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師大新版必修1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6/0D/wKhkGWekSTKAdOr3AAIHmzZF_4g102.jpg)
![2025年湘師大新版必修1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6/0D/wKhkGWekSTKAdOr3AAIHmzZF_4g1022.jpg)
![2025年湘師大新版必修1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6/0D/wKhkGWekSTKAdOr3AAIHmzZF_4g1023.jpg)
![2025年湘師大新版必修1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6/0D/wKhkGWekSTKAdOr3AAIHmzZF_4g1024.jpg)
![2025年湘師大新版必修1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6/0D/wKhkGWekSTKAdOr3AAIHmzZF_4g10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湘師大新版必修1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同學們在學習“工業(yè)革命”過程中;為了進一步佐證城市化進程中的環(huán)境問題,檢索到下列三份材料。下列對其史料價值的評估與說明,正確的是。
A.①是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B.②是原始檔案,有較高史料價值C.③是后人所編,不具備史料價值D.以上史料均不能當作佐證材料2、20世紀30年代初,南京國民政府在進行國民經濟建設時,不僅相繼建立了鋼鐵、機器制造、酒精和化工等工業(yè),而且在地理分布上也將工業(yè)開始向內地轉移。這反映了當時A.國家致力開發(fā)內地資源B.為遷都重慶預先做準備C.工業(yè)建設注重了國防性D.國家經濟重心轉向內地3、從1921年4月他寫的《論糧食稅》到逝世前口授的《論合作制》等一系列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寧正是通過某種政策探索一條適合俄國國情的特殊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關于該政策說法正確的是A.實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B.實行實物配給制C.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D.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4、漢武帝時期設置一種官職,以督察郡國守相、強宗豪右為宗旨,周行郡國,代表中央負監(jiān)察之責,這種官職是A.丞相B.郡守C.刺史D.御史大夫5、戰(zhàn)國時期的某一天;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進行討論,根據下列幾段文字:“兼相愛,交相利”;“人無有不善”、“明主峭其法而嚴刑,威勢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亂”。判斷哪些學派的思想家參加了這次聚會。
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墨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哥倫布在1492年11月份的航海日記中寫道:臣向二位隆下保證,普天之下,無任何地方能比這里景色更美麗,這里的一切都應置于其(基督教)統(tǒng)治之下,因為發(fā)揚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文中“此行”A.開辟到達東方的新航路B.導致世界市場最終形成C.推動世界文明會合交融D.得到意大利王室的支持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7、文化遺存代表:
(1)分布特點:
文化遺存數量多,且分布廣泛,奠定了________的發(fā)展基礎。
(2)主要代表:
距今約7000至5000年前:
①黃河中游地區(qū)進入________時期,典型器物是________,以________等為主要栽培作物;
②黃河下游出現了________;
③________有河姆渡文化,居民種植________,掌握了________技術。
距今約5000年:
①黃河流域進入________時期,代表器物是________。
②在北方________上游有________。
③________下游有________。
這些文化遺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現較大規(guī)模的祭壇和神廟。
8、主要內容。
。富國方面。
官府通過向農民提供________、撥巨資從事________等手段,力圖在調控經濟的同時開辟________
強兵方面。
對農民進行編制管理和軍事訓練,希望借以逐漸恢復“________”的征兵制,取代________
9、代表。
(1)儒家:戰(zhàn)國代表人物為孟子和荀子。孟子認為人性善,提倡“________”;荀子認為人性惡,主張________。
(2)道家:代表是________,崇尚________。
(3)陰陽家:以________為代表,提出“________”理論;這代表著中國古代對自然界樸素的科學認識。
(4)墨家:代表人物是________,代表下層平民利益。主張“________”“非攻”,還提出了“________”的政治主張。
(5)法家:________主張以法為工具管理國家,控制人民,體現了________的政治思想。
10、________年,司馬睿在建康重建晉朝,史稱東晉;西晉以來,一些聲名顯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經濟等方面特權,形成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稱為________11、臺灣:荷蘭占據了______________1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1)原因。
