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②存在特點: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4.基因就是通過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來表達自己所包含的遺傳信息,從而控制生物個體的性狀的。5.基因雖然能控制生物性狀,但也不能控制生物體的全部生命活動。有很多性狀表現(xiàn)是由基因和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一種生物全部的不同基因所組成的一套基因,就是這種生物的基因組。第3節(jié)性狀遺傳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1.等位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在體細胞中是成對存在的,在成對的基因中兩個的基因,稱為等位基因。2.顯性基因:在等位基因中,一個基因是占主導地位的,會掩蓋另外一個基因的作用,使其沒有表現(xiàn),這樣能得到表現(xiàn)的基因稱為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常用大寫的字母表示,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3.隱性基因:在等位基因中,沒有表現(xiàn)出的基因,控制隱性性狀,常用小寫的英文字母表示,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4.在等位基因中,兩個相同的基因,稱為純合子。5.基因型:在遺傳學中,生物個體的基因組成,如AA、aa和Aa等。表現(xiàn)型:生物個體的某一具體的性狀表現(xiàn),如有耳垂、無耳垂等。6.產生生殖細胞時,體細胞中成對的基因會隨著成對的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開,分別進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細胞中,受精卵中的成對基因,一個來自父方,—個來自母方。7.在生物的傳宗接代過程中,配子是聯(lián)系上下代的橋梁,是傳遞遺傳物質的唯一媒介,基因可以隨配子代代相傳。第4節(jié)性別和性別決定1.人類染色體數(shù)量:體細胞中有23對對。體細胞染色體組成:22對常染色體+1對性染色體。男性性染色體:一條是X染色體,另一條是Y染色體。女性一對性染色體都是X染色體。2.生殖細胞類型:①卵細胞:22條常染色體+1條X染色體②精子:22條常染色體+1條X染色體或1條Y染色體。XXX女孩3.性別決定XXX女孩產生精子父親(性染色體:XY)產生精子父親(性染色體:XY)YYXY產生卵細胞男孩XY產生卵細胞男孩X母親(性染色體:XX)X母親(性染色體:XX)4.生男生女決定于卵細胞與哪種類型的精子結合,機會是均等的。第5節(jié)遺傳與環(huán)境1.一般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不易使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表現(xiàn)型則容易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表現(xiàn)型是基因型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2.可遺傳的變異是由遺傳物質,也就是基因組成發(fā)生改變,會影響到生物體的新陳代謝過程,從而引起性狀的變異。2.不可遺傳的變異:不涉及遺傳物質的改變,僅僅是由環(huán)境直接作用于生物體的新陳代謝過程。3.環(huán)境變化能夠引起生物變異。當它引起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時,產生的變異是可遺傳的;否則,產生的變異是不可遺傳的。第6節(jié)遺傳病和人類健康1.遺傳病遺傳病內容概念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疾病特點致病基因通過配子傳遞給后代危害遺傳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質,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據(jù)研究,我們所有人都是遺傳病基因的攜帶者,每個人的全部基因中都可能有5-6個致病基因,其中某個基因貯存的遺傳信息一旦表達,就會表現(xiàn)出相應的遺傳病癥。3.近親:兩個人在幾代之內曾有共同祖先。4.近親結婚①概念:三代之內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②危害:近親結婚時,夫婦雙方攜帶的隱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時傳遞給子女,大大提高了隱性遺傳病的發(fā)病率。③婚姻法規(guī)定: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或“患有醫(y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男女結婚。5.遺傳咨詢意義:能夠有效地降低遺傳病發(fā)病率,改善遺傳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提高人口素質。疑難點1:性狀遺傳的物質基礎疑難2:性狀遺傳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判斷性狀顯隱性的技巧:“無中生有,有為隱性”,親代性狀相同,子代中新出現(xiàn)的性狀就是隱性性狀;親代傳給子代的不是性狀,是控制性狀表達的基因,生殖細胞是基因傳遞的“橋梁”。本章的主要考點:遺傳和變異現(xiàn)象;性狀遺傳的物質基礎;性狀遺傳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遺傳和變異現(xiàn)象多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性狀遺傳的物質基礎部分要注意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在學習時可以借助思維導圖或者概念圖學習,性狀遺傳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多以非選擇題的形式考查,考查頻率很高,要注意概率的計算。第20章生物的遺傳與變異第1節(jié)生命的起源一、神創(chuàng)論、自然發(fā)生論、生生論、宇宙生命論1.神創(chuàng)論的觀點是:生命是由神或上帝創(chuàng)造的。2.