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公平正義的守護 同步練習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_第1頁
8.2公平正義的守護 同步練習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_第2頁
8.2公平正義的守護 同步練習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_第3頁
8.2公平正義的守護 同步練習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_第4頁
8.2公平正義的守護 同步練習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8.2公平正義的守護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2024·江西上饒·一模)2024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提請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該報告稱,2021年至2023年,對馬某等77名被告人以正當防衛(wèi)宣告無罪,“法不能向不法讓步”不是口號,“第二十條”已經被喚醒,并且還要持續(xù)落到實處。這體現(xiàn)了(

)①司法機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②最高人民法院有權解釋憲法和法律③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④我國已全面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強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4·湖南長沙·一模)電影《第二十條》以現(xiàn)實題材、小人物視角為切口,通過藝術的形式講述了法條背后的公理人情,全面、系統(tǒng)地呈現(xiàn)了正當防衛(wèi)制度的適用,發(fā)出了“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時代最強音。觀眾在觀影過程中能真正體會到(

)①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②堅守原則立場,謀求絕對公平③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價值追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24九年級下·山東煙臺·期中)人民法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回應了人民關切。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小題。3.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顯示:五年來,全國法院系統(tǒng)審結電信網絡詐騙及相關犯罪案件22.6萬件,千方百計幫助受騙群眾挽回損失;審結一批針對老年人的非法集資案件,追回贓款31.9億元,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養(yǎng)老錢。這表明人民法院(

)①堅持司法為民,彰顯法治的力度和溫度②堅持公正司法,懲辦犯罪維護社會秩序③堅持科學立法,不斷完善我國法律體系④堅持依法行政,貫徹為人民服務的宗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指出,始終堅持對腐敗犯罪依法嚴懲,審結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2.4萬件2.7萬人,同比增長19.9%,依法懲處沈德詠、盛光祖、李文喜等30名原中管干部,贓款贓物一律追繳。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①法不可違,違法須擔責②司法是守護正義的唯一防線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④公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行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3-24八年級下·廣西防城港·期中)為加強對拖欠工資違法失信用人單位及相關責任人的懲戒,切實維護勞動者尤其是廣大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fā)《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把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用人單位列入“黑名單”。這一舉措(

)①有效地維護了農民工的勞動權②履行了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③可以徹底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④可以有效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23-24八年級下·山西晉中·期中)下列行為屬于公民履行基本義務的是(

)A.小志看到王某主動扶起倒地老人卻遭到老人家屬“訛詐”,上前為王某作證B.小霞習慣將快遞單上的個人信息涂掉后再扔C.小慧的媽媽買了雙皮鞋,次日發(fā)現(xiàn)有破損,要求商家退貨D.小波發(fā)現(xiàn)兩名偷拍部隊演習的間諜,立即向有關國家機關舉報7.(2024·廣東佛山·二模)電影《第二十條》全國熱映,其中一些臺詞引人深思:“法,不能向不法讓步”;“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條河流,一次錯誤的裁決,污染的是整個水源?!边@些臺詞強調了(

)①司法機關應依法辦案,確保司法結果的公正②檢察機關應獨立行使監(jiān)察權,不受他人干涉③只有加強輿論宣傳才能確保公平正義的實現(xiàn)④維護公平正義是法治的價值追求和基本精神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4·廣東陽江·二模)2023年5月17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強調,各地要鞏固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成果,不得通過考試或變相考試選拔學生。該政策(

)A.限制了學校招生自由,不利于教育發(fā)展B.通過立法的形式保障學生的受教育權C.符合公平的原則,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D.滿足了群眾教育訴求,根除了社會矛盾9.(23-24九年級下·重慶南川·期中)孫某和某公司利用網絡發(fā)布侵害某死者名譽的言論,這些言論在公眾網絡平臺快速傳播,給死者的家屬造成嚴重的精神傷害。死者家屬將孫某和該公司訴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決被告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死者家屬精神損害撫慰金。對此下列說法你贊同的是(

