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十二當今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的發(fā)展趨勢板塊三現代史部分知識框架內容索引考點知識夯實考向命題研析壓軸大題導練考點知識夯實考點一兩極格局與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1.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1)原因①美蘇戰(zhàn)時同盟關系破裂,國家利益和社會制度沖突。②西歐普遍衰落,美蘇實力增強,爭奪世界霸權。(2)表現國家領域美國蘇聯政治杜魯門主義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經濟馬歇爾計劃經濟互助委員會軍事北約組織華約組織德國分裂、朝鮮戰(zhàn)爭、越南戰(zhàn)爭(3)影響:一方面加劇世界緊張局勢,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zhàn)的發(fā)生。2.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1)過程①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世界有了統(tǒng)一的國際貨幣體系。②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成立,建立起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貿易體系。③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關貿總協定”,構成了調整世界經濟貿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2)影響①確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國對外經濟擴張。②一定程度上穩(wěn)定了世界經濟秩序,促進了世界貿易。③順應了經濟全球化趨勢,反映了世界經濟向體系化、制度化方向發(fā)展。[重點深化]
兩極格局對峙局面的特點陣線分明美蘇及其盟國互相爭奪和對抗,陣線比較分明和穩(wěn)定主導力量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作為對立雙方的盟主,在國際事務中起著主導作用斗爭方式冷戰(zhàn)是斗爭的主要方式,表現為政治上的對抗、軍事上的對峙、意識形態(tài)上的對立和經濟上的割據主要矛盾體現兩種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每個陣營內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終仍要服從美蘇戰(zhàn)略利益的大局對峙地區(qū)歐洲是美蘇雙方最重要的爭奪地區(qū);亞洲是各自勢力范圍的交界地區(qū),特別是處于美國對蘇聯進行全球性遏制的包圍圈上;美洲則直接觸及美國的國家利益與國家安全對峙影響美蘇兩國為了達到稱霸世界的目的,長期對抗,造成世界局勢動蕩不安,損害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利益,嚴重影響了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也人為地把世界分裂成兩部分,與整體世界發(fā)展的歷史趨勢背道而馳真題導練抓題眼答案(2017·新課標全國Ⅰ卷,34)如圖是蘇聯時期的一幅漫畫《又是斯大林格勒》。該漫畫表明A.外國對蘇俄的武裝干涉徹底失敗B.蘇聯在帝國主義包圍中仍實現工業(yè)化C.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蘇聯經濟建設并未停滯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蘇聯經濟的發(fā)展抓題眼
漫畫中幾個人在聽到無線電廣播內容——“斯大林格勒水力發(fā)電站開始建設”后被“嚇倒”,說明這一時期蘇聯進行經濟建設引起了它的“敵人”的恐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對蘇聯推行了“遏制”政策?!虒c訓練1.與杜魯門主義相比,馬歇爾計劃“刪掉”了“關于共產主義的明確提法”,強調“計劃”的目標是“戰(zhàn)勝饑餓、貧困和混亂”。這表明“馬歇爾計劃”A.與杜魯門主義手段相同B.是更隱蔽的杜魯門主義C.徹底顛覆了杜魯門主義D.與杜魯門主義的目的不一致√答案解析解析
