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6質量守恒定律、化學方程式
經典基礎題
內容概覽
考點01用質量守恒定律確定物質的組成
考點02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現(xiàn)象
考點03微觀模型圖
考點04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計算
考點05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探究
考點06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配平
考點07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工考點01用質量守恒定律確定物質的組成
1.(23-24九年級上.甘肅天水.期末)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在氧氣中點燃某純凈物X,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則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
素
B.6@283&力288依次表示A1原子、C1+離子結構示意圖
C.催化劑是能加快反應速率、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的物質
D.煤塊在空氣中燃燒后,留下的灰燼質量變小了,這一變化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答案】D
【解析】A、在氧氣中點燃某純凈物X,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碳、氫、
氧三種元素,反應物氧氣中只含有氧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則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錯誤;
B、嘮,g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13,表示鋁原子(AD,《吟質子數(shù)=17,核外電
子數(shù)=18,表示氯離子(CD,故錯誤;
C、催化劑是能改變(加快或減慢)反應速率、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的物質,故錯誤;
D、煤塊在空氣中燃燒后,留下的灰燼質量變小了,是因為煤塊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
氣中,灰燼的質量比煤塊的質量小,該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故正確;
故選D。
2.(23-24九年級上.河北邢臺.期末)質量守恒定律是幫助我們認識化學反應實質的重要理論。
在化學反應aA+bB=cC+dD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化學計量數(shù)a與b之和一定等于c與d之和
B.若取xgA和xgB反應,生成C和D的質量總和不一定是2xg
C.反應物A和B的質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質量比
D.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一定不變
【答案】B
【解析】A、化學計量數(shù)a與b之和不一定等于c與d之和,故A錯誤;
B、若取xgA和xgB反應,生成C和D的質量總和不一定是2xg,例如恰好完全反應時是2xg,
不恰好完全反應時,小于2xg,故B正確;
C、參加反應的AB的質量總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的質量總和,但是反應物A和B的質量比
不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質量比,故C錯誤;
D、該反應不一定是復分解反應,也可能是置換反應,故元素的化合價不一定不變,故D錯誤;
故選:Bo
3.(23-24九年級上?福建莆田?期末)A1與物質X的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A1+3X=3CU+A12(SO4)3,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1的化合價由0變?yōu)?2B.X的化學式為CuSO4
C.該反應前后原子種類發(fā)生改變D.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增加
【答案】B
【解析】A、鋁單質中鋁元素化合價為0,硫酸鋁中鋁元素顯+3價,故A1的化合價由0變?yōu)?/p>
+3,不符合題意;
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反應物中含Al、Cu、S、0
的個數(shù)分別是2、0、0、0,生成物中含Al、Cu、S、0的個數(shù)分別是2、3、3、12,故反應物
中還應含3個Cu、3個S、12個0,故X的化學式為:CuSO4,符合題意;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不符合題意;
D、由化學方程式可知,54份質量的鋁置換出192份質量的銅,固體質量增加,溶液質量減小,
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23-24九年級上.山東濟寧.期末)已知某純凈物2.3g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且完全燃燒,生
成了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純凈物只含有碳、氫元素
B.該純凈物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4
C.該純凈物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該純凈物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答案】D
【分析】某純凈物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據化學變化過程中元素種類不變,可確定該
純凈物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又根據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的氫元素均來源于該純凈物,
則純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為:4.4gx1|xlOO%J=L2g,氫元素的質量為:2.7g100%]=0.3g,
1.2g+0.3g=1.5g<2.3g,可確定該純凈物中還含有氧元素,故該純凈物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
元素。
