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灌區(qū)項目設計變更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1頁
小型灌區(qū)項目設計變更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2頁
小型灌區(qū)項目設計變更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3頁
小型灌區(qū)項目設計變更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4頁
小型灌區(qū)項目設計變更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概況工程概況本工程實施范圍位于。工程建設任務主要通過庫庫連通、提水串聯(lián)等方案對灌區(qū)工程進行統(tǒng)一調(diào)度,工程實施后可恢復灌溉面積0.91萬畝。本工程主要為新建輸水主管道長56.93km,替換現(xiàn)狀管道長0.05km,配套支管長29.41km,新建管道加壓泵1座。設計規(guī)范、規(guī)程規(guī)范下列文件當標準被修訂時,使用本技術要求的各方應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主要執(zhí)行規(guī)范、規(guī)程如下:(1)《水利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2020年版);(2)《防洪標準》(GB50201-2014);(3)《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17);(4)《水利水電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設計規(guī)范》(SL654-2014);(5)《農(nóng)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21);(6)《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規(guī)范》(GB/T20203-2017);(7)《水工建筑物荷載設計規(guī)范》(SL744-2016);(8)《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標準》(GB51247-2018);(9)《水利水電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199-2013);(10)《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SL191-2008);(11)《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3-2011);(12)《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標準》(GB50288-2018);(13)《灌溉與排水渠系建筑物設計規(guī)范》(SL482-2011);(14)《灌區(qū)改造技術標準》(GB/T50599-2020);(15)《節(jié)水灌溉工程技術標準》(GB/T50363-2018);(16)《水工擋土墻設計規(guī)范》(SL379-2007);(17)《水利水電工程邊坡設計規(guī)范》(SL386-2007);(18)《水利水電工程安全監(jiān)測設計規(guī)范》(SL725-2016);(19)《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驗收規(guī)程》(SL223-2008)。依據(jù)(1)《重慶市綦江區(qū)小型灌區(qū)項目設計變更報告和圖紙》。(2)實測1/1000地形圖資料。(3)《重慶市綦江區(qū)水利局關于重慶市綦江區(qū)小型灌區(qū)項目準予行政許可的決定》(綦水許可[2023]73號)。工程等別與洪水標準本工程總灌溉面積0.91萬畝,工程等別為Ⅴ等?。?)型水利工程,灌區(qū)主要建筑物(管道、渠道)級別為5級,次要建筑物為5級。渠系建筑物的設計洪水標準采用1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采用為20年一遇。本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0.35s,相當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本工程擋水建筑物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其他建筑物的抗震設防類別為丁類,地震設防烈度采用Ⅵ度,可不進行抗震計算。本工程為灌溉工程,合理使用年限為30年,灌溉渠道合理使用年限為20年。本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所處的侵蝕環(huán)境類別為二類,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小于35mm,構件表面最大裂縫寬度不超過0.2mm。