)①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審判權,司法維護正義②無論是現(xiàn)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③孫某割裂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沒有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④自由的實現(xiàn)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就會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0.(2024·湖南郴州·二模)在春節(jié)檔上映的一部電影《第二十條》中的一些臺詞引人深思:“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法律,是讓壞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讓好人出手的代價更大”、“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條河流,一次錯誤的裁決,污染的是整個水源”……這些臺詞旨在強調(

)①司法機關應依法辦案,確保司法結果的公正②司法機關應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他人干涉③只有加強輿論監(jiān)督才能確保公平正義的實現(xiàn)④維護公平正義是法治的價值追求和基本精神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2024·山東濟南·二模)近年來,人民法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建成“審判流程、庭審活動、裁判文書、執(zhí)行信息”四大公開平臺,依法公開案件信息,構建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人民法院此舉(

)A.保障了公民的所有權利 B.提升了行政機關公信力C.擴大了人民群眾知情權 D.彰顯了社會的公平正義12.(2024·福建龍巖·二模)春節(jié)期間,小閩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電影《第二十條》,對影片中的“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條河流,一次錯誤的裁決污染的是整個水源”的臺詞,各自說出了自己的理解。其中正確的是(

)A.小閩:同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是我們共同責任B.小福:司法機關要依照法律規(guī)定獨立行使監(jiān)察權C.小龍:司法機關應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D.小巖:制度保障公平,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13.(2024·江蘇·一模)202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飼養(yǎng)動物致人損害典型案例,明確“禁止飼養(yǎng)的大型犬傷人,無論受害人有無過錯,犬主均應承擔全部責任”。上述規(guī)定(

)A.說明法律要求公民做的必須去做B.表明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C.強調任何人無權干涉公民養(yǎng)犬自由D.彰顯公平正義是法治社會核心價值14.(2024·山東東營·模擬預測)2024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表示,要加強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堅持對侵害未成年犯罪“零容忍”,要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對未成年人實施的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等嚴重犯罪,符合核準追訴條件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積極協(xié)調推動專門學校建設,健全罪錯未成年人分級干預機制。加大教育矯治力度,攜手各方堅決遏制未成年人犯罪高發(fā)勢頭。這體現(xiàn)了(

)①行政機關依法行政②法不能向不法低頭③司法機關維護正義④司法保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2024·重慶江北·一模)重慶法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固樹立“如我在訴”意識,就是頭拱地也要把人民的事辦好。去年以來,重慶法院審結就業(yè)、住房等涉民生案件12.2萬件,為困難當事人緩減免交訴訟費9305萬元,發(fā)放司法救助金621.4萬元。由此可以看出(

)①對弱者給予扶助,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②自由能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③司法救助是弱勢群體維權的必然選擇④法院樹立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理念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二、分析說明題16.(2024·安徽合肥·二模)【尊崇憲法以案說法】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個國家憲法日。實踐充分證明,我國憲法是推動國家發(fā)展進步、保證人民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保障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好憲法。材料一

中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掌握著國家的權力;根據憲法要求,在立法、執(zhí)法、司法等方面要突出以人為本的精神;受教育權、平等權等是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基本權利;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都負有遵守憲法、維護憲法、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1)憲法不僅高大上,而且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請你結合材料一對這一觀點進行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第一條明確規(guī)定:為了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凝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2)請對材料中“根據憲法,制定本法?!边@一規(guī)定進行論證。材料二

