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物態(tài)變化》章末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物態(tài)變化》章末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物態(tài)變化》章末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物態(tài)變化》章末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物態(tài)變化》章末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物態(tài)變化》章末測試卷含答案學校: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圖是某同學在探究熱現(xiàn)象實驗中,所得的撕去了一角的圖象,下列關于該圖象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可能是某種液體的沸騰圖像B.可能是某種非晶體的熔化圖像C.若是熔化圖象,AB段內物質為固液共存狀態(tài)D.無論是熔化還是沸騰圖像,即使AB段溫度不變,仍需吸熱2.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大量中華詩詞中蘊藏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對古詩詞中涉及的物態(tài)變化解釋正確的是()A.“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冰融化形成的B.“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雪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C.“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D.“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冰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3.下列與物態(tài)變化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A.蒸發(fā)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fā)生B.水凝固時放出熱量,溫度降低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固形成的D.燒開水時冒出的“白氣”是水汽化形成的4.一位護士實習生取一支消毒的體溫計(剛給一個病人測量過體溫為38℃),直接用它去測量甲、乙兩個病人的體溫,體溫計的示數(shù)分別是38℃和39℃,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的體溫是38℃,乙的體溫是39℃B.甲的體溫一定低于38℃,乙的體溫是39℃C.甲的體溫可能是38℃,乙的體溫是39℃D.因為體溫計使用前沒有向下甩,所以甲、乙兩個病人的體溫無法確定5.如圖所示是某物質的熔化一凝固圖象,根據(jù)圖象得出的信息中,錯誤的是()A.該物質的熔化過程持續(xù)了6minB.EF段表示的是凝固過程,第14min時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C.該物質在FG段是固態(tài)D.該物質是晶體,它的熔點是45℃6.關于生活中常見的熱現(xiàn)象,下列解釋正確的是()A.天氣很冷時,窗戶玻璃內側會出現(xiàn)冰花,這是由于凝固產(chǎn)生的B.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xiàn)“露珠”這是凝華現(xiàn)象,此過程放出熱量C.夏天會看到打開包裝紙的雪糕周圍冒“白氣”,這是雪糕中的冰先升華為水蒸氣后再液化D.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利用的是”干冰”升華,此過程吸收熱量7.下列關于熱現(xiàn)象的解釋正確的是()A.冬天司機在水箱里加點酒精是為了提高液體的凝固點;B.皮膚上涂一些酒精會感到?jīng)鏊且驗榫凭舭l(fā)時放熱;C.凍豆腐里面的小孔是因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D.從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會出現(xiàn)小水滴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8.如圖,飛機飛過蔚藍的天空中會留下一條長長的“尾巴”,這種現(xiàn)象俗稱為“飛機拉煙”.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之一是飛機在飛行過程中排出的“暖濕氣體遇冷”所致,在這一過程中,暖濕氣體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A.熔化 B.液化 C.蒸發(fā) D.升華9.一位經(jīng)驗不足的護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體溫計連續(xù)測了甲、乙、丙三人的體溫,中途沒有將水銀甩下去,結果測得三人的體溫都是39.5℃,有關三人的真實體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三個人體溫都是39.5℃B.甲的體溫一定是39.5℃C.乙、丙兩人的體溫都一定低于39.5℃D.乙、丙兩人的體溫都高于39.5℃二、填空題10.攝氏溫度規(guī)定:標準大氣壓下,的溫度為0℃,的溫度為100℃。11.如圖體溫計的量程是:,分度值為:,示數(shù)是.12.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電熱水壺中裝有適量的水,閉合開關加熱。當水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為℃。玻璃片下表面出現(xiàn)小水珠,這是(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現(xiàn)象。停止加熱,水不能繼續(xù)沸騰,這說明沸騰時需要。13.施行人工降雨時,是飛機在云層里撒干冰(固態(tài)二氧化碳),干冰迅速而吸熱,使云層中水蒸氣急劇遇冷而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漸變大,在下落中又成水滴落下來.(以上均選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14.圖中所示的是分別用溫度計測得的冰和水的溫度,那么冰的溫度是℃。人們常說:“下雪不冷化雪冷”,這是因為下雪后,雪要(物態(tài)變化),要從周圍空氣中熱量,空氣的溫度要降低,這樣我們感到冷。15.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時,當水溫為89℃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水的溫度,5min后水開始沸騰。水沸騰后持續(xù)加熱一段時間。利用記錄的數(shù)據(jù)繪制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從圖象可知,隨著時間增加,水在沸騰時溫度(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水的沸點是℃。此時實驗室的氣壓(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個標準大氣壓。三、實驗探究題16.圖1所示是探究海波的熔化和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以下問題:(1)兩次實驗中實驗器材的組裝順序都應是(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為探究“水的沸騰”,應選擇的實驗裝置是圖(選填“甲”或“乙”);(3)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則水的沸點是℃,當時的大氣壓(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標準大氣壓;(4)撤去酒精燈后,發(fā)現(xiàn)水未立即停止沸騰,其原因是。17.小聰在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分別在燒杯和試管中放入適量的碎冰,并各放了一支溫度計,組成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完成下面的探究實驗。(1)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溫度計和。安裝實驗器材時,小聰應按照(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2)實驗中應用(選填“顆粒較大”或“顆粒較小”)的碎冰,用“水浴法”加熱的目的是;(3)實驗過程中A、B兩個溫度計的示數(shù)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通過分析圖像可知,(選填“實”或“虛”)線是試管內碎冰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第7min時燒杯內的碎冰處于態(tài),此時試管內的碎冰(選填“能”或“不能”)熔化;(4)通過實驗可以得出晶體熔化的條件:溫度達到熔點,。參考答案與解析1.【答案】B2.【答案】C3.【答案】A【解析】【解答】A、蒸發(fā)是沒有溫度要求的,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會發(fā)生蒸發(fā)。A符合題意。B、水在凝固過程中,放出熱量,溫度不變。B不符合題意。C、霜是固態(tài)的小冰晶,是由水蒸氣快速放熱直接變成了固態(tài)形成的。C不符合題意。D、用水壺燒水時,水沸騰后,從壺嘴里冒出“白氣”,是壺嘴里冒出的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xiàn)象。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痉治觥空舭l(fā)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水凝固時溫度保持不變,霜是凝華現(xiàn)象,“白氣”是小液滴,形成過程是液化現(xiàn)象.4.【答案】C【解析】【解答】用示數(shù)為38℃的體溫計測量體溫時,如果測得結果為38℃,實際體溫不超過38℃,可能剛好是38℃,也可能低于38℃;測量結果為39℃,則溫度為39℃,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