鋼筋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25,水泥用量不小于260kg/m3,氯離子含量不超過0.3%,堿含量小于3.0kg/m3,最大水膠比0.55。工程建設內(nèi)容本工程新建輸水主管道長56.93km、替換現(xiàn)狀管道長0.05km、配套支管長29.41km,新建管道加壓泵1座。建筑物設計管道布置本次灌溉管道起點接梅家溝水庫涵洞出口,先沿現(xiàn)狀渠道旁布置至梅家坪水廠,后梅子坪水廠附近林地至機耕道布置,至天星村。然后主要沿天星村機耕道敷設,途經(jīng)長五間、黃雙鳳、大院、河壩上至吹角村,穿河后,沿現(xiàn)香樹下、木林村、沙灣、崗山山腳下的林地敷設至轉龍臺,穿河后,沿鄧家壩現(xiàn)狀道路敷設至下溝村,再一次穿河,沿現(xiàn)狀道路敷設,途經(jīng)下溝壩、余家壩,穿河后沿干口坡、大巖坡至河壩,再一次穿河,沿田灣、雙龍灣現(xiàn)狀道路敷設,于雙龍灣分支連通爛田溝山坪塘;主管繼續(xù)沿現(xiàn)狀道路敷設,途經(jīng)李家村、雙壩村,過河后,主要沿現(xiàn)狀道路敷設,于寶頂山分支連通蘭家灣水庫、唐家水庫;主管繼續(xù)沿現(xiàn)狀道路敷設,途經(jīng)土臺村、苦竹村,于后山分支連通玉龍莊水庫;主管繼續(xù)沿現(xiàn)狀道路敷設,途經(jīng)大坡村、石橋溝,至大田灣水庫、三馬口水庫。且于中云上分支,連通正灣山坪塘、板廠溝山坪塘、龍洞灣山坪塘、陳家榜山坪塘。1條主干管,7條支管,管道總長56.93km,關鍵節(jié)點穿河5處。本工程配套閥井328座,其中分水閥井94座,檢修閥井97座,排氣閥井80座,排水井57座;里程樁570個;安裝管道泵1座;管道共設置鎮(zhèn)支墩836個。(1)梅家溝干管段梅家溝干管管道水平投影長35103m(樁號為K0+0-K35+103)。管首設計流量0.1131m3/s。涂塑鋼管,管徑為DN250~DN400,地埋式結構,管道進出口高程(管道中心高程)分別為1116.014m和557.164m,綜合坡比為i=0.016,管道水頭損失146.25m。(2)爛田溝支管段爛田溝支管管道水平投影長3781m(樁號為K0+0-K3+781)。管首設計流量0.0032m3/s。涂塑鋼管,管徑為DN80,地埋式結構,管道進出口高程(管道中心高程)分別為742.667m和942.74m,綜合坡比為i=0.103,管道水頭損失16.88m。(3)唐家支管段唐家支管管道水平投影長1944m(樁號為K0+0-K1+944)。管首設計流量0.0063m3/s。涂塑鋼管,管徑為DN80~DN100,地埋式結構,管道進出口高程(管道中心高程)分別為753.499m和999.61m,綜合坡比為i=0.065,管道水頭損失34.83m。(4)蘭家灣支管段蘭家灣支管管道水平投影長353m(樁號為K0+0-K0+353)。管首設計流量0.0030m3/s。涂塑鋼管,管徑為DN80,地埋式結構,管道進出口高程(管道中心高程)分別為920.605m和902.22m,綜合坡比為i=0.052,管道水頭損失2.7m。(5)陳家榜支管段陳家榜支管管道水平投影長7578m(樁號為K0+0-K7+578)。管首設計流量0.0123m3/s。涂塑鋼管,管徑為DN80~DN125,地埋式結構,管道進出口高程(管道中心高程)分別為647.02m和548.021m,綜合坡比為i=0.013,管道水頭損失119.45m。(6)正灣支管正灣支管管道水平投影長2440m(樁號為K0+0-K2+440)。管首設計流量0.0053m3/s。涂塑鋼管,管徑為DN80,地埋式結構,管道進出口高程(管道中心高程)分別為647.754m和876.44m,綜合坡比為i=0.094,管道水頭損失30.28m。(7)板廠溝支管板廠溝支管管道水平投影長848m(樁號為K0+0-K0+848)。管首設計流量0.0030m3/s。涂塑鋼管,管徑為DN80,地埋式結構,管道進出口高程(管道中心高程)分別為722.999m和820.013m,綜合坡比為i=0.114,管道水頭損失6.53m。(8)玉龍莊支管段玉龍莊支管管道水平投影長2196m(樁號為K0+0-K2+196)。管首設計流量0.0030m3/s。涂塑鋼管,管徑為DN80,地埋式結構,管道進出口高程(管道中心高程)分別為654.095m和799.305m,綜合坡比為i=0.066,管道水頭損失16.94m。配套支管灌區(qū)內(nèi)灌溉管道不成系統(tǒng),灌溉用水得不到保障,本次設計考慮同步實施灌溉二級支管全覆蓋,采用管網(wǎng)進行灌溉,管徑為90~110mm,管材為PE100(1.6Mpa,用于起終點高差≤100m,若高差超過100m,需聯(lián)系設計人員進行變更),灌溉二級支管總長暫計29.41km,具體位置可根據(jù)需求布置。一體化泵房設計本工程一體化泵房設置于唐家支管B0+664~B0+842,柜體尺寸為長*寬*高=1.5m*1.5m*2.2m,水泵2臺(Q=22m3/h,H=160m,1用1備)。(1)一體化泵房功能要求:①供水設備配套水泵選用不銹鋼立式離心水泵(含配套電機),水泵連續(xù)無故障運行時間大于10000小時;②控制柜采用變頻控制,應有手動控制、自動控制功能和周圍實時監(jiān)控和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功能;③控制柜具有人機界面顯示功能。④設備殼體采用不低于Q235碳鋼材質,箱體表面采用噴塑防腐處理工藝,頂部設防雨層,設置通風扇。