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粵人版八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粵人版八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粵人版八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粵人版八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粵人版八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粵人版八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837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經診斷某人得了某種傳染病,醫(yī)生立即給病人吃藥進行治療,這種措施屬于()A.保護易感人群B.控制傳染源C.切斷傳播途徑D.增強免疫力2、有關血液循環(huán)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動脈流的都是動脈血B.體循環(huán)與肺循環(huán)同時循環(huán)C.心臟是血液流動的動力器官D.靜脈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3、為了人們的身體健康,現(xiàn)在各醫(yī)院都使用一次性輸液器、注射器.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分析,這屬于預防措施中的()A.控制傳染源B.保護易感人群C.切斷傳播途徑D.殺滅病原體4、下列哪種動物的運動方式與其它3種不同?()

A.

B.

C.

D.

5、(2016?岳陽)蒼耳的果實表面有鉤刺,可以鉤掛在動物的皮毛上,被帶到遠方,這體現(xiàn)了動物的自然界中()A.維持生態(tài)平衡B.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C.幫助植物傳粉D.幫助植物傳播種子6、下面描述的生物現(xiàn)象中,屬于社會行為的是()A.成群的螞蟻結成“圓球“過河B.黑猩猩從洞穴中釣取白蟻作為食物C.養(yǎng)雞廠內成群的母雞在“咯咯“地叫D.烏賊受到威脅時會釋放墨汁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7、如圖表示人體不同組織處血管示意圖(A;B、C分別表示不同類型的血管);請據(jù)圖分析回答:

(1)與A、C比較,血管B的結構特點是____.

(2)若A中流動的是靜脈血,C中流動的是動脈血,則B是____處的毛細血管網(wǎng);在B處完成的生理活動是____.

(3)若B為腎小球處的毛細血管網(wǎng),則在A、C內流動的都是____血,C內血液中濃度明顯升高的物質是____.

(4)若B為腎小管外的毛細血管,則A所示血管為____,在B處完成的生理活動是____.

(5)若B為臀大肌內的毛細血管網(wǎng),則C內流動的是____血.

(6)若B為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網(wǎng),C內血液與A內血液相比較,除二氧化碳外,含量明顯增加的是____.

8、俗語“龍生龍,鳳生鳳”指的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______現(xiàn)象;“一豬生九子,連母十個樣”指的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_現(xiàn)象。9、如圖表示的是兩類動物的牙齒類型;請根據(jù)圖形回答下面的問題:

(1)A圖表示的是哺乳類____性動物的頭骨,其牙齒的特點是____.

(2)B圖表示的是哺乳類____性動物的頭骨,其牙齒的特點是____.

(3)由此可以看出,哺乳類動物的牙齒有____、____、____的分化.

10、圖是豌豆花色的遺傳圖解;請據(jù)圖回答。

(1)豌豆的親代都是開紫花,而子代中出現(xiàn)了白花,這種現(xiàn)象在生物學上稱____

(2)根據(jù)豌豆紫花和白花在親代與子代的表現(xiàn)規(guī)律可以判斷出____是顯性性狀.

(3)若用A表示顯性基因,a表示隱性基因,則子代中紫花的基因組成為____,白花的基因組成為____

(4)豌豆花與繁殖有關,它的主要部分是____

A;花冠B、雄蕊和雌蕊C、花萼D、花托。

(5)豌豆開花之后必需經過____和____才能結出果實和種子.____能發(fā)育成種子;____能發(fā)育成胚;____能發(fā)育成果實.

11、人體的運動系統(tǒng)由、和三部分組成。12、小芳學著媽媽做饅頭:將適量酵母粉與面粉混勻后;加入適量清水揉和成面團,然后將面團放入溫水鍋中.為了使面團發(fā)得更快,她將溫水鍋中的水換成了剛燒開的熱水.一段時間后將面團取出做成饅頭.結果,小芳蒸出的饅頭不如媽媽做得松軟多了.請分析回答:

(1)酵母粉中含有酵母菌,在分類上屬于____,細菌與其相比,細菌沒有____.病毒與其相比,病毒沒有____,它是以____方式生殖.

(2)分析上面的過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____.

(3)小芳提出了如下問題:溫度會影響酵母菌的生活嗎?請針對這一問題作出假設:____.

