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外研銜接版八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257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將暗處理后甲葉片的主脈切斷,乙葉片C處兩面均貼上不透明的錫箔紙。置于陽光下,四個小時后,將甲乙兩葉片同時取下,脫色漂洗滴加碘液,發(fā)現B.D部分變藍色,A.C部分未變藍色。該實驗證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A.H2O和CO2B.葉綠素和陽光C.H2O和陽光D.H2O和葉綠素2、人與類人猿分界的標準是()
A.脊柱弓形。
B.四肢健壯。
C.盆骨變長。
D.直立行走。
3、在農業(yè)生產上,人們利用在田間噴灑一定量的性外激素,控制蝶蛾類害蟲的數量,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干擾了害蟲雌雄個體間的()A.通訊B.攝食C.運動D.產卵4、下列動物行為中,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A.小狗算算術B.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葉C.大山雀偷喝牛奶D.海豚表演頂球、跳躍5、如圖是花生果實的部分結構,據此可判斷花生屬于A.苔蘚植物B.蕨類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6、先天性聾啞是由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雙親表現正常,生了一個患病的孩子,若再生一個孩子患該病的可能性是()A.100%B.75%C.50%D.25%7、原始生命誕生于()A.原始大氣B.原始海洋C.原始陸地D.原始火山8、下列屬于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的昆蟲是:A.萊粉蝶B.蠅C.家蠶D.螳螂9、人體主要的呼吸器官是()
A.氣管。
B.支氣管。
C.肺。
D.呼吸道。
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8題,共16分)10、下列與仿生學業(yè)和科研成果與動物不相匹配的是()A.薄殼建筑與烏龜的背甲B.雷達與蜻蜓C.冷光燈與螢火蟲D.潛艇與鯨11、【題文】研究表明,淚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殺死很多進入人眼的病菌。該生理過程屬于A.特異性免疫B.非特異性免疫C.第一道免疫防線D.第二道免疫防線12、作為攜帶遺傳信息的染色體,它的組成是()A.基因B.DNAC.蛋白質D.糖類13、下列有關微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芽孢是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細菌B.大多數細菌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C.真菌屬于單細胞真核生物D.噬菌體無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14、以下哪些活動的完成要以正反面射弧為結構基礎()A.異物進入器官后引起劇烈咳嗽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C.擺放在陽臺上的花草,莖葉都朝外生長D.身體有炎癥時,白細胞會聚集到傷口周圍吞噬病菌15、在動物行為的類型中,“青蛙抱對”和“雁南飛”分別屬于()A.防御行為B.生殖行為C.覓食行為D.遷徙行為16、下列關于動物進化歷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某些原始的單細胞藻類進化為原始的苔蘚和蕨類植物。
B.原始的單細胞動物進化為原始的無脊椎動物。
C.原始的魚類進化為原始的兩棲類;爬行類。
D.原始的鳥類進化為原始的哺乳類。
17、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石;下列有利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是()
A.嚴格執(zhí)行海洋伏季休漁制度。
B.大量收集珍稀動物物種做標本。
C.隨意引進外來物種。
D.立法保護自然保護區(qū)旅游資源。
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8、(2013·保定)湖北省在中小學廣泛開展的“大家唱大家跳”活動,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免疫力,預防傳染病,從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看,該活動有利于____.19、微生物的結構和代謝類型多種多樣。有些細菌和真菌過著腐生的生活,它們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____者,有些細菌、真菌及全部的病毒寄生在其他生物的體表或體內,它們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者,而藍藻、硫細菌、硝化菌等微生物則能利用光能或化學能將無機物變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它們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____者。20、生物的性狀是受____控制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稱為____.21、運動系統(tǒng)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組成的.22、在種植菊和蘆薈的時候,一株植株常常會變成一叢,這時可以把它們分成很多株,這種繁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______(判斷對錯)23、如圖是兩種昆蟲的發(fā)育過程;請據圖回答:
(1)甲圖所示昆蟲的個體發(fā)育過程應屬于____發(fā)育,這種昆蟲要經過____次蛻皮才能成為成蟲,這種“皮”實際上是____,它的作用是____.
