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期中試卷_第1頁
2022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期中試卷_第2頁
2022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期中試卷_第3頁
2022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期中試卷_第4頁
2022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期中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期中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6小題,共52.0分)a、b、c三輛汽車從甲地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到乙地,其中a車以速度v做勻速直線運動到乙地;b車以速度v出發(fā),先做加速運動再做減速運動,到達乙地時速度恰好還是v;c車也以速度v出發(fā),先做減速運動再做加速運動,到達乙地時速度恰好也是v,三輛汽車運動時間分別為ta、tb和tc,其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A.ta=tb=tc B.學習了聲音的有關知識后,貝貝帶著鑼來到空曠的田野里做了一個實驗:用錘子使勁敲擊鑼面后發(fā)現(xiàn),鑼面振動發(fā)出很大的聲響,而當他用手捂住鑼面停止振動后聲音隨即消失.但站在離貝貝400米遠處的歡歡卻明顯感覺到“貝貝捂住鑼面后過了一小會兒才沒聽到鑼聲”,為此對于聲音的產(chǎn)生兩個同學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你認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支持歡歡,聲音的產(chǎn)生根本不需要物體的振動

B.支持貝貝,聲音是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振動停止,聲音就不再產(chǎn)生

C.產(chǎn)生聲音時,物體可以振動也可以不振動

D.貝貝的聽力有問題,“聽覺”延遲了我們通常說“甲比乙跑得快”,這句話的物理含義是(????)A.通過相同的路程,甲比乙用的時間B.通過相同的路程,甲比乙用的時間短

C.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甲通過的路程比乙的短D.甲運動的速度比乙運動的速度三輛小車沿平直公路向北行駛,站在路邊的小紅先后兩次看到的情景如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且全面的是(????)

①相對甲車,丙車向南行駛②相對乙車,丙車向南行駛

③相對乙車,甲車向南行駛④相對丙車,甲車向南行駛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如圖(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邏車利用超聲波可以監(jiān)測車速:巡邏車上測速儀發(fā)出并接收超聲波脈沖信號,根據(jù)發(fā)出和接收到的信號間的時間差,就能測出車速。在圖(b)中,P1、P2是測速儀先后發(fā)出的兩次超聲波信號,n1、n2分別是測速儀檢測到的P1、P2經(jīng)反射后的信號。設測速儀均勻掃描,P1與PA.測速儀第一次發(fā)出的信號到被測汽車收到時,汽車距測速儀的距離是408m

B.測速儀第二次發(fā)出的信號到被測汽車收到時,汽車距測速儀的距離是244m

C.圖b中每小格表示的時間是0.2s

D.汽車的行駛速度是20m/s一列250m長的隊伍,以1.25m/s的速度勻速前進,在隊伍最前面的傳令兵以3.75m/s的速度跑到隊伍最后面的副領隊面前傳令(傳令時間不計),傳令后,立即以同樣的速度跑回到隊伍的最前面?zhèn)髁?,該傳令兵的整個過程中,所跑的路程為多少(A.530m B.542.5m C.550m D.如圖所示是各插一面彩旗的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以房子為參照物,兩車均是運動的,甲向右運動,乙向左運動

B.以房子為參照物,甲車一定是向右運動的,乙車一定是靜止的

C.以甲車為參照物,房子一定是向左運動的,乙車可能是靜止的

D.以乙車為參照物,房子可能是向右運動的,也可能是靜止的

觀察圖中的煙和小旗,關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兩車一定向左運動

B.甲、乙兩車一定向右運動

C.甲車可能向左運動,乙車一定向左運動

D.甲車可能靜止,乙車可能向左運動

下列詩句中劃線部分描繪的運動情景,選取山為參照物的是(????)A.兩岸猿聲蹄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西岸走

C.滿眼風波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D.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甲、乙、丙三人各駕駛一架直升機,從他們自己乘坐的飛機里往外看,甲看見丙的飛機勻速上升,乙看見甲的飛機勻速下降,丙看見樓房和乙的飛機都在勻速上升。則這三架飛機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情況可能是(????)A.甲、乙勻速上升,丙勻速下降 B.甲、乙、丙均靜止

C.甲、乙、丙均勻速下降 D.甲、乙、丙均勻速上升交通部門常用測速儀來檢測車速.測速原理是測速儀前后兩次發(fā)出并接收到被測車反射回的超聲波信號,再根據(jù)兩次信號的時間差,測出車速,如圖甲.某次測速中,測速儀發(fā)出與接收超聲波的情況如圖乙所示,x表示超聲波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假設超聲波的速度為340m/s,且保持不變,則該被測汽車速度是(????)A.28.33

m/s B.13.60

m/s C.14.78

m/s D.14.17

m/s物體沿直線以15m/s的速度運動,通過了全程的13,又以同向20m/s的速度運動通過了剩余的全部路程,則它全程的平均速度為(????)A.17.5m/s B.18m/s C.18.33m/s D.18.66m/s如圖所示,一個足球在草坪上沿直線運動,速度越來越慢,測得AB的長度等于BC的長度.AB段長度為3m,它通過BC段所用時間為0.5s,則該足球從A經(jīng)B到C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A.4m/s B.5m/s C.6m/s D.7m/s小明在上學的路上要經(jīng)過一段山路,上坡的路程是下坡路程的23,若他上坡的速度是0.8m/s,下坡的速度是1.2m/s,則他在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2m/s B.0.8m/s C.1m/s D.0.96m/s下列物體的長度跟5×108nmA.教室的寬度B.操場的長度C.人的手臂的長度D.人體手指的長度如圖所示,在一條長繩的一端系一個小鐵塊就做成了一個擺,要測出它擺動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周期),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從左邊的最高點擺到右邊的最高點的時間為一個周期

B.從最高點到最低點的時間為一個周期

C.計時起始點在最高點時測得的誤差較小

D.計時起始點在最低點時測得的誤差較小A、B、C三個物體分別從位于同一水平直線上的a、b、c三點開始沿該直線運動,如圖甲所示,a、c之間的距離為80m,a、b之間的距離為30m。其中B、C兩物體同時出發(fā),物體A向右運動,其運動的s?t圖如圖乙所示,物體B作勻速直線運動,物體C運動的v?t圖如圖丙所示,前2s物體C通過的路程為3m,從開始計時10s后,A、C相距67m,A、B相距20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B向右運動,速度為2m/s

B.物體C向左運動,前10s的平均速度為2.7m/s

C.開始計時20s后,A、C兩物體相距57m

D.開始計時10s后,B、C兩物體可能相距87m一輛長30m的大型平板車,在勻速通過70m長的大橋時,所用時間是10s,它以同樣的速度通過另一座橋,用了20s的時間,那么這座橋的長度是(????)A.140m B.170m C.200m D.230m臨時停車場內(nèi),旅游車和卡車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車內(nèi)看著旁邊的卡車,突然感覺旅游車在向前運動.下列關于旅游車和卡車的運動情況中,可能發(fā)生的是(????)A.旅游車靜止,卡車向前運動B.旅游車向后運動,卡車靜止

