說明指尖的觸覺敏感程度最高;C正確,不符合題意;
D、手臂、手掌、指尖、前臂觸覺百分率不同,說明身體各部位的觸覺感受器分布不同,觸覺的敏感性不同,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二、聲音的發(fā)生和傳播7.下圖是探究聲現(xiàn)象的四種實驗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實驗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B.乙實驗說明鋼尺振動的頻率越高,響度越大C.丙實驗說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調(diào)越高D.丁實驗說明聲波不能傳遞能量【答案】A【解析】A.甲實驗中,隨著真空罩內(nèi)空氣越來越稀薄,我們聽到的鬧鐘的聲音越來越弱,這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故A正確;
B.乙實驗中,鋼尺伸長的部分越短,振動頻率越大,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越高,故B錯誤;
C.丙實驗中,乒乓球跳起的幅度越大,說明音叉振幅越大,則發(fā)出聲音的響度越大,故C錯誤;
D.丁實驗中,用手彈擊塑料瓶的底部,蠟燭的火焰會迅速熄滅,則說明聲波可以傳遞能量,故D錯誤。故選A。8.現(xiàn)代社會里,養(yǎng)狗成為一種“時尚”,但遛狗傷人事故也時有發(fā)生,超聲波驅(qū)狗器(如圖所示)應運而生。實驗結(jié)果顯示對著狗一按開關(guān),狗好像聽到巨大的噪聲而躲開,而旁邊的人什么也沒聽見。以下分析中正確的是()A.人什么也沒聽見,是因為它發(fā)出聲音的響度小B.人什么也沒聽見,是因為它發(fā)出聲波的頻率不在人耳能夠感受的頻率范圍內(nèi)C.人什么也沒聽見,是因為它發(fā)出的聲音不是振動產(chǎn)生的D.人什么也沒聽見,是因為它發(fā)出的聲波不能在空氣中傳播【答案】B【解析】人的聽覺范圍為20~20000Hz,而狗的聽覺范圍比人要大的多。超聲波發(fā)出聲音的頻率大于20000Hz,超過人類的聽覺范圍,但在狗的聽覺范圍內(nèi),所以人什么都聽不到,而狗可以聽到,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9.“呼麥”是蒙古族的一種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運用技巧,使氣息猛烈沖擊聲帶,形成低音,在此基礎(chǔ)上調(diào)節(jié)口腔共鳴,形成高音,實現(xiàn)罕見的一人同時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呼麥”中高音、低音指聲音的響度B.“呼麥”中的聲音是振動產(chǎn)生的C.“呼麥”中高音是超聲波,低音是次聲波D.“呼麥”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不同【答案】B【解析】“呼麥”中的高音和低音,指的是聲音的高低,即音調(diào)不同,故A、C錯誤;
“呼麥”中的聲音由振動產(chǎn)生,故B正確;
無論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都相同,故D錯誤。故選B。10.我們生活在聲音的海洋里,松濤、鳥語、流水潺潺、琴聲悠悠,讓,人心曠神怡,以下說法中符合事實的是()A.吼猴能發(fā)出很大的吼聲,是因為其聲帶振動得很快B.假如宇宙空間有空氣,我們在地球.上可能會聽見太陽的“歌唱”C.蚊子飛行時翅膀每秒振動的次數(shù)為250~600次,所以人耳無法聽到D.人們利用儀器監(jiān)測風暴發(fā)出的超聲波,可以在風暴到來之前發(fā)出警報【答案】B【解析】A.吼猴能發(fā)出很大的吼聲,是因為其聲帶的振幅很大,故A錯誤;
B.假如宇宙空間有空氣,我們在地球.上可能會聽見太陽的“歌唱”,因為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故B正確;
C.蚊子飛行時翅膀每秒振動的次數(shù)為250~600次,則它的振動頻率為250~600Hz,而人類的聽覺范圍為20~20000Hz,在聽覺范圍內(nèi),因此可以聽到,故C錯誤;
D.人們利用儀器監(jiān)測風暴發(fā)出的次聲波,可以在風暴到來之前發(fā)出警報,故D錯誤。故選B。11.如圖所示,下列關(guān)于聲音的四幅圖的說明中正確的是()A.圖a中的蝙蝠利用發(fā)出的電磁波導航B.圖b表明月球上的航天員能直接交談C.圖c逐漸抽出罩內(nèi)空氣,聽到鈴聲減小,說明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zhì)D.圖d表示聲音是由發(fā)聲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答案】D【解析】A.圖a中的蝙蝠利用發(fā)出的超聲波導航,故A錯誤;
B.圖b表明,月球上的航天員不能直接交談,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故B錯誤;
C.圖c逐漸抽出罩內(nèi)空氣,聽到鈴聲減小,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故C錯誤;
