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華東師大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華東師大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華東師大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華東師大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華東師大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華東師大版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加強對五四運動史料和文物的收集、整理、保護,為后人繼承和發(fā)揚五四精神留下歷史記憶,加強對史料的分類整理和系統(tǒng)化研究,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展示和保護五四運動史料迫在眉睫。這可以說明A.研究五四運動收集官方文件為當務之急B.應把第一手史料的整理保護作為重中之重C.史料是認識、解釋和重構歷史過程的痕跡D.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還原歷史場景大有可能2、下面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柴達木盆地所出土的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文物簡況。據(jù)此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來自中原的物品。

大量的開元通寶銅錢;寶花紋銅鏡;刻有“謹封”二字的一枚印章(唐代官方傳遞公文的密封專用章);一件南北朝時期的青瓷蓮花尊;道教符篆錦兩件;其中一件上的文字是“上天太陽神光明,諸神佑護市易,大吉必來,急急如太上律令”。

藏文化方面的物品。

藏文木牘;木簡十余枚;寫有古藏文的駱駝頭蓋骨、羊肩胛骨數(shù)塊;藏文佛經(jīng)及佛像壁畫殘片。

自西方的物品。

東羅馬金幣一枚;波斯錦;波斯鍍金人頭像等波斯物品;鍍金銀質佛舍利容器、瑪瑙珠、銅香水瓶等栗特物品。

A.唐朝實現(xiàn)了對青海地區(qū)全面有效的統(tǒng)治B.柴達木盆地是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C.佛教必定是經(jīng)由西域傳人中原地區(qū)D.道教受到當?shù)厣倘说臒崃易放?、“史實”“史論”“史識”是構成史學的三大要素。史實即歷史事實;史論即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論;史識即是以科學的史觀作指導,分析大量的史實,然后得出科學的結論。下列對“遼、宋、西夏、金等政權的并立”敘述屬于“史識”的是A.公元916年,阿保機稱帝,建立契丹國。B.岳飛是中國古代的民族英雄。C.該時期和平交流是民族交往的主流。D.北宋先后與遼、西夏、金政權并立過。4、在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錯誤是,使用單一或不充分的論據(jù)得出普遍性的結論。下列選項中沒有這類錯誤的是A.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來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來源存在地域差異B.南宋揚州的城市人口占揚州總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C.《授時歷》的頒行比現(xiàn)行公歷早300年,所以中國古代科技水平領先世界D.《西游記》是明代的一部優(yōu)秀小說,所以明代文學蓬勃發(fā)展5、伊文思良好的修養(yǎng)主要表現(xiàn)在。

①善于培養(yǎng)自己的考古興趣。

②努力打好自己的文化知識基礎。

③在考古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能力。

④認真而執(zhí)著地進行工作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下列地圖中表示草原文明的是。

A.AB.BC.CD.D7、如圖是1975年出土于陜西省岐山縣董家村的西周銅器窖藏五祀衛(wèi)鼎。腹內壁鑄銘文207字;記錄了西周中期的一件土地訴訟事件。該銘文。

A.需與文獻記載相印證才能體現(xiàn)它的證史價值B.可為后人提供研究西周社會狀況的重要史料C.作為實物史料不可能反映鑄鼎者的價值取向D.其最主要價值在于可研究我國早期文字演變8、下表為不同史籍關于亞圣的歷史敘述。據(jù)此能夠被認定的歷史事實是。史料出處顏子既云亞圣,須優(yōu)其秩《唐會要·卷三五》,唐玄宗詔令顏子去圣人,只毫發(fā)之間。孟子大賢,亞圣之次也程頤、程顥《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顏子亞圣,猶不能無違于三月之后。

(孟子)真可謂命世亞圣之才矣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加封顏子兗國復圣公孟子鄒國亞圣公《元史·卷三四》,元文宗詔令

