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人教版2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人教版2班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經(jīng)驗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
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讓學生在詳細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
度
3、來經(jīng)驗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重點難點:
學生在詳細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來
經(jīng)驗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打算:
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別針、鉛筆、橡皮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愛好
談話:老帥想要知道這本數(shù)學書的寬是多少,你們能幫助老師想
想可以用什么方法?
學生發(fā)揮想象,各抒己見。
[設計意圖]:從學生身邊的熟識的事物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愛
好。
二、組織活動,體驗數(shù)學
(一)、組織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同一長度。
1、老師先明確活動的方法。
(1)、作為標準的物品要一個接一個地擺放,要放平擺直。
(2)、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每人從四件物品中(圓形、正方形、
曲別針、三角形)選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組溝通匯報自己量的結(jié)果,并思索:為什么都
是量數(shù)學書的寬,而量出的結(jié)果卻不一樣呢?
2、學生活動,老師巡察指導。
3、全班溝通匯報。得出:因為選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為標湮測
量,所以量的結(jié)果不同。
4、讓學生選用同一物品進行測量的學生展示他們測量的結(jié)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結(jié)果,應選用同樣的物品作標準進行
測量。
(二卜組織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不同的長度。
1、讓學生選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鉛筆、曲別針或用手等)去量
桌子、鉛筆盒等物體的長度。
2、溝通展示學生測量的結(jié)果,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
如:為什么數(shù)學書的寬是5個曲別針的長,鉛筆盒是5塊橡皮的
長,但它們并不一樣長?
為什么桌子比鉛筆盒長,但桌子才4根鉛筆長而鉛筆盒卻有5塊
橡皮長呢?
引導小學生體會到:因為選用不同的標準去量,它們的長度不同,
所以測量的結(jié)果可能會與事實不符。
讓學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計量單位去量不同長度的物品看結(jié)
果如何,
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設計意圖]:教學從兩個方面來組織幫助學生相識統(tǒng)一長度單位
的必要性。讓學生在詳細的操作活動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去量數(shù)
學書的寬,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不同的長度。由此引起認知沖突,
體驗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三、練習鞏固,實踐應用
1、做一做第1題,學生看圖直觀地推斷每種蔬菜大約有兒個方
格那么長。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溝通。
假如學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幾種蔬菜的右端對準哪個方格,可以用
尺子對準方格的豎線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題,讓學生用鉛筆去量桌子的長、高,量凳子的
高。
明確量的方法與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標準的物品,一個接一
個地擺放來量,而是讓學生用一個物品,一次接一次地進行測量,看
所量物體的長度有幾個這樣的物品長。
3、做一做第3題,學生直觀看圖,先估量所測物品大約有幾個
立方體長,再用上一題的方法在腦子里測量。
假如學生看圖測量有困難,也可以讓學生用立方體實物進行測量。
用實物測量時都要提示學生留意量的方法:實物的左端應與所量物體
的左端對齊,這樣量出的結(jié)果才比較精確。
[設計意圖]: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實際練習,讓學生在詳細活動中
再次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四、課堂總結(jié)
今日的數(shù)學課,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說什么?
五、隨堂練習
人教版2班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篇2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所學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得到系統(tǒng)整理和鞏固。
(二)培育學生分析和解答應用題的實力。
(三)通過教學,培育學生細致審題、樂觀思維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和正確選擇解題方法,是復習中的重點和難點。
教具和學具
寫有練習題的翻轉(zhuǎn)小黑板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設計
老師啟發(fā)談話:同學們已經(jīng)學習了不同數(shù)量關(guān)系的幾組兩步計算
的應用題,這節(jié)課在同學們學習的基礎上進行一下復習。
(一)想一想,議一議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都學習了哪些不同數(shù)量關(guān)系的應用題。
請同位同學相互議一議、說一說。(可給5分鐘時間)
在同學們說的基礎上,老師出示一題。如:
〃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又買來45袋,食堂現(xiàn)在有多少
袋面粉?〃
(二)分析解答,變換條件和問題
師說:這是剛才同學們在探討中講的一題,哪位同學能從條件入
手分析這道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說出解答方法?
同學們經(jīng)過細致思索,大部分學生能做出正確解答。
40-16=24(袋)24+45=69(袋)
答:現(xiàn)在還有69袋面粉。
接著,老師啟發(fā)學生變更題目的條件和問題,變?yōu)槲覀円呀?jīng)學過
的其他數(shù)量關(guān)系的應用題,并能做出相應列式解答。學生由于有探討
的基礎,又在老師不斷啟發(fā)和鼓舞下,因此許多同學能做出正確變換。
變換1.食堂有40袋面粉,第一星期吃了16袋,其次星期吃了
17袋,還剩多少袋?