(4)小芳設計了實驗進行探究:她在一杯溫開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小包酵母,進行攪拌,然后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將一個小氣球擠癟后套在瓶口,把裝置放在溫暖的環(huán)境中.一段時間后瓶內液體冒出氣泡,氣球脹大(如圖所示).瓶內液體冒出的氣體是____.小芳設計的實驗存在不科學的地方,請你指出來:____.

13、生物進化的證據(jù)越來越確鑿,其中____為生物進化提供了直接的證據(jù).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4、植物的種子結構中的胚軸將來發(fā)育為植物的莖。15、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16、哺乳動物都具有體毛.17、通過無性生殖產生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______(判斷對錯)18、種子是一種繁殖器官,孢子則是一種繁殖細胞______(判斷對錯).19、被子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形態(tài)結構都可以作為分類的依據(jù).______.(判斷對錯)20、捕食食物鏈都是以綠色植物為起點。______(判斷對錯)21、所有兩棲動物都是變態(tài)發(fā)育,生殖和發(fā)育可以離開水進行。()22、判斷題:沒有疾病就是健康。()評卷人得分四、連線題(共1題,共5分)23、請將下列左側項與右側對應項相連①孔雀開屏A.覓食行為②老馬識途B.防御行為③蜜蜂采蜜C.遷徙行為④蜥蜴斷尾D.生殖行為⑤魚類洄游E.學習行為評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題,共21分)24、【題文】在五個相同的瓶子中分別裝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應物質;并攪拌均勻,在瓶口處套上一個擠癟的氣球。把五個瓶子同時放在一個不通風的環(huán)境中,放置一段時間。

。裝置。

物質。

溫度。

現(xiàn)象。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氣泡產生;氣球脹大了。

水+白砂糖。

22-3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水+酵母菌。

22-3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1)試管①有氣泡產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實驗中;①和②是一組對照實驗,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設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可以選擇兩支試管為一組。

(4)除此之外;請你再從表中選出一組對照實驗,你選取此兩組作為對照實驗,準備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聞到了酒味;證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轉化為____。

(6)你如何鑒定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5、【題文】(10分)為了驗證酵母菌的發(fā)酵作用;李娜同學做了如下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圖中的瓶內;并加入一些溫開水,搖勻。

②將一只未充氣的小氣球套在瓶口上(如圖)。

③將瓶子放在教室內的窗臺上(或溫暖的地方);每天觀察瓶中的情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瓶中的液體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氣球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

____

(3)要將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搖勻的原因是:____

(4)為什么要將瓶子放在溫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實驗在日常生活中有何應用?試舉例說明。____。26、【題文】(6分)在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實驗時;某實驗小組的實驗設計如下:在甲;乙、丙三個玻璃缸中,分別注入三分之二容積的水。取三條活鯽魚,分別放入三個魚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魚捆住不同的鰭,請預測實驗結果并回答:

(1)甲圖中的魚捆住了____鰭,觀察甲缸中的魚,你將會看到的現(xiàn)象是____。

(2)乙圖中的魚捆住了____鰭。觀察乙缸中的魚,你將會看到的現(xiàn)象是____。

(3)丙圖中的魚起____作用。

(4)你們認為在捆綁魚鰭時應注意什么?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C【分析】【解答】給病人吃藥打針進行治療屬于切斷傳播途徑。故選C?!痉治觥勘绢}考查了傳染病的三個預防措施,考查切斷傳播途徑的過程,要注意掌握。2、A【分析】【分析】此題考查了血液循環(huán)、靜脈瓣的作用、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等基礎知識。明確血液循環(huán)的特點、靜脈瓣的作用、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等基礎知識是解決此題的關鍵?!窘獯稹吭谌梭w中,血管和心臟構成了物質運輸?shù)墓艿老到y(tǒng)。其中,心臟是血液循環(huán)的動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經的管道,而血液在心臟和全部血管所組成的管道系統(tǒng)中的循環(huán)流動。A.動脈流的不一定都是動脈血;如肺動脈內流的就是靜脈血,A符合題意;

B.體循環(huán)與肺循環(huán)是同時進行的;它們組成了一條完整的循環(huán)途徑,B不符合題意;

C.心臟能夠自動的;有節(jié)律的收縮;是血液循環(huán)的動力器官,C不符合題意;

D.靜脈里有靜脈瓣;主要分布在四肢靜脈里,作用是可以防止血液倒流,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解析】A3、C【分析】解: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包括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易感者是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易受該病感染的人群。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醫(yī)院都使用一次性輸液器、注射器,是防止病原體通過輸液器、注射器從傳染源傳播給易感人群,因而這屬于切斷傳播途徑。

故選:C。

此題考查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據(jù)此答題.