【解析】A、由分析可知,該物質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選項錯誤;
B、該純凈物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g:0.3g=4:l,選項錯誤;
C、該純凈物一定含有碳、氫、氧元素,選項錯誤;
D、該純凈物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選項正確;
故選D。
5.(23-24九年級上.江西南昌?期末)硝酸銀(AgNOs)見光分解不可能得到的產物是()
A.N2B.NO
C.NO2D.NH3
【答案】D
【解析】硝酸銀由銀、氮、氧三種元素組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硝酸銀分解后不能生成含有
氫元素的物質,即硝酸銀見光分解后,其分解的產物不可能是氨氣(NH3);
故選D。
6.(23-24九年級上.河北保定.期末)已知甲物質是生命的源泉,甲在一定條件下按如圖所示
充分反應,兩個甲分子反應生成二個乙分子和一個丙分子。則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甲乙丙
O表示X原子⑥表示Y原子
A.乙分子中含有兩個X原子B.該反應的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
C.分子的種類在反應中發(fā)生了改變D.Y離子(丫2-)的結構示意圖為G),)
【答案】B
【解析】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反應前有四個X原子和
兩個Y原子,反應后生成兩個乙分子和一個丙分子,一個丙分子中含有兩個Y原子,故一個
乙分子中含有兩個X原子,故A說法正確;
B、反應物為甲一種物質,生成物為乙和丙兩種物質,故該反應的反應類型為分解反應,故B
說法錯誤;
C、反應前是甲分子,反應后為乙分子和丙分子,故分子的種類在反應中發(fā)生了改變,故C說
法正確;
D、甲物質是生命的源泉,則甲是水,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故Y
原子是氧原子;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氧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在化學
反應中得兩個電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由6個變8個電子穩(wěn)定結構形成Y離子,Y離子(YE的
結構示意圖為:28,故D說法正確;
故選:Bo
7.(23-24九年級下.廣東韶關.期末)已知化學方程式:2N2H4+X=3N2+4H2O,根據質量守恒定
律,推斷X的化學式為()
A.N2OB.N2O4
C.NO2D.NO
【答案】B
【解析】由2N2H4+X=3N2+4H2。及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的元素種類相同,原子個數(shù)
相等,反應中只有H原子個數(shù)反應前后相等,反應后有0元素,則反應前X中含有0元素,
反應后共6個N原子,則X中應有2個N原子,反應后共4個0原子,則X中應有4個0
原子,又X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1,故X的化學式為N2O4。
綜上所述:選擇B。
8.(23-24九年級上.陜西安康.期末)隨著科學的發(fā)展,新能源的開發(fā)不斷取得突破,清華大
學研究人員成功研制出一種納米纖維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液體燃料甲醇,其微觀示意
圖如圖所示(圖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_____O氫原子
噴P+O3L9ao+=?氧原子
甲乙丙丁o碳原子
A.分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分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
C.丁的化學式為D.該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均未改變
【答案】B
【分析】由微觀反應示意圖以及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
催化劑
反應生成甲醇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H2+CO2CH3OH+H2O0
【解析】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發(fā)生變化,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
分,選項錯誤;
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有發(fā)生改變,選項正確;
C、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丁的化學式為H2O,選項錯誤;
D、反應前氫氣中氫元素化合價為0,水和甲醇中氫元素化合價為+1,故該反應前后元素的化
合價發(fā)生改變,選項錯誤。
故選B。
9.(23-24九年級上.河南許昌.期末)舉重運動員常將堿式碳酸鎂【Mg2(OH)2co3】粉末
抹在手掌上以增大摩擦。已知堿式碳酸鎂在加熱的條件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鎂、水和一種無色、
無味、無毒的氣體。該氣體可能是()
A.COB.02
C.SO2D.CO2
【答案】D
【解析】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已知堿式碳酸鎂在加熱的條件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鎂、
水和一種無色、無味、無毒的氣體,反應物有鎂、碳、氫、氧四種元素,已知的產物中有鎂、
氫、氧三種元素,故該氣體必有碳元素,又為無毒氣體,故不是一氧化碳,則為二氧化碳,故
選:Do
10.(23-24九年級上.四川宜賓.期末)載人航天飛船使用鋁粉與高氯酸鏤的固體混合物作燃料,
點燃時高氯酸鏤發(fā)生以下反應:2NH4CIO4—N2t+Cl2t+2O2t+4X,則X的化學式為()
A.Cl2B.C1O2
C.H2OD.H2
【答案】c
【分析】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
的質量總和,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各元素種類、原子數(shù)目不變,因此通過化學方
程式計算出反應前后中各元素原子數(shù)目差即可得出X的化學式。反應前共有2個氮原子、8個
氫原子、2個氯原子、8個氧原子;反應后除去X共有2個氮原子、2個氯原子、4個氧原子;
由于X的配平系數(shù)為4,故X中含有氫原子個數(shù)為空=2,氧原子個數(shù)為=1=1,由此可得
一個X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故X的化學式為H2OO
【解析】由分析可知,X的化學式為H2O,
故選:Co
n.(23-24九年級上.湖南衡陽.期末)煤油中含有睡吩,睡吩(用X表示)有令人不愉快的氣味,