答:還剩7袋。
變換2.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剩下的8天吃完,平均每
天吃多少袋面粉?
歹IJ式:40-16=24(袋)24+8=3(袋)
答:平均每天吃3袋面粉。
變換3.食堂原有面粉30袋,又買來16袋安排8天吃完,平均每
天吃多少袋?
列式:40+16=56(袋)56?8=7(袋)
答:平均每天吃7袋。
變換4.食堂原有面粉40袋,又買來16袋,假如每天吃7袋,可
以夠吃幾天?
列式:40+16=56(袋)56+7=8(天)
答:可以吃8天。
變換5.食堂有面粉40千克,吃了4袋,每袋裝9千克,還剩多
少千克?列式:9x4=36(千克)40-36=4(千克)
答:還剩4千克。
變換6.食堂原有面粉40袋,第一天吃了6袋,其次天吃的和第
一天同樣多,還剩面粉多少袋?
……這樣在老師指導下,學生越編愛好越高,他們所學的應用題
得到全面的復習。
(三)分析、比較、推斷
題目進行變換忖,老師可有目的地將變換的每一道題有安排地寫
在表格里,以便于學生視察、思索、比較。
題目變更后,老師可逐個提出如下問題讓學生視察、思索、分析、
回答。
1.每道題目的條件和問題是什么?
2.請學習較好的學生從每個應用題的條件或問題入手或動身,試
著分析解題思路。
3.每道題在解答時,先算哪一步?為什么?
4.這幾道題有什么共同特點?有什么不同?(共同特點:都是三個已
知條件,一個問題渚B是先算中間問題,再算最終要求的問題。不同
之處是數(shù)量關(guān)系不完全相同,所以解題方法也不同)
在學生視察、思索、比較的基礎上,師生共同小結(jié)出解答兩步計
算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⑴讀題理解題意,弄清題里的條件和問題。
(2)分析解題思路,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列出正確算式,算出結(jié)果。
(4)寫出答案,再檢查一下做得有沒有錯誤。
最終老師再強調(diào)指出:解答兩步計算內(nèi)應用題,關(guān)鍵是分析題里
的數(shù)量關(guān)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防止死記硬背,敏捷選擇算
法,詳細問題詳細分析。
(四)鞏固提高
1.第一組練習《要求說出解題思路,提出中間問題)
(1)有46張紙,出墻報用了14張,剩下的紙平均分4次用完,每
次用幾張?
⑵學校里原來有7棵楊樹,又栽了6棵楊樹,死了3棵,現(xiàn)在有
多少棵楊樹?
⑶食堂買白菜45千克,午飯吃了12千克,晚飯又吃了15千克,
還剩多少千克?
2.其次組練習題(要求先自己小聲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再列式解答)
(1)二班級一班有22個男同學,20個女同學。每7個同學一組,
全班可以分成幾組?
(2)前進小學買1個足球和4個皮球一共用了42元。買1個足球
用了18元,每個皮球多少元錢?
⑶修花池要用94塊磚,第一次搬來36塊,其次次搬來38塊,
還要搬多少塊?(用兩種方法解答)3.第三組練習(要求補充條件,成
為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⑴〃小熊貓〃商店,共有98只氣球,,現(xiàn)在有多少只氣
球?
⑵手工組做了38輛紙?zhí)箍?,送給幼兒園中班7輛,,還
剩幾輛?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應用題復習課,是通過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的兩步計算的
應用題得到系統(tǒng)整理和鞏固,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答應用題的實力。
因此從課堂設計上留意引導學生參與,通過回憶探討把學過的應
用題一一列舉出來,再經(jīng)過分析、解答、變換對已經(jīng)學過的兩步計算
的應用題的結(jié)構(gòu)特點更加清晰,又通過分析、比較、推斷等教學活動,
使學生更好地駕馭不同數(shù)量關(guān)系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的解答方法,達
到提高解答應用題實力的目的。
人教版2班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篇3
教學目標:
學問點:
1、使學生經(jīng)驗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相識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
性。
2、通過活動,使學生相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
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3、培育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力。
實力點:
培育學生視察、動手操作的實力。
德育點:
使學生養(yǎng)成細心、細致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活動,使學生相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
米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培育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力。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打算:
各種尺子、硬幣、回形針、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媽媽須要買一截松緊帶,須要多長呢?老師量過了,和你們
桌上的小棒一樣長,請每個小組選擇一種實物量一量。
學生匯報量的結(jié)果。
問:驚奇了,同樣長的松緊帶,可你們量出的結(jié)果怎么不一樣呢?