①國民黨因其不能解決中國社會的________;不能應對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要求,不能代表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從而失去了民眾的支持,喪失了在中國大陸的統(tǒng)治權。
②中國共產黨能夠始終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________;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故能領導人民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
(2)意義。
①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________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
②揭開了中國歷史的________,一個新的中國就要誕生了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3、孟德斯鳩——三權分立學說A.正確B.錯誤14、美國1787年憲法體現了三權分立的原則,即立法、司法、行政三項權力之間互相制約。A.正確B.錯誤15、“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這段話充分反映了明清時期八股取士的危害。A.正確B.錯誤16、中國近代的民主思想與明清之際的帶有民主色彩的思想有本質的區(qū)別。A.正確B.錯誤17、加爾文——先定論A.正確B.錯誤18、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歐美資產階級憑借強大的實力,向外進行殖民擴張,英國發(fā)動了鴉片戰(zhàn)爭。A.正確B.錯誤19、18世紀時,英國海外市場日益擴大,手工工場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這是工業(yè)革命發(fā)生的直接原因。A.正確B.錯誤20、二戰(zhàn)后形成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是以美國為主導的經濟體系;它主要包括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和資本主義貿易體系。A.正確B.錯誤21、“此時如債務人仍不清償,又無人為其擔保,則債權人得將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帶或腳鐐,但重量最多為十五磅,愿減輕者聽便?!薄妒~表法》這項規(guī)定體現了對私有財產的維護。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論述題(共3題,共21分)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我們會發(fā)現;一個民族國家的政治制度,甚至一個地區(qū)的政治制度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換言之,政治制度是隨著歷史的前進而不斷發(fā)展演化的,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從宏觀上看,歷史跨入一個新的階段之后,政治制度也必然會發(fā)生脫胎換骨的改造。從微觀上看,在政治體制的大框架確定之后,還會對局部不斷進行調整。不管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地區(qū),社會是運動著的,政治體制必須跟隨著社會的運動而變動著。人是社會的人,但更是自然的人,自然界的規(guī)律是新陳代謝,人的本性喜歡求新求變,由人組成的社會亦反映了人的這種特性。政治體制是社會的一部分,如果政治體制固守舊章,要么它的基礎被運動著的社會逐漸瓦解,要么它室息社會的發(fā)展,最后終究要被社會長期集聚的能量的突然爆發(fā)而徹底摧毀。所以,在西方政治制度史上出現過兩種情況,痛苦的突進式變革和溫和的漸進式變革。從歷史上來看,這兩種變革交互進行著。但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政治體制的變革,并非都反映了社會的進步,有些也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如一些軍事專制或獨裁之類的體制,它們在古代;中世紀、近代和現代都出現過,不過是一個民族國家特定時期的特定產物。社會文明發(fā)展到一定水平之后,這類不符合人類基本原則的政體將會消失。
——摘編自張定河、白雪峰著《西方政治制度史》(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評析材料中的觀點(任意一點或整體)。(要求:觀點明確,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達清晰)23、論述題。
對新航路的開辟,人們有著截然不同的評價。有人認為它是近代世界的曙光,有人認為它是人類歷史的悲歌。請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看法。(要求:觀點明確;條理清晰;史論結合。)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羅斯福入主白宮伊始;中國人即傾注了對其新政的極大關切之情。從20世紀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期,人們對大洋彼岸這一改革潮的反應之熱烈,評論之廣泛,無論就廣度還是深度而言,可以說是空前的。六七十年代有關羅斯福新政的成果較為匱乏。八九十年代中國又出現研究羅斯福新政的“高潮期”。這些前人文字,雖不無可挑剔之處,但更多的仍是相當具有文獻價值之作,其中有的還有相當可貴的學術和思想價值。
