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粵教版必修1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下列物質中,組成元素相同的是()A.糖類、核酸B.脂肪、氨基酸C.磷脂、核苷酸D.蛋白質、RNA2、下列關于如圖所示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種類相同B.乙是五碳糖,在DNA中是脫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C.丙是含氮堿基,在人體細胞中有8種D.丁是核苷酸,在大腸桿菌中有8種3、將蘿卜磨碎制得提取液,取少量提取液分別加入pH為3~9的盛有等量H2O2溶液的幾支試管中;保持30℃的溫度,結果如圖中B曲線所示。改變溫度為15℃后重復上述實驗,得到曲線A。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改變溫度導致酶的最適酸堿度發(fā)生改變B.曲線A的酶活性可以恢復到曲線B的酶活性水平C.從圖中可見pH值為7時該酶活性最高D.蘿卜提取液中含有過氧化氫酶4、下列關于實驗材料的說法,正確的是()A.蔗糖溶液接近無色,可用于還原糖的檢測B.葉綠體在菠菜葉稍帶葉肉的下表皮中數(shù)量少、大,所以可用于顯微鏡觀察和計數(shù)C.花生種子富含脂肪,只適用于做切片來觀察脂肪顆粒D.進行DNRNA分布及線粒體的形態(tài)觀察可用人的口腔上皮細胞5、離子泵是一種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載體蛋白,它在跨膜運輸物質時離不開ATP的水解。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離子通過離子泵的跨膜運輸屬于協(xié)助擴散B.離子通過離子泵的跨膜運輸是順著濃度梯度進行的C.加入蛋白質變性劑會提高離子泵跨膜運輸離子的速率D.動物一氧化碳中毒會降低離子泵跨膜運輸離子的速率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6、因為在分裂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______的變化,所以叫作無絲分裂。7、有氧呼吸過程(主要在線粒體中進行):。場所發(fā)生反應產物第一階段____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少)丙酮酸、[H]、釋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第二階段____2丙酮酸6CO2+20[H]+能量(少)+6H2OCO2、[H]、釋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第三階段____24[H]+O212H2O+能量(大量)生成H2O、釋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8、(1)物質從_________一側運輸?shù)絖________一側,需要_________的協(xié)助,同時還需要消耗_________;這種方式叫做主動運輸。
(2)被動運輸包括_________擴散和_________擴散,被動運輸都是_________的運輸,運輸動力來自于膜兩側的_________;其結果是降低膜兩側的濃度梯度。
(3)主動運輸普遍存在于_________中,保證了活細胞能夠按照生命活動的需要,主動選擇吸收所需要的_________,排出_________和_________。
(4)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街饕譃閮深悾篲________和_________。被動運輸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它們都是_________運輸?shù)倪^程,不需要消耗細胞的能量,但是協(xié)助擴散需要_________的協(xié)助。9、細胞內的大分子具有重要的功能。請參照表中內容完成表格。生物大分子的名稱(1)_______纖維素DNA酶生物大分子的功能(2)_______(3)_______(4)_______(5)_______元素組成C、H、OC、H、O(6)_____C、H、O、N等基本組成單位葡萄糖(7)_____脫氧核苷酸(8)___功能舉例玉米種子萌發(fā)時,水解成葡萄糖進行氧化分解洋蔥外表皮細胞的細胞壁是由纖維素組成細菌的擬核DNA中儲存著控制細菌主要性狀的遺傳物質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10、下圖表示細胞膜探索歷程的重要實驗;請寫出各字母對應的內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回答下列問題:
(1)通過對動植物細胞的研究而揭示細胞的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是建立于19世紀的__________。
(2)藍藻細胞中含有葉綠素和__________可以使其進行光合作用。
