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三語文一??记皬?fù)習(xí):必修上理解性默寫_第1頁
2025屆高三語文一??记皬?fù)習(xí):必修上理解性默寫_第2頁
2025屆高三語文一模考前復(fù)習(xí):必修上理解性默寫_第3頁
2025屆高三語文一??记皬?fù)習(xí):必修上理解性默寫_第4頁
2025屆高三語文一模考前復(fù)習(xí):必修上理解性默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5屆高三一模前必修上理解性默寫一《短歌行》《歸園田居》《夢游天姥吟留別》《登高》《念奴嬌》《永遇樂》《聲聲慢》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直接比喻了對“賢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兩句話:“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實上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那些“賢才”,所以他便用這種含蓄的方法來提醒他們:“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你們?yōu)槭裁床恢鲃觼硗侗嘉夷??”由這一層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十分周到,的確具有感人的力量。2.引用《詩經(jīng)·小雅·鹿鳴》中的四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3.《短歌行》中寫詩人詩人通過想象與賢才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爭著將往日的情誼訴說?!捌蹰熣?,心念舊恩”表達了詩人希望與賢才真誠交往的強烈愿望。4.《歸園田居》中“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表明作者不隨波逐流,固守節(jié)操,回鄉(xiāng)開荒種地,過田園生活。5.《歸園田居》中描寫鄉(xiāng)村中常見的聲音的句子是“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6.《歸園田居》中最能表現(xiàn)陶淵明歸隱情感的是“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7.《歸園田居》中“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兩句用鳥和魚來表達自己對園田和自由的向往。8.《歸園田居》中,詩人田園美景的描繪遠近結(jié)合,其中“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兩句是遠景,給人以平靜、安詳?shù)母杏X。9.《歸園田居》中,“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兩句表明詩人辭官歸田的根本原因。10.《登高》通過“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兩句景物描寫突出了生命之短暫,自然之永恒。11.《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xiāng)飄泊寫到多病殘生。12.《登高》中“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道出郁積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國運之恨,無限悲涼難以排遣。13.李白善于描寫想象的世界,他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描寫云中仙人出場時的穿著與出行的詩句“

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和“虎鼓瑟兮鸞回車”令人嘆為觀止。14.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寫詩人流連山景、不知不覺已是暮色四合的兩句是“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5.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兩句通過視覺和聽覺描寫,寫出了詩人夢游天姥山登上半山腰時的所見所聞,充滿了奇幻色彩。16.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包含著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時此刻詩人感到最能撫慰心靈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徜徉山水的樂趣,才是最快意的。17.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中寫詩人因聽了他人的述說而概寫夢游的句子是“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18.在《蜀道難》中,李白借用“猛虎”“長蛇”極寫蜀地的兇險。同樣,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他借用兩種動物的聲音,描寫登山途中驚駭之景的兩句是“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19.辛棄疾在《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以“可憐白發(fā)生”與雄奇壯闊的夢境對比,寫夢醒后悲涼冷酷的現(xiàn)實處境,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以同樣手法寫同樣情境的句子是“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20.古人也會“偶像崇拜”,如李白就非常欣賞謝靈運,他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寫道: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颍褐x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21.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高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達了對權(quán)貴極度的藐視,與《將進酒》中的“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有異曲同工之妙。22.《念奴嬌·赤壁懷古》“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集中描寫赤壁雄奇壯闊的景物,從不同角度而又訴諸于不同感覺的濃墨健筆的生動描寫,一掃平庸萎靡的氣氛,把讀者頓時帶進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人心胸為之開擴,精神為之振奮。23.“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抓住了火攻水戰(zhàn)的特點,精切地概括了整個戰(zhàn)爭的勝利場景。24.《永遇樂》中辛棄疾回憶劉裕的功業(yè)的兩句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25.《永遇樂》中“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淪陷區(qū)的人民已經(jīng)安于異族的統(tǒng)治,竟至于對異族君主頂禮膜拜,表達作者隱憂,對南宋統(tǒng)治者不圖恢復(fù)中原的不滿。26.李清照《聲聲慢》中“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兩句,寫倍嘗凄清寂寞,又經(jīng)歷了一系列磨難與打擊,百感匯聚于胸,偏又逢上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氣,令人不知如何是好。表明心靈的創(chuàng)傷難以平復(fù)。

2025屆高三一模前必修上理解性默寫二《琵琶行》《靜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鵲橋仙》《勸學(xué)》1、小剛在翻閱《唐詩精華》時發(fā)現(xiàn)“天涯”意象頻頻出現(xiàn),它具有獨特的象征性和藝術(shù)性,例如“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2、白居易仕途坎坷,失意惆悵,再加上對不幸者命運的同情,積蓄在心中,使他淚流不止。在《琵琶行》中,表現(xiàn)他這種狀態(tài)的詩句是“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3、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古詩詞中也常出現(xiàn)帶有“夢”字且描寫夢境的語句,如: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夜深忽夢少年事

夢啼妝淚紅闌干4、李商隱《錦瑟》中有“望帝春心托杜鵑”的句子,白居易《琵琶行》中也有運用“杜鵑”作為意象的詩句:“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p>

