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岳麓版必修1地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4年岳麓版必修1地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4年岳麓版必修1地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4年岳麓版必修1地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4年岳麓版必修1地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岳麓版必修1地理上冊月考試卷902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圖為我國某省區(qū)植被覆蓋度(數(shù)值越大;表示植被覆蓋狀況越好)沿經(jīng)度變化示意圖。

該省區(qū)可能是A.西藏自治區(qū)B.廣東省C.內蒙古自治區(qū)D.甘肅省2、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準備了實驗用的透明餐盒、冰塊和溫水等器材,該實驗可演示A.大氣環(huán)流的過程B.洋流系統(tǒng)C.云霧的形成過程D.地殼物質循環(huán)3、讀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表示縱波,傳播速度較快B.乙波波速最快的部分位于地核C.丙表示古登堡面,是地核和地幔的界線D.丁表示巖石圈和地殼的界面4、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是A.地面冷熱不均B.地轉偏向力C.水平氣壓梯度力D.太陽輻射差異5、圖中;正確表示地面和高空等壓線分布示意圖的是: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6、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此圖若畫出晨昏線,那晨昏線可能是_____(晨線或昏線),A地是_____(白晝或黑夜)。

(2)圖中C、D兩點所在的平面叫_____平面。

(3)ABCD四點中自轉線速度最快的是_____,最慢的是_____。7、概念:對地理數(shù)據(jù)進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輸出等的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8、災后自我保護:如洪災過后,應做到不吃洪水浸泡過的食物,要喝煮沸后的水,入住前對房屋進行全面消毒,待電器干燥后再使用。如地震發(fā)生后往往還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遠離____、廣告牌、電線桿等危險區(qū)域,等余震過后再作打算。9、地心游記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所著的長篇科幻小說《地心游記》講述了探險家布洛克教授同他的侄兒同克賽和向導漢思斯按照前人的指引,在地底經(jīng)過整整三個月的艱辛跋涉,進行科學探險的故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在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地心游記》中,主人公可以在地下放行,甚至穿過地心。但就當前實際的科技水平來說,人類還無法實現(xiàn)“地心漫游”。目前最深的鉆井,深度為12千米,僅僅觸及地球的“表皮”,目前人們主要靠各種間接手段了解地球內那。材料二1901年,克羅地亞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意外地發(fā)現(xiàn),地震波在傳到地下50千米處有折射現(xiàn)象發(fā)生。他認為,這個發(fā)生折射的地帶,就是地殼和地殼下面不同物質的分界面。材料三1914年,德國地震學家古登堡發(fā)現(xiàn),在地下2900千米深處,存在著另一個不同物質的分界面。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莫霍洛維奇和古登堡,就將兩個面分別命名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據(jù)這兩個面把地球分為地殼,地慢和地核三個圈層。如圖為“地展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圖”及“地球內部圈層圖”

(1)圖中的短波A為____波,地震波為B改____波,不連續(xù)面D為____面,不連續(xù)面F為____面。

(2)圖中地震波波速較快的是____(填字母)被,它能在____中傳播。

(3)圖中C為____,E為____,H為____,其中G的物質狀態(tài)為____,原因是____。

(4)為探測莫霍界面的情況,在下列四地同時進行了地震波的測定,最遲從莫霍界面?zhèn)鱽淼卣鸩ǖ氖牵ǎ?。A.北京B.拉薩C.成都D.上海10、下圖為某一等高面示意圖;箭頭①②③④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摩擦力、地轉偏向力、風向。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的為____,表示摩擦力的為____,表示地轉偏向力的為____,表示風向的為____。

(2)該圖表示____半球(北/南),判斷的理由為____。

(3)乙處為____風(風向),最可能位于____(近地面/高空)。

(4)圖中甲、乙兩處相比,風力較大的為____,判斷的理由為____。11、讀下圖;回答問題:

(1)F山脈名稱____,走向是____

(2)寫出下列山脈東西兩側的地形區(qū):G____;____。

(3)寫出下列山脈北南兩側的地形區(qū):M____;____。

(4)試分析E山脈是我國地理上的哪些重要分界線?(2條即可)

(5)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相碰撞而形成的山脈代號是____,名稱是____。12、根據(jù)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探究課題:非洲西海岸洋流形成及對環(huán)境的影響。

材料準備:

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層海水溫度觀測值表。

探究過程:

(1)結合表,描述沿19°S水溫的分布規(guī)律:離海岸距離越遠,海水表面的溫度____。

(2)該地區(qū)位于________氣壓帶與________氣壓帶之間;盛行風向為________,受此風的影響,海水會發(fā)生運動,如圖甲。

探究結論:

(3)根據(jù)前面的探究,判斷該洋流的性質為________,試在圖乙中M處畫出該洋流的表層洋流流動方向。13、下圖是“水循環(huán)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水循環(huán)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____、____;生物圈四大圈層中通過各個環(huán)節(jié)連續(xù)運動的過程。

(2)填出圖中各箭頭所表示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的名稱。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

(3)根據(jù)水循環(huán)發(fā)生的空間領域而劃分的三類水循環(huán)中,最重要的是____循環(huán)。

(4)跨流域調水所影響的是____環(huán)節(jié),最能代表我國夏季東南風所起作用的是____環(huán)節(jié)(填序號)。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4、錢塘江大潮的形成與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引力有關(_____)A.正確B.錯誤15、沿海國在領海范圍內享有關閉領海的權利。(_____)A.正確B.錯誤16、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可以有多個烈度(_____)A.正確B.錯誤17、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土地資源的數(shù)量與質量已成為人類生存的制約因素。(_____)A.正確B.錯誤18、太陽活動強烈時,可能會影響地球電離層,產生磁暴現(xiàn)象和極光現(xiàn)象。(_____)A.正確B.錯誤19、太陽外部結構可分為三層,從里向外依次是光球、日冕、色球。(_____)A.正確B.錯誤20、太陽內部物質經(jīng)核裂變反應產生巨大能量。(_____)A.正確B.錯誤21、地殼和地幔構成地球巖石圈________。(判斷正誤)A.正確B.錯誤22、同一幅圖中,等壓線越稠密,表明水平氣壓梯度越大,風力越小。(_____)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綜合題(共3題,共24分)23、下圖是水循環(huán)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數(shù)碼代表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名稱。

②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①→②→③→④所表示的水循環(huán)類型為____________循環(huán)。在前述環(huán)節(jié)中最容易受人類干預或控制的是____________(填數(shù)碼代號)環(huán)節(jié),試舉一例:____________。

(3)某學校的地理興趣小組在圖中A地設立氣象觀測站,觀測到夜晚風從陸地吹向海洋,由此推測夜晚陸地氣壓____________(高、低)于海洋,氣溫____________(高、低)于海洋。24、根據(jù)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從西伯利亞中西部地區(qū)上空俯瞰,河曲和牛軛湖(下圖)的精彩程度可謂世間所罕見。曲線纏著曲線,圓園連接圓圈,或如祥云,或似天書,著實讓人感嘆上帝的想象力。這里凍土廣布,季節(jié)性凍土覆蓋在深厚的永久凍土之上。河流兩岸的凍出有時含水量可高達70-90%。一般情況下,凍土層往往包含巖石,但在這里的河邊,凍土中包含了大量腐殖質(有機質),連一塊小石子都難得一見。

(1)分析該地區(qū)河曲及牛軛湖充分發(fā)育并保留完好的原因。

(2)分析該區(qū)域凍土層富含腐殖質的自然原因。

(3)隨著時間推移,觀點一:甲湖會逐漸干涸,觀點二:甲湖可能會與河流相聯(lián)系,請就你支持的觀點做出相應解釋。2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我國東北平原為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強,通氣透水性好,是理想的耕作土壤。然而由于長期的農業(yè)耕作及利用不當?shù)?,我國黑土出現(xiàn)了土層變薄、肥力下降、土質變硬等多種問題。

