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2021年高中歷史必修二:專題四-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遷課時作業(yè)1_第1頁
【人民版】2021年高中歷史必修二:專題四-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遷課時作業(yè)1_第2頁
【人民版】2021年高中歷史必修二:專題四-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遷課時作業(yè)1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四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一物質(zhì)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課程標準]了解近代以來人們物質(zhì)生活和社會習俗變化的史實,探討影響近代以來人們物質(zhì)生活和社會習俗變化的因素。一、中國近現(xiàn)代物質(zhì)生活的變遷1.服飾的變化(1)變化趨勢:由拘謹、保守、呆板、等級森嚴漸漸向美觀、適體、便利、__________轉變。(2)近代①長袍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飾;西裝在鴉片戰(zhàn)斗后傳入中國,民國成立后流行開來;____________后,________成為中國男子寵愛的標準服裝。②20世紀20年月之后,經(jīng)過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旗袍,受到寬敞女性的歡迎。(3)現(xiàn)代①新中國成立后至20世紀60年月中期,穿衣裝扮與______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中山裝和以列寧裝、連衣裙為特征的蘇式服裝是普遍選擇。②60年月中期至70年月末,服裝的式樣和顏色單調(diào),軍裝和“干部服”盛行。③改革開放后,受港臺、歐美文化的影響,人們對服飾的要求開頭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時尚、穿得共性過渡。2.飲食文化的變化——中西餐并行于世(1)中國四大菜系:即______、粵菜、川菜、淮揚菜。(2)西方餐飲文化的傳入①傳入:鴉片戰(zhàn)斗后,西餐傳入中國。②對飲食文化的影響: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大量進入中國百姓飯桌,西式糖果糕點和飲料也受到國人的歡迎;一批特地生產(chǎn)______食品的食品廠開頭毀滅,西菜、西點成為國人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3.居室建筑的變化(1)傳統(tǒng)民居:典型代表是北方地區(qū)遍布城鄉(xiāng)的__________。(2)近代民居的演化鴉片戰(zhàn)斗后,在租界等外國人聚居區(qū)毀滅______________。20世紀30年月前后,京、津等地毀滅了完全歐化的新式住宅。中國居室建筑融入了__________的特點。二、習俗風尚的變革1.婚喪禮俗的變遷(1)婚姻禮俗①清末民初,一些受過________熏陶的青年男女開頭反對包辦婚姻,__________自主;婚姻禮俗也開頭刪繁就簡,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禮。②新中國成立后,__________、婚姻自主成為一種時尚。(2)殯葬風俗①19世紀末20世紀初,喪禮趨于簡化。②新中國成立后,開頭用______代替土葬。2.其他方面民國成立后,開展了__________、迫令放足、破除神權、反對迷信等活動,______在官方活動中得以實施,點頭鞠躬取代了跪拜作揖,______漸漸成為社交場合的常見禮節(jié)。學問點一變化中的男女服飾1.右圖中所示服飾最早傳入中國是在()A.鴉片戰(zhàn)斗后B.民國成立后C.新中國成立后D.改革開放后2.對下面四幅圖說法不正確的是()A.男人由穿長袍馬褂到著西裝領帶再到著中山裝B.男子服飾的轉變受西式服飾的影響C.女性穿著經(jīng)過改良后的合身得體的旗袍D.洋裝取代了傳統(tǒng)服飾3.呂思勉在《中國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飾相較,大體上,自以中國的服飾較為適宜?,F(xiàn)在的崇尚西裝,不過一時的風氣罷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觀點是()A.