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物】感受器和感覺器官 教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生物七年級下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2B/03/wKhkGWesZfSAd-ybAALYaXNsmBg821.jpg)
![【生 物】感受器和感覺器官 教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生物七年級下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2B/03/wKhkGWesZfSAd-ybAALYaXNsmBg8212.jpg)
![【生 物】感受器和感覺器官 教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生物七年級下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2B/03/wKhkGWesZfSAd-ybAALYaXNsmBg8213.jpg)
![【生 物】感受器和感覺器官 教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生物七年級下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2B/03/wKhkGWesZfSAd-ybAALYaXNsmBg8214.jpg)
![【生 物】感受器和感覺器官 教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生物七年級下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2B/03/wKhkGWesZfSAd-ybAALYaXNsmBg82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0章人體的自我調節(jié)第2節(jié)感受器和感覺器官第1課時眼和視覺1.通過描述眼球的結構及其主要組成部分的功能、視覺形成過程的學習,進一步認同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2.通過了解常見視覺異常情況的原因及矯正方法,養(yǎng)成關愛眼睛健康、衛(wèi)生安全用眼的意識和習慣。重點:1.眼球的結構與功能。2.視覺的形成與近視、遠視的矯正原理。難點:1.視覺形成的過程。2.近視、遠視的矯正原理。教學活動設計意圖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猜謎語:兩間小屋左右分,要到睡覺才關門。小屋能把萬物收,難放一粒小灰塵。(打一器官)學生回答:眼睛。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有人統(tǒng)計,人從外界獲取的信息有80%以上來自眼,可見,眼對人的重要性。眼由哪些結構組成?視覺是如何形成的?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眼與視覺。通過猜謎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新課講解探究新知(一)感受器和感覺器官提問:回憶一下上節(jié)課的內容,感受器有什么作用?學生回答:受到刺激后即產生沖動。教師補充:當感受器受到刺激之后,神經(jīng)沖動沿著傳入神經(jīng)傳導到神經(jīng)中樞,可以引起比較簡單而迅速的反射;有些沖動在引發(fā)反射活動的同時還會在脊髓和腦干里繼續(xù)上傳到大腦皮層感覺中樞,產生相應的感覺。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98頁內容,提出問題:什么叫感覺器官?學生結合教材回答:一些復雜的感受器周圍還出現(xiàn)了特殊的輔助結構,以保證感受器能更有效地感受刺激作用,這樣的感受器連同其輔助結構就稱為感覺器官。(二)眼是感受外界光線的視覺器官[展示]眼睛的圖片,提出問題:眼睛由哪幾個結構組成?學生結合圖片回答:上下眼瞼、睫毛、眼球。教師補充:還有淚腺,其中眼球是眼的主體部分。1.眼球的結構活動:觀察眼球的結構模型。學生按照方法步驟識別眼球模型各部分的名稱,提出問題:(1)眼球由哪兩個部分組成?(2)眼球壁又分為哪三層?學生認真觀察,小組交流后回答:(1)眼球壁、內容物。(2)外膜、中膜、內膜。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0頁的內容,完成以下表格內容:結構功能眼球壁外膜角膜、鞏膜支持和保護眼球中膜脈絡膜、虹膜、睫狀體營養(yǎng)眼球和調節(jié)進入眼內光線的多少內膜視網(wǎng)膜光感受器內容物房水——稀薄的液體玻璃體——較脆弱的膠凍狀物晶狀體——一個小巧而富有彈性的凸透鏡狀結構2.視覺的形成[展示]視網(wǎng)膜成像示意圖,提出問題:外界的物體會在我們的視網(wǎng)膜上形成一個什么樣的像呢?學生觀察圖片回答:倒像。繼續(xù)提問:那我們看到的物體是倒的嗎?學生回答:不是。[播放]視覺的形成視頻,提出問題:視覺是如何形成的?學生認真觀看并回答:進入眼球的光經(jīng)過晶狀體等的折射作用,在視網(wǎng)膜上形成物像,視網(wǎng)膜上的感光細胞產生神經(jīng)沖動,神經(jīng)沖動可以沿著視神經(jīng)傳遞到大腦皮層,形成視覺。師生共同總結:角膜→房水→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wǎng)膜→視神經(jīng)→視覺中樞。(視覺形成過程)3.視覺的調節(jié)教師:我們能清楚地看到由遠及近飛來的足球而迅速地躲過它。在夏日的驕陽下,我們會瞇起眼睛;而走進昏暗的電影院,我們就要瞪大眼睛。這說明了什么?學生思考回答:視覺是可以調節(jié)的。[展示]貓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眼球變化的圖片,提出問題:視覺是如何調節(jié)的?學生結合圖片回答:光線強時,瞳孔變小;光線弱時,瞳孔變大。教師補充:看近處時,睫狀體收縮,晶狀體的曲度變大;看遠處時,睫狀體舒張,晶狀體的曲度變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收集、獲取知識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感覺器官的概念。