(2)乙圖所示昆蟲的個體發(fā)育過程屬于____發(fā)育,請舉出一種與該昆蟲發(fā)育過程相同的昆蟲____.
(3)甲圖中昆蟲與乙圖中昆蟲相比,區(qū)別是____.
(4)在甲乙兩圖所示昆蟲的整個發(fā)育過程中,對農作物危害最嚴重的時期分別是____、____.24、我國將每年的____日定為全國的“植樹節(jié)”。25、平武王朗自然保護區(qū)不僅有多種野生植物;還有大熊貓等到多種珍稀動物。
(1)保護區(qū)內的綠色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屬于____。動物作為消費者,也起著著重要作用,如蜜蜂能幫助植物____;傳播種子;使植物順利地繁殖后代。
(2)大多數細菌和真菌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____,它們能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無機鹽,被植物利用??梢姡毦驼婢鷮ψ匀唤缰械腳___循環(huán)起著重要作用。
(3)鼠以草為食,蛇以鼠為食,這種吃與被吃的關系稱為____,這樣就形成了一條____。
(4)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____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4題,共32分)26、生物防治是現在及今后農、林、牧業(yè)防治害蟲的主要方法,現在主要有:以蟲治蟲、以鳥治蟲及以菌治蟲等措施,其優(yōu)點是自然界中所有的農作物害蟲都能用生物防治來消滅。()27、過去發(fā)現的生物化石都是低等生物的化石,現在發(fā)現的生物化石都是高等生物的化石。28、夏天,食品、衣物上會長出青綠色、黑色等霉斑,這顏色是霉菌菌絲的顏色.______(判斷對錯).29、細菌與植物細胞最主要的區(qū)別是細菌沒有細胞壁,有莢膜.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題,共18分)30、【題文】在五個相同的瓶子中分別裝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應物質;并攪拌均勻,在瓶口處套上一個擠癟的氣球。把五個瓶子同時放在一個不通風的環(huán)境中,放置一段時間。
。裝置。
物質。
溫度。
現象。
①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氣泡產生;氣球脹大了。
②
水+白砂糖。
22-3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③
水+酵母菌。
22-3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④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⑤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1)試管①有氣泡產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實驗中;①和②是一組對照實驗,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設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可以選擇兩支試管為一組。
(4)除此之外;請你再從表中選出一組對照實驗,你選取此兩組作為對照實驗,準備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聞到了酒味;證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轉化為____。
(6)你如何鑒定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31、【題文】(10分)為了驗證酵母菌的發(fā)酵作用;李娜同學做了如下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圖中的瓶內;并加入一些溫開水,搖勻。
②將一只未充氣的小氣球套在瓶口上(如圖)。
③將瓶子放在教室內的窗臺上(或溫暖的地方);每天觀察瓶中的情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瓶中的液體會有什么現象發(fā)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氣球會出現什么現象?為什么?
