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qū)廣附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qū)廣附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qū)廣附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qū)廣附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qū)廣附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網(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學科網(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1頁/共1頁2023-24學年第一學期黃埔廣附教育集團聯考八年級歷史試卷考試時長:60分鐘;試卷滿分:90分一、選擇題(共25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1838年,林則徐上書道光帝,痛陳鴉片“流毒于天下”,數十年后,“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由此得出,他主張嚴厲禁煙的原因是()A.閉關鎖國,腐敗不堪 B.兵弱銀荒,國力日衰C.列強瓜分,國家危亡 D.懲治毒販,打擊侵略【答案】B【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內容的說明如果讓鴉片在中國流行,那么數十年之后,中國就沒有能抵抗外敵的軍隊了,也沒有銀子打仗了。說明了鴉片傳入中國帶來“兵弱銀荒,國力日衰”的嚴重危害,所以必須制止鴉片在中國的流通。1939年6月林則徐在虎門海灘銷毀大量鴉片,捍衛(wèi)了民族尊嚴。ACD項表述不符合題意,B項符合題意,故選B。2.通商口岸是近代中國的特殊產物。如圖是近代中國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的簡圖,下列對此說法正確的是()A.通商口岸的不斷開放反映了中國民族危機加深B.通商口岸是由內地向沿海逐步開放的C.重慶是在《南京條約》中被迫開放為通商口岸的D.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關稅主權【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近代的通商口岸越開越多,反映了中國民族危機加深,A項正確;中國的通商口岸是由沿海向內地逐步開放的,排除B項;重慶是《馬關條約》中被迫開放為通商口岸的,排除C項;從開放的通商口岸中得不出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關稅主權,排除D項。故選A項。3.學者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中寫道:“(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國人提出的值百抽五的協定關稅,最簡單的原因是,這個稅率比現有的清朝稅率還高,現有關稅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边@一材料從本質上反映出A.條約條款沒有損害到中國主權B.《南京條約》是一個平等條約C.清政府推行靈活務實的外交原則D.清統(tǒng)治者國家主權意識淡薄【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題干“(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國人提出的值百抽五的協定關稅,最簡單的原因是,這個稅率比現有的清朝稅率還高,現有關稅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反映出清統(tǒng)治者貪圖小便宜,因小失大,在本質上反映出國家的主權意識模糊,D符合題意;條約條款沒有損害到中國主權,不符合歷史事實,A不符合題意;《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不是平等條約,B不符合題意;材料反應的清政府對協定關稅的態(tài)度,與推行靈活務實的外交政策無關,C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ABC都不符合題意,故選D。4.用口訣記憶歷史內容效率高而且印象深刻,如:“公使進北京,內地可游歷;增開十口岸,軍艦長江行?!痹摽谠E反映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條約是()A.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和《天津條約》 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和《北京條約》C.鴉片戰(zhàn)爭和《南京條約》 D.鴉片戰(zhàn)爭和《天津條約》【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清政府被迫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通過這些條約,西方列強獲得了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權,A項正確;《北京條約》規(guī)定割九龍司地方一區(qū)給英國等內容,排除B項;《南京條約》規(guī)定開放廣州等五處通商口岸等內容,排除C項;《天津條約》是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簽訂的,排除D項。故選A項。5.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被掠奪至海外的馬首銅像捐贈儀式2019年11月13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捐贈者何鴻燊同意將銅像回歸原屬地。這尊馬首銅像應該放回A.故宮 B.圓明園 C.頤和園 D.承德避暑山莊【答案】B【解析】【詳解】十二生肖銅像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期被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期掠奪走的。因此,應該回歸圓明園,故B正確;十二生肖銅像最初不是在故宮、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排除ACD。