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X+6O2—4CO2+SO2+2H2O,則睡吩X的化學式為()
A.C4H4B.C2H6
C.C4H4SD.C2H4S
【答案】C
【解析】根據所給化學方程式可知:在化學方程式右邊有4個碳原子、1個硫原子、4個氫原
子和12個氧原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種類不變和原子個數(shù)不變的特點可知:其中12
個氧原子全部來自6個氧分子,即X分子中不含氧原子,同時說明1個X分子中只含4個碳
原子、1個硫原子、4個氫原子,即X的化學式為C4H4S,故選:Co
12.(23-24九年級上?河南鄭州?期末)2023年杭州亞運會的主火炬燃料為零碳甲醇(CH3OH),
是將工業(yè)尾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甲醇燃料,實現(xiàn)了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其微觀示意圖如
下圖所示
_____O氫原子
喏+0型雪O§eo+口?氧原子
甲乙丙丁O碳原子
(圖中的微觀粒子恰好完全反應)。構成物質丙的微觀粒子屬于(填“分子”、“原子”
或“離子”);圖中方框內物質丁的化學式為。
【答案】分子H2O
【解析】由微觀示意圖可知,丙是甲醇,甲醇由甲醇分子構成;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及數(shù)目不變,由微觀示意圖可知,左邊有6個
氫原子、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子,右邊有4個氫原子、1個碳原子和1個氧原子,則丁中含
有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故丁的化學式為H2OO
U二考點02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現(xiàn)象
1.(23-24九年級上.山東德州.期末)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現(xiàn)象是()
A.一蠟燭燃燒時,越來越短,最后消失
B.鐵絲燃燒,其固體質量增加
C.潮濕的衣服在陽光下曬干
D.高鎰酸鉀受熱后,固體質量減少
【答案】C
【解析】A、蠟燭燃燒越來越短,最終消失,是因為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化學變
化,減少消失是生成物跑到空氣中了,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不符合題意;
B、鐵絲燃燒后其固體質量增加,是因為鐵與氧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屬于化學變化,鐵的
質量與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之和與生成的四氧化三鐵質量相等,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不
符合題意;
C、潮濕的衣服在陽光下能曬干,只是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是物理變化,不是化學變化,不能
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符合題意;
D、高鎰酸鉀受熱后固體質量減少,是因為高鎰酸鉀受熱生成氧氣,屬于化學變化,能用質量
守恒定律解釋,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2.(23-24九年級上?江西九江?期末)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是()
A.原子種類B.分子種類
C.物質種類D.元素化合價
【答案】A
【解析】A、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分子,原子種類不變,故
選項符合題意;
B、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一定會發(fā)生改變,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C、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所以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種類一定會發(fā)生改變,故選項不符合題
思;
D、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改變,也可能不變,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3.(23-24九年級上.陜西咸陽.期末)質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規(guī)律之一。下列實驗(天
平未畫出)能直接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解析】A、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無氣體參與和生成,可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
A正確;
B、酒精能溶解在水中,該反應不屬于化學反應,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B錯誤;
C、鎂條在燃燒過程中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等物質反應,有氣體參與且環(huán)境不密閉,遵循質量守
恒定律但無法驗證該定律,故C錯誤;
D、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有氣體生成且環(huán)境不密閉,無法測得生成
二氧化碳的質量,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D錯誤。
故選Ao
4.(23-24九年級上.河南鄭州.期末)下列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中正確的是()
A.10g冰融化后得到10g水,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B.高錦酸鉀加熱后固體質量減少,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C.12g鎂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后得到20g氧化鎂,則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為8g
D.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比細鐵絲的質量大,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答案】C