電影《第二十條》中有這樣一個片段:高中生韓雨辰在廁所看到被霸凌的同學,他沒有躲事,把衣服遞給被欺負的同學,面對霸凌行為,他敢于正面對峙,不妥協(xié)。(3)請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微點評。17.(2024·山東臨沂·一模)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法治觀念,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校園欺凌事件,防范校園欺凌事件的發(fā)生,加強自我防范意識,有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2024年3月,我縣各學校開展“預防校園欺凌,共建平安校園”主題教育系列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完成下列任務?;顒右唬赫J識校園欺凌學生之間,在年齡、身體或者人數上占優(yōu)勢的一方蓄意或者惡意對另一方實施下述行為,或者以其他方式欺壓、侮辱另一方,造成人身傷害、財產損害或者精神損失的,可以認定為構成欺凌。(1)依據所學法律知識,完成下列表格校園欺凌行為行為評價毆打、腳踢、掌摑、抓咬、推撞、拉扯等行為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辱罵、譏諷、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綽號等行為①搶奪、強拿硬要或者故意毀壞他人財物②通過網絡或者其他信息傳播方式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散布謠言或者錯誤信息詆毀他人、惡意傳播他人隱私等行為③惡意排斥、恐嚇、威脅、逼迫、孤立他人,影響他人參加學?;顒踊蛘呱鐣煌刃袨橛绊懥怂说娜穗H交往與心理健康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fā)生,引起全社會關注。小魯就這一問題,對在校的中小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如下:親歷或身邊發(fā)生過校園款凌事件。自己遭遇不公平待遇時能夠維權。非正義行為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時,選擇忍氣吞聲。能夠做到見義勇為、匡扶正義。29%82%29%20%(2)上述調查結果說明了什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當我們遇到校園欺凌、非正義的現(xiàn)象時應該怎樣做?活動三:法律護航青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應勇日前在寧夏調研時,表示要加強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堅持對侵害未成年犯罪“零容忍”,深化綜合履職,以檢察司法保護促進“六大保護”,合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撐起法治藍天。(3)處理校園欺凌時可依據的法律有哪些?(至少三部)(4)為“合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撐起法治藍天?!闭埬銖牟煌嵌龋謩e說說如何防治校園欺凌。(至少三個角度)18.(2024·新疆阿克蘇·一模)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湖南一女大學生看見老人摔倒,在無人幫助的情況下,地主動扶起老人,將老人送醫(yī),并墊付醫(yī)藥費1000元。結果老人咬定是女大學生撞倒自己,老人的女兒也認定是女大學生撞倒自己的父親。女大學生迫于無奈,選擇報警。老人的女兒起訴女大學生并要求賠償。警方通過調取監(jiān)控發(fā)現(xiàn),老人是自己摔倒。最終,法院經過審理判決,老人因年事已高免于處罰,老人的女兒因誣陷處以10日拘留并賠償女大學生精神損失費68000元,判決后,女大學生將全部賠償款捐給了慈善機構。此事件引發(fā)廣大網友關注。(1)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說說女大學生的哪些行為值得點贊?(2)法院的判決為什么能贏得網友點贊?(3)傳遞生命的溫暖,試著寫出一條具體做法。參考答案:1.B【詳解】本題考查維護公平正義、國家機構。①③: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提請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說明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77名被告人以正當防衛(wèi)宣告無罪體現(xiàn)了司法機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故①③符合題意;②: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解釋憲法和法律,故②錯誤;④:全面社會主義法治強國尚未建成,故④錯誤;故本題選B。2.C【詳解】本題考查維護公平正義。①③④:題干中,“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我們可以感受到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價值追求,故①③④符合題意;②:追求相對公平,不是絕對公平,故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3.A4.C【解析】3.本題考查人民法院的職權。①②:依據教材知識,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對電信網絡詐騙及相關犯罪案件的處理,變明人民法院堅持司法為民,彰顯法治的力度和溫度;堅持公正司法,懲辦犯罪維護社會秩序,故①②說法正確;③:國家權力機關科學立法,不斷完善法律體系,故③不符合題意;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故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4.本題考查法不可為、司法維護正義。①③④: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的處罰,啟示我們法不可為,違法需擔責,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公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行使,故①③④說法正確;②:司法是守護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故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5.A【詳解】本題考查勞動權、制度保障公平。①④: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勞動就業(yè)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這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基礎;加強對拖欠工資違法失信用人單位及相關責任人的懲戒,把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用人單位列入“黑名單”,有效地維護了農民工的勞動權,保證農民工通過勞動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可以有效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故①④說法正確;②:題中所述措施與維護國家利益沒有關系,故②不符合題意;③:“徹底解決”一詞太絕對,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6.D【詳解】本題考查對公民基本義務的認識。