(3)吃熟雞蛋容易消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從而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4)__________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5)分離各種細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6)在人體內參與抗體形成的相關具膜的細胞結構有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2、動物和人體干細胞具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能分化成各種組織細胞。______A.正確B.錯誤13、Ca、Mg、Fe、Mn、Cu是組成細胞的微量元素()A.正確B.錯誤14、降低光照將直接影響到光反應的進行,從而影響暗反應;改變CO2濃度則直接影響暗反應的進行。()A.正確B.錯誤15、雖然紅細胞沒有具膜細胞器,但將其放入一定濃度的外界溶液中,也能發(fā)生滲透作用()A.正確B.錯誤16、ATP水解釋放的能量可用于細胞內的吸能反應。()A.正確B.錯誤17、無氧條件下,光合作用是葉肉細胞產生ATP的唯一來源()A.正確B.錯誤18、葉綠體中只有葉綠素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______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非選擇題(共4題,共36分)19、分析圖甲和圖乙;圖甲中A;B、C代表物質單體,圖乙中①②③④表示物質合成或分解、轉化途徑,回答以下相關問題:
(1)圖甲A;B、C代表的單糖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具體名稱)。
(2)人體在血糖濃度過高時;會通過圖乙中____________(填圖中標號)途徑合成多糖。
(3)肝糖原在水浴等適宜的條件下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與斐林試劑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
(4)填鴨育肥利用的是圖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圖中標號)途徑。20、如圖是某一多肽的結構式:
請根據(jù)此化合物的結構分析回答:
(1)該化合物中有__________個氨基和__________個羧基.
(2)該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種氨基酸失去__________分子水而形成的;這種方式叫做__________;
(3)氨基酸種類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蛋白質結構和功能不同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圖所示為兩類核酸物質結構的一部分,請回答:甲為__________分子,乙為__________分子,從圖中結構看,甲和乙的區(qū)別是:在結構上的區(qū)別是__________,在組成上的不同是__________。T、A都是堿基,T在甲中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A在乙中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囊性纖維化是一種嚴重的遺傳性疾??;導致這一疾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編碼CFTR蛋白的基因發(fā)生突變,下圖表示CFTR蛋白在氯離子跨膜運輸過程中的作用。
(1)圖中所示為細胞膜的____模型,氯離子跨膜運輸?shù)恼_M行是由膜上_______決定的。
(2)在正常細胞內,氯離子在CFTR蛋白的協(xié)助下通過_________方式轉運至細胞外,隨著氯離子在細胞外濃度逐漸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擴散的速度____;使覆蓋于肺部細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釋。
(3)汗液內氯化鈉含量增加是本病的特征。對于囊性纖維化患者的肺部感染,新一代的抗生素可能更有效。人工合成的僅由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的封閉球狀結構稱為脂質體,所有帶電荷的分子不管它多小,都很難通過脂質體,即使脂質體外離子濃度很高。這是因為磷脂雙分子層的內部是疏水的。纈氨霉素是一種十二肽的抗生素,若將它插入脂質體的脂雙層內,可使K+的運輸速度提高100000倍,但卻不能有效提高Na+的運輸速率;由此可以得出結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根據(jù)課本知識;回答問題:
(1)在細胞中;許多細胞器都有膜,如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葉綠體、溶酶體等,這些_______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
(2)由_______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就叫細胞凋亡。
(3)核孔能實現(xiàn)核質之間頻繁的_______和_______。
(4)蛋白質在細胞膜行使功能時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______________。
(5)在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______________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叫做細胞分化。評卷人得分五、實驗題(共2題,共20分)23、三倍體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無子而備受青睞。某研究人員對三倍體西瓜進行了一系列相關研究;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是該研究者對三倍體西瓜葉片凈光合速率(Pn,以CO2吸收速率表示)與胞間CO2濃度(Ci)的日變化研究結果。
