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1頁
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2頁
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3頁
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4頁
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在此卷上答題無效)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福州市高二年級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完卷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友情提示:請將所有答案填寫到答題卡上!請不要錯位、越界答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西周時期,周天子在政治場合多使用私名和官名稱呼臣下。春秋時期,周天子卻常用“伯父”“叔父”“伯舅”等親屬稱謂指代同姓及姻親諸侯國。這一變化表明,春秋時期A.封建官僚制度產生B.宗法血緣關系強化C.周王自身實力衰退D.異姓諸侯勢力消亡2.陽嘉元年(132年),漢順帝接受尚書令左雄的意見,規(guī)定孝廉被舉薦到中央后,儒生測試儒學經術、文吏測試行政文書,“乃得應選”。這表明當時A.尚書臺成為新的行政中樞B.人才選拔標準趨于理性C.科舉制度具有強大生命力D.公文寫作影響官吏晉升3.隋煬帝將首都和陪都所在的大興、長安、洛陽、河南四縣置于全國諸縣之首,其他各縣則綜合考慮政務繁簡及地域主次來確定等級。此舉旨在A.簡化行政層級B.消除地域差異C.遏制豪強勢力D.加強中央集權4.熙寧變法初期,宋神宗陸續(xù)以不同理由罷黜御史中反新法者,并頒布了御史選任、新規(guī),“不拘官職高下”“不限資序”,提拔新進官僚。這種先罷后補的人事變動A.彰顯變法決心B.確保新法成效C.提升御史職權D.激化君相矛盾5.崇禎年間,桐城士人方孔炤任職于兵部職方司時,撰寫《全邊略記》一書,以全局的視野闡述了明廷對女真與蒙古民族政權的戰(zhàn)略得失、北方“九邊”建設問題、東南沿海倭寇的活動情況及海防建設等重要議題。由此可知,方孔炤A.反思明朝滅亡教訓B.踐行經世致用理念C.已經具備國際視野D.維護傳統(tǒng)華夷秩序6.1873年《申報》曾報道:一起盜竊案發(fā)生時,某男士因“恐輪船即開”而“倉皇失措,有奔跑之態(tài)”,被巡捕扭送公堂;該男子出示輪船客票,借助客票上的年、月、日、時自證清白。這表明,當時A.媒體報道左右司法審判B.交通變遷影響社會生活C.民眾普遍具有時間觀念D.無罪推定成為司法準則7.20世紀初,京津一帶金融業(yè)發(fā)展迅速,上海的金融地位相對下降;1927年后,上海地位再次凸顯,從地區(qū)金融中心轉變?yōu)槿珖鹑谥行摹_@一變化直接得益于A.北方社會動蕩B.自身區(qū)位優(yōu)勢C.政治中心轉移D.經濟結構變動8.《紅色中華》作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機關報,載有豐富的圖像資源,如插圖、組圖、地圖、圖表以及刊頭畫等。中央蘇區(qū)其他報刊也有類似現象。這種做法有利于A.開展革命動員B.推進土地改革C.增強民眾信心D.鞏固統(tǒng)一戰(zhàn)線9.建國瓷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由國家組織設計和生產的陶瓷藝術作品,主要用于國家慶典和外交活動,1953年至1955年間還在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qū)展出。據此可知,建國瓷的生產與展出A.塑造新政權的國家形象B.打破西方的外交孤立C.體現藝術與經濟的兼顧D.滿足民眾的用瓷需求10.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中央恢復干部考核制度,引入“績效管理”的理念,提出從“德、能、勤、績”四個方面進行考核,著重考核工作成績。這表明A.干部廉政建設成就顯著B.法治建設進入新階段C.人才考核服務國家戰(zhàn)略D.公務員制度正式形成11.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讓王室成員擔任皇室法官、宰相和財務官等重要官職,并通過嚴格的皇室儀式,使貴族圈融入到中央政府或王室體系中來。此舉旨在A.變革中央機構B.凝聚內部力量C.規(guī)范禮儀制度D.擴大統(tǒng)治基礎12.12世紀中葉,英國推行“司法令狀制度”,利用王室法庭提供的復審機會來監(jiān)督莊園法庭,并設計出各種令狀供自由人購買。這一改革A.旨在保障自由人利益B.鞏固封君封臣制度C.源自資本主義的發(fā)展D.增強王室司法集權13.14世紀,東非摩加迪沙、馬林迪、蒙巴薩、莫桑比克等沿海城市使用黃金、象牙、奴隸與印度的紡織品、中國的瓷器進行交易。這一現象主要緣于A.印度洋貿易的影響B(tài).非洲自然資源豐富C.資本的全球化流動D.奧斯曼帝國的崛起14.1792年后,法國頒布多條法令取締教會的學院和學校,并解散巴黎大學和各皇家科學院,隨后新建了一批以綜合理工、高等師范為代表的“大學?!薄_@一變革A.為法國啟蒙運動儲備人才B.揭開法國工業(yè)革命的序幕C.推動教育的世俗化專業(yè)化D.摧毀舊制度下的宗教勢力15.1925年,古巴共產黨領袖胡里奧撰寫《古巴:一個從未自由的民族》,強調“一個民族如果沒有經濟獨立,他就是一個仆人、一個奴隸,只能依靠他人養(yǎng)活自己?!被诖?,胡里奧呼吁古巴A.推翻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B.將美國視為忠實盟友C.謀求真正的獨立主權D.