杜魯門主義提出以“遏制共產主義”作為國家政治意識形態(tài)和對外政策的指導思想,馬歇爾計劃是經濟手段,故A項錯誤;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的一次運用,實質都是遏制蘇聯,穩(wěn)定資本主義秩序,確立美國的霸主地位,根據材料中馬歇爾計劃“刪掉”了“關于共產主義的明確提法”,由此可知馬歇爾計劃更為隱蔽的特點,故B項正確;馬歇爾計劃與杜魯門主義實質相同,故C項錯誤;馬歇爾計劃與杜魯門主義的目的都是實現美國的稱霸,故D項錯誤。答案解析2.(2018·江南十校聯考)20世紀70年代,國際社會實行浮動匯率和黃金的貨幣化,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崩潰,國際貨幣體系呈現多元化趨勢。對這一現象理解正確的是A.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根源是其本身不可調和的矛盾B.國際貨幣多元化的“多元”與世界經濟多元化的“多元”呈現一致性C.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美元不再是世界各國主要的儲備貨幣D.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實際上是對金融市場有序性的否定√解析
1973年隨著西歐、日本經濟的發(fā)展,沖擊了美國的經濟地位,所以導致美國的黃金儲備實力與其經濟發(fā)展不一致,最終不得不宣布美元貶值,故A項正確;貨幣“多元”指的是多種貨幣充當世界貨幣,而經濟的多元化指的是多極經濟力量的發(fā)展,不具有一致性,故B項錯誤;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后,美元仍是重要的國際貨幣,故C項錯誤;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是美元占主導地位的解體,不是對金融市場有序性的否定,故D項錯誤??键c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發(fā)展趨勢1.多極化趨勢的出現(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1)表現①歐洲走向聯合:法德和解,歐洲共同體成立。②日本崛起: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力爭成為政治大國。③第三世界國家:發(fā)起不結盟運動。④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迅速。(2)影響①有利于世界和平、穩(wěn)定與發(fā)展。②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符合國際民主化的潮流。③有利于促進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協調平衡發(fā)展,世界的多樣性得到尊重。2.多極化趨勢的加強(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1)原因: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的推動。(2)表現①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極力構筑以自己為主導的單極世界。②歐洲: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國際地位提高。③日本:加快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的步伐。④俄羅斯:擁有可以與美國匹敵的軍事力量。⑤中國:中國的國際地位與影響力日益提高,在國際舞臺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3)特點:暫時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多極化趨勢加強。[重點深化]
對世界政治格局演變的認識(1)一種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種力量經過不斷消長變化和重新分化組合,從量變逐漸發(fā)展到質變,構成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均勢的結果。一種世界格局的解體,則是這種穩(wěn)定的均勢被打破,再也無法保持下去的具體表現。(2)對世界政治格局演變的認識①促使國際格局變化和國際關系中心舞臺轉移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產力的發(fā)展和變化;國家之間斗爭的焦點是以經濟和科技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的較量,誰在綜合國力的較量中取得勝利,誰就能成為多極中的一極。②國家利益是處理國際關系的根本出發(fā)點。③國際經濟關系是最基本活躍的因素,影響著國際政治關系和文化關系的發(fā)展變化。真題導練抓題眼答案(2018·江蘇卷,19)20世紀60年代末,在世界貿易總額中,西歐國家僅歐共體六國所占比例就超過39%,美國同期從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業(yè)生產中,1951年至1970年,西歐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國同期則由48.6%降至37.8%。據此可知,西歐經濟的發(fā)展A.促進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 B.強化了歐洲為主導的世界格局C.緩和了西歐國家與美國的矛盾 D.推動了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演進找錯點√抓題眼材料反映的是歐共體和美國在世界經濟地位中的消長情況。歐共體的增長和美國經濟實力的下降沖擊美蘇兩極格局。找錯點