D:小波發(fā)現(xiàn)兩名偷拍部隊演習的間諜,立即向有關國家機關舉報,他履行了維護國家利益的基本義務,故D符合題意;A:小志看到王某主動扶起倒地老人卻遭到老人家屬“訛詐”,上前為王某作證,這是心懷善意和富有正義感的表現(xiàn),故A不符合題意;B:小霞習慣將快遞單上的個人信息涂掉后再扔,這是懂得保護個人隱私的行為,故B不符合題意;C:小慧的媽媽買了雙皮鞋,次日發(fā)現(xiàn)有破損,要求商家退貨,這是有維權意識的表現(xiàn),故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7.B【詳解】本題考查司法維護正義。①④:題文中電影《第二十條》出現(xiàn)的這些臺詞,旨在強調司法機關應依法辦案,確保司法結果的公正;維護公平正義是法治的價值追求和基本精神,故①④符合題意;②:檢察機關應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他人干涉,故②說法錯誤;③:“只有......才”說法太絕對,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8.C【詳解】本題考查公平。A: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的通知,有利于促進教育的發(fā)展,是為了規(guī)范學校招生,故A說法錯誤;B:教育部沒有立法權,故B說法錯誤;C: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通知,強調各地要鞏固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成果,不得通過考試或變相考試選拔學生,符合公平的原則,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故C說法正確;D:滿足了、根除了,夸大了該政策的作用,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9.D【詳解】本題考查司法維護正義、權利義務的關系、法治和自由。①②③:孫某和某公司在網上發(fā)布侵害某死者名譽的言論,被人民法院判決賠禮道歉等,表明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審判權,司法維護正義;無論是現(xiàn)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孫某割裂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沒有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故①②③說法正確;④:觀點雖然正確,但在題文中沒有體現(xiàn),故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0.C【詳解】本題考查司法公正。①④:依據教材知識,電影《第二十條》中的臺詞強調了公正司法的重要性,表明司法機關應依法辦案,確保司法結果的公正;維護公平正義是法治的價值追求和基本精神,故①④說法正確;②:司法機關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故②說法錯誤;③:只有……才能確保,觀點絕對化,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11.D【詳解】本題考查公平正義的相關知識。A:“所有”說法過于絕對,故A說法錯誤;B:人民法院為司法機關,故B說法錯誤;C:不能隨意擴大公民的權利,故C說法錯誤;D:依據題文描述,人民法院利用信息化手段,依法公開案件信息,構成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人民法院此舉提升了司法機關的公信力,彰顯了社會的公平正義,故D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12.C【詳解】本題考查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A:題文中一次錯誤的裁決污染的是整個水源,體現(xiàn)的是要做到公正司法,觀點體現(xiàn)的是對公民的要求,A說法與題不符;B:司法機關要依照法律獨立行使職權,監(jiān)察委員會行使檢察權,B說法錯誤;C:題文中的語句旨在強調司法機關要做到公正司法,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C說法正確;D:題文中體現(xiàn)的是司法維護正義,觀點體現(xiàn)的是制度保障公平和正義的作用,D說法與題不符;故本題選C。13.D【詳解】本題考查法治社會核心價值。A:題文說明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故A說法錯誤;B:說法正確,但題文中未體現(xiàn),故B說法錯誤;C:公民有養(yǎng)犬自由,但要遵守法律,故C說法錯誤;D:“無論受害人有無過錯,犬主均應承擔全部責任”,保護被害人的合法權利,體現(xiàn)了公平正義是法治社會核心價值,故D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14.D【詳解】本題考查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司法維護正義。①: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在題文中沒有體現(xiàn),故①不符合題意;②③④:依據教材知識,最高人民檢察院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重視,加大教育矯治力度,攜手各方堅決遏制未成年人犯罪高發(fā)勢頭。這體現(xiàn)了法不能向不法低頭,司法機關維護正義,司法保護,故②③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15.D【詳解】本題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權、司法維護正義。①④:重慶法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頭拱地也要把人民的事辦好,說明法院樹立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理念,重慶法院為困難當事人緩減免交訴訟費9305萬元,發(fā)放司法救助金621.4萬元,體現(xiàn)法院對弱者給予扶助,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故①④符合題意;②:材料體現(xiàn)法院尊重和保障人權,沒有體現(xiàn)出自由對社會的作用,故②不符合題意;③:司法救助是弱勢群體維權的一種方式,不是必然選擇,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16.