D.圖d中,當音叉發(fā)聲時,緊靠在音叉上的乒乓球不斷跳動,表示聲音是由發(fā)聲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故D正確。故選D。三、耳和聽覺12.在科學中對聲音的特征的描述有“響度、音調(diào)、音色”這些詞,下列判斷中錯誤的是()A.“我這破鑼似的喉嚨,怕唱不好”,形容發(fā)出的聲音音色太差B.“這個蚊子飛來飛去,吵死了”,形容發(fā)出的聲音響度大C.“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這里的“音”是指聲音的音調(diào)太高D.“震耳欲聾”指的是聲音響度大【答案】B【解析】A.“我這破鑼似的喉嚨,怕唱不好”,形容發(fā)出的聲音音色太差,故A正確不合題意;
B.“這個蚊子飛來飛去,吵死了”,形容發(fā)出的聲音音調(diào)高,故B錯誤符合題意;
C.“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這里的“音”是指聲音的音調(diào)太高,故C正確不合題意;
D.“震耳欲聾”指的是聲音響度大,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13.如圖所示,相同的水下錄音裝置在A、B處同時錄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鯨發(fā)出的同一段聲音。A錄到的有高、低音,B錄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測:在海洋中能傳播較遠距離的聲音是()A.頻率較低的 B.音調(diào)較高的 C.能量較小的 D.響度較小的【答案】A【解析】B點時只能聽到低音,不能聽到高音,即低音傳播距離較遠。聲音的高低叫音調(diào),由頻率大小決定,因此頻率低的傳播距離更遠,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14.人體能通過感覺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聲波引起振動,在內(nèi)耳中傳導順序為:前庭→耳蝸→半規(guī)管B.皮膚是我們?nèi)梭w最大的組織,具有感受冷熱、壓力等功能C.當人從明亮處到暗處時瞳孔會縮小D.耳蝸內(nèi)有聽覺感受器,能接受刺激產(chǎn)生興奮【答案】D【解析】A.聲波引起振動,在內(nèi)耳中傳導順序為:前庭→半規(guī)管→耳蝸,故A錯誤;
B.皮膚是由上皮組織、結(jié)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jīng)組織構(gòu)成的器官,而不是組織,故B錯誤;
C.當人從明亮處到暗處時,瞳孔會放大,從而增大近光亮,故C錯誤;
D.耳蝸內(nèi)有聽覺感受器,能接受刺激產(chǎn)生興奮,故D正確。故選D。15.關(guān)于甲、乙、丙三個正在振動的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甲:手臂以每秒2次的頻率上下?lián)]動乙:蝙蝠發(fā)出頻率為1×10°Hz的振動丙:被小錘敲擊的頻率為256Hz的音叉A.甲、乙、丙都是聲源,人耳都能聽到它們發(fā)出的聲音B.丙是聲源,人耳能聽到它發(fā)出的聲音;甲、乙都不是聲源,人耳聽不到它們發(fā)出的聲音C.甲、乙、丙都是聲源,人耳只能聽到丙發(fā)出的聲音D.甲.乙、丙都不是聲源,人耳聽不到它們發(fā)出的聲音【答案】C【解析】甲、乙、丙三個物體都在振動,都能發(fā)聲,因此都是聲源。人類的聽覺范圍為20~20000Hz
,甲的頻率為2Hz,乙的頻率為105Hz,都在人的聽覺范圍之外,只有丙的頻率在聽覺范圍內(nèi),即人類只能聽到丙的聲音,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16.根據(jù)圖中所給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蝙蝠可以發(fā)出頻率為400赫茲的聲音B.人能聽到蝙蝠發(fā)出的所有頻率的聲音C.人的聽覺頻率范圍比人的發(fā)聲頻率范圍要大D.15赫茲的聲音只要振幅足夠大,人耳是能聽到的【答案】C【解析】A.根據(jù)圖片可知,蝙蝠的發(fā)聲頻率為10000~150000Hz,肯定不能發(fā)出400Hz的聲音,故A錯誤;B.人耳的聽覺范圍為20~20000Hz,蝙蝠的發(fā)聲頻率為10000~150000Hz,二者只有很小一部分重疊,因此人只能聽到部分蝙蝠發(fā)出的聲音,故B錯誤;
C.人耳的聽覺范圍為20~20000Hz,發(fā)聲范圍為65~1100Hz,故C正確;
D.人耳的聽覺范圍為20~20000Hz,則15Hz的聲音在人的聽覺范圍以外,無論有多大,人都聽不到,故D錯誤。故選C。17.(2021七下·麗水期末)繪制概念圖是構(gòu)建知識網(wǎng)絡的學習方法,以下是小科學習筆記中概念圖的一部分,其中不合理的是()A.B.C.D.【答案】C【解析】A、聲音的三要素包括聲調(diào)、響度、音色,A不符合題意;
B、耳的結(jié)構(gòu)包括內(nèi)耳、中耳、外耳,B不符合題意;
C、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C符合題意;