——摘編自楊玉圣《中國人的羅斯福新政觀》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中國的羅斯福新政研究”自擬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闡述。(要求:所擬論題明確,闡述史論結合)評卷人得分五、簡答題(共1題,共9分)25、義和團運動的口號經歷了“扶清滅洋”到“掃清滅洋”的變化過程,你如何看待這種變化?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B【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倫敦1830年至1850年的市政檔案文件”并結合所學可知,②是市政的原始檔案,屬于一手史料,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故選B;小說《霧都孤兒》是文學作品,屬于二手史料,可信度不是最高,故排除A;《維多利亞時代的城市》是后人編纂的著作,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故排除C;三份材料均具有一定史料價值,可以當作佐證材料,故排除D。2、C【分析】“建立了鋼鐵、機器制造、酒精和化工等工業(yè),而且在地理分布上也將工業(yè)開始向內地轉移”說明此時期國民政府為了抗日做準備,C正確;A不是材料主旨,排除;此時國民政府沒有遷都準備,B錯誤;D中經濟重心轉移不符合事實。3、C【分析】【詳解】
根據“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寧正是通過某種政策探索一條適合俄國國情的特殊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可得出這條道路是指新經濟政策,根據所學,新經濟政策的特點是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C項正確;A項是斯大林模式特征,排除A項;BD項是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內容,排除BD項。故選C項。4、C【分析】【詳解】
漢武帝時期設立十三部州刺史以監(jiān)察地方高官和王侯,C正確;丞相的職責是輔佐皇帝處理政事,A錯誤;郡守屬于地方郡的最高長官,負責地方行政,B錯誤;御史大夫是中央負責監(jiān)察的機構,D錯誤。5、C【分析】【詳解】
據材料“兼相愛,交相利”的信息,這是墨子的思想;據材料“人無有不善”的信息可知,這是孟子的言論;材料“明主峭其法而嚴刑,威勢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亂”可知,這是法家的主張;材料中沒有體現道家思想。根據以上分析可知,C正確,排除A、B、D。6、C【分析】【詳解】
根據“哥倫布在1492年11月份的航海日記”可知,“此行”指哥倫布開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此行”推動世界文明會合交融,故選C;達迦馬開辟到達東方的新航路,排除A;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導致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排除B;哥倫布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排除D。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7、略
【分析】【分析】
【詳解】
文化遺存代表:
(1)分布特點:文化遺存數量多;且分布廣泛,奠定了多元一體的發(fā)展基礎。
(2)主要代表:距今約7000至5000年前:黃河中游地區(qū)進入仰韶文化時期;典型器物是彩繪陶器,以粟等為主要栽培作物;黃河下游出現了大汶口文化;長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居民種植水稻,掌握了養(yǎng)蠶繅絲技術。
距今約5000年:黃河流域進入龍山文化時期,代表器物是黑陶;在北方遼河上游有紅山文化;長江下游有良渚文化。這些文化遺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現較大規(guī)模的祭壇和神廟?!窘馕觥慷嘣惑w仰韶文化彩繪陶器粟大汶口文化長江下游水稻養(yǎng)蠶繅絲龍山文化黑陶遼河紅山文化長江良渚文化8、略
【分析】【詳解】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向農民提供農業(yè)貸款,撥巨資從事商業(yè)經營。力圖在調控經濟的同時開辟財源。對農民進行編制管理和軍事訓練,希望借以逐漸恢復“兵農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窘馕觥哭r業(yè)貸款商業(yè)經營財源兵農合一募兵制9、略
【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可得出;諸子百家的代表主要有。
(1)儒家:戰(zhàn)國代表人物為孟子和荀子。孟子認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認為人性惡,主張隆禮重法。
(2)道家:代表是莊子;崇尚逍遙自由。
(3)陰陽家:以鄒衍為代表;提出“相生相勝”理論,這代表著中國古代對自然界樸素的科學認識。
(4)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代表下層平民利益。主張“兼愛”“非攻”,還提出了“尚賢”的政治主張。
(5)法家:韓非子主張以法為工具管理國家,控制人民,體現了中央集權的政治思想?!窘馕觥咳收《Y重法莊子逍遙自由鄒衍相生相勝墨子兼愛尚賢韓非子中央集權10、略
【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317年,司馬睿在建康重建晉朝,史稱東晉;西晉以來,一些聲名顯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經濟等方面特權,形成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稱為士族。
得出①317年②士族【解析】317年士族1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臺灣12、略
【分析】【詳解】