C.旅游車和卡車都向前運動,兩車運動一樣快

D.旅游車和卡車都向前運動,旅游車運動更快地球距離月球約3×108米,人類發(fā)射的月球探測器能夠在自動導航系統(tǒng)的控制下在月球上行走,且每隔5秒向地球發(fā)射一次信號。某時刻,地面控制中心數(shù)據(jù)顯示探測器前方相距32米處存在障礙物,經(jīng)過5秒,控制中心數(shù)據(jù)顯示探測器距離障礙物22米;再經(jīng)過5秒,控制中心得到探測器上剎車裝置出現(xiàn)故障的信息。為避免探測器撞擊障礙物,科學家決定對探測器進行人工剎車遙控操作,科學家輸入命令需要3秒。已知電磁波傳播速度為3×108米A.已經(jīng)撞到障礙物B.距離障礙物2米C.距離障礙物4米D.距離障礙物6米一列隊伍長800m,以2m/s的速度勻速前進,通訊員從隊尾以6m/s的速度追到隊伍前面,接著通訊員又以相同的速度返回隊尾,那么他在整個往返過程中共走了多少m?(????)A.800m B.1200m C.1600m D.1800m流速為5千米/時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兩船同時從木桶位置出發(fā),以如圖所示速度計上顯示的速度分別逆流、順流而行,1小時后兩船離木桶的距離(????)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無法確定一列250m長的隊伍,以1.25m/s的速度勻速前進,在對伍最前面的傳令兵以3.75m/s的速度跑到隊伍最后面的副領隊面前傳令(傳令時間不計),傳令后,立即以同樣的速度跑回到隊伍的最前面?zhèn)髁?,該傳令兵的整個過程中,所跑的路程為多少?A.530m B.542.5m C.550m D.562.5m流速為5?km/?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兩船同時從木桶位置出發(fā),兩船速度計上顯示的速度分別逆流、順流而行如圖所示,(????)A.以木桶為參照物,甲船和乙船速度分別為35?km/?,25?km/?

B.以木桶為參照物,甲船和乙船速度分別為30?km/?,30?km/?

C.以地面為參照物,甲船和乙船速度分別為30?km/?,30?km/?

D.以地面為參照物,甲船和乙船速度分別為35?km/?、25?km/?在刮風下雨的天氣里,一輛汽車向西行駛,車內(nèi)乘客觀察到雨滴豎直下落,那么,正確的說法是A.車外站著的人會看到雨滴沿偏東方向落下,當時刮的是西風

B.車外站著的人會看到雨滴沿偏東方向落下,當時刮的是東風

C.車外站著的人會看到雨滴沿偏西方向落下,當時刮的是西風

D.車外站著的人會看到雨滴沿偏西方向落下,當時刮的是東風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14.0分)汽車甲作直線運動,前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9.0m/s,后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6.0m/s,則甲車在這段時間內(nèi)平均速度為______m/s。汽車乙也作直線運動,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為3.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為7.0m/s,則乙車在這段路段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F(xiàn)只有細線、刻度尺和適量的水,要設計一個方法能較準確地測定一個如圖所示的薄玻璃酒瓶容積,下面是小明同學不完整的設計思路和步驟,請你補充完整,并用測量的物理量表示結(jié)果。①用細線繞瓶的下半部一周,測量出細線拉直后的長度為L,則底部的面積S=________。②瓶內(nèi)盛大約半瓶水后,測出水的高度為?1③蓋好玻璃瓶后倒置,________。④玻璃瓶容積V=________。某同學用一把刻度均勻的米尺量得一桌邊長為0.980m,然后發(fā)現(xiàn)該米尺與標準尺相比,此米尺的實際長度為1.002m,則桌邊的實際長度是______。小明把一條厚薄均勻的紙帶緊密地環(huán)繞在圓柱形鉛筆上直至恰好能套進一個圓環(huán)內(nèi),如圖所示,紙帶環(huán)繞了n圈,則紙帶的厚度是

(用D1、D2、n表示)。選擇一雙合適的運動鞋對于體育鍛煉十分重要。如何正確測量你需要的尺碼,如圖圖表所示,是國家標準鞋碼對應數(shù)據(jù)表。請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歸納出腳圍C與腳長L的關系:

C=______。鞋碼34353637383940腳長L/mm220225230235240245250腳圍C/mm205210215220225230235某同學看到一列沿直線行駛的火車,車頭冒出的白煙恰好是豎直向上的,則這列火車是向______方向行駛的,其行駛速度是______千米/時。(此時風向是西風,風速是5米/秒)如圖1所示,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在數(shù)值上等于物體在______?s內(nèi)通過的路程。從圖象中可看出速度圖線和時間橫軸所夾的“面積”可以表示該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我們能利用這一點很方便的計算出路程,小明同學在筆直的跑道上跑步,他在跑步過程中的速度與時間圖象如圖2所示,則從出發(fā)到20s這段時間內(nèi)他通過的路程是______?m,在120s這一時刻他距出發(fā)點______m。三、作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4.0分)已知物體路程和時間關系如圖甲,請在圖乙中畫出與此對應的速度與時間關系圖象。如圖所示,是兩輛汽車在一段時間內(nèi)以不同速度向右勻速直線運動的三幅照片,在s~t、v~t坐標圖中均分別描述出小轎車和大卡車的大致運動情況圖象。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8小題,共48.0分)如圖所示,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1)該實驗的原理是__________。(2)實驗時應保持斜面的傾角__________。(填“較大”或“較小”)(3)小車通過AB段時,測得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4)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5)根據(jù)實驗,小車由靜止釋放,通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過下半程的平均速度。(6)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嗎?____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測量紙錐下落速度”的活動中,讓紙錐從某一高度下落到地面,如圖。(1)測量的原理是__________;(2)為防止下落時間太短,不便測量,應選擇較_____?(選填“大”或“小”)的紙錐,或從較______(選填“大”或“小”)的高度開始下落;(3)小明實驗小組測量一個紙錐的下落速度,三人同時測量時間。下表是他們的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請你幫他完成表格所有空格。下落距離s/m下落時間t下落時間t下落時間t下落時間平均值t/s①________________1.801.41.61.5②_____③

_______________教室的窗玻璃是雙層的.課間,同學在窗外敲玻璃時,小明感覺雙層玻璃與單層玻璃的振動情況不一樣.于是他想探究“受敲擊時,雙層玻璃和單層玻璃的振動強弱情況”.為此,小明進行了以下實驗:①將單層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側(cè),把橡膠球懸掛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側(cè)(如圖).②隨意拉開橡膠球,放手后讓其敲擊玻璃板,玻璃球被彈開,記下玻璃球被彈出的距離.共做6次.③換成雙層玻璃板重復上述實驗.(1)實驗后,發(fā)現(xiàn)玻璃球被彈開距離的數(shù)據(jù)比較雜亂,這與實驗中的哪一操作不當有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改進后,重新做了實驗,獲得了如下數(shù)據(jù):實驗次數(shù)12345678910平均值玻璃球被彈開的距離/cm單層79788280788279828180雙層20232424242522222125(2)受到橡膠球的敲擊時,玻璃板振動的強弱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來反映的.課本中也有實驗運用了相同的物理實驗方法,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舉一例即可).(3)根據(jù)上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圖為一聲速測量儀器的使用說明書和實驗裝置圖,圖中銅鈴作為聲源。請你認真閱讀說明書,并完成下面的問題。(1)若液晶顯示屏顯示的示數(shù)為0,下列關于銅鈴所在的位置,最合理的是(