【分析】體溫計測量低溫時,液柱不下降,測量高溫時,液柱上升。5.【答案】A6.【答案】D【解析】【解答】A.天氣很冷時,窗戶玻璃內側會出現(xiàn)冰花,這是由于屋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凝華產(chǎn)生的,A不符合題意;B.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xiàn)“露珠”這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B不符合題意;C.夏天會看到打開包裝紙的雪糕周圍冒“白氣”,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雪糕液化形成的,C不符合題意;D.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的熱量使周圍溫度環(huán)境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降雨,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分析】液化:物質從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液化現(xiàn)象如:“白氣”、霧、等)

升華和凝華:物質從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叫升華,要吸熱;而物質從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叫凝華,要放熱。7.【答案】C【解析】【解答】A.冬天司機在水箱里加點酒精是為了降低液體的凝固點,故A錯誤;

B.皮膚上涂一些酒精會感到?jīng)鏊且驗榫凭舭l(fā)時吸熱,故B錯誤;

C.凍豆腐里面的小孔是因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故C正確;

D.從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會出現(xiàn)小水滴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故D錯誤。

故選C。

【分析】根據(jù)物質的初始態(tài)和終末態(tài)確定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8.【答案】B【解析】【解答】飛機飛過蔚藍的天空中會留下一條長長的“尾巴”,這個“尾巴”是小水珠,它是暖濕氣體遇冷所致,而物質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稱為液化,故這是物態(tài)變化中的液化現(xiàn)象,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物質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做液化.暖濕的氣體具有大量的水蒸氣,水蒸氣遇冷會液化變成小水珠,這是我們看到的“白氣”.9.【答案】B【解析】【解答】解:甲的體溫等于39.5℃,因為甲測體溫前用的是甩好的體溫計,所以,結果準確.給乙和丙測量時沒甩體溫計,結果不一定準確,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甲的體溫.故選:B.【分析】由于體溫計的特殊構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細的縮口,在離開人體讀數(shù)時,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應用力甩一下.用沒甩的體溫計測體溫時,如果被測的溫度比原先高,則讀數(shù)準確,如果被測的體溫比原先低,則仍然是原先的讀數(shù).10.【答案】冰水混合物;沸水【解析】【解答】攝氏溫度規(guī)定: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沸水的溫度為100℃。

