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教學設計《記金華的雙龍洞》_第1頁
葉圣陶教學設計《記金華的雙龍洞》_第2頁
葉圣陶教學設計《記金華的雙龍洞》_第3頁
葉圣陶教學設計《記金華的雙龍洞》_第4頁
葉圣陶教學設計《記金華的雙龍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葉圣陶教學設計《記金華的雙龍洞》葉圣陶教學設計《記金華的雙龍洞》1教學目標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義。2.了解游覽順序,感受雙龍洞景象的奇異,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雙龍洞內(nèi)孔隙的特點。4.領悟移步換景的游記特點,體會并運用作者將見聞和感受結(jié)合,把事物寫得具體形象的表達方式。重點難點1.學習按游覽順序記敘的方式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點。2.指導學生運用常見的事物,結(jié)合自己游覽的感覺,把景物特點寫具體,使人身臨其境的表達方式。教學準備教師搜集有關表現(xiàn)祖國大好山河的風景圖、金華雙龍洞的文字、圖像等資料,做成ppt課件。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讀課文、認生字、標自然段,制作作者游覽過程示意圖,現(xiàn)場用展示臺予以展示呈現(xiàn)。教學過程一、課前談話同學們,祖國的山川秀美,到處都有迷人的景色。瞧,這是哪兒?(課件出示廈門鼓浪嶼圖片)這迷人的風光讓我想起了一句詩文: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再看看老師家鄉(xiāng)的一處美景(課件出示江西廬山圖片),你看到這樣的景致,能像老師剛才一樣想起怎樣的詩句呢?談話時,課件出示畫面,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并結(jié)合已學的詩文表達情意。二、揭示課題,反饋預習,整體感知1.出示圖片,揭示課題:記金華的雙龍洞。(板書課題)2.點明體裁特點,介紹游記是記敘旅行的見聞和感受的文章。(板書:游記)3.結(jié)合課前預習,反饋預習成果,學生出示制作的作者游覽過程示意圖,對照課文,互相交流討論。小結(jié):課前預習是學習的一種好方法,通過預習,我們了解了作者游覽雙龍洞的順序。交待游程(板書)是游記的一大特點。所到之處,葉老又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有怎樣獨特的感受呢?(板書:見聞感受)讓我們走進課文,隨著葉老到字里行間去游歷一番。三、初讀課文,學習字詞,了解“雙龍洞”得名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學習生字新詞,注意“浙、蜿”等字的讀音。(課件出示詞語)浙江臀部稍微額角蜿蜒3.指導學生結(jié)合漢字形聲字構(gòu)字法,理解“蜿蜒”的詞義,并引導學生結(jié)合舊知,聯(lián)系生活,學會運用“蜿蜒”。4.讀課文句子“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shù)碾p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币龑W生感悟“雙龍洞”得名的由來。四、精讀課文,感受“孔隙”特點,學習表達方式(一)找出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作者見聞及感受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作者游雙龍洞的?(4-7自然段)2.默讀,思考:4-7自然段寫了哪些景點,分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指名答。(板書:外洞、孔隙、內(nèi)洞)最令你好奇難忘的是哪兒?(孔隙)(二)重點感受“孔隙”特點,學習表達方式1.指名讀,全班學生邊聽邊思考作者是如何寫出孔隙特點的。2.理解“孔隙”詞義,再借助圖片揭示孔隙的特點:窄小(板書)3.深入文本,感悟作者是怎樣寫出孔隙窄小特點的.。要求學生用心讀第五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課件出示句群1:雖說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作者用常見的事物具體寫孔隙的窄小。)課件出示句群2: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作者用自己游覽的感覺具體寫孔隙的窄小。)創(chuàng)設情境:假如你就是游客,仰臥小舟,工人拉著繩,幫助你穿孔隙,過水道,你會有怎樣的感受?指導朗讀句群: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師生共同小結(jié)寫法:葉老沒有直接點明孔隙的窄小,而是用常見的事物和自己游覽的感覺,把景物的特點寫具體,使人身臨其境。4.讀寫互動,遷移運用。出示幾幅圖:海洋館、吊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仿照孔隙的寫法,寫出自己游歷的感受。師生交流、反饋。5.梳理游記內(nèi)容,發(fā)現(xiàn)構(gòu)段特點。找找這個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從表達方式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奧秘?