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362011年全國各地高考生物14套試題分章匯總全國卷(河北、廣西、云南、甘肅、內蒙古、貴州、西藏、青海)獨立卷(廣東卷北京卷天津卷四川卷安徽卷福建卷浙江卷山東卷海南卷重慶卷上海卷江蘇卷)新課標卷(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湖南,江西,陜西,新疆,河南)請注意使用連接目錄HYPERLINK必修一部分HYPERLINK第1章走進細胞HYPERLINK第2章組成細胞的分子HYPERLINK第3章細胞的基本結構HYPERLINK第4章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HYPERLINK第5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HYPERLINK第6章細胞的生命歷程HYPERLINK必修二部分HYPERLINK第1章遺傳因子的發(fā)現HYPERLINK第2章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HYPERLINK第3章基因的本質HYPERLINK第4章基因的表達HYPERLINK第5章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HYPERLINK第6章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程HYPERLINK第7章現代生物進化理論HYPERLINK必修3部分HYPERLINK第1章人體的內環(huán)境HYPERLINK第2章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HYPERLINK第3章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HYPERLINK第4章種群和群落HYPERLINK第5章生態(tài)系統(tǒng)及其穩(wěn)定性HYPERLINK第6章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HYPERLINK選修部分必修一部分HYPERLINK第2章組成細胞的分子上海卷21.就物質屬性而言,蛋白質、抗原和多糖三者之間的關系是A四川卷4.右圖表示油菜種子在成熟過程中種子質量和有機物相對含量的變化趨勢,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大量糖類輸入并參與代謝,導致種子質量不斷增加B.細胞代謝利用大量糖類,導致淀粉含量降低C.糖類不斷轉化為脂質,導致脂質含量持續(xù)增加D.糖類不轉化為蛋白質,導致含氮物質含量不變江蘇卷21.研究發(fā)現,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體內,轉化為毒性很強的金屬有機物,影響水稻的株高、根長和干重;加P(與As原子結構相似)處理后水稻莖葉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對減少,水稻生長加快,干重增加。對此現象合理的解釋是A.As在水稻細胞內富集,由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決定B.As進入水稻細胞,導致有關酶失去活性,影響細胞代謝C.P影響As的吸收,與細胞膜上的載體種類和數量有關D.P是構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進水稻生長發(fā)育福建卷26.Ⅱ。使用染色劑染色是生物學實驗常用的方法,某同學對有關實驗做了如下歸納:實驗觀察對象染色劑實驗結果①花生子葉細胞的脂肪顆粒蘇丹Ⅲ脂肪顆粒被染成橘黃色②人口腔上皮細胞中的DNA和RNA分布毗羅紅甲基綠細胞內染成綠色的面積顯著大于染成紅色的面積③人口腔上皮細胞中的線粒體健那綠線粒體呈現藍綠色④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龍膽紫間期細胞不著色,分裂期細胞染色體著色(1)實驗結果的歸納,正確的有_______(實驗序號)。(2)實驗②和實驗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濃度的鹽酸處理。其中,實驗②用鹽酸可改變___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實驗④用鹽酸與酒精混合,對材料進行解離。在兩個實驗操作中,都要注意鹽酸濃度,處理材料時的溫度和______。(3)健那綠使線粒體著色與線粒體內膜的酶系統(tǒng)有關。線粒體內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階反應,該反應變化是____________。26Ⅱ。(1)①③(2)細胞膜時間(3)三[H]與氧結合形成水,同時釋放出大量的能量重慶卷30.(Ⅱ.某興趣小組將豆腐塊滅菌,接種微生物后培養(yǎng)2天,加入適量食鹽,經密封放置10天后制的豆腐乳。(1)在保質期內,豆腐乳放置時間越長,蛋白質含量越低,短肽和氨基酸含量越高。為研究其原因,該小組取適量豆腐乳之成樣液,等量加入各試管,進行了以下實驗。實驗中,加入雙縮脲試劑A后,樣液的顏色將。處理④中,100℃加熱的目的是。如果處理③與處理④相比,顯色較,且處理③與處理②相比,顯色較,則表明豆腐乳中蛋白質被微生物產生的分解。最終使肽和氨基酸含量增加,因此保質期內豆腐乳放置越久風味越佳。(2)食用豆腐乳后,其中的氨基酸可以在人體內通過作用形成的氨基酸,還可以由氨基酸產生的不含氮部分合成。 30.(Ⅱ)(1)不變;使酶失活;淺;淺;蛋白酶(肽酶) (2)氨基轉換;糖類和脂肪HYPERLINK第3章細胞的基本結構山東卷6.只有在保持細胞活性的條件下,才能顯示細胞中某物質或結構的實驗是A.蘇丹Ⅲ染色體觀察花生種子子葉細胞中的脂肪B.龍膽紫染色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有絲分裂C.健那綠(詹納斯綠B)染色觀察動物細胞的線粒體D.甲基綠、派洛寧(呲羅紅)染色觀察動物細胞中的DNA和RNA廣東卷1.小陳在觀察成熟葉肉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照片后得出如下結論,不正確的是A.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有雙層膜 B.核糖體附著在高爾基體上C.內質網與核膜相連 D.液泡是最大的細胞器四川卷2.下列有關生物膜結構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植物原生質體的融合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B.合成固醇類激素的分泌細胞的內質網一般不發(fā)達C.分泌蛋白的修飾加工由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共同完成D.生物膜之間可通過具膜小泡的轉移實現膜成分的更新安徽卷1.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碼子,又是肽鏈合成的起始密碼子。人體血清白蛋白的第一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這是新生肽鏈經加工修飾的結果。加工修飾的場所是A.內質網和高爾基體B.高爾基體和溶酶體C.內質網和核糖體D.溶酶體和核糖體福建卷1.下列關于人體細胞代謝場所的敘述,正確的是A.乳酸產生的場所是線粒體B.雌性激素合成的場所是核糖體C.血紅蛋白合成的場所是高爾基體D.胰島素基因轉錄的場所是細胞核(2011海南,1)關于動物細胞膜的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B.細胞融合與細胞膜的流動性有關C.ATP為CO2分子通過細胞膜提供能量D.細胞膜上的大多數蛋白質是可以運動的江蘇卷2.關于人體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細胞核內RNA能夠傳遞和表達遺傳信息B.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場所C.線粒體內膜蛋白質和脂質的比值大于外膜D.高爾基體與有絲分裂過程中紡錘體形成有關江蘇卷10.將有關生物材料直接制成臨時裝片,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A.菠菜葉片下表皮保衛(wèi)細胞中具有多個葉綠體B.花生子葉細胞中存在多個橘黃色脂肪顆粒C.人口腔上皮細胞中線粒體數目較多D.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中細胞核清晰可見北京卷3.下列與細胞內物質運輸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A.葉綠體合成的TP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B.氫離子可以通過擴散作用進入液泡內C.溶液體內的酶由內網形成的小泡運入D.內質網的膜結構成分可以轉移到細胞膜中天津卷7.(16分)乳腺上皮細胞合成乳汁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由血液供給。下圖為牛乳腺上皮細胞合成與分泌乳汁的示意圖,下表為牛乳汁和血漿的部分成分比較。 據圖表回答:(1)乳腺上皮細胞所處的內環(huán)境是,其中K+可通過方式轉運到乳上皮細胞。(2)與血漿相比,乳汁中特有的成分是。(3)乳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合成甘油三酯的細胞器是。(4)合成乳糖的葡萄糖主要來自血漿,還可利用表中血漿的轉化而來。(5)圖表中,不能在乳腺上皮細胞中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在牛乳房出現炎癥時,該物質在血漿和乳汁中的含量會,該物質的作用是。7.(16分)(1)組織液主動運輸(2)乳糖、酪蛋白(3)內質網(4)氨基酸、甘油三酯(5)免疫球蛋白增加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發(fā)揮體液免疫功能HYPERLINK第4章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全國卷2.