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核酸(B卷)(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3)(解析版)_第1頁
4-3-核酸(B卷)(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3)(解析版)_第2頁
4-3-核酸(B卷)(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3)(解析版)_第3頁
4-3-核酸(B卷)(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3)(解析版)_第4頁
4-3-核酸(B卷)(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3)(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選擇性必修三4.3核酸同步達標AB卷B卷解析版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下列有關核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存在 B.核酸分子均呈雙螺旋結構C.核酸是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 D.組成核酸的基本單元是脫氧核苷酸【答案】C【詳解】A.大多數(shù)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質(zhì)組成,A錯誤;B.分子呈雙螺旋結構,分子一般呈單鏈狀結構,B錯誤;C.核酸是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C正確;D.天然的核酸按其組成中所含戊糖的不同分為核糖核酸和脫氧核糖核酸兩大類,其中組成的基本單元是脫氧核糖核苷酸,組成的基本單元是核糖核苷酸,D錯誤;故C。2.下列物質(zhì)不屬于高分子的是A.纖維素 B.核糖 C.蛋白質(zhì) D.核酸【答案】B【詳解】A.纖維素為多糖,屬于高分子化合物,A錯誤;B.核糖是一種單糖,分子式C5H10O5,相對分子質(zhì)量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正確;C.蛋白質(zhì)是以氨基酸為基本單位構成的生物高分子,C錯誤;D.核酸是由許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D錯誤;答案為:B。3.下列縮合產(chǎn)物或水解產(chǎn)物不正確的是A.核苷酸的縮合聚合產(chǎn)物為核酸B.戊糖與堿基的縮合產(chǎn)物為核苷酸C.核苷酸的水解產(chǎn)物為核苷與磷酸D.核酸的最終水解產(chǎn)物為戊糖、堿基和磷酸【答案】B【分析】核酸水解產(chǎn)物是核苷酸,核苷酸水解產(chǎn)物是磷酸與核苷,核苷水解產(chǎn)物是戊糖和各種堿基;【詳解】根據(jù)分析可知,戊糖與堿基縮合產(chǎn)物為核苷,B選項描述錯誤,符合題意;綜上,本題選B4.下列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淀粉 B.油脂 C.纖維素 D.核酸【答案】B【詳解】A.淀粉是多糖,相對分子質(zhì)量在一萬以上,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錯誤;B.油脂,相對分子質(zhì)量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確;C.纖維素是多糖,相對分子質(zhì)量在一萬以上,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C錯誤;D.核酸,相對分子質(zhì)量在一萬以上,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錯誤;答案選B。5.核酸檢測是診斷新冠肺炎的重要依據(jù),下列關于核酸的結構和性質(zhì)說法正確的是()A.核酸是一種無機酸 B.核酸的性質(zhì)與蛋白質(zhì)相似,不會變性C.組成核酸的元素有C、H、O、N、P等 D.核酸是生物小分子化合物【答案】C【分析】核酸是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總稱,由許多核苷酸相互聚合形成,核苷酸由五碳糖、磷酸基團和含氮堿基組成?!驹斀狻緼.核酸是有多個核苷酸相互聚合而形成的的有機酸,A錯誤;B.核酸性質(zhì)與蛋白質(zhì)類似,在重金屬鹽、加熱等化學或物理因素的影響下可以發(fā)生變性,B錯誤;C.