A項錯在“促進”建立,其早已建立;B項錯在“歐洲為主導”,此時的世界格局為美蘇主導;C項“緩和了”不對,歐共體的實力增強,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只會加劇二者矛盾。對點訓練3.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說:“如果我們歐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變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話……歐洲的聯合是絕對必要的。沒有政治上的一致,歐洲各國人民將淪為超級大國的附庸……必須在聯合起來的歐洲建立第三種力量?!逼渲荚趶娬{A.歐洲聯合是擺脫困境的必然出路B.戰(zhàn)后歐洲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趨勢C.歐洲聯合的關鍵是政治上的聯合D.歐洲聯合起來可與美蘇分庭抗禮答案解析√解析
材料強調歐洲聯合的重要性,否則“將淪為超級大國的附庸”,歐洲聯合是擺脫困境的必然出路,故A項正確;材料強調歐洲聯合是可以改變歐洲衰落趨勢的,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歐洲聯合的關鍵,故C項錯誤;材料強調歐洲聯合是為了擺脫“淪為超級大國的附庸”,而非與美蘇分庭抗禮,故D項錯誤。4.有學者認為,世界正在從根本上發(fā)生變化,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地緣政治權勢與地緣經濟實力正在同時從發(fā)展中國家,從西方向東方轉移。這主要反映出當今世界A.多極化趨勢日益明顯B.政治經濟聯系日益加強C.發(fā)展中國家日益貧困D.區(qū)域集團化取代全球化√答案解析解析
根據材料“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地緣政治權勢與地緣經濟實力正在同時從發(fā)展中國家,從西方向東方轉移”可知,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強,故A項正確;政治經濟聯系加強材料無從體現,故B項錯誤;發(fā)展中國家日益貧困材料中缺乏論據,故C項錯誤;區(qū)域集團化取代全球化論述本身就不符合史實,故D項錯誤??键c三世界經濟的區(qū)域集團化和全球化1.世界經濟的區(qū)域集團化(1)歐盟:1993年成立,歐洲政治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加快,是合作程度最高的區(qū)域化組織;提高了歐洲的國際政治地位;有利于推動世界朝多極化方向發(fā)展。(2)北美自由貿易區(qū):第一個由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組成的經濟貿易集團;增強了國際競爭力和區(qū)域經濟實力。(3)亞太經合組織:是當今范圍最廣、規(guī)模最大的區(qū)域性經濟合作組織;促進了地區(qū)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和經濟技術合作。2.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1)原因:科技發(fā)展(物質基礎和根本推動力);交通運輸和信息技術(技術手段);跨國公司和各種國際組織(推動者);兩極格局結束(消除障礙);絕大多數國家實行市場經濟體制(有利條件)。(2)評價①對世界: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和繁榮,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②對發(fā)達國家:發(fā)達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占主導地位,成為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③對發(fā)展中國家:有利于吸引外資、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開拓國際市場;但在國際競爭中處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著空前的壓力和挑戰(zhàn)。[重點深化]