5、白居易《琵琶行》中以比喻手法摹寫琵琶的聲音,既有表現(xiàn)聲音婉轉(zhuǎn)流利的“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也有形容聲音濁雜粗重的“大弦嘈嘈如急雨”。6、互文是古詩文中常用的修辭方法,通過上下文意的互相交錯、滲透、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比如:主人下馬客在船

舉酒欲飲無管弦(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7、《琵琶行》中通過描寫臨船寂靜、冷月無聲來反襯音樂的強大感染力的兩句是: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8、白居易《琵琶行》中以比喻手法摹寫琵琶的聲音,既有表現(xiàn)聲音婉轉(zhuǎn)流利的“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也有形容聲音濁雜粗重的“大弦嘈嘈如急雨”。

9、樂曲演奏過程中的停頓也有情感表達的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對此進行說明的詩句是:“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10、《琵琶行》中描寫琵琶女猶豫不決而出場的詩句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11、《靜女》開頭交代了一對戀人的約會經(jīng)過,“愛而不見”表現(xiàn)了女子的羞澀、調(diào)皮、可愛,“搔首踟躕”表現(xiàn)了男子的老實、憨厚、癡情。12、人們常說愛屋及烏,《詩經(jīng)·靜女》中“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兩句就運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表達男子對女子的喜愛。13、崔護《題都城南莊》中“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兩句寫出了桃花依舊,但人面不見,人去樓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兩句寫出了這樣的物是人非之感,這兩句是“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由此勾起作者無窮幽怨和仇恨之情。14、《涉江采芙蓉》中寫主人公遙望故鄉(xiāng)的方向,歸鄉(xiāng)之路綿延無盡的句子:“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15、秦觀《鵲橋仙》中表明愛情天長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句子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16、

秦觀《鵲橋仙》里贊嘆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會勝似人間長相廝守的美好,正是: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17、個人的力量雖然有限,卻能做到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這離不開外物的幫助,正如荀子《勸學(xué)》中所說“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18、荀子《勸學(xué)》中“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兩句,通過“木”與“金”的變化進一步說明,事物經(jīng)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性狀。19、荀子在《勸學(xué)》中開頭連用幾個比喻強調(diào)了學(xué)習(xí)的重要作用,并順勢推論出結(jié)論,強調(diào)學(xué)習(xí)并不斷省察自己重要性的兩句是“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20、《荀子·勸學(xué)》中指出:“青,取之于藍,而青玉藍?!边@與韓愈《師說》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兩句所表達的觀點是相同的。2025屆高三一模前必修上理解性默寫三《師說》《赤壁賦》《登泰山記》1.韓愈的《師說》中用“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闡釋了作為老師的職責(zé);又用“余嘉其能行古道”直接表明了自己對李蟠的贊許。2.《勸學(xué)》中指出:“青,取之于藍,而青玉藍?!边@與《師說》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兩句所表達的觀點是相同的,而“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兩句則交代了其具體原因。3.《師說》中有的人嘲笑他人從師,除認為彼此“年若道同”不必從師外,還有“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心理在作怪。4.《師說》中“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寫出了正確的擇師標準。5.《師說》是一篇贈序,文中點出“贈序”這一文體特點的一句是“作《師說》以貽之”。6.同樣是描寫赤壁附近的長江水,蘇軾在《赤壁賦》中描寫月出之后江面的景色是“白露橫江,水光接天”;而在《念奴嬌?赤壁懷占》中“卷起千堆雪”一句,則用比喻手法描寫出了江水的洶涌。7.蘇軾在《赤壁賦》中所說的“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在反腐倡廉的今天,可以用來表明那些清廉不貪的官員的內(nèi)心思想。。8.詩人常常借酒助興,蘇軾在《赤壁賦》中以“于是飲酒樂甚”一句表達酒能助興而令人不禁歌唱起來,用“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寫曹操攻破荊州后在長江邊上橫著長矛飲酒作詩。9.文中“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兩句,寫蕩舟赤壁,如乘風(fēng)飛行,逍遙自得。10.文中“不絕如縷”一句用比喻手法寫簫聲的余音悠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兩句又用側(cè)面烘托的手法寫出簫聲極強的感染力。11.文中“橫槊賦詩”一句,盛贊曹操文韜武略的英雄氣概。12.蘇軾在《赤壁賦》中認為:如果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所以不必羨慕江水和明月。13.蘇軾在《赤壁賦》中說只有“取之無禁,用之不竭”的江風(fēng)與明月才是可以自由享受的。14.《赤壁賦》開頭以“徘徊于斗牛之間”一句表現(xiàn)了月出后,升于天際的景象;結(jié)尾處主客對人生的感悟?qū)崿F(xiàn)了共鳴,他們“相與枕藉乎舟中”,忘記了空間,“不知東方之既白”,忘記了時間,主客皆進入豁達淡然的“樂境”,早晨到來,天光照耀,做到了首尾呼應(yīng)。15.《赤壁賦》中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嘆我們個人在天地間生命的短暫和個體的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

,渺滄海之一粟”。16.蘇軾《赤壁賦》中描寫游人任憑一葉扁隨意飄蕩,在遼闊江面上自由來去的兩句是“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17.《登泰山記》中“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兩句寫出了作者登頂時剎那所見的開闊耀目景象。18.《登泰山記》中“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這兩句最能反映氣候之惡劣,登山之艱辛。19.《登泰山記》中勾畫出一幅泰山夕照圖的三句是“望晚日照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