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銜接版九年級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01/3E/wKhkGWellHyAQwbgAAHLTTDvyTE368.jpg)
![2025年外研銜接版九年級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01/3E/wKhkGWellHyAQwbgAAHLTTDvyTE3682.jpg)
![2025年外研銜接版九年級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01/3E/wKhkGWellHyAQwbgAAHLTTDvyTE3683.jpg)
![2025年外研銜接版九年級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01/3E/wKhkGWellHyAQwbgAAHLTTDvyTE3684.jpg)
![2025年外研銜接版九年級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01/3E/wKhkGWellHyAQwbgAAHLTTDvyTE36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外研銜接版九年級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用繩子拉著重物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當重物速度達到v時,繩子突然斷裂.繩子斷裂后,重物的速度將()A.逐漸減小B.逐漸增大C.立即變?yōu)榱鉊.保持v不變2、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探究“磁場對通電導體的作用”的實驗裝置,ab是一根金屬棒,通過金屬導軌連接到電路中,閉合開關后,金屬棒沒有運動(儀器、電路都完好),要想使金屬棒運動起來,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將蹄形磁體的N、S極對調B.換用磁性強一些的蹄形磁體C.換用能提供較大電流的直流電源D.使用輕質金屬棒,減小金屬棒與導軌之間的摩擦力3、銅質材料的導線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關于銅導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銅導線是導電能力最好的導線B.銅導線截成兩段后并成一根使用,電阻變小C.銅導線均勻拉長后,電阻變小D.銅導線的溫度升到足夠高時,電阻為零4、在飛機降落的時候;小明向外望時覺得大地向他撲過來,這是他以哪個物體做參照物()
A.地面。
B.飛機。
C.飛機場。
D.無法判斷。
5、對于如圖中電能表的各種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電器每小時消耗的電能是2003.6kW?h
B.電能表每小時消耗的電能是3000kW?h
C.同時使用的用電器總功率不能超過2000W
D.每消耗1kW?h的電能;電能表的轉盤轉3000轉。
6、近來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流行趨勢;我校采取各種措施防止流行病傳染,對以下兩種防護措施的物理解釋正確的是()
A.用消毒液擦拭教室門窗后;可以聞到氣味,這是升華現象。
B.用消毒液擦拭教室門窗后;可以聞到氣味,這是凝華現象。
C.用醋熏教室時;在教學樓外面可以聞到氣味,這是醋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結果。
D.用醋熏教室時;加熱使醋溫度升高,醋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減緩。
7、“估測”是物理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下面是小勝同學的估測,其中明顯不合理的是()A.正常體溫約為37℃B.體重約為450NC.步行速度約為15km/hD.脈搏約為70次/min8、如圖為醫(yī)院為病人輸液的部分裝置,圖中A未輸液瓶,B為滴壺,C為進氣管.與大氣相通.則在輸液過程中(瓶A中尚有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瓶A中上方氣體的壓強隨液面的下降而增大B.瓶A中上方氣體的壓強隨液面的下降而減小C.滴壺B中的氣體壓強隨A中液面的下降而減小D.藥液輸完必須馬上拔掉輸液針,否則空氣要進入病人體內9、在無風的天氣里,從水平勻速向右飛行的飛機上先后落下三包貨物,若不計空氣阻力,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這三包貨物下落過程中,在空中排列的情況應該是圖中的()A.B.C.D.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10、某潛水艇在海面下隱蔽跟蹤某個目標,現根據戰(zhàn)時需要上浮或下潛(但始終未露出海面).在下潛過程中潛水艇所受的重力為G1、浮力為F1;上浮過程中所受的重力為G2、浮力為F2.則()A.F1<F2,G1=G2B.F1=F2,G1>G2C.F1<G1,F2>G2D.F1>G1,F2<G211、下列實例中,為了增大有益摩擦的是()A.機械轉動軸上適時加潤滑油B.車輪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C.拉桿拉旅行箱底部裝有輪子D.雨天行駛在鄉(xiāng)村公路上的車在輪胎上套防滑鐵鏈12、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容器的底面積相等,質量不計.甲容器裝有水,乙容器裝有煤油,并且煤油和水的質量相等,則()A.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一定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煤油的壓強B.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一定等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煤油的壓強C.甲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一定大于甲容器的底部受到水的壓強D.甲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一定等于乙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13、關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同一種物質它的密度跟其質量成正比,跟其體積成反比B.質量相等的兩種物質,體積大的密度小C.一種固體和一種液體,它們的質量相等,體積相等,則它們的密度也相等D.質量相等的兩種物質,密度大的體積也大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如果用刻度間隔比標準尺刻度間隔小的刻度尺去測量物體的長度,測量值比真實值大B.用塑料卷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測量時用力將卷尺拉的緊測量值比真實值小C.某本書有200頁,測出該書厚度是8.5厘米,那么此書每五頁紙厚是0.425厘米D.某同學每走一步的距離約60厘米,他走2500步約計15千米15、江濤同學想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實驗桌上有兩個凸透鏡,焦距分別為10
