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濟寧市校際聯(lián)考高二上學期12月考試歷史試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濟寧市校際聯(lián)考高二上學期12月考試歷史試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濟寧市校際聯(lián)考高二上學期12月考試歷史試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濟寧市校際聯(lián)考高二上學期12月考試歷史試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濟寧市校際聯(lián)考高二上學期12月考試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濟寧市校際聯(lián)考高二上學期12月考試歷史試卷

一、單選題(★★★★)1.周人認為,商之所以滅亡是因為“斂怨以為德”,為上天所棄;為此,周奉行“惟德是依”“敬天保民”。這主要體現(xiàn)了周人()

A.能夠借鑒歷史經驗B.推崇神權至上思想C.沿襲前朝價值觀念D.堅持禮法并重傳統(tǒng)(★★★★)2.西漢時,“刺史舉民有茂材,移名丞相,丞相考召”。其中,選博士等,取明經;選廷尉正等,取明律令;選三輔令等,取治?。▌。悍敝兀?jù)此可知,這一選官途徑重在()

A.依據(jù)政績實效B.參考資品等次C.關注家世道德D.考察為官能力(★★★)3.“判”是古時官員斷決獄訟的文本,也是唐代銓選官吏的考試科目之一。唐代的《龍筋鳳髓判》是我國完整傳世的一部判例集,通過模擬判例的形式陳述案例緣由,給出判決意見,并進行解釋,為應試者提供了“判”的寫作程式和方法。這說明唐代()

A.以法為教,輕視了道德禮義B.重視家訓,教化滲透至基層C.注重判例解讀,提升官員司法素養(yǎng)D.強調司法實踐,開創(chuàng)律例合編體例(★★★★)4.唐玄宗針對民間銷毀銅錢用于鑄造銅器的現(xiàn)象,下詔曰“今天下泉貨益少,幣帛頗輕,欲使天下流通,焉可得也”,遂禁止私造銅器,由官府統(tǒng)一收購冶煉出的銅鉛錫,杜絕私自買賣。制定該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國家財政的入不敷出B.鑄幣材料嚴重短缺C.銅鉛錫專賣措施失效D.銅錢流通范圍有限(★★★)5.明清時期,晉商店鋪對于領東開業(yè)、招牌領章、賬簿管理、經營范圍、用人定位、職責權限、決算開紅、起居生活等事項,均制定了明確的店規(guī)鋪紀。晉商亦形成了“一店受困,同鄉(xiāng)共助”的風氣。上述情形的出現(xiàn)()

A.是商業(yè)法規(guī)成熟化的標志B.說明晉商的業(yè)務遍及全國C.表明重農抑商政策被放棄D.有利于商業(yè)的規(guī)模化發(fā)展(★★★)6.下表為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常平倉的部分支出情況。這些支出反映了北宋政府()

時間支出及用途熙寧六年十一月3萬石谷,淮南西路招募饑民興修水利熙寧七年五月5萬石谷,真定府路減價出糶熙寧九年二月10萬緡錢,廣南西路轉運司以備軍需

A.力圖發(fā)展農業(yè)平抑物價B.運用經濟手段穩(wěn)定秩序C.鼓勵民間組織救濟災民D.增加軍費緩解邊防壓力(★★★)7.明朝時期,朝廷除對各地的監(jiān)察御史進行考核外,還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時據(jù)實上報御史巡按地方時有無鋪張浪費以勞州縣等情況。這些規(guī)定旨在

A.保證監(jiān)察規(guī)范有效B.限制監(jiān)察御史權力C.協(xié)調中央與地方的關系D.拓寬對地方的監(jiān)察渠道(★★★)8.1979~1984年,我國糧食種植面積由18億余畝減少到16.9億畝,平均每年減少近2000萬畝。糧食畝產由337斤提高到481斤,平均每年增長24斤。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A.適應了種植業(yè)結構的調整B.引發(fā)了農村土地所有制的變化C.解決了國家糧食安全問題D.促進了育種技術的進步(★★★)9.1855年,在華外商共1038人,比1837年增加了3倍,分屬于219家洋行。西方商人還在開放口岸投資辦廠,由此產生了依附于外國商人的特殊階層一一買辦。據(jù)此推知,買辦階層是()