)A.甲處

B.乙處

C.甲乙中點處

D.甲乙連線的垂直平分線上(2)一同學將銅鈴放到甲的左邊,并與甲乙在一條直線上,則銅鈴在遠離甲的過程中,液晶顯示屏的數(shù)值將(

)A.變大

B.不變

C.變小

D.無法確定(3)一同學想驗證聲速隨傳聲介質(zhì)溫度升高而增大,把銅鈴固定放在甲的左邊,并與甲乙在一條直線上,然后打開實驗室空調(diào)提高室內(nèi)溫度,此時他會發(fā)現(xiàn)液晶顯示屏的數(shù)值(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無法判斷(4)如圖中,已知S1=20cm,S2=80cm,液晶顯示屏上顯示:1.875,則此時聲速約為

m/s.在圖中,用細棉線連接了兩個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

(1)用“土電話”能實現(xiàn)l0m間的通話,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距同樣遠,講話者以同樣的響度講話,如果改用細金屬

絲連接土電話,則聽到的聲音就大些。這一實驗現(xiàn)象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在用土電話時,另一個同學用手捏住線上的某一部分,則聽的一方就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在用土電話時,線沒有拉直而處于松馳狀態(tài),則聽的一方通過棉線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聽到對方的講話聲。如圖為一聲速測量儀器的使用說明書和實驗裝置圖,閱讀并回答問題。

使用說明(1)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甲、乙是聲信號采集器(2)復位后用棒錘敲打銅鈴,聲音被甲、乙接收(3)液晶屏顯示甲、乙接收到信號的時間差,單位為ms(1ms=(1)若把銅鈴放在甲、乙的中點,則液晶顯示屏的示數(shù)為_______ms。(2)一同學將銅鈴放到甲的左邊,并與乙在一條直線上,則銅鈴離甲越遠,液晶顯示屏的數(shù)值__________(選填“變大”、“變”或“不變”)。(3)一同學想驗證溫度越高,聲速越大,把銅鈴固定放在甲的左邊,然后加熱甲、乙之間的空氣,則液晶顯示屏的數(shù)值將________。A.變大B.變小C.不變D.無法判斷(4)已知S1=20cm,S2=80cm,液晶顯示屏上顯示:1.800,則此時聲速約為____________如圖是探究聲音特性的兩個實驗,左圖是用彈性塑料片分別以快、慢的速度來撥動書頁;右圖是改變不同力度來敲擊音叉,并觀察小球彈起的高度。左圖探究的實驗是:聲音的________與____________的關系。該實驗所得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圖探究的實驗是:聲音的___________與________的關系。該實驗所得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在吉他演奏中發(fā)現(xiàn),琴弦發(fā)出的音調(diào)與弦線的長度、粗細和松緊有關。于是他想

(1)利用幾根弦做研究,如圖1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線的松緊相同。

①若他選擇b、d兩弦線做實驗,則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調(diào)與弦線______的關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調(diào)與弦線粗細的關系,則應選擇______和______兩弦線做實驗。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結(jié)論: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弦線越長,發(fā)出的音調(diào)越低;弦線越粗,發(fā)出的音調(diào)越低。

④小明實驗中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

(2)請你據(jù)圖2判斷,在松緊相同的情況下,分別按住A點、B點、C點后撥動琴弦,發(fā)出的音調(diào)最高的是按住______點,最低的是按住______點。五、計算題(本大題共9小題,共72.0分)為提高冰球運動員的能力,教練員經(jīng)常要求運動員做擊球訓練和追球訓練。在冰面上與起跑線距離30?m處設置一個擋板,如圖,做擊球訓練時,運動員從起跑線將冰球往擋板方向水平擊出,冰球運動時的速度大小不變,運動方向始終垂直于起跑線和擋板,遇到擋板后立即垂直于擋板反彈回來,反彈后速度變?yōu)榕鲎睬暗囊话?,教練員幫助計時。某次擊球,冰球從被擊出到回到起跑線用時3?s,則(忽略冰球大小):(1)請計算冰球被擊出時的速度大小。(2)設冰球每次被擊出時速度大小都同第(1)問中的一樣。做追球訓練時,冰球被擊出的同時,運動員立即垂直于起跑線出發(fā)追擊冰球,已知運動員的速度大小為剛擊出的冰球速度的13,且大小不變,請通過計算確定運動員在離擋板多遠處能接到冰球。

如圖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兩小球分別位于A、B兩點,同時開始沿互相垂直的方向勻速運動,已知AC=50?cm、BC=90?cm,甲的速度為0.2?m/s.求:(1)甲小球由A點到C點的時間t.(2)為使兩小球剛好在C點相碰,求乙小球的速度.(3)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現(xiàn)將乙小球換成長MN=10?cm的滑塊(寬度很窄),N端放于B點,如圖2所示,為使兩者相碰,求滑塊的速度范圍.

一輛客車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駛,在經(jīng)過某直線路段時,司機駕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司機發(fā)現(xiàn)其正要通過正前方高山懸崖下的隧道,于是鳴笛,經(jīng)t1=6秒后聽到回聲,聽到回聲后又行駛t2=16秒,司機第二次鳴笛,又經(jīng)t3=2秒后聽到回聲,請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計算:

(1)客車第一次鳴笛時與懸崖的距離;

(2)客車勻速行駛的速度并判斷客車是否超速行駛。(已知此高速路段最高限速為120千米/小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下表是一個機警的司機駕駛一輛保養(yǎng)得很好的汽車,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駛時,測得的反應距離和制動距離。原行駛速度v/km反應距離s制動距離s6011208015341001954(1)利用上表數(shù)據(jù),算出該司機的反應時間大約是______s;(保留兩位小數(shù))

(2)由這個測試可見,______是影響汽車制動距離的主要因素;

(3)請在如圖畫出從司機看到情況開始計時,到汽車停止的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運動的v?t圖象。(不需準確描點)

小東的家距學校1800m,中午他騎自行車去上學,先以5m/s的速度走完一半路,停下來買文具耽誤了5min的時間,為了不遲到,接下來他加快騎車速度,只用了1.5min就到了學校。(計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問:

(1)小東在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

(2)小東全程所用的總時間是多少秒?