(1)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東北地區(qū)氣溫條件對黑土肥力狀況的影響。

(2)分析黑土肥力下降;土質變硬的原因。

(3)提出可行措施,改善黑土土層變薄、肥力下降等問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C【分析】【分析】

【詳解】

根據(jù)圖示,該省區(qū)跨過的經(jīng)度從100°E向東一直到125°E,東西距離大,東部地區(qū)植被覆蓋度大,水分條件好,西部地區(qū)植被覆蓋度低,水分條件差,經(jīng)度地帶性明顯,內蒙古自治區(qū)符合從東向西植被由森林草原過渡為荒漠草原再到荒漠的狀況,因而為內蒙古。C正確。2、C【分析】【詳解】

“透明餐盒;冰塊和溫水等器材”是無法演示“大氣環(huán)流的過程”、“洋流系統(tǒng)”以及“地殼物質循環(huán)”的;ABD錯誤。把溫水放到透明的餐盒,把冰塊逐漸移動到餐盒的上方,水汽遇到冰冷的冰塊時,不會逐漸凝結成霧,因此可知該實驗可演示云霧的形成過程,C正確。故選C項。

【點睛】

實驗過程中使用的器材比較簡單且過于單一,無法使用這些器材來演示比較復雜的地理現(xiàn)象。3、C【分析】【分析】

【詳解】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地震波按傳播方式可分為縱波(P波)和橫波(S波)兩種類型,其中縱波傳播速度快,橫波傳播速度慢。讀圖可知,甲傳播速度慢于乙,因此甲表示橫波,A錯誤;讀圖可知,乙傳播速度最快位于地下2900千米處附近,在古登堡面之上,應位于地幔下部,不位于地核,B錯誤;丙不連續(xù)面位于地下2900千米處,向下橫波消失,應表示古登堡面,是地核和地幔的界線,C正確;圖中顯示,丁界面接近地表,向下地震橫波和縱波傳播速度明顯加快,應表示莫霍面,是地殼與地幔的分界面,巖石圈包括地殼,它們之間沒有界面,D錯誤。故選C。

【點睛】4、C【分析】【詳解】

太陽輻射差異導致地面冷熱不均,是形成風的根本原因,AD不對。地轉偏向力風形成后產生,只改變風的方向,B不對。水平氣壓梯度力是產生風的直接動力,C對。故選C。5、B【分析】【分析】

【詳解】

近地面空氣受熱膨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壓;空氣受冷收縮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壓。再根據(jù)等壓面“高壓上凸,低壓下凹”,所以近地面熱的地方等壓面下凹,冷的地方等壓面上凸。據(jù)此判斷,②④正確。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6、略

【分析】【詳解】

(1)晨昏線與太陽光線垂直(如圖示);圖示晨昏線是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表示的是昏線;A地在晝半球上,是白晝。

(2)地球繞太陽公轉時與公轉軌道面之間有一夾角а;圖中C;D兩點所在的平面即是地球繞日公轉軌道平面,也叫黃道面。

(3)地球自轉的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ABCD四點中緯度最低的是A,自轉線速度最快;緯度最高的是B,自轉線速度最慢。

【點睛】

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是晨線,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是昏線;

太陽照射的一面是晝半球;晨昏線過地心與太陽光線是垂直的。【解析】昏線白晝黃道AB7、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輸入處理儲存管理查詢分析8、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危墻9、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地心游記》及地震學家的故事為材料設置問題;下設4個小題,涉及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相關知識掌握及運用能力。