(1)憲法是根本大法,在法律體系中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它不僅高大上,也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憲法的每一次修改都要廣泛征意見,這樣的科學民主程序,充分體現(xiàn)出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tǒng)一;憲法的序言明確指出了,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憲法要求的以人為本的精神,讓立法、執(zhí)法、司法各個方面尊重和保障我們的人權;通過規(guī)定受教育權、平等權等公民基本權利,彰顯出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對公民基本權利的根本確認和保障;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名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都負有遵守憲法、維護憲法、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任何公民都必須以憲法和法律為行為準則。(2)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根據憲法制定。(3)題干中人物是維護正義的表現(xiàn)。我們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將戰(zhàn)勝邪惡;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 【分析】考點考查:憲法是根本大法、個人守護正義。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yǎng):法治觀念?!驹斀狻浚?)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憲法是根本大法的有關知識,從分析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憲法不僅高大上,而且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憲法是根本大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憲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的有關知識,從分析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根據憲法,制定本法→憲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3)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個人守護正義的有關知識,從分析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面對霸凌行為,他敢于正面對峙,不妥協(xié)→個人守護正義。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17.(1)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嚴;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權;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等。(2)說明:在校園生活中還存在著不公平、非正義的現(xiàn)象,大多數同學能夠與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平和非正義行為作斗爭,一些同學缺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責任感。做法: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zhàn)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4)青少年: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教育;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依法規(guī)范自身行為,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謹慎交友,樂于諍友,不交損友;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同時也要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明辨是非,拒絕不良誘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面對校園暴力侵害時,既要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斗爭又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等;家庭:盡到家庭保護的職責,對未成年人在生活上關心照顧,思想上教育培養(yǎng),正確履行監(jiān)護的職責等;學校:盡到學校保護的職責,加強學校保護,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加強對學生的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等;重視學生的品德養(yǎng)成和人格發(fā)展,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熏陶學生等;社會:盡到社會保護的職責,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為防止未成年人校園欺凌提供法律支持;加大對校園欺凌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有利于社會環(huán)境,等?!痉治觥靠键c考查: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財產權、個人守護正義的要求、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防線、加強自我保護的要求。能力考查:獲取與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核心素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學生,需要運用“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財產權”相關知識,從說明類題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辱罵、譏諷、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綽號→侵犯他人的人格尊嚴;關鍵詞②:搶奪、強拿硬要或者故意毀壞他人財物→侵犯他人的財產權;關鍵詞③:惡意傳播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的隱私權;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小問(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學生,需要運用“個人守護正義的要求”相關知識,從說明類題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29%的學生親歷或身邊發(fā)生過校園款凌事件→校園生活中還存在著不公平、非正義的現(xiàn)象;關鍵詞②:82%的學生自己遭遇不公平待遇時能夠維權→大多數同學能夠與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平和非正義行為作斗爭;關鍵詞③:只有20%的學生能夠做到見義勇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