A.自然經濟解體的結果B.西方經濟發(fā)展的產物C.西方殖民滲透的工具D.商品交易安全的保障(★★★★)10.碼頭工人是中國近代城市中典型的“苦力”群體,在上海尤具代表性。建國后上海碼頭工人的工作開始“競賽化"。1951年上海市運輸公司舉辦的首次勞動競賽分為團體和個人賽,前三甲可以獲得一定獎勵。碼頭工人還被宣傳為“替國家增加了財富,愛護人民財產”的模范。這一轉變反映了()

A.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建立B.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C.中國社會發(fā)展方向發(fā)生根本改變D.中國從落后農業(yè)國變?yōu)橄冗M工業(yè)國(★★★)11.如圖為世界物種交流過程中某一作物的傳播路線圖。該作物是()

A.甘蔗B.小麥C.水稻D.番茄(★★★)12.在中世紀,“胡椒袋”是歐洲有錢人的外號,胡椒面在稱重時要關緊犬門,以免被過堂風吹跑。但是到了16、17世紀,胡椒卻成為歐洲市場上的大眾化商品。這種變化()

A.反映大量貴金屬流入歐洲B.推動了歐洲商業(yè)革命的出現(xiàn)C.受到外來物種引進的影響D.得益于世界聯(lián)系的日益密切(★★★)13.下表為英國近代人口結構變化簡表(局部)。

年代1700年1801年1851年總人口(萬人)5068662088城市人口(萬人)852381119城市率16.8%27.5%53.6%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國()

A.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完善B.生產方式的巨大變革C.海外殖民活動的擴展D.城市居住環(huán)境的改善(★★★)14.如圖是1924—1926年在批發(fā)商業(yè)中蘇聯(lián)的國營商業(yè)與私營商業(yè)的比例示意圖:(單位:%)這一變化()

A.扭轉了國家資本主義的方向B.促進了蘇俄經濟政策的調整C.確立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D.鞏固了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15.19世紀,英國倫敦大多數(shù)生活垃圾都有相應的市場用途(如表),對此,有學者指出,“1800年后,隨著工業(yè)化、城市化和人口增長……,垃圾被賦予了回收利用的新意義”。這主要表明,當時倫敦()

垃圾種類市場用途煤灰、煤渣制磚、農肥破布、碎布造紙、制衣帽碎瓷器建筑、鋪路廚余垃圾農肥各類破舊用品出售給對應廢品回收商

A.資源的利用效益得到提高B.環(huán)境污染問題得以解決C.基礎設施建設臻于完善D.社會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二、材料題(★★★)16.【中國古代南方經濟發(fā)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以吳地為中心的江南地區(qū)長期被中原人視為“蠻荒地帶”。至公元1000年左右,中原文明仍處于主導地位。吳地加速開發(fā)的契機在安史之亂之后才出現(xiàn),這一時期,人們大力發(fā)展丘陵地區(qū)的農業(yè),使大片沼澤變?yōu)榱继?,全國的經濟中心也開始逐漸南移。宋元時期,江南代替中原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所在;明清時期,吳地成為中國首富之區(qū)。明清時期,蘇州地區(qū)農業(yè)單位面積產量提高,達到“五年耕而余二年之食”的水平。絲織業(yè)分工更加細密,綾、絹和羅等各種專門的織機出現(xiàn),能制造各種復雜的花紋。蘇州的水陸交通發(fā)達,“上自帝京,遠連交廣,以及海外諸洋,梯航畢至”。繪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姑蘇繁華圖》生動地反映了當時蘇州工商業(yè)繁榮的盛況?!幾岳顣匝唷睹髑鍟r期吳地商品經濟的繁榮及市民文化的發(fā)展》材料二——據(jù)【美】施堅雅《中國歷史的結構》整理(1)根據(jù)材料一、概述以吳地為中心的江南地區(qū)在古代中國經濟地位的變化過程。(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指出兩宋時期華北和東南沿海經濟活動水平變化的總體趨勢,分析造成這一趨勢的主要原因。(★★★)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晚清的仕途觀材料一山西舉人劉大鵬在《退想齋日記》(1913年3月27日)中寫道:“自變亂以后,學堂之內禁讀經書,只令學生讀教科書,則圣賢之道將由是而泯焉,吾恐不久學界必更有一場大慘劇演出于世也?!辈牧隙稌r報》說:“盛矣哉!革千年沉痼之積弊,新薄海臣民之視聽,驅天下人士使各奮其精神才力,咸出于有用之途,所以作人才而興中國者,其在斯乎?”《萬國公報》道:“中國政府近于改革之事頗有改觀,而立廢科舉一節(jié),取數(shù)百年來敗壞中國及近日屢蹶屢起、根深蒂固之附屬物,一旦拔廢之,是真中國歷史上之新紀元,而東方大局之轉移在此矣?!辈牧先迥┬抡U除科舉制度之后,士紳階層賴以存在的制度基礎不復存在。傳統(tǒng)鄉(xiāng)村社會依靠士紳實現(xiàn)自治的穩(wěn)定結構被打破,與之同步的是國家政權下沉的努力,但是,自上而下的授權來源使得鄉(xiāng)村社會被“土豪劣紳”充斥,最終導致政權的覆滅。——岳銘青:《科舉制廢除、士紳階層衰落與基層治理變遷》1910年,梁啟超寫道“(科舉)實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發(fā)明也,不可廢除?!辈牧纤那迥┬萝姷诎随?zhèn)及第二十一協(xié)軍官的來源構成