【解析】A、10g冰融化后得到10g水,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選項
錯誤;
B、高鎰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鎰酸鉀、二氧化鎰和氧氣,氧氣逸出裝置,導致反應后固體質量減
小,符合質量守恒定律,選項錯誤;
C、12g鎂在空氣中燃燒后得到20g氧化鎂,則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為:20g-12g=8g,選項
正確;
D、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比細鐵絲的質量大,是因為氧氣參加了反應,符合
質量守恒定律,選項錯誤;
故選C。
晨考點03微觀模型圖
1,(23-24九年級上.山東濟南.期末)建構模型是化學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圖是某化
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甲、乙、丙、丁分別代表圖中對應的四種物質),下列有關該反應的
說法中,正確的是()
表示碳原子
O表示氫原子
O表示氧原子
T
A.該反應屬于氧化反應B.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共三種氧化物
C.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為1:2D.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發(fā)生改變
【答案】AD
【分析】由圖可知,甲為CH4,乙為。2,丙為CO2,丁為H2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點燃
CH4+2O2^CO2+2H2Oo
【解析】A、該反應為甲烷與氧氣發(fā)生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該選項說法正確;
B、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且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則反應物中沒有氧化物,生
成物中二氧化碳和水均為氧化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為(12+1x4):(2x16x2)=1:4,該選
項說法不正確;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Do
2.(23-24九年級上.山東濟南.期末)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甲、乙、丙、丁分
別代表圖中對應的四種物質),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O氫原子
2+5+2一O氧原子
繆碳原子
甲乙丙丁
A.物質丁的化學式是H2。B.該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沒有改變
C.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D.參加反應甲和乙的質量比為2:5
【答案】BCD
【解析】A、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反應前有4個氫原子、4個碳原子和10個氧原
子,等號右邊4個丙分子中有4個碳原子和8個氧原子,則還少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則
丁的化學式為H2O,該選項說法正確;
B、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改變,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置換反應是指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但該反應的生
成物均為化合物,則不屬于置換反應,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甲為C2H2、乙為O2,在參加反應甲和乙的質量比為[2x(12x2+1x2)]:(16x2x5)=13:
40,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BCDo
3.(23-24九年級上.新疆克孜勒蘇.期末)下面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示意圖,據此分析錯
誤的是()
A.化學反應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過程B.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C.示意圖中的各物質均屬于化合物D.反應前后原子數(shù)目沒有變化
【答案】C
【解析】A、化學反應的本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的重新組合的過程,故A分析正確;
B、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故B分析正確;
C、示意圖中的??,該物質的分子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屬于單質,故C分析錯誤;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數(shù)目沒有變化,故D分析正確;
故選:Co
4.(23-24九年級上.廣東廣州.期末)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和甲烷可轉化為乙酸(CH3coOH),
該反應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曲??和氣0按個數(shù)比1:1進行反應
B.該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均不變
C.中C、H元素的質量比為1:2
D.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
【答案】C
【分析】由微觀示意圖可知,甲烷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乙酸,化學方程式為
催化劑
CH4+CO2CH3COOH
【解析】A、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分子和甲烷分子個數(shù)比是1:1,故正確;
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shù)和種類不發(fā)生改變,故正確;
C、乙酸的化學式為CH3co0H,碳元素與氫元素質量比為:(12x2):(1x4)=6:1,故錯誤;
D、根據催化劑的特點,在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故正確。
故選C。
