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在公安院校本科專業(yè)實習期間,學警可能出現(xiàn)適應不良、情緒困擾等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為探討警校生專業(yè)實習期間心理健康和工作倦怠的關系,文章采用問卷法對79名學警進行了縱向測量。結果表明,學警適應和心理健康狀況呈現(xiàn)階段性變化,且學警的心理困擾與工作倦怠具有相互預測的關系?;诖耍苍盒P铇嫿ㄟm應該階段學警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系統(tǒng),形成學警心理問題的系統(tǒng)性應對方案,保障學警在專業(yè)實習期間的心理健康。關鍵詞:警校生;專業(yè)實習;心理健康;工作倦??;交叉滯后分析一、引言公安院校承擔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警鑄劍的重要職責,擔負著培養(yǎng)黨和人民忠誠衛(wèi)士的神圣使命。公安院校本科專業(yè)實習是人才培養(yǎng)方案與教學計劃所必需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在進一步加強公安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讓警校生提前了解職業(yè)環(huán)境、鍛煉業(yè)務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專業(yè)實習過程中,學警面臨著新的工作環(huán)境,也面臨著從學生到“準警察”的身份轉變,以及工作內容的變化,如需要面臨復雜的警情、需要與各類群眾打交道,此外,學警在實習過程中還可能打破原有的作息模式,如因熬夜值班或外出巡邏,需要重新協(xié)調工作、學習、休息時間,因此,學警需要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與應對能力。而在此期間,部分學警可能出現(xiàn)職業(yè)適應困難問題,若沒有及時調整,則可能產生較強的負面情緒、工作倦怠,甚至引發(fā)焦慮、抑郁等身心健康問題。國內外學者研究探索了實習學警的心理適應特點。國外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在司法系統(tǒng)實習的學生容易出現(xiàn)對被害人共情疲勞的癥狀,進而帶來身心健康等問題的風險[1]。在國內學者針對公安學警的研究中,龔鵬飛等人從校局合作的角度探究了專業(yè)實習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2]。劉峰等人用問卷的方式調查了公安院校大學生的實習適應情況,發(fā)現(xiàn)大學生整體實習適應良好,但在語言、文化和人際適應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難[3]。另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公安院校大三學生(處于實習期)在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偏執(zhí)、精神病性等臨床癥狀方面顯著高于低年級學生[4]。此外,有研究者探討了基層公安新警在工作適應各方面存在的困境[5]。公安新警與實習期學警雖然在年齡和心理狀態(tài)方面比較類似,但也存在差異(如公安新警無學業(yè)任務,時間壓力相對較低,但工作職責壓力相對較高),因而,對公安新警適應的研究結果不能直接應用于實習期學警群體當中。目前,還沒有針對學警專業(yè)實習心理健康的縱向追蹤研究,也缺乏對學警心理健康與實習工作表現(xiàn)(如工作倦?。┑年P系的探索。文章通過縱向測量的方式,運用問卷法了解警校生專業(yè)實習期間整體適應和心理健康狀況的變化過程,并探究心理健康與工作倦怠之間的關系。同時,基于此,對公安院校大學生專業(yè)實習期間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提出相應建議。二、研究對象以某公安院校犯罪學學院大三年級79名實習生為測量對象,其中男生66人、女生13人,平均年齡為20.84(±.71)歲。所有實習生均在S市F區(qū)公安分局下屬單位開展實習,其中基層派出所15所,反恐怖與機動訓練大隊1所,實習時間為2023年3—6月。三、研究程序(一)測量問卷1.學警實習適應調查問卷。根據(jù)專業(yè)實習的性質和特征編制了學警實習適應調查問卷,對實習期間學警的實習工作、生活、人際關系的適應水平等方面展開調查。2.抑郁—焦慮—壓力量表簡體中文版(DASS)。該量表由S.H.羅維邦德(S.H.Lovibond)等人于1995年編制[6],并由中國學者修訂了DASS簡體中文版,實證研究證明該版本具有較高的信效度[7]。DASS簡體中文量表共8道題,分為抑郁、焦慮和壓力3個維度。該量表4次測量中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均大于0.8。3.工作倦怠量表中文版(MBI-GS)。該量表由C.馬勒詩(C.Maslach)編制[8],中文版于2003年由國內學者李超平編譯修訂而成[9]。量表被廣泛應用于不同職業(yè)領域人員的工作倦怠研究,被證實具有較高的信效度。該量表共15道題,包含3個維度:情緒耗竭、去個性化、低成就感。