西裝必將風行全國B.傳統(tǒng)服飾有強大生命力C.中西服飾各有特點D.列強侵略引起服飾變化4.“清朝末年,婦女服飾,以上海為最入時,流風所被,幾及全國。富貴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輒顧影自憐,私心竊喜,貧賤者亦步亦趨恐后?!鄙鲜霈F(xiàn)象毀滅的主要緣由是()A.女性審美觀念發(fā)生變化B.外來文化被廣泛接受C.近代社會發(fā)生猛烈變革D.上海開近代風氣之先學問點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和居室建筑的演進5.“番菜爭推一品香,西洋風味睹先嘗。刀叉刺眼盆盤潔,我愛香檳酒一觴?!边@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毀滅于()A.明朝B.清朝C.民國D.新中國6.別墅在今日仍是人們追求的高檔居室建筑,20世紀30年月在中國開頭毀滅,其最初風格特點是()A.中國傳統(tǒng)建筑B.中西合璧C.完全歐化D.中國創(chuàng)新7.目前全世界的快餐業(yè)大多萎縮,而在中國卻高速進展,從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擴張。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最重要緣由是()A.洋快餐比中餐有養(yǎng)分B.中國市場經(jīng)濟的快速進展C.洋快餐烹飪方式科學D.洋快餐廣告宣揚的影響學問點三習俗風尚的變革8.中國某婚姻法規(guī)定:“廢除包辦、強迫、男尊女卑、漠視子女利益的封建主義婚姻制度,實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公正、疼惜婦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義婚姻制度?!边@一婚姻法應頒布于()A.民國初年B.新中國建立之初C.改革開放后D.維新變法時期9.下列歌謠中,不能反映民國初年社會風尚的是()A.結婚證書當堂讀,請個前輩來證婚B.文明洋傘小包裹,長統(tǒng)洋襪短腳褲C.辮線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說荒唐D.改良的頭,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腳丫10.下面是《申報·自由女子之新婚談》中一段關于“文明婚禮”的描述:“梳一東洋頭,披件西式衣,穿雙西式履,凡鳳冠霞帔、錦衣繡裙、紅鞋綠襪一律不用;昂染登輿,香花分散,四無障礙,無須偽啼假哭,扶持背負;宣讀婚約,互換戒指才一鞠躬,即攜手而歸,無儐相請跪拜起立之煩?!闭垎枺@一現(xiàn)象毀滅的緣由有()①近代工業(yè)文明的進展②近代西方思想的傳播③近代訓練的進展促進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④中國封建制度的結束、社會的進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題號123456答案11.閱讀下列圖文材料:材料一百日維新期間康有為上書《請禁婦女裹足折》和《請斷發(fā)易服改元折》,認為女子裹足,不能勞動;辮發(fā)長垂,不利于機器生產(chǎn);寬衣博帶,長裙雅步,不便于萬國競爭的時代。為了“與歐美同俗”,他說:“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風俗,新政亦不能行?!辈牧隙?0世紀五六十年月,“毛式中山裝”一統(tǒng)中國服裝市場(見圖一);如今,我們的服裝不拘泥于一種風格,一種潮流,而能在令人眼花繚亂的服飾上,演繹出很多文化的味道來(見圖二)。圖一毛式中山裝圖二令人眼花繚亂的當代服飾請完成:(1)依據(jù)材料一和所學學問,提煉康有為的基本主見并分析其目的。(2)結合材料二說明新中國成立后服扮演化的基本趨勢及其主要緣由。(3)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談談你對我國近現(xiàn)代社會習俗變化的生疏。12.近代以來,人們的婚姻觀念漸漸轉變。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父母之命這句話當然視為天經(jīng)地義不行改易的,但是我們現(xiàn)在做父母的應當要曉得,這幾千年來的禮教風俗到了今日決計行不通!……做父母的應當要明白些現(xiàn)在世界的大勢!閉關自守,做不到了;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組織下的狀態(tài),保不住了?!