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機械基礎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緒論單元測試
機器的獨立運動單元是()
A:機構B:零件C:構件
答案:構件構件都是可動的。()
A:錯B:對
答案:錯機器的傳動部分都是機構。()
A:錯B:對
答案:對某一種機構()用于不同的機器中。
A:不確定B:不可以C:可以
答案:可以某構件由多個零件組成,這些零件間可以有相對運動。()
A:對B:錯
答案:錯
第一章單元測試
金屬材料性能包括。()。
A:觀賞性能B:使用性能C:工藝性能
答案:使用性能;工藝性能金屬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
A:物理性能B:化學性能C:力學性能D:生物性能
答案:物理性能;化學性能;力學性能熱處理是將金屬材料或工件加熱到預定的溫度()。
A:對B:錯
答案:對淬火:將鋼加熱到A.或A-以上30~50℃℃,保溫后急冷,獲得以馬氏體為主的組織的熱處理工藝。()
A:對B:錯
答案:對新型淬火介質(zhì)有。()
A:多機物淬火劑B:有機聚合物淬火劑C:無機物水溶液淬火劑
答案:有機聚合物淬火劑;無機物水溶液淬火劑
第二章單元測試
過盈指的是孔的尺寸減掉相配合的軸的尺寸之差為()。
A:正B:負
答案:負間隙是指孔的尺寸減去相配合的軸的尺寸之差為()。
A:正B:負
答案:正公稱尺寸是指由圖樣規(guī)范確定的理想形狀要素的尺寸()
A:對B:錯
答案:對極限尺寸是指尺寸要素允許的兩個極端值()
A:錯B:對
答案:對只要以最短桿的相鄰桿為機架即可得到曲柄搖桿機構。()
A:錯B:對
答案:錯
第三章單元測試
機架是固定不動的構件。()。
A:對B:錯
答案:對原動件是按給定的運動規(guī)律獨立運動的構件。()。
A:對B:錯
答案:對機構是具有確認運動的實物組合體()。
A:錯B:對
答案:對構件是獨立的運動單元()
A:對B:錯
答案:對兩個構件直接接觸形成的可動聯(lián)接稱為。()
A:運動輔B:運動從C:運動結
答案:運動輔
第四章單元測試
凸輪機構的壓力角越大,則推動從動件的有效分力就越大,越有利于機構運動。()
A:對B:錯
答案:錯對于同一種從動件運動規(guī)律,使用不同類型的從動件所設計出來的凸輪的實際輪廓是相同的。()
A:對B:錯
答案:錯影響凸輪尺寸大小的主要參數(shù)是()
A:滾子半徑B:基圓半徑C:壓力角
答案:基圓半徑對于轉速較高的凸輪機構,為了減小沖擊和振動,從動件可采用以下哪種運動規(guī)律()。
A:等加速等減速B:正弦加速度C:等速
答案:正弦加速度對于輪廓曲線沒有內(nèi)凹槽的高速轉動凸輪,最好采用以下哪種從動件()。
A:滾子式從動桿B:平底式從動桿C:尖頂式從動桿
答案:平底式從動桿
第五章單元測試
棘輪機構的主動件是()
A:棘輪B:棘爪C:止回棘爪
答案:棘爪當要求從動件的轉角需經(jīng)常改變時,下面的間歇運動機構中哪個合適()。
A:槽輪機構B:間歇齒輪機構C:棘輪機構
答案:棘輪機構槽輪轉角的大小是()。
A:能夠調(diào)節(jié)的B:不能調(diào)節(jié)的
答案:不能調(diào)節(jié)的外嚙合槽輪機構從動件的轉向與主動件的轉向是()
A:相反的B:相同的
答案:相反的單向間歇運動的棘輪機構必須要有止回棘爪。()
A:對B:錯
答案:對
第六章單元測試
用于連接的螺紋牙型為三角形,這是因為三角形螺紋()。
A:自鎖性能差B:防振性能好C:牙根強度高,自鎖性能好D:傳動效率高
答案:牙根強度高,自鎖性能好當鉸制孔用螺栓組連接承受橫向載荷或旋轉力矩時,該螺栓組中的螺栓()。
A:同時受到剪切與拉伸B:必受拉力作用C:必受剪切力作用D:既可能受剪切,也可能受擠壓作用
答案:既可能受剪切,也可能受擠壓作用采用普通螺栓連接的凸緣聯(lián)軸器,在傳遞轉矩時()。
A:螺栓受拉伸與扭轉作用B:螺栓的橫截面受剪切C:螺栓同時受剪切與擠壓D:螺栓與螺栓孔配合面受擠壓
答案:螺栓受拉伸與扭轉作用在螺栓連接中,有時在一個螺栓上采用雙螺母,其目的是()。
A:防松B:減小每圈螺紋牙上的受力C:提高剛度D:提高強度