cm
和20
cm
,江濤將其中一塊凸透鏡放在光具座上,當燭焰、透鏡及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時,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不改變蠟燭、透鏡的位置,江濤換了另一塊凸透鏡,調節(jié)光屏的位置,發(fā)現在光屏仍能成一清晰的像,則()
A.第一塊透鏡焦距為10
cm
B.第一塊透鏡焦距為20
cm
C.第二次成像原理可制成照相機D.第二次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儀16、有關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能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機械能與內能的相互轉化B.能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能量轉化過程C.“摩擦生熱”是創(chuàng)造了熱,它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D.按照能量守恒定律,宇宙中的能量總和永遠不會增減17、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R0為定值電阻,R1為滑動變阻器,圖乙是滑動變阻器的電功率與電流關系的圖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R1的最大阻值為70ΩB.電流的最大值為1AC.電源電壓為18VD.R0的最大功率為18W18、有關物體的內能、溫度和熱量的關系說法中,錯誤的是()A.溫度為0℃的物體沒有內能B.物體吸收熱量后溫度一定升高C.物體的溫度升高,分子的總動能一定增大D.物體的內能增大,不一定是吸收了熱量的緣故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9、核電站將核能最終轉化為電能,它常建在海邊,其原因之一是需要大量的水作為汽輪機的冷卻劑,這利用了水的____較大.福清核電站一臺發(fā)電功率為106kW的核電機組將于2013年開始發(fā)電,它每天能發(fā)電____kW?h.20、如圖所示,電阻箱的示數為Ω。21、彈力和摩擦力是兩種常見的力.彈力是物體由于____而產生的.摩擦力要阻礙物體間的____.22、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2008年9月25日;我國成功發(fā)射了“神舟七號”飛船,并且首次實現了我國航天員太空行走的愿望.如圖21所示,是我國航天員翟志剛出艙時的英姿,出艙的航天員與軌道艙之間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系繩.當航天員意外漂離軌道艙時,可拉著繩子返回軌道艙.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完成各項任務后,在返回的過程中,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將通過一段黑障區(qū)(所謂黑障區(qū)就是航天器返回艙返回大氣層時,因表面超高速摩擦形成高溫等離子區(qū)導致無線電信號衰減至中斷的飛行區(qū)段),這一段時間飛船將“燒成”一個大火球,如圖所示,而飛船內的宇航員和設備則安然無恙,因為飛船外殼上的燒蝕層先熔化后汽化,從而吸收了大量的熱保護了飛船.
(1)航天員在太空上的質量與在地球上相比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2)出艙的航天員與軌道艙之間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系繩.當航天員意外漂離軌道艙時,可拉著繩子返回軌道艙.這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的和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23、甲、乙兩物質比熱容之比是21
質量之比是21
甲、乙兩物體吸收相同的熱量,甲物體溫度升高了20隆忙
則乙物體的溫度升高了______隆忙.
由同樣材料組成的丙、丁兩物體,它們的質量之比為41
升高溫度之比是13
則兩物體吸收熱量之比為______。24、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______作用的大小,它的大小與導體的______、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等因素有關.25、如圖所示的是地鐵站內的警示牌,其作用從物理學角度解釋,是避免因物體分子熱運動而產生的_
_____
____現象,影響到環(huán)境和其他乘客。說明了____。26、分子由____組成,原子由____和____組成,原子核由____和____組成.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4題,共12分)27、墨水瓶靜止在桌面上,是因為桌面對墨水瓶的支持力和墨水瓶對桌面的壓力相互平衡.____.28、成語“曲高和寡”中的“高”是指音調高.(____)29、判斷正誤。
(1)患遠視眼的人看不清近處的物體(____)
(2)矯正近視眼的方法是戴上用凹透鏡制成的眼睛(____)30、靜止的物體沒有內能.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五、簡答題(共2題,共8分)31、(2012秋?華龍區(qū)校級期中)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請你針對平面鏡成像的有關內容提出1個問題(如:平面鏡里有蠟燭的像嗎?)____?
