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第12課閣夜學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第12課閣夜學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第12課閣夜學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第12課閣夜學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第12課閣夜學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6-第12課閣夜導學目標1.了解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理解杜甫在詩中的思想感情。2.通過這首詩體會杜甫沉郁頓挫的詩風。課內(nèi)自主學習一文化常識1.詩歌背景解讀該詩是大歷元年(766)的冬天杜甫寓居夔州西閣時所作。當時西川崔旰、郭英乂(yì)、楊子琳等軍閥混戰(zhàn),連年不息,吐蕃也不斷侵襲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嚴武、高適等都先后去世。感時憶舊,他寫了這首詩,表現(xiàn)出異樣沉重的心情。2.古文學問積累(考點)(1)《五經(jīng)》指的是《詩》《書》《禮》《易》《春秋》五部儒家經(jīng)典著作。(2)股肱之臣,股指的是大腿,而肱是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輔佐帝王的重臣,也喻為非常親近且辦事得力的人。(3)江表是指長江以南的地區(qū),從中原看,地處長江之外,南方六朝所在地區(qū)都泛稱江表。二古詩文基礎(chǔ)1.字音識記①催短景(yǐnɡ)②霽寒宵(jì)③數(shù)處(chù)④漁樵(qiáo)2.詞語說明(1)歲暮陰陽催短景歲暮:冬季景:通“影”,日光(2)天際霜雪霽寒宵霽:雨雪過后,天放晴(3)三峽星河影動搖動搖:搖曳不定(4)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夷歌:指四川境內(nèi)少數(shù)民族的歌謠(5)人事音書漫寂寥人事:交游漫:徒然、白白地3.倒裝句(1)天際霜雪霽寒宵(正常語序為“寒宵霽”)(2)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正常語序為“千家聞戰(zhàn)伐野哭”)(3)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正常語序應為“漁樵數(shù)處起夷歌”)4.默寫填空(1)《閣夜》中描繪冬景、有蕭瑟之感的詩句是:“”。(2)《閣夜》中用聽覺、視覺表現(xiàn)詩人的悲壯情懷的詩句是:“”。(3)《閣夜》中形成顯明對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災難,顯示地方風情的詩句是:“”。(4)《閣夜》中表達詩人對宇宙永恒和人生無常的悲嘆的詩句是:“”。答案(1)歲暮陰陽催短景,天際霜雪霽寒宵(2)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3)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4)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課內(nèi)文本探究一|文脈梳理二|文本探究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詩人在《閣夜》中一共寫了幾種悲慨?[考點:評價作者的觀點看法]我的答案:答案提示:共寫了五種:①對時間飛逝人生短促的感慨;②客居天際的凄寒;③對百姓因斗爭而勞頓的痛惜;④對宇宙永恒、人生無常的悲嘆;⑤自己老病孤獨、親朋音信斷絕的寂寥和無奈。2.頷聯(lián)“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為千古名句,說說其妙處。[考點: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我的答案:提示:五更時分傳來的鼓角聲,起伏悲壯,這是從聽覺來寫。三峽水倒映著的銀河星辰,隨著江波搖動,這是從視覺來寫。當時安史之亂雖已平定數(shù)年,但各地時有戰(zhàn)事。五更時分,愁人不寐,那鼓角之聲更顯得悲壯感人。這從側(cè)面烘托出兵革未息、時局動蕩、斗爭頻仍的氣氛。天上星河雖然壯麗無比,但映照于峽江時,因湍急的江流而呈現(xiàn)出破裂、搖曳不定的景象,這好像與詩人風雨飄搖的人生、時局的紛亂有些相像。這兩句氣概蒼涼,音調(diào)雄渾鏗鏘,辭采清麗壯闊,蘊含著詩人悲壯深厚的情懷。3.[技法探微]簡析詩歌中運用的典故及其作用。[考點: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我的答案:提示:詩歌尾聯(lián)寫道:“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薄芭P龍”指諸葛亮?!败S馬”指公孫述。這里,詩人化用左思《蜀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句,意指公孫述在西漢末乘亂據(jù)蜀稱帝,詩人運用典故,在比較中含蓄而深厚地表達了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懷。“終黃土”即最終都死去,同歸黃土。上句的意思是說,(詩人)極目遠眺夔州西郊的武侯廟與東南的白帝廟,一世之雄,他們也成了黃土中的枯骨。“人事音書”即人情世故。“漫”即隨它,不管他。下句的意思是說,交好的友人都死了,親朋也無一字書信問候,人生是這樣孤獨苦悶,孤獨苦悶也終將成為虛無,那就隨它去吧。