根據(jù)核酸的組成,可知組成核酸的元素有C、H、O、N、P等,C正確;D.核酸是由核苷酸相互聚合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D錯誤;故選C。6.分析下邊的概念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表示的堿基有5種 B.B表示的是核糖C.D表示核糖核苷酸 D.D表示脫氧核糖核苷酸【答案】D【分析】組成DNA的基本單元是脫氧核糖核苷酸,脫氧核糖核苷酸由磷酸、脫氧核糖和堿基組成,所以A表示堿基;【詳解】A.據(jù)分析知A表示堿基,DNA中的堿基有4種,A錯誤;B.B表示脫氧核糖,B錯誤;C.D表示脫氧核糖核苷酸,C錯誤;D.D表示脫氧核糖核苷酸,D正確;故選D。7.下列關于核糖和脫氧核糖的說法正確的是A.含有的官能團相同,二者互為同系物B.二者分子式相同,互為同分異構體C.核糖為五碳醛糖,脫氧核糖為五碳酮糖D.均為生命遺傳物質(zhì)的組成部分【答案】D【詳解】A.核糖含4個羥基,脫氧核糖含3個羥基,二者均含1個醛基,二者不互為同系物,故A錯誤;B.核糖的分子式是,脫氧核糖的分子式,二者分子式不同,不互為同分異構體,故B錯誤;C.核糖和脫氧核糖均為五碳醛糖,故C錯誤;D.核糖和脫氧核糖是生命遺傳物質(zhì)核酸的重要組成部分,故D正確;答案選D。8.下列有關生物大分子的敘述錯誤的是A.“84”消毒液呈堿性,蛋白質(zhì)遇“84”消毒液只發(fā)生水解反應B.硝酸纖維由纖維素和濃硝酸發(fā)生酯化反應制備C.指甲不慎沾上濃硝酸變黃色是因為指甲中的蛋白質(zhì)含苯環(huán)D.核酸水解最終生成磷酸、戊糖和堿基【答案】A【詳解】A.“84”消毒液具有強氧化性,蛋白質(zhì)因被氧化而變性,A錯誤;B.纖維素含有羥基,濃硝酸含有硝基,纖維素和濃硝酸發(fā)生酯化反應制備硝酸纖維,B正確;C.指甲中的蛋白質(zhì)含苯環(huán),指甲不慎沾上濃硝酸變黃色,C正確;D.核酸水解最終生成磷酸、戊糖和堿基,D正確;故選A。9.有關核酸的敘述正確的是()A.核酸對生物體的生長繁殖、遺傳變異等起著決定性作用,是生命活動的控制者,大量存在于細胞核中B.核酸指揮控制著蛋白質(zhì)的合成,細胞的分裂,主要存在于細胞質(zhì)中C.生物體遺傳信息的載體DNA,大量存在于細胞核中,決定蛋白質(zhì)的合成D.生物體遺傳信息的載體RNA,大量存在于細胞質(zhì)中,控制蛋白質(zhì)的合成【答案】C【分析】核酸根據(jù)五碳糖不同分為DNA和RNA,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對于生物的遺傳變異及蛋白質(zhì)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作用。【詳解】A.RNA主要存在于細胞質(zhì)中,DNA大量存在于細胞核中,A錯誤;B.RNA主要存在于細胞質(zhì)中,根據(jù)DNA提供的信息控制體內(nèi)蛋白質(zhì)的合成,B錯誤;C.DNA大量存在于細胞核中,是生物體遺傳信息的載體,決定蛋白質(zhì)的合成,C正確;D.生物體遺傳信息的載體是DNA,D錯誤。答案選C。10.核酸檢測為確認病毒感染提供了關鍵的支持性證據(jù).某核糖核酸(RNA)的結構片段示意圖如圖,它在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下能完全水解生成戊糖、堿基和某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核糖核酸可能通過人工合成的方法得到B.該核糖核酸催化水解所使用的蛋白酶是蛋白質(zhì),其催化活性與溫度有關C.該核糖核酸水解生成的堿基中不含氮元素D.該核糖核酸完全水解生成的酸是H3PO4【答案】C【詳解】A.核酸能通過人工合成的方法得到,A項正確;B.題述蛋白酶屬于蛋白質(zhì),其催化活性與溫度有關,B項正確;C.堿基中含有、、等元素,C項錯誤;D.該核糖核酸為磷酸、戊糖、堿基發(fā)生縮聚反應生成,可水解生成磷酸,D項正確.故選:C。11.2019年12月以來,突發(fā)的新冠肺炎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抗疫防護期間,化學與其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積A.新型冠狀病毒結構主要包括球形蛋白質(zhì)外殼和核酸,由C、H、O三種元素組成B.N95的核心材料是熔噴聚丙烯布,屬于熱固性塑料C.酒精濃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D.研制好的疫苗要冷凍保藏,防止蛋白質(zhì)變性A.A B.B C.C D.D【答案】D【詳解】A.