⑤箱體防護等級不低于IP55,具備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7、水泵過水部件及機組管閥系統(tǒng),采用304不銹鋼材質,符合《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2022。(2)泵房配置清單泵房配置清單序號名稱規(guī)格型號材質數(shù)量單位1不銹鋼立式多級離心泵CDMF20-14組合件1臺2進出水總管DN50SUS3042根3進出水端管按進出水總管口徑SUS3042根4合流管接頭與水泵口徑一致SUS3042只5螺紋接頭與水泵口徑一致SUS3042只6對夾式手柄蝶閥按進出水總管口徑蝶板SUS3042只7閘閥與水泵口徑一致SUS3042只8止回閥與水泵口徑一致SUS3041只9蝶形手柄球閥G1/4"SUS3041只10蝶形手柄球閥G3/4"SUS3041只11沖壓法蘭與水泵口徑一致SUS3042片12活動法蘭按進出水總管口徑組合件6套13端蓋按進出水總管口徑SUS3042片14軸向壓力表YN-60組合件1只15壓力開關KP36/KP5組合件1只16三通閥G1/4"SUS3041只17壓力傳感器DSTP140MBS1700(一對一變頻時)組合件1套18低水位傳感器G1/2"組合件1套19隔膜式壓力罐19LX200PSISUS3041只20進出水孔蓋板按進出水總管口徑Q2351只21鋼制底座Q2351只22NFX箱體Q2351只23螺栓M8~M24鍍鋅件若干套24墊片橡膠若干片管道跨河段布置梅家溝片區(qū)管道跨河共計5處,分別為吹角村1處、下溝村2處、雙壩村2處??绾佣喂灿嬮L度49.53m。(1)K8+258.75~K8+270.78跨河段共計8.27m,樁號為K8+258.75~K8+270.78,進出口高程分別為641.209m、640.220m,跨河最低點高程為640.220m。管道進口處設排泥閥1座、檢修閥井2座。管道跨河段采用0.2m厚C25砼外包,外包體頂部采用0.3m厚土石回填,河道埋管表層采用不小于0.5m厚的大塊石?;A采用0.5m厚塊碎石擠壓換填處理。(2)K10+551.14~K10+562.47跨河段共計13.25m,樁號為K10+551.14~K10+562.47,進出口高程分別為641.722m、640.093m,跨河最低點高程為640.093m。管道進口處設排泥閥1座、檢修閥井2座。管道跨河段采用0.2m厚C25砼外包,外包體頂部采用0.3m厚土石回填,河道埋管表層采用不小于0.5m厚的大塊石。基礎采用0.5m厚塊碎石擠壓換填處理。(3)K12+159.86~K12+168.37跨河段共計6.34m,樁號為K12+159.86~K12+168.37,進出口高程分別為635.641m、634.321m,跨河最低點高程為634.321m。管道進口處設排泥閥1座、檢修閥井2座。管道跨河段采用0.2m厚C25砼外包,外包體頂部采用0.3m厚土石回填,河道埋管表層采用不小于0.5m厚的大塊石?;A采用0.5m厚塊碎石擠壓換填處理。(4)K14+326.46~K14+337.12跨河段共計8.76m,樁號為K14+326.46~K14+337.12,進出口高程分別為603.719m、604.178m,跨河最低點高程為603.719m。管道進口處設排泥閥1座、檢修閥井2座。管道跨河段采用0.2m厚C25砼外包,外包體頂部采用0.3m厚土石回填,河道埋管表層采用不小于0.5m厚的大塊石。基礎采用0.5m厚塊碎石擠壓換填處理。(5)K18+129.58~K18+158.19跨河段共計12.91m,樁號為K18+129.58~K18+158.19,進出口高程分別為477.391m、479.11m,跨河最低點高程為477.39m。管道進口處設排泥閥1座、檢修閥井2座。管道跨河段采用0.2m厚C25砼外包,外包體頂部采用0.3m厚土石回填,河道埋管表層采用不小于0.5m厚的大塊石?;A采用0.5m厚塊碎石擠壓換填處理。管道規(guī)格統(tǒng)計總表類別起點樁號終點樁號規(guī)格型號材料梅家溝干管K0+000.00K1+274.54D426*6涂塑鋼管Q355K1+274.54K6+105.14D426*8涂塑鋼管Q355K6+105.14K14+415.62D426*10涂塑鋼管Q355K14+415.62K16+530.47D426*9涂塑鋼管Q355K16+530.47K18+129.58D426*10涂塑鋼管Q355K18+129.58K20+000.37D377*10涂塑鋼管Q355K20+000.37K23+266.07D377*9涂塑鋼管Q355K23+266.07K25+443.17D325*8涂塑鋼管Q355K25+443.17K25+412.48D377*9涂塑鋼管Q355K25+412.48K30+684.54D377*10涂塑鋼管Q355K30+684.54K32+630.17D377*9涂塑鋼管Q355K32+630.17K34+904.11D325*8涂塑鋼管Q355K34+904.11K35+106.28D257*8涂塑鋼管Q235爛田溝支管A0+000.00A1+944.47D89*4涂塑鋼管Q235唐家支管B0+000.00B0+664.267D108*4.5涂塑鋼管Q355B0+664.267B3+781.42D89*4涂塑鋼管Q235蘭家灣支管C0+000.00C0+352.580D89*4涂塑鋼管Q235陳家榜支管D0+000.00D4+089.22D133*4.5涂塑鋼管Q355D4+089.22D5+549.84D108*4.5涂塑鋼管Q355D5+549.84D7+577.88D89*4涂塑鋼管Q235正灣支管E0+000.00E2+440.19D89*4涂塑鋼管Q235板廠溝支管F0+000.00F0+848.41D89*4涂塑鋼管Q235玉龍灣支管G0+000.00G2+205.61D89*4涂塑鋼管Q235管道埋設本工程根據(jù)沿線地形、地質條件,已成建筑物分布情況,分別擬定了A、B、C、D、E、F幾種敷設典型剖面,管道以地埋為主。