通過觀察模型活動、自主學習、小組交流等,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考、小組合作、交流、表達等方面的能力,總結出眼球的組成結構及各部分的功能。通過圖片、視頻,幫助學生理解視覺的形成過程。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學生認識視覺的調節(jié)。4.近視眼與遠視眼[展示]近視和遠視的形成過程,并提出問題:近視眼、遠視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學生結合教材回答:近視眼由于眼球的前后徑過長,或由于晶狀體的曲度過大,使進入眼內的光在視網(wǎng)膜前方成像,因而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遠視眼多因眼球的前后徑過短,使進入眼內的光在視網(wǎng)膜后方成像,而不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繼續(xù)提問:如何進行矯正呢?學生回答:近視眼配戴凹透鏡,遠視眼配戴凸透鏡。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2頁“課外實踐活動”,調查同學近視發(fā)生的情況。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主學習、獲取、歸納信息的能力,總結出近視眼、遠視眼形成的原因及矯正。三、鞏固運用拓展提升智能手機中的數(shù)碼攝像頭以人臉為焦點進行自動對焦,可以大大地提升拍出照片的清晰度。這種自動對焦功能相當于人眼球中的哪個結構?學生小組討論后回答:晶狀體。第2節(jié)感受器和感覺器官第1課時眼和視覺一、眼球的結構眼球壁外膜:角膜、鞏膜中膜:脈絡膜、虹膜、睫狀體內膜:視網(wǎng)膜二、視覺的形成角膜→房水→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wǎng)膜→視神經(jīng)→視覺中樞見課件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教師應準備眼球的模型做教具,讓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反復進行拆裝,從而熟悉其結構,在腦中形成一個立體的印象,然后再回到平面模式圖中,學生就容易理解了。這樣也能將比較枯燥的知識融入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中,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眼球的結構相對來說比較復雜,在觀察完眼球模型后,通過自主學習將相應的知識進行歸類,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另外,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借助圖片、動畫、視頻等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概念。第2課時耳和聽覺及其他感受器1.通過學習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引導學生關注用耳健康,增強保護耳的意識。2.通過感受聽覺對人的重要性,體會聾啞人的生活,學會尊重、關愛聾啞人。3.了解嗅覺、味覺、觸覺和溫度覺等感受器的結構,認同其結構與感受刺激形成沖動的功能相適應。4.歸納比較嗅覺、聽覺、觸覺和溫度覺等感受的形成,能區(qū)分感受器和感覺器官。重點:1.耳的結構與功能。2.嗅覺與味覺感受刺激的性質與感受器的位置。3.觸覺敏感性與感受器分布特征的關系。4.皮膚溫度感受器適宜感受刺激的性質。難點:1.聽覺的形成過程。2.皮膚溫度感受器適宜感受刺激的性質。教學活動設計意圖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展示四幅圖片:分別為薩馬蘭奇先生宣布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小明一家歡呼;小巷里駛來的汽車鳴起喇叭,行人迅速躲避;電話鈴聲響了,小麗趕快跑去接電話;同學們分組討論,各抒己見。提問:這些信息的獲取是依靠我們哪一器官來完成并做出相應的動作的呢?學生回答:耳朵。那你們知道耳的結構有哪些嗎?聽覺又是怎么產生的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來進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通過熟悉的生活場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新課講解探究新知(一)耳是接受聲音刺激的聽覺器官活動:拆裝耳的結構模型。學生一邊拆裝一邊結合耳的結構模式圖認識各結構,提出問題:(1)耳由哪些結構組成?(2)試著將這些結構歸納為幾部分?學生認真完成拆裝,小組交流并回答:(1)耳郭、外耳道、鼓膜、鼓室、聽小骨、耳蝸等。(2)耳郭和外耳道在最外面可歸納為外耳。教師補充:沒錯,除了外耳,耳的結構還包括中耳和內耳。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2~103頁,完成下列表格:耳結構功能外耳耳郭、外耳道收集聲波、傳送聲波、阻擋異物中耳鼓膜、鼓室、聽小骨(包括錘骨、鈷骨、鐙骨)產生振動并將振動傳導到內耳內耳耳蝸、前庭、半規(guī)管具有聽覺和感受位置變動的雙重功能教師補充:鼓室還在內下方有一條小管與咽部相通,叫咽鼓管。咽鼓管通常是閉合的,當吞咽或打哈欠時就打開,使空氣能從咽部進入鼓室,這樣就會使鼓膜兩側的氣壓維持平衡,這也是鼓膜能正常振動的條件之一。[播放]聽覺的形成過程視頻。提出問題:聽覺是如何形成的?學生結合教材回答:當聲波引起的振動傳到內耳時,耳蝸聽覺感受器受振動刺激而產生沖動,沿神經(jīng)上傳至大腦皮層聽覺中樞產生聽覺。師生共同總結: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位聽神經(jīng)→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二)嗅黏膜和味蕾是化學物質的感受器1.嗅覺提問:秋天是桂花開放的季節(jié),當我們走進栽種有桂花樹的地方,香氣撲鼻而來,這是人的什么起作用?學生回答:嗅覺。