將紫色洋蔥在完全營養(yǎng)液中浸泡一段時間,撕取外表皮,先用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處理,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后,立即將外表皮放入蒸餾水中,直到細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若在該實驗過程中,蔗糖溶液處理前外表皮細胞液的濃度為甲,細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時外表皮細胞液的港度為乙,則甲、乙的關系,以及實驗過程中水分進出細胞的方式為A.甲<乙,被動運輸B.甲>乙,被動運輸C.甲>乙,主動運輸D.甲=乙,主動運輸上海卷29.HDL將外周組織中多余的膽固醇運送到肝細胞進行加工,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HDL的外層是磷脂雙分子層B.HDL進入肝細胞無需直接穿過磷脂雙分子層,但需ATP供能C.膽固醇以HDL的形式存在,血液中HDL過高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D.HDL進入肝細胞后被內質網小囊泡消化,血膽固醇含量降低北京卷5.一次性過量飲水會造成人體細胞腫脹,功能受損??捎渺o脈滴注高濃度鹽水(1.8%NaCl溶液)對患者進行治療。其原理是A.升高細胞外液的離子濃度B.促進抗利尿溶液的分泌C.降低細胞內液的離子濃度D.減少細胞外液液體總量天津卷2.將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浸潤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鐘后進行顯微觀察,結果見右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L是細胞壁,M是液泡,N是細胞質 B.將視野中的細胞浸潤在清水中,原生質體會逐漸復原 C.實驗說明細胞膜與細胞壁在物質透過性中存在顯著差異 D.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不宜作為該實驗的實驗材料(2011海南,2)關于酵母菌的敘述,錯誤的是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線粒體基因B.酵母菌無氧呼吸的終產物經主動運輸到細胞外C.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的種群數量在培養(yǎng)早期呈“J”型增長D.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的K值不同(2011海南,6)關于哺乳動物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敘述,錯誤的是A.機體缺鐵時,血紅蛋白的合成量會減少B.成熟紅細胞中沒有血紅蛋白mRNA的合成C.血漿中的氧和Na+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紅細胞D.血紅蛋白基因突變可導致鐮刀型細胞貧血癥重慶卷1.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A.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過核膜B.葉綠體基質中含有核酸和參與光合作用的酶C.水分子和鉀離子以自由擴散方式進出輪藻細胞D.精細胞變?yōu)榫雍螅膊康木€粒體與其運動有關重慶卷5.題5圖為某種植物幼苗(大小、長勢相同)均分為甲、乙兩組后,在兩種不同濃度的KNO3溶液中培養(yǎng)時鮮重的變化情況(其它條件相同且不變).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3h時,兩組幼苗均已出現萎蔫現象,直接原因是蒸騰作用和根細胞失水B.6h時,甲組幼苗因根系開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強,使鮮重逐漸提高C.12h后,若繼續(xù)培養(yǎng),甲組幼苗的鮮重可能超過處理前,乙組幼苗將死亡D.實驗表明,該植物幼苗對水分和礦質元素的吸收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江蘇卷8.核孔是具有選擇性的核質交換通道,親核蛋白需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發(fā)揮功能。右圖為非洲爪蟾卵母細胞親核蛋白注射實驗,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親核蛋白進入細胞核由頭部決定B.親核蛋白進入細胞核不需要載體C.親核蛋白進入細胞核需要消耗能量D.親核蛋白進入細胞核的方式與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相同新課標卷1、將人的紅細胞放入4℃紅細胞膜具有水溶性紅細胞的液泡體積增大C、蒸餾水大量進入紅細胞D、低溫時紅細胞膜流動性增大新課標卷4.撕取紫色洋蔥外表皮,分為兩份,假定兩份外表皮細胞的大小、數目和生理狀態(tài)一致,一份在完全營養(yǎng)液中浸泡一段時間,浸泡后的外表皮稱為甲組;另一份在蒸餾水中浸泡相同的時間,浸泡后的外表皮稱為乙組。然后,兩組外表皮都有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處理,一段時間后表皮細胞中的水分不再減少。此時甲乙兩組細胞水分滲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運出細胞的方式是A.甲組細胞的水分滲出量與乙組細胞的相等,主動運輸B.甲組細胞的水分滲出量比乙組細胞的高,主動運輸C.甲組細胞的水分滲出量比乙組細胞的低,被動運輸D.甲組細胞的水分滲出量與乙組細胞的相等,被動運輸(2011海南,27)(7分)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質的濃度與血漿中的基本相同。原尿經腎小管上皮細胞的選擇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正常情況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的葡萄糖通過被動運輸的方式進入組織液。下圖為腎小管及相關結構示意圖?;卮饐栴}: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的葡萄糖濃度______(高于、低于、等于)組織液中的。原尿中的葡萄糖進入腎小管上皮細胞的運輸方式是_____,需要_______的參與。腎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水分的原理是_________,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從而導致尿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27.(1)高于(2)主動運輸載體和能量(ATP)(3)滲透作用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導致尿液的濃度增加,從而導致尿量增多HYPERLINK第5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2011海南,3)關于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A.種子風干脫水后呼吸強度增強B.土壤淹水可導致根系發(fā)生無氧呼吸C.破傷風桿菌在有氧條件下能大量繁殖D.小麥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有氧呼吸逐漸減弱新課標卷2、甲、乙兩種酶用同一種蛋白酶處理,酶活性與處理時間的關系如右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甲酶能夠抗該種蛋白酶降解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學本質為蛋白質D、乙酶活性的改變是因為其分子結構的改變新課標卷3.番茄幼苗在缺鎂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與對照組相比,其葉片光合作用強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應強度升高,暗反應強度降低B光反應強度降低,暗反應強度降低C光反應強度不變,暗反應強度降低D光反應強度降低,暗反應強度不變江蘇卷23.某種鐵線蓮的根莖可作中藥,有重要經濟價值。下表為不同遮光處理對其光合作用影響的結果,相關敘述正確的是遮光比例(%)葉綠素a/b葉綠素含量(mg/g)凈光合速率(μmol.m-2.S-1)植株干重(g)04.82.18.07.5105.32.39.69.9305.22.48.99.2504.42.65.27.2704.12.92.74.8903.33.003.2A.適當的遮光處理,可提高其干重B.葉綠素含量與凈光合速率呈正相關C.葉綠素a/b可作為其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斷指標D.遮光90%時,鐵線蓮不進行光合作用(2011海南,4)細胞內糖分解代謝過程如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植物細胞能進行過程①和③或過程①或④B.真核細胞的細胞質基質中能進行過程①和②C.動物細胞內,過程②比過程①釋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細胞內,過程①產生[H],過程③消耗[H](2011海南,14)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A.酶提供了反應過程所必需的活化能B.酶活性的變化與酶所處的環(huán)境的改變無關C.酶結構的改變可導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喪失D.酶分子在催化反應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福建卷2.