故選B。6.1861年,清政府設立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主管外交及通商、關稅等事務,后筑鐵路、開礦、制造槍炮軍火等事務也歸它管理。清政府的做法()A.推動了中國外交的近代化 B.意在抵制列強的文化侵略C.利于實現中外間平等交往 D.導致民間設廠高潮出現【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外交事務增多,建立專門的外交機構成為必然,而總理衙門的成立促進了我國外交的近代化,A項正確;抵制列強的文化侵略與清政府做法的主觀目的不符,排除B項;實現中外間平等交往夸大了政府設立總理衙門的影響,排除C項;民間設廠高潮的出現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7.1861年4月,清朝某官員在評價某部文獻時說“其中所言,頗有見識……皆是效法西人所為……觀此一書,則賊中不為無人?!边@部文獻最有可能是()A.《天朝田畝制度》 B.《資政新篇》 C.《革命軍》 D.《猛回頭》【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其中所言,頗有見識……皆是效法西人所為……觀此一書,則賊中不為無人?!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主張學習西方,《資政新篇》主張學習資本主義,體現了材料的觀點,B項正確;《天朝田畝制度》沒有體現出材料中效法西人的特點,排除A項;《革命軍》、《猛回頭》主張推翻清王朝統(tǒng)治,排除CD項。故選B項。8.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西方列強有時對太平天國深表同情,而暗中又幫助清政府鞏固其地位。這表明列強對華政策的出發(fā)點是()A.謀求擴大在華權益 B.緩和列強之間矛盾C.尋求掀起瓜分狂潮 D.加緊對華資本輸出【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有時對太平天國深表同情,而暗中又幫助清政府鞏固其地位?!笨芍?,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西方列強對清政府與太平天國兩者的態(tài)度模棱兩可,結合所學可知,其出發(fā)點是為進一步擴大在華侵略權益,A項正確;列強的做法不是為了緩和與中國的矛盾,而是為了謀求擴大在華權益,排除B項;掀起瓜分狂潮是在甲午戰(zhàn)爭后,排除C項;對華商品輸出是謀求擴大在華權益的表現,排除D項。故選A項。

9.比較分析法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學對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進行了比較,發(fā)現它們的不同之處是()A.階級基礎 B.斗爭方式 C.失敗原因 D.斗爭對象【答案】D【解析】【詳解】此題為逆向選擇題。根據材料“比較分析法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學對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進行了比較”結合所學可知,太平天國運動主要斗爭對象是清政府,義和團運動主要斗爭對象是帝國主義,D項符合題意,選擇D項;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的階級基礎都是農民階級,A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都是采取武裝起義的方式,B項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失敗原因都是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和農民階級的局限性,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故選D項。10.1876年,中國寧波海關稅務司李圭首次參加在美國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他發(fā)現美國展品“約居十之八”,而中國“競無一物于此”。會后,他大聲疾呼“機器正當講求”。這一主張屬于下列哪個派別()A.頑固派 B.洋務派 C.維新派 D.革命派【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他大聲疾呼‘機器正當講求’?!笨芍?,李圭實際上喊出了洋務派的心聲。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內外交困,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tǒng)治。這些官員被稱為“洋務派”。在中央以恭親王奕?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為代表,他們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前期,洋務派在“自強”的口號下,采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chuàng)辦了安慶內軍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總局等一批近代軍事工業(yè),B項正確;頑固派主張原封不動的維護清朝統(tǒng)治,排除A項;維新派主張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排除C項;革命派主張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排除D項。故選B項。11.1889年,張之洞在《籌設煉鐵廠折》中說:“近來各省雖間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軍火,于民間日用之物,尚屬闕如?!睋丝芍貏e強調()A.創(chuàng)辦軍事工業(yè) B.創(chuàng)辦民用工業(yè)C.任用維新人士 D.創(chuàng)建新式海軍【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于民間日用之物,尚屬闕如(欠缺)”,結合所學可知,張之洞是洋務派代表,材料表明張之洞主張創(chuàng)辦民用工業(yè),生產民間日用之物,B項正確;AD項屬于軍事方面的,不符合“于民間日用之物,尚屬闕如(欠缺)”,排除AD項;任用維新人士屬于政治方面的,而且也不是張之洞的行為,排除C項。故選B項。12.19世紀70年代,中國邊疆形勢嚴峻。