5.(23-24九年級上.云南德宏.期末)宏觀、微觀、符號相結合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
下圖為汽車尾氣凈化裝置內發(fā)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80OEO+8,原子
甲乙丙丁o氧原子
A.該反應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B.生成物丙與丁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C.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
D.該裝置的應用能減少C02對空氣的污染
【答案】c
【分析】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為一氧化碳與一氧化氮在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生成
催化齊U
二氧化碳和氮氣的反應,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co+2NO^=2CC)2+N2。
【解析】A、任何化學反應均遵循質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題意;
B、根據化學方程式,生成物丙與丁是二氧化碳和氮氣,故該反應生成丙與丁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
2:1,不符合題意;
C、該變化是化學變化,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符合題意;
D、二氧化碳不是空氣污染物;該反應將一氧化碳轉化為了二氧化碳,能減少C0對空氣的污
染,不符合題意;
故選C。
6.(2024.陜西榆林.模擬預測)利用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可使室內裝修材料釋放的甲醛與氧氣
反應生成兩種無毒的氧化物,如圖所示為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納米二氧化鈦在反應前后的質量不變B.保持乙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02
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均不變D.X的化學式是C0
【答案】D
【解析】A、納米二氧化鈦在反應中為催化劑,催化劑在反應前后的質量不變,選項正確;
B、由微觀示意圖可知乙為氧氣,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化學式為選項
正確;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均不變,選項正確;
D、利用納米二氧化鈦催化劑可使室內裝修材料釋放的甲醛與氧氣反應生成兩種無毒的氧化
物,C0有毒,故X不是CO,選項錯誤。
故選D。
7.(23-24九年級上.河南三門峽.期末)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應之一,下圖是該反應
前后分子種類變化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氫原子
■-氧原子
氮原子
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B.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是17:32
C.該反應過程中共涉及三種氧化物D.該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shù)不變
【答案】D
【分析】由圖可知,該反應為氨氣和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NO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
一定條件
式為:4NH3+5O2八4NO+6H2O。
【解析】A、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該反應的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不符合題意;
B、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為:(17x4):(32x5)=17:40,不符合題意;
C、該反應中涉及的物質為氨氣、氧氣、一氧化氮和水,氨氣是由N、H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不屬于氧化物,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NO是由N、。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屬于氧化物,水是由H、O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故涉及兩種氧化物,不符合題意;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符合題意。
故選D。
8.(23-24九年級上.湖北武漢.期末)某化學反應在反應前、反應中及反應后的過程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S9Io氫原子
晨|%$0?氧原子
ABC
A.在水電解反應中,三個圖中出現(xiàn)先后順序是B-A-C
B.若某化學變化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是C-A-B,則生成物的質量比為2:1或1:2
C.該圖所示的反應可用于驗證水的組成
D.該反應中元素種類和分子種類都不改變
【答案】C
【解析】A、水是由是分子構成,在水電解反應中,三個圖中出現(xiàn)先后順序是C-A-B,故A
不符合題意;
B、若某化學變化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是C-A-B,該反應是水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方程
式為2H。型里2H2T+O2T,則生成物的質量比為1:8或8:1,故B不符合題意;
C、該圖所示的反應無論水的分解還是氫氣燃燒生成水,都可用于驗證水的組成,故C符合題
思;
D、該反應中元素種類不變,分子種類改變,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9.(23-24九年級上.湖北武漢.期末)杭州亞運會火炬取名為“薪火”,所用燃料為甲醇。如圖
為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氫原子
?氧原子
甲%
o碳原子
催化劑
A.該反應消耗了二氧化碳,有利于減少酸雨
B.參加反應的甲、乙物質的質量比為1:22
C.該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沒有發(fā)生改變
D.該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和原子數(shù)目均保持不變