____
(3)要將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搖勻的原因是:____
(4)為什么要將瓶子放在溫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實驗在日常生活中有何應用?試舉例說明。____。32、【題文】(6分)在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實驗時;某實驗小組的實驗設計如下:在甲;乙、丙三個玻璃缸中,分別注入三分之二容積的水。取三條活鯽魚,分別放入三個魚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魚捆住不同的鰭,請預測實驗結果并回答:
(1)甲圖中的魚捆住了____鰭,觀察甲缸中的魚,你將會看到的現象是____。
(2)乙圖中的魚捆住了____鰭。觀察乙缸中的魚,你將會看到的現象是____。
(3)丙圖中的魚起____作用。
(4)你們認為在捆綁魚鰭時應注意什么?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2題,共12分)33、(4分)下圖為生物“進化樹”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在進化樹上“”代表的動物,其所屬的動物類群是。(2)在德國發(fā)現的始祖鳥化石證明了鳥類可能是由古代____動物進化而來。(3)魚類是典型的水生脊椎動物,下列不屬于魚適于水生生活的特征是()A.側線感知水流方向B.身體背部有脊柱C.用鰓呼吸D.體表被覆鱗片(4)由“進化樹”可見,地球上多樣的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進化而來的。達爾文的生物進化學說認為生物進化是的結果。34、下圖所示為兩類種子剖面結構圖,據圖回答:(1)兩類種子結構上的共同點是都有_________和_________;(2)玉米種子最重要的部分是_________,是由圖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代號)組成的。(3)【3】發(fā)育成(4)我們吃的豆油是從【】榨出來的,我們吃的玉米淀粉來自【】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C【分析】試題分析:甲葉把主葉脈切斷,由于葉脈中有輸導組織導管和篩管,這樣甲葉的A處就得不到從根運輸來的水分了,因此在甲葉的A、B兩處就形成以水分為惟一變量的對照實驗組,實驗的結果是B部分變藍,而A部分不變藍,說明B部分的葉片進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A部分因為沒有水分,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此對照組證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水分.乙葉把C處遮光,D處不遮光,這樣就形成以光照為惟一變量的對照組,而實驗的結果是D處部分變藍,說明見光的部分進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未見光的部分不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未制造淀粉.此對照實驗證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綜上所述,甲葉證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水分,乙葉證明需要光考點:通過對照實驗探究光合作用的條件和原料.【解析】【答案】C2、D【分析】
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現代類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長臂猿和猩猩.在人類發(fā)展和進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腦進一步發(fā)達--語言的產生.直立行走是進化發(fā)展的基礎;直立行走是人類脫離森里束縛,開拓新家園的標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礎.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類能夠將前肢解放出來,使用工具.前肢所從事的活動越來越多,上肢更加靈巧,直立行走是人與類人猿分界的標準.
故選:D.
【解析】【答案】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人類進化中人與類人猿分界的標準;解答時可以從人類進化的過程;直立行走的意義方面來分析.
3、A【分析】【解答】動物通訊;就是指個體通過釋放一種或是幾種刺激性信號,引起接受個體產生行為反應,信號本身并無意義,但它能被快速識別,更重要的是它代表著一系列復雜的生物屬性,如性別;年齡、大小、敵對性或友好性等等,動物通過動作、聲音、氣味、分泌物(性外激素)進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動作、聲音、氣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動物語言,性外激素,多是由雌蟲分泌并釋放,引誘雄蟲前來交配,交配后,雌蟲即停止分泌,用性引誘劑誘殺害蟲就是模仿利用雌蟲分泌的性外激素來引誘雄蟲進行誘殺,屬于模仿利用昆蟲的通訊。
【分析】此題較新穎,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動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方式。4、B【分析】解:選項ACD;“小狗算算術”、“大山雀偷喝牛奶”、“海豚表演頂球、跳躍”都是動物出生后;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建立起來的學習行為;選項B、“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葉”,是生來就有的,由遺傳物質決定的先天性行為,所以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葉”.
故選:B.
(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不會喪失.