左宗棠收復新疆后,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因英法等列強先后覬覦臺灣,1885年清政府在臺灣建立行省。新疆、臺灣建省的主要目的是()A.安撫邊疆少數民族 B.促進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C.削弱地方權力以鞏固中央 D.鞏固國防以應對邊疆危機【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疆和臺灣均位于我國邊疆地區(qū),晚清列強對中國虎視眈眈,清政府在新疆、臺灣建省主要是為了鞏固國防以應對嚴重的邊疆危機,D項正確;安撫邊疆少數民族不是建省的目的,排除A項;促進邊疆開發(fā)是產生的影響,而不是目的,排除B項;建省的目的并不是要削弱地方,而是為了應對邊疆危機,排除C項。故選D項。13.以下詩歌節(jié)選自晚清詩人黃遵憲所創(chuàng)作的《悲平壤》,其創(chuàng)作背景是()《悲平壤》(節(jié)選)一夕狂馳三百里,敵軍便渡鴨綠水。一將囚拘一將誅,萬五千人作降奴。A.俄國侵占我國大片領土 B.甲午中日戰(zhàn)爭期間C.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D.《馬關條約》的簽訂【答案】B【解析】【詳解】由材料中的信息“一夕狂馳三百里,敵軍便渡鴨綠水。一將囚拘一將誅,萬五千人作降奴?!辈⒔Y合所學可知,平壤戰(zhàn)役和威海衛(wèi)戰(zhàn)役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的重要戰(zhàn)役,故詩歌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爆發(fā),B項正確;俄國侵占我國大片領土是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期,排除A項;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簽訂《馬關條約》后,排除C項;《馬關條約》在材料中沒有涉及,排除D項。故選B項。14.《北洋海軍軍歌》:“寶祚延麻萬國歡,景星拱極五云端。海波澄碧春輝麗,旌節(jié)花間集風窗?!北磉_了北洋海軍開放、包容的外交態(tài)度。晚清實力最強的北洋海軍亡于()A.豐島海戰(zhàn) B.威海衛(wèi)戰(zhàn)役 C.黃海海戰(zhàn) D.旅大戰(zhàn)役【答案】B【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洋水師,或稱作北洋艦隊、北洋海軍,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國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同時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軍中實力最強、規(guī)模最大的一支,1895年,在威海衛(wèi)之戰(zhàn)中,北洋艦隊孤立無援,困守劉公島長達一個月余,抵住了日本聯合艦隊7次進攻,而援兵不至,最后全軍覆沒,B項正確;北洋海軍在威海衛(wèi)戰(zhàn)役中全軍覆沒,不是豐島海戰(zhàn),排除A項;北洋海軍在威海衛(wèi)戰(zhàn)役中全軍覆沒,不是黃海海戰(zhàn),排除C項;北洋海軍在威海衛(wèi)戰(zhàn)役中全軍覆沒,不是旅大戰(zhàn)役,排除D項。故選B項。15.下圖為近代美國報上的一幅漫畫,題目《門戶開放》。漫畫反映出()A.美國領導八國聯軍侵華 B.列強反對美國侵略中國C.美國試圖美化對華侵略 D.中國民族危機有效緩解【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門戶開放》”結合所學可知,列強在中國掀起瓜分狂潮時,美國正忙于和西班牙爭奪殖民地,無暇東顧。后來,它見各國“勢力范圍”劃定,便于1899年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國提出“門戶開放”的照會,承認各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和既得特權,同時要求在各國租借地和“勢力范圍”內享有均等貿易機會。這個照會得到各國的同意。這樣,列強不但劃分了“勢力范圍”,而且彼此協調關系,共同奴役中國,表明美國試圖美化對華侵略,C項正確;美國領導八國聯軍侵華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列強反對美國侵略中國從圖示看不出,排除B項;中國民族危機并未緩解,排除D項。故選C項。

16.康有為四次上述內容節(jié)選,如下表。康有為上書的共同心聲是()時間名稱主張1895年4月《上清帝第二書》遷都、練兵,變通新法,拒外夷,保疆土……1895年5月《上清帝第三書》乞及時變法,富國養(yǎng)民……同下情而圖自強,而保疆土。1895年6月《上清帝第四書》為變通善后,講求體要,乞速行乾斷,以圖自強。1897年12月《上清帝第五書》及時發(fā)憤,革舊圖新,以少(稍)存國祚。A.學習西方先進技術設備 B.學習西方先進政治制度C.變法自強,以救亡圖存 D.學習西方天賦人權思想【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材料“變通新法,拒外夷,保疆土”、“變法,富國養(yǎng)民……同下情而圖自強,而保疆土”、“為變通善后,講求體要,乞速行乾斷,以圖自強”、“革舊圖新,以少(稍)存國祚”,反映出康有為上書的共同心聲是變法自強,以救亡圖存,C項正確;學習西方先進技術設備,是洋務運動時向西方學習的主要方面,排除A項;學習西方先進政治制度,在題干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項;學習西方天賦人權思想,在材料中不能證明,排除D項。故選C項。17.戊戌變法之后,人們追求的社會目標有了明顯的變化,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中的優(yōu)秀人才已不單向官僚階層聚集,轉而向其對立面轉化,戊戌思潮過后,不僅大量的青年學生大批地倒向革命陣營,相當數量的老一代知識分子也退出了封建官僚集團。由此可見,戊戌變法()A.導致了人才流失 B.激化了階級矛盾 C.促進了社會進步 D.根除了封建思想【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轉而向其對立面轉化”“不僅大量的青年學生大批地倒向革命陣營,相當數量的老一代知識分子也退出了封建官僚集團”和所學知識可知,題干表明戊戌變法之后人們的價值追求發(fā)生了變化,這一變化壯大了革命陣營的力量.