右圖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凈光合速率(時間單位、單位葉面積吸收的量)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在9:30~11:00之間,花生凈光合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應過程減緩B.在11:00~12:30之間,花生的單位葉面積有機物積累量比玉米得多C.在17:00時,玉米和花生的單位葉面積釋放速率相同D.在18:30時,玉米即能進行光反應,也能進行暗反應浙江卷1、下列有關葉綠體及光合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破壞葉綠體外膜后,O2不能產生B植物生長過程中,葉綠體內各種色素的比例保持不變C與存盤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時間縮短D離體的葉綠體質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碳反應全國卷3.將生長狀態(tài)一致的同一品種玉米植株分為甲、乙兩組,甲組培養(yǎng)在適宜的光照條件下,其葉維管束鞘細胞中有淀粉積累;乙組培養(yǎng)在光照較弱的條件下,其葉維管束鞘細胞中沒有檢測到淀粉。乙組來檢測到淀粉的原因是A.葉片不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呼吸作用B.葉片光臺作用強度低,沒有淀粉的積累C.維管束鞘細胞沒有與淀粉合成相關的酶D維管柬鞘細胞不含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天津卷1.下列有關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A.酶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和脫氧核糖核苷酸 B.酶通過為反應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來提高化學反應速率 C.在動物細胞培養(yǎng)中,胰蛋白酶可將組織分散成單個細胞 D.DNA連接酶可連接DNA雙鏈的氫鍵,使雙鍵延伸四川卷3.下列關于人在劇烈運動時生理變化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A.大量失鈉,對細胞外液滲透壓的影響大于細胞內液B.大量乳酸進入血液,血漿由弱堿性為弱酸性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進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樞促進呼吸運動安徽卷3.某種蔬菜離體葉片在黑暗中不同我惡毒條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產生兩的變化如圖所示,t1,t2表示10-30oC之間的兩個不同溫度。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與t1相比,t2的呼吸速率高峰出現時間推遲且峰值低,不利于葉片貯藏B.與t2相比,t1時乙烯產生量高峰出現時間提前且峰值高,有利于葉片貯藏C.t1、t2條件下呼吸速率的變化趨勢相似,t1>t2,t1時,不利于葉片貯藏D.t1、t2條件下乙烯產生量的變換趨勢相似,t1<t2,t1時,不利于葉片貯藏山東卷4.某興趣小組在室溫下進行了酵母菌無氧呼吸的探究實驗(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滴管中冒出的氣泡是反應產生CO2的結果B.試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無氧環(huán)境C.若試管中的水換成冷水,氣泡釋放速率下降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轉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2011海南,5)某一不可逆化學反應()在無酶和有酶催化時均可以進行,當該反應在無酶條件下進行到時間t時,向反應液中加入催化該反應的酶。下圖中能正確表示加酶后反應物濃度隨反應時間變化趨勢的曲線是A.甲B.乙C.丙D.?。?011海南,12)紅楓是一種木本觀賞植物,在生長季節(jié)葉片呈紅色,下列關于該植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紅楓葉片不含葉綠素B.紅楓葉片呈紅色是因為吸收了紅光C.紅楓葉片能吸收光能進行光合作用D.液泡中的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上海卷23.將等量甲、乙兩種植物的不同器官在不同顏色的光下照8小時,測得的數據見右表。據表分析,決定光合作用是否發(fā)生的因素是A.植物種類B.光的顏色C.溫度D.植物器官江蘇卷4.某研究組獲得了水稻的葉黃素缺失突變體。將其葉片進行了紅光照射光吸收測定和色素層析條帶分析(從上至下),與正常葉片相比,實驗結果是A.光吸收差異顯著,色素帶缺第2條B.光吸收差異不顯著,色素帶缺第2條C.光吸收差異顯著,色素帶缺第3條D.光吸收差異不顯著,色素帶缺第3條全國卷31(10分)(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某同學從溫度為55~65"C的泉水中篩選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細菌,并從該細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卮饐栴}:(1)測定脂肪酶活性時,應選擇____作為該酶作用的物質,反應液中應加入____溶液以維持其酸堿度穩(wěn)定。(2)要鑒定該酶的化學本質,可將該酶液與雙縮脲試劑混合,若反應液呈紫色,則該酶的化學本質為____。(3)根據該細菌的生活環(huán)境,簡要寫出測定該酶催化作用最適溫度的實驗思路。31.(10分)(1)脂肪緩沖(2)蛋白質(3)在一定溫度范圍(包括55~65°現峰值,則峰值所對應的溫度即為該酶催化作用的最適溫度。否則,擴大溫度范圍,繼續(xù)實驗,直到出現峰值。全國卷33.(11分)(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為探究不同條件對葉片中淀粉合成的影響,將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時間,耗盡葉片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狀態(tài)一致的葉片,平均分成8組,實驗處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時間后,檢測葉片中有無淀粉,結果如下表?;卮饐栴}:(1)光照條件下,組5葉片通過____作用產生淀粉:葉肉細胞釋放出的氧氣來自于_____的光解。(2)在黑暗條件下,葉片能進行有氧呼吸的組別是______。(3)組2葉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_____,直接能源物質是_____,后者是通過____產生的。與組2相比,組4葉片無淀粉的原因是_______—————————————————————————————————————。(4)如果組7的蒸餾水中只通入,預期實驗結果是葉片中____(有、無)淀粉。33.(11分)(1)光合H2O(2)組2和組6(3)葡萄糖ATP有氧呼吸組4葉片不能進行有氧呼吸,淀粉的合成缺少ATP(4)無江蘇卷26.(8分)右圖為不同培養(yǎng)階段酵母菌種群數量、葡萄糖濃度和乙醇濃度的變化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1)曲線AB段酵母菌呼吸發(fā)生的場所是▲;曲線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為▲。(2)酵母菌種群數量從C點開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還有▲、▲。(3)在T1—T2時段,單位時間內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4)某同學在T3時取樣,統(tǒng)計的酵母菌種群數量明顯高于D點對應的數量,原因可能有▲、▲和用血球計數板計數時出現錯誤等。26.(8分)(l)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2)乙醇含量過高培養(yǎng)液的pH下降(3)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的能量少酵母菌種群數量增多(4)取樣時培養(yǎng)液未搖勻,從底部取樣未染色,統(tǒng)計的菌體數包含了死亡的菌體上海卷(六)回答下列有關光合作用的問題。(12分)葉綠體內進行的光合作用過程如右圖所示。磷酸轉運器是葉綠體膜上的重要蛋白質。在有光條件下,磷酸轉運器將卡爾文循環(huán)產生的磷酸丙糖不斷運至細胞質用于蔗糖合成,同時將釋放的Pi運至葉綠體基質。上海卷41.葉綠體的大小、數目隨植物生存環(huán)境的不同而不同。試比較生活在向陽處與背陰處的同種植物葉綠體的大小和數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向陽處植物葉綠體小且數目多/背陰處植物葉綠體大且數目少(葉綠體的大小或數目答出一方面即可)(1分)上海卷42.圖中物質B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答案:O2(1分)上海卷43.據圖分析,若磷酸轉運器的活性受抑制,則卡爾文循環(huán)會被_______,可能的機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抑制(1分)磷酸運轉器的活性受抑制,葉綠體內磷酸丙糖濃度增加;從葉綠體外轉運進的磷酸減少;淀粉積累;均會抑制卡爾文循環(huán)(3分)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與呼吸作用釋放的CO2量相等時,環(huán)境中的CO2濃度為CO2補償點;CO2達到一定濃度時,光合速率不同增加,此時的CO2濃度為CO2飽和點。