A.顏子亞圣地位僅為民間說法B.顏子賢能不及孟子是歷代共識C.理學的盛行使孟子地位提升D.儒家圣人地位完全由政府左右9、魏源撰《道光洋艦征撫記》認為,林則徐在廣東防備嚴密,英軍無隙可乘,遂北犯定海。當代史學家茅海建在研究中英兩國軍事實力、軍事行動后,認為“英軍有著制勝的武力,絕非害怕林的武備”。下列說法最為合理的是A.時人記載更為接近歷史的真相B.歷史原因的探討很難有定論C.歷史研究應基于史料客觀考證D.時代愈近歷史的評價愈客觀評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題(共5題,共10分)10、(探索歷史的奧秘)(10分)

大津巴布韋遺址和穆塔帕王國都屬于津巴布韋文明;它們是非洲古代文明的一個縮影。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1年古文物專家詹姆斯·狄奧多爾·本特寫道:“我對這地區(qū)的廢墟古物沒有多少信心。我認為;它們都是本地的?!笨稍谕诔鏊闹辉硎B后寫道:“(這些藝術品)似乎彈奏著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話絕不是非洲的?!?/p>

——呂貝克·斯特夫《廢墟的真相》

材料二1905年;考古專家蘭德爾·麥克維爾,他仔細考察了這片遺址,對遺址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發(fā)掘。他鄭重宣布:大津巴布韋“毫無疑問,在每一個細節(jié)上都屬于非洲”。他還指出:“許多人都會哀嘆一段羅曼史的破碎,但可以肯定,一個冷靜清醒的頭腦看到的并不是什么羅曼史,而是一個失落已久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p>

——紀錄片《所羅門王的寶藏》劇情介紹。

材料三在津巴布韋的維多利亞博物館里;陳列著早年土著人的繪畫和從“大津巴布韋石屋遺址”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東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遺址旁還保留著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遺址地基上還找到了古代鑄造錢幣的泥模。

——秀娥;張翅《世界遺產(chǎn)懸疑》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本特的觀點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他對非洲文明的認識有何錯誤傾向?(3分)

(2)材料二中麥克維爾的考古結論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羅曼史”的含義。(3分)

(3)據(jù)材料三說明古代南部非洲曾經(jīng)存在輝煌的文明。綜合以上考古結論,談談我們對古代文明應持有的正確態(tài)度。(4分)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977年;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清理出三層人架70多具。坑中有銅器10件,分為禮器;工具、武器和裝飾品四類,部分禮器刻有銘文。陶器32件皆實用器,玉器4件,璜、魚、珠、串珠各一件;出土貝較多,保存好者達718枚。綜觀上述遺跡遺物,圓坑應屬殷墟文化第四期,為祭祀坑。1986年,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遺物,計有銅、玉石、象牙、貝等種類,青銅器439件,玉器131件。根據(jù)發(fā)掘清理情況分析,其放置時是有一定次序的。首先是置放大量海貝和玉石禮器、青銅獸面、小型青銅件以及樹干等。其次再置放大型青銅容器和青銅立人像、人面、樹座等。最后置放一層象牙??又谐鐾恋那嚆~人面像、人頭像有的已損壞,多經(jīng)過火燒,大部分遺物遭損。據(jù)此推測大多數(shù)遺物中在投置坑中之前為人們舉行某種儀式時有意損壞的。綜觀上述遺跡遺物,二號坑的時代,大致相當殷墟晚期,其性質應是祭祀坑。

——摘編自徐自強《廣漢、安陽祭祀坑比較研究》(1)根據(jù)材料;比較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和三星堆祭祀坑出土遺跡遺物的不同點。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兩地出土遺跡遺物反映出的中國古代文明的特點。1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銅立人像。

材料二三星堆青銅立人像的著裝示意圖。

(1)材料一展示出三星堆青銅器的什么特點?

(2)據(jù)材料二分析青銅立人像的著裝情況怎樣?