(3)小東從家到學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

爸爸駕駛小轎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靜靜坐在副駕駛位置,她觀察到轎車速度盤的指針始終指在108km/?位置處,在超越相鄰車道上同向勻速行駛的另一輛大客車的過程中,靜靜測出自己經(jīng)過該車的時間為5s.已知大客車長10m,小轎車長5m.求:(1)靜靜經(jīng)過大客車的5s內(nèi),小轎車運動的距離;(2)大客車行駛的速度;(3)小轎車完全超越大客車的過程所需的時間.

如圖所示,某兵工廠生產(chǎn)了一批新式步槍。為了測試子彈飛行的平均速度,一士兵手持步槍,在空曠的靶場瞄準510m外的靶子射擊,槍筒旁邊的聲波探測器,先后探測到兩次較強的聲波,并在示波器上顯示出來。第一次是槍響的聲波,第二次是子彈擊中靶子后的聲波,示波器上每一大格表示的時間1s。(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求:

(1)子彈飛行的時間?

(2)子彈飛行的平均速度?

在如圖所示的十字路口處,有一輛長10?m、寬2.2?m的客車正以10?m/s的速度正常勻速行駛在馬路中間.當它與斑馬線的中點B相距60?m時,馬路邊上的小王同學正好在斑馬線中間A點出發(fā)沿AB穿過馬路,A、B間的距離為8?m.則:小王同學運動的速度為多少時,能夠安全過馬路?

如圖,一只信天翁距地面高度?,以恒定速度v=15m/s沿水平方向正對著高為?的墻滑翔,滑翔路線與太陽光線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太陽光線與水平地面的夾角θ=30°。

(1)求信天翁的影子在墻上移動的速度;(2)假設此后有一只鷹沿同一條路線,以相同速度滑翔,鷹的影子在墻上移動得比信天翁的影子快。請通過分析說明,與信天翁飛過時相比,太陽在天空中的高度變化情況。

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略

2.【答案】B

【解析】略

3.【答案】B

【解析】解:我們通常說“甲比乙跑得快”,這句話的物理含義是通過相同的路程,甲比乙用的時間短;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甲通過的路程比乙的長。所以,甲運動的速度比乙運動的速度大。

4.【答案】D

【解析】解:

①由圖可知,丙車和甲車的距離在變大,所以相對甲車,丙車向南行駛,故①正確;

②由圖可知,以乙車為參照物,丙車從乙車的前面到達乙車的后面,則丙車是向南運動的,故②正確;

③由圖可知,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與乙車之間的距離變小,則甲車是向南運動的,故③正確;

④由圖可知,相對丙車,甲車與丙車之間的距離變大,則甲車是向北運動的,故④錯誤。

故選:D。

判斷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一定是相對參照物而言,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物體的運動情況會不一樣。

本題考查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參照物及其選擇,解決此類問題時首先抓住以地面、樹木或建筑物為參照物判斷出其中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再根據(jù)它們之間的關系逐個分析,考查了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5.【答案】D

【解析】解:

(1)圖b中P1與P2之間的時間間隔為3.6s,每小格表示的時間t=3.6s9=0.4s,故C錯誤;

(2)由圖b可知,測速儀第一次發(fā)出的信號(超聲波)到被測汽車所用的時間t1=12×0.4s×3=0.6s,

由v=st得,測速儀第一次發(fā)出的信號到被測汽車收到時,汽車距測速儀的距離:

s1=v聲t1=340m/s×0.6s=204m,故A錯誤;

由圖b可知,測速儀第二次發(fā)出的信號到被測汽車所用的時間t2=12×0.4×2s=0.4s,

由v=st得,測速儀第二次發(fā)出的信號到被測汽車收到時,汽車距測速儀的距離:

s2=v聲t2=340m/s×0.4s=136m,故B錯誤;

(3)汽車在兩次與信號相遇的過程中,行駛的距離:

s=s1?s2=204m?136m=68m,

汽車行駛這段距離用時:

t=△t+t2?t1=3.6s+0.4s?0.6s=3.4s,

則汽車的速度:

v車=st=68m3.4s=20m/s,故D正確。

6.【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了速度公式的應用,能分析得出傳令兵相對于隊伍的速度、并求出跑過隊伍長度的距離所用時間是本題的關鍵。知道隊伍長L,從隊伍最前面到隊尾的傳令兵的實際速度(相對于隊伍)等于傳令兵的速度加上隊伍的速度,而從隊尾到隊頭的實際速度等于傳令兵的速度減去隊伍的速度,求出總用時,再利用速度公式求所跑的總路程?!窘獯稹?/p>

解:從隊伍最前面到隊尾的傳令兵的相對于隊伍的實際速度:

v1=v人+v隊伍=3.75m/s+1.25m/s=5m/s,

所用時間:

t1=?L??v1?=?250m?5m/s??=50s

7.【答案】D

【解析】解:由圖中的信息可以判斷出:因為房子的煙向右飄,所以風是向右吹,

AB、以房子為參照物,乙車運動狀態(tài)有三種可能

1、向左運動

2、靜止3、向右運動,車速小于風速;因為甲車旗向右飄,所以甲車只能向右運動,且速度要大于風的速度,故AB錯誤;

C、因為甲車一定向右運動,所以以甲車為參照物,房子一定向左運動,但甲車的速度要大于風的速度,而乙車若向右運動時,速度小于風速,故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不可能靜止,故C錯誤;

D、因為乙車可能想向左運動,有可能靜止故以乙車為參照物,房子可能是向右運動的,也可能是靜止的,故D正確。

故選:D。

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首先要選取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就看它與參照物的相對位置是否變化。由此來突破此題。

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確定,關鍵取決于所選取的參照物。所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得到的結(jié)論也不一定相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有一定難度。

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確定,關鍵取決于所選取的參照物,所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得到的結(jié)論也不一定相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首先要選取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就看它與參照物的相對位置是否變化,由此來突破此題。

【解答】

由圖中的信息可以判斷出:因為房子的煙向左飄,所以風是向左吹;所以甲車運動狀態(tài)有三種可能:1、向右運動;2、靜止;3、向左運動,但運動速度小于風速;因為乙車旗向右飄,所以乙車只能向左運動,且速度要大于風的速度。綜上分析,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9.【答案】A

【解析】【分析】

此題通過古詩句考查同學們對參照物的選擇、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jié)論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確的結(jié)論。

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需要先選取一個標準做為參照物,物體與參照物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物體就是運動的;物體與參照物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物體就是靜止的。

【解答】A.由題意可知,舟的運動應是相對于山,故詩人選取的參照物為山及兩邊的岸,故A正確;

B.“巍巍青山兩岸走”是以竹排為參照物的,故B錯誤;

C.“看山恰似走來迎”選擇的參照物是自己或者船與船上靜止不動的物體,故C錯誤;

D.“兩岸青山相對出”是相對于船來說的,故D錯誤。

故選A。

10.【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難度,易出錯;要明確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jié)論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確的結(jié)論。首先根據(jù)地面為參照物判斷丙飛機的運動狀態(tài);然后根據(jù)甲看丙的情況,判斷甲的運動狀態(tài);最后根據(jù)乙看甲的情況,再結(jié)合題意來判斷乙的運動狀態(tài)。