13:00時葉綠體中合成C3的速率____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1:00時。17:00后葉片的Ci快速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葉片的Pn先后兩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研究人員研究發(fā)現(xiàn);西瓜果肉細胞內蔗糖的濃度比細胞外高,說明果肉細胞吸收蔗糖的跨膜運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三倍體西瓜幼苗為實驗材料,進行短期高溫(420C)和常溫(250C)對照處埋;在不同時間取樣測定其葉片凈光合速率;氣孔導度(氣孔導度越大,氣孔開放程度越大)及葉綠素含量等指標,結果如圖所示。
根據(jù)圖乙和圖丙可知,經過短期高溫處理后,西瓜幼苗的凈光合速率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葉肉細胞中的色素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進行提取,在短期高溫處理過程中,每6h取樣,提取西瓜幼苗葉肉細胞中的光合色素后,再通過紙層析法進行分離,色素帶會出現(xiàn)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洋蔥是中學生物實驗常用材料之一,如圖是與洋蔥有關實驗的部分步驟,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①表示提取洋蔥葉色素時的研磨步驟,研缽中除了加無水乙醇外,還需加入的化學試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示符合要求的濾紙條,但該濾紙條層析一段時間后,濾紙條上沒有一條色素帶,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表示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時裝片制作的壓片步驟,該步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數(shù)染色體數(shù)目最好的時期是________期,此時細胞內染色體、DNA、染色單體數(shù)目之比為____________。④表示在低倍鏡下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時的一個視野,若要在高倍鏡下觀察洋蔥細胞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數(shù)目,應將裝片向________方移動。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1題,共8分)25、下圖為植物根尖根毛細胞的模式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各種細胞的來源是___________,根毛細胞和F細胞的形態(tài)、功能等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
(2)通常情況下根毛細胞能從土壤中吸水,圖中與這一功能有關的結構字母符號及名稱是_________,根毛細胞能從土壤中吸水的原因是_________。
(3)圖2中根細胞吸收NO3-和SO42-的方式為_________。小陳同學判斷“土壤氧氣為0或不足時,植物將以被動運輸吸收無機鹽?!闭垖Υ伺袛嘧龀鲈u價并說明理由:_________。
(4)如果給土壤施肥過多,會產生“燒苗”現(xiàn)象,請畫出施肥過多后圖中所示根毛細胞的示意圖_________。
(5)根據(jù)圖中所示結構和功能,下列表述錯誤的是_______
①通常情況下F細胞比根毛細胞的滲透壓低;所以能從根毛細胞中獲得水分。
②若用堿性染料對上述細胞進行染色;可觀察到某些細胞有清晰的染色體。
③A、B結構同時控制NO3-等離子進入細胞;為植物提供無機鹽。
④土壤中的NO3-隨著水以擴散方式進入細胞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C【分析】【分析】
糖類的元素組成是C;H、O;蛋白質的元素組成是C、H、O、N等,不同類的脂質的元素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組成是C、H、O、N、P。
【詳解】
A;糖類的元素組成是C、H、O;核酸的元素組成是C、H、O、N、P,A錯誤;
B;脂肪的元素組成是C、H、O;氨基酸的元素組成是C、H、O、N等,B錯誤;
C;磷脂和核苷酸的元素組成都是C、H、O、N、P;C正確;
D;蛋白質的元素組成是C、H、O、N等;RNA的元素組成是C、H、O、N、P,D錯誤。
故選C。2、C【分析】【分析】
據(jù)圖分析可知:甲是磷酸;乙是五碳糖,有脫氧核糖和核糖兩種,丙是含氮堿基,有A;T、C、U、G五種。丁為核苷酸,有脫氧核苷酸和核苷酸兩類,共8種。
【詳解】
A;磷酸只有一種;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種類是相同的,A正確;
B;乙是五碳糖;有脫氧核糖和核糖兩種,在DNA中是脫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B正確;
C;丙是含氮堿基;在人體細胞中有5種:A、T、C、G、U,C錯誤;
D;丁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為核苷酸,由于大腸桿菌為細胞生物,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故在大腸桿菌中有8種核苷酸,D正確。
故選C。3、A【分析】【分析】
1、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機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質、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約是無機催化劑的107~1013倍。②專一性:每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者一類化學反應。③酶的作用條件較溫和:在最適宜的溫度和pH條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溫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會明顯降低。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的能力。
