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之鑒賞詩歌的形象 課件_第1頁
高考語文復習之鑒賞詩歌的形象 課件_第2頁
高考語文復習之鑒賞詩歌的形象 課件_第3頁
高考語文復習之鑒賞詩歌的形象 課件_第4頁
高考語文復習之鑒賞詩歌的形象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鑒賞詩歌的形象——景物形象溫故—讀懂詩歌要有硬知識情理志趣生活藝術溫故—賞析詩歌要有硬思維一.詩歌的“意象”知新—鑒賞詩歌要有硬方法顧名思義,意象即寓意之象。指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傾注了詩人的思想。它傾注著詩人的思想,包孕著詩人的情感,是客觀事物與作者主觀心靈相互交融的結果。例1閱讀下面的宋詩《溪亭》(林景熙),回答問題。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獨行穿落葉,閑坐數流螢。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映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xiàn)其情感?例2閱讀《粵秀峰晚望同黃香石諸子二首》(其一)譚敬昭,回答問題:江上青山山外紅,遠帆片片點歸艭①。橫空老鶴南飛去,帶得鐘聲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海幢寺。詩中哪些意象體現(xiàn)了題目中的“晚望”?請分別從“晚”、“望”兩方面回答。1.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

(唐)劉禹錫2.南朝千古傷心事,猶唱后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恍然一夢,仙肌勝雪,宮髻堆鴉。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度嗽聢A》(金)吳激①3.來時春社,去時秋社②,年年來去搬寒熱。語喃喃,忙劫劫③,春風堂上尋王謝,巷陌烏衣夕照斜。興,多見些;亡,都盡說。例3[中呂]山坡羊·燕子

(元)趙善慶[注]:①北宋亡后,吳激被迫仕金。在一農宴喜上,偶遇流落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時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分別稱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樣子?!締枴咳髌肪ㄟ^燕子的意象,表達了深沉的興亡之感。西樓

曾鞏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簾子掛起。例4詩文描寫了什么景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找意象?海浪、北風、竹樓、急雨描圖景?連天的海浪伴隨著陣陣雷聲洶涌而來,在北風的呼嘯中波浪不斷拍打堤岸,又咆哮著遠去,我索性將竹樓四圍的簾子掛起,愜意地欣賞這狂風暴雨!點氛圍?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析感情?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豪情。暴風雨將臨,按常理本當關門閉戶躲避,但詩人卻反而高掛起簾子,敞開窗戶,為的是能飽覽“千山急雨來”的壯觀。江漢

杜甫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擾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例5【問】詩描寫了什么景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寫的。詩中二三聯(lián)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解題思路:步驟一——“再現(xiàn)畫面”(可略去)步驟二——“片云”“孤月”意境凄涼;“落日”“秋風”意境雄壯,步驟三——流露出作者孤獨、苦無知音的煩悶;又體現(xiàn)了作者“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樂觀曠達。三.“意象”與“意境”的關系物象+情思意象+氛圍例6閱讀唐詩《春行即興》李華,回答問題。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古人在談到詩歌創(chuàng)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描圖景?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點氛圍?但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詩中“花自落”、“鳥空鳴”之景都顯示了山中的寧靜析感情?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例7秋夜

朱淑真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針)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清空幽眇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例8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秋夜獨坐(節(jié)選)

唐王維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夜深

宋周弼虛堂人靜不聞更,獨坐書床對夜燈。門外不知春雪霽,半峰殘月一溪冰。王詩寫“秋夜”,寫了山中果落、燈前蟲鳴;周詩寫“春夜”,寫了春雪初停、殘月掛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詩描寫的是動景,周詩描寫的是靜景。訓練—熟以生巧才是硬道理鑒賞詩歌的形象——景物形象訓練—熟以生巧才是硬道理注:一定要結合原詩意象具體闡釋。切忌架空分析和術語堆砌!重點突破詩中賞畫—寫景詩多詩中有畫。欣賞畫面美有下列角度:1.組合-上下、左右、遠近、高低、2.色調-晦明、明暗、濃淡、冷暖、3.動靜-躁動、靜謐、動靜結合、?閱讀(絕句

杜甫),完成: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請分析這首詩畫面美。詩寫了江山、花草、燕子、鴛鴦四種景物構成一幅畫面,顯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種景物并列組合,構成上下對偶兩聯(lián)。上聯(lián)寫遠景,下聯(lián)寫近景;上聯(lián)景物較闊大、概括,下聯(lián)景物較特出、具體;上聯(lián)是靜景,下聯(lián)是靜景。遠與近相生,概括與具體結合,構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圖。濃艷的畫面色彩,諧調的畫面組合,相宜的動靜描繪,渲染出濃濃春意,觀之令人賞心悅目。?閱讀《渭川田家》