【詳解】

(1)依據(jù)所學知識和材料地震波傳遞速度較快的為縱波;較慢的為橫波,依據(jù)距離地表深度50千米處為莫霍界面,距離地表2900千米處的為古登堡面。故圖中,A為橫波;B為縱波;D為莫霍界面;F為古登堡面。

(2)地震波傳遞速度較快的為縱波;較慢的為橫波,縱波能夠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故圖中地震波傳播速度較快的為縱波,能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

(3)結合所學知識和圖文材料;在莫霍界面以上為地殼,莫霍界面和古登堡面之間為地幔,古登堡面以內為地核,地核又分為外核和內核。故圖中C為地殼;E為地幔;H為內核;G為外核,物質狀態(tài)為液態(tài),原因是橫波不能在該圈層中傳播。

(4)地震波的傳播時間會因為地殼的厚度增加而延長;地殼厚度越大的地方在地球表面表現(xiàn)為海拔越高,ACD都處于平原地區(qū),海拔較低,地殼厚度較薄,因此排除ACD;拉薩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較高,地殼厚度較大,B正確。故選B。

【點睛】

地震波分為縱波和橫波,縱波傳播速度快,能夠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橫波速度較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解析】(1)橫波縱波莫霍界面古登堡面。

(2)B固體;液體和氣體。

(3)地殼地幔內核液態(tài)橫波不能在該圈層傳播。

(4)B10、略

【分析】【分析】

本大題以某一等高面示意圖為材料;設置四道小題,涉及近地面風向;水平氣壓梯度力、摩擦力、地轉偏向力的判讀,風速大小的比較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根據(jù)圖中信息以及所學知識;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并由高壓指向低壓,對應②,摩擦力與風向相反,應為①,地轉偏向力垂直于風向,應為④,風向與等壓線斜交,對應③。

(2)

結合圖是信息可知;該地的地轉偏向力向右,風向右偏,因此圖示為北半球。

(3)

根據(jù)圖中信息以及指向標;乙處為西南風,因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故最可能位于近地面。

(4)

圖中甲、乙兩處相比,甲處等壓線較乙處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所以甲處風力較大?!窘馕觥?1)②①④③

(2)北受地轉偏向力影響;風向右偏。

(3)西南近地面。

(4)甲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11、略

【分析】(1)讀圖;F山脈名稱是武夷山,呈東北一西南走向。

(2)G山脈是巫山;東側是長江中下游平原,西側是四川盆地。

(3)M山脈是天山山脈;北側是準噶爾盆地,南側是塔里木盆地。

(4)E山脈是秦嶺;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如黃土高原的南界;大致是1月份0℃等溫線;800mm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是濕潤地區(qū)與半濕潤地區(qū)的分界線;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分界線;是農業(yè)上水田與早地、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制的分界線;是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等。

(5)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相碰撞而形成的山脈代號是Q,名稱是喜馬拉雅山脈?!窘馕觥浚?)武夷山東北一西南(2)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3)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4)①黃土高原的南界;②大致是1月0℃等溫線、800mm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③亞熱帶與暖溫帶;④濕潤地區(qū)與半濕潤地區(qū);⑤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⑥河流的水量大小、汛期長短、有無結冰期、含沙量大??;⑦農業(yè)上水田與早地、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制、水稻和小麥雜糧;⑧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5)Q喜馬拉雅山脈12、略

【分析】(1)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距離海洋越遠,水溫越高。

(2該地區(qū)主要位于赤道與南回歸線之間;赤道附近氣壓帶赤道低壓,南回歸線附近氣壓帶為副熱帶高氣壓帶。所以位于赤道低氣壓帶與副熱帶高氣壓帶之間,二者之間為東南信風帶。