(3)綜合以上材料分析青銅立人像的形象,說明了什么?13、探索歷史的奧秘。

材料。

統(tǒng)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記·秦始皇本紀》對此只有“一法度衡石丈尺”之語。秦始皇陵等處出土的秦權銘文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狀;王綰“法度量則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湖北省云夢縣睡虎地出土的秦簡記載:“縣及工室聽官為正(校準)衡石毋過歲壹?!薄昂馐徽?,十六兩以上,貲(罰沒)官嗇夫一甲,不盈十六兩到八兩,貲一盾?!?/p>

——摘編自《睡虎地秦墓竹簡》等。

(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秦始皇統(tǒng)一度量衡的具體措施。

(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在歷史研究中出土文物對已有文獻資料的作用。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表:公元1-2001年中國和西歐的雙邊比較年代人口(百萬)人均國內生產(chǎn)總值(1990年美元)│國內生產(chǎn)總值(10億1990年國際元)**中國/西歐*中國/西歐中國/西歐中國/西歐159.6/24.7450/45026.8/11.1100059.0/25.4450/40026.6/10.21300100.0/58.4600/59360/34.6140072.0/41.5600/67643.228.11500103.0/57.3600/77161.8/44.21820381.0/133.0600/1204228.6/160.11913437.1/261.0552/3458241.3/902.31950546.8/304.9439/4579239.9/1396.220011275.4/392.13583/192564569.,8/7550.3*:西歐包括: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挪威、瑞典、

瑞士、英國12國。

**:“國際元”是多邊購買力平價比較中將不同國家貨幣轉換為統(tǒng)一貨幣的方法。

資料來源:安格斯.麥迪還:《世界經(jīng)濟千年統(tǒng)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56頁?!幾愿叩虏健吨型饨?jīng)濟局史》(第二版)

請從表中任意提取兩組及以上數(shù)據(jù)(注:“59.6/24.7”為一組數(shù)據(jù)),指出其反映的歷史發(fā)展趨勢,并對其進行解釋。(要求:中外對比,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評卷人得分三、論述題(共1題,共2分)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關于世界現(xiàn)代史的開端;在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在我國學術界主要有兩種見解。一種認為:20世紀初,即1900年起是世界現(xiàn)代史的開端;另一種認為: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世界現(xiàn)代史的開端。

一一摘編自齊濤《世界通史教程現(xiàn)代卷》

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就材料中關于“世界現(xiàn)代史開端”的觀點談談你的看法并簡要論述。(要求:可以選取材料中任意一個觀點闡述,也可以另立觀點闡述,觀點必須明確,簡述須有史實依據(jù),邏輯清楚)評卷人得分四、簡答題(共1題,共8分)16、時代與史家。

社會文化,時有更新:史家智識,遂以變遷。試以司馬遷、司馬光、梁啟超為例,敘述中國史家治史理念的變化趨勢及其社會原因。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C【分析】【詳解】

收集史料是研究歷史的必要條件,因為史料是人們認識,解釋、重構歷史過程的痕跡,故C項符合題意;官方文件是“有意史料”,雖然有很高的價值,但研究五四運動是全面行為,不能側重一端,故A、B項的敘述是片面的;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研究歷史,是為了提高研究歷史的便捷性和有效性,歷史場景不能完全還原,排除D項。2、B【分析】【詳解】

由材料可知;柴達木盆地既有來自中原和西藏地區(qū)的物品,又有來自西方的物品,這說明柴達木盆地是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故選B。公元619年,唐朝設置鄯州刺史控制青海,到了6世紀中葉,吐蕃松贊干布時期,青海又為吐蕃所管轄,這說明唐朝時期,中央政府并未實現(xiàn)對青海地區(qū)全面有效的統(tǒng)治,排除A;佛教的傳入有陸路又有海路,C項說法過于絕對,排除;材料提到道教的物品僅為一樣,由此無法得知當?shù)厣倘巳后w整體對道教的態(tài)度,排除D。

【點睛】

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物品的來源,學生在排除選項時需要注意整體與局部的關系。3、C【分析】【詳解】

依據(jù)材料信息可知;史實即歷史事實,因此“公元916年,阿保機稱帝,建立契丹國”和“北宋先后與遼;西夏、金政權并立過”屬于史實,故AD項錯誤;史論即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論,因此“岳飛是中國古代的民族英雄”屬于史論,故B項錯誤;史識即是以科學的史觀作指導,分析大量的史實,然后得出科學的結論。因此“該時期和平交流是民族交往的主流”是史識,故C項正確。

【點睛】

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理解材料中的“史實”“史論”“史識”等含義,然后判斷排除即可。4、A【分析】【詳解】