盡快向社會主義過渡16.1957-1958年,全球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科學家參與了“國際地球物理年”活動。美蘇兩國政府都積極支持南極科考和外層空間探測等相關活動,以展示科技實力。這反映出A.冷戰(zhàn)時期大國博弈的復雜性B.意識形態(tài)對立制約科技進步C.兩極格局下出現多極化趨勢D.經濟全球化加劇大國間競爭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清代名吏判牘七種匯編》記錄了康熙年間廉吏于成龍?zhí)幚淼囊黄鸶<m紛案。案件大致情況如下:村民鄭立仁的耕牛進入了同村顧福寶的田中,吃了顧家的豆苗。顧與鄭爭吵起來,顧家牽走了鄭家的耕牛。地保出面調處,讓鄭家賠償顧家的豆苗,顧家將耕牛歸還鄭家。本來糾紛已經解決,但當地的一個訟師教唆鄭家狀告顧家,將兩家的爭吵說成是顧家群毆鄭家,將顧家牽牛說成是偷竊。于成龍在判詞中苦口婆心告誡鄭家不要聽從訟師的教唆,并以同村之誼應該“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古訓開導鄭家,最后判道:“至耕牛一節(jié),乃照地保調處辦理可也。《易》曰:訟則終兇。本縣非怕事者,爾其知之。”耕牛糾紛案中蘊含著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信息,從中提取兩項信息并分別加以解讀。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一嗣后中外大小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發(fā)憤為雄,以圣賢義理之學,植其根本,又須博采西學之切于時務者,實力講求,以救空疏迂謬之弊。-“明定國是”詔書材料二表1史料研習策略表策略提出問題回答問題求源該史料創(chuàng)作于何時?(1)確證該史料用于研究戊戌變法有何價值?(2)精讀該史料可以用來說明戊戌變法有何局限性?(3)某校學生開展“戊戌變法”的史料研習活動,根據材料完成史料研習策略表。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唐宋時期,政府相繼頒行《貞觀禮》《顯慶禮》《大唐開元禮》《開寶禮》等,國家禮典之盛遠超前代。在建立國家層面的禮制體系的同時,政府也開始將禮制向基層百姓逐漸擴散,地方官員依據禮典導民化俗。一些士大夫也致力于教化百姓,如北宋藍田呂氏家族編撰《鄉(xiāng)約》。朱熹還強調“禮即理”,將天理與禮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由于宋與遼、夏、金的對峙與交往,這些少數民族政權程度不同地采納了漢式五禮制度,中華傳統(tǒng)禮制納入新的血液。-摘編自湯勤?!吨腥A禮制變遷史》材料二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遵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基本原則,推行新式禮儀。中共通過黃陵祭祀典禮,明確表達團結抗戰(zhàn)的民族主義;借助連年舉辦的成吉思汗祭祀典禮,進一步贏得蒙古族同胞的支持與擁護。中共提倡和推行新式婚禮,同時蘭除傳統(tǒng)婚喪禮節(jié)中的迷信成分。不少農村青年舉行婚禮時,胸前佩戴大紅花,向毛主席像與長輩們行鞠躬禮。1946年9月,中共在曲阜孔府舉行祀孔典禮,表達對孔子及其學說的尊重,闡明批判性繼承民族文化遺產的革命意義。-摘編自李俊領《延安時期中共的禮儀建設及其成效》(1)根據材料一,概括唐宋禮制發(fā)展的表現。(8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延安時期中共禮儀建設的特色并簡析其成效。(12分)(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談談對待中華禮制應有的態(tài)度。(4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表2維度概述本體每個文明都有核心價值觀念和行為體系,其獨特的本體特征在歷史發(fā)展中不斷嬗變、凝練、揚棄和豐富。比較比較不同文明的特質、發(fā)展路徑和模式,深化對文明發(fā)展差異性和相通性的認識?;游拿魍ㄟ^交通、交往、交流、聯系和競爭等行為來豐富和完善自身,互動對文明的發(fā)展可能產生正向或負向的影響?;ヨb文明互鑒是有意識地學習和借鑒他者文明的過程。成功的文明互鑒能夠吸收和融合其他文明的優(yōu)秀特質,而失敗的互鑒則可能因為未能根據自身條件進行適當的調整。-摘編自劉景華《文明四論:本體、比較、互動、互鑒》有學者認為,可從多個維度研究文明及文明之間關系。根據材料,任選一個或多個維度,自擬論題,結合所學知識加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闡述充分,表達清晰。)歷史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234568910111213141516答案BDABA4CBDA1CA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8分)示例1信息:顧家牽走了鄭家的耕牛(1分)解讀:中國古代是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耕牛是重要生產資料,官府和民間都非常重視對耕牛的保護。耕牛被牽走對鄭家來說是重大損失,所以引發(fā)更大的鄰里糾紛。(3分)示例2信息:于成龍在判詞中告誡鄭家(1分)解讀:于成龍?zhí)幚戆讣r重視對百姓的道德教化,引用古訓勸導鄰里和睦,引用《易經》警示“訟則終兇”,體現了儒家思想對古代社會的深刻影響。(3分)18.(8分)(1)問題:該史料可以用來研究什么事件?(2分,言之成理即可給分)(2)價值:該史料屬于官方詔書,是研究戊戌變法的一手史料。(2分)(3)局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