(2)本實驗是用兩支一樣的蠟燭來進行實驗的: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平面鏡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后面的像,然后再點燃另一支蠟燭,豎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根蠟燭的像完全重合.你認為這樣做這個實驗好嗎?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簡要說明理由.32、如圖所示,燒杯和試管里均盛有碎冰塊,下面用酒精燈加熱,燒杯中的碎冰有一半熔化時,試管中的碎冰______熔化(
填:“會”或“不會”)
因為______.評卷人得分六、其他(共2題,共20分)33、在下列不同情形中將光滑小球以相同速率v射出,忽略空氣阻力,結果只有一種情形不能到達天花板,則該情形是____.
34、我國自行設計的“蛟龍?zhí)枴陛d人潛水器(如圖甲)外殼選擇了鈦合金板做主材;其主要技術參數如下表.蛟龍?zhí)枎в羞m當數量的壓載鐵,通過改變壓載鐵的數量,來控制其下沉或上浮,采用科學家們研發(fā)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速水聲通信技術,即聲納通信.
。體積/m350.46最大速度/節(jié)25自身質量/kg2.2×104最大載荷(不包括乘員體重)/kg220最大下潛深度/m7000乘員人數(每人體重不超過80kg)3“蛟龍?zhí)枴钡碾娫词怯啥喙?jié)充油銀鋅蓄電池串聯而成;這種電源的“比能量”約為14kw?h/kg,“比能量”是指電池單位質量所輸出的電能.這種蓄電池的放電電壓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乙,可以用60A的電流連續(xù)放電13h.
(1)在深海工作區(qū),“蛟龍?zhí)枴迸c海面上工作人員聯系時采用了____傳遞信息.
(2)運用你學過的知識說明,潛水器“下五洋”最大的困難是____,“蛟龍?zhí)枴钡耐夤膺x擇鈦合金板,這主要是因為這種材料具有較大____.
(3)加速下沉的“蛟龍?zhí)枴保粼诮涍^某一密度均勻的海水區(qū)域時,迅速拋掉部分壓載鐵,使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不計水的阻力,則其將____.
A.繼續(xù)加速下沉B.減速下沉C.勻速下沉D.立即靜止。
(4)“蛟龍?zhí)枴惫ぷ鲿r,需要的總能量約為112KW?h,則其電源的質量約為____kg,為了對“蛟龍?zhí)枴闭9╇姡摰男铍姵夭坏蒙儆赺___節(jié).
(5)“蛟龍?zhí)枴辈捎谩吧顫撈鳠o動力下潛上浮技術”,其兩側配備4塊相同的壓載鐵,當其到達設定深度時,可拋卸其中2塊壓載鐵,使其處于懸浮狀態(tài),從而實現各種實驗作業(yè),當“蛟龍?zhí)枴睉彝T诠ぷ鲄^(qū)時,“蛟龍?zhí)枴彼艿母×開___N,當每塊鐵塊的體積為____m3時,才能使“蛟龍?zhí)枴弊畲筘撦d時實現懸浮靜止狀態(tài).(設海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g取10N/kg,ρ鐵=8×103kg/m3)
(6)“蛟龍?zhí)枴蓖瓿扇蝿?,乘員取出載荷上岸后,“蛟龍?zhí)枴逼≡诤C嫔?,由起重裝置將其勻速豎直吊離水面,起重裝置起吊拉力的功率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圖丙中P2=2P1.t1時刻“蛟龍?zhí)枴钡呐潘w積____m3.(不考慮水的阻力,g取10N/kg)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D【分析】【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慣性與慣性定律的區(qū)別.慣性是指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與物體是否受外力,處于何種狀態(tài)無關.而慣性定律即牛頓第一定律,是描述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由于具有慣性而表現出來的一種運動規(guī)律,它的實質是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解析】【解答】解:用繩子拉重物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當繩子突然斷裂后,重物由于不再受力的作用,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重物的運動速度將保持v不發(fā)生變化.