【分析】根據(jù)攝氏溫標的規(guī)定解答。11.【答案】35~42℃;0.1℃;37.6℃【解析】【解答】解:即便是生病,人的體溫一般也不會超過35~42℃的范圍,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35~42℃.明確一個大格和一個小格代表的示數(shù),讀數(shù)時從絕對值小的向絕對值大的讀.故本題的答案為:35~42℃,0.1℃,37.6℃【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人的體溫一般也不會超過35~42℃的范圍,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35~42℃,以及體溫計的分度值是1℃.12.【答案】98;液化;吸熱13.【答案】升華;凝華;熔化【解析】【解答】解:干冰即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在常溫下,干冰很易升華為氣態(tài),此過程中吸熱,從而起到降溫作用;水蒸氣遇冷會凝華為小冰晶;小冰晶下落后熔化為水即形成雨;故答案為:升華;凝華;熔化.【分析】(1)在一定條件下,物體的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之間會發(fā)生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態(tài)變化;(2)物質由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叫凝華,物質由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叫升華;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液化,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叫汽化;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熔化,由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叫凝固.(3)六種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tài)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14.【答案】-22;熔化;吸收【解析】【解答】冰的溫度在0℃以下,由圖可知甲圖為冰的示數(shù),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冰的溫度是-22℃?!跋卵┎焕浠├洹?,這是因為下雪后,雪要熔化,要從周圍空氣中吸收熱量,空氣的溫度要降低,這樣我們感到冷。

【分析】通過觀察溫度計明確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再進行讀數(shù)即可;物體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稱為熔化,熔化吸熱。15.【答案】不變;99;低于【解析】【解答】(1)(2)水5min后水開始沸騰,由圖像可知,水在5min后溫度一直保持99℃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就是水的沸點;故水在沸騰時溫度不變,沸點是99℃;

(3)1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此時水的沸點是99℃,說明當?shù)卮髿鈮旱陀?個標準大氣壓。

故答案為:不變;99;低于。

【分析】液體沸騰的特點:持續(xù)吸熱、溫度不變;液體沸點與大氣壓的關系:大氣壓越大,沸點越高。16.【答案】(1)自下而上(2)乙(3)99;小于(4)石棉網(wǎng)有余溫【解析】【解答】(1)酒精燈需用外焰加熱,所以要放好酒精燈,再固定鐵圈的高度;而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沒到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燒杯后,再調節(jié)溫度計的高度,因此必須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2)根據(jù)探究“水的沸騰”實驗和探究“海波的熔化”實驗的要求可以對裝置做出選擇,水的沸騰實驗可將水直接放入燒杯加熱,并不需要放入試管中加熱。故答案為:圖乙。(3)圖丙中,溫度計的液面在“零上”,分度值為1℃,沸騰時溫度可從溫度計上讀出為99℃。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由于水的沸點隨外界大氣壓的增大而升高,所以此時的氣壓小于1個標準大氣壓。(4)撤去酒精燈后,由于石棉網(wǎng)有余溫,石棉網(wǎng)與燒杯底的溫度高于水的沸點,所以水能繼續(xù)吸熱,水未立即停止沸騰?!痉治觥浚?)探究熔化規(guī)律和沸騰規(guī)律時,組裝器材從下到上;

(2)探究沸騰規(guī)律時,利用酒精燈加熱液體;

(3)根據(jù)溫度計液柱位置,測量溫度;液體的的沸點和大氣壓有關;

(4)撤去酒精燈,石棉網(wǎng)溫度高,繼續(xù)放熱,液體可以吸熱沸騰。17.【答案】停表;自下而上;顆粒較??;使物質受熱均勻;虛;固液共存;不能;繼續(xù)吸熱【解析】【解答】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時,(1)實驗中,每隔相同的時間記錄一次溫度,測量工具需要溫度計和停表。由于要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碰到燒杯底,組裝器材,應自下而上;(2)實驗時,用較小顆粒的碎冰,用水浴法進行加熱,使碎冰的受熱均勻;(3)圖乙中,實線溫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