(1)A型斷面管槽基礎為土基時,管頂覆土不小于0.7m,兩側作業(yè)面寬度不小于0.3m,管槽兩側開挖邊坡為1:0.3,管周采用原狀土回填,壓實系數(shù)不下于0.91,管頂0.3m范圍內(nèi)原狀土回填,壓實系數(shù)不下于0.91。管底設置0.1m中粗砂墊層,壓實系數(shù)不下于0.91。管道設計地基承載力為80KPa,若達不到承載力要求,需作地基處理再進行管道敷設。(2)B型斷面適用于穿越機耕道或公路段埋管(混凝土路面),管頂距離地面不小于0.8m,兩側作業(yè)面寬度不小于0.3m,管槽兩側開挖邊坡為1:0.1,管周采用原狀土回填,壓實系數(shù)不小于0.91,管頂面0.3m范圍內(nèi)原狀土回填,壓實系數(shù)不下于0.92,路面恢復自上而下為0.2m厚C30砼、0.1m厚碎石墊層、0.3m厚片石基層,管底設置0.1cm中粗砂墊層,壓實系數(shù)不下于0.91。具體以道路實際結構層厚度為準。管道設計地基承載力為80KPa,若達不到承載力要求,需作地基處理再進行管道敷設。在公路挖溝埋管施工前,應辦理相關手續(xù)。管道穿越等級公路應符合交通部門要求。(3)C型斷面適用于穿越公路段埋管(瀝青路面),管頂距離地面不小于0.8m,兩側作業(yè)面寬度不小于0.3m,管槽兩側開挖邊坡為1:0.1,管底采用0.1m中粗砂墊層,管周采用原狀土回填,埋管施工完成后,再采用瀝青恢復路面,混凝土厚度0.2m,瀝青厚0.06m,碎石厚0.1m,手擺片石0.3m,具體以道路實際結構層厚度為準。管底設置0.1m中粗砂墊層,壓實系數(shù)不下于0.91。管道設計地基承載力為80KPa,若達不到承載力要求,需作地基處理再進行管道敷設。在公路挖溝埋管施工前,應辦理相關手續(xù)。管道穿越等級公路應符合交通部門要求。(4)D型斷面適用于混凝土地壩埋管,管頂距離地面不小于0.7m,兩側作業(yè)面寬度不小于0.3m,管槽兩側開挖邊坡為1:0.1,管底采用0.1m中粗砂墊層,管周壓實回填,埋管施工完成后,再采用C25恢復地面,混凝土厚度0.2m,碎石厚0.1m。管底設置0.1m中粗砂墊層,壓實系數(shù)不下于0.91。具體以道路實際結構層厚度為準。管道設計地基承載力為80KPa,若達不到承載力要求,需作地基處理再進行管道敷設。(5)E型斷面適用于排水溝下埋管,管頂距離排水溝頂部0.1m,管道采用C20混凝土滿包,四周厚度0.1m。管道設計地基承載力為80KPa,若達不到承載力要求,需作地基處理再進行管道敷設。(6)F型斷面管槽基礎為基巖/半基巖時,管頂覆土不小于0.7m,兩側作業(yè)面寬度不小于0.3m,管槽兩側開挖邊坡為1:0.1,管周采用原狀土回填,壓實系數(shù)不下于0.91,管頂0.3m范圍內(nèi)原狀土回填,壓實系數(shù)不下于0.91。管底設置0.1m中粗砂墊層,壓實系數(shù)不下于0.91。管道設計地基承載力為80KPa,若達不到承載力要求,需作地基處理再進行管道敷設。(7)G型斷面適用于河道段下臥管道,管頂距離地面不小于0.7m,兩側作業(yè)面寬度不小于0.3m,管槽兩側開挖邊坡為1:0.5,管底采用0.15m碎石墊層,管道采用0.3m厚C25砼外包,管周采用C25砼原槽澆灌,埋管施工完成后,采用大塊石拋填。管道附屬設施(1)控制閥、分水閥、檢修閥井控制閥井采用M7.5磚砌矩形立式結構,控制閥采用閘閥,典型設計,閘閥大小同管徑。閘室井凈空斷面長×寬×高=1.5m×1.5m×1.5m(DN300以下),凈空斷面長×寬×高=1.8m×1.8m×1.5m(DN300及以上),高度可根據(jù)現(xiàn)場調(diào)整。閘室底為厚0.2m的C20砼結構,四周為24cm厚M7.5磚砌井壁,井內(nèi)側用M10水泥砂漿抹面,井圈設C20砼結構,蓋板為復合材料井蓋。井壁靠底部設dn50的PE排水管延伸至低洼處。檢修閥井深可根據(jù)實際地形和管道埋深進行調(diào)整。(2)排氣閥及閥井管道最高處或有隆起處設置排氣閥,管線較長且平直的輸水管道每隔0.5~1.0km左右設置一座排氣閥。排氣閥為自動排氣閥,由主管接三通后安裝,并在三通管后設置1個閘閥以便檢修。閘室井凈空斷面長×寬×高=1.2m×1.2m×1.2m,閘室底為厚0.2m的C20砼結構,四周為24cm厚M7.5磚砌井壁,井內(nèi)側用M10水泥砂漿抹面,井圈設C20砼結構,蓋板為復合材料井蓋。井壁靠底部設dn50的PE排水管延伸至低洼處。檢修閥井深可根據(jù)實際地形和管道埋深進行調(diào)整。(3)排泥閥及閥井在管線低凹處設排泥閥,排泥裝置由排泥三通、排泥管、閥井組成。閘室井凈空斷面長×寬×高=1.2m×1.2m×1.2m,閘室底為厚0.2m的C20砼結構,四周為24cm厚M7.5磚砌井壁,井內(nèi)側用M10水泥砂漿抹面,井圈設C20砼結構,蓋板為復合材料井蓋。井壁靠底部設dn50的PE排水管延伸至低洼處。檢修閥井深可根據(jù)實際地形和管道埋深進行調(diào)整。(4)里程樁在沿途彎折位置或順直每隔100m處設置里程樁,兼作警示樁,以明白管線位置及走向。標記物設計:里程樁長×寬×高=0.12×0.12×1.0m,C20砼結構,埋深0.24m,露出地面0.76m。在露出的柱身上標注“**管線+里程”和“管理單位名稱+聯(lián)系電話”字樣。管道接口管道連接采用焊接接口。