區(qū)域經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的關系(1)兩者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在發(fā)展中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共同形成對世界經濟、政治及國際關系的影響。(2)區(qū)域經濟集團化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經階段或初級形態(tài),經濟全球化是區(qū)域經濟集團化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它們在性質上是一致的,只是程度上有所區(qū)別;實際上,全球化有時更多地表現為地區(qū)化,并由地區(qū)化所帶動。但要注意,區(qū)域經濟集團化在集團外具有排他性,所提供的優(yōu)惠是一種特殊的只向成員提供的優(yōu)惠,這種優(yōu)惠是不向非成員提供的。(3)區(qū)域經濟集團化對經濟全球化有促進和阻礙的雙重作用,但總體上看促進大于阻礙。1.(2018·江蘇卷,20)西方學者弗里德曼認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擋的市場一體化,民族國家發(fā)展和科技進步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時全球化也會使某些國家遭到不公正對待并遠遠落在后面,從而在這些國家出現強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該學者A.指出了全球化帶來的利弊 B.批評現存的反全球化思潮C.強調了全球化的消極作用 D.提出了應對全球化的策略真題導練√抓題眼答案找錯點抓題眼弗里德曼對全球化的認識是客觀的,辯證地指出全球化對市場和科技發(fā)展的積極作用,也指出會使某些國家遭到不公正對待而更加落后。找錯點材料只是敘述了弗里德曼對全球化現象的一種客觀認識,沒有體現出他對反全球化思潮的肯定或否定的態(tài)度,也沒有提出什么應對策略。2.(2017·江蘇卷,19)當前,人們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詞時,往往沒有將“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經濟全球化”進行明確區(qū)分,而是將特定和有限度的“經濟全球化”省略為“全球化”。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目前A.人們對全球化的理解邏輯混亂 B.全球化主要表現為經濟全球化C.全球化的政治意圖被刻意淡化 D.全球化的經濟意義被刻意彰顯√抓題眼答案找錯點抓題眼人們之所以將“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經濟全球化”不加區(qū)別地用“全球化”表示,是因為在現實世界中只有“經濟全球化”現象而沒有出現“全方位的全球化”現象,簡稱全球化不會被誤解。找錯點
“理解邏輯混亂”、“刻意淡化政治意圖”、“刻意彰顯經濟意義”都是主觀性臆斷。3.(2017·江蘇卷,18)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結構發(fā)生新變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類型國家三大產業(yè)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表:產業(yè)
時間國家地區(qū)農業(yè)(%)工業(yè)(%)服務業(yè)(%)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低收入322428274049中等收收入3233276471表中數據表明A.高收入國家越來越忽視農業(yè)生產B.中低收入國家各產業(yè)間發(fā)展均衡C.不同類型國家產業(yè)結構的變革呈現平衡發(fā)展D.不同類型國家產業(yè)結構的變革趨勢基本相同√抓題眼答案抓題眼從表格中可以看出低收入國家、中等收入國家、高收入國家產業(yè)結構的變革都是農業(yè)和工業(yè)的比例減少,服務業(yè)的比例增加,表明不同類型國家產業(yè)結構的變革趨勢基本相同。找錯點
“忽視農業(yè)”、“發(fā)展均衡”、“平衡發(fā)展”與數據不符。找錯點4.(2016·江蘇卷,20)1987年,英、法、意等12國簽署了單一歐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產標準,消除資本流動的障礙,尋求統(tǒng)一的稅率,相互承認別國頒發(fā)的專業(yè)和商業(yè)執(zhí)照,遵守共同的勞動權利憲章。各國將共同創(chuàng)建一個“沒有國界的歐洲”。該文件的簽署A.啟動了歐洲經濟的多領域合作 B.為歐盟成立奠定基礎C.表明了歐洲政治一體化的實現 D.為歐元發(fā)行掃清障礙√抓題眼答案找錯點抓題眼時間信息:“1987年”;“各國將共同創(chuàng)建一個沒有國界的歐洲”是審題關鍵,與歐盟的主旨一致。找錯點
“啟動”應始于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歐洲政治一體化的實現”只是一種趨勢,目前仍未真正實現;“為歐元發(fā)行掃清障礙”應在歐盟成立后,此文件未提及歐元。對點訓練5.(2018·淮安重點中學一模)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各具特色的國際組織相繼成立。如圖所示,國際組織的共同特征是A.發(fā)達國家加強合作B.區(qū)域一體化的發(fā)展C.倡導建立政治合作D.成員國經濟均衡發(fā)展√答案解析解析