師:假如我們要得到一個統(tǒng)一的結(jié)果,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相識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發(fā)覺了什么?
學生視察,匯報。
A、數(shù),按依次讀一讀。問:最左端是幾?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
叫零刻度。
B、線,有長有短,叫刻度線。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和常用的長度單位。
一厘米有多長?(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長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還有哪段是1厘米?你發(fā)覺了什么?(每
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是多長。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2、相識幾厘米。
師:我們知道1座米有多長,那2厘米、3座米……又是多長?
問:2個1厘米是幾厘米?4厘米里有幾個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
指出6厘米的一段嗎?
3、用厘米量。
舉起藍紙條,估量一下他大約是幾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書上。
量松緊帶的長。
三、拓展運用:
1、推斷下面的量法對嗎?說明理由。
⑴沒對準0刻度線的。
⑵正確的。
(3)不是從零刻度量的。
2、假如尺子的前面斷了,看不到0刻度線,怎么辦?
3、小組合作量指定物體長度。
4、老師想量手腕一圈的長度,用直尺量不便利,你有好的方法
嗎?(介紹各種尺子)
5、選擇尺子和自己感愛好的物體量一量。
課外搜集資料:你還知道哪些長度單位?
人教版2班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買鮮花〃的問題情境,進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
力。
2.結(jié)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究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依次,休會
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親密聯(lián)系。
3.引導學生駕馭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地進行除加、除
減兩步式題的計算。
4.培育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體驗合作學習的歡樂。
教學重難點:
1.結(jié)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究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依次,體會
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的親密聯(lián)系。
2.引導學生駕馭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地進行除加、除
減兩步式題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揭題
(一)復習鋪墊:(出示題目)
1.計算:
40+6x870-5x4
2.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
依據(jù)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二)創(chuàng)設情境,閑聊導入
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天了,小草發(fā)芽了,花兒開了,又是一年新的起先,
小刺猬也有了一個新的生意,瞧,它的鮮花店開張啦。(出示教材情
景圖)
二、扶放結(jié)合探究新知
1.讓學生視察圖片,提問:你能找出哪些數(shù)學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剛才我們對花店里的花的狀況已經(jīng)有了肯定的了解,現(xiàn)在你能依
據(jù)圖上的數(shù)學信息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3.大家提了這么多的數(shù)學問題,假如要解決這個數(shù)學問題:
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我們要知道什么條件?
4.針對第一種方法,重點講解并描述:在一個算式里,假如既
有減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減法?(意義上來多說。)重點強調(diào)。
5.買一枝菊花和一枝白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錢?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知道哪些條件?
在大部分學生計算好以后,組織匯報。
6,剛好總結(jié):
在一個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我們要先算什么,再
算什么?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組織智力大闖關(guān):
第一關(guān):(分男女生競賽)
4+24+85-8+4
72+8-336+814-9
45+8x480-6x8
指名學生說運算依次,叫6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其次關(guān):森林醫(yī)生:書上練一練:3題。
第三關(guān):解決問題:書上練一練:1、2題。
四、小結(jié)評價布置預習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學會了什么?