自然發(fā)生論的觀點是: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質隨時自發(fā)地發(fā)生的。3.意大利醫(yī)生雷迪改進實驗后,結果,有網罩的瓶里腐肉不能生蛆,無網罩的瓶里腐肉生蛆,說明蛆不是自發(fā)產生的,而是源于蒼蠅產的卵,該實驗推翻自然發(fā)生論的基本觀點。4.為了研究生命能否自然發(fā)生的問題,19世紀60年代,法國學者巴斯德進行了著名的“鵝頸燒瓶”實驗。實驗結果使人們堅信:“生物只能來源于_生物,非生命物質絕對不能隨時自發(fā)地產生新生命”,這一觀點被稱為“生生論”。5.宇宙生命論的觀點是:宇宙中其他星球可能有生命存在,地球上的生命來源于其他星球二、化學進化論6.化學進化論的觀點是:在原始地球條件下,由非生命物質_演變?yōu)樵忌幕瘜W進化,是經過漫長的時間才實現(xiàn)的。其過程為:在原始地球條件下,原始大氣(沒有氧氣)的各種成分在紫外線、閃電、熱能和宇宙射線的激發(fā)下,各種成分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有機小分子,這些有機小分子隨著雨水匯入到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有機小分子經過長期演變,最終形成最簡單的原始生命形式。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誕生的搖籃。7.1953年美國科學家米勒設計了一個模擬原始地球條件的實驗裝置,進行了實驗并獲得成功。該實驗證明了在類似于原始地球的條件下,從無機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機小分子,是解釋化學進化論的最關鍵步驟。生物的進化一、化石為生物進化提供直接證據(jù)1.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的_遺體、遺物和遺跡。 2.化石記錄顯示:形成早的古老地層中,化石生物種類少,結構簡單而低等;形成晚的地層中,化石生物種類多_,結構復雜_而高等_。3.地球上的生物是經歷了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發(fā)展變化的,其總的進化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_高等 ,從水生到 陸生 4.始祖鳥和古鳥化石的發(fā)現(xiàn),為鳥類起源于古代的爬行類動物提供了證據(jù)。二、化石記錄了地球上的生命史5.化石記錄了地球上的生命史:①古生代的植物早期是藻類,中期是裸蕨,后期是蕨類。動物則是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和昆蟲;②中生代時裸子植物和爬行動物繁盛,哺乳類和鳥類開始出現(xiàn);③新生代時哺乳類_和鳥類成為占優(yōu)勢的陸地脊椎動物,被子植物則成為占優(yōu)勢的陸地植物。年~400萬年前,靈長類動物的一支進化為人類。三、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合理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6.英國著名的博物學家達爾文于1859年發(fā)表巨著《物種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選擇_學說為核心的生物進化理論。7、環(huán)境的定向選擇作用決定著生物進化的 方向8.自然選擇是通過生存競爭 實現(xiàn)的,生物的 多樣性_和__適應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第3節(jié)人類的起源與進化一、類人猿與人類有極為相似的特征1.現(xiàn)代類人猿包括:長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2.現(xiàn)代類人猿與人類不僅在形態(tài)、面部表情_、身體結構_等方面有相似的特征,而且有許多相似的行為表現(xiàn)。二、直立行走是人類祖先與猿分界的重要標志3.在距今3000萬年~1000萬年前的非洲森林中,樹棲生活的森林古猿。后來,由于造山運動和氣候的劇烈變化,迫使一些古猿成群地轉向地面生活,最終進化為人類的最早祖先;仍然樹棲生活在森林中的一些古猿,則進化為現(xiàn)代類人猿的祖先。三、人類進化分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等階段4.1871年,達爾文就提出“人類的誕生地可能是在非洲_”的觀點。5.人類進化的歷程可分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6.南方古猿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兩足行走的原始人類,他們的腦容量與現(xiàn)代類人猿相當。能人能夠制造和使用_工具,其平均腦容量約為700mL。直立人會用火和使用更先進的工具。智人的腦容量與現(xiàn)代人相當。四、現(xiàn)代人可劃分為4個人種7.人類的遷移能力很強,智人已分布到不同大洲的不同地區(qū),按膚色和鼻形等逐漸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征。根據(jù)這些特征,將現(xiàn)代人劃分為4個人種:蒙古利亞人、高加索人_、尼格羅人和澳大利亞人。中國人屬于古:蒙古利亞人第21章物種的多樣性第1節(jié)生物的分類一、根據(jù)生物的某些特征將其進行分類1.以生物性狀差異的程度和親緣關系的遠近為依據(jù),生物學家將地球上現(xiàn)存的生物依次分為:界、門、綱、目、科、屬、種7個等級,其中,種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2.在生物的分類等級中,分類單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多,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就越遠__,相同的特征越 少 二、依據(jù)生物的特征來編制生物檢索表3.在生物檢索表中,將某一性狀特征分為對立的兩類,具有相似性狀的生物歸為一類,與該性狀特征相異的生物歸為另一類,特征相反的兩類性狀相對排列_;然后,在每個類別中再尋找另外一些特征,依據(jù)新的性狀差異繼續(xù)歸類、相對排列,直到確定出不同種生物的分類地位為止。三、雙名法統(tǒng)一了生物的命名法4.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亂,便于研究、交流和開發(fā)利用,瑞典科學家林奈于1753年創(chuàng)立了雙名法 學名由兩個詞組成:第一個詞為屬名,第二個詞為種名四、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為五大類群5.20世紀以來,隨著生物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很多生物學家認可將生物分為五大類群: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 植物界、真菌界 和 動物界。