【解答】

他們各自以自己所乘的飛機為參照物,丙看見樓房和乙乘坐的直升機都在上升。說明丙乘坐的直升機相對與地面在勻速下降;

甲看見丙乘坐的直升機上升,說明甲乘坐的直升機相對與地面也在勻速下降,且速度大于丙的速度;

乙看見甲乘坐的直升機勻速下降,丙看見乙的直升機都在勻速上升,說明乙乘坐的直升機相對與地面有三種情況:

①勻速下降,且速度均小于甲和丙;

②勻速上升;

③靜止;

綜上所述,這三架直升機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情況可能是均勻速下降,且滿足條件v甲>v丙>v11.【答案】D

【解析】解:

由圖知:超聲波第一次從測試儀發(fā)出到與汽車相遇的地點,經(jīng)過的時間為t1=12X1=0.32s2=0.16s,

由v=st得,超聲波通過的距離為:

s波1=v波?t1=340m/s×0.16s=54.4m;

超聲波第二次從測試儀發(fā)出到與汽車相遇的地點,經(jīng)過的時間為t2=12X2=0.24s2=0.12s,

超聲波通過的距離為s波2=v波?t2=340m/s×0.12s=40.8m,

12.【答案】B

【解析】【解析】由圖可知,v甲船=v乙船=30?km/?,甲船逆流而行,乙船順流而行,木桶自由漂浮,則甲船的實際速度v甲實=v甲船?v水=30?km/??5?km/?=25?km/?,乙船的實際速度v乙實=v乙船+v水=30?km/?+5?km/?=35?km/?,木桶的速度13.【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了對于平均速度的計算,屬于基礎題。

對于平均速度的計算需要得到總的路程和總時間,便可得到平均速度。

【解答】

由題意知,設總路程為s,則前三分之一的路程所用的時間為:t1=s1v1=s45;后三分之二的路程所用時間為:t2=s2v14.【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了估測足球的平均速度問題,根據(jù)題意求出足球的路程與運動時間,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足球的平均速度。通過相同的路程,物體運動越快所用時間越短,運動越慢所用時間越長;根據(jù)題意判斷出物體的運動時間,然后由速度公式判斷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窘獯稹坑深}意知:AB=BC=3m,

足球由A運動到C,速度越來越慢,

tBC=0.5s,所以tAB<tBC,tAB<0.5s,

tAC=tBC+tAB=0.5s+tAB<0.5s+0.5s=1s,

s=AB+BC=3m+3m=6m,

從A

15.【答案】C

【解析】【分析】

求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首先要從題中找出總路程和總時間,題中沒有給出路程的大小,可以利用上坡路程是下坡路程的23,假設出上下坡路程,分別求出上下坡時間,代入公式v=s總t總中,消掉假設的未知數(shù)s,最后得出平均速度。

本題不難理解,但推導過程比較麻煩,牽扯到復雜的數(shù)學運算,比較容易出錯。

【解答】由題意上坡的路程是下坡路程的2/3,假設這段山路上坡的路程為2s,則下坡路程為3s;

上坡時間t上=s上v上=2s0.8m/s;下坡時間t下=s16.【答案】C

【解析】【分析】首先要對題目中涉及的長度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題目中的單位,可根據(jù)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zhuǎn)換,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選項.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長度的估測,結(jié)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物理單位的認識,找出符合實際的選項即可.【解答】

根據(jù)長度單位間的換算關系可得:5×10A.教室的寬度約為7m=70dm,不符合題意;B.操場的長度約為100m左右,不符合題意;C.人的手臂的長度約為75cm=0.75m,符合題意;D.人體手指的長度在5cm左右.不符合題意.故選C.

17.【答案】C

【解析】【分析】

為減小實驗誤差,應從擺球在最高點時開始計時,測出多個周期的總時間,然后求出單擺的周期。

(1)擺擺動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叫做一個周期;

(2)為了減小計時誤差,應在擺的速度最小時計時。

【解答】

AB.從左邊的最高點擺到右邊的最高點、再從右邊的最高點擺到左邊的最高點的時間為一個周期,故AB錯誤;

CD.為了減小測量誤差,計時位置應該選擇單擺擺動到最高處時計時,此時單擺的擺動速度小,方便計時,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18.【答案】D

【解析】解:

AB、乙圖是A物體的s?t圖象,由圖象可知,A物體0?2s內(nèi)無路程,從第二秒開始A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所以A物體2s后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

vA=st=10m4s?2s=5m/s;

從開始計時A物體運動路程為:

sA=vAtA=5m/s×(10s?2s)=40m;

由丙圖可知,10s后根據(jù)v=st可得物體C從c點出發(fā)運動的路程為:

sc=3m+3m/s×(10?2)s=27m

根據(jù)題意,a,c之間的距離為80m,計時10s后,物體A、C相距67m,可判斷物體C往右運動,其前10s的平均速度:

Vc=sct'=27m10s=2.7m/s

根據(jù)題意,計時10s后,物體A、B相距20m,無法判斷物體B往哪邊運動,則根據(jù)10s后物體A從a點出發(fā)向右走的路程為40m和a、b之間的距離為30m,可知物體B向左運動了10m,速度為:

vB1=sB1t'=10m10s=1m/s

若物體B往右運動,則根據(jù)10s后物體A從a點出發(fā)向右走的路程為40m和a、b之間距離為30m,可知物體B向右運動30m,速度為:

vB2=sB2t'=30m10s=3m/s

故AB錯誤;

C、計時20s后,由v=st可得物體A從a點出發(fā)向右走的路程為:

sA'=vAtA'=5m/s×(20?2)s=90m

根據(jù)v=st可得物體C從c點出發(fā)運動路程為:

sC'=3m+vCtC'=3m+3m/s×(20?2)s=57m

a、c之間的距離為80m,則計時20s后,A離a點

90m?80m=10m

則此時A、C兩物體相距

57m?10m=47m

故C錯誤;

D、由上已知計時10s后,物體C從c點出發(fā)運動的路程為27m,若物體B往左運動,則計時10s后,物體B向左運動10m,而b,c兩點之間相隔

80m?30m=50m

此時B、C兩物體相距

50m+10m+27m=87m

若物體B往右運動,則計時19.【答案】B

【解析】解:由題意知s車=30m,s橋1=70m

通過第一座橋時,車通過總路程s1=s車+s橋1═30m+70m=100m

v車=s1t1=100m10s=10m/s

當通過第二座橋時它以同樣的速度,故車通過總路程s2=20.【答案】D

【解析】解:A、當旅游車仍然靜止,旅游車和卡車原來并列同方向停放,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此選項不可能;

B、旅游車和卡車并列同方向停放,當旅游車向后運動,以旅游車為參照物,卡車向前運動.此選項不可能;

C、當旅游車和卡車都向前運動,若兩車運動一樣快時,小明坐在旅游車內(nèi)看著旁邊的卡車,不會感覺旅游車在向前運動,此選項不可能;

D、當旅游車和卡車都向前運動,旅游車運動更快時,以卡車為參照物,旅游車向前運動更快.此選項可能.