【詳解】
A、從圖中曲線可知,當溫度變?yōu)?5℃時,曲線最低點所對應的pH相同,說明最適pH值沒有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A錯錯誤;
B、低溫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故適當提高溫度可以提高酶的活性,B正確;
C、當pH=7時,兩個曲線剩余的過氧化氫的量最少,說明被分解的最多,故酶的活性也最高,C正確;
D、根據(jù)題意可知,蘿卜中含有過氧化氫酶,D正確。
故選A。4、D【分析】【分析】
鑒定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實驗中;常選擇該物質含量高,且無色的實驗材料,避免干擾觀察。
【詳解】
A;蔗糖是非還原糖;不可用于還原糖的檢測,A錯誤;
B;菠菜下表皮無葉綠體;B錯誤;
C;花生種子富含脂肪;可以通過制作切片或制作組織樣液來觀察脂肪,C錯誤;
D;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無色且含核酸、線粒體;可以用于觀察DNA、RNA分布及線粒體,D正確。
故選D。5、D【分析】【分析】
1;小分子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胶吞攸c。
。名稱運輸方向載體能量實例自由擴散高濃度→低濃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協(xié)助擴散高濃度→低濃度需要不需紅細胞吸收葡萄糖主動運輸?shù)蜐舛取邼舛刃枰枰∧c絨毛上皮細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2;分析題文:離子通過離子泵的跨膜運輸需要載體和消耗能量;屬于主動運輸。
【詳解】
A;離子通過離子泵的跨膜運輸需要載體和消耗能量;屬于主動運輸,A錯誤;
B;離子泵的運輸類型屬性是主動運輸;運輸方向為逆濃度梯度進行,B錯誤;
C;離子的跨膜運輸需要載體蛋白;因此加入蛋白質變性劑會降低離子泵跨膜運輸離子的速率,C錯誤;
D;動物一氧化碳中毒會阻礙氧氣的運輸;導致呼吸速率下降,生成的ATP減少,使主動運輸過程減弱,因此會降低離子泵跨膜運輸離子的速率,D正確。
故選D。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6、略
【分析】【分析】
細胞無絲分裂的過程比較簡單;一般是細胞核先延長,核的中部向內凹陷,縊裂成為兩個細胞核;接著,整個細胞從中部縊裂成兩部分,形成兩個子細胞。特點是在分裂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
【詳解】
因為在分裂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因此叫做無絲分裂。但該分裂過程中也存在DNA的復制過程。【解析】紡錘絲和染色體7、略
【解析】①.二、細胞質基質②.線粒體基質③.線粒體內膜8、略
【分析】【分析】
小分子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胶吞攸c:
。名稱運輸方向載體能量實例自由擴散(簡單擴散)高濃度低濃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協(xié)助擴散(易化擴散)高濃度低濃度需要不需紅細胞吸收葡萄糖主動運輸?shù)蜐舛雀邼舛刃枰枰∧c絨毛上皮細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
【詳解】
(1)物質從低濃度一側運輸?shù)礁邼舛纫粋?;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能量,這種方式叫做主動運輸。
(2)被動運輸包括自由擴散和協(xié)助擴散;被動運輸都是順濃度梯度的運輸,運輸動力來自于膜兩側的濃度差,其結果是降低膜兩側的濃度梯度。
(3)主動運輸普遍存在于動植物和微生物細胞中;保證了活細胞能夠按照生命活動的需要,主動選擇吸收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
(4)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街饕譃閮深悾罕粍舆\輸和主動運輸。被動運輸包括自由擴散和協(xié)助擴散;它們都是順濃度梯度運輸?shù)倪^程,不需要消耗細胞的能量,但是協(xié)助擴散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
【點睛】
本題考查跨膜運輸方式的類型及比較,屬于識記內容?!窘馕觥康蜐舛雀邼舛容d體蛋白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自由協(xié)助順濃度梯度濃度差動植物和微生物細胞營養(yǎng)物質代謝廢物對細胞有害的物質被動運輸主動運輸自由擴散協(xié)助擴散順濃度梯度載體蛋白9、略
【分析】【分析】
細胞內的有機物有蛋白質;核酸、脂質和糖;其中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脂肪是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詳解】
①;②:淀粉是以葡萄糖為單體連接而成的多糖;是生物大分子,是植物細胞內的儲能物質,多分布在植物的種子、塊根、塊莖中,在種子萌發(fā)時水解為單糖。
③;⑦:纖維素是構成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起支撐和保護作用。纖維素的基本單位是葡萄糖。