類別部別國內學生留學生士人行伍總計第九鎮(zhèn)(駐江寧)3401527287714第八鎮(zhèn)(駐湖北)1541249723686第二十一協(xié)(駐湖北)534733133總計547318421131533作為歷史的觀察者,試從不同視角評價科舉制的廢除,并談談面對時代變革,“劉大鵬”等讀書人的出路在哪里?(★★★)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10年青島市區(qū)鳥瞰圖,德國人繪制青島城市發(fā)展是1887年德國侵占后,從最南端的港口開始。自1898年始德國人將原沿海一帶中國居民遷移,進行了大規(guī)模城市建設,相繼建成小港碼頭、膠濟鐵路、青島機車廠,具備了一定的城市規(guī)模和雛形。1906年,即膠濟鐵路全線貫通的第三年,青島港貿易額上升至863430兩,青島港貿易收入約增長了58.4%。青島最早的分區(qū)是按社會等級劃分,其高低排列順序分別是青島區(qū)(歐人聚居區(qū))——大鮑島區(qū)(華商聚居區(qū))——臺東鎮(zhèn)(華人勞工聚居區(qū))——臺西鎮(zhèn)(貧民聚居區(qū))。——摘編自李東泉《青島城市規(guī)劃發(fā)展史》材料二青島市整體規(guī)劃圖(2011-2020)青島生產總值,改革開放初期為38.4億元,1987年112億元;1999年1019億元;2010年邁上5000億元臺階,達到5749億元;隨后,全市經濟總量先后跨越七千、八千、九千、萬億四個千億元臺階,2016年昂首挺進“萬億俱樂部”。1979年青島電視機總廠成立,1984年改制,第一臺彩色電視機下線,1994年青島電視機廠變更為青島海信集團公司,1997年海信股票上市。青島市在1984年被列為全國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2016年被列為中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游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青島市1978年工業(yè)總產值達到56.6億元,輕重工業(yè)比例為59.6:40.4。改革開放以來,工業(yè)經濟快速發(fā)展,工業(yè)結構發(fā)生深刻變化,實現(xiàn)了由工業(yè)基礎薄弱、技術落后、門類單一向工業(yè)基礎顯著加強、技術水平穩(wěn)步提高、門類逐漸齊全的重大轉變?!幾郧鄭u市統(tǒng)計局《青島統(tǒng)計年鑒》提取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以“青島·縮影”為題寫一則歷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三、綜合題(★★★)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馬鈴薯主要傳播路徑示意圖(虛線代表1492年哥倫布探險以前,實線代表16世紀以后)——據(jù)[日]21世紀研究會編《食物的世界地圖》材料二在16-18世紀繁榮的中歐貿易中,瓷器、漆器、織物、壁紙、家具和玩具等各式各樣的中國特產涌入歐洲,飲茶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絲綢與瓷器的魅力促使歐洲人致力于將其生產本土化。1753年7月24日,瑞典王后收到國王贈送的一件特殊生日禮物:一座木結構的中國屋。她描述道:“我的長子穿得像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