該量表4次測量中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均大于0.8。(二)測試程序在2023年3—6月某公安院校學警實習期間,于每月月末開展1次追蹤調查,共計4次測量。采取問卷星施測的方式,要求學警認真完成問卷。每次施測約需10分鐘。(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使用SPSS27軟件進行量表的描述性統(tǒng)計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使用Mplus8.3進行量表的交叉滯后檢驗。四、結果與分析(一)學警實習整體適應狀況為測量學警在為期4個月的專業(yè)實習過程中的整體適應狀況,將學警對實習適應水平的自評分數(shù)(對實習適應程度從1到5進行打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越適應)設為因變量,以3—6月測量時間為自變量,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適應水平重復測量效應顯著[F(3,76)=2.91,p=.040,partialEta2=.103],即學警在實習期間的適應水平隨時間發(fā)生了顯著變化,結果如圖1所示。成對比較發(fā)現(xiàn),實習第一個月(3月)學警的適應水平顯著低于實習最后一個月(6月)的適應水平(p=.038)。此外,還考察了學警在實習期間的人際關系水平變化。以測量時間為自變量,以“同學相處水平”“與師父的相處水平”“與其他民輔警的相處水平”為因變量,分別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同學相處水平”隨時間變化效應顯著[F(3,76)=16.08,p<.010,partialEta2=.171]。成對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第一個月(3月)同學相處的和諧程度顯著高于后三個月(4—6月)(p<.010),第二個月(4月)同學相處的和諧程度顯著高于最后一個月(6月)(p=0.024)?!芭c師父相處水平”隨時間變化效應顯著[F(3,76)=6.24,p<.010,partialEta2=.198]。成對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第一個月(3月)與師父相處的和諧程度顯著高于后三個月(4—6月)(p<.001)?!芭c其他民輔警相處水平”隨時間變化效應顯著[F(3,76)=4.02,p=.010,partialEta2=.137]。成對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第一個月(3月)與其他民輔警相處的和諧程度顯著高于后三個月(3月與4月相比:p=.007;3月與5月相比:p=.004;3月與6月相比:p=.002)。由此可知,學警實習期間的人際關系在第一個月較為良好,從第二個月開始實習過程中的人際問題就浮現(xiàn)出來。(二)學警實習期間心理健康情況研究者分別以學警的抑郁、焦慮和壓力水平為因變量,以測量時間為自變量,以年齡為協(xié)變量,分別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結果發(fā)現(xiàn),抑郁水平重復測量效應顯著[F(3,76)=3.28,p=.025,partialEta2=.116],即學警實習期間的抑郁水平隨時間發(fā)生了顯著變化。成對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第一個月(3月)學警的抑郁水平顯著低于最后一個月(6月)的抑郁水平(p=.012)。焦慮水平重復測量效應不顯著[F(3,76)=.54,p=.660,partialEta2=.007],即學警在實習期間的焦慮水平未隨時間發(fā)生顯著變化。壓力水平重復測量效應顯著[F(3,76)=2.85,p=.038,partialEta2=.036],但成對比較分析未見顯著。從均值來看,學警在第二個月(4月)的壓力水平高于其他月份。整體來說,學警實習期間的心理健康水平會隨著時間發(fā)生一定的變化,主要體現(xiàn)為實習結束時抑郁水平顯著高于剛開始實習時。此外,實習第二個月(4月)的壓力水平也較高。(三)學警實習期間工作倦怠水平研究者在每月月末分別測量了學警的工作倦怠水平。以學警的工作倦怠水平為因變量,以測量時間為自變量,以年齡為協(xié)變量,分別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果如圖3所示。結果發(fā)現(xiàn),工作倦怠水平重復測量效應顯著[F(3,76)=3.29,p=.025,partialEta2=.116],但成對比較分析未見顯著。從均值來看,學警在第二個月(4月)的工作倦怠水平高于其他月份,這與學警心理壓力水平的趨勢一致。將工作倦怠水平的3個分量表分別作為因變量,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情緒耗竭的重復測量效應顯著[F(3,76)=2.73,p=.005,partialEta2=.098],但成對比較分析未見顯著。從均值來看,學警在第二個月(4月)和最后一個月(6月)的情緒耗竭水平高于其他月份。去個性化的重復測量效應不顯著[F(3,76)=1.13,p=.34,partialEta2=.043]。低成就感的重復測量效應不顯著[F(3,76)=2.10,p=.11,partialEta2=.078]。