所以選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2、B【分析】【分析】由受力分析得,金屬棒之所以沒有運動是因為受到的靜摩擦力等于磁場力,所以不能改變金屬棒的運動狀態(tài),故可以從增大磁場力及減小摩擦兩方面分析.【解析】【解答】解:A;將N、S極對調后;磁場力的方向發(fā)生變化但磁場力的大小不變,故導體受力仍平衡,故對調磁極不能使導體棒運動;
B;換用強磁場后;磁場力變大,當磁場力大于摩擦力時,金屬棒即會產生運動;
C;增大電源后;金屬棒中電流變大,故磁場力變強,磁場力大于摩擦力時,金屬棒即會產生運動;
D;使用輕質金屬棒;金屬棒對導軌的壓力變小,故摩擦力減小,摩擦力小于磁場力時,金屬棒即會運動;
故選B、C、D.3、B【分析】【分析】電阻大小與導體的長度、材料、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因此在分析電阻的大小時應使用控制變量法,逐個因素進行比較.【解析】【解答】解:A;導電性能比銅導線好的有銀導線;故A錯誤;
B;銅導線截成兩段后并成一根使用;導線的長度減小,橫截面積會增大,其電阻變小,故B正確;
C;銅導線均勻拉長后;其長度增長,橫截面積減小,所以其電阻變大,故C錯誤;
D;導體的電阻隨著溫度的升高會逐漸增大;銅導線在溫度升高時其電阻會增大,故D錯誤.
故選B4、B【分析】
在飛機降落的時候;“大地迎面而來”,被研究的物體是大地,大地是運動的,一定要選擇一個和大地之間發(fā)生位置改變的物體做參照物,并且選擇一個與大地之間距離越來越小的物體為參照物.選擇飛機或飛行員都可以.
故選B.
【解析】【答案】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首先選擇一個參照物,被研究的物體和參照物之間如果發(fā)生位置的變化,被研究的物體是運動的.否則是靜止的.
5、D【分析】
A;電能表表盤上顯示已消耗的電能為2003.6kW?h.而不是表示用電器每小時消耗的電能是2003.6kW?h.故A不正確.
B;D、“3000R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電能;電能表的轉盤轉3000轉.故B不正確,D正確.
C;同時使用的用電器總功率不能超過P=UI=220V×10A=2200W;故C不正確.
故選D.
【解析】【答案】A;電能表表盤上顯示的數字是已消耗的電能.
B;D、“3000R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電能;電能表的轉盤轉3000轉.
C;電能表上“220V(10A)”表示該電能表在220V的電路中使用;標定電流為10A,可利用公式P=UI求出接在該電能表上的用電器的最大總功率.
6、C【分析】
用消毒液擦拭教室門窗后;可以聞到氣味是消毒液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是汽化現象;
用醋熏教室時;對醋加熱,醋的溫度升高,使醋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加?。蔄;B、D錯誤.
故選C.
【解析】【答案】要解答本題需掌握:
①物質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叫汽化.升華是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的變化過程.凝華是氣態(tài)凝結成固態(tài)的變化過程.
②擴散現象是物質分子運動的結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7、C【分析】解:
A;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37℃左右,變化幅度很小.故A合理;
B;中學生的質量在45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約為G=mg=45kg×10N/kg=450N左右.故B合理;
C;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1.1×3.6km/h≈4km/h左右.故C不合理;
D;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跳動一次的時間接近1s,1min跳動的次數在70次左右.故D合理.
故選C.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的換算,最后判斷明顯不合理的是哪一個.
對于生活中數據的估測,應從實際的角度出發(fā)進行判斷,也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判斷,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體重、自己正常時的體溫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來與題目中的數據比較,只要相差不大,即該數據就是合理的.【解析】【答案】C8、A【分析】【分析】以瓶A中上方氣體為研究對象,根據瓶A中液體的變化情況可判斷瓶A中上方氣體的壓強變化;以滴壺B中的氣體為研究對象,分析進氣管C處到B處的液柱變化情況,可得知B內氣體的壓強變化.【解析】【解答】解:(1)瓶A中上方氣體的壓強為外界大氣壓與瓶A中的液體產生的壓強差;瓶A中的液體面下降,液體產生的壓強就減小,所以瓶A中上方氣體的壓強會增大,故A正確;B錯誤.