①國民黨因其不能解決中國社會的根本矛盾;不能應對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要求,不能代表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從而失去了民眾的支持,喪失了在中國大陸的統(tǒng)治權②中國共產黨能夠始終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故能領導人民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
意義①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②揭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一個新的中國就要誕生了【解析】根本矛盾根本利益中國革命新篇章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3、A【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可知,孟德斯鳩主張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因此本題表述正確。14、A【分析】美國憲法規(guī)定實行三權分立制,分別是立法、司法、行政三項權力之間互相制約,故本題正確,選擇A項。15、B【分析】【詳解】
“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边@段話說明了漢朝的察舉制的弊端,不是反映八股取士的危害,本題錯誤。
【點睛】
本題考查察舉制。要對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和科舉制的時代進行區(qū)分。16、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近代的民主思想與明清之際的帶有民主色彩的思想有本質的區(qū)別,這主要是由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不同導致的,故題干表述正確。17、A【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可知,加爾文認為人們的貧窮富貴是上帝預先安排好的,因此其提出了“先定論”,本題表述正確。18、B【分析】【詳解】
鴉片戰(zhàn)爭是英國在完成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后發(fā)動的,題干描述錯誤。19、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可知,18世紀時,通過殖民擴張,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海外市場日益擴大,國內手工工場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工業(yè)革命被提上了日程;市場的擴大引發(fā)了英國的工業(yè)革命,成為工業(yè)革命發(fā)生的直接原因,所以說,題的表述是正確的。20、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可知,二戰(zhàn)破壞了原有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二戰(zhàn)后,在美國主導下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國還主導建立了關稅和貿易總協(xié)定這一資本主義貿易體系,所以說,“二戰(zhàn)后形成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是以美國為主導的經濟體系;它主要包括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和資本主義貿易體系”這一說法是正確的。21、A【分析】【詳解】
由材料“債權人可將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帶或腳鐐”可知《十二銅表法》維護債權人的利益,說明法律對私有財產的保護,故判斷為正確。四、論述題(共3題,共21分)22、略
【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政治制度是隨著歷史的前進而不斷發(fā)展演化的;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得出材料觀點,即政治體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變化。評析之時,首先要表明立場,明確材料認為政治體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變化,這一觀點是正確的。
論證過程中,可以列舉商鞅變法和美國1787年憲法頒布兩個史實,證明材料觀點。最后對論證過程進行簡單總結,得出政治體制的變化和社會發(fā)展密不可分。【解析】示例評析:材料認為政治體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變化;這一觀點是正確的。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禮崩樂壞,王室衰微,新興的地主階級興起,士階層壯大,在此背景之下,諸侯國分封推行變法,以秦國的商鞅最為突出。商鞅變法中,廢井田開阡陌,推行郡縣制,移風易俗,實行軍功爵制,構建了一套新的政治體制,順應了社會發(fā)展趨勢;美國建立之初,實行邦聯體制,地方權力較大,中央無權,不利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在此背景下,美國通過頒布1787年憲法,確立了聯邦共和體制,解決了政治體制方面存在的問題,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綜上可知,政治體制的變化和社會發(fā)展密不可分。23、略
【分析】【分析】
【詳解】