明確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是解題的關鍵.【解析】C4、B【分析】

A;圖中是一種節(jié)肢動物;運動方式是爬行,不符合題意.

B;魚類生活在水中;用鰭游泳,符合題意.

C;蛇生活在陸地上;運動方式是爬行,不符合題意.

D;圖中龜?shù)倪\動方式也是爬行;不符合題意.

故選:B

【解析】【答案】動物的運動方式多種多樣;有飛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等,據(jù)此答題.

5、D【分析】【解答】解:自然界中的動物和植物在長期生存與發(fā)展的過程中;形成相互適應;相互依存的關系.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粉,使這些植物順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把采到的花粉裝入足上的花粉筐.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播果實和種子,有利于擴大植物的分布范圍,如蒼耳果實表面的鉤刺掛在動物的皮毛上,幫助植物種子和果實的搬家和遷移.

故選:D

【分析】生物適應環(huán)境才能生存,蒼耳果實的表面有許多鉤刺,當動物經過時可以鉤掛在動物的毛皮上,有利于果實種子傳播到遠方,擴大了蒼耳的分布范圍.有些動物的毛上會掛著長有鉤刺的蒼耳果實,屬于動物幫助植物傳播種子.6、A【分析】【解答】社會行為是群體內形成了一定的組織;成員間有明確分工的動物群集行為,有的高等動物還形成等級.社群生活對動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獵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擊,使動物群體能更好地適應生活環(huán)境,對維持個體與種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義.

A;成群的螞蟻結成“圓球“過河;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維持群體的正常生存,因此屬于社會行為.故該選項符合題意.

B;黑猩猩從洞穴中釣取白蟻作為食物是通過學習、模仿得來的行為;屬于后天性行為,因此沒有社會行為.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C;養(yǎng)雞廠內成群的母雞在“咯咯“地叫;它們之間沒有分工,沒有組織,沒有等級,不屬于社會行為.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D;烏賊的肚子里有一個“墨囊”;里面貯滿了墨汁.烏賊墨囊里的墨汁,是保護自己的防衛(wèi)武器.烏賊還可以改變體色,它是世界上變色最快的動物之一.烏賊受到威脅時,就釋放墨汁,將周圍海水染黑,借機逃跑.為了保護自己,防御敵害的防御行為.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社會行為.解答時可以從社會行為的特點方面來切入.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7、管腔很細、管壁很薄、血液流動緩慢肺泡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動脈蛋白質出球小動脈重吸收靜脈血營養(yǎng)物質【分析】【解答】(1)根據(jù)血流方向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可以推斷:A為小動脈,B為毛細血管,C由為小靜脈.毛細血管的特點是:分布廣,數(shù)量多,管腔很細;管壁很薄、血液流動緩慢等.

(2)當血液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時;由于吸入肺泡內的空氣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內的氧氣擴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肺泡里.使血液由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因此在肺循環(huán)中動脈血管里流的是靜脈血,靜脈血管里流的是動脈血.根據(jù)圖示中的血流方向可知,A是動脈血管,C是靜脈血管,因此若A中流動的是靜脈血,C中流動的是動脈血,則B是肺泡處的毛細血管,發(fā)生在B處的生理活動是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即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3)腎動脈進入腎臟后經過反復分支形成入球小動脈;入球小動脈分出的數(shù)十條毛細血管彎曲盤繞形成腎小球,腎小球的毛細血管又在另一端匯集成出球小動脈;因此若B為腎小球處的毛細血管網(wǎng),則在A;C分別是入球小動脈和出球小動脈,流的都是動脈血;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內,形成原尿;即從出球小動脈流出的血液和從入球小動脈流入的血液相比較,蛋白質的總量沒有變而水等物質的含量減少,因此蛋白質的濃度會增高.