育種專家測定了22時,某作物A、B兩個品種在不同CO2濃度下的CO2吸收量,以及黑暗條件下的CO2釋放量,結果如下表。上海卷44.CO2飽和點時,A品種的總光合速率為_____mmol/(m2h)。答案:187.20(1分)上海卷45.若環(huán)境中的CO2濃度保持在CO2飽和點,先光照14小時,再黑暗10小時,則一天中A品種積累的葡萄糖比B品種多_____mg/m2。(相對原子量:C-12,O-16,H-1)答案:2376(1分)上海卷46.若其他條件不變,溫度上升至27答案:升高(1分)溫度上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都增強,CO2補償點升高(2分)廣東卷26.(16分)觀賞植物蝴蝶蘭可通過改變CO2吸收方式以適應環(huán)境變化。長期干旱條件下,蝴蝶蘭在夜間吸收CO2并貯存在細胞中。依圖9分析,長期干旱條件下的蝴蝶蘭在0~4時(填“有”或“無”)ATP和[H]的合成,原因是;此時段(填“有”或“無”)光合作用的暗反應發(fā)生,原因是;10~16時無明顯CO2吸收的直接原因是。從圖10可知,栽培蝴蝶蘭應避免,以利于其較快生長。此外,由于蝴蝶蘭屬陰生植物,栽培時還需適當。蝴蝶蘭的種苗可利用植物細胞的,通過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大規(guī)模生產,此過程中細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26.(16分)(1)有;呼吸作用合成無;葉綠體在無光時不能合成ATP和[H];氣孔關閉(2)長期干旱(長期缺水);遮陰(3)全能性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廣東卷29.(16分)中國的飲食講究“色香味”,顏色會影響消費。小李同學擬研發(fā)“綠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長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蘆為材料進行如下實驗。=1\*ROMANI.提取葉綠素葉綠素粗產品濃縮液過濾液提取液綠色葉片X葉綠素粗產品濃縮液過濾液提取液綠色葉片碳酸鈣=2\*ROMANII.探究pH對葉綠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取一些葉綠素粗產品,配成一定濃度的溶液,于室溫(約25℃實驗組號葉綠素溶液(mL)調pH至處理時間(min)溶液顏色=1\*GB3①3.0Y10綠色=2\*GB3②3.07.010綠色=3\*GB3③3.06.010黃綠色=4\*GB3④3.05.010黃褐色注:葉綠素被破壞后變成黃褐色。根據所學知識和實驗結果,請回答:(1)提取食用葉綠素的X應該為,原因是。(2)表中Y應該為,原因是。(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葉綠素色素不適用于食品,否則。(4)小李想了解葉綠素產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請你提供檢測方法并寫出主要步驟。29.(16分)(1)對人無害的有機溶劑(食用酒精),葉綠素溶于有機溶劑和應考慮溶劑對人體的影響。(2)8.0,實驗中自變量的變化應有規(guī)律和應考慮堿性PH對葉綠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3)酸性。由于葉綠素被破壞造成食品失綠而影響品質。(4)紙層析法,其主要步驟:①制備濾紙條;②畫色素液細線;③用層析液分離色素;④觀察色素帶。26.(8分)(2011海南,26)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實驗,把培養(yǎng)在完全營養(yǎng)液中、生長狀態(tài)一致的3組某種植物幼苗分別放入A、B、C三個完全相同的玻璃鐘罩內(如下圖所示),其中A不密封。B、C密封。B內培養(yǎng)皿中盛有Ba(OH)2溶液,A、C內培養(yǎng)皿中盛有蒸餾水,各培養(yǎng)皿中液體的體積相同。該實驗在光照充足、溫度適宜的環(huán)境中進行?;卮饐栴}:(1)根據上述實驗設計判斷,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2)從理論上講,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預期的實驗結果是:B中的幼苗生長量比C中的____(大、小),原因是_______;A中的幼苗生長量比C中的______(大、小),原因是_______。26(1)探究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或光合作用強度受CO2影響)(2)小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a(OH)2溶液能吸收裝置內CO2,導致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大A裝置不密封,CO2充足四川卷30(21分)回答下列I、II小題。I.(9分)有人通過實驗探究某海藻餓最佳培養(yǎng)條件,以獲得最大生物量(注:生物量指單位體積的藻體干重)。(1)在有光條件下培養(yǎng)海藻時,培養(yǎng)液中必須含有________,還需定時向培養(yǎng)液中通入空氣,目的是提供__________。海藻光合速率隨著向光照強度的變化曲線如下圖,圖中B點表示最佳的________________培養(yǎng)條件。(2)該海藻的無光條件下仍能生長,但需在培養(yǎng)液中添加葡萄糖等有機物,目的是提供_______________。(3)向培養(yǎng)液中添加葡萄糖配成不同濃度的培養(yǎng)液,在一定光照條件下培養(yǎng)該海藻,測定海藻的生物量如下表:葡萄糖濃度(g/L)00.10.20.40.61.0海藻生物量(g/L)0.840.931.001.030.790.67要確定培養(yǎng)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濃度,還需設計___________的實驗。(4)綜合上述實驗,獲得該海藻最大生物量的培養(yǎng)條件是______________。30(21分)I.(9分)(1)各種礦質元素CO2光照(2)碳源和能量(3)在0.2-0.6g/L之間更細分的濃度梯度(4)適宜光照,添加適宜濃度的葡萄糖安徽卷29.(18分)I.(10分)保水劑是一類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保水劑和氮肥對小麥光合作用的影響”,進行了以下實驗:材料用具:相同土壤基質栽培的小麥幼苗若干,保水劑,氮肥等。方法步驟:①選取長勢一致的小麥幼苗若干,平均分為A、B、C三組,分別施用適量的保水劑(60kg·hm-2)、氮肥(225kg·hm-2)、保水劑(60kg·hm-2)+氮肥(225kg·hm-2),置于相同的輕度干旱條件下培養(yǎng),其他培養(yǎng)條件相同且適宜②在小麥灌漿期選擇晴朗無風的上午,于10:00~11:00從每組選取相同數量的葉片,進行CO2吸收量及葉綠素含量的測定,結果(均值)如下表:實驗結論:適量的保水劑與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麥光合作用強度。(1)請指出上述方法步驟智能光的缺點?改正:步驟①______________;步驟②_______________.(2)入不考慮方法步驟中的缺陷,影響光合作用的內在因素分析,保水劑與氮肥配施提高了CO2吸收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3)實驗測得的CO2吸收量_____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光合作用過程中CO2實際消耗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強度可通過測定CO2吸收量,也可以通過測定__________________釋放量計算。29I.(1)沒有對照組,應另設一組不施保水劑和氮肥作為對照組取材方法不科學,選取的葉片還應取自植株的相同部位(2)提高了光合作用有關酶的含量與活性(3)小于實驗測得的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過程中CO2實際消耗量與呼吸作用CO2釋放量之差O2新課標卷29.(9分)在光照等適條件下,將培養(yǎng)在濃度為1%的環(huán)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轉移到濃度為0.003%的環(huán)境中,其葉片暗反應中和化合物微摩爾濃度的變化趨勢如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物質A是(化合物化合物)(2)在濃度為1%的環(huán)境中,物質B的濃度比A的低,原因是;將濃度從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質濃度升高的原因是。(3)若是該物質繼續(xù)處于濃度為0.003%的環(huán)境中,暗反應中和化合物濃度達到穩(wěn)定時,物質A的濃度比B的(低、高)(4)濃度為0.003%時,該物質光合速率最大時所需要的光照強度比濃度為0.1%時的(低、高),其原因是。29.(1)C3化合物(2)暗反應速率在該環(huán)境中已達到穩(wěn)定,即3和C5化合物的含量穩(wěn)定。根據暗反應的特點,此時C3化合物的分子數是C5化合物的2倍。當CO2濃度突然降低時,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變,消耗速率卻減慢,導致C5化合物積累。(3)高(4)低CO2濃度低時,暗反應的強度低,所需ATP和[H]少HYPERLINK第6章細胞的生命歷程安徽卷2.干細胞移植現已成為治療糖尿病的一種臨床新技術。自體骨髓干細胞植入胰腺組織后可分化為胰島樣細胞,以替代損傷的胰島B細胞,達到治療糖尿病的目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骨髓干細胞與胰島樣細胞的基因組成不同,基因表達產物不同B.骨髓干細胞與胰島樣細胞的基因組成相同,基因表達存在差異C.胰島組織微環(huán)境造成骨髓干細胞基因丟失,分化成為胰島樣細胞D.胰島組織微環(huán)境對骨髓干細胞分化無影響,分化是由基因決定的全國卷1.下列能說明某細胞已經發(fā)生分化的是A.