④;⑥: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攜帶遺傳信息,通常是由2條脫氧核糖核苷酸連接而成的長鏈構成,由C、H、O、N、P五種元素組成。
⑤、⑧: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絕大多是蛋白質,少數(shù)是RNA。組成酶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窘馕觥康矸壑参锛毎麅鹊膬δ芪镔|植物細胞壁的結構物質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催化作用C、H、O、N、P葡萄糖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10、略
【分析】【分析】
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
1、19世紀末,歐文頓發(fā)現(xiàn)凡是可以溶于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于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質組成的。
2、20世紀初,科學家第一次將膜從哺乳動物的紅細胞中分離出來,化學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質和蛋白質。
3、1925年,兩位荷蘭科學家用丙酮從人的紅細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一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測得單分子層的面積恰為紅細胞表面積的2倍。由此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細胞膜中的脂質分子排列為連續(xù)的兩層。
4、1959年,羅伯特森在電鏡下看到了細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層結構,并大膽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電鏡下看到的中間的亮層是脂質分子,兩邊的暗層是蛋白質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為靜態(tài)的統(tǒng)一結構。
5、1970年,科學家用熒光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的實驗,以及相關的其他實驗證據(jù)表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為流動鑲嵌模型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
【詳解】
A:19世紀末;歐文頓發(fā)現(xiàn)凡是可以溶于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于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于是他提出結論:膜是由脂質組成的。
B:1925年;兩位荷蘭科學家用丙酮從人的紅細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一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測得單分子層的面積恰為紅細胞表面積的2倍。由此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細胞膜中的脂質分子排列為連續(xù)的兩層。
C:1959年;羅伯特森在電鏡下看到了細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層結構,并大膽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電鏡下看到的中間的亮層是脂質分子,兩邊的暗層是蛋白質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為靜態(tài)的統(tǒng)一結構。
D:1970年;科學家用熒光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的實驗,以及相關的其他實驗證據(jù)表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E: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為流動鑲嵌模型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
【點睛】
本題考查生物膜研究的前沿信息;要求考生了解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
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解析】膜是由脂質組成的細胞膜中脂質分子排列為連續(xù)的兩層生物膜是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組成的靜態(tài)統(tǒng)一結構模型細胞膜具有流動性流動鑲嵌11、略
【分析】【詳解】
(1)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通過對動植物細胞的研究而揭示細胞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統(tǒng)一性的;并建立于19世紀的細胞學說,它是自然科學史上的一座豐碑。
(2)藍藻屬于原核生物;原核細胞中沒有葉綠體,藍藻之所以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是由于細胞中含有葉綠素和藻藍素。