人教版2班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加深對表內(nèi)除法、有余數(shù)除法的相識,進一步理解兩者之間的
關(guān)系。
2.鞏固混合運算的運算依次,提高混合運算的計算實力。
3.經(jīng)驗整理過程,構(gòu)建表內(nèi)除法、有余數(shù)除法間的學問體系,培
育思維實力。
4.在解決問題中感受除法和混合運算的價值,提升學習數(shù)學的愛
好。
目標解析:
在問題中經(jīng)驗表內(nèi)除法、有余數(shù)除法內(nèi)整理過程,更有利于學生
理解除法的意義,鞏固計算的方法;在對比中明辨混合運算的依次,
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小括號的作用,提高計算實力。
教學重點:
1.嫻熟駕馭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鞏固有余數(shù)除法試商的過程,
進一步體會余數(shù)為什么要小于除數(shù)。
2.鞏固同級、不同級及帶小括號的四則運算的運算依次,深化對
運算及其之間關(guān)系的理解,提高計算的實力。
教學難點: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整理除法相關(guān)學問,逐步學
會整理的方法。
教學打算:課件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揭示課題
(一)嬉戲活動:
老師選12個小摯友上臺。
1.分組。
讓其他同學給他們分分組,要求每組人數(shù)同樣多,且每組不止1
人。
(可以每組2人,分成6個組;可以每組3人,分4個組;可以每組
4人,分3個組,可以每組6人,分2個組。)
2.搶答。
分好組后,起先搶答嬉戲。
(課件依次演示:)
七八()()三十()八1-一四八()54+9()35+()=7()-8=9()+2=5
(二)揭示課題:
今日我們就一起復習除法的有關(guān)學問。
(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形式,既引導學生復習已學的學問,即除法
的意義和乘法口訣,從而揭示課題,又調(diào)動學生參與復習的樂觀性,
提高復習的效率。
二、回顧梳理,構(gòu)建聯(lián)系
(一)復習表內(nèi)除法和有余數(shù)除法
1.課件出示:
(1)16枝鉛筆,裝在4個盒子里,平均每盒裝多少只?
(2)16枝鉛筆,每8枝裝一盒,須要幾個盒子?
(3)16枝鉛筆,裝在7個盒子里,平均每盒裝幾枝?還剩幾枝?
2.學生分析后列式并計算。
3.學生匯報
(1)三道題如何列式,為什么用除法列式?
(2)計算時用什么乘法口訣?
⑶第三題余數(shù)是多少?余數(shù)與除數(shù)有什么關(guān)系?
4.學生自主提問。你還能提出什么除法問題?并解答。
例如:每3枝裝一盒,至少須要幾個盒子?
5.說一說:表內(nèi)除法與有余數(shù)除法的異同。
6.練一練:
(1)出示習題:假如每枝鉛筆8角,小英帶了6元錢,她最多能買
兒枝?還剩多少錢?(列式并用豎式計算)
(2)匯報溝通,并說說用豎式計算的留意事項。
⑶比較:60+8=6(枝)......12(角)60+8=7(枝)……4(角)
讓學生通過對比,明白第一種錯誤的緣由,為什么不能剩余12
角,(因為12角里面還有1個8角,還能買一枝鉛筆。)從而進一步理
解為什么余數(shù)肯定要小于除數(shù)。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將表內(nèi)除法和有余數(shù)的除法串在
一起,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經(jīng)驗學問的整理過程,更好地理解除法
及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進一步斃高計算的實力。
(二)復習混合運算。
1.課件出示:128-64+366+184-3484-8x68x(36-29)64-40^8
⑴說一說:先請學生說說這些混合運算的依次。
⑵分一分:讓學生將這些算式按運算依次進行分類。
如:第一類:128-64+3648+8x6
其次類:64-40+86+18+3
第三類:8x(36-29)
⑶依據(jù)分類結(jié)果分別計算。并讓學生自己嘗試舉出類似的例子。
2.練一練:
⑴課件出示:18-64-3(18-6)4-318^6x318-6x3
⑵學生計算。
⑶匯報溝通計算方法:先看運算依次,然后計算。
設計意圖:混合運算的重點是先看運算依次,因此在復習前出示
三類不同的混合運算讓學生說運算依次再分類,既突出運算依次的重
要性,又給學生復習混合運算指明白方向,在此基礎上,通過有針對
性的練習進一步提高混合運算的計算實力。
三、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一)基礎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二第1題。
結(jié)合直觀圖鞏固對除法及有余數(shù)除法意義的理解,溝通兩者間的
關(guān)系。
2.完成練習二十二第2題。
鞏固除法豎式計算的方法,強化試商的技能。
3.完成練習二十二第3題。
以說出“先算什么,再計算〃的方式,突出對混合運算的運算依次
的鞏固,同時培育細致審題的實力。
(二)實踐應用。
1.40個圖形如下排列:……第34個圖形是(),40個圖形中有()
個。
2.小晨打算用一星期(7天)看完一本60頁的圖書,第一天看了12
頁,剩下的平均每天看幾頁?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復習題的選擇突出了不同層次,由簡潔鞏固到
實際應用,不僅培育學生思維的嚴謹性,還充分留意培育學生思維的
敏捷性。
四、暢談收獲,總結(jié)提升
談話: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你駕馭了哪些學問?學會了哪些方法?
還有哪些疑問?