進行ATP的合成B.進行mRNA的合成C.存在血紅蛋白D.存在纖維蛋白原基因北京卷1.下列生命過程中,沒有發(fā)生細胞分化的是A.斷尾壁虎長出新尾巴B.砍伐后的樹樁上長出新枝條C.蝌蚪尾巴消失的過程D.胚胎發(fā)育中出現造血干細胞山東卷2.下列發(fā)生了細胞分化且能體現體細胞全能性的生物學過程是A.玉米種子萌發(fā)長成新植株B.小鼠骨髓造血干細胞形成各種血細胞C.小麥花粉經離體培養(yǎng)發(fā)育志單倍體植株D.胡蘿卜根韌皮部細胞經組織培養(yǎng)發(fā)育成新植株山東卷3.下列有關細胞癌變的敘述,正確的是A.基因突變導致的各種細胞癌變均可遺傳B.石棉和黃曲霉素是不同類型的致癌因子C.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對癌變細胞具有清除作用D.癌變細胞內酶活性降低導致細胞代謝減緩江蘇卷5.關于人體細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分化導致基因選擇性表達,細胞種類增多B.細胞衰老表現為酶活性降低,細胞核體積減小C.細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個體生長發(fā)育D.細胞癌變導致細胞黏著性降低,易分散轉移6.(2011全國課標,6,6分)下表是根據實驗目的,所需用的試劑與預期的實驗結果正確的是實驗目的試劑預期的實驗結果A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醋酸洋紅染色體被染成紫紅色B檢測植物組織中的脂肪雙縮脲試劑脂肪顆粒被染成紅色C檢測植物組織中的葡萄糖甲基綠葡萄糖與甲基綠作用,生成綠色沉淀D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斐林試劑吡羅紅斐林試劑將DNA染成綠色,吡羅紅將RNA染成紅色浙江卷31.(12分)為了探究某物質(X)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實驗思路:(1)實驗分組:甲組:培養(yǎng)液+Y細胞+3H-TdR(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生理鹽水乙組:培養(yǎng)液+Y細胞3H-TdR+X(用生理鹽水配制)每組設置若干個重復樣品。(2)分別測定兩組的CRD(細胞內的放射性強度),求每組的平均值。將各樣品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合適時間后,測定CRD,求每組平均值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要求與說明:答題時用X、CRD、3H-TDR表示相關名詞:Y細胞是能增值的高等動物體細胞)請回答:(1)實驗目的:。(2)預測實驗結果及結論:。(3)實驗中采用3H-TDR的原因是:。31.(12分)(1)探究X對Y細胞增殖(DNA合成)的影響。(2)如果乙組CRD明顯高于甲組,說明X對Y細胞增殖(DNA合成)有促進作用。 如果乙組CRD與甲組基本相同,說明X對Y細胞增殖(DNA合成)無影響。 如果乙組CRD明顯低于甲組,說明X對Y細胞增殖(DNA合成)有抑制作用。(3)3H—TdR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可根據CRD變化來判斷細胞增殖(DNA合成)情況。福建卷26.(28分)回答下列Ⅰ、Ⅱ題
Ⅰ。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對核輻射損傷很敏感,主要表現在核輻射會誘導免疫細胞凋亡。人白細胞介素18(IL-18)能促進免疫細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組開展了“IL-18對核輻射誘導小鼠脾細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選取若干實驗小鼠,隨機分成三組:①組無輻射損傷;②組輻射損傷(60Co照射,下同);③組先輻射損傷,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別取各組小鼠脾細胞進行體外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了Oh、12h、24h、48h后,進行細胞凋亡檢測,得到的細胞凋亡相對值如下表:組別處理方法0h12h24h48h①無輻射損傷0.0460.0560.0480.038②輻射損傷0.4600.4200.5300.520③輻射損傷+IL–180.2390.2650.2790.269選擇脾細胞作為本實驗材料,是因為脾臟是集體重要的_______器官。已知IL-18是一種淋巴因子,淋巴因子與______都屬于免疫活性物質。自爆凋亡是由遺傳機制決定的______死亡。從表中數據可知,細胞凋亡相對值越小,說明發(fā)生凋亡的脾細胞數目越______;從_______(組別)兩組數據可知,IL-18能夠抑制脾細胞凋亡??蒲行〗M還設置了第④組實驗,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進行輻射損傷,14天后的實驗操作同前三組。與第③組相比,設置第④組的目的是______。在作物育種中,可用60Co放出的γ涉嫌使作物發(fā)生基因突變,從中篩選出優(yōu)良的變異類型,這種育種方法叫做______育種,其特點是______(至少答出兩點)。26.(28分)Ⅰ。(1)免疫抗體(溶菌酶)(2)編程性(程序性)少②③(3)比較核輻射前后注射IL-18對抑制脾細胞凋亡的影響(4)誘變(輻射)提高變異頻率,加速育種進程;變異不定向,盲目性大;優(yōu)良變異類型少(答出兩點即可)江蘇卷28.(8分)洋蔥(2n=16)為二倍體植物。為比較不同處理方法對洋蔥根尖細胞分裂指數(即視野內分裂期細胞數占細胞總數的百分比)的影響,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步驟如下:①將洋蔥的老根去除,經水培生根后取出。②將洋蔥分組同時轉入質量分數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別培養(yǎng)24h、36h、48h;秋水仙素處理停止后再轉入清水中分別培養(yǎng)0h、12h、24h、36h。③剪取根尖,用Carnoy固定液(用3份無水乙醇、l份冰乙酸混勻)固定8h,然后將根尖浸泡在1mol/L鹽酸溶液中5—8min。④將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養(yǎng)皿中漂洗。⑤用石炭酸.品紅試劑染色。⑥制片、鏡檢;計數、拍照。實驗結果:不同方法處理后的細胞分裂指數(%)如下表.秋水仙素溶液處理清水培養(yǎng)時間(h)質量分數(%)時間(h)01224362410.7113.6814.1914.460.01369.9411.9913.5913.62487.9810.0612.2211.970.1247.749.0911.0710.86366.127.879.989.81485.976.687.988.56請分析上述實驗,回答有關問題:(1)步驟③中“將根尖浸泡在1mol/L鹽酸溶液中”的作用是▲。(2)步驟⑥為了獲得相應的觀察視野,鏡檢時正確的操作方法是▲。(3)根據所學的知識推測,石炭酸.品紅試劑是一種▲性染料。(4)為了統(tǒng)計數據更加科學,計數時應采取的方法是▲。(5)根據上表結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結論:①質量分數為▲秋水仙素溶液誘導后的細胞分裂指數較高:②本實驗的各種處理中,提高細胞分裂指數的最佳方法是▲。(6)右面為一位同學在步驟⑥所拍攝的顯微照片,形成細胞a的最可能的原因是▲。28.(8分)(1)使組織中細胞相互分離開來(2)先在低倍鏡下觀察,緩慢移動裝片,發(fā)現理想視野后換用高倍鏡(3)堿(4)每組裝片觀察多個視野(5)①0.01%②0.01%秋水仙素溶液誘導24h,再在清水中培養(yǎng)36h(6)秋水仙素處理發(fā)生在上.個細胞周期紡錘體形成之后上海卷(十一)回答下列有關細胞與細胞周期的問題。(8分)圖1為細胞周期的模式圖,圖2為動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方框內填圖中的數字,橫線上填文字)。上海卷67.圖1中,X期代表______;細胞內X期后加倍的細胞器是____;診斷因染色體數目變異導致的遺傳病時,需選擇[]____期的細胞,4期末消失的細胞結構有______。答案:DNA合成后期(G2期)(1分)中心體(1分)[2]中(1分)核仁、核膜(1分)上海卷68.組蛋白是組成染色體的蛋白質。圖2中,組蛋白基因表達時,能發(fā)生堿基配對的場所是[]_____和[]_____。答案:[6]細胞核[7]核糖體上海卷69.圖2中,具有選擇透過性膜的結構結構是__________。(可多選)A.[5]B.[6]C.[7]D.[8]E.[9]F.[10]答案:ABDF(答全得2分,多答、錯答、漏答均不得分)必修二部分HYPERLINK第1章遺傳因子的發(fā)現上海卷31.小麥麥穗基部離地的高度受四對基因控制,這四對基因分別位于四對同源染色體上。每個基因對高度的增加效應相同且具疊加性。將麥穗離地27cm的mmnnuuvv和離地99cm的MMNNUUVV雜交得到F1,再用F1代與甲植株雜交,產生F2代的麥穗離地高度范圍是3690cm,則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為A.MmNnUuVvB.mmNNUuVvC.mmnnUuVVD.mmNnUuVv上海卷24.在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中,F1黃色圓粒豌豆(YyRr)自交產生F2。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F1產生4個配子,比例為1:1:1:1B.F1產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數量之比為1:1C.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是指F1產生的4種類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組合D.F1產生的精子中,基因型為YR和基因型為yr的比例為1:1(2011海南,17)假定五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則雜交組合AaBBCcDDEe×AaBbCCddEe產生的子代中,有一對等位基因雜合、四對等位基因純合的個體所占的比率是A.1/32B.1/16C(2011海南,18)孟德爾對于遺傳學的重要貢獻之一是利用設計巧妙的實驗否定了融合遺傳方式。