D、動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無性生殖比如克隆猴,克隆羊等,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18.(2021七下·上城期末)今年5月1日凌晨,杭城遭遇狂風暴雨,許多市民在睡夢中被雷鳴聲驚醒。下列關(guān)于人耳的有關(guān)結(jié)構(gòu)在此過程中作用的描述正確的是()A.②收集聲波 B.⑦帶動聽小骨振動C.③放大振動 D.⑤產(chǎn)生聽覺【答案】B【解析】A、②是外耳道,它的作用是聲波進入耳的通道,A不符合題意;
B、⑦是鼓膜,鼓膜的作用是當聲波傳送來時產(chǎn)生振動并向內(nèi)耳傳遞,B符合題意;
C、③是聽小骨,聽小骨的作用是傳導振動并將振動放大,C不符合題意;
D、⑤是耳蝸,它的作用是耳蝸的作用是接受振動,產(chǎn)生神經(jīng)沖動(興奮),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四、光和顏色19.(2022九下·舟山月考)下列各種四種現(xiàn)象,不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的是()A.妙趣手影 B.小孔成像C.日食奇觀 D.光纖通信【答案】D【解析】A.手影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不合題意;
B.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不合題意;
C.日食和月食,都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不合題意;
D.光線通訊是利用光的反射工作的,與直線傳播無關(guān),故D符合題意。故選D。20.成語“坐井觀天”的意思是坐在井里看天,用來比喻眼界狹窄之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點,下列光路圖中,能正確表示“坐井觀天”含義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因為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所以外面天空射到青蛙眼中的光線會被井壁遮擋,于是青蛙只看到一小部分天空,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21.百米競賽時,關(guān)于終點計時員計時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看到發(fā)令槍冒白煙時開始計時,會使運動員成績偏低B.看到發(fā)令槍冒白煙時開始計時,會使運動員成績偏高C.聽到發(fā)令槍響開始計時,會使運動員成績偏低D.聽到發(fā)令槍響開始計時,會使運動員成績偏高【答案】D【解析】百米賽跑場上,因為光速比聲速大,所以聲音傳播需要時間多。以聽到槍聲才計時,即槍聲已經(jīng)傳播100米到達終點時才開始計時,測得時間肯定少了,少的時間為t=s22.小明在學習“光的傳播”時,看到老師的一個演示實驗,過程如下:①用激光筆射向水中,觀察到光線是一條直線(如圖所示);②在點A處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人海波溶液,觀察到光線發(fā)生了彎曲;③經(jīng)攪拌后,觀察到光線又變直了。小明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得出的結(jié)論正確的是()A.光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線傳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線傳播D.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才沿直線傳播【答案】D【解析】原來水的密度是均勻的,因此激光在水中沿直線傳播。倒入海波溶液后,水的密度上下不均勻,因此光沿曲線傳播。用筷子攪動后,水的密度變得均勻了,因此光線又沿直線傳播了,據(jù)此可知: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23.在探究樹蔭下光斑的綜合實踐活動中,為了研究孔的大小對光斑形狀的影響,小華設(shè)計了四種開有不同形狀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張卡片乙覆蓋在甲上,如圖所示。接著,從圖示位置沿箭頭方向水平移動乙,觀察光斑形狀的變化情況。下列合乎要求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研究孔的大小對光斑形狀的影響時,只能改變孔的大小,不能改變孔的形狀。根據(jù)圖片可知,B、C、D中的小孔形狀會發(fā)生改變,只有A中的小孔形狀保持不變,故A正確,而B、C、D錯誤。