懬镄摹痘橐鰡栴}的三個時期》(《新婦女》1920年4月15日)材料二我在小姊妹的幫忙下,加入了家庭婦聯(lián)。我觀看姊妹們加緊生產(chǎn),努力學習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們學習,我也加入了學習班。新婚姻法頒布以后,小姊妹張麗娟告知我,說可以到家庭婦聯(lián)申請向朱家離婚,婆婆沒有理由阻攔我,于是我離婚了,我自由了?!兑粋€童養(yǎng)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報》)材料三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個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個配偶,沒有不經(jīng)過一番社會規(guī)定的手續(xù)?!M孝通《生育制度》請回答:(1)據(jù)材料一、二,人們的婚姻態(tài)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2)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作為婚俗背景的經(jīng)濟基礎和家庭關系,從傳統(tǒng)到近代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態(tài)度發(fā)生變化的社會條件是什么?(3)據(jù)材料一、三,不同學者在婚姻自由度問題上的視角分別是什么?我們應如何全面生疏這一問題?【答案解析】學問清單一、1.(1)平民化(2)①辛亥革命中山裝(3)①政治2.(1)魯菜(2)②西式3.(1)四合獨院(2)西式住房西式建筑二、1.(1)①新思潮主見婚姻②戀愛自由(2)②火葬2.剪辮易服公歷握手對點訓練1.A2.D[洋裝在中國流行,但它并未取代傳統(tǒng)服飾,而是促成了中國服飾的改良,所以D項是錯誤的。]3.B[材料格外清楚地體現(xiàn)出作者的觀點是“大體上……中國服飾較為適宜”,故反映出傳統(tǒng)服飾有強大生命力。A、C、D三項和材料要求不符。]4.C[材料信息表明,清朝末年婦女的服飾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毀滅這種狀況的主要緣由是近代中國社會的急劇變革,維新變法運動、辛亥革命相繼發(fā)生,對中國人的生活習俗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A項是發(fā)生變化的直接緣由,B項只是因素之一,不如C項更概括。D項講的是影響。]5.B[19世紀40年月,隨著西人來華,西餐傳入中國,中西餐并行。本題實際要求回答西餐傳入中國的時間。]6.C7.B[中國接受市場經(jīng)濟體制后,使資源配置更加合理,極大地解放了生產(chǎn)力,經(jīng)濟進展快速,這種進展帶動餐飲業(yè)的進展。]8.B[從材料中的反對封建婚姻、婚姻自由、男女公正、新民主主義婚姻制度可以推斷出該法頒布于新中國初期。]9.C[A、B、D三項都是對民國初年社會風尚的描述,A項為新式婚俗,B項是新式穿戴,D項是民國姑娘的新式裝扮,只有C項是蓄留長辮、埋頭苦讀、一心應考的士子形象。]10.B[本題以“文明婚禮”為載體考查近代社會轉變的若干緣由,但由于材料沒有給出具體的時間,因此選項④的說法是武斷的,故排解含④的選項。]綜合運用11.(1)主見:放足、剪辮、易服。目的:革除固有陋俗;啟發(fā)民眾才智;學習西方文明;推行變法新政。(答其中3點即可)(2)基本趨勢:由單一性到多樣化;由封閉走向開放;由顏色單調(diào)到五彩繽紛。主要緣由: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社會生產(chǎn)力的快速進展;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觀念的日益解放;審美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言之有理即可)(3)生疏:社會習俗的變化與時代要求、政治革命和經(jīng)濟進展息息相關;社會習俗的變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行能一蹴而就。(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第(1)問中的“基本主見”可依據(jù)材料一中“請禁婦女裹足折”等信息進行歸納,“目的”需要結合“易人心,成風俗”等信息進行思考;第(2)問中的“趨勢”應結合材料二中“‘毛式中山裝’一統(tǒng)中國服裝市場”等信息進行概括,“緣由”需要從直接緣由、根本緣由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第(3)問具有確定的開放性,應圍繞“近現(xiàn)代社會習俗變化”的限制條件開放思考。