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17_第1頁
2019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17_第2頁
2019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17_第3頁
2019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17_第4頁
2019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17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鞏固提升題組一專題對應訓練1.[觀點態(tài)度]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問題。溪橋晚興鄭協(xié)①寂寞亭基野渡邊,春流平岸草芊芊②。一川晚照人閑立,滿袖楊花聽杜鵑。【注】①鄭協(xié):南宋遺民;②芊芊:草木茂盛。有人說詩中的“閑”字表現(xiàn)了詩人閑適恬淡的心境,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結(jié)合詩歌簡要分析。答:解析:首先明確觀點,然后運用詩歌的內(nèi)容解釋,注意抓住注釋和詩歌中表情達意的重點詞語。此題注意抓住關(guān)鍵詞語“寂寞”“晚照”“杜鵑”和注釋中的“南宋遺民”分析情感。答案:不同意。本詩從表面上看表現(xiàn)了詩人悠閑、恬淡、無所事事,閑立觀賞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實作者內(nèi)心是無比的凄涼、孤獨和惆悵,亭基寂寞,野渡無人,落日晚照,杜鵑啼血,再加上詩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遺民,因而故國之思、亡國之痛自不待言。2.[思想感情]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瑞鷓鴣辛棄疾期思①溪上日千回,樟木橋邊酒數(shù)杯。人影不隨流水去,醉顏重帶少年來。疏蟬響澀林逾靜,冷蝶飛輕菊半開。不是長卿終慢世②,只緣多病又非才?!咀ⅰ竣倨谒迹旱孛诮窠魇∩橡埵小AT官后的辛棄疾長期閑居并終老于此;②長卿終慢世:漢代辭賦大家司馬相如字長卿。慢世:傲世,以傲慢的態(tài)度對待世事。下闋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緒?是怎樣表達的?請簡要分析。答:答案:下闋后兩句表達作者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無奈與憤懣之情。是借用典故來表達的。作者用反話說以文章名世的司馬相如遠離世事,是因其多病又非有才之人,實則是借以委婉地表達自己空有報國之能,卻不被任用的無奈和憤懣不平之情。3.[思想感情]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瘦馬圖[宋]龔開①一從云霧降天關(guān),空盡先朝十二閑②。今日有誰憐瘦骨?夕陽沙岸影如山。【注】①龔開,宋末元初人,曾居廣陵幕府,宋亡后深隱不仕,靠賣畫為生。此詩是詩人為自己的畫作《瘦馬圖》所作的題畫詩;②閑,馬廄。這首詩通過馬的形象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答:答案:本詩塑造了一匹昔日神駿今日骨瘦如柴的馬的形象,托物言志(以馬自喻),以瘦馬之獨立夕陽、無人憐惜,表達了亡國的落寞、失意;以馬之雖“瘦”卻依然如山“屹立”的形象表現(xiàn)了詩人忠于先朝、守志不阿的氣節(jié),清高(高潔)、堅貞的傲骨。4.[思想感情]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西臺①哭所思謝翱殘年哭知己,白日下荒臺。淚落吳江水,隨潮到海回。故衣猶染碧,后土不憐才。未老山中客,惟應賦《八哀》②。【注】①西臺:為漢隱士嚴光垂釣處,詩人在此設文天祥神位;②《八哀》:杜甫曾賦五言古詩八首,悼念八位文臣武將。題目:從全詩來看,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答:解析:標題“西臺哭所思”,“哭”“思”表達對文天祥的悼念之情;注釋中也有交代;第二聯(lián)寫哭,以情感驅(qū)使,發(fā)揮想象。