(2)進氣管C處的壓強為大氣壓強;不變化,從C到滴壺B之間的液柱高度不變,所以滴壺B中的氣體壓強在瓶中藥液輸完以前是不變的.C錯誤.
(3)因人身體內有血壓;藥液輸完后也不會有空氣進入人體內.D錯誤.
故選A.9、B【分析】【分析】(1)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稱為慣性;
(2)根據慣性知識,可以判斷三包貨物在脫離飛機落下后跟飛機豎直位置的關系,因此就容易判斷其位置的變化了.【解析】【解答】解:由于有重力的作用;貨物離開飛機后上下位置是有區(qū)別的,即早落下的相對位置在下方.再看豎直位置的關系:貨物隨飛機一起水平勻速飛行,速度相等,脫離飛機后,由于慣性,在不計空氣阻力的前提下,貨物仍以原來相等的速度向右運動;
故選B.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10、BC【分析】【分析】在海水里,潛水艇F浮=ρ海水gV排;在海水密度;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時,所受浮力不變;
潛艇通過改變自身重力的大小來改變F浮與G的關系,實現下潛和上?。窘馕觥俊窘獯稹拷猓涸诤K校瑵撍蹻浮=ρ海水gV排,始終沒有露出水面,所以所受浮力不變,F浮=F1=F2;
可以通過“讓海水進入壓力艙”增大自重、“將海水排出壓力艙”減小自重,F?。綠2;
潛水艇上浮,F?。糋1,潛水艇下沉,由于F浮=F1=F2,則G1>G2.
故選BC.11、BD【分析】【分析】要增大有益的摩擦,就要從增大摩擦的辦法:增大壓力、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來入手,將選擇項中的方法與上述辦法來對應,即可得到答案.【解析】【解答】解:A;機械轉動軸上適時加潤滑油是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故A不符合題意.
B;車輪上刻有花紋;是為了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可以增大摩擦.故B符合題意.
C;拉桿拉旅行箱底部裝有輪子;使相對運動的接觸面之間由滑動摩擦變?yōu)闈L動摩擦,從而減小了摩擦.故C不符合題意.
D;雨天行駛在鄉(xiāng)村公路上的車在輪胎上套防滑鐵鏈;是為了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可以增大摩擦.故D符合題意.
故選BD.12、ACD【分析】【分析】甲;乙容器分別裝有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由于容器形狀不同;液體的深度不同,利用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與液體本身的重力大小關系判斷水和煤油對容器底產生壓力的大小,再根據兩容器底面積的大小關系判定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大小;
根據甲、乙容器分別裝有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判斷出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再根據兩容器底面積的大小關系判定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大?。窘馕觥俊窘獯稹拷猓骸呷萜髻|量不計;甲容器是上寬下窄的容器;
∴液體對容器底產生壓力小于里面裝的液體重力;即F水<G水;
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里面裝的液體重力;即F甲=G水;
∵甲容器的底面積與甲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受力面積相同;
∴甲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一定大于甲容器的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即p甲>p水;
∵乙容器是柱狀容器;
∴液體對容器底產生壓力等于里面裝的液體重力;即F煤油=G煤油;
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里面裝的液體重力;即F乙=G煤油;
∵乙容器的底面積與乙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受力面積相同;
∴乙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等于乙容器的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即p乙=p煤油;
∵煤油和水的質量相等,即G水=G煤油;
∴F甲=F乙;
∵甲;乙兩個容器的底面積相等;
∴根據P=可知,甲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一定等于乙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即P甲=P乙.
由此可知:p水<p煤油;即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一定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煤油的壓強.
故選A、C、D.13、BC【分析】【分析】由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個常量,它反映了這種物質的一種特性.在物理學中,把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體積相同的不同物體或質量相同的不同物體,密度大小用公式ρ=比較;【解析】【解答】解:A;物體的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無論質量和體積大小如何,其密度是相同的;故物體的密度跟質量成正比,跟體積成反比的說法是錯誤的;故錯誤;
B、由公式ρ=知;質量相同的不同物體,體積越大密度越小,故正確;
C、由公式ρ=知;質量和體積都相同的不同物體,密度也相同,故正確;
D、由公式ρ=知;質量相等的兩種物質,密度大的體積小,故錯誤.