12.(1)變化:從遵從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2)經(jīng)濟基礎:從傳統(tǒng)小農(nóng)經(jīng)濟到近代工商業(yè)的進展。家庭關系:從傳統(tǒng)綱常倫理(父為子綱)到家庭成員的公正自由。社會條件:社會制度的變革(新中國的成立);社團組織(家庭婦聯(lián))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頒布)。(3)視角:歷史考察;社會關系考察。生疏:隨著社會的進展,婚姻當事人越來越自由,但處于社會關系中的人,婚姻自由總是相對的。教材問題解答學習思考1.為什么西式服裝能夠被中國人接受并得以流行?解答西式服裝穿著適體、瀟灑;向西方學習思潮的影響;民國成立后,開展剪辮易服活動,舊式的服裝不適應時代的進展,成熟的中式服裝尚未毀滅。2.你能說出四大萊系各有什么特色和招牌菜嗎?各地風味小吃都有哪些?解答(1)魯菜:山東菜是由濟南和膠東兩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其特點是芳香、鮮嫩、味純,格外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diào)制,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濟南菜擅長爆、燒、炸、炒。糖醋黃河鯉魚、清湯燕窩等。(2)粵菜:粵菜是以廣州、潮州、東江三地的菜為代表。菜的原料較廣,花色繁多,形態(tài)新穎,擅長變化,講究鮮、嫩、爽、滑。其烹調(diào)擅長煎、炸、燴、燉、煸等,菜肴顏色濃重,滑而不膩。鹽焗雞、烤豬等。(3)川菜:正宗川菜以四川成都、重慶兩地的菜肴為代表。其特點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濃,留意調(diào)味,離不開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鮮姜,以辣、酸、麻膾炙人口,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譽。怪味雞塊、麻婆豆腐等。(4)淮揚菜:由蘇州、揚州、南京、鎮(zhèn)江四大菜為代表。其特點是濃中帶淡,鮮香酥爛,原汁原湯濃而不膩,口味平和,咸中帶甜。其烹調(diào)技藝以燉、燜、燒、煨、炒著稱。蘇州菜口味偏甜,配色和諧。揚州菜清淡適口,主料突出,刀工精細,醇厚入味。鴨包魚翅、松鼠桂魚、鹽水鴨等。3.西方居住理念傳入中國之后,中國居室建筑與家具陳設發(fā)生了哪些變化?解答中國的居室建筑與家具陳設經(jīng)受了由中西合璧到完全西化的變化過程。(1)19世紀下半葉,在保留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很多傳統(tǒng)的四合院式住宅開頭了部分洋化改造。除了四合院的形式之外,布局設施已全部歐化。(2)20世紀30年月前后,開頭毀滅完全歐化的新式里弄住宅、花園式住宅、公寓式住宅。(3)此外,西式的家具陳設開頭受到城市居民的歡迎。自我測評1.中國近現(xiàn)代物質(zhì)生活的變遷都有哪些表現(xiàn),呈現(xiàn)出什么特征?解答中國近現(xiàn)代物質(zhì)生活的變遷表現(xiàn)在如下的一些方面:男女服飾的變化;餐飲;居室建筑與家具陳設;習俗風尚。從這些方面的變遷中可以看出:中國近現(xiàn)代物質(zhì)生活,經(jīng)受了由閉關自守向面對世界、由過去的封建傳統(tǒng)向近代化、現(xiàn)代化的趨進。中國近現(xiàn)代物質(zhì)生活在鴉片戰(zhàn)斗后直至民國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傳入呈現(xiàn)出中西合璧、洋化的趨勢;新中國成立后,由于意識形態(tài)的支配又重新趨于中化、獨立化,改革開放以后,由于與世界的聯(lián)系愈加緊密,漸漸又跟上國際的潮流。2.聯(lián)系當今社會現(xiàn)象,分析外來文化對中國物質(zhì)生活與社會習俗變遷的影響與作用。解答在今日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外來文化的影響——洋快餐、流行的服飾、新式的生活方式等等。中國物質(zhì)文化與社會習俗的變遷并不是完全照搬外國,總是摻雜著一些傳統(tǒng)的東西。中國的物質(zhì)生活和社會習俗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