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級生物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級生物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級生物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級生物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級生物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級生物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不同種類的生物化石在地層里的出現具有一定規(guī)律;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越早形成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復雜,越低等,水生生物化石越少。

B..越晚形成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復雜,越高等,水生生物化石越多。

C..越晚形成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復雜,越高等,陸生生物化石越多。

D.越早形成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高等,陸生生物化石越多。

2、“海中之花”——??懦鍪澄餁堅姆绞绞茿.由肛門排出B.由胞肛排出C.由口排出D.由細胞膜排出3、一對夫婦第一胎生的是女孩,那么他們第二胎生男孩的機率是100%。()A.√B.×4、偉大的母親十月懷胎,孕育了幸福的你我他.如圖是胚胎在母體內發(fā)育情況示意圖,有關人的生殖發(fā)育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是胚胎發(fā)育的場所,受精卵在①中開始分裂分化形成胎兒B.②能輸送卵細胞,是精子與卵細胞相遇結合成受精卵的場所C.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產生的生殖細胞中含有一對X染色體D.④是胚盤,胎兒通過④獲得營養(yǎng)物質和氧、排出二氧化碳等5、【題文】由于真菌感染而使某森林中所有樹干的顏色都變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顏色的蛾類最可能的變化結果是下圖中的。

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6、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tǒng)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組成.7、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______,適應者______,不適應者被______,這就是自然選擇.8、如圖是人類白化病的遺傳圖解.已知人類正常膚色受顯性基因A控制;白化膚色受隱性基因a控制,據此圖回答以下問題.

(1)從此圖可以看出白化病患者的基因組成是____.白化病為____性遺傳病.

(2)正常膚色的兒女中有____種可能的基因組成,它們是____、____其中____基因組成是穩(wěn)定遺傳的.

(3)這對夫婦所生的子女中,患白化病的可能性為____.

(4)血緣關系越近的人,遺傳基因越相似,婚后所生的子女得遺傳病的可能性也就____,因此我國婚姻法明確規(guī)定,禁止____結婚.9、受精卵的分裂和胚胎發(fā)育初期由____中的____提供營養(yǎng).子宮里的胚胎(胎兒)通過____和____從母體內獲得各種養(yǎng)料和氧氣,并將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排入母體血液,由母體的腎臟和呼吸系統(tǒng)排出.10、【題文】在由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體與成體的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fā)育過程稱為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1、動物的傳染病有的會傳染給人類。()12、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胎生到卵生.13、在構成肌肉的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______(判斷對錯)14、人與動物之間的本質區(qū)別是有無條件反射.______(判斷對錯)15、生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機物。()16、同種類的細菌形態(tài)不同,其基本結構也不同.()17、“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可作為生物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實例.評卷人得分四、實驗探究題(共3題,共9分)18、小麗探究“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條件和產物”的實驗步驟如下:①將銀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放置2天;②用不透光圓紙片將B處兩面遮蓋(圖一);③光照2小時后摘下葉片;④葉片水浴加熱后取出漂洗;⑤滴加碘液(圖二)。請分析回答:

(1)該探究實驗中有2個變量,應設置____組對照實驗:A與C這一組對照實驗的變量是____;B與C這一組對照實驗的變量是____。(2)步驟④水浴加熱的正確裝置是____。

(3)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氧氣和____________的平衡。19、為了探究鼠婦的生活習性是否受到溫度、濕度、光照三種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某興趣班學生進行了相關實驗,請根據下圖中的信息回答問題。(1)圖一表示興趣班學生實驗探究設計圖,甲、乙、丙、丁四組中,對照組應是____組,圖中的大圈代表圓形紙盒,其中的A區(qū)是實驗開始時放入鼠婦之處,而B區(qū)面積應分成等份,并設置成相應的環(huán)境條件。(2)當圖一的A區(qū)放入20個鼠婦后,圖二的坐標表示有關丁組鼠婦的6次記錄數據,從第____分鐘開始,該組區(qū)域鼠婦數量總數達到最高值。(3)為了減少實驗誤差,需要計算全班各組的____值。實驗研究的鼠婦生活習性是自然界長期對鼠婦____的結果。20、小明家的車庫里比較潮濕,經常有鼠婦爬來爬去,而車庫外的水泥路上卻不見鼠婦的蹤影。小明決定進行探究。提出問題:土壤的潮濕程度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作出假設:土壤的潮濕程度會影響鼠婦的生活。請幫助他完成下面實驗方案:(1)設計實驗方案:①請你用文字或繪圖等你喜歡的形式,將你的實驗設計方案表示出來。(2)在實驗中你準備選_____只鼠婦,你這么做的目的是______。(3)觀察與記錄:仔細觀察,每分鐘統(tǒng)計一次實驗結論,共統(tǒng)計10次。請你設計一個表格,便于將你的實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具體的實驗數據不用填寫)。(4)如果實驗結果支持假設,那么實驗的結果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五、簡答題(共3題,共27分)21、某同學利用一些廢舊材料制成了眼球模型(如圖).