鋼管部分采用先在槽邊進行組焊,將三節(jié)管組裝焊接后再進行下管組裝的方法。本工程鋼管安裝采用現(xiàn)場手工電弧焊接,雙面焊形式,坡口形式為“V”型坡口,管節(jié)焊接前先修口,端面的坡口角度、鈍邊、間隙等要滿足規(guī)范要求,不得在對口間隙夾焊幫條或用加熱法縮小間隙施焊。縱向焊縫放在管道中心垂線上半圓的45度左右處。對口時外壁齊平,錯口偏差不大于2mm,焊縫的寬度及加強高滿足設計圖紙要求。先在管外多層焊接,然后在管內(nèi)清根進行管內(nèi)焊接。管道任何位置不得有十字形焊縫。兩管節(jié)對焊時,縱縫相錯間距不得小于300mm。彎管起彎點至接口的距離不得小于管徑,且不得小于100mm。防腐設計本工程鋼管防腐采用廠家成品,鋼管內(nèi)、外壁防腐均采用溶結環(huán)氧樹脂涂塑,涂層厚度≥350μm,執(zhí)行標準為《流體輸送用鋼塑復合管及管件》GB/28897-2021。灌區(qū)信息化本工程共設流量計10處,自控閘閥10處、壓力監(jiān)測點位5處,信息化監(jiān)控平臺1處。流量計、自控閘閥、壓力檢測點位統(tǒng)計總表序號類別樁號1流量計/自控閘閥k0+000.00~K0+004.652A0+000.00~A0+031.093K16+103.87~K16+117.544B0+000.00~B0+014.135G0+000.00~G0+022.096K25+443.17~K25+449.147E0+000.00~E0+024.648D0+000.00~D0+058.949K34+904.11~K34+944.1610F0+000.00~F0+043.5311壓力監(jiān)測點K16+072.22~K16+103.8712K22+017.81~K22+077.1113K25+412.48~K25+443.1714K34+784.15~K34+856.7215D5+549.84~D5+581.17施工組織(1)本工程導流建筑物級別為5級,導流標準為5年一遇。本工程建筑物施工安排在特枯期(12-2月)施工。施工期間配備一定數(shù)量的小型潛水泵并輔以排水溝排水,即可滿足施工期的排水要求,保證干地施工。本工程穿河道處管道,導流方式為新建橫向圍堰,涵管導流。圍堰采用編織袋裝土填筑,土工膜防滲。(2)本次項目所在各村各工程段內(nèi)交通較為便利,各村鎮(zhèn)均有公路通達,管道沿線多建有機耕道,水泥、碎石、砂、塊石等建筑材料通過村級公路運至就近地點,然后通過二次轉運至施工作業(yè)點。(3)應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和施工需要,分工區(qū)進行施工,具體工區(qū)數(shù)量以滿足現(xiàn)場實際施工需要為原則,各工區(qū)設置有移動式混凝土拌合站、移動式空壓機、移動式柴油發(fā)電機、移動水箱、施工營地、物資倉儲系統(tǒng)等,沿管線施工移動布置。(4)輸水工程沿線施工點人數(shù)較少,施工期生產(chǎn)和生活用水采用從施工點附近農(nóng)戶飲水水源點抽水或拉水使用,不設供水站。本工程的施工用房及倉庫均采用就近租用民房的方式。臨時設施的具體數(shù)量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施工需要確定。(5)本工程土石平衡主要按建筑物分段平衡,管道段為埋管,利用開挖料回填至高出原地面高程20~30cm以消化棄渣;不需另設棄渣場,棄渣沿途就近堆于管道開挖回填范圍內(nèi),管道回填完成后,應實施覆土、綠化等措施。測量放樣(1)本工程測量放線按中心線控制。(2)管道斷面等的放樣、立模、填筑輪廓測點相對設計的限值誤差,平面為±50mm,高程為±30mm,軸線線點為±30mm。高程負值不得連續(xù)出現(xiàn),并不得超過總測點的30%。(3)本工程基本控制點見平面圖。基礎開挖與處理基礎開挖(1)基礎開挖采用人工開挖,開挖應分層、分段依次進行,并正確選定降、排水措施,沖溝、場地散水應集中排入臨時排水管排出施工區(qū)外。軟基開挖應避開雨季施工。(2)邊坡開挖施工前,應保證坡體截、排水設施連接通暢。若因現(xiàn)場條件制約無法連通時,施工單位應采取妥善的臨時截、排水措施。該措施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同意后方可實施。(3)當?shù)刭|情況與設計不符合時,應會同有關單位及時研究處理。開挖施工中發(fā)現(xiàn)文物古跡、化石以及測繪、地質、地震、通訊等部門設置的地下設施和永久性標志時,應妥善保護,及時報請有關部門處理。(4)邊坡及基礎開挖應自上而下進行,應確保施工安全。填筑前,須清除岸坡有機質土、植物雜草、生活垃圾等,并采用碾壓夯實至無明顯沉陷為止。(5)臨時開挖坡比:覆蓋層不陡于1:0.5,基巖不陡于1:0.3。(6)對開挖或處理過程中的各種情況應及時詳細記錄,經(jīng)工程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填筑。若不能立即施工時,應做好基面保護,復工前應再檢驗,必要時須重新清理。(7)建筑物及管道附近開挖時,應采取保護性開挖,以避免對建筑物及管道的損害?;A處理管槽基礎承載力不小于80KPa,鎮(zhèn)支墩基礎承載力不小于150KPa。當基礎承載力達不到要求時,通知參建各方核實后再進行處理,換填厚度根據(jù)開挖后地質情況現(xiàn)場研究確定。土石回填(1)本工程土石方回填利用原開挖土石方料,采用膠輪車轉運到填筑部位,卸料后采用人工平料,小型振動碾夯實回填。(2)選用土石料不得含有植物根莖、磚瓦垃圾等雜質,應符合水利水電工程天然建筑材料相關規(guī)程及水工施工規(guī)范的要求。