故選A。24.桂花是杭州市市花,如圖是桂花的一種——銀桂,陽光下銀桂花瓣呈白色的原因是()A.花瓣發(fā)出了白色的光 B.花瓣反射了所有色光C.花瓣吸收了所有色光 D.以上說法都不對【答案】B【解析】銀桂花瓣為不透明體,它的顏色由反射的色光決定。因為銀桂花瓣為白色,所以它能夠反射白光,而白光是所有色光混合而成的復色光,所有它能夠反射所有色光,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25.太陽光照射在桃樹上,我們看到了綠色的樹葉、粉紅色的花朵,能解釋這一現(xiàn)象的是()A.太陽光是綠色的光B.太陽光是粉紅色的光C.太陽光和葉子、花朵反射的光分別混合成綠色、粉紅色的光D.太陽光中含有綠色和粉紅色的光【答案】D【解析】我們看到的樹葉為綠色,即樹葉反射綠光;花朵為粉紅色,即花朵反射粉紅色的光。而太陽光白光,即為復色光,它其中含有綠光和粉紅色的光,因此物體能夠反射對應的色光,呈現(xiàn)相應的顏色,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五、光的反射和折射26.下列關(guān)于光學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時,硬紙板可以顯示光的傳播路徑B.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使用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guān)系C.探究光的折射特點時,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傳播方向一定會發(fā)生改變D.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當蠟燭燃燒變短時,光屏上的像會向上移動【答案】C【解析】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時,硬紙板可以顯示光的傳播路徑,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使用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guān)系,故B正確不合題意;
C.探究光的折射特點時,如果光從空氣垂直水面射入水中,那么光的傳播方向不變,故C錯誤符合題意;
D.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當蠟燭燃燒變短時,相當于蠟燭火焰向下移動,而像的移動方向與物體相反,則光屏上的像會向上移動,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27.如圖所示,對下列光學現(xiàn)象的描述或解釋錯誤的是()A.圖(a)中漫反射的光線盡管雜亂無章,但每條光線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圖(b)中木工師傅觀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特點C.圖(c)所示炎熱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樓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現(xiàn)象造成的D.圖(d)是太陽光經(jīng)過三棱鏡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況【答案】C【解析】A.圖(a)中漫反射的光線盡管雜亂無章,但每條光線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正確不合題意;
B.圖(b)中木工師傅觀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特點,故B正確不合題意;
C.圖(c)所示炎熱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樓景象,是由光的折射現(xiàn)象形成的,故C錯誤符合題意;
D.圖(d)中,太陽光經(jīng)過三棱鏡后,對紅光的偏折能力最弱,對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強,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28.(2021八上·溫嶺月考)如圖所示,一平面鏡放在圓筒的中心處,平面鏡正對筒壁上一點光源S,點光源發(fā)出一細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鏡。平面鏡從圖示位置開始繞圓筒中心O勻速轉(zhuǎn)動,在轉(zhuǎn)動30°角時,點光源在鏡中所成的像轉(zhuǎn)過的角度為θ1,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轉(zhuǎn)過的角度為θ2,則()A.θ1=30°θ2=30° B.θ1=30°θ2=60°C.θ1=60°θ2=30° D.θ1=60°θ2=60°【答案】D【解析】平面鏡旋轉(zhuǎn)之前,入射角為0°,反射角=入射角=0°,點光源形成的像如圖1所示。當平面鏡轉(zhuǎn)動30°時,反射角=入射角=30°,反射角+入射角=60°,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轉(zhuǎn)過的角度為θ2=60°,點光源在鏡中所稱的像如圖2所示,θ1=60°。
圖1圖2