(3)高溫會使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發(fā)生變化;其空間結構變得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4)膽固醇屬于脂質的一種;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5)由于不同細胞器的比重不同;因此科研中分離各種細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離心法。
(6)漿細胞能合成并分泌抗體,抗體屬于分泌蛋白,參與其合成與分泌過程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其中相關具膜的細胞結構有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解析】細胞學說藻藍素空間結構變得松散膽固醇差速離心法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2、B【分析】【詳解】
動物和人體內依然保留少數(shù)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細胞,這些細胞叫做干細胞,造血干細胞能分出多種組織細胞,而不是各種組織細胞,故錯誤。13、B【分析】【分析】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根據(jù)其含量不同分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詳解】
Ca、Mg是大量元素。故題干說法錯誤。14、A【分析】略15、A【分析】【詳解】
1;滲透作用發(fā)生的條件:(1)濃度差;(2)具有半透膜。
2、紅細胞雖然沒有具膜細胞器,但是將其放入一定濃度的外界溶液中,紅細胞膜內和外界溶液形成一定的濃度差,紅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即半透膜,因此可以發(fā)生滲透作用,故正確。16、A【分析】【分析】
【詳解】
吸能反應一般與ATP水解的反應相關聯(lián),由ATP水解提供能量,故正確。17、B【分析】略18、B【分析】【詳解】
葉綠體中類胡蘿卜素吸收的光能也能用于光合作用,故錯誤。四、非選擇題(共4題,共36分)19、略
【分析】【分析】
1;麥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組成的;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組成的,乳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組成的,因此圖甲中A是葡萄糖,B是果糖,C是半乳糖。2、圖乙是糖類的代謝過程,其中①是葡萄糖合成肌糖原,②是葡萄糖合成肝糖原,③是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④是葡萄糖轉化成脂肪。
【詳解】
(1)麥芽糖由兩分子葡萄糖組成;蔗糖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組成,乳糖由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組成。其中蔗糖為非還原性二糖。
(2)圖乙中①表示肌糖原的合成;②表示肝糖原的合成,③表示肝糖原的分解,④表示葡萄糖轉化為脂肪。當人體血糖濃度過高時,會通過①②途徑合成多糖。
(3)斐林試劑可與還原糖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肝糖原是非還原性多糖,不能與斐林試劑后應產生磚紅色沉淀。
(4)北京填鴨育肥利用的是圖乙中葡萄糖轉化為脂肪的過程④。
【點睛】
本題主要考查糖類的相關知識點,考查了糖類的分類、鑒定、糖類的合成與轉化等,題目比較簡單,關鍵在于平時學習中理解記憶,易錯點在于以為糖類的鑒定就是斐林試劑,將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的范圍擴大,這是很多考生容易犯錯之處?!窘馕觥科咸烟枪前肴樘洽佗诓荒堍?0、略
【分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組成細胞的分子;考查對蛋白質;DNA結構的理解和識記。解答此題,可根據(jù)肽鍵數(shù)目分析蛋白質中氨基酸數(shù)目,根據(jù)R基種類判斷氨基酸種類,根據(jù)堿基種類判斷核酸種類。
(1)據(jù)圖可知;該化合物中有1個氨基和1個羧基。
(2)該化合物含有4個肽鍵;是由5個氨基酸失去4分子水而形成的,這種方式叫做脫水縮合,其中從左到右第二;三兩個氨基酸的R基均為—H,屬于同一種氨基酸,共含有4種氨基酸。
(3)氨基酸種類不同的原因是R基種類不同;蛋白質結構和功能不同的直接原因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目、排列次序及蛋白質(多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
(4)甲含有T,為DNA分子,乙含有U,為RNA分子;甲和乙在結構上的區(qū)別是甲為雙鏈,乙為單鏈。T在甲中代表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A在乙中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解析】1144脫水縮合R基不同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目、排列順序及蛋白質(多肽鏈)的空間結構DNARNA前者是雙鏈,后者是單鏈前者有T,后者有U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21、略
【分析】【分析】
本題考查了物質的跨膜運輸?shù)南嚓P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
【詳解】