是社會進步的表現,C項正確;材料內容描述說明的是戊戌變法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持久而廣泛的影響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并且導致了封建官僚集團人才的流失,排除A項;材料內容描述的是戊戌變法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作用和影響,而非激化了階級矛盾,排除B項;材料內容描述的是戊戌變法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作用和影響,但是其并未根除封建思想,不然不會有后來的新文化運動,排除D項。故選C項。18.《清議報》針對義和團運動發(fā)表時政評論:“豈不知寡不可敵眾,弱不可敵強哉??忍之無可忍,故冒萬死以一敵八……置生死于不顧乎”材料反映出義和團運動()A.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 B.帶有濃厚封建迷信色彩C.彰顯農民大無畏愛國精神 D.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答案】C【解析】【詳解】據材料“故冒萬死以一敵八……置生死于不顧乎”可知,材料表明義和團運動中農民階級為了國家不顧生死,不怕犧牲大無畏精神,C項正確;義和團運動的口號是“扶清滅洋”,排除A項;帶有濃厚封建迷信色彩符合事實,但不是材料表達的主旨,排除B項;盲目排外體現在排斥一切與洋人有關的東西,材料未體現,排除D項。故選C項。19.《辛丑條約》第十款規(guī)定:各省官員必須保證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錄用。這一規(guī)定標志著清政府A.加強了對老百姓財富的搜刮 B.喪失了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C.削弱了中國軍隊整體的實力 D.成為了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答案】D【解析】【詳解】由“各省官員必須保證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錄用”可知,材料出自《辛丑條約》。1900年到1901的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其中規(guī)定清政府嚴禁保證人民參加各種形勢的反帝活動,清政府淪為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項正確;材料不是說明清政府加強了對老百姓財富的搜刮,排除A項;《辛丑條約》沒有割讓土地,排除B項;材料中說明列強對清政府政治控制,不是削弱了中國軍隊整體的實力,排除C項。故選D項。20.老舍《茶館》中人物李三有一句臺詞是這樣說的:“皇上沒啦,總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來改去,袁世凱還是要做皇上。袁世凱死了,天下大亂,今兒個打炮,明兒個關城,改良?我還留著小辮兒,萬一哪天把皇上改回來呢!”這反映了()A.大眾對于改良持消極態(tài)度 B.民主發(fā)展的道路曲折坎坷C.改良推動社會習俗近代化 D.帝制廢除后天下戰(zhàn)亂不休【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題干“皇上沒啦,總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來改去,袁世凱還是要做皇上。袁世凱死了,天下大亂,今兒個打炮,明兒個關城,改良?我還留著小辮兒,萬一哪天把皇上改回來呢!”可得出,發(fā)展民主的道路上有時會有專制的復辟,但最終會實現民主,因此材料反映了民主發(fā)展的道路曲折坎坷,B項正確;AC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故選B項。21.歷史敘述有史實陳述、歷史評價等方式。歷史評價是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進行態(tài)度與價值的評判表達。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評價的是()A.林則徐派人緝拿煙犯,開展禁煙活動 B.鄧世昌在黃海海戰(zhàn)中與艦同沉壯烈犧牲C.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中在北京燒殺搶掠 D.辛亥革命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D項正確;林則徐派人緝拿煙犯,開展禁煙活動,敘述的是歷史事件,排除A項;鄧世昌在黃海海戰(zhàn)中與艦同沉壯烈犧牲,敘述的是黃海海戰(zhàn)的事實,排除B項;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中在北京燒殺搶掠,敘述了八國聯軍在中國犯下的暴行,排除C項。故選D項。

22.下列欄目是某班同學排演歷史劇擬定的各幕題目。依此判斷劇本名稱應該是()劇本名稱:________第一幕:武昌首義第二幕:清朝告終第三幕:民國建立第四幕:約法頒布A.師夷長技 B.國家統(tǒng)一 C.軍閥割據 D.走向共和【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各幕題目:武昌首義、清朝告終、民國建立、約法頒布,可知劇本名稱是走向共和,D項正確;師夷長技是在鴉片戰(zhàn)爭后,排除A項;國家統(tǒng)一是在新中國成立后,排除B項;軍閥割據是在北洋政府時期,排除C項。故選D項。23.“蔡鍔與從前的老師梁啟超宣誓討袁,一個用槍,一個用筆來捍衛(wèi)共和,保衛(wèi)中國四億黎民的榮譽和骨氣。云南革命黨人……向袁發(fā)布通牒,給他兩天時間取消帝制運動。當袁拒絕時,云南便于12月25日宣布獨立?!迸c材料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護國戰(zhàn)爭 D.護法運動【答案】C【解析】【詳解】據材料“蔡鍔”“梁啟超”“捍衛(wèi)共和”“云南……宣布獨立”等可知,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護國戰(zhàn)爭。袁世凱復辟帝制夠蔡鍔、李烈鈞在等在云南宣布獨立,并且出兵討袁;梁啟超草擬的《護國討袁檄文》,是反對袁世凱復辟的戰(zhàn)斗檄文,C項正確;辛亥革命是孫中山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與材料不符,排除A項;二次革命因為袁世凱刺殺宋教仁,實行專制,孫中山等革命黨人于1913年發(fā)動的討伐袁世凱的一場戰(zhàn)爭,與材料不符,排除B項;護法運動是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維護臨時約法,聯合西南軍閥共同進行的一次反對北洋軍閥獨裁統(tǒng)治的斗爭,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24.