(1)模型最前方的透明塑料殼模擬的是眼球結構中的______;可以透過光線,小光盤模擬虹膜,中間的小孔模擬______.

(2)要模擬人看______(填“遠”或“近”)處物體時眼球的狀態(tài),應使模擬睫狀體的彈簧收縮,氣球______(填“A”或“B”)模擬的晶狀體曲度變大,使物象正好落在______色鐵絲模擬的視網膜上.22、如圖是人體屈肘的動作示意圖;請?zhí)羁眨?/p>

(1)圖中收縮的是______??;舒張的是______?。ㄓ么柣卮穑?。

(2)如果你手提一桶水,這時a和b都處于______狀態(tài)。

(3)從圖中可以看出,人體的各種運動,都是以骨為杠桿,以______為支點的。23、2017年12月1日是第30個“世界艾滋病日”;我國宣傳活動主題是“共擔防艾責任,共享健康權利,共建健康中國”。艾滋病是一種免疫缺陷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侵犯并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致使人體免疫功能缺損,不能抵御病原體的侵害,從而引發(fā)感染或形成腫瘤等,致使全身器官衰竭;死亡。請結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艾滋病病毒(HIV)從傳染病角度考慮;它屬于______,它是一類不具有______結構的微生物,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______構成;病毒的生活環(huán)境是______。

A.土壤中B.空氣中C.水中D.活細胞中。

(2)HIV主要通過靜脈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為等途徑傳播。從傳染病的流行環(huán)節(jié)上分析;不安全性行為”屬于______;將艾滋病患者進行隔離、集中治療,在傳染病預防措施中屬于______。

(3)“由于HIV的侵犯與破壞;致使人體免疫功能缺損,不能抵御病原體的侵害。”人體抵御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是______。

(4)人們常用注射疫苗來預防傳染病,2017年我國已成功研發(fā)出安全的宮頸癌疫苗,并陸續(xù)為全國各地適合的人群接種,從免疫學角度講,注射的宮頸癌疫苗被稱為______,這種免疫類型屬于______。評卷人得分六、其他(共3題,共27分)24、【題文】在五個相同的瓶子中分別裝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應物質;并攪拌均勻,在瓶口處套上一個擠癟的氣球。把五個瓶子同時放在一個不通風的環(huán)境中,放置一段時間。

。裝置。

物質。

溫度。

現象。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氣泡產生;氣球脹大了。

水+白砂糖。

22-3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水+酵母菌。

22-3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1)試管①有氣泡產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實驗中;①和②是一組對照實驗,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設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可以選擇兩支試管為一組。

(4)除此之外;請你再從表中選出一組對照實驗,你選取此兩組作為對照實驗,準備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聞到了酒味;證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轉化為____。

(6)你如何鑒定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5、【題文】(10分)為了驗證酵母菌的發(fā)酵作用;李娜同學做了如下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圖中的瓶內;并加入一些溫開水,搖勻。

②將一只未充氣的小氣球套在瓶口上(如圖)。

③將瓶子放在教室內的窗臺上(或溫暖的地方);每天觀察瓶中的情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瓶中的液體會有什么現象發(fā)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氣球會出現什么現象?為什么?

____

(3)要將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搖勻的原因是:____

(4)為什么要將瓶子放在溫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實驗在日常生活中有何應用?試舉例說明。____。26、【題文】(6分)在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實驗時;某實驗小組的實驗設計如下:在甲;乙、丙三個玻璃缸中,分別注入三分之二容積的水。取三條活鯽魚,分別放入三個魚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魚捆住不同的鰭,請預測實驗結果并回答:

(1)甲圖中的魚捆住了____鰭,觀察甲缸中的魚,你將會看到的現象是____。

(2)乙圖中的魚捆住了____鰭。觀察乙缸中的魚,你將會看到的現象是____。

(3)丙圖中的魚起____作用。

(4)你們認為在捆綁魚鰭時應注意什么?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C【分析】

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進化的過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證據,越古老的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簡單;低等、水生生物較多.越晚近的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復雜、高等、陸生生物較多,因此證明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所以越早形成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水生生物化石越多,越晚形成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復雜,越高等,陸生生物化石越多.