(1)圖中所示為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分析左圖可知,氯離子跨膜運輸?shù)恼_M行是由膜上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決定的。
(2)在正常細胞內;氯離子在CFTR蛋白的協(xié)助下的運輸消耗能量,所以是主動運輸方式,物質擴散方向是從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濃度差是擴散的動力。所以隨著氯離子在細胞外濃度逐漸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擴散的速度加快。
(3)纈氨霉素是一種十二肽,能運輸K+,卻不能有效提高Na+的運輸速率;說明其結構具有特異性。
將它插入脂質體的脂雙層內;,使的運輸速度提高100000倍,則發(fā)揮的是載體蛋白質的功能說明載體蛋白可以提高運輸?shù)乃俾省?/p>
【點睛】
關于載體蛋白把握兩個要點:1.可以協(xié)助物質運輸;2.具有特異性【解析】流動鑲嵌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主動運輸加快載體蛋白能極大提高運輸速度載體具有特異性22、略
【分析】試題分析:細胞膜;細胞核膜以及細胞器膜等結構;共構成的生物膜系統(tǒng)。細胞凋亡是細胞的編程性死亡,由細胞內基因所決定的細胞子代結束生命的過程。細胞分化是生物在個體發(fā)發(fā)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膜蛋白的種類數(shù)量決定生物膜功能的復雜程度。
(1)在真核細胞中;由細胞膜和核膜以及細胞器膜等生物膜,它們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
(2)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就叫細胞凋亡,也稱為細胞編程性死亡。
(3)核孔能實現(xiàn)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4)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著;所以細胞膜上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決定著細胞膜功能的復雜程度。
(5)在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點睛】解決本題關鍵在于熟悉課本中一些重要的名稱概念,如細胞分化、細胞凋亡、生物膜系統(tǒng)等。【解析】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基因物質交換信息交流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越多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五、實驗題(共2題,共20分)23、略
【分析】【分析】
分析題圖中三倍體西瓜葉片凈光合速率(Pn,以C02吸收速率表示)與胞間C02濃度(Ci)的日變化曲線;隨著時間的變化,西瓜葉片凈光合速率逐漸升高,到正午由于出現(xiàn)午休現(xiàn)象,光合速率下降,然后上升,直到下午,光照減弱,凈光合速率又逐漸下降。
【詳解】
(1)與11:00相比,13:00時胞間CO2濃度降低,二氧化碳的固定減弱,所以合成C3的速率小于11:00時。17點后;葉片的Ci快速上升,是由于細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釋放出二氧化碳在胞間積累。葉片的Pn先后兩次下降,第一次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葉片氣孔部分關閉,二氧化碳供應不足導致,第二次下降是由于光照強度減弱引起。
(2)西瓜果肉細胞內蔗糖的濃度比細胞外高;說明果肉細胞吸收蔗糖能逆濃度梯度進行跨膜運輸,所以其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
(3)據(jù)圖分析可知,由于葉綠素含量低,使光反應減弱;CO2吸收減少,使暗反應減弱等原因,所以經過42℃處理后凈光合速率降低。葉肉細胞中的色素常用紙層析法分離。高溫(42℃)會破壞葉綠素,故高溫(42℃)處理后獲得的色素(第三條)藍綠色的葉綠素a和(第四條)黃綠色的葉綠素b的色素帶變窄(第三條第四條色素帶變窄)。
【點睛】
分析解答本題關鍵要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方形母端快接式端子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抗震背栓行業(yè)發(fā)展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包裹秤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改善農業(yè)灌溉中流體分配系統(tǒng)
- 如何更改金山文檔
- 公廁混凝土施工方案
- 經理如何引導年度績效評估計劃
- 企業(yè)文化宣傳計劃
- 非遺漆扇以漆為筆以水為墨東方絕美色彩扇上翩翩起舞課件
- 學期班級教學計劃任務工作活動安排
- 智能藥筐介紹
- 小學道德與法治-圓明園的訴說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 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22
- GB/T 622-2006化學試劑鹽酸
- 周三多管理學精華重點
- GB/T 41097-2021非公路用旅游觀光車輛使用管理
- 常見急救知識培訓課件
- 分離工程試習題庫-葉慶國
- 《了凡四訓》課件
- Aspen-中文培訓資料課件
- 全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建設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