(3)土石回填料要求級配良好,含石量不小于40%,粒徑5mm以下含量不大于25%,要求水溶鹽含量小于8%,壓實度不得低于0.91,土石料相對密度不低于0.65,干密度在1.6g/m3左右,最大粒徑不超過40cm,填筑時應分層碾壓,土石回填體要求C、φ值指標如下:天然(C=2kpa,φ=30°)、飽和(C=0KPa,φ=28°)?;炷凉こ棠0澹?)模板的結構類型應根據(jù)混凝土建筑物的結構特點、施工方法等選用。(2)模板采用鋼模板,支架材料的種類、等級,應根據(jù)其結構特點,位置要求及周轉次數(shù)確定,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和部頒標準。(3)模板在使用后和澆筑混凝土之前,應清洗干凈。為防銹或方便拆模而涂在模板上的涂料,應不影響混凝土的質量,且應在立模前涂刷好。(4)模板安裝必須按混凝土結構物的施工詳圖測量放樣,重要結構應多設控制點,以利檢查校正。模板在安裝過程中,必須經(jīng)常保持足夠的臨時固定設施,以防傾覆。(5)模板之間的接縫必須平整嚴密。建筑物分層或分段施工時,應逐層或逐段校正上下、左右層偏差,過流面不允許出現(xiàn)因模板偏差或接縫不嚴密產(chǎn)生的”錯臺”。(6)模板及支架上嚴禁堆放超過其設計荷載的材料及設備。(7)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按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SL677-2014)中表2.5.8規(guī)定要求。(8)拆模時間一般應遵守《水工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SL677-2014)中第2.6.1條之規(guī)定。拆模作業(yè)必須使用專門工具,按適當?shù)氖┕こ绦蚴中⌒牡剡M行,以減少混凝土及模板的損傷。(9)模板的材質、制作、安裝及拆除等,應嚴格按規(guī)定進行?;炷烈螅?)混凝土結構采用由水泥,普通碎石、砂和水配制的質量密度為2300-2400kg/m3的普通混凝土;(2)配制混凝土所行的水泥,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水泥的性能指標必須符合現(xiàn)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3)水泥進場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或進場試驗報告,并應對其品種、標號、包裝出廠日期等檢查驗收。當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時,應復查試驗,并按試驗結果使用;(4)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細骨科,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5)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顆粒粒徑不得超過鋼筋最小凈距的3/4;對混凝土實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徑不宜超過板厚的1/2,且不得超過50mm;(6)骨料應按品種、規(guī)格分別堆放,不得混雜,骨科中嚴禁混入煅燒過的白云石或石灰塊。混凝土配合比(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應根據(jù)設計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和質量檢驗以及混凝土施工和易性的要求確定;(2)混凝土的配合比應按國家現(xiàn)行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技術規(guī)程》進行計算,并通過試配確定;(3)混凝土澆筑時的坍落皮,宜為5~7cm,坍落度測定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的規(guī)定?;炷涟柚埔螅?)本工程混凝土均采用自拌混凝土。(2)拌制砼時,必須嚴格遵守經(jīng)配合比試驗后簽發(fā)的砼配料單進行配料,嚴禁擅自更改。(3)混凝土原材料每稱稱量的偏差,不得超過規(guī)范中允許偏差的規(guī)定;各種衡器應定馴檢驗,保持準確。骨科含水率應經(jīng)常測定,雨天施工增加測定數(shù)。(4)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系指全部材料裝入攪拌筒中起,到開始卸料止的時間。(5)砼拌和用水、砂、骨料必須滿足現(xiàn)行相關規(guī)程規(guī)范的要求?;炷翝仓?)混凝土運至澆筑地點,應符合澆筑時規(guī)定的坍落度,如發(fā)現(xiàn)分離、漏漿和嚴重泌水現(xiàn)象時,必須在澆筑前進行二次攪拌;(2)混凝土應以最少的轉載次數(shù)和最短的時間,從攪拌地點運至澆筑地點;混凝土從攪拌機中卸出到澆筑完畢的延續(xù)時間不宜超過規(guī)范規(guī)定值;(3)混凝土自高處傾落的自由高度,不宜超過2m;(4)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經(jīng)常規(guī)察模扳、支架、鋼筋、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情況,當發(fā)現(xiàn)有變形、移位時,以及時采取措施進處理;(5)澆筑應在室外氣溫較低時進行,混凝土澆筑溫度不宜超過28℃,在氣候不適宜或無法正常進行澆筑作業(yè)時,不應進行混凝土施工。