由題干信息可知,這類錯誤即是指“使用單一或不充分的論據(jù)得出普遍性的結論”,即“孤證不立”。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來自北方,意味著另外的17%來自南方,因此可以得出唐代宰相的來源存在地域差異,故A正確;南宋揚州一個城市人口狀況不能代表南宋的城市化水平,故B錯誤;一部《授時歷》也不能代表整個中國古代科技水平,故C錯誤;《西游記》是明代的一部優(yōu)秀小說,但是不能以一部小說代表明代文學,故D錯誤。5、D【分析】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伊文思良好的修養(yǎng)主要有:少年時代,養(yǎng)成了對歷史與考古的興趣;青年時代,在牛津大學和哥廷根大學求學,打好自己的文化知識基礎;擔任館長期間,在考古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能力、認真而執(zhí)著地進行工作等。由此可知,①②③④正確。所以本題答案為D項,ABC錯誤。6、B【分析】【詳解】

A是大河文明;C、D是海洋文明;只有B項是草原文明。7、B【分析】【詳解】

銘文是一手史料,研究價值極高,可為后人提供研究西周社會狀況的重要史料,B正確;文物史料價值高于文獻記載,因此不需要文獻印證,排除A;鼎是禮器,其所刻銘文有一定的價值取向,C排除;其價值是多樣的,除文字演變外,在青銅器鑄造、周代典章制度等方面也有史料價值,D排除。8、C【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了史料探究。顏子為亞圣的說法記錄進了《唐會要》和《元史》,說明得到了官方認可,故排除A項;根據(jù)“顏子去圣人,只毫發(fā)之間。孟子大賢,亞圣之次也”可知二程認為顏子的賢能是超過孟子的,故排除B項;二程、朱熹是宋代理學的代表人物,但他們不代表政府,他們認可顏子亞圣的地位,說明儒家圣人地位不僅僅是由政府左右的,故排除D項。朱熹作為理學集大成者,認為孟子要優(yōu)于顏子,最終由于理學的興盛奠定了孟子亞圣的地位,故選C。9、C【分析】【詳解】

材料強調了歷史研究要相互印證,即歷史研究應基于史料客觀考證,選C是符合題意的,正確;記載屬于二手史料不一定更為接近歷史的真相,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歷史原因的探討并非很難有定論,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時代愈近歷史的評價也不一定愈客觀,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C。二、材料分析題(共5題,共10分)10、略

【分析】試題分析:(1)由材料“我認為;它們都是本地的?!笨稍谕诔鏊闹辉硎B后寫道:“(這些藝術品)似乎彈奏著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話絕不是非洲的”可以得出其觀點的變化為起初認為古津巴布韋文化與外來文化沒有聯(lián)系,后來認為古津巴布韋文化來自于地中海文明,是外來文化創(chuàng)造的。由“一句話絕不是非洲的”可知其帶有明顯的種族歧視傾向。

(2)由材料“大津巴布韋“毫無疑問;在每一個細節(jié)上都屬于非洲”可以得出其考古結論為大津巴布韋遺址屬非洲古文化,結合所學可以得出大津巴布韋遺址是外來文化創(chuàng)造的觀點。

(3)依據(jù)材料“陳列著早年土著人的繪畫和從“大津巴布韋石屋遺址”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東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遺址旁還保留著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遺址地基上還找到了古代鑄造錢幣的泥?!闭f明大津巴布韋石屋遺址中出土的各種文物證明古代南部非洲曾經(jīng)有著輝煌的文明;綜合材料所述可以得出其態(tài)度為堅持實事求是;摒棄種族歧視與偏見。

考點:探索歷史的奧秘·津巴布韋文明·形成、特點【解析】(1)變化:起初認為古津巴布韋文化與外來文化沒有聯(lián)系;后來認為古津巴布韋文化來自于地中海文明,是外來文化創(chuàng)造的。(2分)

錯誤傾向:種族歧視。(1分)

(2)結論:大津巴布韋遺址屬非洲古文化。(1分)

含義:大津巴布韋遺址是外來文化創(chuàng)造的觀點。(2分)