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9.(2021八上·溫嶺月考)如圖所示,只含紅光和紫光的復色光束PO,沿半徑方向射入空氣中的玻璃半圓柱后,如果被分成OA、OB、OC三光束沿圖示方向射出,則()A.OA為紅光,OB為紫光 B.OA為紫光,OB為紅光C.OA為紅光,OC為復色光 D.OA為紫光,OC為紅光【答案】B【解析】由圖可知PO為入射光線,OC為反射光線,故OC為只含紅光和紫光的復色光束,OA與OB為折射光線,紫光折射能力比紅光強,故OA為紫光,OB為紅光。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0.(2021八上·溫嶺月考)如圖所示,一根長度為L的直薄木條上有兩個觀察小孔。兩小孔之間的距離為d,d恰好是一個人兩眼間的距離,當木條水平放置時,此人想通過兩觀察孔看見此木條在平面鏡M里完整的像,那么選用的平面鏡寬度至少是()A.L/2 B.d/2 C.(L+d)/2 D.(L?d)/2【答案】D【解析】由題意及圖可知當左眼看右邊,用右眼看左邊時平面鏡寬度最小,作圖如下圖,設(shè)左側(cè)木條長度為a,右側(cè)木條長度為b
平面鏡最小寬度=1/2(a+d)+1/2(b+d)-d=(a+b)/2=(L-d)/2
D正確,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31.如圖所示,當玻璃杯中沒有水時,在A處發(fā)出一束光,在杯壁上的B處形成一個光斑。在不考慮杯壁對光的反射的條件下,當往杯中加水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當水面至CD時,光斑仍在B處B.當水面至EF時,光斑仍在B處C.當水面至CD時,光斑移至B的上方D.當水面至EF時,光斑移至B的上方【答案】B【解析】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則當水面到達CD時,如下圖所示:
此時光斑的位置再B的下方,故A、C錯誤;
當水面到達EF時,光始終在水中沿直線傳播,不會發(fā)生折射,因此光斑的位置再次回到B處,故B正確,D錯誤故選B。32.能正確表示光從室外透過窗戶玻璃進入室內(nèi)傳播的光路圖是()A. B.C. D.【答案】A【解析】光從室外的空氣射入玻璃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從玻璃射入室內(nèi)的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33.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來驗證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若圖中蠟燭位置保持不變,將鏡子截成兩半,并把鏡子移到如圖乙所示的位置,則成像情況是()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個像,且兩個像在不同位置C.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不同位置【答案】D【解析】物體在平面鏡內(nèi)所成的像始終與物體大小相等,而與平面鏡的大小無關(guān),因此蠟燭在兩塊鏡子里都能成完整的像。由于像與物體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的規(guī)律可知,兩面鏡子放置的角度和位置不同,則這兩個像的位置不同,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六、透鏡和視覺34.小楓同學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說法正確的是()A.如圖所示,保持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即物距為25cm,要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應遠離凸透鏡B.若保持圖中物距不變,正確調(diào)節(jié)光屏后,光屏上成的像是放大的,這是投影儀的原理C.上述實驗中,蠟燭依然保持在光具座上的10cm處,將凸透鏡和光屏分別移至25cm、55cm處,光屏上又可以得到一個清晰的像。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若想光屏上再次呈現(xiàn)清晰的像,應將凸透鏡向右再移5cmD.實驗中由于蠟燭會隨實驗時間延長燒短,要想成像仍然在光屏中央,可保持透鏡和光屏不動將蠟燭向上調(diào)節(jié)適當高度,或在蠟燭和光屏不動的情況下將透鏡向下調(diào)節(jié)適當高度【答案】D【解析】A.此時物距為25cm,則u>2f,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則像距f<v<2f,即光屏應該在45cm~55cm之間,即光屏靠近凸透鏡,故A錯誤;
B.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為照相機,故B錯誤;
C.根據(jù)光路的可逆性可知,當凸透鏡成實像時,將物距和像距交換數(shù)值后,仍然成清晰的實像,只是像的大小發(fā)生改變。將凸透鏡和光屏分別移至25cm、55cm處,此時物距u=25cm-10cm=15cm,像距v=55cm-25cm=30cm。將二者交換后,即此時物距u=30cm,則凸透鏡所對的刻度為:10cm+30cm=40cm,則凸透鏡向右移動:40cm-25cm=15cm,故C錯誤;