從最終兩句來看,通過對“臥龍躍馬終黃土”的描述,自然流露出詩人極為憂憤感傷的心情。4.[創(chuàng)新表達]這首詩中“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兩句,與《旅夜書懷》中“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都是律詩的頷聯(lián),而且都寫到了江水和夜景。它們在意境上有什么相像之處和不同之處?試作分析。我的答案:提示:相像之處:“三峽”“星河”“平野”“大江”都是寬闊、浩蕩的意象,這兩聯(lián)都營造出雄渾闊大的意境。不同之處:“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從“五更”到“三峽”,時空結(jié)合,將眼前之景與心中憂國傷時之感、身世凄涼之情合而為一,是以哀景寫哀情?!靶谴蛊揭伴煟掠看蠼鳌?,自然景物之間相互襯托,以寬闊的原野、皎潔的月光、閃耀的星星來反襯詩人孤獨的形象和凄苦的心境,是以樂景寫哀情。教材遷移講練(一)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看法一、古代詩歌常見的題材(一)詩歌,無論是寫景還是敘事,無論是詠物還是懷古,都寄寓了詩人肯定的感情。要評價古詩的思想內(nèi)容,就要涉及古詩的題材分類,因為不同的題材確定了古詩表達內(nèi)容的不同。按詩歌體裁分類(一)山水田園詩:山水詩源于南朝謝靈運,田園詩源于晉代陶淵明。山水田園詩以唐代王維、孟浩然為代表。這類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nóng)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美麗,風格安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多用白描手法。(二)邊塞征戰(zhàn)詩: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斗爭為題材的詩,發(fā)展到唐代,由于斗爭頻繁,統(tǒng)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簡單得多,加之盛唐那種主動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于是奇情壯美的邊塞詩便大大發(fā)展起來了,形成一個新的詩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王昌齡。盛唐的邊塞詩基調(diào)是豪邁、爽朗、勇往直前的。即使是艱苦的斗爭,也壯美無比,即使是出征遠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壯烈犧牲,也死而無悔。到了中、晚唐,國力漸衰,雖然詩人也保持著昂揚向上的基調(diào),但悲壯哀傷的成分多了起來。如“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到了宋代,國家在民族斗爭中始終處于劣勢,外侮不斷,國難當頭,在邊塞征戰(zhàn)詩中流露出來的感情,就更多地體現(xiàn)為報國無門的憤懣,如陸游的“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三)詠史懷古詩:以歷史為主要內(nèi)容,對歷史人物的功過、歷史事務的成敗、朝代的興衰發(fā)表評論,抒發(fā)感慨?;蚋袘焉硎?,或借古諷今,或懷古論事。標題一般是古跡名、古地名,或直說“懷古”。<典型例題>閱讀下面的宋詩,回答問題。次石湖書扇韻①姜夔②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注]①石湖:南宋詩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職歸隱石湖(在今江蘇蘇州),自號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浪跡江湖,終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見范成大,這首詩約作于此時。(1)有人說,詩的后兩句歌頌了范成大的品德,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趨炎附勢的人。你對此有什么看法?請簡要說明。答:剖析依據(jù)題干的指向,把“人不到”中的“人”理解為趨炎附勢的小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見操守清介,這是對范成大品德的稱頌,是符合詩意的。把“人不到”中的“人”理解為泛指一般人,“人不到”則表明無人相擾的幽靜,這種理解也是符合詩意的。作答這類開放性的評價題,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關(guān)鍵是要結(jié)合詩意說明理由,做到言之有理即可,但不行脫離詩意妄加評價。答案同意:詩的后兩句寫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視功名、淡泊利祿的高潔品德,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出那些趨炎附勢之人的勢利,同時還寫出了詩人對范成大的崇仰、欽佩與贊美。不同意:“人”應是泛指一般人?!叭瞬坏健北砻鳠o人相擾的幽靜,更加襯托出環(huán)境的優(yōu)雅,也突出地表現(xiàn)出范成大淡泊、安靜的精神境界。(2)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gòu)成的?請簡要敘述。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