新型冠狀病毒結構主要包括球形蛋白質(zhì)外殼和核酸,由C、H、O、N四種元素等組成,故A錯誤;B.N95的核心材料是熔噴聚丙烯布,屬于熱塑性塑料,可以加熱加工,可重新加工為新的產(chǎn)品,故B錯誤;C.酒精濃度越高,表面蛋白質(zhì)凝固后,阻止酒精與內(nèi)部的病毒作用,減弱消毒效果,一般用75%的酒精消毒,故C錯誤;D.蛋白質(zhì)受熱易變質(zhì),研制好的疫苗要冷凍保藏,防止蛋白質(zhì)變性,故D正確;故選D。1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核酸是生物體遺傳信息的載體 B.生物體的遺傳物質(zhì)都是DNAC.核酸在生物的遺傳和變異中起重要作用 D.基因決定生物體的一系列性狀【答案】B【詳解】A.核酸是生物體遺傳信息的載體,A正確;B.絕大多數(shù)生物體的遺傳物質(zhì)是,少數(shù)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為,B錯誤;C.核酸在生物的遺傳和變異中起重要作用,C項正確;D.基因決定生物體的一系列性狀,D項正確;故選:B。13.下列關于有機化合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木糖醇()是一種天然甜味劑,屬于糖類化合物B.DNA的兩條多聚核苷酸鏈間通過氫鍵形成雙螺旋結構C.1965年中國科學家人工合成的結晶牛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zhì)D.烷基磺酸鈉(表面活性劑)在水中聚集形成的膠束屬于超分子A.A B.B C.C D.D【答案】A【詳解】A.糖類是多羥基醛或多羥基酮及其縮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總稱,木糖醇不含有醛基或酮基,不屬于糖類,A錯誤;B.DNA分子是由兩條鏈組成的,這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兩條多聚脫氧核苷酸鏈的親水性骨架將互補堿基對包埋在DNA雙螺旋結構的內(nèi)部,B正確;C.我國科學家人工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zhì),C正確;D.超分子通常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分子依靠分子間相互作用結合在一起,組成復雜的、有組織的聚集體,表面活性劑在水中會形成親水基團向外、疏水基團向內(nèi)的膠束,屬于超分子,D正確;故選:A。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淀粉和纖維素互為同分異構體B.雞蛋清溶液加入飽和硫酸鈉溶液會使蛋白質(zhì)發(fā)生變性C.核酸可以看作磷酸、脫氧核糖和堿基通過一定方式結合的生物大分子D.合成纖維中產(chǎn)量最大的是聚酯纖維中的滌綸【答案】D【詳解】A.淀粉與纖維素的聚合度不同,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異構體,A錯誤;B.飽和硫酸鈉溶液是非重金屬鹽溶液,使蛋白質(zhì)發(fā)生鹽析,是可逆的,生成的沉淀物可以再溶解,B錯誤;C.核酸可以看作磷酸、戊糖和堿基通過一定方式結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C錯誤;D.合成纖維中目前產(chǎn)量占第一位的是聚酯纖維即滌綸,滌綸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D正確;故選D。15.2020年“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為提高消毒效果,可將酒精中乙醇的體積分數(shù)增至95%B.核酸檢測是確認病毒種類的有效途徑之一,核酸可以水解C.新冠病毒顆粒直徑在80nm左右,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可能傳播較遠的距離D.免洗洗手液的有效成分活性膠質(zhì)銀離子能使蛋白質(zhì)變性【答案】A【詳解】A.當酒精中乙醇的體積分數(shù)為75%時,消毒效果最好,濃度增至95%時消毒效果反而變差,A不正確;B.核酸分為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兩種,它們都能完全或部分發(fā)生水解,B正確;C.新冠病毒顆粒直徑80nm左右,在膠體顆粒直徑的范圍內(nèi),所以在空氣中能形成氣溶膠,隨空氣流動而發(fā)生傳播,C正確;D.免洗洗手液的有效成分為活性膠質(zhì)銀離子,銀離子屬于重金屬離子,能使蛋白質(zhì)發(fā)生變性,D正確;故選A。