(6)在任何部位澆注之前,建基面的雜物泥土以及有害淤泥等均應清除,對不良基礎應采取處理措施,并洗凈澆注面,才能進行下一工序。(7)混凝土澆注前應詳細檢查倉內(nèi)模板、鋼筋、預埋件、永久施工縫及澆注準備工作,并做好施工記錄,經(jīng)監(jiān)理驗收后方能澆注。(8)混凝土應按順序和方向分層澆注,澆注面大體水平。同時要求模板架立要穩(wěn),表面光潔平整,接縫嚴密,縫內(nèi)止水達到規(guī)范要求,不漏水不滲水。(9)混凝土施工要求保持連續(xù)性,如因故中止混凝土施工超過允許間歇時間,則按工作縫處理?;炷吝\輸(1)混凝土的運輸應遵照以下原則:①混凝土運輸設備應根據(jù)施工條件選用。運輸過程中應避免發(fā)生分離、漏漿、嚴重泌水或過多降低坍落度。②運輸不同標號的混凝土時,應在運輸設備上設備明顯的標志,以免混倉。③運輸過程中,應盡量縮短運輸時間或減少轉運次數(shù)。因故停歇過久,混凝土產(chǎn)生初凝時,應作廢料處理。在任何情況下,嚴禁中途加水后運入倉內(nèi)。④不論采用何種運輸設備,當混凝土入倉自由下落高度大于2m時應采取緩降措施。(2)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應盡量縮短運輸時間及減少轉運次數(shù),其運輸時間不宜超過60分鐘。(3)在傾斜面澆筑混凝土時,應從低處開始澆筑,并使?jié)仓姹3炙?。倉內(nèi)的泌水應及時排除,禁止在模板上開孔趕水,以免帶走灰漿。嚴禁在流水中澆筑混凝土,已澆筑的混凝土在硬化之前不得受水流的沖刷。(4)澆入倉內(nèi)的混凝土應隨澆隨平倉,不得堆積。倉內(nèi)若有粗骨料堆積時,應均勻地散鋪于砂漿較多處或未經(jīng)振搗的混凝土上,但不得用水泥砂漿覆蓋,以免造成內(nèi)部蜂窩。冬、雨季施工(1)施工中遇雨,料堆、混凝土的拌和、運輸?shù)染鶓扇∨畈颊谏w措施。(2)施工期間,當降雨量小于5mm且壩坡面無淌水,對骨料加強含水量的測定,及時調(diào)整配合比中的加水量后,一般可繼續(xù)施工。(3)當降雨大于5mm或壩坡面出現(xiàn)淌水時,應停止施工,及時將倉面積水排走,并采用塑料薄膜、蓬布保護倉面,防止雨水的沖蝕。雨停繼續(xù)澆筑之前,需將模板前被雨水侵蝕的混凝土重新振搗兩遍,若停歇時間超過4小時,則按施工縫處理。同時,必須及時測定骨料含水量,調(diào)整配合比中的加水量。若倉面混凝土不能得到有效保護,必須將雨水沖蝕的混凝土徹底清除干凈后,才能夠繼續(xù)施工。(4)應盡量避開在低溫季節(jié)澆砼,當日平均氣溫在5℃以下或日最低氣溫在-3℃以下時,澆筑混凝土必須采取低溫澆筑施工措施。(5)混凝土一脫膜應及時覆蓋塑料薄膜,待混凝土初凝后掀開薄膜覆蓋上草袋或草簾并灑水養(yǎng)護?;炷敛鹉<梆B(yǎng)護(1)不承重的側面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5MPa以上,并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損壞時才能拆除。(2)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承重模板,至少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才能拆除。(3)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混凝土表面應經(jīng)常保持濕潤狀態(tài)直到養(yǎng)護期滿。在炎熱或干燥氣候條件下,早期混凝土表面應采用經(jīng)常保持水飽和或作覆蓋物進行遮蓋,避免太陽曝曬?;炷临|量控制(1)在混凝土澆筑前,對模板、鋼筋及止水結構必須按要求進行嚴格驗收。(2)定期對砂石的含水量,砂的細度模數(shù)以及骨料的含泥量、超遜徑含量進行檢查,檢查資料要存檔備案。(3)倉面定人、定點進行振搗,嚴防漏振,絕不允許摻水。(4)施工時若發(fā)現(xiàn)貫穿性裂縫和深層裂縫,應及時報告監(jiān)理,施工單位不得擅自處理。鋼筋工程鋼筋材料鋼筋混凝土結構所用的鋼筋種類、鋼號、直徑等,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熱軋鋼筋的質量必須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鋼筋應有出廠質量保證書。使用前,應按規(guī)定作拉力、延伸率、冷彎試驗。需要焊接的鋼筋,應作焊接工藝試驗,鋼號不明或使用中發(fā)現(xiàn)性能異常的鋼筋,經(jīng)復驗合格后方可使用,但不得在承重結構的重要部位上使用。鋼筋需要代換時,必須經(jīng)設計同意,按現(xiàn)行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進行等效替換。鋼筋加工鋼筋表面應潔凈,加工前應將表面的油漬、浮皮等清除干凈.鋼筋應平直,無局部曲折;加工后的鋼筋表面?zhèn)鄄坏檬逛摻罱孛婷娣e減少5%以上。