人教版2班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篇6
教學目標:
L學問與實力:培育學生敏捷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guān)學問解決生
活中的簡潔實際問題的實力,進展應用意識。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在合作溝通中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會傾聽他人的看法
3.情感看法與價值觀:通過合理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驗勝
利的喜悅。
教學重點:
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解決問題,練習學生的生活實際
教學難點:
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溝通,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具打算:
課件
教法運用:
講解法分析法引導法練習法
學法指導自主探究、合作溝通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檢查預習)復習
1.能填兒?(指名口答)
()x6258x()387x()40指名回答通過復習鞏固了舊知
二、初學新課探究新知
(初步探究)
出示P10主題圖,引導學生視察。
1.找尋信息:有22人、每條船限乘4人
2.提出問題:至少要租幾條船?
3.解決問題。
在個人思索的基礎上進行小組溝通。溝通時圍繞:你是怎樣想的,
如何列式,怎樣回答問題。
4.讓生細致視察圖弄懂題意。
5.讓生獨立思索。
6.進行小組溝通。溝通時圍繞:你是怎樣想的,如何列式,怎樣
回答問題。引導學生在合作溝通中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傾聽
他人的看法
三、引導釋疑
(合作學習)學生口答,老師板書
22+4=5(條)2(A)
至少要租6條船。
你認為怎樣分協(xié)作理?請用小棒擺一擺,擺出你的安排方案。(讓
學生各抒己見)
學生可能出現(xiàn)如下方案
(1)其中5條船,每條船4人,還有一條2人。4x5+2=22。
⑵其中4條船,每條船4人;另外兩條船,一條3人,一條3人。
4x4+6=22。1.讓學生依據(jù)自己的方法用小棒擺一擺,擺出你的安排
方案。(讓學生各抒己見)
2可讓學生在草稿本上用紙畫月亮代表小船,用小棒代表人c
3依據(jù)擺的圖列出算式。
L培育學生敏捷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guān)學問解決生活中的簡潔
實際問題的實力,進展應用意識。
四、拓展學習
(深化探究)
1.小結(jié):今日這節(jié)課我們應用了有余數(shù)除法的學問來解決簡潔的
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解決這類問題時,我們要結(jié)合實際來思索,如
上面租船的問題......至于這6條船怎樣安排更合理,我們要動腦想一
想,但安排時不能違反〃限乘4人〃這個規(guī)定。
強調(diào):我們在各項活動中都要留意平安,不能做違反平安規(guī)定的
事。
2.全班溝通總結(jié)。
安排時不能違反〃限乘4人〃這個規(guī)定,進行溝通。通過合理解
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驗勝利的喜悅。
五、當堂檢測、練習鞏固
(學習診斷)完成練一練12題
第1題協(xié)作問題串鼓舞學生再次經(jīng)驗有余數(shù)的除法實際問題進1
的過程:先弄懂題意在列式解決
1.先弄懂題意
2.在列式解決
3.指名匯報。
4.集體訂正。
5.培育學生敏捷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guān)學問解決生活中的簡潔
實際問題的實力,進展應用意識。
六、課堂小結(jié)
(梳理歸納)
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你覺得你學的好嗎?
1.小組溝通。
2.指名匯報。讓學生體驗勝利的喜悅。
板書設計:
租船
22+4=51條)。..…2(人)
答至少要租6條船。
人教版2班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篇7
教學目標:
L學問與技能: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相識長
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限整
厘米)。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的視察、探究等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親
身經(jīng)驗的制造活動中,建立起對長度單位的理解。
3.情感看法與價值觀: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新
意識。
教學重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難點:
用學生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座米)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媽和老師比,誰高?誰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劃一下。你能知道詳細高多少,矮多少嗎?
〃高多少〃,〃矮多少〃其實是在比較人體的長度,這就要運用長度
單位。
二、探究新知
(一)統(tǒng)一長度單位
當古代的人們沒有獨創(chuàng)長度單位的時候,他們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圖。)視察這些圖,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說:古人用張開的手臂丈量石頭的寬度,以一
掛或腳長為標準量物體的長度。
你覺得他們的這些方法怎么樣?
老師小結(jié):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攜帶著幾把尺子。一推(zh3)、
一步、一度(tub)都能測量物體的長度,兒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許
多這樣的方法來測量物體?,F(xiàn)在我們就用一掛作單位,量一量桌子的
長度。(師生共同測量課桌的長。)
老師提出疑問:我量了只有3掛。我們量的都是同樣的課桌,為
什么量的結(jié)果不一樣呢?