因為他心情沉重,淚水不止,眼看著奔流的富春江,充滿感傷,因此覺得前些年在蘇州哭文天祥的淚水隨江水入海,如今已隨著海潮返回來,與現(xiàn)在的淚水融匯在一起。如此,自己的淚水將無休止地回返,永存世間,自己的悲悼也將永存世間。第三聯(lián)由哭轉(zhuǎn)入思。他是祭悼文天祥,自然地又憶起文天祥就義的場面。文天祥被殺時,仍然穿著宋朝的服飾,慷慨受刃。詩因此用“故衣”兩字,稱贊他忠誠不貳,以萇弘血化為碧的典故,歌頌他忠義浩氣,與世長存。想到文天祥的遭際,他不禁仰天呼吁,無情的皇天大地,為什么如此不愛惜人才,讓文天祥落得這樣下場。最后,詩由死及生,由文天祥歸到自己,說自己還健在,還沒到老年,但一事無成,再也不能有所作為,只能在這山中,寫些懷悼忠臣烈士的詩篇而已。這首詩依題目層層展開,首聯(lián)點“西臺”,次聯(lián)寫“哭”,三、四聯(lián)寫“所思”。詩人對文天祥的哀痛,不因為時間的推移而稍減,在悼念文天祥時,又表現(xiàn)了自己對元政權(quán)的痛恨,亡國之哀,凝聚在字里行間。前人以謝翱西臺慟哭比之漢高祖時為田橫自殺的五百門客,就是有見于謝翱對文天祥的知己之感及他強烈的愛國主義熱忱而言。答案:這首哭祭詩,全詩層層展開。詩人對文天祥的哀痛,不因為時間的推移而稍減,在悼念文天祥時,又表現(xiàn)了自己對元政權(quán)的痛恨,亡國之哀,凝聚在字里行間。全詩表達了對文天祥的知己之感、悼念之情以及強烈的愛國之情。5.[思想感情]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問題。南鄉(xiāng)子周邦彥晨色動妝樓。短燭熒熒悄未收。自在開簾風不定,颼颼。池面冰澌趁水流。早起怯梳頭。欲綰云鬟又卻休。不會沉吟思底事,凝眸。兩點春山滿鏡愁。詞的下闋前兩句表現(xiàn)詞中人物什么樣的情緒?是如何表現(xiàn)的?請簡要闡述。答:解析:本題考查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下闋前兩句中的“怯”“休”兩個動詞,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不想梳頭,欲梳又止的心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理?聯(lián)系上闋描寫的到來的春天可知,應該是春天的到來勾起了詞中人物的情思,因而感到孤獨憂傷。答案:①前兩句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孤獨苦悶的愁緒;②這是通過人物自身心理和動作的細節(jié)來表現(xiàn)的。清早起來原本不想梳頭,遲疑之后,剛剛打算綰起秀美的長發(fā),卻難以抑制內(nèi)心的憂傷,精神有些恍惚,不覺又停了下來。6.[觀點態(tài)度]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問題。歲暮歸南山①孟浩然北闕②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發(fā)催年老,青陽③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咀ⅰ竣龠@首詩是唐玄宗開元十六年(728),年已40歲的孟浩然在京城長安參加進士考試落第后于好友王維住處所作;②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為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之處,后亦用作朝廷的別稱;③青陽:指春天。詩人在兩首詩中都含蓄地表達了對待出仕的態(tài)度,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態(tài)度是否相同。答:解析:本題考查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兩首詩雖然都與出仕相關(guān),但態(tài)度卻不相同。根據(jù)注釋①,《歲暮歸南山》是40歲的孟浩然落第時所作。此詩發(fā)泄了一種怨悱之情。首聯(lián)敘述停止追求仕進,歸隱南山;頷聯(lián)抒發(fā)懷才不遇的感慨;頸聯(lián)自嘆虛度年華,壯志難酬;尾聯(lián)闡發(fā)愁寂空虛之情。