其中,原核生物界 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其他的四界具有真正的細胞核,稱為真核生物第2節(jié)原生生物的主要類群一、原生生物是能攝取食物的原生生物1.原生動物是結構較簡單的一類原生生物,整個身體由_-_個細胞構成。這個細胞能從周圍環(huán)境中攝取食物,能完成全部的生理功能。2.原生動物分布很廣,一般生活在淡水、海水和潮濕的土壤中,少數(shù)寄生在人和動植物體內。二、藻類是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原生生物3.藻類細胞里都含有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能進行光合作用。有些藻類還含有 藻黃素、藻紅素或 藻藍素 等。 4.藻類是一種低等的生物,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但它們都沒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由起固定作用的根狀物和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狀體構成。5.藻類的光合作用不僅為其他水生生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氧氣_,而且是大氣中氧的重要來源;許多海藻還是食品以及醫(yī)藥和工業(yè)提取碘的重要原料;有些藻類水域是否被污染 的指示生物。第3節(jié)植物的主要類群一、苔蘚植物個體矮小,密集生長于潮濕環(huán)境1.苔蘚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濕的陸地環(huán)境中,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莖和葉的分化,但莖中沒有輸導組織,葉中也沒有葉脈,葉片除光合作用外,還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沒有真正的根,它們的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2.苔蘚植物可作為監(jiān)測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同時也是植物界的拓荒者,與土壤的形成有密切關系。二、蕨類植物出現(xiàn)輸導組織,適應陸地生活3.蕨類植物生活在陰濕環(huán)境中,具有根、莖、葉等器官,并有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比苔蘚植物高大,進行孢子生殖。煤炭就是由大量的古代蕨類_植物所形成的。三、種子植物主要以種子繁殖4.植物界最高等的類群是種子植物,它們有兩個基本特征:(1)體內有維管組織——韌皮部 和 木質部 (2)能產生種子_并用種子繁殖。5.此類植物可分為 裸子植物和 被子植物。 6.裸子植物的種子 裸露 ,外層沒有 果皮包被。有“裸子植物的故鄉(xiāng)”之稱的國家是中國7.被子植物的種子外層有 果皮 包被,可分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多為 平行脈,花 瓣為3或3的倍數(shù);雙子葉植物多為網狀脈,花瓣為4、5或4、5的倍數(shù)。第4節(jié)動物的主要類群一、無頸椎動物一、地球上現(xiàn)存的動物分成兩大類:1.一類是身體里沒有脊椎骨的動物,叫作無脊椎動物,如蚯蚓,蛔蟲等;一類是身體里有脊椎骨的動物,叫作脊椎動物,如魚、龜、鶴和野兔等。無脊椎動物又分為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蟲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節(jié)肢動物、棘皮動物等類群;脊椎動物分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_和哺乳類等。二、腔腸動物2.腔腸動物是一類水生的多細胞動物,身體由兩層細胞及其圍成的一個消化腔組成,呈輻射對稱;絕大多數(shù)生活在海洋中。3.水螅生活在清澈的溪流和池沼中,一端附著在水草、石塊其他物體上,另一端游離口的周圍有一圈細長的觸手_。4.常見的腔腸動物有水螅、水母、海蜇、珊瑚蟲和 ???。 三、扁形動物5.常見的扁形動物有渦蟲、絳蟲、血吸蟲等。6.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背腹扁平,兩側對稱,有口無肛門。 四、線蟲動物7.線蟲動物的身體呈細長的圓柱形,兩端逐漸變細,體內有完整的消化道,前端有口_,后端有肛門8.寄生性的線蟲動物可以寄生在人體_、動物和植物的各種器官內,危害較大。 9.蛔蟲、蟯蟲是人體較常見的腸道寄生線蟲。五、軟體動物10.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柔軟,分為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全自動婦女衛(wèi)生巾機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創(chuàng)新醫(yī)療科技在商業(yè)地產中的應用
- 云計算下的患者信息管理提升醫(yī)療效率的必由之路
- 利用區(qū)塊鏈技術實現(xiàn)辦公文檔的安全存儲與共享
- 健康管理項目中的醫(yī)患溝通挑戰(zhàn)與機遇
- 國際貸款擔保合同協(xié)議
- 夫妻對賭協(xié)議書范本
- 地皮空地出租合同協(xié)議
- 大宗采購酒水合同協(xié)議
- 工地租賃轎車合同協(xié)議
- 風力發(fā)電項目合作框架協(xié)議
- 2025-2030中國PH傳感器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福建詔安閩投光伏發(fā)電有限公司招聘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黑龍江牡丹江中考滿分作文《以熱忱心報家國》
- 文件打印流程表格:文件打印申請、審核流程
- 考古調查勘探輔助工程方案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電位滴定法課件
- 歷年計算機二級MS-Office考試真題題庫大全-下(500題)
- 2024年AI大模型產業(yè)發(fā)展與應用研究報告
- Agent視域下的人工智能賦能作戰(zhàn)系統(tǒng)
- 泌尿外科護理新進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