讓學生充分發(fā)表看法,使他們逐步明白:每個人一柞的長度不同,
進行測量后,量的結(jié)果也不同。
追問:要怎樣才能得到相同的結(jié)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老師小結(jié):因為測量選用不同的標準,它們的長度單位不同,所
以測量的結(jié)果可能會與事實不符。這就須要統(tǒng)一長度單位,這節(jié)課我
們一起來相識長度
(二)整體感知,相識厘米
1.視察尺子,相識刻度
這些豎線有的長有的短,我們把它叫做刻度線。每一個數(shù)字都對
著一條比較長的刻度線,第一個數(shù)字是0,我們就把這條刻度線叫做
刻度Oo后面的呢?(刻度1……)讓我們來讀一下這些刻度。
尺子上有這樣的字母一一cm,也有的同學的尺子上是〃厘米〃兩個
字,其實cm就
表示厘米的意思?!ɡ迕住ㄊ且粋€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測量比較短的
物體的長度,一般用〃厘米〃作單位。
2.相識1厘米。
老師指出:這個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線一樣,表示從這里
起先。從刻
度0到刻度1的長度就是1厘米。(板書:1厘米)
尺子上還有哪一段的長度也是1厘米呢?誰上來指指看?
老師邊講解邊示范(加手勢):從刻度2到刻度3之間這一大格的
長度是I厘米,從刻度3到刻度4之間這一大格的長度也是1厘米,
從刻度4到刻度5呢?我們發(fā)覺了什么?(每一個大格的長度都是1厘
米。)因為每個大格的長度都一樣,所以我們在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
時才有了統(tǒng)一的標準。
同學們你們覺得1厘米的長度怎么樣啊?(很短。)是呀,1厘米的
確很短。
追問: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呢?(讓學生自由發(fā)
言。)
老師課件呈現(xiàn)食指的寬度、田字格的寬度、圖釘?shù)拈L度。
用1厘米來說一句話:我們的食指寬大約是1厘米。你也能用I
厘米說一句話嗎?
3.相識幾厘米。
帥:剛才同學們相識學1厘米,那現(xiàn)在老師要增加難度了,看從
0到3的長度是幾厘米,從。到7呢?
4.教學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課前打算好的
紙條,用手比劃下它的長度,說說它可能是幾厘米,老師邊講解
邊示范:把尺的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紙
條的長度就是幾厘米。提示學生留意在測量時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測量
的物體邊上,沿著物體的直邊來量,量時要按緊尺子。
(2)假如尺子壞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還能量出這張紙條的長度
嗎?怎么量?(把尺的刻度2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
把大數(shù)減小數(shù),就是這張紙條的長度。)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4頁的〃做一做〃。
讓學生看刻度尺,說出鉛筆的長度,再說說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1題。先估一估大約幾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2題。
看著尺子上的刻度,說出手掌的寬和一掛的長大約是幾厘米。
說明:接近8厘米的,我們說它大約是8厘米。
四、課堂總結(jié)
今日的數(shù)學課,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說什么
板書設計:
統(tǒng)一長度單位相識厘米
測量時,標準不同,結(jié)果就不同一,統(tǒng)一長度單位厘米cm
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厘米〃作單位。
量法:把尺的刻度0對準物體的一端,這個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幾,
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人教版2班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篇8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二班級數(shù)學下冊教材第13頁例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相識除號,會寫、會讀除法算
式;
2、經(jīng)驗看一看、說一說、分一分等數(shù)學活動,駕馭用除法算式
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體會所學內(nèi)容的價值。
教學打算:課件、小棒、練習本
教學重點: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除法算式與平均分活動的關(guān)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新知
1、談話。
師:同學們,誰知道我國的動物國寶是什么?
生:大熊貓。
師:回答正確,我們班的同學真聰慧,現(xiàn)在小精靈給我們提出了
一個問題:晶晶是一個可愛的大熊貓,它非常好客,今日它請來四個
小伙伴來它的家里做客,它給每個摯友都打算了竹筍作為午餐,可是,
晶晶該怎樣把竹筍分給他的摯友們呢?你們知道嗎?
生:平均分。
2、提出問題。
師:那好,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下黑板(出示例3課件),晶晶想把12
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個盤子應當放幾個呢?請大家?guī)途Ь?/p>
想一想。
3、開展活動,解決問題
師: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平均〃是什么意思呢?