為了驗證孟德爾遺傳方式的正確性,有人用一株開紅花的煙草和一株開白花的煙草作為親本進行實驗。在下列預期結果中,支持孟德爾遺傳方式而否定融合遺傳方式的是A.紅花親本與白花親本雜交的F1代全為紅花B.紅花親本與白花親本雜交的F1代全為粉紅花C.紅花親本與白花親本雜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現花色分離D.紅花親本雜交,子代全為紅花;白花親本自交,子代全為白花全國卷34.(10分)(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人類中非禿頂和禿項受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為BB時才表現為非禿頂,而女性只有基因型為bb時才表現為禿頂。控制褐色眼(D)和藍色眼(d)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體上,其表現型不受性別影響。這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卮饐栴}:(1)非禿頂男性與非禿頂女性結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現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禿頂男性與禿頂女性結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現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位其父親為禿頂藍色眼而本人為禿頂褐色眼的男性與一位非禿頂藍色眼的女性結婚。這位男性的基因型為____或_____,這位女性的基因型為______或_______。若兩人生育一個女兒,其所有可能的表現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10分)(1)女兒全部為非禿頂,兒子為禿頂或非禿頂(2)女兒全部為非禿頂,兒子全部為禿頂(3)BbDdbbDdBbddBBdd非禿頂褐色眼、非禿頂藍色眼、禿頂褐色眼和禿頂藍色眼福建卷27.二倍體結球甘藍的紫色葉對綠色葉為顯性,控制該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分別位于3號和8號染色體上。下表是純合甘藍雜交試驗的統(tǒng)計數據:請回答:結球甘藍葉性狀的有遺傳遵循____定律。表中組合①的兩個親本基因型為____,理論上組合①的F2紫色葉植株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_____。表中組合②的親本中,紫色葉植株的基因型為____。若組合②的F1與綠色葉甘藍雜交,理論上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請用豎線(|)表示相關染色體,用點(·)表示相關基因位置,在右圖圓圈中畫出組合①的F1體細胞的基因示意圖。27(1)自由組合(2)AABB、aabb1/5(3)AAbb(或aaBB)紫色葉:綠色葉=1:1(4)如右圖新課標卷32.(8分)某植物紅花和白花這對相對性狀同時受多對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當個體的基因型中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即A-B-C-······)才開紅花,否則開白花。現有甲、乙、丙、丁4個純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間進行雜交,雜交組合、后代表現型及其比例如下:根據雜交結果回答問題:(1)這種植物花色的遺傳符合哪些遺傳定律?(2)本實驗中,植物的花色受幾對等位基因的控制,為什么?32.(1)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離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2)答:4對。①本實驗的乙×丙和甲×丁兩個雜交組合中,F2代中紅色個體占全部個體的比例為81/(81+175)=81/256=(3/4)4,根據n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且完全顯性時,F2代中顯性個體的比例為(3/4)n,可判斷這兩個雜交組合中都涉及到4對等位基因。②綜合雜交組合的實驗結果,可進一步判斷乙×丙和甲×丁兩個雜交組合中所涉及的4對等位基因相同。山東卷27.(18分)薺菜的果實形狀有三角形和卵圓形兩種,該形狀的遺傳涉及兩對等位基因,分別是A、a和B、b表示。為探究薺菜果實形狀的遺傳規(guī)律,進行了雜交實驗(如圖)。(1)圖中親本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根據F2表現型比例判斷,薺菜果實形狀的遺傳遵循_____________。F1測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選兩種基因型的親本雜交,F1和F2的性狀表現及比例與圖中結果相同,推斷親本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中F2三角形果實薺菜中,部分個體無論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現型仍然為三角形果實,這樣的個體在F2三角形果實薺菜中的比例為_____________;還有部分個體自交后發(fā)生性狀分離,它們的基因型是________。(3)薺菜果實形狀的相關基因a,b分別由基因A、B突變形成,基因A、B也可以突變成其他多種形式的等位基因,這體現了基因突變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點。自然選擇可積累適應環(huán)境的突變,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_____________,導致生物進化。(4)現有3包基因型分別為AABB、AaBB、和aaBB的薺菜種子,由于標簽丟失而無法區(qū)分。根據以上遺傳規(guī)律,請設計實驗方案確定每包種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狀(三角形果實和卵形果實)的薺菜種子可供選用。實驗步驟:①
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結果預測:Ⅰ如果_______________,則包內種子基因型為AABB;Ⅱ如果_______________,則包內種子基因型為AaBB;Ⅲ
如果_______________,則包內種子基因型為aaBB。答案:(1) AABB和aabb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三角形果實:卵圓形果實=3:1AAbb和aaBB(2)7/15AaBbaaBbAabb(3)不定向性定向改變(4)分別將三包荸薺種子和卵圓形果實種子種下,待植株成熟后分別將待測種子發(fā)育成的植株和卵圓形果實種子發(fā)育成的植株進行雜交,得到F1種子;將得到的F1種子分別種下,植株成熟后進行自交,得到F2種子;將F2種子種下,植株成熟后分別觀察統(tǒng)計F2所有果實性狀及比例。若F2植株上果實形狀為三角形:卵圓形=15:1,則包內種子基因型為AABB;若F2植株上果實形狀為三角形:卵圓形約=27:5,則包內種子基因型為AaBB;若F2植株上果實形狀為三角形:卵圓形=3:1,則包內種子基因型為aaBB;HYPERLINK第3章基因的本質廣東卷2.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雙球菌進行實驗,結果如下表。從表可知實驗組號接種菌型加入S型菌物質培養(yǎng)皿長菌情況=1\*GB3①R蛋白質R型=2\*GB3②R莢膜多糖R型=3\*GB3③RDNAR型、S型=4\*GB3④RDNA(經DNA酶處理)R型A.①不能證明S型菌的蛋白質不是轉化因子B.②說明S型菌的莢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說明S型菌的DNA是轉化因子D.①~④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2011海南,10)關于微生物的敘述,錯誤的是A.T2噬菌體由蛋白質和RNA組成B.藍藻無葉綠體,但能進行光合作用C.通過誘變育種可獲得青霉素高產菌株D.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可促進植物生長(2011海南,16)關于核酸的敘述,正確的是A.只有細胞內的核酸才是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B.DNA分子中兩條脫氧核苷酸鏈之間的堿基一定是通過氫鍵連接的C.分子大小相同、堿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一定相同D.用染色SARS病毒可觀察到DNA和RNA的分布(2011海南,25)關于核酸生物合成的敘述,錯誤的是A.DNA的復制需要消耗能量B.RNA分子可作為DNA合成的模板C.真核生物的大部分核酸在細胞核中合成D.真核細胞染色體DNA的復制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前期江蘇卷12.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分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噬菌體B.分別用35S和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培養(yǎng)C.用35S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攪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實驗分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上海卷27.