故選BC.14、AB【分析】【分析】(1)刻度間隔小了;刻度尺上所顯示的1cm要比真實的1cm小,因此測量的數據會偏大;
(2)對物體微小變化量的比較判斷,以物體的真實長度為準,塑料刻度尺被拉伸后,盡管拉伸后尺變長了,但上面的數字并沒變,被測物體長度沒變,所以讀數就變小了.【解析】【解答】解:
A;刻度間隔小了;會使測量值大于真實值,即測量結果將會偏大.故A正確;
B;用被拉長了的塑料卷尺測量物體長度;物體的真實值不變,被拉長的塑料卷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實長度變大,但分度值的示數沒有變化,因此其測得的結果比真實值偏小,故B正確;
C、200頁的書,每5頁的厚度:h=×5=0.2125cm;故C錯誤;
D;該同學2500步的總長度:L=2500×60cm=150000cm=1500m=1.5km;故D錯誤.
故選:AB.15、AD【分析】【分析】
(1)
凸透鏡成實像時,u>2f
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根據凸透鏡的凸面大小確定選擇的是哪個凸透鏡;
(2)
幻燈機和投影儀都是根據物距處于1
倍和2
倍焦距之間時,成倒立放大實像原理制成的;照相機是根據物距處于2
倍焦距以外時,成倒立縮小實像原理制成的。此題考查了有關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應用;要熟練掌握成像特點與物距;像距的關系,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解答】
(1)
此時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能成一個實像,據圖能看出,此時的物距大于像距,所以在光屏上應該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故此時物體在2
倍焦距以外,故30cm>2f
即15cm>f
所以小明選擇的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故A正確,B錯誤;
(2)
換上焦距為20cm
的凸透鏡時;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是投影儀的原理,故C錯誤,D正確。
故選AD?!窘馕觥緼D
16、ABC【分析】解:A
能量守恒定律適用于自然界中任何形式能的相互轉化;故錯誤;
B;能量守恒定律既適用能量轉化過程;又適用于能量的轉移過程,故錯誤;
C;“摩擦生熱”是將機械轉化為內能的過程;所以它也是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故錯誤;
D;據能量守恒定律;宇宙中的能量總和不變,故正確;
故選:ABC
能量即不會消滅;也不會創(chuàng)生,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在轉移和轉化的過程中能的總量是保持不變的。
知道并理解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是解決該題的關鍵。【解析】ABC
17、AC【分析】解:由電路圖可知,R0與R1串聯,電壓表測R1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1)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大時;電路中的電流最??;
由圖象可知,電路中的最小電流I=0.2A時,R1的電功率P1=2.8W;
由P=I2R可得,R1的最大電阻:
R1===70Ω;故A正確;
因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
所以,由I=可得;電源的電壓:
U=I(R0+R1)=0.2A×(R0+70Ω)①
由圖象可知,當電路中的電流I′=0.5A時,R1的電功率P1′=4W;
此時R1接入電路的電阻:
R1′===16Ω;
則電源的電壓:
U=I′(R0+R1′)=0.5A×(R0+16Ω)②
由①②可得:U=18V,R0=20Ω;故C正確;
(2)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零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大,R0的電功率最大;
則電路的最大電流:
I大===0.9A;故B錯誤;
R0的最大功率:
P0大=UI大=18V×0.9A=16.2W;故D錯誤。
故選:AC。
由電路圖可知,R0與R1串聯,電壓表測R1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1)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大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小,根據圖象讀出電路的最小電流和R1的電功率,根據P=UI=I2R求出R1的最大電阻,根據電阻的串聯和歐姆定律表示出電源的電壓;根據圖象可知電路中的電流為0.5A時R1的電功率,再根據P=UI=I2R求出R1的最大電阻,根據電阻的串聯和歐姆定律表示出電源的電壓,然后聯立等式求出電源的電壓和R0的阻值;
(2)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零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大,R0的電功率最大,根據歐姆定律求出電路的最大電流,利用P=UI求出R0的最大功率。
本題考查了串聯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電功率公式的靈活應用,關鍵是利用好電源的電壓不變和從圖象中讀出電流對應R1的功率。【解析】AC18、AB【分析】【分析】解答本題需掌握:(1)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2)晶體熔化過程的特點;(3)分子熱運動的情況與溫度有關;(4)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解析】【解答】解:A;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因為一切物體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0℃的物體也不例外.故A不正確但符合題意;
B;物體吸收熱量后溫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體熔化過程雖然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故B不正確但符合題意;
C;物體溫度升高;分子運動加劇,分子動能變大.故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D;物體的內能增大;也許是物體對它做功,也可能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故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故選AB.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9、略
【分析】【分析】(1)水的比熱容較大;在同等情況下可以吸收更多的熱量,所以常用來做冷卻劑;
(2)知道一臺發(fā)電功率,根據W=Pt求出它一天能發(fā)的電.【解析】【解答】解:(1)用水作為汽輪機的冷卻劑;是利用了水的比熱容較大,在相同情況下,可以吸收更多的熱量,冷卻效果更好;
(2)一臺發(fā)電機一天能發(fā)的電:
W=Pt=106kW×24h=2.4×l07kW?h.