第一幅圖片代表的北美自由貿易區(qū),其中的墨西哥顯然不是發(fā)達國家,故A項錯誤;無論是第一幅圖片代表的北美自由貿易區(qū),還是第二幅圖片代表的亞太經合組織,都是區(qū)域一體化的合作組織,故B項正確;無論是北美自由貿易區(qū)還是亞太經合組織,它們迄今為止都只是單純的經濟合作組織,故C項錯誤;北美自由貿易區(qū)中的墨西哥與美國、加拿大經濟發(fā)展程度相去甚遠,而亞太經合組織既包括最發(fā)達的國家,也包括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故D項錯誤。6.齊世榮指出:“目前,世界上雖然有許多不同層次的集團化經濟,但是具有全球性影響的只有美、歐、日三家,它們占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70%?!边@意味著經濟區(qū)域集團化A.成為世界經濟發(fā)展的趨勢 B.對發(fā)展中國家沒有影響力C.發(fā)達國家占據著主導地位 D.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解析
據材料“目前,世界上雖然有許多不同層次的集團化經濟,但是具有全球性影響的只有美、歐、日三家,它們占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70%”可以得出經濟區(qū)域集團化發(fā)達國家占據著主導地位,故C項正確。答案解析考向命題研析考向一主干知識遷移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命題點1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幾十年前還統(tǒng)治全球的歐洲大陸的前途這時似乎是暗淡的、危險的。但20世紀50年代后,東歐和西歐各國卻驚人地東山再起。這一復興同中國日益增長的實力和自信一起導致了一種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上述材料意在說明A.“冷戰(zhàn)”時期已呈現政治多極化趨勢B.美蘇兩極格局已被多極格局所取代C.世界格局即將呈現“一超多強”局面D.多極化格局的形成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答案解析解析
根據材料“20世紀50年代后,東歐和西歐各國卻驚人地東山再起”,說明冷戰(zhàn)時期已呈現政治多極化趨勢,故A項正確;當時多極未取代兩極,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強調美國超級大國的地位,故C項錯誤;材料強調的重點不是“緩慢”,故D項錯誤。史論鏈接⊙多極化發(fā)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兩極格局的演變之中,兩極格局終結后,并沒有出現單極格局,世界正在走向多極化,這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烟K聯解體后,兩極格局雖然瓦解,但多極化的世界格局也沒有最終形成,直到今天,仍處于向多極化演變的過程中??枷蚨芰Ψ椒B透歷史邏輯推理命題點2世界經濟多極化的影響下表(數據來源:楊國昌著《當代世界經濟概論》)所反映現象的合理推論是美國進出口貿易情況表(單位:億美元)+為順差,-為逆差年份1950196019701973與日本的貿易+2.4+2.0-15.9-19.4與西歐國家的貿易+2.0+10.7-5.8-17.8A.促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B.強化了美國對西歐和日本的同盟關系C.經濟多極化有力地沖擊著美蘇兩極格局D.加速歐共體變成經濟兼政治性質的組織解析
材料突出的是美國的貿易中心地位受挫,而不是促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故A項錯誤;材料突出的是美國的貿易中心地位受挫,美國與西歐、日本的同盟關系更多地變?yōu)楦偁庩P系,故B項錯誤;材料突出的是美國與日本、西歐之間貿易由順差轉為逆差,體現了美國實力的下降,經濟多極化對美蘇兩極格局的沖擊,故C項正確;材料與歐共體性質的轉變無關,故D項錯誤?!檀鸢附馕鍪氛撴溄印?0世紀70年代,世界經濟發(fā)生了巨大的轉折,發(fā)達國家特別是美國逐漸陷入了經濟增長緩慢而通貨膨脹、失業(yè)嚴重的困境。伴隨著美國經濟霸主地位的衰落,歐共體和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兩大新的經濟中心,世界經濟中美國一國獨霸的局面開始向美國、歐共體、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過渡??枷蛉龤v史價值觀引領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命題點3兩極格局下美國的霸權地位“歷史所能賦予的最高榮譽,莫過于和平締造者”,這是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1969~1974年任總統(tǒng))的墓志銘。尼克松在任總統(tǒng)期間,改善了中美關系,結束了越南戰(zhàn)爭,同蘇聯強調談判代替對抗。尼克松締造“和平”的實質是A.美國對外戰(zhàn)略目標的根本改變 B.以和平為幌子推行霸權主義C.淡化不同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 D.實力相對下降下的戰(zhàn)略調整√答案解析解析