【答案】D
【分析】由反應的微觀圖可知,該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
催化劑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各物質質量關系如下:
【解析】A.二氧化碳過多會加劇溫室效應,不會引起酸雨,當空氣受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污
染時,會引起酸雨,故A選項錯誤;
B.由分析可知,該過程中氫氣和二氧化碳的質量比為:3:22,故B選項錯誤;
C.反應前氫氣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0價,反應后水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有元素的化合
價改變,故c選項錯誤;
D.化學變化的微觀特征是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又重新組合的過程,所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
類和原子數(shù)目均保持不變,故D選項正確。
故選D。
10.(23-24九年級上.廣東深圳.期末)我國科學家實現(xiàn)了在溫和條件下,利用CO2和H2一步
合成乙醇(C2H5OH)。下圖是該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說法不正確的是()
?O#oooo區(qū)a,碳原字|
?Oeji金:氧原子
傕化劑,240℃,3MPa
A.該反應中涉及兩種單質
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
催化劑
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6H”2CC>2C2H5OH+3H2O
240C,3Mpa
D.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答案】A
【解析】A.由物質構成可知,該反應中只有反應物氫分子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屬于單質,因
此,該反應中涉及一種單質,故選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B.觀察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故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由化學反應過程的微觀示意圖中微粒的構成可知,反應物質是CO2、H2,生成物是H2O、
催化劑
C2H5OH,反應的方程式是:6H+2COCHOH+3HO,故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
22240°C,3Mpa252
思;
D.根據催化劑“一變、兩不變”的特征可知,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故選
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考點04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計算
1.(23-24九年級上.貴州畢節(jié).期末)在化學反應A+2B=C+2D中,已知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
之比為6:7,當L2gA與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應后,生成L8gC,則生成D的質量為()
A.2.8gB.1.4g
C.2.2gD.6.8g
【答案】C
【解析】設反應消耗B的質量為羽A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n,則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n,
A+2B=C+2D
6n14n
1.2gx
x_14n
L2g--6n-
x=2.8g,
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D物質的質量為1.2g+2.8g-1.8g=2.2go
故選C。
2.(23-24九年級上.湖南衡陽.期末)一定條件下,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密閉容器中
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如表:
物質甲乙丙T
反應前物質
530182
(g)
反應后物質
5390m
(g)
關于此反應,下列認識不正理的是()
A.表中m為HB.甲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該反應是分解反應D.反應中乙、丙的質量比為1:1
【答案】BD
【解析】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物質的總重量=反應后物質的總重量,
5g+30g+18g+2g=5g-39g-0g-mg,m=llg,故選項說法正確;
B、由表可知,甲在反應前后的質量不變,它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不參加反應的
雜質,故選項說法錯誤;
C、根據反應前后物質質量的變化可知,反應后物質乙的質量增加,說明乙是生成物;物質丙
的質量減少,丙是反應物;物質丁的質量增加,丁是生成物,該反應表示丙在一定條件下,生
成乙和丁,故該反應是分解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
D、反應中乙和丙的質量比等于它們在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之比,故反應中乙和丙的質量比=
(39g-30g):18g=l:2,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Do
3.(23-24九年級上.甘肅天水.期末)密閉容器中有M、N、Q、P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
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shù)據如表,關于此反應認識正確的是()
物質MNQP
反應前質量(g)621436
反應后質量(g)待測22213
A.該反應是分解反應B.該物質N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待測數(shù)值是14D.反應中M與Q變化的質量比是4:7
【答案】A
【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
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密閉容器,反應前后總質量不變,可求出反應后M的待測值為:
6g+2g+14g+36g-2g-22g-13g=21g;由表中數(shù)據分析可知,反應前后M的質量增加了21g-6g=15g,