1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酶的催化條件通常比較溫和B.核酸一般由幾千到幾十萬個原子組成,相對分子質(zhì)量可達十幾萬至幾百萬C.DNA是生物體遺傳信息的載體、蛋白質(zhì)合成的模板D.R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它根據(jù)DNA提供的信息控制體內(nèi)蛋白質(zhì)的合成【答案】D【詳解】A.大多數(shù)酶的本質(zhì)為蛋白質(zhì),需要在適宜的溫度等條件,催化條件通常比較溫和;B.核酸是由許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原子個數(shù)多、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C.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是生物體遺傳信息的載體、蛋白質(zhì)合成的模板;D.RNA主要存在于細胞質(zhì)中;答案選D。17.下列關于氫鍵的說法或現(xiàn)象中正確的是①常溫常壓下,H2O的熔、沸點比第VIA族其他元素氫化物的高②接近水的沸點的水蒸氣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測定值比按化學式H2O計算出來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一些③H2O比H2S穩(wěn)定是因為水分子間存在氫鍵④DNA雙螺旋的兩個螺旋鏈是通過氫鍵相互結合的⑤氫鍵(X—H…Y)中三原子在一條直線上時,作用力最強⑥鄰羥基苯甲酸的熔、沸點比對羥基苯甲酸的高⑦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與水分子間形成了氫鍵A.①②③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⑦【答案】C【詳解】①水分子之間能形成氫鍵,所以常溫常壓下,H2O的熔、沸點比第VIA族其它元素氫化物的高,①正確;②由于水分子之間存在氫鍵,使水分子通常以幾個分子聚合的形式存在,所以接近水的沸點的水蒸氣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測定值比按化學式H2O計算出來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一些,②正確;③H2O比H2S穩(wěn)定是因為由于分子內(nèi)的共價鍵O-H比S-H鍵牢固,與分子間存在的氫鍵無關,③錯誤;④DNA雙螺旋的兩個螺旋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配對、即通過氫鍵相互結合在一起,④正確;⑤由于氫鍵具有方向性,氫鍵(X—H…Y)中三原子在一條直線上時,作用力最強,⑤正確;⑥鄰羥基苯甲酸形成分子內(nèi)氫鍵,使熔沸點相對較低,對羥基苯甲酸,形成分子間氫鍵,使熔沸點相對較高,⑥錯誤;⑦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中C電負性不大、不可能與水分子間形成氫鍵,⑦錯誤;綜上C①②④⑤

正確,答案選C。18.腺嘌呤核苷和腺嘌呤核苷酸是生產(chǎn)核酸類藥物的中間體,結構如圖所示。腺嘌呤核苷

腺嘌呤核苷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腺嘌呤核苷分子中有四個手性碳原子B.腺嘌呤核苷酸分子中五個氮原子一定在一個平面上C.腺嘌呤核苷酸只能與NaOH溶液反應不能與鹽酸反應D.由腺嘌呤核苷合成腺嘌呤核苷酸的過程中發(fā)生取代反應并形成磷酯鍵【答案】C【詳解】A.腺嘌呤核苷分子中由4個碳原子和1個O氧原子組成的五元環(huán)中的4個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故A正確;B.腺嘌呤核苷酸分子中連有氨基的六元環(huán)類似苯環(huán),六元環(huán)上的原子和與此六元環(huán)相連的原子共平面,所以五個氮原子一定在一個平面上,故B正確;C.腺嘌呤核苷酸中的氨基可以與鹽酸反應,故C錯誤;D.由腺嘌呤核苷合成腺嘌呤核苷酸的過程屬于酯化反應,酯化反應也是取代反應,故D正確;故答案為C。二、填空題19.如圖是關于生物大分子的概念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a的名稱為___;DNA水解得到___種堿基。(2)c中小麥種子的儲能物質(zhì)是___;促進人體胃腸蠕動的物質(zhì)是___。(3)兩個氨基酸發(fā)生脫水縮合反應時,產(chǎn)物是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