故選D.

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首先選擇一個參照物,被研究的物體和參照物之間如果發(fā)生位置的變化,被研究的物體是運動的,否則是靜止的.

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jié)論是可以不同的.

21.【答案】B

【解析】解:(1)電磁波從月球傳到地球或從地球傳到月球所需時間△t=s月地v電磁波=3×108m3×108m/s=1s;

(2)從探測器發(fā)現(xiàn)障礙物到發(fā)現(xiàn)剎車出現(xiàn)故障的時間t1=5s,探測器前進的路程s1=32m?22m=10m;

月球探測器行進的速度為V探測器=s1t1=10m5s=2m/s;

(3)某時刻,地面控制中心數(shù)據(jù)顯示探測器前方相距32m處存在障礙物“,該時刻是“顯示“為32m,在此信息傳回地球的1秒內(nèi),探測器又前進了1s,所以,顯示為32m的時刻實際距離是30m;以此類推,5s后,顯示為22m,但實際距離是20m;再經(jīng)過5s,發(fā)現(xiàn)故障,此時顯示為12m,但實際距離為10m.此后輸入指令3s,指令傳給探測器1s,共4s,在這22.【答案】D

【解析】解:通訊員從隊尾到隊首的速度為:

v=v通?v隊=6m/s?2m/s=4m/s,

因為v=st,

所以通訊員從隊尾到隊首的時間:

t=sv=800m4m/s=200s。

通訊員從隊首到隊尾的速度為:

v'=v通+v隊=6m/s+2m/s=8m/s,

所以通訊員從隊首到隊尾的時間:

t'=sv'=800m8m/s=100s。23.【答案】B

【解析】解:由圖可知,v甲船=v乙船=30km/?,

甲船逆流而行,乙船順流而行,木桶自由漂浮,

則甲船的實際速度v甲實=v甲船?v水=30km/??5km/?=25km/?,乙船的實際速度v乙實=v乙船+v水=30km/?+5km/?=35km/?,木桶的速度v木桶=v水=5km/?,

根據(jù)v=st24.【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了速度公式的應用,能分析得出傳令兵相對于隊伍的速度、并求出跑過隊伍長度的距離所用時間是本題的關鍵。知道隊伍長L,從隊伍最前面到隊尾的傳令兵的實際速度(相對于隊伍)等于傳令兵的速度加上隊伍的速度,而從隊尾到隊頭的實際速度等于傳令兵的速度減去隊伍的速度,求出總用時,再利用速度公式求所跑的總路程?!窘獯稹?/p>

解:從隊伍最前面到隊尾的傳令兵的相對于隊伍的實際速度:

v1=v人+v隊伍=3.75m/s+1.25m/s=5m/s,

所用時間:

t1=?L??v1?=?250m?5m/s??=50s;

從隊尾到隊頭傳令兵的相對于隊伍的實際速度:

v2

25.【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題考查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有一定難度,解答的關鍵是理清甲乙兩船,以及木桶與水的流速的關系。

甲船逆流而行,實際速度為船的速度減去水流的速度;乙船順流而行,實際速度為船的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木桶自由漂浮,其速度等于水流的速度。

【解答】

AB.木桶自由漂浮,其速度等于水流的速度,

由圖可知,甲船和乙船相對于水流的速度:v甲船=v乙船=30km/?,

即甲船和乙船相對于木桶的速度:v甲船=v乙船=30km/?,故A錯誤,B正確;

CD.甲船逆流而行,乙船順流而行,木桶自由漂浮,

則甲船的實際速度,即以地面為參照物的速度:v甲實=26.【答案】D

【解析】【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fā)生了改變,如果發(fā)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參照物的選擇、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jié)論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確的結(jié)論?!窘獯稹科囅蛭鲃蛩傩旭?,車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豎直下落的,這說明雨滴和車相對靜止,即和車運動的速度和方向相同,車相對于地球是向西勻速行駛,所以雨滴也是斜向西下落,則當時刮的是東風。故選D。

27.【答案】7.5

4.2

【解析】解:(1)設甲的總時間為t,則前、后一半時間均為12t,

根據(jù)v=st可得,前一半時間行駛的路程有:

s1=12v1t,

后一半時間行駛的路程有:

s2=12v2t,

全程有:s=s1+s2,

甲全程的平均速度:

v甲=st甲=s1+s2t甲=12v1t+12v2tt=v1+v22=9.0m/s+6.0m/s2=7.5m/s。

28.【答案】(1)L(3)測量出沒有水部分的高度?(4)

【解析】【分析】(1)用細線繞瓶的下半部一周,測量細線拉直后的長度為瓶底的周長,利用周長與半徑關系,計算半徑的長度,從而計算瓶底的面積;

(2)由于水的體積不變,因此蓋好玻璃瓶好后倒置,測量出沒有水部分的高度?2(3)利用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V=S?計算瓶子的容積。此題考查了利用特殊方法計算瓶子的底面積和瓶子的容積;掌握周長和面積、體積計算公式是解題的關鍵?!窘獯稹?1)瓶底的半徑:r=L2π(3)由于水的體積不變,因此蓋好玻璃瓶好后倒置,測量出沒有水部分的高度?2(4)玻璃瓶容積V=S?=s(故答案為:(1)L24π;(3)測量出沒有水部分的高度?

29.【答案】0.982m

【解析】解:

由測量結(jié)果的數(shù)值0.980m,可知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因為與標準尺相比,此米尺的實際長度為1.002m,說明該刻度尺的一小格相當于實際長度1.002cm;

讀數(shù)是0.980m,相當于98個1.002cm,故物體的實際長度應該是:98×1.002cm=98.2cm=0.982m。

故答案為:0.982m。

分析題義可知,該米尺的實際長度大于其刻線顯示的長度時,其分度值變大了,也就是說在這把刻度尺上刻線顯示的長度是1m(即此刻度尺的測量值)時,因刻度尺的實際長度是1.002m,也就是物體的實際長度為1.002m,即此刻度尺的測量值小于物體的實際值。

該題難度較大,需要學生掌握刻度尺的正確使用,以及數(shù)學知識,體現(xiàn)了學科的滲透。

30.【答案】D2【解析】【分析】

此題考查了利用刻度尺測量物體厚度,記錄數(shù)據(jù)時要記錄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掌握利用纏繞法測量物體的厚度,這都是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需加強練習。

【解答】

圓環(huán)直徑與圓柱形鉛筆的直徑之差為:D2?D1,紙帶繞了n圈,因此紙帶的厚度為:D2?31.【答案】L?15mm

【解析】解:

①當腳長L=220mm,腳圍C=205mm時,符合的數(shù)學關系式:220mm?15mm=205mm;

②當腳長L=225mm,腳圍C=210mm時,符合的數(shù)學關系式:225mm?15mm=210mm;

③當腳長L=230mm,腳圍C=215mm時,符合的數(shù)學關系式:230mm?15mm=215mm;