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4頁,提出問題:(1)嗅覺感受器是什么?(2)嗅覺是如何形成的?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后回答:(1)嗅覺感受器位于鼻腔頂壁,叫作嗅黏膜。通過拆裝模型、自主學習、小組交流等,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考、小組合作、交流、表達等方面的能力,總結出耳的組成結構及各部分的功能。通過閱讀教材填寫表格,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概括總結能力。通過視頻的形式,更形象地展示聽覺形成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聽覺的產生。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收集、獲取知識的能力,幫助學生認識嗅覺及其產生過程。(2)嗅黏膜內的嗅覺細胞受到某些揮發(fā)性物質的刺激就會產生神經(jīng)沖動,沖動沿嗅神經(jīng)傳入大腦皮層而引起嗅覺。教師補充:人的嗅覺辨別能力因人而異,差別有時較大,有人甚至缺乏一般人具有的嗅覺能力。另外,人的嗅覺也很容易產生適應。如果感受器持續(xù)受到某種刺激,其產生沖動的能力會隨刺激持續(xù)時間的延長而減弱,這叫作感受器的適應。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4~105頁“小資料”辨別氣味時為什么不能深吸氣和調香師的嗅覺。2.味覺。教師:在飲食方面,南方人喜歡吃甜食,北方人偏愛咸味,甜、咸屬于人的什么感覺體驗?學生回答:味覺。[展示]各種不同口味的食品,提出問題:(1)味覺感受器是什么?能分辨哪幾種味覺?(2)影響著我們對“味道”判斷的因素有哪些?學生結合教材,小組交流后回答:(1)味覺感受器叫作味蕾,主要分布于舌的上表面,特別是舌尖和側緣;味蕾分辨的味覺基本上有四種:酸、甜、苦、咸。(2)我們的口腔黏膜上還分布著大量其他性質的感受器,如觸覺、痛覺、溫度覺感受器等,特別是在品嘗味道時還往往有嗅覺參與進來,這就使我們產生多種復合的感覺,綜合地影響著我們對“味道”的感覺判斷。(三)人體還有多種其他感受器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6頁內容,提出以下問題:(1)什么是觸覺?(2)觸覺感受器的分布和分辨本領如何?(3)什么是溫度覺?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并回答:(1)我們身體的一定部位,特別是手指、口唇、舌尖、鼻尖等處與外界物體接觸時,都會不同程度地感覺到物體的存在,甚至可能對物體的形狀、硬度、光滑程度等情況作出一定判斷,這就是觸覺。(2)人體的唇、鼻尖、舌尖等處觸覺非常敏感,肢體的腹側面比相對應的背側面(如手心與手背)觸覺要敏感。(3)當我們接觸的外界物體的溫度發(fā)生變化,使皮膚和黏膜的溫度也發(fā)生變化時,我們就會覺得“冷了”或“熱了”,這就是溫度覺。教師補充:皮膚溫度感受器能夠感受使皮膚溫度發(fā)生變化的刺激:當刺激使皮膚溫度下降時,會感覺“冷”;當刺激使皮膚溫度升高時,則感覺“溫”。皮膚的某些點對“冷”刺激敏感,另一些點則對“溫”刺激敏感。這說明,冷與溫的感受分別由不同感受器引起。感受冷刺激的感受器,叫冷感受器;感受溫刺激的感受器,叫溫感受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味覺的概念。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獲取信息的能力。三、鞏固運用拓展提升古人語“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蹦隳軓纳飳W角度進行解釋嗎?學生小組討論后回答:感受器有適應性。第2節(jié)感受器和感覺器官第2課時耳和聽覺及其他感受器一、耳的結構外耳:耳郭、外耳道;中耳:鼓膜、鼓室、聽小骨;內耳:耳蝸、前庭、半規(gu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北師數(shù)學六下第三單元教學分析
- 2024-2025學年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聯(lián)盟高一(上)期末地理試卷
- 2024-2025學年天津市紅橋區(qū)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解析版)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 現(xiàn)代人健康飲食模式與環(huán)境保護的關聯(lián)
- 江蘇省2025年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合格性考試調研物理試卷(解析版)
- 湖南省岳陽市臨湘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物理試題(解析版)
- 知識產權教育電商平臺商業(yè)價值的保護傘
- 電商行業(yè)的綠色包裝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 一建《法規(guī)及相關知識》試題庫資料練習含【參考答案-】卷7
- NB/T 11526-2024煤礦微震監(jiān)測系統(tǒng)通用技術條件
- 2025年福建長汀金龍稀土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云南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公司安全事故隱患內部舉報、報告獎勵制度
- 統(tǒng)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 《古詩三首》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及反思
- 工程倫理-第章工程與倫理通用PPT課件
- 我眼中的中國發(fā)展(課堂PPT)
- 稻谷品質測定指標及方法
- 公司面試評價表
- 航空煤油 MSDS 安全技術說明書
- 機關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年考核民主測評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