則M為生成物,反應前后N的質量不變,則N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沒有參與反
應的雜質;反應前后Q的質量增加了22g-14g=8g,則Q為生成物;反應前后P的質量減少了
36g-13g=23g,則P為反應物,該反應為P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M和No
【解析】A、該反應為P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M和N,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是分解
反應,故正確;
B、反應前后N的質量不變,則N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沒有參與反應的雜質,故
錯誤;
C、根據分析,待測數(shù)值是21,故錯誤;
D、反應中M與Q變化的質量比是(21g-6g):(22g-14g)=15:8,故錯誤;
故選Ao
4.(23-24九年級上.陜西咸陽.期末)在密閉容器中引燃化合物M和。2,充分反應后,只生
成CO?和Hq。實驗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物質M5co2H2O
反應前質量
16a00
/g
反應后質量024436
/g
A.a=14
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反應生成的CO?和的質量比為11:9
D.化合物M一定含有碳元素、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答案】C
【解析】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得:16g+ag=2g+44g+36g,所以a=66。A不正確;
B、二氧化碳、水的質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是置換反應。B不正確;
C、據表格可知,反應生成的C02和H2O的質量比=44g:36g=ll:9oC正確;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化合物M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氫元素,生
成物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質量=44gx7717fxl(X)%=12g,生成物水中氫元素質量
1/十10X/
1x2
=36gx]>2+16*I。。%=4g。碳元素和氫元素質量之和=12g+4g=16g。參加反應的M的質量也為
16g,所以化合物M只含有碳元素、氫元素,不含氧元素。D不正確。
綜上所述:選擇C。
5.(23-24九年級上.廣東韶關.期末)在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
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及冊、L時各物質質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類型為分解反應B.丙可能是催化劑
C.生成丁的質量8gD.參加反應的甲、乙質量比為3:2
【答案】B
【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各
物質的質量總和。反應后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反應后質量減少的是反應物,由圖中信息可知:
反應后丁質量增加了8g-lg=7g,是生成物;反應后乙質量減少了4g-2g=2g,是反應物;反應
前后丙質量不變,則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沒有參與反應的雜質;反應后甲質量
減少了6g-lg=5g,是反應物;故反應物是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變一”的特點,是化合
反應。
【解析】A、由分析可知,反應物是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變一”的特點,是化合反應,
故A說法錯誤;
B、反應前后丙質量不變,則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沒有參與反應的雜質,故B
說法正確;
C、生成丁的質量8g-lg=7g,故C說法錯誤;
D、參加反應的甲、乙質量比為(6g-lg):(4g-2g)=5:2,故D說法錯誤;
故選:Bo
6.(23-24九年級上.北京東城.期末)在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
下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丙可能是單質
B.若消耗3g的乙,則生成17g的丙
C.丁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D.甲、乙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質量
【答案】B
【分析】由四種物質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可知,反應前后甲的質量分數(shù)減少了70%-
42%=28%,故甲是反應物;同理可以確定乙的質量分數(shù)減少了14%-(1-42%-40%-10%)
=6%,故乙是反應物;丙的質量分數(shù)增加了40%-(1-70%-14%-10%)=34%,丙是生
成物;丁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
【解析】A、該反應的反應物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
丙一定是化合物,故選項說法錯誤。
B、參加反應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質量比為6%:34%=3:17,則若消耗3g的乙,則生成17g
的丙,故選項說法正確。
C、丁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
D、該反應的反應物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甲、乙的質量之
和(而不是甲、乙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質量,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o
縣考點05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探究
1.(23-24九年級上.河北邢臺?期末)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的前后,總質量是否發(fā)生改變?是增加、
減小還是不變?小劉、小李按下面的步驟進行探究:
提出假設: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前后總質量不變。
設計并進行實驗:小劉設計的實驗裝置和選用藥品如A所示,小李設計的實驗裝置和選用藥