余下的組數(shù)據(jù)也具有這樣的特點,因此腳圍C與腳長L的關系:C=L?15mm。

故答案為:L?15mm。

這是個實驗題,根據(jù)復雜的數(shù)據(jù)表中利用數(shù)學的歸納知識,找到相關的數(shù)學解析式。

本題是探究腳圍C與腳長L之間的關系,考查了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要學會從數(shù)據(jù)中總結(jié)規(guī)律性的結(jié)論。

32.【答案】東

18

【解析】解:車頭冒出的白煙恰好是豎直向上的,

白煙受到風的作用,風的方向和白煙的方向相反,速度相等,所以白煙的速度為5m/s,方向向西。

火車的運動方向和白煙方向相反,速度相等,所以火車的速度為5m/s,方向向東。

5m/s=18km/?。

故答案為:東;18。

在無風的時候,火車行駛時,車頭冒出的白煙會向車尾方向移動,白煙的速度是火車的速度,火車行駛時,白煙恰好是豎直向上的,白煙一定受到了風的作用,風把白煙吹得豎直向上,風的方向和白煙的運動方向相反,速度相同。

無風時,火車的冒出的白煙向車尾方向運動,風的作用使白煙豎直向上,由風的速度和方向可以判斷白煙的運動和方向,由白煙的運動速度和方向來推知火車的運動速度和方向。

33.【答案】2;20;80

【解析】【分析】

(1)根據(jù)圖1的橫坐標和縱坐標表示的物理量分析;

(2)根據(jù)“速度圖線和時間橫軸所夾的“面積”可以表示該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算出各段的路程。

本題考查了學生利用題中信息解答問題的能力,是一道中等題。

【解答】

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等于長乘以寬,在數(shù)值上等于速度與時間的乘積,即物體在2s內(nèi)通過的路程;

根據(jù)“速度圖線和時間橫軸所夾的“面積”可以表示該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可知:

0~20s人做加速運動,他通過的路程為:s1=12×20s×2m/s=20m;

20s~60s人做勻速運動,通過的路程為:s2=vt=40s×2m/s=80m;

60s~80s人做減速運動,通過的路程為:s3=12×20s×2m/s=20m;

80s~100s人向反方向做加速運動,

通過的路程為:s4=?12×20s×2m/s=?20m;

100s~120s人向反方向做減速運動,

通過的路程為:s534.【答案】解:甲圖為s?t圖象,由甲圖可知,物體在0?2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零,說明物體靜止,即速度為零;

2?6s內(nèi)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大小為v=st=6m6s?2s=1.5m/s;

乙圖為v?t【解析】根據(jù)圖甲得出物體在0?2s、2?6s的運動狀態(tài),并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物體2?6s內(nèi)速度大小,然后畫出與此對應的速度與時間關系圖象。

本題是物體運動圖象的畫法,通過作圖,應該加深對路程時間圖象和速度時間圖象的理解。要學會從圖象中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

35.【答案】

【解析】【分析】

根據(jù)題意確定兩車的位置情況與速度大小關系,然后畫出s?t圖象與v?t圖象。

本題考查了對物體描述的方法,知道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v?t圖象和s?t圖象的畫法是本題的關鍵。

【解答】

小轎車和大卡車在一段時間內(nèi)以不同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由圖可知,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小轎車超過了在前面的大卡車,

說明開始時小轎車在后,大卡車在前,小轎車的速度大于大卡車的速度。

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作圖如下:。

36.【答案】(1)v=st

(2)較小

(3)25

(4)小

(5)小于

(6)不正確;若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所測的時間不是整個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從A點到C點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通過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小車通過下半程BC【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一定要學會讀出路程和時間,按平均速度的定義代入v=st求出平均速度。

(1)(2)此實驗的實驗原理是:v=st;實驗時應保持斜面的傾角較??;

(3)根據(jù)圖像可知道小車運動距離;運用公式v=st求出平均速度;

(4)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會導致時間的測量結(jié)果偏大,平均速度會偏小;

(5)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

(6)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下半程的路程與運動過程中下半程所用時間的比值。

【解答】

(1)測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v=st。

(2)若斜面傾角較大,則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會較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較短,計時會比較困難,所以為方便計時,減小測量時間時造成的誤差,應保持斜面的傾角較小。

(3)由圖可知,sAB=80.0?cm?40.0?cm=40.0?cm,小車通過AB段時的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sABtAB=40.0cm1.6s=25cm/s。

(4)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這會導致時間的測量結(jié)果偏大,由公式v=s37.【答案】(1)v=st;

(2)大;大;

(3)①下落的平均速度v/m/s;

②1.5;【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了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實驗設計包括實驗原理、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測量器材、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其中實驗原理是實驗的核心,實驗步驟、需要測量的物理量和測量器材都要圍繞實驗原理。

(1)根據(jù)速度的定義分析,速度v=st;

(2)紙錐下落快,時間較難測量,必須增加紙錐下落的高度和錐角,以增大下落時間,便于時間的測量;

(3)根據(jù)實驗目的進行分析,根據(jù)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

【解答】

(1)測量的原理是v=st;

(2)紙錐下落快,時間較難測量,必須增加紙錐下落的高度和換用錐角較大紙錐,以增大下落時間,便于時間的測量;

(3)根據(jù)實驗目的是測量紙錐下落速度知:①應是下落的平均速度v/m/s;下落時間的平均值為:v=t1+t2+t33=1.4s+1.6s+1.5s3=1.5s38.【答案】(1)隨意拉開橡膠球,放手后讓其敲擊玻璃板

(2)玻璃球被彈開的距離

將音叉的振動轉(zhuǎn)換為乒乓球的彈起

(3)受敲擊時,單層玻璃比雙層玻璃的振動強

【解析】解:(1)實驗中,隨意拉開橡膠球,放手后讓其敲擊玻璃板,是造成玻璃球被彈開距離的數(shù)據(jù)比較雜亂的主要原因,應逐漸增大橡膠球與玻璃板間的距離,這樣數(shù)據(jù)就會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2)當玻璃板受到橡膠球的敲擊時,雙層玻璃與單層玻璃的振動情況無法用眼直接觀察,通過玻璃球被彈開的距離來反映玻璃板振動的強弱.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實驗中,讓發(fā)聲的音叉接觸吊掛著的乒乓球,將音叉的振動轉(zhuǎn)換為乒乓球的彈起.(3)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在同樣的撞擊下,單層玻璃后的玻璃球比雙層玻璃后的玻璃球運動的距離遠.得出結(jié)論:受到相同敲擊力時,單層玻璃比雙層玻璃振動強.