(四)交叉滯后檢驗研究者分別將4個時間點測得的學警抑郁、焦慮、壓力和工作倦怠水平進行交叉滯后分析,探討學警專業(yè)實習期間心理健康與工作倦怠之間的縱向預測關系。1.抑郁與工作倦怠的交叉滯后分析構建學警抑郁水平與工作倦怠水平的交叉滯后模型,模型擬合指標較好〔CFI=.917,TLI=.898,RMSEA=.006(90%CI[.081,.174]),χ2(22)=50.12,p<.001〕,結果如圖4所示。在學警專業(yè)實習期間,前一個月學警的抑郁水平正向預測后一個月的工作倦怠水平,前一個月學警的工作倦怠水平正向預測后一個月的抑郁水平。由此可知,學警的抑郁水平和工作倦怠水平之間可以相互預測。2.壓力與工作倦怠的交叉滯后分析構建學警壓力水平與工作倦怠水平的交叉滯后模型,模型擬合指標較好〔CFI=.944,TLI=.931,RMSEA=.077(90%CI[.040,.147]),χ2(22)=38.20,p<.001〕,結果如圖5所示。在學警專業(yè)實習期間,前一個月學警的壓力水平正向預測后一個月的工作倦怠水平,前一個月學警的工作倦怠水平正向預測后一個月的壓力水平。由此可知,學警的壓力水平和工作倦怠水平之間可以相互預測。3.焦慮與工作倦怠的交叉滯后分析構建學警焦慮水平與工作倦怠水平的交叉滯后模型,模型擬合指標較好〔CFI=.895,TLI=.871,RMSEA=.001(90%CI[.097,.188]),χ2(22)=57.13,p<.001〕,結果如圖6所示。在學警專業(yè)實習期間,前一個月學警的焦慮水平正向預測后一個月的工作倦怠水平,前一個月學警的工作倦怠水平正向預測后一個月的焦慮水平。由此可知,學警的焦慮水平和工作倦怠水平之間可以相互預測。五、討論(一)學警適應和心理健康狀況呈現(xiàn)階段性變化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專業(yè)實習期間學警的適應狀況和心理健康水平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實習時間呈現(xiàn)階段性變化。具體來說,隨著實習時間的增長,學警的整體適應水平不斷提升。然而,學警的心理健康水平變化趨勢有所不同,實習初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為良好(焦慮、抑郁和心理壓力水平最低),在實習過半和實習快結束時,學警的心理健康水平出現(xiàn)了一定的下降。學警心理健康的階段性變化可能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一,可能與工作任務量有關。實習初始階段,學警對各項實習任務還不熟悉,所在單位不會分派過多工作任務,學警實習主要以“學”為主;隨著實習時間逐漸增加,學警在實習過程中將承擔越來越多的職責,學警實習轉為以“練”為主,可能出現(xiàn)加班、值夜班、輔助處理復雜案件等情況,工作壓力的增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發(fā)心理健康問題。其二,學警也有公安聯(lián)考、考公考研等考學規(guī)劃,在實習后半段,大多數(shù)學警可能面臨工學矛盾,這也可能進一步加深學警的心理困擾。其三,學警心理健康的階段性變化也可能與其對公安工作的期待有關。在實習初期,學警對實習工作的期待和熱情較高;隨著逐漸熟悉公安工作,部分學警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情況與自身的期待存在落差,從而失去新鮮感,甚至可能產生工作倦怠。分析還發(fā)現(xiàn),學警在實習期間的人際關系水平也發(fā)生了階段性變化。實習初期,學警與同學、師父、其他民輔警的關系質量較高,而到了第二個月,人際關系質量就有了顯著的下降。這說明學警專業(yè)實習期間的人際關系問題并非一開始就會暴露出來,可能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人際矛盾的浮現(xiàn)也可能影響學警的心理健康水平。(二)學警心理健康與工作倦怠相互預測學警的心理問題也可能對其工作態(tài)度產生影響。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學警的心理問題與工作倦怠水平存在相互預測的關系。也就是說,學警的抑郁、焦慮、壓力會引發(fā)其對工作的倦怠心理,工作倦怠也會進一步惡化學警的心理問題,形成“心理問題—工作倦怠”的惡性循環(huán)。這一相互預測的關系在醫(yī)療相關職業(yè)的研究中得到了驗證[10-11]。有研究發(fā)現(xiàn),護工群體的抑郁水平與工作倦怠以相同的方向同時發(fā)展[10];此外,焦慮與工作倦怠之間的相互預測關系也在醫(yī)療職業(yè)群體中得到證實[12]。與醫(yī)護人員相似,警察作為高風險、高應激、高負荷的“三高”職業(yè),其工作性質和內容也可能給警務人員的心理健康帶來相似的影響。工作要求—資源模型可以較好地解釋這一結果。根據(jù)該理論,所有工作的特征可以被劃分為工作要求與工作資源2個部分。前者是指需要持續(xù)的生理或心理努力的因素,即消耗個體精力的因素;后者則是指身體、心理、社會和組織層面的資源,即保護個體的積極因素。當個體在崗位上感受到工作要求過高,又缺乏相應的工作資源時,就會帶來工作倦怠或心理健康問題。專業(yè)實習期間的學警剛剛接觸公安實戰(zhàn),缺乏經驗,但又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上手工作,參與繁重的日常工作和危險的警情任務,因此,容易感受到較高的工作要求。