某雙鏈DNA分子含有400個堿基,其中一條鏈上A:T:G:C=1:2:3:4。下列表述錯誤的是A.該DNA分子的一個堿基改變,不一定會引起子代性狀的改變B.該DNA分子連續(xù)復制兩次,需要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120個C.該DNA分子中4種堿基的比例為A:T:G:C=3:3:7:7D.該DNA分子中的堿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種HYPERLINK第4章基因的表達(2011海南,15)關于RNA的敘述,錯誤的是A.少數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B.真核細胞內mRNA和tRNA都是在細胞質中合成的C.mRNA上決定1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堿基稱為密碼子D.細胞中有多種tRNA,一種tRNA只能轉運一種氨基酸北京卷4.胰島素的A,B兩條肽鏈是由一個基因編碼的:下列有關胰島素的敘述,正確的是A.胰島素基因的兩條DNA單鏈分別編碼A,B兩條肽鏈B.沸水浴加熱之后,構成胰島素的肽鏈充分伸展并斷裂C.胰島素的功能取決于氨基酸的序列,與空間結構無關。D.核糖體合成的多肽鏈需經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島素。安徽卷5.甲、乙圖示真核細胞內兩種物質的合成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甲、乙所示過程通過半保留方式進行,合成的產物是雙鏈核酸分子B甲所示過程在細胞核內進行,乙在細胞質中進行CDNA分子解旋時,甲所示過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D一個細胞周期中,甲所示過程在每個起電之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江蘇卷1.下列物質合成時,需要模板的是A.磷脂和蛋白質B.DNA和酶C.性激素和胰島素D.神經遞質和受體江蘇卷7.關于轉錄和翻譯的敘述,錯誤的是A.轉錄時以核糖核苷酸為原料B.轉錄時RNA聚合酶能識別DNA中特定堿基序列C.mRNA在核糖體上移動翻譯出蛋白質D.不同密碼子編碼同種氨基酸可增強密碼的容錯性上海卷20.原核生物的mRNA通常在轉錄完成之前便可啟動蛋白質的翻譯,但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須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譯蛋白質,針對這一差異的合理解釋是A.原核生物的tRNA合成無需基因指導B.真核生物tRNA呈三葉草結構C.真核生物的核糖體可進入細胞核D.原核生物的核糖體可以靠近DNAHYPERLINK第5章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天津卷4.玉米花藥培養(yǎng)的單倍體幼苗,經秋水仙素處理后形成倍體植株,下圖是該過程中某時段細胞核DNA含量變化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b過程中細胞內不會發(fā)生基因重組 B.c-d過程中細胞內發(fā)生了染色體數加倍 C.c點后細胞內各染色體組的基因組成相同 D.f-g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染色體數減半安徽卷4.人體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具有很強的攝碘能力。臨床上常用小劑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療某些甲狀腺疾病,但大劑量的131I對人體會產生有害影響。積聚在細胞內的131I可能直接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點后的堿基序列改變B.替換DNA分子中的某一堿基引起基因突變C.造成染色體斷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體結構變異D.誘發(fā)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基因突變病遺傳給下一代(2011海南,11)野生型大腸桿菌能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上生長,用射線照射野生型大腸桿菌得到一突變株,該突變株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時必須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長。對這一實驗結果的解釋,不合理的是A.野生型大腸桿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B.野生型大腸桿菌代謝可能不需要氨基酸甲C.該突變株可能無法產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的酶D.該突變株中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喪失(2011海南,19)關于植物染色體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A.染色體組整倍性變化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增加B.染色體組非整倍性變化必然導致新基因的產生C.染色體片段的缺失和重復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變化D.染色體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導致基因排列順序的變化北京卷30.(16分)果蠅的2號染色體上存在朱砂眼和和褐色眼基因,減數分裂時不發(fā)生交叉互換。個體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個體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需果蠅復眼的暗紅色是這兩種色素疊加的結果。(1)和是性基因,就這兩對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蠅的基因型包括。(2)用雙雜合體雄蠅(K)與雙隱性純合體雕蠅進行測試交實驗,母體果蠅復眼為色。為了代表現型及比例為按紅眼:白眼=1:1,說明父本的A、B基因與染色體的對應關系是(3)在近千次的重復實驗中,有6次實驗的子代全部為暗紅眼,反交卻無此現象,從減數分裂的過程分析,出現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的一部分細胞渭南正常完成分裂,無法產生(4)為檢驗上述推測,可用觀察切片,統(tǒng)計的比例,并比較之間該比值的差異。30.(16分)(1)隱aaBb、aaBB(2)白A、B在同一條2號染色體上(3)父本次級精母攜帶有a、b基因的精子(4)顯微鏡次級精母細胞與精細胞K與只產生一種顏色后代的果蠅四川卷31.II.(14分)小麥的染色體數為42條。下圖表示小麥的三個純種品系的部分染色體及基因組成:I、II表示染色體,A為矮桿基因,B為抗矮黃病基因,E為抗條斑病基因,均為顯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麥與近緣種偃麥草雜交后,經多代選育而來(圖中黑色部分是來自自偃麥草的染色體片段)(1)乙、丙系在培育過程中發(fā)生了染色體的____變異。該現象如在自然條件下發(fā)生,可為____提供原材料。(2)甲和乙雜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體正常聯(lián)會,則基因A與可隨_______的分開面分離。F1自交所得F2中有____種基因型,其中僅表現抗矮黃病的基因型有_____種。(3)甲和丙雜交所得到的F1自交,減數分裂中I甲與I乙因差異較大不能正常配對,而其它染色體正常配對,可觀察到____個四分體;該減數分裂正常完成,可生產____種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___條染色體。(4)讓(2)中F1與(3)中F1雜交,若各種配子的形成機會和可育性相等,產生的種子均發(fā)育正常,則后代植株同時表現三種性狀的幾率為____。31II.(14分)(1)結構生物進化(2)同源染色體92(3)20422(4)3/16江蘇卷32.(8分)玉米非糯性基因(W)對糯性基因(w)是顯性,黃胚乳基因(Y)對白胚乳基因(y)是顯性,這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第9號和第6號染色體上。W—和w—表示該基因所在染色體發(fā)生部分缺失(缺失區(qū)段不包括W和w基因),缺失不影響減數分裂過程。染色體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體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請回答下列問題:(1)現有基因型分別為WW、Ww、ww、WW—、W—w、ww—6種玉米植株,通過測交可驗證“染色體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體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結論,寫出測交親本組合的基因型:▲。(2)以基因型為Ww—個體作母本,基因型為W—w個體作父本,子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為▲。(3)基因型為Ww—Yy的個體產生可育雄配子的類型及其比例為▲。(4)現進行正、反交實驗,正交:WwYy(♀)×W—wYy(♂),反交:W—wYy(♀)×WwYy(♂),則正交、反交后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分別為▲、▲。(5)以wwYY和WWyy為親本雜交得到F1,F1自交產生F2。選取F2中的非糯性白胚乳植株,植株間相互傳粉,則后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為▲。