故選:C

【解析】【答案】此題考查的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的知識;在研究生物的進化的過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證據,據此作答.

2、C【分析】【分析】此題考查了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征。掌握腔腸動物的特征是解題的關鍵。【解答】腸動物是最低等的多細胞動物;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體壁由內胚層;外胚層和中膠層構成,體內有消化腔,有口無肛門。??乔荒c動物,腔腸動物的身體結構簡單,有口無肛門,食物由口進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殘渣仍然由口排出體外。故C符合題意。

故選C。【解析】C3、B【分析】【分析】此題考查人的性別決定。分析性別遺傳過程圖示,掌握人的性別遺傳過程,據此分析解答?!窘獯稹咳说捏w細胞內有23對染色體,其中有一對染色體與人的性別有關叫做性染色體;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人的性別遺傳過程如圖:從性別遺傳圖解看出,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一對夫婦第一胎生的是女孩,如果條件允許他們生第二胎的話,第二胎生男孩的概率是50%。故B符合題意。故選B?!窘馕觥緽4、B【分析】解:A;①是子宮胚胎發(fā)育的場所;受精卵在②輸卵管中開始分裂分化形成胚泡,胚泡緩慢地移動到子宮中,最終植入子宮內膜,A錯誤.

B;②是輸卵管;能輸送卵細胞,是精子與卵細胞相遇結合成受精卵的場所,B正確.

C;③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產生的生殖細胞中含有23條染色體,C錯誤.

D;④是胚盤;胚胎植入子宮壁后,胎兒通過胎盤和臍帶,胚胎從母體獲得各種養(yǎng)料和氧氣,并將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排入母體血液,由母體的腎臟和呼吸系統(tǒng)排出,D錯誤.

故選:B

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及附屬性腺等.圖中①子宮;②輸卵管,③卵巢,④胎盤.

掌握女性的生殖系統(tǒng)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題的關鍵.【解析】B5、D【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由于真菌感染而使某森林中所有樹干的顏色都變成了灰白色.而蛾類的顏色有褐色;灰色、白色的不同.其中灰色、白色與環(huán)境樹干顏色一致;是適應環(huán)境者而生存,而褐色與環(huán)境樹干顏色不同,是不適者被淘汰.最終活下來的蛾類多是與環(huán)境顏色一致的灰色、白色的而褐色的較少。故選D.

考點: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解答時可以從蛾類與森林樹干的顏色關系方面來切入。【解析】【答案】D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6、骨關節(jié)骨骼肌【分析】【解答】解: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tǒng)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連接;骨連接包括關節(jié);半活動連接和不活動連接;關節(jié)是骨連接的主要形式.

骨骼肌兩端較細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屬?于結締組織);分別附著在相鄰的兩塊骨上,中間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外面包有結締組織膜,里面有許多血管和神經,能夠收縮和舒張.所以,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tǒng)主要是由骨;關節(jié)、骨骼?。?/p>

故答案為:骨;關節(jié);骨骼?。?/p>

【分析】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tǒng)包括骨、骨連接和肌肉(骨骼肌)三部分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連接起支點作用,骨骼肌起動力作用,骨、關節(jié)和骨骼肌在神經系統(tǒng)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統(tǒng)的協調下共同完成的.7、斗爭;生存;淘汰【分析】解:達爾文認為;在生存斗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在生存斗爭中獲勝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在生存斗爭中失敗而死亡.這就是說,凡是生存下來的生物都是適應環(huán)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對環(huán)境不適應的,這就是適者生存.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

故答案為:斗爭;生存;淘汰.

自然選擇學說的核心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源于達爾文于1859年發(fā)表的驚世駭俗的宏篇巨著《物種起源》.其主要內容有四點:過度繁殖,生存斗爭(也叫生存競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

關鍵掌握自然選擇的概念.【解析】斗爭;生存;淘汰8、略

【分析】

(1)從人類白化病的遺傳圖解可以看出白化病患者的基因組成是aa.白化病為隱性遺傳?。?/p>

(2)從人類白化病的遺傳圖解可以看出正常膚色的兒女中有兩種可能的基因組成;它們是AA;Aa其中AA基因組成是穩(wěn)定遺傳的,Aa是不穩(wěn)定遺傳的.