為應對工作要求,學警需要調配更多身體和心理層面的工作資源(如加班熬夜、向師父請教、反復檢查核對等)。工作資源的消耗使其難以有足夠的資源用于其他的學習和生活領域,可能導致學警工作和生活的失衡,并由此引發(fā)焦慮、抑郁、壓力等心理健康問題。同時,個體出現(xiàn)心理問題本身就是心理資源的損耗,使得學警更加難以應對工作中的壓力和要求,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工作倦怠。六、實習教學建議專業(yè)實習是警校生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地接觸公安實戰(zhàn)工作,實習體驗對學警的職業(yè)認同和職業(yè)規(guī)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學警在專業(yè)實習期間對公安工作產生了不良感受,不僅會影響其身心健康,帶來焦慮、抑郁、壓力等心理問題,也容易出現(xiàn)工作倦怠,進而對未來從事公安工作產生動搖甚至抗拒,而這會給公安人才的培養(yǎng)和輸送帶來不利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學警在專業(yè)實習期間的心理健康水平呈現(xiàn)階段性變化,實習過半和結束階段容易出現(xiàn)抑郁、壓力、人際矛盾等心理健康問題;此外,學警的心理問題和工作倦怠之間具有相互預測的關系?;谏鲜鼋Y果,文章對公安院校專業(yè)實習教學和管理提出相應建議。(一)在實習初期適當降低工作要求研究發(fā)現(xiàn),學警在實習初期可能展現(xiàn)出較為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和心理健康水平,但其并未真正適應實習工作,而是出于新鮮感產生的暫時性狀態(tài),消極情緒、人際矛盾等問題會在一段時間后浮現(xiàn)出來。由于這一滯后效應,實習單位可能誤以為學警已經在短時間內適應良好,進而過快地給學警安排大量工作,或要求其參與難度較高的復雜案件。此外,部分實習單位由于人員緊缺,將實習學警看作正式在職民警,對學警的要求和期待較高,忽視了其作為學生的屬性,這可能給學警帶來較高的心理壓力和挫敗感?;诖?,實習單位應遵循學警的心理適應規(guī)律,在實習初期適當降低工作要求,給學警充分的適應和學習時間,緩步增加工作量和難度,建立學警對自身工作能力的自信心。(二)提高學警實習期間的工作資源處于實習階段的學警面臨著工作適應、工學矛盾、人際關系等各方面的挑戰(zhàn),容易出現(xiàn)工作倦怠和心理問題的風險?;诠ぷ饕蟆Y源模型,該風險可能來自于工作要求和工作資源的不平衡。因此,公安院校和實習單位應增強學警在專業(yè)實習過程中的工作資源,從組織層面為學警提供支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健康方面的系統(tǒng)性支持。目前,學警可獲得的心理健康資源比較匱乏。公安院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體系更關注大學校園生活中的心理健康議題,與專業(yè)實習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存在差異,且僅在第一學年開設,并不覆蓋專業(yè)實習的學期。此外,學警的實習工作往往在校外進行,網絡上也較少有適用于公安院校專業(yè)實習期間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課程。因此,目前亟須構建專業(yè)實習期間學警心理健康支持體系,開發(fā)針對專業(yè)實習學警的心理健康教育線上課程,且課程內容需要覆蓋工作環(huán)境適應、睡眠衛(wèi)生、人際溝通等與警務工作密切相關的內容,以幫助學警順利完成從“學生”到“警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官方版借款合同協(xié)議
- 客戶賒銷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寵物醫(yī)院分銷合同協(xié)議
- 安慶租賃倉庫合同協(xié)議
- 存量房買賣合同定金協(xié)議
- 家庭保潔協(xié)議合同協(xié)議
- 客運班車買賣合同協(xié)議
- 心理咨詢師考試行為觀察記錄技巧試題及答案
- 文化產業(yè)管理證書考試試題及答案的選用技巧
- 衛(wèi)生管理證書考試的歷年數(shù)據(jù)試題及答案
-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有多重》練習
- YYT 1579-2018體外診斷醫(yī)療器械體外診斷試劑穩(wěn)定性評價
- Q∕SY 1671-2014 長輸油氣管道維搶修設備及機具配置規(guī)范
- 七版教材中藥學教學內容
- 實驗報告3(PN結工藝制備)
- DB44∕T 1988-2017 廣東終身教育資歷框架等級標準
- 巧用EXCEL建立合同管理臺帳并動態(tài)管理合同
- 汽車吊接地比壓計算
- 基于單片機的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tǒng)PPT演講
- 三相異步電動機
- 溝槽管件尺寸對照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