答案:防松螺栓強度等級為6.8級,則螺栓材料的最小屈服極限近似為()。
A:6MPaB:0.8MpaC:8MPaD:480MPa
答案:480MPa
第七章單元測試
與鏈傳動相比較,帶傳動的優(yōu)點是()。
A:傳動效率高B:工作平穩(wěn),基本無噪聲C:承載能力大D:使用壽命長
答案:工作平穩(wěn),基本無噪聲帶傳動不能保證準確的傳動比,其原因是()。
A:帶容易變形和磨損B:帶傳動工作時發(fā)生彈性滑動C:帶的彈性變形不符合虎克定律D:帶在帶輪上出現(xiàn)打滑
答案:帶傳動工作時發(fā)生彈性滑動當摩擦系數(shù)與初拉力一定時,則帶傳動在打滑前所能傳遞的最大有效拉力隨()的增大而增大。
A:帶輪的寬度B:帶的線速度C:大帶輪上的包角D:小帶輪上的包角
答案:小帶輪上的包角在一定轉速下,要減輕鏈傳動的運動不均勻性和動載荷,應()。
A:增大鏈節(jié)距和鏈輪齒數(shù)B:減小鏈節(jié)距和鏈輪齒數(shù)C:減小鏈條節(jié)距,增大鏈輪齒數(shù)D:增大鏈節(jié)距,減小鏈輪齒數(shù)
答案:減小鏈條節(jié)距,增大鏈輪齒數(shù)大鏈輪的齒數(shù)不能取得過多的原因是()。
A:齒數(shù)越多,鏈條磨損后,越容易發(fā)生“脫鏈現(xiàn)象”B:齒數(shù)越多,鏈傳動的動載荷與沖擊就越大C:齒數(shù)越多,鏈傳動的噪聲就越大D:齒數(shù)越多,鏈條的磨損就越大
答案:齒數(shù)越多,鏈條磨損后,越容易發(fā)生“脫鏈現(xiàn)象”
第八章單元測試
標準規(guī)定的壓力角應在()上。
A:齒根圓B:分度圓C:基圓D:齒頂圓
答案:分度圓漸開線齒輪采用變位法加工后()。
A:分度圓不變但分度圓上的齒厚改變了B:分度圓及分度圓上的齒厚都改變了C:分度圓及分度圓上的齒厚仍不變
答案:分度圓不變但分度圓上的齒厚改變了漸開線齒輪的重合度隨()的增大而增大。
A:模數(shù)B:嚙合角C:齒數(shù)D:分度圓壓力角
答案:齒數(shù)一對標準漸開線圓柱齒輪若要正確嚙合,它們必須()相等。
A:模數(shù)B:齒寬C:分度圓直徑D:齒數(shù)
答案:模數(shù)齒輪的常見失效形式有()。
A:齒面磨損B:齒面點蝕C:齒面膠合D:輪齒折斷E:齒面塑性變形
答案:齒面磨損;齒面點蝕;齒面膠合;輪齒折斷;齒面塑性變形
第九章單元測試
與齒輪傳動相比較,下列哪一項不是蝸桿傳動的優(yōu)點()
A:傳動比大B:可產(chǎn)生自鎖C:傳動效率高D:傳動平穩(wěn),噪聲小
答案:傳動效率高2,以下可作為蝸桿材料的是()
A:40CrB:LY12C:ZCuSn10P1D:GCr15
答案:40Cr3,以下可作為蝸輪材料的是()
A:GCr15B:40CrC:ZCuSn10P1D:LY12
答案:ZCuSn10P1閉式蝸桿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磨粒磨損B:膠合、疲勞點蝕C:蝸桿斷裂D:蝸輪輪齒折斷
答案:膠合、疲勞點蝕為了提高蝸桿的傳動效率,可以不另換蝸輪,只需要采用直徑相同的雙頭蝸桿代替原來的單頭蝸桿。()
A:錯B:對
答案:錯
第十章單元測試
根據(jù)輪系在運轉過程中,各齒輪的幾何軸線在空間的相對位置是否變化,可以將輪系分為三大類:,分別是()。
A:混合輪系B:周轉輪系C:定軸輪系D:滾動輪系
答案:混合輪系;周轉輪系;定軸輪系定軸輪系:輪系運轉過程中,所有齒輪軸線的幾何位置都相對機架固定不動。()。
A:對B:錯
答案:對由軸線共面或互相平行的平面齒輪機構所組成的定軸輪系稱為平面定軸輪系()。
A:對B:錯
答案:對討論輪系傳動比只要計算傳動比的數(shù)值。()
A:對B:錯
答案:錯在平面定軸輪系中,各齒輪均為圓柱齒輪,其軸線相互平行。()
A:錯B:對
答案:對
第十一章單元測試
滾動軸承一般由哪些部分組成()。
A:保持架B:滾動體C:內(nèi)圈D:外圈
答案:保持架;滾動體;內(nèi)圈;外圈根據(jù)能承受載荷的方向,可分為向心軸承、推力軸承、向心推力軸承。()
A:錯B:對
答案:對軸承的基本代號由哪幾部分組成()。
A:內(nèi)徑代號B:后置代號C:類型代號D:尺寸系列代號