生:平均就是每個盤子里放的竹筍同樣多。
師:回答正確,我們班的小摯友真棒,那接下來,我們用小棒代
替竹筍,用4張紙表示4個盤子,請同學們親自動手來把這些竹筍平
均分一分。(請一名同學來上臺演示一下)
師:誰和他的分法不一樣?(提問兩名學生)有的同學一個一個地分,
有的是兩個兩個或者三個三個地分,但是無論怎樣分,結(jié)果都是一樣
的,每個盤子里放幾個竹筍?
生:每個盤子里放3個竹筍。
師:請大家回憶我們的操作過程,結(jié)合圖說一說這幅圖(課件)表
示的含義。
(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3個)
師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板書: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
每盤放⑶個。
(設計意圖:利用生動的生活情境和平均分的實踐活動,激活學
生已有的平均分的活動閱歷。再通過直觀圖,使學生建立平均分竹筍
的統(tǒng)一表象。最終結(jié)合圖對平均分竹筍的活動進行語言表征。這些活
動都為學生建立除法概念做好足夠的打算。)
二、學習新知(除法意義的學習)
(一)相識除號,讀除法算式
1、自主嘗試,算式表征
師:你能將〃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3個,這
件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
學生嘗試,老師收集典型案例并展示,請典型案例同學說一說算
式所表示的含義。
師:同學們寫的算式盡管形式不同,但都想表達同樣的含義,就
是〃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3個〃。
(設計意圖:通過讓每個學生進行算式表征的再制造過程,培育
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在不斷的溝通比較中,突出算式所表達的含義)
2、引入除法
師:大家寫的算式各種各樣,但是不加說明,別人不肯定明白你
要表達的意思,怎么辦呢?在數(shù)學上統(tǒng)一用除法來表示。
師板書:124-4=3
除號
師(指板書):這個符號是除號,這個算式讀作:”12除以4等于
3〃(師完成板書)。
帥:今U我們學習的是〃除法的初步相識〃(老師板書課題)。
(二)除號的由來(滲透數(shù)學文化,深化除法的含義)
師:1659年,瑞士數(shù)學家拉恩在他的《代數(shù)》一書中,第一次
用〃*表示除法。々〃用一條橫線把兩個圓點分開,恰好表示平均分的
意思。
(三)理解除法算式的含義(體會算式中的數(shù)與平均分的對應關(guān)系)
師:誰來說一說12+4表示什么?
(12+4表示把12個竹筍平均分到4個盤子里)
師:這個算式中的12、4、3分別表示什么?
(12表示有12個竹筍,4表示平均分到4個盤子里,3表示每個
盤子里有3個竹筍)
(四)改寫中深化除法意義的理解
師出示課件上由例題改寫的3道題
1、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2個盤里,每盤放()個,除法算式
2、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3個盤里,每盤放()個,除法算式
3、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6個盤里,每盤放()個,除法算式
三、練習深化除法意義的理解
(一)基本練習
1、讀出下列除法算式,說一說算式的意思。
8.4二2讀作:8除以4等于2;9+3=3讀作:9除以3等于3;
6+2=3讀作:6除以2等于3;15+5=3讀作:15除以5等于3;
16+4=4讀作:16除以4等于4。
2、課件呈現(xiàn)教材13頁做一做第1題
師:誰能說一說這幅圖表示的含義?
師:請同學們動手用連線的方式來分一分并寫出除法算式。
師:依據(jù)分的結(jié)果,大家寫出了除法算式15+5=3
師:誰來說一說15+5=3表示的含義?
師:看來我們班的同學都已經(jīng)理解了除法算式所表達意思,真不
錯。
四、課后作業(yè)
作業(yè):第15頁練習三,第1?3題。
人教版2班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篇9
教學目標
(一)通過對兩種解題方法的比較,學生對兩種方法的區(qū)分與聯(lián)系
更加清晰,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力。
(二)培育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深刻性。
(三)滲透多角度思索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敏捷運用兩種解題方法,選擇解題方案。
難點:正確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選擇方案。
教具和學具
寫有練習題的幻燈片和幻燈。
教學過程設計
(一)做一做,說一說
〃一個縫紉組運來98米布,做兒童服用了48米,做嬰兒裝用X
45米,還剩多少米?〃要求學生獨立思索并動筆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用
兩種方法解答),老師課堂巡察,然后請兩名學生板演(每人一種方法)。
學生甲98-48=50(米)學生乙48+45=93(米)
50-45=5(米)98-93=5(米)
學生解答后,老師可請學生先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再說說解題思路和
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二)設疑激發(fā)愛好
老師談話:剛才這道題同學們用兩種方法進行了解答,很好!但
是在實際中我們一般只要求同學用一種方法解答,那么這里就有一個
方法的選擇問題,就是選擇比較簡便的解答方法,怎樣選擇呢?下面
請同學們探討兩道題,請你分別選擇一種簡便方法進行解答。
1.光明小學藝術(shù)小組做了96個風車,送給第一幼兒園16個,其
次幼兒園38個,還剩多少個?