故答案為:比熱容;2.4×l07.20、略
【分析】試題分析:用各指針所指的示數乘以下面的倍數,然后將所有的數值相加,即為該電阻箱的讀數.該電阻箱的示數為:3×1000+2×0+1×10+9×1=3019(Ω)考點:電阻箱【解析】【答案】301921、略
【分析】
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有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相互接觸的物體間如果有相對運動;則兩物體間有阻礙它們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
故答案為:彈性形變;相對運動.
【解析】【答案】根據彈力及摩擦力的定義分析解答.
22、不變相互運動狀態(tài)【分析】【分析】(1)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不隨位置;狀態(tài)、形狀的變化而變化.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解析】【解答】解:(1)航天員從地球到太空;位置變化,質量不變;
(2)航天員給繩子一個力;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繩子給航天員一個力,能拉動航天員回艙.航天員受到拉力作用,改變了航天員的運動狀態(tài).
故答案為:(1)不變;(2)相互;運動狀態(tài).23、略
【分析】解:(1)隆脽Q脦眉=cm鈻?t
甲;乙兩物體吸收相同的熱量;
隆脿c錄脳m錄脳鈻?t錄脳=c脪脪m脪脪鈻?t脪脪
隆脿鈻?t脪脪=c錄脳m錄脳鈻?t錄脳c脪脪m脪脪=2隆脕2隆脕20隆忙1脳1=80隆忙
(2)隆脽Q脦眉=cm鈻?t
又隆脽
丙、丁兩物體由同種材料做成,c鹵沒=c脪脪m鹵沒m露隆=41鈻?t鹵沒鈻?t露隆=13
隆脿
兩物體吸收熱量:Q鹵沒Q露隆=c鹵沒m鹵沒鈻?t鹵沒c露隆m露隆鈻?t露隆=1隆脕4隆脕11脳1脳3=43
故答案為:8043
(1)
知道兩物體吸收相同的熱量;甲;乙兩物質比熱容的大小關系、甲乙兩物體質量的大小關系,利用吸熱公式求甲、乙兩物體溫度升高值的大小關系,從而求出乙物體的溫度升高值;
(2)
知道丙、丁兩物體由同種材料組成(
比熱容相同)
又知道質量、溫度升高值的大小關系,利用Q脦眉=cm鈻?t
求兩物體吸收熱量的大小關系。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吸熱公式Q脦眉=cm鈻?t
的掌握和運用,解比值題目,要細心,防止因顛倒而出錯?!窘馕觥?043
24、略
【分析】解:導體的電阻是導體的一種性質;反映了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浑娮璐笮∨c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等因素有關.
故答案為:阻礙;材料.
導體的電阻是導體的一種性質;反映了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電阻大小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有關,與導體中的電流、導體兩端的電壓大小無關.
深入理解電阻的概念和影響電阻大小的因可解答此題.【解析】阻礙;材料25、擴散分子不停做無規(guī)則運動【分析】【分析】一切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擴散現象表明分子是運動的;
此題考查了流體壓強和流速關系的應用和擴散現象的理解?!窘獯稹吭谲嚿辖刮鼰?;禁止飲食;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這樣由于擴散現象導致整個車廂內都充滿了異味,影響到環(huán)境和其他乘客。
故答案為:擴散;分子不停做無規(guī)則運動。
【解析】擴散分子不停做無規(guī)則運動26、略
【分析】【分析】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的,原子核的體積很小,但質量很大,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的體積雖然很小,但還可以再分,分成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解析】【解答】解: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分子由原子構成;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的;原子核的體積雖然很小;但可以再分,原子核是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的.