(3)從人類白化病的遺傳圖解可以看出這對夫婦所生的子女中,正常膚色的兒女的可能性是75%或患白化病的可能性為25%或.

(4)血緣關系越近的人;遺傳基因越相似,婚后所生的子女得遺傳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血緣關系越遠的人,遺傳基因相似程度越小,婚后所生的子女得遺傳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因此我國婚姻法明確規(guī)定,禁止近親結婚.

故答案為:(1)aa隱。

(2)兩AAAaAA

(3)25%

(4)越大近親。

【解析】【答案】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基因的顯性和隱性以及它們與性狀表現之間的關系和優(yōu)生優(yōu)育(禁止近親結婚);結合遺傳圖解分析解答.

9、略

【分析】

受精卵是在輸卵管內形成的;受精卵一經形成,就開始進行細胞分裂,及發(fā)育到胚胎初期,受精卵還沒有結構與母體相連,故營養(yǎng)是都由卵細胞內的卵黃提供的.當受精卵發(fā)育成胎兒后,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氧和營養(yǎng)物質;胎兒每時每刻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的.

故答案為:卵細胞;卵黃;臍帶;胎盤。

【解析】【答案】此題考查的是受精卵發(fā)育過程中營養(yǎng)的獲取途徑.

10、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是昆蟲變態(tài)地兩種類型之一.昆蟲在個體發(fā)育中;經過卵;幼蟲(蠶)、蛹和成蟲(蠶蛾)等4個時期的叫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完全變態(tài)的幼蟲與成蟲在形態(tài)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如蚊、蠅、菜粉蝶、蜜蜂,蠶等.

考點:昆蟲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解析】【答案】完全變態(tài)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1、A【分析】【解答】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體之間傳播的疾病,傳染病流行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動物的傳染病有的會傳染給人類,如禽流感。

【分析】此題為基礎題,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知道常見的傳染病的類型。12、×【分析】【解答】在研究生物的進化的過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證據,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簡單,分類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復雜,分類地位越高等,陸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而由胎生到卵生不是生物進的總體趨勢.最高等的動物是胎生的哺乳動物.所以題干的說法不正確.

故答案為:×.

【分析】(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如卵、糞便等)或生活痕跡(如動物的腳印、爬跡等);由于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而逐漸形成的.

(2)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13、√【分析】解:染色體是細胞內具有遺傳性質的物體;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體;由蛋白質和DNA組成,是遺傳物質基因的載體;染色體在體細胞內成對存在,基因位于染色體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在親代的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經過減數分裂,染色體彼此徹底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生殖細胞,因此在體細胞中染色體成對,在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成單,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結果使受精卵內的染色體又恢復到和親代體細胞相同點水平.因此肌肉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

故答案為:√.

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于成對的染色體上.

染色體、基因在體細胞中成對,在生殖細胞中成單.【解析】√14、×【分析】解:反射是動物通過神經系統(tǒng);對外界或內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規(guī)律的反應.如吃炸雞腿流口水,看到炸雞腿流口水,聽說炸雞腿流口水.狗吃炸雞腿也會流口水,狗看到炸雞腿也會流口水,表明人和動物都能對具體刺激建立反射(簡單反射和具體刺激復雜反射),人與動物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人類有特有的語言中樞,那么人類通過語言中樞建立條件反射,動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如聽說炸雞腿流口水.人類特有的反射,是通過大腦皮層的人類特有的語言中樞對抽象的語言;文字、符號、特征建立的反射.

故答案為:×

人和動物都能對具體刺激建立反射如簡單反射和具體條件刺激的復雜反射;如常打針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護士就會哭,狗看見拿木棍的人會逃跑,表明人和動物都能對具體條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條件反射.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的特點有語言中樞的參與的反射.【解析】×15、×【分析】【解析】【答案】錯16、×【分析】【解答】細菌的形態(tài)有球狀;桿狀和螺旋狀;雖然細菌的形態(tài)不同,但基本結構一致,即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未成形的細胞核等.