(3)根據(jù)距離海岸越近,水溫越低等條件,判斷該洋流的性質為寒流。乙圖M處洋流為寒流,流向赤道。【解析】(1)越高。(2)赤道低副熱帶高東南風。

(3)寒流洋流方向如右上圖。13、略

【分析】本題組考查有關水循環(huán)的知識。圖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別是蒸發(fā);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據(jù)此,(1)水循環(huán)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氣圈、巖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層中通過各個環(huán)節(jié)連續(xù)運動的過程。(2)略。(3)海陸間循環(huán)是最重要的水循環(huán)。(4)跨流域調水是將不同流域的水體調配,所影響的是地表徑流環(huán)節(jié),水汽輸送環(huán)節(jié)最能代表我國夏季東南風所起作用。

(1)水循環(huán)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氣圈、巖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層中通過各個環(huán)節(jié)連續(xù)運動的過程。

(2)根據(jù)水循環(huán)各環(huán)節(jié)特點填寫即可。

(3)人類大部分居住在沿海或距海較近區(qū)域;海陸間循環(huán)對陸地水體的補給量最大,因此海陸間循環(huán)是最重要的水循環(huán)。

(4)跨流域調水是將不同流域的水體調配,所影響的是地表徑流環(huán)節(jié),對應④;②是水汽輸送,且是從海到陸的水汽輸送,因此最能代表我國夏季東南風所起作用?!窘馕觥浚?)大氣圈巖石圈(2)蒸發(fā)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3)海陸間循環(huán)(4)④②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4、√【分析】【分析】

【詳解】

由所學知識可知;潮汐是由天體之間的引力產生的,故錢塘江大潮與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引力有關。

【點睛】

錢塘江大潮除了受天體引力影響之外,還受到海灣形狀的影響,錢塘江入??诔世瓤跔钕蚝Q蟪ㄩ_,向陸地推進的潮水在前進過程中受到海灣約束擠壓,水位逐漸升高,從而形成罕見的大涌潮。15、×【分析】【分析】

【詳解】

領海范圍內其他國家有無害通航權;不得隨意關閉。所以本題答案為錯誤。

【點睛】16、√【分析】【分析】

【詳解】

震級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釋放能量的多少有關,而烈度則表示地面受到的影響和破壞的程度。烈度不僅跟震級有關,同時還跟震源深度;距離震中的遠近以及地震波通過的介質條件(如巖石的性質、巖層的構造等)等多種因素有關,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可以有多個烈度。本題說法正確。

【點睛】17、×【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土地資源對人類生存的影響。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科技水平也不斷發(fā)展,對土地資源利用的廣度和深度也不斷加大,對土地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不斷提高,所以土地資源的數(shù)量與質量并不是人類生產的制約因素,本題描述錯誤。18、×【分析】【分析】

【詳解】

磁暴現(xiàn)象是因為太陽風擾亂地球磁場形成的;而不是擾亂電離層。太陽風被地球磁場吸附到兩極,與大氣產生摩擦,發(fā)生了極光現(xiàn)象。

【點睛】

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沖擊地球磁場,導致磁暴,指南針無法正確指示方向。19、×【分析】【分析】

【詳解】

太陽大氣結構由內到外分別是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

【點睛】

太陽大氣層的結構:A光球層,B色球層,C日冕層。20、×【分析】【分析】

【詳解】

太陽內部的物質經(jīng)過核聚變產生大量的能量;而不是核裂變。

【點睛】

太陽核聚變過程:四個氫原子核聚變?yōu)橐粋€氦原子,過程中釋放出能量。21、×【分析】【分析】

【詳解】

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合在一起;為巖石圈。因此題目中的說法是錯誤的。

【點睛】22、×【分析】【分析】

【詳解】

同一幅圖中;等壓線越稠密,表明氣壓梯度越大,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大,故錯誤。

【點睛】四、綜合題(共3題,共24分)23、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水循環(huán)示意圖為材料;設置三道試題,涉及水循環(huán)的環(huán)節(jié);類型、人類活動對水循環(huán)的影響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從材料和圖文中獲取地理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地理問題的能力,體現(xiàn)學生的綜合思維素養(yǎng)。