故答案為: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質子;中子.四、判斷題(共4題,共12分)27、×【分析】【分析】判斷兩個力是否是一對平衡力要看是否符合二力平衡的條件,而且缺一不可.【解析】【解答】解:桌面對墨水瓶的支持力作用在墨水瓶上;墨水瓶對桌面的壓力作用在桌面上,不是同一物體,因此不是一對平衡力.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28、√【分析】【分析】聲音的特性有三個: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音色是指聲音的感覺特性.【解析】【解答】解:成語“曲高和寡”在文學中指曲調高雅;能跟著唱的人就少.用來比喻知音難得.而在物理學中,成語“曲高和寡”中的“高”是指曲子的音調高.
故答案為:√29、√【分析】【分析】遠視眼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利用凹透鏡能使光線發(fā)散的特點,在眼睛前面放一個凹透鏡,就能使來自遠處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解析】【解答】解:(1)根據遠視眼的特點;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故答案為:√;
(2)根據近視眼的成因及凹透鏡能使光線發(fā)散的特點,可以矯正近視眼.故答案為:√.30、×【分析】【分析】內能是指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任何物體在任何狀態(tài)下都具有內能.【解析】【解答】解: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所以一切物體具有內能,靜止狀態(tài)的物體也具有內能,所以說法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五、簡答題(共2題,共8分)31、略
【分析】【分析】(1)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提出問題;
(2)當拿著點燃另一支蠟燭,豎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時,蠟燭的燭焰會晃動,很難與平面鏡前面的蠟燭的燭焰重合,因此后面那個蠟燭還是不點燃更好.【解析】【解答】解:(1)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要探究物體和像的大小關系,因此可提出的問題是: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嗎?
故答案為: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嗎?
(2)當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平面鏡前面,然后再點燃另一支蠟燭,豎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時,兩蠟燭的燭焰會晃動,很難重合,因此不是很好,需要有要改進的地方;如果將不點燃平面鏡那支蠟燭.當兩蠟燭完全重合時,后面的蠟燭也像點燃的一樣,這樣,效果會更好.32、不會;試管中的冰達到熔點后,不能再繼續(xù)吸熱【分析】解:如圖:大燒杯中的冰吸收火的熱;能達到熔點,達到熔點后,冰的溫度還遠低于火的溫度,還能繼續(xù)吸收熱量,所以燒杯中的冰塊會熔化.
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吸熱溫度不變,恒為0隆忙
開始時試管中的冰低于燒杯中的冰和熔化成的水的溫度;能在燒杯中吸收熱量,達到熔點0隆忙
后,燒杯中的冰水混合物和試管中的冰溫度相同,試管中的冰無法再繼續(xù)吸收熱量,所以不能熔化.
故答案為:不會;試管中的冰達到熔點后;不能再繼續(xù)吸熱.
晶體熔化有兩個必要條件:(1)
達到熔點;(2)
繼續(xù)吸熱;當兩個條件同時具備時即可熔化.
物體在物態(tài)變化中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的過程有三個:壟脵
晶體的熔化的兩個條件是達到熔點且繼續(xù)吸熱;
壟脷
晶體物質凝固的兩個條件是達到凝固點且繼續(xù)放熱;
壟脹
液體的沸騰兩個條件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課時作業(yè)3感受文化影響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2單元新聞5“神五”載人航天飛行新聞兩篇學案含解析粵教版必修5
- 2024年秋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11蟋蟀的住宅說課稿1新人教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課時作業(yè)14孔孟兩章含解析粵教版必修4
- 2024-2025學年高中化學課時分層作業(yè)21Cl2的實驗室制法和Cl-的檢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2年新課標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1.2 在社會中成長》聽課評課記錄
- 工程項目綜合辦公室年度總結
- 西北大學考古合作協(xié)議
- 社區(qū)宣傳活動工作計劃
- 公司人事部工作計劃
- 家具廠各崗位責任制匯編
- 顳下頜關節(jié)盤復位固定術后護理查房
- 硝苯地平控釋片
- 四川省瀘州市2019年中考物理考試真題與答案解析
-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全套單元基礎??紲y試卷含答案
- 提高檢驗標本合格率品管圈PDCA成果匯報
- 2023年保險養(yǎng)老地產行業(yè)分析報告
- 世界古代史-對接選擇性必修(真題再現)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 保險公司防火應急預案
- 動物檢疫技術-動物檢疫的分類(動物防疫與檢疫技術)
- 2024醫(yī)師資格考試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