(4)腎動脈進入腎臟后經過反復分支形成入球小動脈;入球小動脈分出的數(shù)十條毛細血管彎曲盤繞形成腎小球,腎小球的毛細血管又在另一端匯集成出球小動脈;因此若B為腎小管外的毛細血管,則A是出球小動脈,腎小管外的毛細血管對原尿有重吸收作用.

(5)臀大肌內的毛細血管網(wǎng)為組織處毛細血管網(wǎng);因此其流出的血液是靜脈血.

(6)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網(wǎng)吸收了消化道里的營養(yǎng)物質;因此C內血液里營養(yǎng)物質明顯增多.

【分析】身體各處的毛細血管其生理作用是不同的,如肺部的毛細血管是進行氣體交換的,組織處的毛細血管是進行物質交換的,小腸里的毛細血管則能吸收營養(yǎng)物質,腎小管外的毛細血管完成了重吸收作用.但不管其生理活動如何,身體各處毛細血管的結構特點是相同的.8、遺傳變異【分析】【分析】本題考查遺傳、變異的現(xiàn)象,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遺傳、變異的概念?!窘獯稹可矬w的形態(tài)特征、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叫做性狀,生物的性狀傳給后代的現(xiàn)象叫遺傳;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叫變異。俗語“龍生龍,鳳生鳳”指的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遺傳現(xiàn)象;“一豬生九子,連母十個樣”指的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變異現(xiàn)象。

【解析】遺傳變異9、略

【分析】

(1)圖A表示的是哺乳類肉食性動物的頭骨;具有發(fā)達的犬齒,能撕裂食物.

(2)圖B表示的是哺乳類草食性動物的頭骨;其牙齒的特點是具有門齒和臼齒,沒有犬齒.適于食草生活.

(3)由此可以看出;哺乳類動物的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

故答案為:(1)肉食;犬齒發(fā)達;(2)草食;沒有犬齒;臼齒發(fā)達;(3)門齒;犬齒;臼齒。

【解析】【答案】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哺乳動物中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的牙齒的區(qū)別.解答時可以從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的牙齒特點和牙齒的功能方面來切入.

10、略

【分析】

(1)生物學上把子代與親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存在的性狀差異現(xiàn)象叫做變異.豌豆的親代都是開紫花;而子代中出現(xiàn)了白花,體現(xiàn)了親子代之間性狀上的差異.因此這種現(xiàn)象在生物學上稱變異.

(2)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出現(xiàn)了親代沒有的性狀,則親代個體表現(xiàn)的性狀是顯性性狀,新出現(xiàn)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由一對隱性基因控制;因此根據(jù)豌豆紫花和白花在親代與子代的表現(xiàn)規(guī)律可以判斷出紫花是顯性性狀.

(3)生物體的某些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而成對的基因往往有顯性顯性和隱性之分,當細胞內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只有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xiàn)出來.故紫花中至少都含有一個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A,紫花的基因組成為AA或Aa,白花的基因組成為aa.遺傳圖解如圖:(3)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即雄蕊和雌蕊,因為花蕊與果實與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是花的主要結構.故選B.(4)一朵花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才能結出果實,子房的發(fā)育情況為:可見;胚珠能發(fā)育成種子;受精卵能發(fā)育成胚;子房能發(fā)育成果實.故答案為:

(1)變異(2)紫花(3)AA或Aaaa(4)B(5)傳粉受精胚珠受精卵子房。

【解析】【答案】(1)生物學上把子代與親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存在的性狀差異現(xiàn)象叫做變異.(2)花蕊與果實與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是花的主要結構.

11、略

【分析】人體的運動系統(tǒng)由骨、骨連結、骨骼肌組成,運動是由骨骼肌受到刺激后產生收縮,牽引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jié)活動而形成各種動作。【解析】【答案】骨骨連結骨骼肌12、真菌成形的細胞核細胞結構出芽換成的熱水使面團溫度過高,不利于酵母菌的生活溫度會影響酵母菌的生活二氧化碳實驗過程中缺少對照組【分析】【解答】(1)蒸饅頭要用酵母菌;酵母菌屬于單細胞真菌,有成形的細胞核,出芽生殖;細菌無成形的細胞核,病毒無細胞結構.