鋼筋彎曲角度、半徑及形狀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如設計未作規(guī)定,所有受拉光面圓鋼筋的末端應作180°的半圓彎鉤,其彎鉤內(nèi)徑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平直部分長度不宜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鋼筋加工的允許誤差: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凈尺寸,允許偏差為±10mm;鋼筋彎起點位置允許偏差為±20mm;箍筋部分長度的允許偏差為±5mm。設計要求本工程采用鋼筋為HPB300、HRB400級,其中HPB300鋼筋強度設計值fyk=270N/mm2,HRB400鋼筋強度設計值fyk=360N/mm2。砼保護層厚度詳見圖紙說明,鋼筋采用焊接連接或綁扎連接,連接長度須符合規(guī)范要求,鋼筋錨固長度≥40d。鋼筋接頭應符合現(xiàn)行規(guī)范及市建委渝建發(fā)〔2006〕165號文件的要求。管道安裝施工總體要求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溝槽開挖-管道鋪設-試壓-回填-整體試壓-管道系統(tǒng)沖管。管道按照設計圖紙布置,局部可做適當調(diào)整。管材連接好后平穩(wěn)入溝槽內(nèi),先部分回填,試壓后全部回填。管材在放入溝內(nèi)時應采用可靠的軟帶吊具,平穩(wěn)下溝,不得與溝壑或溝底激烈碰撞,應防止劃傷、扭曲或過大的拉伸和彎曲。管道穿過公路時應設管套,管套的最小直徑為管道直徑加200mm;管道在穿過地下室或地下構筑物外墻時應采取嚴格的防水措施;管道安裝和鋪設過程中斷時應用木塞或其他蓋堵將管口封閉,防止雜物進入;管件處應嚴格按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設置鎮(zhèn)墩。涂塑鋼管連接(1)焊接方式:本標段涂塑鋼管管線地段施工,采用成溝后下管組對、焊接。組對采用外對口器,手工電弧焊工藝。焊接時,每組焊工都配防風棚,并采取有效的防風、防雨措施。(2)從事本工程焊接的所有焊工必須通過資格考試,100%持證上崗。并根據(jù)考試通過的內(nèi)容,在有效期內(nèi)進行規(guī)定范圍的焊接工作。(3)焊接材料必須有質量證明書,并符合相應的標準規(guī)定。焊接材料必須由專人驗收、保管和發(fā)放。焊條密封包裝打開后應盡快使用。(4)管道焊接采用流水作業(yè),每層焊道由兩名焊工同時起弧施焊,為了滿足手工電弧焊工藝要求,焊接時采用防風棚施工。焊接前,配備自制焊工操作架。起弧時為防止電火花擊傷母材,應有專用地線卡與管道連接。(5)層間必須用砂輪機及鋼絲刷清除熔渣和飛濺物。外觀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層焊接,修磨時不得傷及鋼管外表面的坡口形狀。(6)焊接時應在焊縫兩端的管口加設300mm寬度的耐火保護層,以防止焊接飛濺灼傷防腐層。(7)焊接操作時,應隨時注意焊道寬度的變化以及電弧在坡口兩側的停留時間。(8)焊縫完成并檢驗合格后,按規(guī)定做好焊工鋼印或流水作業(yè)組的代號標記,并做好施工記錄。水壓試驗(1)本工程試壓要求謹遵《水利工程壓力鋼管制造安裝及驗收規(guī)范》(SL432-2008)、《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相應條款規(guī)定。(2)鎮(zhèn)支墩混凝土必須達到設計強度,方能進行管道水壓試驗。埋管管道周圍在水壓試驗前填土應分層碾壓,壓實度達0.91以上,并滿足敷土深度要求。管道試壓未完成前,接頭不得回填。(3)管道水壓試驗時試驗壓力值應不小于1.5倍正常工作情況最高內(nèi)水壓力,也不得小于特殊工作情況最高內(nèi)水壓力。(4)試壓時水溫應在5℃以上。(5)水壓試驗應在制造完成,按規(guī)定進行幾何尺寸及焊縫質量檢驗,并提交各項質量指標滿足要求的檢驗報告后進行;水壓試驗管內(nèi)充水前,應對連接于受試結構上的工卡具、臨時支承件、支托、起重設備等可能改變結構本身拘束邊界條件的設施,進行解除拘束處理;應對結構上的焊疤、劃痕等缺欠進行修補打磨,并進行全面檢查。(6)管道水壓試驗按規(guī)定的程序完成后,應隨即通過增壓系統(tǒng)的溢流控制閥將系統(tǒng)外壓力卸至管道內(nèi)水的自重壓力;在確認管段上端的排(補)氣管閥門打開后,方可進行管道內(nèi)水的排放作業(yè)。(7)試驗系統(tǒng)在試驗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需要處理時,應通過增壓系統(tǒng)的溢流控制閥將系統(tǒng)壓力卸至零壓力后方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問題處理時需要焊接、熱切割、碳弧氣刨、熱矯型等作業(yè),應將管內(nèi)水排空后,方可進行。(8)試壓管道安裝完畢后回填前應按規(guī)范進行外觀、斷面及接口嚴密性檢查,待試壓合格,沖洗、消毒后方能使用。管道施工及驗收按國家現(xiàn)行規(guī)范執(zhí)行。(9)所有明裝(部分明裝)管道的兩端均應設置禁止人行通過的警示標志,并須配備相應禁止通行的措施。所有管道沿線設置走線標志。管道穿河施工方案施工前工作在管道穿河施工前,需要對施工現(xiàn)場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