(王維),完成問題。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此詩的核心字是什么?圍繞這個字共寫了幾幅畫面?核心字是“歸”字(“羨”)。圍繞“歸”寫了五幅畫: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野雞喚伴侶、蠶兒造窩、農夫絮語。?閱讀《雨后池上》(劉攽)完成問題。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1.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xiàn)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的。2.試從“靜”與“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1.水面如同輕輕磨過的明鏡一樣,倒映出池塘邊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現(xiàn)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2.一、二兩句以“水面平”、“明鏡”、“照檐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靜態(tài)。三、四兩句用“忽起”、“垂楊舞”及垂楊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fā)出的“萬點”聲響等,表現(xiàn)了雨后池上的一種動態(tài)之美。詩既寫出了靜態(tài),又寫出了動態(tài),以靜顯動,又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圖。?閱讀《小池》楊萬里,回答: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圍繞詩題“小池”來描寫,取景別致,試用“眼”形容泉小,用“無聲”說明流細,“尖尖角”說明荷葉初出,也突出了小蜻蜒為小動物。作者所選景物小巧天真,別致有趣,動靜結合,令人神怡。?閱讀《葛溪驛》(王安石),回答: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來照秋床。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涼。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首聯(lián)描繪了一幅畫面,請為這幅畫面擬一個小標題。驛站秋夜難眠圖?南鄉(xiāng)子唐李珣煙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鷓鴣啼。遠客扁舟臨野渡,思鄉(xiāng)處,潮退水平春色暮。1.這首詞所要表現(xiàn)的主旨是什么?2.詞的前三句主要是寫景,請簡述寫景的作用。3.“思鄉(xiāng)處,潮退水平春色暮”在詞中的含義和作用是什么?1.離愁別緒或思鄉(xiāng)之愁或離恨2.借景抒情,用煙、落花以及鷓鴣的叫聲來渲染出思鄉(xiāng)之情。3.潮退了,天晚了,思鄉(xiāng)而不得歸鄉(xiāng),更突出強化了思鄉(xiāng)之情?!逗L摹罚ㄌK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開頭兩句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A.作者用正面和側面結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種空蒙迷離的境界和氣氛。“裊裊”寫其微風吹拂的動態(tài),崇光是高潔美麗的;B.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獨的心理。?閱讀《東坡①》(蘇軾),回答問題。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②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注]①此詩為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東坡,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②犖確:山多大石。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是全詩的鋪墊,描繪出一幅雨后東坡月夜圖,營造了一種清明幽靜的氣氛,以映襯作者心靈明澈的精神境界。?閱讀《新晴野望》(王維),回答問題。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尾聯(lián)描寫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尾聯(lián)寫了農忙時節(jié),農人全家在農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是:再一次突出表現(xiàn)“新晴”這一詩題,因為“新晴”人才能看到農人們“傾家事南畝”的景象。給前面所繪的一幅表態(tài)畫面平添無限生機,使整修畫面活了起來。?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就情景關系對本詞作鑒賞!墜落的夕陽、無聲的落花、尋舊壘的歸燕幾個意象,可體會到全詞的感情基調是抒寫對人事變遷的無比惆悵之情。就其不變者而言,天氣、亭臺閣與去年毫無二致;就其變者而言,夕陽雖美好,但終究要沉沒。好鳥相鳴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卻無情。詞人在好鳥嬌花中嘆人生的雖美好,終將消亡。但“似曾相識燕歸來”寓意著消亡中又含有的存在而令人欣慰。?比較說說作者抒發(fā)的情感有何不同。秋詞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贈別杜牧多情卻是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試比較下面兩首詩,說說作者抒發(fā)的情感有什么不同。這兩首詩中,“排云白鶴”與“蠟燭垂淚”形象,二者在色調截然不同,前者是奮發(fā)向上的,后者是傷感愁苦的。所以我們從中感受到的內在形象情感也就截然不同。(2)樂景襯哀情,哀景襯樂情:例3:謝亭送別

謝渾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析:上聯(lián)以“紅葉青山”這樣亮麗的景色,反襯詩人離愁別恨?!督S詩話》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崩?:絕句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析:本詩作于廣德二年(764),當時詩人客寓成都,亟思東歸,因戰(zhàn)亂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兩句的嘆息。但詩的前兩句卻勾畫了一幅幅濃麗的春日畫面,極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歸?原來這是以樂景寫哀情。如此謀詩,才能寫出詩人歸心殷切: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鮮明對照,反襯詩人思鄉(xiāng)之情更加濃厚?!拘≡嚺5丁?.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6分)日暮①杜甫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頭白燈明里,何須花燼②繁。[注]①大歷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慶奉節(jié)),寫下了這首詩。②花燼:燈芯結花,民俗中有“預報喜兆”之意。⑴詩中第一、第二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2分)⑵在全詩中,杜甫表達了自己怎樣的復雜情感?(4分)【答】(1)描繪了一幅牛羊歸來、柴門深閉,寂靜、清冷的山村日暮圖景。(點出景物1分,說明特點1分。)(2)杜甫在詩中表達了自己懷念故園、思鄉(xiāng)戀親之情,以及人至遲暮,濟世渺茫的悲涼之感。(點出“。(點出“思鄉(xiāng)”2分,點出“遲暮”2分。意合即可。)2.讀下面的詞,完成(1)—(3)題。(7分)蘇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1)對這首詞的分析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A開頭兩句,描寫了秋季天空廖廓蒼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B“黯鄉(xiāng)魂,追旅思”是說作者面對秋景更加思念故鄉(xiāng),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憶起旅途行程。C“夜夜除非”的“除非”兩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