(2)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的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特點.【解析】【答案】B5、D【分析】【分析】此題考查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窘獯稹吭孱愔参?、蕨類植物都不產生種子,屬于孢子植物;裸子植物能產生種子,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無子房壁,因此種子裸露,無果皮包被,僅僅被一鱗片覆蓋起來,如松樹、蘇鐵等;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因此胚珠發(fā)育成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種子包被上果皮構成果實,如花生;桃樹等。從圖中可以看出花生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形成了果實,因此屬于被子植物,故D符合題意。
故選D?!窘馕觥緿6、D【分析】【分析】此題昆蟲了基因與性狀遺傳的有關知識。明確基因的顯隱性與性狀的關系及基因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規(guī)律是解決此題的關鍵?!窘獯稹肯忍煨悦@啞是由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設A表示顯性基因,a表示隱性基因,則正常雙親都有基因A,因為生了一個患該病的孩子,孩子的基因組成應為aa,所以雙親都有a基因,因此雙親的基因正常均為Aa。其遺傳圖譜如下:因此,若再生一個孩子患該病的可能性是1/4,即25%。D正確。故選D?!窘馕觥緿7、B【分析】解:原始生命誕生的搖籃是原始海洋;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故選:B。
化學起源學說認為:原始地球的溫度很高;地面環(huán)境與現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fā)、熔巖橫流;從火山中噴出的氣體,如水蒸氣、氨、甲烷等構成了原始的大氣層,與現在的大氣成分明顯不同的是原始大氣中沒有游離的氧;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物,隨著地球溫度的逐漸降低,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雨降落到地面上,這些有機物隨著雨水進入湖泊和河流,最終匯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熱湯,其中所含的有機物,不斷的相互作用,形成復雜的有機物,經過及其漫長的歲月,逐漸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關鍵點: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解析】B8、D【分析】試題分析:在由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蟲和成體在形體結構和生活習性上差異很大,這樣的發(fā)育過程為變態(tài)發(fā)育.變態(tài)發(fā)育有兩種,為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和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過程為:卵→幼蟲→蛹→成蟲(例如:家蠶、蜜蜂、菜粉蝶、蚊、蠅);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過程為:卵→若蟲→成蟲(例如:蝗蟲、螳螂、螻蛄、蟋蟀、蜻蜓)考點:昆蟲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解析】【答案】D9、C【分析】
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證了氣體的暢通;肺由許多肺泡構成,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的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特點都有利于氣體交換,因此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是人體主要的呼吸器官.
故選:C
【解析】【答案】回答此題的關鍵是要明確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和各部分功能.
二、多選題(共8題,共16分)10、BD【分析】試題分析: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仿生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有的是模仿動物,有的是模仿植物,如模仿烏龜的背甲制造了薄殼建筑,模仿螢火蟲的發(fā)光原理制造了冷光燈,模仿蝙蝠的回聲定位發(fā)明了雷達,模仿海豚制造出了潛艇,故選BD??键c:本題考查的是仿生,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常見的關于仿生技術應用的例子,注意搜集相關的資料?!窘馕觥俊敬鸢浮緽D11、BD【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人體的免疫有三道防線;皮膚和粘膜屬于第一道防線,溶菌酶和吞噬細胞屬于二道防線,這兩道防線對所有的病原體都所有抵抗作用,沒有選擇性,是生來就有的,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免疫細胞和免疫器官屬于第三道防線,是后天獲得的,具有選擇性,每一種疫苗只能對相應的疾病有免疫作用,而對其它疾病沒有免疫保護作用,這種免疫稱為特異性免疫,可以自然獲得,也可以通過計劃免疫獲得。通過以上分析,淚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殺死很多進入人眼的病菌。該生理過程屬于第二道免疫防線和非特異性免疫,選項BD符合題意。
考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免疫的概念和特點。【解析】【答案】BD12、BC【分析】解:染色體的組成如圖所示:即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故選:BC.
染色體是細胞核內的容易被堿性顏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物質的載體,它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即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能夠決定生物的某一性狀的片段叫做基因.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掌握染色體的組成.【解析】【答案】BC13、AB【分析】解:A;芽孢不是生殖細胞;只是一個休眠體,形成芽孢只是為了渡過不良的環(huán)境,細菌是通過分裂的方式進行繁殖的,A正確;
B;多數細菌體內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只能以現成的有機物為食,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解者,B正確;
C;真核生物是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包括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青霉、蘑菇、酵母菌屬于真菌;但青霉屬于多細胞真菌,C錯誤;
D;噬菌體是寄生在細菌細胞內的病毒;噬菌體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D錯誤.
故選:AB.