落第后的孟浩然有一肚子的牢騷而又不好發(fā)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發(fā)萬念俱灰而又無可奈何的幽思。而《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是一首干謁詩。面對浩瀚的洞庭湖,詩人意欲橫渡,可是沒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時世,應當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但沒有人推薦。只好在家閑居,這實在有愧于這樣的好時代。言外之意是希望對方予以引薦。答案:不相同?!稓q暮歸南山》是萬念俱灰而又無可奈何?!靶萆蠒薄皻w敝廬”表明自己對求仕的心灰意冷;“明主棄”“故人疏”“白發(fā)”“年老”表明仕途阻斷,報國無門,最后抒發(fā)自己求仕而不得之后的無可奈何的情感。《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寫的是詩人不甘寂寞,渴望被舉薦?!岸司訍u圣明”表明他不甘寂寞;“欲濟”“觀垂釣”“羨魚情”表明他積極求仕,渴望被舉薦。題組二模擬綜合練1.閱讀下面的一首漢詩,完成(1)~(2)題。秋風辭劉徹①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注】①劉徹即漢武帝,公元113年,漢武帝劉徹帶領(lǐng)群臣到河東郡汾陽縣祭祀后土,途聞南征將士喜報,進而“顧祝帝京,忻然中流,與群臣宴飲,自作《秋風辭》”。(1)下面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A.開篇兩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個意象點明了季節(jié)時令、特點,色彩斑斕,動靜結(jié)合,勾勒出了一個清曠幽遠、蕭瑟凄涼的意境,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diào)。B.五、六、七句鋪寫詩人與群臣共同宴游的場景,“泛、濟、橫、揚、鳴、發(fā)”等動作一一排列開來,將“忻然中流”的熱烈場面描繪得聲情并茂。C.最后收筆兩句情感陡轉(zhuǎn),發(fā)出“變徵之音”,樂極生悲,曲折而又纏綿地抒發(fā)了一代帝王對生命易逝盛年難再的悲慨。D.起句“秋風起兮白云飛”,字面義上近似于高祖劉邦的《大風歌》中“大風起兮云飛揚”,但綜合全詩來看,兩者境界、情韻不一樣,前者清新流麗,后者蒼莽雄放。E.全詩因景而生情,以情來串景,語言清麗明快,構(gòu)思巧妙嚴謹,情感豐富深沉。解析:A“動靜結(jié)合”錯,皆為動景;“凄涼”一詞,氛圍用詞稍重;C項非曲折纏綿,是直接抒發(fā)。答案:AC(2)清代詩人沈德潛讀此詩時批“《離騷》遺響”,請結(jié)合此評價簡要賞析“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兩句。答:答案:①此兩句在手法上沿襲了《離騷》常用的比興手法,由蘭之秀及菊之香起興,并以蘭菊喻佳人,由物及人,引發(fā)出對“佳人”的無盡思念;②正如屈原以美人比喻自身理想美政一樣,一代帝王漢武帝在此處不僅是對佳人的懷念,也可以是對宏偉大業(yè)的追求或是對賢才英士的渴望與思慕;③形式上詩人還沿用了楚辭體的常有調(diào)式,如同《離騷》一樣,以“兮”為間頓,節(jié)奏感強。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①周紫芝記得武陵相見日,六年往事堪驚。回頭雙鬢已星星。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人傾。鐵馬紅旗寒日暮,使君猶寄邊城。只愁飛詔下青冥②。不應③霜塞晚,橫槊看詩成?!咀ⅰ竣俟庵荩航窈幽箱甏ǎ纤螘r期是接近金國的邊防重鎮(zhèn)。使君,漢唐以來,稱州郡的長官為使君,此沿襲舊稱;②青冥:青色的天空。這里代指朝廷;③不應:不顧。(1)下列對詞的分析和鑒賞,不恰當?shù)膬身検?)A.上片的前兩句敘述了六年闊別中兩人天各一方的情形,主要是為了與后文再次離別形成對比,表現(xiàn)了闊別之久遠,離別之傷感。B.詩人沒有料到短暫相聚后又要再次分離,上片中“誰知”“還與”的搭配,表達了他不得不再次送友人登程時內(nèi)心的悲傷之情。C.下片通過“鐵馬”“寒日暮”“霜塞晚”等的描繪,表現(xiàn)了友人久守邊城的艱辛以及思歸的急切之情。