32.(8分)(1)ww(♀)×W—w(♂);W—w(♀)×ww(♂)(2)非糯性:糯性=1:1(3)WY:Wy=l:l(4)非糯性黃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黃胚乳:糯性白胚乳=3:1:3:1非糯性黃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黃胚乳:糯性白胚乳=9:3:3:1(5)非糯性白胚乳:糯性白胚乳=8:1HYPERLINK第6章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程安徽卷31.(21分) I.(12分)雄家蠶的性染色體為ZZ,雌家蠶為ZW,已知幼蠶體色正?;颍═)與油質透明基因(t)是位于Z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結天然綠色繭基因(G)與白色繭基因(g)是位于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T對t、G對g為顯性。 (1)現有一雜交組合:ggZTZT×GGZtW,F1中結天然綠色繭的雄性個體所占比例為______。F2中幼蠶體色油質透明且結天然綠色蠶的雄性個體所占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雄蠶產絲多,天然綠色蠶絲銷路好。現有下列基因型雌雄親本:GGZTW、GgZtW、ggZtW、GGZtW、GGZTZt、ggZTZt、ggZtZt、GgZtZt,請設計一個雜交組合,利用幼蠶體色油質透明易區(qū)別的特點,從F1中選擇結天然綠色繭的雄蠶用于生產(用遺傳圖解和必要的文字表達)31. I.(1) (2)P:基因型ggZtZt×GGZTWF1:基因型GgZTZtGgZtW 從孵化出的F1幼蠶中,淘汰體色油質透明的雌家蠶,保留體色正常的雄家蠶用于生產或P:基因型GgZTZt×GGZTW F1:基因型GgZTZTGGZTZTGgZtWGGZtW從孵化出的F1幼蠶中,淘汰體色油質透明的雌家蠶,保留體色正常的雄家蠶用于生產。HYPERLINK第7章現代生物進化理論(2011海南,20)某地區(qū)共同生活著具有捕食關系的甲、乙兩種動物,兩者的個體數長期保持穩(wěn)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乙物種的滅絕必然導致甲物種的滅絕,反之亦然B.在長期進化中,甲、乙兩物種必然互為選擇因素C.甲物種基因的突變必然導致乙物種基因的突變,反之亦然D.甲、乙個體數的長期穩(wěn)定說明兩個種群的基因頻率沒有改變廣東卷25.最近,可以抵抗多數抗生素的“超級細菌”引人關注,這類細菌含有超強耐藥性基因NDM-1,該基因編碼金屬β-內酰胺酶,此菌耐藥性產生的原因是A.定向突變 B.抗生素濫用C.金屬β-內酰胺酶使許多抗菌藥物失活 D.通過染色體交換從其它細菌獲得耐藥基因廣東卷27.(16分)登革熱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時將病毒傳染給人,可引起病人發(fā)熱、出血甚至休克??茖W家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傳播。(1)將S基因轉入蚊子體內,使蚊子的唾液腺細胞大量表達S蛋白,該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熱病毒的復制。為了獲得轉基因蚊子,需要將攜帶S基因的載體導入蚊子的細胞。如果轉基因成功,在轉基因蚊子體內可檢測出、和。(2)科學家獲得一種顯性突變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純合的雄蚊(AABB)與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體中A基因頻率是,F2群體中A基因頻率是。(3)將S基因分別插入到A、B基因的緊鄰位置(如圖11),將該純合的轉基因雄蚊釋放到野生群體中,群體中蚊子體內病毒的平均數目會逐代,原因是。27.(16分)(1)受精卵;S基因,S基因的mRNA,S蛋白。(2)50%;60%(3)下降;群體中S基因頻率逐代升高,而S基因表達的蛋白可以抑制蚊子體內病毒的繁殖江蘇卷6.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方向B.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的改變C.種群內基因頻率的改變在世代間具有連續(xù)性D.種群內基因頻率改變的偶然性隨種群數量下降而減小上海卷(八)回答下列有關生物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問題。(9分)上海卷51.現代綜合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____。答案:種群(1分)材料一:某種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萬年之后,此種蛾中的一部分當感受到蝙蝠的超聲波時,便會運用復雜的飛行模式,逃脫危險,其身體也發(fā)生了一些其他改變。當人工使變化后的蛾與祖先蛾交配后,產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材料二:蛙是幼體生活于水中,成體可生活于水中或陸地的動物。由于劇烈的地質變化,使某種蛙生活的水體分開,蛙被隔離為兩個種群。千百萬年之后,這兩個種群不能自然交配。依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上海卷52.這兩則材料中發(fā)生的相似事件是____。A.適應輻射B.地理隔離C.生存競爭D.生殖隔離答案:D(2分)上海卷53.在材料一中,蛾復雜飛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_____的結果。答案:自然選擇/適者生存(1分)上海卷54.在材料二中,若發(fā)生劇烈地質變化后,其中一個蛙種群生活的水體逐漸干涸,種群中個體數減少,導致該種群的____變小。右表為V基因在種群A和B中的基因型個體數。答案:基因庫(1分)上海卷55.計算Va在A種群中的頻率________。答案:33%(2分)上海卷56.就V基因而言,比較A種群和B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并利用表中數據陳述判斷依據____________。答案:A種群的遺傳多樣性高于B種群(1分),A種群基因型為5種,B種群基因型為4種/A種群基因型多于B種群基因型(1分)必修3部分HYPERLINK第1章人體的內環(huán)境廣東卷24.小楊同學將部分生物學知識歸納如下,其中正確的是淋巴液血漿淋巴液血漿組織液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物質流動激素分泌調節(jié)AB消費者生產者消費者生產者分解者葡萄糖淀粉肝糖原血糖調節(jié)能量流動CD江蘇卷9.下列關于人體內環(huán)境的敘述,錯誤的是A.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結合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B.內環(huán)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經遞質等C.組織液滲回血漿和滲入淋巴的量相差較大D.血漿的成分穩(wěn)定時,機體達到穩(wěn)態(tài)HYPERLINK第2章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2011海南,7)關于哺乳動物下丘腦的敘述,錯誤的是A.下丘腦具有內分泌功能B.調節(jié)產熱和散熱,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C.感受細胞外液滲透壓變化,調節(jié)動物體水鹽平衡D.分泌促甲狀腺激素,調節(jié)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2011海南,8)突觸后膜受體與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車輛抵押貸款信保業(yè)務借款協(xié)議
-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第五單元長方形的面積∣北師大版
- 2025年工作室網站合同
- 行業(yè)培訓外包合同(2篇)
- (高清版)DB45∕T 227-2022 地理標志產品 廣西肉桂
- 任務二 高效地下載信息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桂科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
- 第十一課 智能家居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青島版(2019)初中信息技術第四冊
- 第八單元(A卷基礎篇)三年級語文下冊單元分層訓練AB卷(部編版)
- 第六單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單元測試)-蘇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含解析)
- 2025年吉林工程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完整
- 國網新聞宣傳與企業(yè)文化管理專責題庫匯總-下(判斷、簡答題)
- 職業(yè)衛(wèi)生調查表
- GB/T 11982.1-2005聚氯乙烯卷材地板第1部分:帶基材的聚氯乙烯卷材地板
- GB/T 10046-2018銀釬料
- GB 4094-2016汽車操縱件、指示器及信號裝置的標志
- 免疫學檢測技術的基本原理優(yōu)秀課件
- 第一講 文化概論
- 小兒急性喉炎-課件
- 醫(yī)院難免壓瘡申報表
- 七年級上冊走進Python的世界第一課python導入及海龜編輯器介紹
- 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警示教育培訓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