觀點:根據材料“有人認為它是近代世界的曙光,有人認為它是人類歷史的悲歌”可以得出觀點:新航路的開辟在帶給近代世界的曙光的同時也帶來悲歌。論述:論述過程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為新航路帶來了近代世界的曙光,另一部分為新航路開辟帶來了悲歌。對于第一部分,側重新航路的進步性,如新航路的開辟使原來相對分散的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世界各地區(qū)的聯系日益密切:引發(fā)了商業(yè)革命和價格革命;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性,沖擊了神學理論,有助于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和全新宇宙觀的形成;引發(fā)了歐洲國家對外大規(guī)模殖民擴張,加速了西歐資本的原始積累;向亞非拉地區(qū)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思想文化等。新航路開辟的以上影響有利于西歐封建主義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推動了歐洲和世界的近代化。對于第二部分,側重新航路開辟過程中殖民者給被殖民地區(qū)帶來的災難,如天花等疾病在世界范圍內更加廣泛地傳播;加劇了歐洲國家之間爭奪據點和航線的矛盾:擴大了東方和西方的發(fā)展差距,使得東方逐漸從屬于西方。故新航路的開辟也給世界帶來了新的動蕩和發(fā)展的不平衡。最后對論證過程進行總結,回歸論題?!窘馕觥渴纠河^點:新航路的開辟在帶給近代世界的曙光的同時也帶來悲歌(或者“應該辯證地評價新航路的開辟”“題中的兩種觀點皆有一定道理但均不全面”)
論述:新航路的開辟使原來相對分散的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世界各地區(qū)的聯系日益密切:引發(fā)了商業(yè)革命和價格革命;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性,沖擊了神學理論,有助于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和全新宇宙觀的形成;引發(fā)了歐洲國家對外大規(guī)模殖民擴張,加速了西歐資本的原始積累;向亞非拉地區(qū)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思想文化等。新航路開辟的以上影響有利于西歐封建主義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推動了歐洲和世界的近代化。
但與此同時;新航路的開辟使得西方國家在殖民擴張中給受侵略地區(qū)的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天花等疾病在世界范圍內更加廣泛地傳播;加劇了歐洲國家之間爭奪據點和航線的矛盾:擴大了東方和西方的發(fā)展差距,使得東方逐漸從屬于西方。故新航路的開辟也給世界帶來了新的動蕩和發(fā)展的不平衡。
所以,新航路的開辟既是近代世界的曙光也是人類歷史的悲歌。24、略
【分析】本題以“中國的羅斯福新政研究”為切入點,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考生需結合設問要求圍繞“中國的羅斯福新政研究”,自擬論題。首先,理解材料信息可知中國對羅斯福新政研究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結合材料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確立論題為“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影響中國的羅斯福新政研究”,然后結合論題可從20世紀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期、20世紀六七十年代、八九十年代等三個階段分析說明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影響中國的羅斯福新政研究。另外學生還可從“中美關系的發(fā)展影響中國的羅斯福新政研究”“中國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影響中國的羅斯福新政研究”“中美關系的變化和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影響中國的羅斯福新政研究”“中國的羅斯福新政研究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等方面確立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粵人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工業(yè)》聽課評課記錄1
- 八年級數學上冊 12.3 角的平分線的性質 第2課時 角的平分線的判定聽評課記錄 新人教版
- 指導青年教師開展課題研究協(xié)議書(2篇)
- 電力傳輸合同(2篇)
- 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閱讀與思考海倫-秦九韶公式》聽評課記錄1
- 【2022年新課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7.2 愛在家人間 聽課評課記錄
- 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4-3-5 用比例解決問題 聽評課記錄
- 華東師大版八年級上冊數學聽評課記錄《13.4尺規(guī)作圖(2)》
- 湘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1.3.3《整數指數冪的運算法則》聽評課記錄1
- 蘇科版數學九年級上冊第2章《弧長及扇形的面積》聽評課記錄
- 2025年魯泰集團招聘170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25學年成都高新區(qū)七上數學期末考試試卷【含答案】
- 企業(yè)員工食堂管理制度框架
- 《辣椒主要病蟲害》課件
- 電力溝施工組織設計-電纜溝
- 2024年煤礦安全生產知識培訓考試必答題庫及答案(共190題)
- 《法律援助》課件
- 小兒肺炎治療與護理
- GB/T 36547-2024電化學儲能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guī)定
- 學校物業(yè)管理投標書范本
- 《高處作業(yè)安全》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