下表為《晚清民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有關孔子的文章篇數統(tǒng)計表(1915~1919年)表格所示變化主要緣于()年代1915191619171918篇數70665037A.維新變法的推進 B.辛亥革命的轉型C.新文化運動的開展 D.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3-1915年尊孔之作很多是因為當時袁世凱主張“尊孔復古”,1916-1919年批孔之作增多是因為新文化運動批判袁世凱的“尊孔復古”的逆流,C項正確;維新變法的時間從1895年到1898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A項;1911年辛亥革命取得勝利,1912年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B項;北洋軍閥統(tǒng)治期間,提倡“尊孔復古”的封建思想,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痉治觥俊军c睛】25.陳獨秀說:“文學革命之氣運,醞釀已非一日。其首舉義旗之急先鋒,則為吾友胡適。”在他們共同推動下,這場“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是()A.反映社會現實的小說開始出現 B.詩詞逐漸被雜文和小說所代替C.使用白話文寫作逐漸普及開來 D.建立了宣傳民主和科學的團體【答案】C【解析】【詳解】在新文化運動中,胡適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對此,陳獨秀明確提出“文學革命”,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經過新文化運動的倡導,白話文逐漸普及開來。材料“文學革命之氣運,醞釀已非一日,其首舉義旗之急先鋒,則為吾友胡適。”,可知材料中的“文學革命”促進了白話文的逐漸普及,C項正確;反映社會現實的小說早已有之,排除A項;新文化運動期間和之后,傳統(tǒng)詩詞依然存在,排除B項;“文學革命”與宣傳馬克思主義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痉治觥俊军c睛】二、材料題(26題16分,27題10分,28題14分,共40分)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從1862年設立京師同文館開始,清政府在30余年的時間里,舉辦了外國語、軍事、技術實業(yè)等類型的洋務學堂約30所,教學內容以“西文”、“西藝”為主,教學方法和形式均不同于傳統(tǒng)封建學校。與此同時,清政府還組織實施了幾次較大規(guī)模的留學教育計劃,其中不少留學生成為清末民初活躍在諸多領域的風云人物。洋務教育將魏源等人“師夷長技”的思想付諸實踐,使中國教育由以民族文化為中心的封閉型向與世界文化交流的開放型轉變?!幾詫O培青《中國教育史》材料二從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120名官費留學生,踏上美國的土地。耶魯大學校長波特致清廷的親筆信中稱:“貴國派遣的青年學生,各門學科都有極佳的成績……他們的道德,也無不優(yōu)美高尚,足以為貴國增光。他們雖然年少,卻都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關系祖國榮譽,因此謹言慎行?!薄X鋼、胡勁草《大清留美幼童記》材料三20世紀前后中國翻譯書籍簡表(部分)時間翻譯書籍類型書量和所占比例20世紀以前自然科學437部,占75.3%社會科學80部,占13.9%20世紀初自然科學164部,占19.6%社會科學327部,占60.9%——據張岱年《中國文化概論》整理材料四京師大學堂創(chuàng)辦于晚清維新變法運動中,在醞釀籌辦期間,廣采他國,特別是日本的教育制度,勾勒出近代中國的國家教育藍圖,并以政權力量推行各項教育措施。京師大學堂的創(chuàng)辦,開啟了中國近代大學之門,其開風氣之先,樹立了全國學堂之表率?!愄夏取⑸驖崱毒煷髮W堂開啟中國近代大學之路探尋》(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洋務運動時期中國學校教育改革的作用。(2)根據材料二,概括波特校長贊賞中國留學生的理由。(3)根據材料三,概括20世紀前后中國翻譯書籍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產生變化的歷史背景。(4)根據材料四,概括京師大學堂創(chuàng)辦成功的主要原因。(5)綜合上述材料,我們可以得出什么啟示?【答案】(1)作用:促進教育近代化;培養(yǎng)新式人才;促進了思想解放;推動了中國與世界文化交流。(任意3點即可)(2)成績優(yōu)異;道德高尚;維護國家尊嚴。(任意2點即可)(3)變化:20世紀以前,以自然科學為主;20世紀初,以社會科學為主。原因:甲午中日戰(zhàn)爭戰(zhàn)敗,民族危機大大加深;維新變法運動的推動。(4)原因:學習他國的教育制度;以政權力量推行各項教育措施。(5)啟示:教育發(fā)展推動社會進步。重視愛國主義教育,自覺認識到青少年的責任和使命。政府應該銳意改革,大力推動教育的發(fā)展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問1詳解】作用:根據材料一“教學內容以‘西文’、‘西藝’為主,教學方法和形式均不同于傳統(tǒng)封建學?!保芍龠M教育近代化;由“與此同時,清政府還組織實施了幾次較大規(guī)模的留學教育計劃,其中不少留學生成為清末民初活躍在諸多領域的風云人物”,可知培養(yǎng)新式人才;由“洋務教育將魏源等人‘師夷長技’的思想付諸實踐,使中國教育由以民族文化為中心的封閉型向與世界文化交流的開放型轉變”,可知促進了思想解放;推動了中國與世界文化交流。因此洋務運動時期中國學校教育改革的作用,在于促進教育近代化;培養(yǎng)新式人才;促進了思想解放;推動了中國與世界文化交流?!拘?詳解】理由:根據材料二“貴國派遣的青年學生,各門學科都有極佳的成績”,可知成績優(yōu)異;由“……他們的道德,也無不優(yōu)美高尚,足以為貴國增光”,可知道德高尚;由“他們雖然年少,卻都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關系祖國榮譽,因此謹言慎行”,可知維護國家尊嚴。