(2)酵母菌等微生物需要適宜的溫度;溫度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其生長和繁殖,分析上面的過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她換成的熱水使面團溫度過高,不利于酵母菌的生活,影響去發(fā)酵.

(3)在做出假設時;我們根據(jù)已有的經驗和知識,一般做出正面的假設,本題可假設:溫度會影響酵母菌的生活.

(4)她在一杯溫開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小包酵母;進行攪拌,酵母菌會發(fā)酵分解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氣體,以氣泡的形式冒出;小芳設計的實驗存在明顯不科學的地方,那就是沒有對照組,不能通過對比得出科學的結論.

故答案為:(1)真菌;成形的細胞核;細胞結構;出芽.

(2)換成的熱水使面團溫度過高;不利于酵母菌的生活.

(3)溫度會影響酵母菌的生活.

(4)二氧化碳;實驗過程中缺少對照組.

【分析】發(fā)酵現(xiàn)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蒸饅頭要用酵母菌,酵母菌屬于單細胞真菌,有成形的細胞核,細菌無成形的細胞核,病毒無細胞結構,據(jù)此分析.13、生物化石【分析】【解答】解: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證據(jù);因為化石是保存在巖層中的古生物遺物和生活遺跡.直接說明了古生物的結構或生活習性.因此生物進化的證據(jù)越來越確鑿,其中生物化石為生物進化提供了直接的證據(jù).

故答案為:生物化石.

【分析】化石是由生物體的堅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莖的化石,動物的牙齒、骨骼、貝殼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則是生物體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樹葉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遺體、遺物(如卵、糞便等)或生活痕跡(如動物的腳印、爬跡等),由于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而逐漸形成的.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4、×【分析】【解析】試題分析:在種子萌發(fā)的過程中,胚根發(fā)育成植物的根,胚芽發(fā)育成植物的莖和葉,胚軸伸長發(fā)育成連接莖和葉的部分,所以胚是新植物的幼體??键c:種子萌發(fā)的過程?!窘馕觥俊敬鸢浮垮e15、A【分析】【解答】解: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的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中.

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樣,具有遺傳、變異、進化現(xiàn)象,是一種體積非常微小,結構極其簡單的生命形式.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外部的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核酸組成,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一旦離開就會變成結晶體.16、×【分析】【解答】解:哺乳動物體表被毛;但是不是所有的哺乳動物都體表有毛,如鯨是水生哺乳動物,體表無毛,因此題干的說法不正確.

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哺乳動物的特征有體表被毛,牙齒有門齒、臼齒和犬齒的分化,體腔內有膈,心臟四腔,用肺呼吸,大腦發(fā)達,體溫恒定,胎生哺乳等17、×【分析】解:無性生殖是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因此,通過無性生殖產生的后代只具有母本的遺傳特性,不是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1)無性生殖的關鍵在于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壓條、克隆、組織培養(yǎng)等.無性繁殖沒有經過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因而后代一般不會出現(xiàn)變異.

(2)有性生殖是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fā)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概念和特點.【解析】×18、√【分析】解: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體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構成;它們各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植物通過根吸收水和無機鹽,通過莖運到葉等其他部分,供其他部分利用,主要在葉肉細胞的葉綠體里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因此根、莖、葉屬于營養(yǎng)器官.一朵花開放之后,經過傳粉和受精,進而形成果實和種子,再用種子繁殖后代,因此花、果實和種子屬于生殖器官.孢子是原生動物、真菌和植物等產生的一種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生殖細胞,能直接發(fā)育成新個體.

故答案為:√

種子屬于生殖器官.

孢子是原生動物;真菌和植物等產生的一種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生殖細胞.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正確區(qū)別器官和細胞.【解析】√19、√【分析】解:生物學家在對植物進行分類時;要仔細觀察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如被子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的形態(tài)結構,從這些器官中發(fā)現(xiàn)它們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從而確定它們的親緣關系,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實和種子往往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jù),因為花、果實和種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莖、葉等營養(yǎng)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現(xiàn)得晚,生存的時間比較短,受環(huán)境的影響比較小,形態(tài)結構也比較穩(wěn)定.因此被子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形態(tài)結構都可以作為分類的依據(jù).