故答案:×

【分析】根據細菌的形態(tài)有球狀、桿狀和螺旋狀和細菌的基本結構進行分析.17、×【分析】【解答】解:生物通過自身的生命活動;不斷地從環(huán)境中獲取營養(yǎng)物質,同時又將新陳代謝的產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環(huán)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動對無機環(huán)境也有影響.題干中的“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指很長很長的堤壩,因為小小蟻蟲的啃噬,最后也會被摧毀的,體現的是生物影響環(huán)境,故題干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環(huán)境可以影響生物的生長發(fā)育和繁殖,同樣生物的生長發(fā)育和繁殖也會反作用于環(huán)境.四、實驗探究題(共3題,共9分)18、(1)2葉綠體光(2)D(3)二氧化碳【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明確實驗的操作步驟、對照實驗是唯一變量實驗是解答的關鍵。【解答】(1)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這種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該探究實驗中有2個變量,應設置2組對照實驗:A與C這一組對照實驗的變量葉綠體;B與C這一組對照實驗的變量是光。(2)酒精能溶解葉綠素,酒精易燃,因此把葉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故選D。(3)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不斷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窘馕觥浚?)2葉綠體光(2)D(3)二氧化碳19、(1)丁;4(2)8(3)平均;自然選擇【分析】(1)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這種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理想狀態(tài),這樣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響、干擾實驗結果的可能,甲、乙、丙、丁四組只有丁組滿足鼠婦的生存條件,是對照組,其他三組都是實驗組,B區(qū)平均分成4等分。(2)根據坐標圖中第10、12分鐘鼠婦數量不再增加,可知從第8分鐘開始,該組區(qū)域鼠婦數量總數達到最高值。(3)探究實驗中除了設置惟一變量外,還要注意多統(tǒng)計次數,計算平均值,減少誤差,具有這樣生活習性的鼠婦能夠適應環(huán)境,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解析】(1)丁;4(2)8(3)平均;自然選擇20、(1)取一個鐵盤,在鐵盤中以橫軸線為界,一側放干土,另一側放濕土,形成對照;在鐵盤兩側的中央各放入數量相同的鼠婦;觀察與記錄。

(2)多避免偶然性

(3)仔細觀察,每分鐘統(tǒng)計一次實驗結論,共統(tǒng)計10次,設計表格如下:。

12345678910干燥處個數3212122312潮濕處個數17181918191818171918

。(4)潮濕處鼠婦的數量比干燥處多【分析】【分析】此題考查了探究土壤的潮濕程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明確實驗原理、理解科學探究是解決此題的關鍵?!窘獯稹繉φ諏嶒灒涸谔骄磕撤N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1)根據該實驗所探究的問題,可以設計如下實驗方案:取一個鐵盤,在鐵盤中以橫軸線為界,一側放干土,另一側放濕土,形成對照;在鐵盤兩側的中央各放入數量相同的鼠婦;觀察與記錄。(2)實驗時,所用鼠婦的數量要多,因為這樣可以減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的誤差。如果采集的鼠婦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響、處于特殊生長時期等都會導致實驗結論出錯。因此,在實驗中準備選多只鼠婦,如20只,這么做的目的是減少偶然性,減少誤差,增強說服力。(3)觀察與記錄:仔細觀察,每分鐘統(tǒng)計一次實驗結論,共統(tǒng)計10次。設計表格如下:。

12345678910干燥處個數3212122312潮濕處個數17181918191818171918(4)據統(tǒng)計數據可知,鼠婦適于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中。因此,如果實驗結果支持假設,即土壤的潮濕程度會影響鼠婦的生活,那么實驗的結果應該是潮濕處鼠婦的數量比干燥處多;說明鼠婦適于生活在潮濕土壤的環(huán)境中。

【解析】(1)取一個鐵盤,在鐵盤中以橫軸線為界,一側放干土,另一側放濕土,形成對照;在鐵盤兩側的中央各放入數量相同的鼠婦;觀察與記錄。(2)多避免偶然性(3)仔細觀察,每分鐘統(tǒng)計一次實驗結論,共統(tǒng)計10次,設計表格如下:。

12345678910干燥處個數3212122312潮濕處個數17181918191818171918

。(4)潮濕處鼠婦的數量比干燥處多五、簡答題(共3題,共27分)21、角膜;瞳孔;近;A;黃【分析】解:(1)據圖可知:透明塑料殼模擬的是眼球結構中的角膜;小光盤模擬虹膜,中間的小孔模擬瞳孔,氣球A模擬晶狀體,氣球B模擬玻璃體.