(1)環(huán)境變得不利于細菌生長時;有些細菌能夠形成一個橢圓形的休眠體,叫做芽孢;
(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本質區(qū)別是細胞核有無核膜.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細菌、真菌的結構特點和營養(yǎng)方式.【解析】【答案】AB14、AB【分析】解:AB;異物進入氣管后引起劇烈咳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都是通過神經系統(tǒng)對外界刺激做出的有規(guī)律的反應活動,因此都屬于反射;
C;植物沒有神經系統(tǒng);擺放在陽臺上的花草,莖葉都朝外生長是植物的應激性,不屬于反射;
D;身體有炎癥時;白細胞會聚集到傷口周圍吞噬病菌是一種生理現象,沒有神經系統(tǒng)參與,因此不屬于反射。
反射活動必須通過反射弧來進行;因此異物進入氣管后引起劇烈咳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完成要以反射弧為結構基礎。
故選:AB。
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人或動物通過神經系統(tǒng)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fā)生的有規(guī)律性的反應活動。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反射是指動物通過神經系統(tǒng)對刺激做出有規(guī)律的反應活動【解析】AB15、BD【分析】解:繁殖行為:與動物繁殖有關的行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為;容易青蛙抱對。鳥類遷徙行為:指某種鳥類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規(guī)律的、沿相對固定的路線、定時地在繁殖地區(qū)和越冬地區(qū)之間進行的長距離的往返移居的行為現象。大雁南飛體現了鳥類的季節(jié)節(jié)律即遷徙行為。
故選:BD。
動物所進行的有利于它們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動都是動物的行為;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把動物的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從行為所具有的適應性意義來看;動物的行為分為:取食行為;繁殖行為、防御行為、攻擊行為、遷徙行為、社會行為等。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掌握動物行為概念、特點?!窘馕觥緽D16、CD【分析】
生物進化的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由水生到陸生,由低等到高等.
如圖生命樹,可知植物的進化歷程:動物進化的歷程是:原始的單細胞動物→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而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是:.可見C;D符合題意.
故選:C;D
【解析】【答案】此題主要考查的是生物的進化歷程;可結合進化樹來分析,據此解答.
17、AD【分析】
A、為保護、合理的開發(fā)和利用魚類資源,我們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控制捕魚網眼的大小、在產卵期禁止捕魚等,嚴格執(zhí)行海洋伏季休漁制度可以很好的保護魚類資源.符合題意.
B、一種生物就是一個基因庫,一個物種一旦消失,它所攜帶的基因庫將隨之消失,永不再生,因此我們要保護每一個物種,尤其是珍惜物種.據此可知,大量收集珍稀物種做標本,會破壞珍惜物種,影響生物的多樣性.不符合題意.
C、引進外來物種,一般不引進它的天敵,因此外來物種會大量繁殖,進而影響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會破壞生物的多樣性.不符合題意.
D、破壞棲息地會影響棲息地內生物的生存,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保護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基本措施,立法保護自然保護區(qū)旅游資源,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符合題意.
故選:A;D
【解析】【答案】此題考查的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知識的選擇題;據此答題.
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8、保護易感人群【分析】【解答】此題考查的是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即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要根據傳染病流行的環(huán)節(jié)采取相應的措施,據此答題.傳染病能夠流行必須具備三個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所以,控制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傳染源指的是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是動物;傳播途徑指的是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指的是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因此,學校開展體育活動是為了增強學生體質,提高抵抗力,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故答案為:保護易感人群。
【分析】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不但是主要的考點,應用于生活實際亦可以達到治病防病的實效.19、分解者消費者生產者【分析】【解答】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陽光;空氣、水和土壤等,它們?yōu)樯锾峁┠芰?、營養(yǎng)和生存空間,而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組成,生產者主要指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植物體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消費者主要指各種動物,在促進生物圈中的物質循環(huán)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細菌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們能將動植物殘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歸還無機環(huán)境,促進了物質的循環(huán),藍藻、硫細菌、硝化細菌等,能夠利用光能或化學能將無機物轉變?yōu)閮δ艿挠袡C物滿足自身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要,其營養(yǎng)方式為自養(yǎng),故是生產者,蘑菇、乳酸菌是腐生生活,屬于分解者,大腸桿菌、肺炎雙球菌是寄生性的,屬于消費者。
【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和功能。20、基因相對性狀【分析】【解答】解:性狀是指生物體所有特征的總和.任何生物都有許許多多性狀.有的是形態(tài)結構特征;如豌豆種子的顏色;形狀;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為方式,如狗的攻擊性、服從性等等.因此生物所表現出的形態(tài)特征、生理特點、行為方式稱為性狀;生物的性狀是受基因控制的,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稱為相對性狀,如單眼皮與雙眼皮是同一性狀眼瞼的形狀不同.