因此波特校長贊賞中國留學生的理由,是成績優(yōu)異;道德高尚;維護國家尊嚴?!拘?詳解】變化:根據材料三“20世紀前后中國翻譯書籍簡表(部分)”,可知20世紀前后中國翻譯書籍的變化,在于20世紀以前,以自然科學為主;20世紀初,以社會科學為主。背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產生變化的歷史背景,是因為19世紀末,甲午中日戰(zhàn)爭戰(zhàn)敗,民族危機大大加深;維新變法運動的推動?!拘?詳解】原因:根據材料四“京師大學堂創(chuàng)辦于晚清維新變法運動中,在醞釀籌辦期間,廣采他國,特別是日本的教育制度”,可知學習他國的教育制度;由“勾勒出近代中國的國家教育藍圖,并以政權力量推行各項教育措施”,可知以政權力量推行各項教育措施。因此京師大學堂創(chuàng)辦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學習他國的教育制度;以政權力量推行各項教育措施。小問5詳解】啟示:我們可以得出的啟示,教育發(fā)展推動社會進步;要重視愛國主義教育,自覺認識到青少年的責任和使命。政府應該銳意改革,大力推動教育的發(fā)展等。27.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下列問題。結合所學知識,從材料中任意提取三則信息,圍繞中國近代史的特點,自擬論題并展開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充分、結論正確?!敬鸢浮勘绢}為開放性試題,“示例”只作為評卷參考,不作為唯一標準答案。示例一:論題: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論點)論述:鴉片戰(zhàn)爭清政府戰(zhàn)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的近代史的開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戰(zhàn)敗,西方侵略勢力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中國的半殖民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國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1年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隨著民族危機不斷加深,先進的中國人在抗爭中不斷探索救國救民的正確道路。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但在思想文化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tǒng)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史論結合)總之,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它警醒我們:落后就要挨打,要大力發(fā)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結論)示例二:論題:西方列強侵華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逐步加深。(論點)論述:鴉片戰(zhàn)爭清政府戰(zhàn)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的近代史的開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戰(zhàn)敗,《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簽訂使西方侵略勢力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中國的半殖民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史論結合)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國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列強開始對華進行資本輸出,開設工廠,掀起了強租租界地、強劃勢力范圍的高潮,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史論結合)1901年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清政府完全成為西方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史論結合)總之,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它警醒我們:落后就要挨打,要大力發(fā)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結論)示例三:論題:面對民族危機,先進的中國人推動了近代化的探索進程。(論點)論述: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朝統(tǒng)治集團內部一些比較開明的官員,“洋務派”主張利用西方先進技術,強兵富國,掀起了一場旨在“自強”“求富”的近代化運動。(史論結合)19世紀末,中華民族危機空前深重,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主張學習西方的君主立憲制,推動戊戌變法,在思想文化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史論結合)孫中山為、黃興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主張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最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tǒng)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史論結合)總之,近代前期,為挽救民族危亡,無數仁人志士不斷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推動了近代化的探索進程。