故答案為:√

被子植物中;花;果實和種子往往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jù),是因為花、果實和種子的形態(tài)結構相對穩(wěn)定.

關鍵點:被子植物分類的主要依據(jù)是花、果實和種子.【解析】√20、√【分析】解:捕食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綠色植物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者,因此捕食食物鏈的起點為綠色植物。所以“捕食食物鏈都是以綠色植物為起點”的說法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

食物鏈書寫的原則是:食物鏈中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以生產者開始,以最高營養(yǎng)級結束;食物鏈中的箭頭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解答即可。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食物鏈的概念和組成?!窘馕觥俊?1、×【分析】【解析】試題分析:兩棲動物是雌雄異體,體外受精,精子和卵細胞在水中完成受精過程,因此兩棲動物的生殖離不開水,兩棲動物的幼體蝌蚪用鰓呼吸,蝌蚪必須生活在說中,兩棲動物的成體用肺呼吸,但是肺不發(fā)達,皮膚裸露濕潤,輔助呼吸,因此兩棲動物必須生活在潮濕或離水源較近的區(qū)域,故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必須在水中進行,沒有能夠擺脫水的束縛,兩棲類動物不是真正的陸生動物,故題干的敘述是錯誤的??键c:兩棲動物的特征?!窘馕觥俊敬鸢浮垮e22、×【分析】【解答】傳統(tǒng)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xiàn)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正如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的“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tài)”,因此,現(xiàn)代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環(huán)境健康等,故題干的敘述是錯誤的。

【分析】此題為基礎知識題,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健康的概念。四、連線題(共1題,共5分)23、①—D

②—E

③—A

④—B

⑤--C【分析】【分析】此題考查了動物的行為。明確動物行為的特點及功能、動物行為的獲得途徑是解決此題的關鍵?!窘獯稹扛鶕?jù)動物行為的目的可以將動物的行為分為攻擊行為、防御行為、節(jié)律行為、覓食行為、繁殖行為等;根據(jù)動物行為的獲得途徑可以將動物的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生殖行為是與動物繁殖有關的行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為;覓食行為是動物通過各種方式獲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為;遷徙行為是動物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規(guī)律的、沿相對固定的路線、定時地在繁殖地區(qū)和越冬地區(qū)之間進行的長距離的往返移居的行為現(xiàn)象;防御行為是為了保護自己,防御敵害的各種行為都是防御行為,如逃跑、裝死、釋放臭氣、保護色、警戒色、機體防御等;學習行為是動物后天形成的,是通過學習、生活經驗或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的的新行為??兹搁_屏是在求偶,屬于生殖行為;老馬識途是馬后天形成的學習行為;蜜蜂采蜜是為了獲取食物維持生存,屬于覓食行為;蜥蜴斷尾是為了掩護自己逃跑,防御敵害,屬于防御行為;魚類洄游是受季節(jié)(溫度)變化影響形成的,屬于遷徙行為。因此,連線情況為:①—D②—E③—A④—B⑤—C【解析】①—D②—E③—A④—B⑤--C五、其他(共3題,共21分)24、略

【分析】【解析】

考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發(fā)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題考查的是探究“糖對酵母菌活性的影響”的實驗和酵母菌的營養(yǎng)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條件.解答從發(fā)酵現(xiàn)象;酵母菌的作用;確定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溫度適宜時;葡萄糖被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饅頭、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氣泡產生.

(2)①和②作為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酵母菌,其他條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將有機物(糖;葡萄糖)分解,產生氣體(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設.

(3)酵母菌的營養(yǎng)方式是異養(yǎng)(腐生).酵母菌在溫度適宜時;葡萄糖被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饅頭、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兩支試管為一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沒有白砂糖,因此可選①③兩支試管為一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

(4)①④或①⑤的溫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

(5)在無氧的條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釋放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聞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機物);產生氣體(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要點:酵母菌能將有機物(糖;葡萄糖)分解;產生氣體(二氧化碳)

(3)①③(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

(5)酒精。

(6)將氣球中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氣體是二氧化碳.

點評:此題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發(fā)酵現(xiàn)象、酵母菌的作用,確定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解析】【答案】(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機物)產生氣體(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酵母菌能將有機物(糖;葡萄糖)分解;產生氣體(二氧化碳)(3)①③

(4)①④(或①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