(3)說明:大津巴布韋石屋遺址中出土的各種文物證明古代南部非洲曾經(jīng)有著輝煌的文明。(2分)

態(tài)度:堅持實事求是;摒棄種族歧視與偏見。(2分)11、略

【分析】【詳解】

(1)不同點:根據(jù)材料“陶器32件皆實用器;玉器4件,璜;魚、珠、串珠各一件;出土貝較多,保存好者達718枚”“計有銅、玉石、象牙、貝等種類,青銅器439件,玉器131件”可知,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以陶器和貝類為主,三星堆祭祀坑以青銅器和玉石器為主;根據(jù)材料“坑中有銅器10件,分為禮器、工具、武器和裝飾品四類,部分禮器刻有銘文”可知,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有成熟的文字,三星堆祭祀坑未出土文字;根據(jù)材料“1977年,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清理出三層人架70多具”可知,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有人殉現(xiàn)象,三星堆祭祀坑基本上無這種痕跡。

(2)特點:三星堆和殷墟都屬于中華文明的一部分,說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多元一體;同時期中國文明發(fā)展程度較高;兩地遺址中有相同內容,不同文明之間存在一定聯(lián)系;兩地遺址的遺址坑都是祭祀用,重視祖先崇拜?!窘馕觥浚?)不同點: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以陶器和貝類為主;三星堆祭祀坑以青銅器和玉石器為主;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有成熟的文字,三星堆祭祀坑未出土文字;安陽殷墟圓形祭祀坑有人殉現(xiàn)象,三星堆祭祀坑基本上無這種痕跡。

(2)特點:文明起源多元一體;文明發(fā)展程度較高;不同文明之間存在一定聯(lián)系;重視祖先崇拜。12、略

【分析】第(1)問;根據(jù)材料圖片的信息及所學,可以得出該青銅器器形高大;造型生動、結構復雜的特點。

第(2)問;人像的著裝情況可根據(jù)材料中人像的信息分析得出。要認真觀察圖片中的細微之處。

第(3)問,形象要從五官、體形、衣著等方面入手。其所反映說明的內容要聯(lián)系當時的時代背景,及社會地位。從而得出答案?!窘馕觥浚?)特點:器形高大;造型生動、結構復雜。

(2)穿了三重衣服:外為單袖齊膝左衽長襟衣;中著雙袖右衽雞心領,里面還有一件窄長雞心領短衣。

(3)形象:人像頭戴獸面形高冠,濃眉大眼,方頤大耳,身著三層衣服,兩臂平抬,兩手呈握物獻祭狀;這說明青銅立人具有相當高的地位(其它如:側面反映了服飾文化的豐富多彩或展現(xiàn)了我國青銅時代的輝煌成就等內容均可)。13、略

【分析】【詳解】

(1)根據(jù)材料“秦始皇令丞相隗狀;王綰“法度量則.縣及工室聽官為正(校準)衡石..衡石不正;十六兩以上,貲(罰沒)官嗇夫一甲,不盈十六兩到八兩,貲一盾”可知秦朝統(tǒng)一度量衡采用中央由丞相負責,主管官員負責督查校準,并制定相應的處罰等措施。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歷史研究中出土文物為第一手史料對文獻記載有更好印證、補充、訂正的作用,有利于正確認識歷史真相?!窘馕觥浚?)中央由丞相負責統(tǒng)一度量衡;主管官員負責督查;按期校準;限定誤差并制定相應的處罰標準(5分)

(2)印證、補充、訂正文獻資料,有助于認識歷史真相。(3分)14、略

【分析】【詳解】

根據(jù)題干及所學知識,中西歐之間的對比從公元1-2001年,其有時間節(jié)點,根據(jù)其中關鍵的幾個時間節(jié)點分析其背景,例如新航路的開辟,早期的殖民擴張,對外政策和思想解放等幾個方面分析中西方之間的差距。二戰(zhàn)后中西方之間的背景對比,分析這一時期的發(fā)展差距,這里要注意時間節(jié)點的選擇要符合題干,能夠與所學知識勾連起來,對特定的歷史事件進行解釋?!窘馕觥渴纠唬禾崛?shù)據(jù):中國/西歐的人口1500年分別為103.0/57.3;1820年為381.0/133.0