(結論)【解析】【詳解】根據圖示中的戰(zhàn)爭以及各個階層的探索,可以確定觀點為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論述的時候結合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影響以及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的影響進行分析,如鴉片戰(zhàn)爭清政府戰(zhàn)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的近代史的開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戰(zhàn)敗,西方侵略勢力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中國的半殖民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國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1年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隨著民族危機不斷加深,先進的中國人在抗爭中不斷探索救國救民的正確道路。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但在思想文化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tǒng)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最后結論進行升華,落后就要挨打,要大力發(fā)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

也可根據圖示中的戰(zhàn)爭確定論點為西方列強侵華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逐步加深。論述的時候結合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八國聯軍侵華后簽訂的條約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分析,鴉片戰(zhàn)爭清政府戰(zhàn)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的近代史的開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戰(zhàn)敗,《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簽訂使西方侵略勢力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中國的半殖民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史論結合)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國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列強開始對華進行資本輸出,開設工廠,掀起了強租租界地、強劃勢力范圍的高潮,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史論結合)1901年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清政府完全成為西方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論升華,總之,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它警醒我們:落后就要挨打,要大力發(fā)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

也可根據圖示中的三次近代化探索確定主題為面對民族危機,先進的中國人推動了近代化的探索進程。論述的時候結合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對中國的影響進行分析,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朝統(tǒng)治集團內部一些比較開明的官員,“洋務派”主張利用西方先進技術,強兵富國,掀起了一場旨在“自強”“求富”的近代化運動。(史論結合)19世紀末,中華民族危機空前深重,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主張學習西方的君主立憲制,推動戊戌變法,在思想文化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史論結合)孫中山為、黃興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主張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最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tǒng)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最后結論升華,總之,近代前期,為挽救民族危亡,無數仁人志士不斷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推動了近代化的探索進程。

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下面是某網關于你認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問卷調查統(tǒng)計表城市票數比例武漢777952%廣州560337.4%南京8375.6%北京4282.9%上海1140.8%材料二“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中華民國國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qū)別;國民依法享有人身、財產、言論、出版、集會、信仰等自由;參議院由各地選派參議員組成,行使立法權;由臨時大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和國務員行使行政權;法院由臨時大總統(tǒng)及司法總長任命的法官組成,行使司法權?!辈牧先?911年在中國建立起美國共和政體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驗樗谥袊臍v史、傳統(tǒng)、政治經歷、制度、天性、信仰、觀念或習慣中毫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