答案:內(nèi)徑代號;類型代號;尺寸系列代號滾動軸承的失效形式主要有()。
A:塑性變形B:磨損C:斷裂D:疲勞點蝕
答案:塑性變形;磨損;疲勞點蝕軸承內(nèi)圈與軸的配合采用()。
A:基軸制B:基孔制C:基軸制和基孔制都可以D:基軸制和基孔制都不行
答案:基孔制
第十二章單元測試
由兩個帶有凸緣的半聯(lián)軸器用鍵或聯(lián)接螺栓組成的聯(lián)軸器是()。
A:齒式聯(lián)軸器B:滑塊聯(lián)軸器C:套筒聯(lián)軸器D:凸緣剛性聯(lián)軸器
答案:凸緣剛性聯(lián)軸器齒式聯(lián)軸器用于重載高速的水平軸的聯(lián)接。()
A:對B:錯
答案:對滑塊聯(lián)軸器用于低速運轉、軸的剛性較大且無劇烈沖擊的場合。()
A:錯B:對
答案:對為使兩軸同步轉動,萬向聯(lián)軸器一般應成對使用。()
A:對B:錯
答案:對聯(lián)軸器的選用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A:轉矩B:相對位移C:軸徑D:轉速
答案:轉矩;相對位移;軸徑;轉速
第十三章單元測試
主要承受轉矩的軸是()。
A:光軸B:轉軸C:傳動軸D:心軸
答案:傳動軸既承受彎矩,又承受轉矩的軸是()。
A:轉軸B:傳動軸C:心軸D:光軸
答案:轉軸軸按軸線形狀可以分為()。
A:階梯軸B:曲軸C:撓性鋼絲軟軸D:光軸
答案:階梯軸;曲軸;撓性鋼絲軟軸;光軸在選擇軸的結構和形狀時要注意()。
A:使軸的形狀接近于等強度條件,以充分利用材料的承載能力B:改進軸上零件的結構也可以減少軸上的載荷C:盡量避免各軸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盆花行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電極箔產(chǎn)業(yè)發(fā)展趨勢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山東省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
- 長沙軌道交通職業(yè)學院《幼兒戲劇》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唐山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軟件工程原理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何氏醫(yī)學院《運動選材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工程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國計量大學《文學批評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西演藝職業(yè)學院《食品營養(yǎng)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信息職業(yè)大學《文獻檢索與科技論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一輪復習專題三 天氣與氣候
- 四級人工智能訓練師(中級)職業(yè)技能等級認定考試題及答案
- 運用HFMEA品管工具優(yōu)化臨床安全輸血流程醫(yī)院品質(zhì)管理獲獎案例(護理部聯(lián)合臨床輸血科信息處)
- 《商務溝通-策略、方法與案例》課件 第八章 求職溝通
- 法律思維及案例培訓
- Meta分析高分文獻匯報課件模板
- 養(yǎng)老院各職位崗位職責
- 市政工程混凝土排水溝設計方案
- 2024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英語真題(含解析)
- 燕窩采購合同模板
- 小學五年級下冊外研版英語:Module 5 模塊測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