美國對外的戰(zhàn)略目標未發(fā)生根本改變,故A項錯誤;這一時期美國處于戰(zhàn)略收縮期,材料并未體現美國的霸權主義,故B項錯誤;尼克松改善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是基于國家實力相對下降的考慮,淡化矛盾只是表面現象,故C項錯誤;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出現“滯脹”,經濟實力相對下降,再加上西歐和日本的沖擊,在美蘇爭霸中處于守勢,不得不做出戰(zhàn)略調整,故D項正確。史論鏈接⊙20世紀60年代末,世界各種政治力量的對比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蘇聯的核武器接近美國的水平;第三世界反帝、反殖、反霸斗爭不斷壯大,美國在朝鮮、越南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西歐和日本經濟實力的增長改變了美國同西歐、日本的力量對比,使美國霸權地位發(fā)生了動搖,對外戰(zhàn)略越來越失去國內基礎和國際條件??枷蛩膶W術成果創(chuàng)新當代世界國際體系與經濟全球化命題點4新世紀的國際體系有學者指出21世紀全球將出現“大國群體體系”:美國支配下的北美、一體化的歐洲、日本和中國居突出地位的東亞、印度稱雄的南亞、橫跨北非和中東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帶,其中北美、歐洲、東亞三大群體將起決定性作用。該學者認為A.全球化成為世界經濟發(fā)展的趨勢 B.大國決定著世界格局的發(fā)展方向C.國際體系朝著多元多體方向發(fā)展 D.世界各地發(fā)展的不均衡逐漸加大答案解析√解析
根據材料“大國群體體系”指政治領域的多極化,而非經濟上的全球化,故A項錯誤;大國并不是世界格局發(fā)展方向的決定性因素,故B項錯誤;“多元多體”意即多極化,與材料相符,故C項正確;材料突出多種力量的增長,而非貧富差距和地區(qū)差距拉大,故D項錯誤。命題點5經濟全球化下的文化競爭西方學者弗雷德里克·馬特爾在其所著的《主流:誰將打贏全球文化戰(zhàn)爭》中認為,世界文化大戰(zhàn)已經爆發(fā),這是通過文化與信息的傳播來贏取新的地區(qū)影響力而展開的戰(zhàn)爭。作者意在說明A.文化競爭背后所隱藏的政治角逐 B.美國在國際文化競爭中影響減弱C.世界在多極化下矛盾趨向于緩和 D.文化碰撞引發(fā)新的地區(qū)矛盾沖突解析
由“世界文化大戰(zhàn)已經爆發(fā),這是通過文化與信息的傳播來贏取新的地區(qū)影響力而展開的戰(zhàn)爭”可知文化的競爭不僅指文化競爭,可能還包括國家的地區(qū)影響力,即政治角逐,故A項正確?!檀鸢附馕鍪氛撴溄印褔H體系是對國際關系整體狀況的概括,最具寬泛性。國際格局則是對其中各行為體,特別是“主角”行為體的互動及關系狀況的描述,是國際秩序的重要基礎。國際秩序則更加強調各行為體互動和作用的規(guī)則性和規(guī)范性,最為狹隘?!呀洕蚧窃诓还?、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的條件下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在經濟全球化中占有主導地位和絕對優(yōu)勢的是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少數大國一手操縱世界經濟事務,使平等互利原則和國際間的合作屢遭破壞;局部地區(qū)的民族摩擦、經濟危機以及政治經濟的震蕩也極易在全球范圍內傳播和擴展??枷蛭咫[性社會熱點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命題點6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影響20世紀80年代后期,東南亞成為全球經濟最有活力的地區(qū)之一。1997年,國際金融投資商利用東南亞國家的經濟漏洞進行貨幣投機炒作,引發(fā)東南亞金融風暴,使它們的財富頃刻遭到洗劫,外匯短缺,債臺高筑,經濟迅速衰退。這股風暴先后波及港、臺和韓、日。東南亞金融危機不僅對亞洲國家股市打擊沉重,也使世界股市連連下挫。這表明A.各國經濟繁榮鼎盛時期大多會發(fā)生經濟危機B.東南亞各國缺失經濟的風險意識和安全機制C.舊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弊端危害世界經濟D.國際貨幣金融投機炒作是全球化的客觀要求解析