【詳解】

(1)由所學水循環(huán)知識可知;①為海洋水的蒸發(fā),②為海洋蒸發(fā)的水汽輸送到陸地上空,③為發(fā)生在陸地上空的降水,④為地表徑流。

(2)圖中①→②→③→④所表示的水循環(huán);即海洋水體蒸發(fā)后通過水汽輸送到陸地上空,形成降水,陸地降水后所形成的地下徑流和地表徑流最終匯流至海洋,故其表示的水循環(huán)類型為海陸間循環(huán)。在以上四個環(huán)節(jié)中最容易受人類干預和控制的是④地表徑流,人類活動中的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如南水北調)、城市地面硬化等均會對地表徑流產生影響。

(3)風一般從高壓區(qū)吹向低壓區(qū),夜晚風從陸地吹向海洋,由此推測夜晚陸地氣壓高于海洋;近地面熱低壓、冷高壓(受熱上升,冷卻下沉),因此,夜晚陸地氣溫低于海洋?!窘馕觥?1)水汽輸送地表徑流。

(2)海陸間(大)④南水北調等。

(3)高低24、略

【分析】【分析】

本題考查河流地貌;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水體的相互補給等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和區(qū)域認知能力。

【詳解】

(1)由圖可知;河流流經(jīng)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開闊,河流側蝕明顯,有利于河曲發(fā)育。由材料可知,該地永久凍土深厚,下蝕作用弱;河道兩岸高含水的凍土在暖季時融化,使得兩岸土壤極易被河流側向侵蝕,有利于河曲撫育。該地地勢低平;凍土廣布,易發(fā)生洪澇,河流在洪水期時漫過河堤,河道自動被裁彎取直,洪水退去后河水又沿新河道流淌,彎曲部分由此與河流分開,形成牛軛湖。再者,此處人口稀疏,受人類活動影響小,故景觀能較完整保留。

(2)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該區(qū)域內植被豐富,植物殘體也多,為腐殖質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該區(qū)域緯度高,地勢低平,凍土廣布,多沼澤分布,沼澤強大的吸附能力,以及緩慢的水流速度,利于有機質沉積。該地緯度高,氣溫低,有機質分解速度慢,凍土腐殖質含量高。

(3)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任選一觀點回答即可。觀點一:目前,全球氣候不斷變暖,該區(qū)域蒸發(fā)量隨之增大,淺層凍土層隨著氣溫升高而融化,導致水體下滲增多。該地雪期也隨氣溫升高而變短,河流的冰雪融水補給將減少,甲湖補給隨之減少,甚至出現(xiàn)干涸的情況。觀點二:該地區(qū)河流自南向北流動,導致冬半年多發(fā)凌汛。春季氣溫回升,大量的冰雪融水形成春汛,春汛期間,洪水溢出,溝通了河流與近距離的湖泊,可能成為河流的一部分。或者在凍土塌陷后,該區(qū)域水系在此處洼地匯集,使湖泊與河流形成新的聯(lián)系?!窘馕觥?1)當?shù)兀ê恿髁鹘?jīng))地形平坦開闊;永久凍土深厚;河流下切困難(側蝕為主);河道兩岸高含水的凍土在暖季時融化,土壤極易被河流側向侵蝕,故河流彎曲。當洪水期時河流漫過河堤,自動裁彎取直,洪水退去后河流沿新河道流淌,彎曲部分與河流分開,形成牛軛湖,人跡罕至,人類活動影響小,景觀保留完好。

(2)區(qū)域內植被豐富(繁茂的森林;又有廣茂的苔原生物量大),植物殘體多;沼澤吸附能力強,腐殖質多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利于有機質沉積,氣溫低,有機質分解速度慢,所以河流沿岸凍土腐殖質含量高。

(3)觀點一:伴隨全球變暖,這里蒸發(fā)較以前增大,淺層凍土層融化,水的下滲增多;雪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