發(fā)展趨勢:中國與西歐人口從1500年至1820年快速增長。

解釋:1500年以來;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源自美洲的高產(chǎn)農(nóng)作物,玉米;甘薯等,逐漸傳播到西歐及中國,使糧食產(chǎn)量大幅度提高,從而推動了人口增長;另一方面,16-17世紀,歐洲近代科學興起,醫(yī)學取得了以血液循環(huán)、解刨學等一系列成就,與此同時,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進入到總結時期出現(xiàn),以《本草綱目》為代表的醫(yī)學成就,這些都有助于進一步降低了人口死亡率;第三,西方伴隨著早期殖民擴張與工業(yè)革命,其對于勞動力的需求也有助于提高生育率。中國明清時期,通過一條鞭法、攤丁入畝等稅收制度的調整,進一步刺激了人口數(shù)量的提高;第四,這段時期無論中國還是西歐,社會整體安定,為人口增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任答3點)

示例二:提取數(shù)據(jù):中國/西歐的人均國內生產(chǎn)總值。

1400年為600/676;1500年為600/771;1820年為600/1204

發(fā)展趨勢:近代以來;中國人均國內生產(chǎn)總值與西歐的差距不斷擴大。

解釋:1400年以來;西歐先后通過殖民擴張,掠奪海外殖民地與半殖民地,使大量財富流向西歐;18世紀中期從西歐率先開始的工業(yè)革命,極大的提高了其社會生產(chǎn)力,并進一步推動了其現(xiàn)代化轉型,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這些都有助于較大幅度提高西歐社會的國內生產(chǎn)總值;中國在明清時期,雖然,商品經(jīng)濟有所發(fā)展甚至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但小農(nóng)經(jīng)濟仍占主體,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相較于西歐差距逐漸拉大,且由于采用海禁和閉關自守的對外政策,使中國對外貿易守到一定限制。除此之外,中國由于人口基數(shù)更為龐大,且在明清時期由于高產(chǎn)農(nóng)作物及賦稅政策等因素,人口增長更快。這使得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chǎn)總值相較于西歐差距不斷擴大。

示例三:提取數(shù)據(jù):中國/西歐的國內生產(chǎn)總值(10億1990年國際元)

1950年為239.9/1396.22001年為4569.8/7550.3

發(fā)展趨勢: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與西歐國內生產(chǎn)總值快速增長,且兩者差距大幅度縮小。

解釋:20世紀50年代以來,西歐國家通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使經(jīng)濟快速從二戰(zhàn)中恢復并得到發(fā)展;從這一時期開始的歐洲一體化,也極大推動了西歐國家的發(fā)展;二戰(zhàn)以來,以原子能,電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成果逐漸廣泛應用于生產(chǎn)生活中,進一步提高了西歐國家的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這些都有助于西歐國家國內生產(chǎn)總值的快速增長。與此同時,新中國的建立,使中國徹底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黨的堅強領導開始進行國民經(jīng)濟的恢復,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建設道路的探索。通過三大改造、一五計劃,“八字反針”、“改革開放”等政策措施,逐步探索出一條中國式現(xiàn)代化新道路。正因為我們具有黨的正確領導和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yōu)勢,使中國在20世紀后半期,發(fā)展速度快于西歐,兩者差距大幅度縮小。三、論述題(共1題,共2分)15、略

【分析】關于世界世界現(xiàn)代史開端問題;可以采用不同的史觀分析。首先要給出明確的分界線。如果用整體史觀,要突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使得世界市場與世界經(jīng)濟最終形成。如果采用采用革命史觀,要突出十月革命的意義,即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起點,是人類歷史由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到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偉大轉折點,因而也是世界現(xiàn)代史的開端或上限。

點睛:史觀又叫歷史研究范式,是高中歷史學習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在采用不同史觀分析歷史問題時,前提是要對不同史觀的適用性由精準把握。由于史觀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例如本題。當然,對同一問題,也可以采用不同史觀?!窘馕觥坑^點一1900年起是世界現(xiàn)代史的開端.

20世紀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