D.此詞寫惜別之情,卻一反常態(tài),以較多的筆墨塑造了一個渴望建功立業(yè)的使君形象,表達出對友人的勉勵和期許。E.“橫槊看詩成”與《赤壁賦》中的“橫槊賦詩”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時的場景雖然不同,但都贊揚了他們的文韜武略。解析:A.“形成對比”錯,應理解為為抒寫別情做鋪墊;C.熱愛雄壯的邊塞生活,及寫詩贊美的豪情。答案:AC(2)清人有言:“非實不足以闡發(fā)義理,非虛不足以搖曳神情,故虛實常宜相濟也?!闭埥Y(jié)合本詞簡要賞析。答:答案:上片回憶往事是虛,杯酒相傾是實,虛實結(jié)合,包含了對往昔歡樂團聚的懷念,對時光飛逝的感慨,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下片虛寫,運用想象手法,想象使君到任后的生活和心境,委婉曲折地表達了勉勵友人在邊塞施展文武才干,為國立功的情意。3.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1)~(2)題。詠錢[唐]羅隱志士不敢道,貯之成禍胎。小人無事藝,假爾作梯媒①。解釋愁腸結(jié),能分睡眼開。朱門狼虎性,一半逐君回。詠錢[唐]徐寅多蓄多藏豈足論,有誰還議濟王孫。能干禍處翻為福,解向仇家買得恩。幾怪鄧通②難免餓,須知夷甫③不曾言。朝爭暮競歸何處,盡入權(quán)門與幸門?!咀ⅰ竣偬菝剑好浇?;②鄧通:蜀郡南安人,漢文帝男寵;憑借與漢文帝的親密關(guān)系,依靠鑄錢業(yè),廣開銅礦,富甲天下。景帝即位,鄧通被革職,其家產(chǎn)被沒收,餓死街頭;③夷甫:《世說新語》載王夷甫清高,“雅尚玄遠,常嫉其婦貪濁,口未嘗言[錢]字”。(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A.羅詩第一聯(lián),深刻洞悉了金錢的危險性的一面,頗具警示意味。B.徐詩第二聯(lián),揭示了金錢在社會生活中翻云覆雨的巨大力量。C.羅詩對小人的鉆營表現(xiàn)出深深的蔑視,徐詩對鄧通的命運表現(xiàn)出深深的同情。D.兩首詩都較強烈地表達了憤世嫉俗之情,且對社會陰暗面的認識有相同之處。E.兩首詩都以諷刺詼諧之筆,辛辣批判了“小人”“權(quán)門”對金錢的瘋狂追逐。解析:C沒有同情之意;E徐詩并不詼諧。答案:CE(2)在表現(xiàn)手法上,這兩首詩有何相同和不同之處,請簡要分析。答:答案:相同之處:①題材上兩詩都是詠物詩,兩首詩都用托物言志,通過“錢”這一形象,揭露了小人和朱門富戶虎狼般的貪婪本性;②手法上兩詩都用了對比,羅詩以志士和小人進行對比,徐詩以鄧通和夷甫進行對比;③主題上兩詩都抒發(fā)了詩人心中的憤怒之情,用諷喻手法對這種社會現(xiàn)象進行了諷刺和批判。不同之處:徐詩用了典故,羅詩沒有用典故。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贈王介甫①歐陽修翰林②風月三千首,吏部③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朱門歌舞爭新態(tài),綠綺④塵埃試拂弦。常恨聞名不相識,相逢尊酒盍留連。【注】①王介甫:王安石。歐陽修當時是文壇領(lǐng)袖,大力提倡詩文革新,繼承唐代古文運動,反對當時浮艷的文風;②翰林:李白曾官居翰林學士,借指李白;③吏部:韓愈曾做吏部侍郎,借指韓愈;④綠綺:古琴名。傳說漢司馬相如作《玉如意賦》,梁王悅之,贈以綠綺琴。后即用以指琴。(1)下列對這首宋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A.該詩雖為贈詩,但并非一般應酬之作,詩中包含著詩人對后輩的殷切期望。B.首聯(lián)使用借代手法,詩人將王安石比之為歷史上的詩文大家李白和韓愈,從中可見對其詩文才華的欣賞。C.頷聯(lián)中詩人認為自己雖然年老,但也要與王安石爭鋒,因為后世之人難以與王再爭高低。D.尾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欲相邀結(jié)識王安石之意,這從“聞名”“相逢”“尊酒”等詞可以看出。E.本詩以反詰句收尾,強調(diào)自己要與王安石流連于杯酒之間,及時行樂,忘掉憂愁。解析:C“但也要與王安石爭鋒,因為后世之人難以與王再爭高低”理解有誤,歐陽修是說自己如今年老,對于詩文革新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