(2)看近處物體時;必須通過睫狀肌的收縮作用,使晶狀體的凸度增加,使近處的物體像能夠落在視網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長時間的近距離作業(yè),如讀書;寫字、看電視、玩游戲機等,使眼睛長時間的調節(jié)緊張,導致晶狀體過度變凸,不能恢復成原狀;嚴重時使眼球的前后徑過長,使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由圖知:紅色鐵絲模擬視網膜,黃色鐵絲位于視網膜的前方,白色鐵絲位于視網膜的后方.

故答案為:(1)角膜;瞳孔;(2)近;A;黃.

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經過角膜;房水,由瞳孔進入眼球內部,再經過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折射作用,在視網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這些感光細胞產生的神經沖動,沿著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就形成視覺.

掌握眼球的結構及近視眼的成因是解題的關鍵.【解析】角膜;瞳孔;近;A;黃22、ab收縮關節(jié)【分析】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jié)而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但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將骨推開。因此,一個動作的完成總是由兩組肌群相互配合活動共同完成的。

(1)人在屈肘運動時;以肱二頭肌為主的肌肉處于收縮,肱三頭肌舒張狀態(tài);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2)如果你手提一桶水;容易感到累,這是因為肱二頭肌處于收縮狀態(tài),肱三頭肌處于收縮狀態(tài)。

(3)由圖中可知;肱二頭肌的肌腱至少固定在兩塊骨上;屈肘動作符合杠桿作用原理,起支點作用的是關節(jié),骨骼肌起動力作用,骨起杠桿作用。

故答案為:(1)a;b

(2)收縮。

(3)關節(jié)。

人體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是在神經系統(tǒng)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縮,并且牽引了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jié)活動而完成的。圖中a肱二頭肌,b肱三頭肌。

人體完成一個運動都要有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有骨、骨骼肌、關節(jié)的共同參與,多組肌肉的協調作用,才能完成?!窘馕觥縜b收縮關節(jié)23、病原體細胞遺傳物質D傳播途徑控制傳染源皮膚和黏膜抗原特異性免疫【分析】解:(1)從傳染病的角度來說;艾滋病病毒屬于艾滋病的病原體。艾滋病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病毒寄生在活細胞中。

(2)艾滋病的病原體“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從傳染病的流行環(huán)節(jié)上分析;“不安全性行為”屬于傳播途徑。艾滋病患者是傳染源,因此將艾滋病患者進行隔離;集中治療,在傳染病預防措施中屬于控制傳染源。

(3)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包括保衛(wèi)自身的三道防線;其中皮膚和黏膜是保衛(wèi)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4)接種的宮頸癌疫苗是由病原體制成的;只不過經過處理之后,其毒性減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后能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因此“從免疫角度分析”,注射入人體的宮頸癌疫苗被稱為抗原;抗體具有特異性,因此人體通過這種途徑獲得的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

故答案為:(1)病原體;細胞;遺傳物質;D

(2)傳播途徑;控制傳染源。

(3)皮膚和黏膜。

(4)抗原;特異性免疫。

(1)引起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物質就是抗原??乖ㄟM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

(2)艾滋病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綜合征;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傳染病。

(3)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對多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線。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是患過這種病或注射過疫苗后獲得的。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際問題?!窘馕觥坎≡w細胞遺傳物質D傳播途徑控制傳染源皮膚和黏膜抗原特異性免疫六、其他(共3題,共27分)24、略

【分析】【解析】

考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發(fā)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題考查的是探究“糖對酵母菌活性的影響”的實驗和酵母菌的營養(yǎng)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條件.解答從發(fā)酵現象;酵母菌的作用;確定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溫度適宜時;葡萄糖被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饅頭、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氣泡產生.

(2)①和②作為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酵母菌,其他條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將有機物(糖;葡萄糖)分解,產生氣體(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設.

(3)酵母菌的營養(yǎng)方式是異養(yǎng)(腐生).酵母菌在溫度適宜時;葡萄糖被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饅頭、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兩支試管為一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沒有白砂糖,因此可選①③兩支試管為一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

(4)①④或①⑤的溫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

(5)在無氧的條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釋放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聞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機物);產生氣體(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要點:酵母菌能將有機物(糖;葡萄糖)分解;產生氣體(二氧化碳)

(3)①③(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

(5)酒精。

(6)將氣球中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氣體是二氧化碳.

點評:此題的關鍵是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