故答案為:基因;相對性狀.
【分析】遺傳學中把生物體所表現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等統(tǒng)稱為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稱為相對性狀.如人的單眼皮和雙眼皮.21、骨骨連接骨骼肌【分析】【解答】解:運動系統(tǒng)由骨骼和肌肉組成.骨骼是由多塊骨連接而成.
骨和骨之間的連接叫骨連接.有的骨連接是不能活動的;如腦顱骨各骨之間的連接;有的稍微能活動,如椎骨前方椎體間的連接;還有一種是能活動的,即一般所說的關節(jié),如上肢的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下肢的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等.關節(jié)是骨連接的主要形式.
骨骼肌兩端較細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屬?于結締組織);分別附著在相鄰的兩塊骨上,中間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外面包有結締組織膜,里面有許多血管和神經.能夠收縮和舒張.
故答案為:骨;骨連接;骨骼肌。
【分析】運動系統(tǒng)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骨骼是由骨和骨連接而成的.22、√【分析】解:無性生殖是不經生殖細胞的兩兩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從本質上講,是由體細胞進行的繁殖就是無性生殖.主要種類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營養(yǎng)生殖(嫁接、壓條、扦插等)、組織培養(yǎng)和克隆等.在種植菊和蘆薈的時候,一株植株常常會變成一叢,這時可以把它們分成很多株,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屬于無性生殖.
故答案為:√
無性生殖的關鍵在于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
解題的關鍵是區(qū)別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較為基礎.【解析】√23、略
【分析】
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昆蟲在個體發(fā)育中,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的叫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的幼蟲與成蟲在形態(tài)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如蝶、蚊、蠅、菜粉蝶、蜜蜂,蠶等.
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幼體與成體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發(fā)育成熟,發(fā)育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例如:蜻蜓蟑螂、螻蛄、蟋蟀、蝗蟲等.
(1)甲圖所示蝗蟲的個體發(fā)育過程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幼體與成體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發(fā)育成熟,應屬于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昆蟲有外骨骼,外骨骼可以防止體內水分的過度蒸發(fā)以及支持體內的柔軟器官;外骨骼不能隨著身體的生長而生長,因此有蛻皮現象,這種昆蟲要經過5次蛻皮才能成為成蟲.
(2)乙圖所示蝴蝶的個體發(fā)育過程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的叫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如蚊、蠅、蜜蜂.
(3)甲圖中昆蟲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乙圖中昆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因此甲圖中昆蟲與乙圖中昆蟲相比,區(qū)別是甲圖中昆蟲發(fā)育過程不經過蛹期.
(4)在甲圖所示昆蟲的整個發(fā)育過程中;對農作物危害最嚴重的時期是成蟲,成蟲食量大,活動范圍廣,因此危害大;在乙圖所示昆蟲的整個發(fā)育過程中,對農作物危害最嚴重的時期是幼蟲,幼蟲以植物葉為食危害較大,而成蟲以少量植物汁液為食危害較?。?/p>
故答案為:
(1)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5;外骨骼;可以防止體內水分的過度蒸發(fā)以及支持體內的柔軟器官;
(2)完全變態(tài);蜜蜂;
(3)甲圖中昆蟲發(fā)育過程不經過蛹期;
(4)成蟲;幼蟲.
【解析】【答案】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昆蟲的發(fā)育方式.解答時可以從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和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的特點方面來切入.