從材料中利用東南亞經濟漏洞引發(fā)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反映出當時全世界金融體系缺乏良好機制的問題,故C項正確?!檀鸢附馕鍪氛撴溄印言谝悦涝獮橹行牡膰H貨幣制度下,作為國際支付手段與國際儲備手段,美元幣值穩(wěn)定,其他國家就會接受。而美元幣值穩(wěn)定,要求美國有足夠的黃金儲備,而且美國的國際收支必須保持順差,從而使黃金不斷流入美國而增加其黃金儲備。否則,人們在國際支付中就不會接受美元。壓軸大題導練常規(guī)型大題(2016·江蘇卷,23)(13分)1946年,美國和蘇聯兩國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報告,對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兩國間的“冷戰(zhàn)”產生了影響。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國駐蘇大使館代辦凱南向美國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長電報”。電文中認為,克里姆林宮對世界事務的認知根源于蘇聯傳統(tǒng)的不安全感。為了求得安全,他們從未考慮與對手達成妥協,而是要將對手置于死地。凱南還將蘇聯描繪為一個專制傳統(tǒng)早已與意識形態(tài)強制相整合的國家,因而它認為外部世界是敵對的。美國必須把對付蘇聯放在美國對外政策的首位?!幾灾芙鳌睹绹鴩野踩珣?zhàn)略的基本邏輯》等材料二蘇聯駐美大使諾維科夫寫了一篇名為《戰(zhàn)后美國的外交政策》的報告。報告認為,戰(zhàn)后美國爭霸世界的動因是壟斷資本的帝國主義擴張。美國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其競爭對手被削弱的時機,其資本已滲透到世界的許多國家,加強了在世界的經濟地位。美國正在從國外和國內兩個方向,集中反動力量對蘇聯進行包圍。美國已成為蘇聯的對手。美國正運用著資本和軍事這兩種武器妄圖達到其稱霸世界的目的?!幾詣⒆涌抖兰o東西方關系》請回答:(1)據材料一,概括凱南“長電報”的主要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長電報”中提到的美蘇已由戰(zhàn)時盟友變?yōu)椤皩κ帧边@一變化產生的原因。(6分)指導語第一小問,抓材料一根據信息;蘇聯的“不安全感”“從未考慮與對手達成妥協”“把對付蘇聯放在美國對放政策的首位”;第二小問,依據兩極格局形成的背景,從意識形態(tài)、國家利益、社會制度等角度分析。答案
內容:蘇聯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傳統(tǒng);蘇聯外交具有不妥協的特點;蘇聯是美國最主要的對手。原因:意識形態(tài)(社會制度)的對立;國家利益的沖突;美蘇成為最強大的國家。答案(2)據材料二,概括諾維科夫報告的主要內容。(3分)指導語找材料二中的關鍵信息;把“其資本已滲透到世界的許多國家”“集中反動力量對蘇聯進行包圍”“達到其稱霸世界的目的”化為自己的語言。答案
內容:美國加強對世界各地的經濟滲透;美國企圖全方位包圍蘇聯;美國的戰(zhàn)略目標是稱霸世界。答案(3)據上述材料,歸納凱南“長電報”和諾維科夫報告核心內容的共同之處,指出這兩個報告形成各自認識的依據。(4分)指導語“共同之處”:相互感到面臨對方威脅,預感到合作關系要破裂。“各自認識的依據”:從兩個材料中找互不信任的根源性信息。答案
共同之處:美蘇必然走向對抗;夸大對手的威脅。依據:凱南“長電報”:蘇聯的專制傳統(tǒng)和意識形態(tài)。諾維科夫報告:美國的帝國主義本質。答案小論文型大題(2018·南通一摸)(13分)二戰(zhàn)后到20世紀7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經濟大調整的新階段。閱讀下列材料:材料經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西方資本主義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發(fā)生了大變動。鑒于嚴重危機、冷戰(zhàn)發(fā)生和殖民體系瓦解,西方國家普遍進行經濟大調整,包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版專業(yè)長期借款協議模板大全版B版
- 職業(yè)學院關于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實施辦法
- 2024年離崗創(chuàng)業(yè)事業(yè)單位人員合同3篇
- 2024年版標準協議格式樣本指導書版B版
- 2024年離婚證明英文版
- 2024版學校教學樓建設合同服務內容擴展
- 2024年藝術品銷售外包服務合同范本3篇
- 2024陶瓷制品線上銷售與推廣合同
- 2024年稻米訂購協議3篇
- EPC工程總承包項目運作模式研究
- 人工電桿拆除施工方案
- 人教版英語2024七年級上冊全冊單元測試卷
- 2024年放射醫(yī)學技術(士、師)考試題庫(附含答案)
- 加油加氣站 反恐防范重點目標檔案 范例2024
- 消除艾梅乙工作專班制度匯編手冊修訂版艾滋病梅毒乙肝
- 小學跨學科學習課程教學大綱
- HG/T 6313-2024 化工園區(qū)智慧化評價導則(正式版)
- 科學精神與科學研究方法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DZ∕T 0348-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 菱鎂礦、白云巖(正式版)
- 任務型閱讀15篇(成都名校模擬)-2024年中考英語逆襲沖刺名校模擬真題速遞(四川專用)
- 文史哲與藝術中的數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吉林師范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