D.實驗中由于蠟燭會隨實驗時間延長燒短,要想成像仍然在光屏中央,可保持透鏡和光屏不動將蠟燭向上調(diào)節(jié)適當高度,或在蠟燭和光屏不動的情況下將透鏡向下調(diào)節(jié)適當高度,故D正確。故選D。35.()如圖所示,小聰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了一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可制成幻燈機B.要使光屏上燭焰的像變小,只需將蠟燭靠近凸透鏡C.實驗中,蠟燭越燒越短,光屏上燭焰的像向上移動D.為了便于從不同方向觀察光屏上的像,光屏應選用較光滑的玻璃板【答案】C【解析】A.根據(jù)圖片可知,蠟燭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為照相機,故A錯誤;
B.根據(jù)“物遠像近小”的規(guī)律可知,要使光屏上燭焰的像變小,只需將蠟燭遠離凸透鏡,故B錯誤;
C.蠟燭越燒越短,相當于火焰向下移動,而像的移動方向與它相反,即向上運動,故C正確;
D.為了便于從不同方向觀察光屏上的像,光屏應選用較粗糙的玻璃板,讓它發(fā)生漫反射,故D錯誤。
故選C。36.()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的兩個實驗中,分別把一個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圖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均不能成像 B.甲,乙均不能看到像C.甲、乙都能成像且均能看到像 D.只有甲既能成像也能看到像【答案】C【解析】甲:蠟燭在平面鏡內(nèi)成正立等大的虛像,是所有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因此木板不能擋住,可以看到;
乙:蠟燭通過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是所有折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因此木板也擋不住,可以看到。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37.(2021八上·溫嶺月考)如圖所示為“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實驗時,某同學首先使發(fā)光點S、凸透鏡L和光屏P的中心處于同一高度;其次當他把發(fā)光點S移到圖示位置時(圖中MN為光具座的標尺即刻度尺),發(fā)現(xiàn)發(fā)光點S發(fā)出的光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成為平行光;然后他再用一燭焰S′在圖示位置上取代發(fā)光點S。這時,如要使燭焰S′在光屏P上成清晰的像,以下幾種操作中哪一種不能達到目的?()A.在圖示位置時,保持透鏡L不動,將燭焰S′向左移適當距離,再將光屏P向左移適當距離B.在圖示位置時,保持透鏡L和光屏P不動,只將燭焰S′向左移適當距離C.在圖示位置時,保持燭焰S′和光屏P不動,只將透鏡L向右移適當距離D.在圖示位置時,保持透鏡L不動,將燭焰S′向左移適當距離,再將光屏P向右移適當距離【答案】C【解析】A、在圖示位置時,保持透鏡L不動,將燭焰S′向左移適當距離,當物距>2f時,f<物距<2f,再將光屏P向左移適當距離,可使燭焰S′在光屏P上成清晰的像,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在圖示位置時,保持透鏡L和光屏P不動,當物距=2f時,像距=2f,只將燭焰S′向左移適當距離,可使燭焰S′在光屏P上成清晰的像,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在圖示位置時,保持燭焰S'不動,只將透鏡L向右移適當距離,當f<物距<2f時,像距>2f;當物距=2f時,像距=2f;當物距>2f時,f<物距<2f,以上三種情況光屏P都應向右移,不可能保持不動,C錯誤,符合題意;D、在圖示位置時,保持透鏡L不動,將燭焰S′向左移適當距離,當f<物距<2f時,像距>2f,再將光屏P向右移適當距離,可使燭焰S′在光屏P上成清晰的像,D正確,不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展會銷售技巧培訓
- 培訓計劃制定方案
- 《課程預習知識點》課件
- 車檢設(shè)備轉(zhuǎn)讓合同協(xié)議
- 活動主持協(xié)議書
- 路面塌方清理協(xié)議書范本
- 買賣廢鐵合同協(xié)議書
- 配件供銷合作協(xié)議合同
- 運輸品賠償協(xié)議書范本
- 醫(yī)學亂象典型案例剖析
- 《光纖激光切割技術(shù)》課件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yè)生二月調(diào)研考試數(shù)學試題及答案
- 愚公移山英文 -中國故事英文版課件
- 頂管工程竣工驗收報告
- 筋膜間室綜合征
- 基于UC3842的反激式開關(guān)電源的設(shè)計
- 生態(tài)防護林建設(shè)項目建議書范文
- 原輔材料留樣觀察記錄
- 手語教學(課堂PPT)
- MULTISKANASCENT酶標儀英文軟件操作手冊
- 工程停止點檢查管理(共17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