24、3月12【分析】【解答】我國的植樹節(jié)開始時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1979年2月23日,我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仍以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jié),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huán)境,造福子孫后代。
【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記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jié)。25、生產者傳粉分解者物質捕食食物鏈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分析】【解答】(1)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者,動物不能直接制造有機物,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叫做消費者,在自然界中作用:維持自然界中生態(tài)平衡;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和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保護區(qū)內的綠色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屬于生產者,動物作為消費者,也起著著重要作用,如蜜蜂能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使植物順利地繁殖后代;
(2)細菌;真菌能夠把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供生產者重新利用被稱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解者,大多數細菌和真菌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解者,它們能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無機鹽,被植物利用,可見,細菌和真菌對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huán)起著重要作用;
(3)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其中任一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正是由于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種生物與環(huán)境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鼠以草為食,蛇以鼠為食,這種吃與被吃的關系稱為捕食,這樣就形成了一條食物鏈;
(4)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我國現已建成許多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的自然保護區(qū)和保護珍稀動植物的自然保護區(qū),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qū)。
【分析】此題為基礎題,解答此題要明確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其中任一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四、判斷題(共4題,共32分)26、×【分析】試題分析: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來防治病蟲害.可以分為以蟲治蟲、以鳥治蟲和以菌治蟲三大類.它是降低雜草和害蟲等有害生物種群密度的一種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種間的相互關系,以一種或一類生物抑制另一種或另一類生物.它的最大優(yōu)點是不污染環(huán)境,是農藥等非生物防治病蟲害方法所不能比的.害蟲的天敵能不斷繁殖后代,長期地控制害蟲,但效果一般較化學防治慢,對急需防治的突發(fā)危害不易快速控制.因此,自然界中所有的農作物害蟲都能用生物防治來消滅的敘述是不正確的.考點:生物防治【解析】【答案】錯27、×【分析】【解答】解:研究發(fā)現;不同的地層中埋藏著不同類型的生物化石:越是古老的地層中發(fā)掘的生物化石結構越簡單;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層中發(fā)掘的生物化石結構越復雜、高等,陸生生物化石越多.這說明生物進化的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所以化石記錄顯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層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復雜、高等,陸生的越多,但是也有簡單的、低等的、水生生物.
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此題可以從化石的概念和化石的分布規(guī)律方面來分析解答.28、×【分析】解:霉菌是由菌絲構成的.營養(yǎng)菌絲深入營養(yǎng)物質內吸收營養(yǎng);直立菌絲(氣生菌絲),生長到一定階段,頂端產生孢子囊,孢子囊有不同的顏色如青霉的是青綠色,曲霉的有黑色;黃色、紅色等.孢子囊內有大量的孢子,孢子落到適宜的環(huán)境就會萌發(fā)生出菌絲,形成新個體.因此“夏天,食品、衣物上會長出青綠色、黑色等霉斑”,這顏色是霉菌孢子囊的顏色而不是霉菌菌絲的顏色,所以題干的說法不正確.
故答案為:×
(1)細菌菌落特征:菌落較??;形狀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為白色.
(2)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較大;菌絲細長;菌落疏松,成絨毛狀、蜘蛛網狀、棉絮狀,無固定大小,多有光澤,不易挑,有時還呈現紅色、褐色、綠色、黑色、黃色等不同的顏色(孢子的顏色).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細菌菌落與真菌菌落的特點.【解析】×29、×【分析】解:細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DNA集中的區(qū)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沒有葉綠體,因此營養(yǎng)方式是異養(yǎng),必須依靠現成的有機物維持生活,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扮演分解者.(只有少數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獲得能量自養(yǎng).)而動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是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植物細胞有葉綠體,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扮演生產者;動物細胞沒有葉綠體,扮演消費者.因此細菌與植物細胞的主要區(qū)別是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和葉綠體.
故答案為:×
細菌無成形的細胞核和葉綠體;營養(yǎng)方式為異養(yǎng).