品如B所示,他們在反應前后都進行了規(guī)范的操作、準確的稱量和細致的觀察。
(1)這兩個實驗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小劉的實驗:。
小李的實驗:o
實驗結論:小劉認為:在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總質量與反應物的總質量相等;小李認為:在
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總質量與反應物總質量不相等。
(2)你認為的結論正確,導致另一個實驗結論錯誤的原因是:。
(3)請從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認為正確的結論的原因:。
(4)使用上述實驗裝置,請你選擇另外兩種藥品進行實驗達到實驗目的,這兩種藥品可以是一
和(填化學式)[注:以上四種藥品均不能再用]
(5)上述實驗探究的主要步驟有o
【答案】(1)BaCl2+Na2SO4=BaSO4+2NaClNa2CO3+2HCI=2NaCl+H2O+CO2T
(2)小劉反應后生成的氣體逸散到空氣中去了
(3)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
(4)NaClAgNO3
(5)先用托盤天平稱出反應前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質量和,再用托盤天平稱出氯化鈉溶
液和硝酸銀溶液反應后生成物的質量和,比較反應前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質量和與氯化鈉
溶液和硝酸銀溶液反應后生成物的質量和。
【解析】(1)小劉的實驗:
氯化銀與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沉淀和氯化鈉,化學方程式班小+暇304=&5。4J+2NaC/。故
填:BaCl2+Na2SO4=BaSO^J+2NaCl0
小李的實驗:
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
Na2CO3+2HCI=2NaCl+H2O+CO2To故填:Na2CO3+2HCI=INaCl+HQ+CO2T0
(2)由于質量守恒定律中,反應物的總質量等于生成物的總質量,所以小劉的結論正確;由
于小李的實驗中反應后生成的氣體逸散到空氣中去了,所以導致實驗結論錯誤。故填:小劉;
反應后生成的氣體逸散到空氣中去了。
(3)由于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所以
質量守恒定律成立。故填: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
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
(4)選擇藥品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由于裝置不是密閉的,所以兩種藥品反應不能生成氣體
物質。故可以選擇氯化鈉與硝酸銀溶液或鐵與硫酸銅溶液等。故填:NaCl;AgNO3o
(5)選用氯化鈉與硝酸銀溶液進行實驗,實驗探究的主要步驟有先用托盤天平稱出反應前氯
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質量和,再用托盤天平稱出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反應后生成物的質
量和,比較反應前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質量和與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反應后生成物的
質量和。故填:先用托盤天平稱出反應前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質量和,再用托盤天平稱出
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反應后生成物的質量和,比較反應前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質量和
與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反應后生成物的質量和。
2.(23-24九年級上.甘肅天水.期末)為研究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
三位同學分別做了這樣三個實驗。
實驗一:稱量鎂條的質量,在空氣中點燃,待反應結束、冷卻后,再稱量生成白色固體的質量。
實驗二:如圖甲,將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放入盛有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中,稱量,然后將兩
種溶液混合(有藍色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生成),過一會兒再稱量。
氫氧化
鈉溶液
硫酸銅
溶液
)
甲
將過
,然后
稱量
杯中,
鎰的燒
二氧化
入裝有
試管放
液的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蒙古自治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廳
- 鋅錠買賣合同書
- 長期合作購銷合同協(xié)議
- 湘教版地理八下7.1《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國際樞紐功能》聽課評課記錄1
- 專項借款合同范本
- 采購委托合同
- 智能制造與企業(yè)韌性:機制與效應
- 層狀復合與粒子改性對電弧熔絲增材制造Al-Mg-Si合金組織與性能的影響
- 2025年粵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華東師大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新能源發(fā)電項目合作開發(fā)協(xié)議
- 2025年上半年潞安化工集團限公司高校畢業(yè)生招聘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4年鐵嶺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驗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魯商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云南省麗江市2025屆高三上學期復習統(tǒng)一檢測試題 物理 含解析
- 醫(yī)務從業(yè)人員行為規(guī)范培訓
- 中小學校食品安全管理現(xiàn)狀與膳食經費優(yōu)化方案
- 第15屆-17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預賽試卷含答案
- 外研版小學英語(三起點)六年級上冊期末測試題及答案(共3套)
- 月結合同模板
- 上海市黃浦區(qū)2024年數(shù)學六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