2.媽媽給小紅買了一雙鞋25元,又買了一雙襪子5元,給售貨
員50元,請你算一算應當找回多少元錢?
經(jīng)過細致思索審題后,大部分學生第一道題選擇第一種方法解答,
如下:
96-16=80(個)80-38=42(個)
答:還剩42元。
其次道題選擇其次種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50-30=20(元)
答:應當找回20元。
學生解答后,老師又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jù)和解題思路
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義以加深對兩種算法的理解和駕馭,提高敏捷
運用學問的實力。
為了提高學生識別實力,老師可再出一組題讓學生獨立選擇方法
做。
3.王老師買口琴用了48元,買笛子用了36元,給售貨員100元,
應當找回多少錢?
4.河里有40只鴨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這時河里有多
少只鴨子?老師要求同學全體動筆,列式計算解答。老師課堂巡
察,尤其要照看一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否也駕馭了。最終請中、下
等水平學生說一說解答過程。
(三)鞏固進展
L食堂有38筐蘿卜。午飯吃了9筐,晚飯吃的蘿卜的筐數(shù)跟午
飯同樣多,還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種方法解答,并比較哪種方法簡便)
請同學們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然后分別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同
學可以補充。
如:學生可能做出如下幾種解法。
學生完成后,老師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jù)和解題思路,
對于用簡便方法解答的學生要賜予鼓舞。
2.鉛筆每支4角錢,小剛買了3支,給售貨員5元錢,應找回多
少元錢?請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在課堂練習本上。
(同學們可能做出以下兒種方法)
學生完成后,進行訂正,并請同學們敘述每種解法的解題思路。
同時在比較中指出解法二為最簡便解法。
(四)比較溝通聯(lián)系
通過上述幾道題的探討可讓學生探討一下兩種解答方法的區(qū)分
與聯(lián)系(第一種解答方法是從一個數(shù)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即兩次求剩余;
先減去第一個數(shù),再減去其次個數(shù)。其次種解答方法是減去兩個數(shù)的
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兩種方法雖然有所不同,但實質(zhì)上是一回
事,即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就等于從這個數(shù)里減去兩個數(shù)的
和,其結(jié)果不變。這一學問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減法性質(zhì)),以加深對
兩種方法的理解和駕馭,提高解題實力。
(五)試著做一做
1.一支鉛筆4角錢,一塊橡皮2角錢,小華買了2支鉛筆,一塊
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錢?
2.鉛筆每支4角錢,小紅有1元錢,要買3支,還差多少錢?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的應用題綜合練習課,重在
提高學生的解題實力,因此課堂設計從整體設計上留意:通過詳細實
例讓學生在親自思索解答中比較兩種方法區(qū)分與聯(lián)系進而加深和理
解兩種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題實力,培育思維的敏捷性和
深刻性。
人教版2班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篇10
教學目標:
使學生相識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人投資合同范本
- 加盟裝修公司合同范本
- 化工煤炭采購合同范本
- 關(guān)鍵崗位用工合同范本
- 產(chǎn)權(quán)車位交易合同范本
- 乙方專利合同范本
- 企標編制合同范本
- 業(yè)主施工安全合同范例
- 代加工木門合同范本
- LY/T 2749-2016桉樹速豐林配方施肥技術(shù)規(guī)程
- GB/T 8427-1998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 GB/T 5130-1997電氣用熱固性樹脂工業(yè)硬質(zhì)層壓板試驗方法
- GB/T 2975-2018鋼及鋼產(chǎn)品 力學性能試驗取樣位置及試樣制備
- GB/T 21254-2017呼出氣體酒精含量檢測儀
- 邀請函模板完整
- IP系列操作手冊(中文)
- 建筑工地三級安全教育卡
- ID5S606B 600V高低側(cè)柵極驅(qū)動芯片兼容PN7103-驪微電子
- 大學生人文知識競賽報名表
- 單位工程質(zhì)量檢查與驗收流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