解題的關鍵是知道細菌無成形的細胞核和葉綠體.【解析】×五、其他(共3題,共18分)30、略
【分析】【解析】
考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發(fā)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題考查的是探究“糖對酵母菌活性的影響”的實驗和酵母菌的營養(yǎng)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條件.解答從發(fā)酵現象;酵母菌的作用;確定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溫度適宜時;葡萄糖被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饅頭、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氣泡產生.
(2)①和②作為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酵母菌,其他條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將有機物(糖;葡萄糖)分解,產生氣體(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設.
(3)酵母菌的營養(yǎng)方式是異養(yǎng)(腐生).酵母菌在溫度適宜時;葡萄糖被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饅頭、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兩支試管為一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沒有白砂糖,因此可選①③兩支試管為一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
(4)①④或①⑤的溫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
(5)在無氧的條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釋放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聞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機物);產生氣體(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要點:酵母菌能將有機物(糖;葡萄糖)分解;產生氣體(二氧化碳)
(3)①③(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
(5)酒精。
(6)將氣球中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氣體是二氧化碳.
點評:此題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發(fā)酵現象、酵母菌的作用,確定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解析】【答案】(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機物)產生氣體(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酵母菌能將有機物(糖;葡萄糖)分解;產生氣體(二氧化碳)(3)①③
(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5)酒精。
(6)將氣球中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氣體是二氧化碳。(或用澄清石灰水檢驗)31、略
【分析】【解析】
考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真菌的形態(tài)結構;營養(yǎng)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點;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驗證酵母菌的發(fā)酵作用和發(fā)酵原理的應用.解答此題結合圖中的現象從酵母菌發(fā)酵現象;發(fā)酵原理和發(fā)酵原理的應用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觀察到瓶中液體出現的現象是有氣泡產生;這是酵母菌分解蔗糖產生的氣體.
(2)酵母菌進行發(fā)酵;分解蔗糖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能使小氣球會膨脹起來.
(3)將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搖勻的目的是使酵母菌和蔗糖充分地接觸.
(4)酵母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營養(yǎng)物質)等.將瓶子放在溫暖的地方;是因為酵母菌發(fā)酵需要適宜的溫度.
(5)發(fā)酵就是有機物在一定溫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類分解成某些產物的過程.酵母菌在有氧氣時;葡萄糖被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用于制作蒸饅頭、面包.沒有氧的情況下,葡萄糖的分解不徹底,產物是酒精、二氧化碳和少量能量,用于釀酒.
故答案為:(1)產生氣泡;(2)小氣球會膨脹起來;因為酵母菌發(fā)酵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3)使酵母菌和蔗糖充分地接觸;(4)酵母菌發(fā)酵需要一定的溫度;(5)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統(tǒng)編版中考語文復習:基礎知識綜合題+默寫題+綜合性學習題+作文題 刷題練習題匯編(含答案解析)
- 甘肅2025年03月甘肅省酒泉市引進662名人才(第一批)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吉林2025年03月長春新區(qū)面向社會公開選聘8名各產業(yè)招商辦公室負責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4月浙江嘉睿公開招聘1人(派遣至海昌街道養(yǎng)老服務中心)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農村住房過戶合同樣本
- 個人購房擔保合同樣本
- 2025年04月九江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公開招聘話務員5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冰廠設備出售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全國青少年禁毒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共109題)
- 出售產品合同標準文本
- 如何培養(yǎng)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社交技能和人際交往能力
- 護工病房護理培訓:針對病房環(huán)境中的護理工作的專項培訓課件
- 健康生活從個人衛(wèi)生做起
- 市政工程(道路)課件
- 中小學科普講座《水與人類生活》公開課教案教學設計課件案例測試練習卷題
- 消化內科病房的醫(y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
- 【提高酒店服務質量的思考:以S酒店為例4700字(論文)】
- 法院保安服務投標方案
- 變壓器鐵芯(夾件)接地電流試驗
- 財務報表分析實訓指導書
- 醫(yī)療器械分類目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