39.【答案】(1)D(2)B(3)B(4)320

【解析】【分析】(1)液晶顯示屏顯示的示數(shù)為0,則銅鈴與甲、乙距離相等,時間相等;

(2)由于乙和甲的距離是不變的,所以乙接收到的時間總是比甲晚一定的時間;

(3)聲速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聲速越大.所以在相同距離內(nèi),時間減少;

(4)設聲速為v,利用速度公式v=s本題考查的是聲音的傳播以及聲速的基本計算,解題的關鍵是牢記聲音的基本特性?!窘獯稹?1)若液晶顯示屏顯示的示數(shù)為0,則銅鈴與甲的距離和與乙的距離是相等的,且由于聲速相同,所以聲音從銅鈴到達甲、乙的時間相同,故銅鈴所在的位置是甲乙連線的垂直平分線上,故選D;

(2)因為銅鈴與甲、乙在一條直線上,所以銅鈴離乙的距離總是比甲正好遠甲、乙間的距離,由于乙比甲遠的距離是一定的,所以聲音傳到乙和甲的時間差是不變的,即液晶顯示屏的數(shù)值不變,故選B;

(3)甲和乙之間的距離一定,由于溫度越高,聲速越大,所以聲音傳播到甲和乙的時間都會減少,故時間差也會減少,液晶顯示屏的數(shù)值變小,故選B;

(4)設聲速為v,則聲音從銅鈴傳到甲的時間為:t1=s1v,聲音從銅鈴傳到乙的時間為:t2=s2v;

由題意知:t2?t1=1.875×10?3

40.【答案】(1)固體能傳聲(2)用金屬絲的傳聲效果更好(3)捏住線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4)不能

【解析】【分析】(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

(2)用金屬絲聽到的聲音大,說明金屬絲傳聲效果比棉線好;

(3)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振動停止,發(fā)生也停止;

(4)如果線處于松弛狀態(tài),松弛時振動被空隙吸收,無法傳遞振動。

本題考查了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該題中的小實驗可以自己動手按題意完成,做了實驗,你就會更好的理解本題包含的物理知識?!窘獯稹?1)細棉線是固體,能實現(xiàn)通話,說明固體也是傳聲的一種介質(zhì);

(2)因為相距同樣遠,且說話的響度也相同,但改用金屬絲連接土電話,聽到的聲音大,唯一的原因肯定就是金屬絲的傳聲性能比棉線的好;

(3)說話聲引起棉線振動,棉線把這種振動由近及遠的傳到遠方,如果用手捏住棉線的某一部分,聲音在傳播過程中被阻斷,則振動就會停止,也就聽不到聲音了;

(4)如果線沒有拉直,那么由于線是松軟的,振動會被棉線上的空隙吸收,從而無法傳遞振動,另一方就聽不到聲音。

故答案為:(1)固體能傳聲(2)用金屬絲的傳聲效果更好(3)捏住線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4)不能。

41.【答案】(1)0;(2)不變;(3)B;(4)333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了速度有關方面的內(nèi)容,計算時要注意時間單位和路程單位的統(tǒng)一。

(1)因為銅鈴在甲、乙中點,則銅鈴與甲、乙距離相等,時間相等;

(2)由于乙和甲的距離是不變的,所以乙接收到的時間總是比甲晚一定的時間;

(3)聲速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聲速越大。所以在相同距離內(nèi),時間減少;

(4)設聲速為v,利用速度公式和題中的時間差列出一個方程,就可以求解出聲速。

【解答】

(1)如果銅鈴在甲、乙中點,則銅鈴與甲的距離和與乙的距離是相等的,且由于聲速相同,所以聲音從銅鈴到達甲、乙的時間相同,時間差為0,故液晶屏的示數(shù)為0;

(2)因為銅鈴與甲、乙在一條直線上,所以銅鈴離乙的距離總是比甲正好遠甲、乙間的距離,由于乙比甲遠的距離是一定的,所以聲音傳到乙和甲的時間差是不變的;

(3)甲和乙之間的距離一定,由于溫度越高,聲速越大,所以聲音傳播到甲和乙的時間都會減少,所以時間差也會減少,故選B;

(4)設聲速為v,則聲音從銅鈴傳到甲的時間為:t1=s1v,

聲音從銅鈴傳到乙的時間為:t2=s2v,

由題意知:t2?t1=1.800×10?3s,

所以s242.【答案】音調(diào)

頻率

其他條件一定時,頻率越大,音調(diào)越高

響度

振幅

其他條件一定時,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解析】【分析】聲音的特性包括音調(diào)、響度和音色.音調(diào)的高低與發(fā)聲體的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diào)就越高;響度與聲音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zhì)和特色。

本題主要通過實驗來探究的音調(diào)與頻率的關系,響度與振幅的關系,是聲音的兩個最主要的特性,應熟知?!窘獯稹?/p>

(1)讀圖1可知,用彈性塑料片分別以快、慢的速度來撥動書頁,兩次書面振動的頻率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不同,故探究的是:聲音的音調(diào)與頻率的關系。

該實驗所得的結(jié)論是:頻率越大,音調(diào)越高;

(2)讀圖2可知,改變不同力度來敲擊音叉,并觀察小球彈起的高度,發(fā)出用力越大,小球振幅越大,發(fā)出聲音的響度越大.故探究的是: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該實驗所得的結(jié)論是: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故答案為:音調(diào);頻率;頻率越大,音調(diào)越高;響度;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43.【答案】長度

a

b

控制變量法

A

B

【解析】解:

(1)①由圖示可知,琴弦b、d的材料和粗細相同而長度不同,選擇琴弦b、d進行實驗可以探究音調(diào)高低與琴弦長度的關系;

②要探究音調(diào)的高低與琴弦粗細的關系,應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長度相同而粗細不同,由圖示可知,可以選琴弦a、b進行實驗;

④小明實驗中采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2)由圖示可知,在琴弦材料和張力相同的情況下,琴弦越長,音調(diào)越低,琴弦越粗,音調(diào)越低,分別按住A點、B點、C點后撥動琴弦,發(fā)出的音調(diào)最高的是按住A點,最低的是按住B點。

故答案為:(1)①長度;②a;b;④控制變量法;(2)A;B。

(1)①由圖示可知,b、d琴弦的材料、粗細都相同而長度不同,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判斷應用該琴弦所能探究的實驗;

②要探究音調(diào)高低與琴弦粗細的關系,應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長度都相同而粗細不同,分析所給琴弦,找出符合要求的琴弦進行實驗;

④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余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事物影響,分別加以研究,最后再綜合解決,這種方法叫控制變量法。

(2)琴弦音調(diào)的高低取決于琴弦的材料、長短、粗細和松緊程度,在材料和松緊程度相同時,琴弦越長,音調(diào)越低,琴弦越粗,音調(diào)越低。

本題考查了探究影響琴弦音調(diào)高低的因素實驗,應用了控制變量法,應用控制變量法分析所給琴弦即可正確解題。

44.【答案】解析

(1)設冰球被擊出時的速度為v,則遇到擋板反彈后速度v'=12v,由v=st可得,冰球被擊出后運動到擋板的時間t1=sv,冰球遇到擋板反彈后回到起跑線的時間t(2)設運動員運動的總時間為t',則冰球遇到擋板反彈后到運動員接到球的時間為t'?t1,因冰球和運動員運動的距離之和等于起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