(條理清晰,體現(xiàn)了游覽過程)師生交流總結(jié):在過孔隙時,葉老按游覽順序,將見聞、感受,生動具體地記錄下來,使人身臨其境,這就是游記的典范。葉圣陶教學設計《記金華的雙龍洞》2【教學內(nèi)容分析】課文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jīng)過,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川的熱愛。全文是按游覽順序?qū)懙?,依次寫了游雙龍洞的路上見聞,游外洞、內(nèi)洞、出洞。從外洞進入內(nèi)洞的情形,采用了借其他事物、人物的感受及心理活動的方法,是教學的重點?!窘虒W目標】1.會寫13個生字,重點把“簇、額、蜒、乳”等字寫規(guī)范、漂亮;理解“明艷、突兀森郁、孔隙、蜿蜒、變化多端”等詞語的意思。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能按照游覽順序畫出游覽線路圖,簡要概括出景物的特點。4.了解一些句子在文章中的過渡作用。【教學板塊設計】第一課時一、板題導入(3分)這節(jié)課,我們跟隨葉圣陶爺爺?shù)哪_步,一起到浙江金華去游玩,課題是——(板書:記金華的雙龍洞)1.課題中的“記”是什么意思?(“記”即記錄之意,記的是游覽的經(jīng)過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記。)2.簡要回憶學過的游記,知道游記一般是按照游覽的先后馴順寫的(移步換景),如:頤和園。3.交流收集的有關雙龍洞的資料。二、交流自主學習情況,掃清字詞障礙(9分)1.學生交流自主學習反映出的問題,教師相機指導:(1)難讀:突兀森郁、孔隙、臀部等(2)難寫:簇等(3)易錯:額、蜿蜒2.課件出示讀記浙江油桐一簇臀部稍微額頭擦破蜿蜒石鐘乳依據(jù)源頭濃淡突兀森郁變化多端3.提出不理解的問題【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是為了做到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為學而教。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文意,理清順序。(15分)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學生根據(jù)自讀印象從課文內(nèi)容、表達情感方面隨意說。)2.再讀課文,按照游覽順序畫出游覽線路圖,簡要概括出景物的特點。(1)教師引導教師讀第1段,第2段首句,提煉出游覽順序的關鍵詞——金華—羅店—入山。教師邊讀課文2、3段邊指導學生把握句意,體會過渡句的重要作用——“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那溪流就是從洞里出來的?!?2)小組合作,完成游覽示意圖,畫出過渡句。形式:1人讀,其他聽讀,關鍵處停下來畫詞句,完成線路圖。交流、展示。(方法指導:檢查完善,不遺漏;過渡句的提醒)【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是考慮到了文本的特點(游記類文章),根據(jù)文本的特點選取了教學的價值。為單元的習作“我們的校園”做好鋪墊。三、默讀課文,概括景物特點(10分)1.默讀4—7自然段,批注出洞口、外洞、孔隙、內(nèi)洞的特點。2.交流:洞口:寬外洞:大、高孔隙:小、矮、窄內(nèi)洞:黑、奇、大【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是為了真正讓學生掌握概括景物特點的方法。四、總結(jié)全文,談談收獲(3分)總結(jié)說說自己學到了什么?預設:寫作順序、過渡句、邊讀邊想概括景物特點等【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重在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總結(jié),內(nèi)化于心。教學反思:《記金華的雙龍洞》是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課文,備課時我力求實現(xiàn)幾個轉(zhuǎn)變:一是盡量避免陶醉于教師的“講”之中,還“講堂”為真正的“學堂”。二是由“教內(nèi)容”向“教方法”轉(zhuǎn)變,把課堂的著力點放在學習方法、閱讀方法的學習上。三是嘗試版塊設計教學,盡量簡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去繁瑣存樸實,達到一課一得。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了導入、學詞、理清游覽順序、概括景點特點、總結(jié)收獲五個環(huán)節(jié),其中重點是理清游覽順序,難點是概括景點特點。理想的美好和現(xiàn)實的落差不是幾步十幾步之遙。課罷,感覺上得很粗糙,反思存在的幾個大問題:1.學詞膚淺,不深入。交流預習情況時,學生基本上是圍繞諸如“油桐”的“桐”字的書寫這些非生字打轉(zhuǎn)轉(zhuǎn)(這也從側(cè)面?zhèn)鬟f出一個信息,學生的現(xiàn)有認知就是停留于此),而有意無意回避著本課的生字新詞。教師應該及時引導讓學生交流不理解有疑問的生詞,諸如:明艷、十來進、水程等,給以再充足的時間,只有時間充足才能保證交流的深入、有效。2.質(zhì)疑問難,少時間。預習檢測時原本安排有“提出不理解的問題”,因時間不足,我就急著向下推進教學。在另一節(jié)課上,我讓孩子們提不理解的問題,孩子們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有的關注到了作者的表達,如“山上開滿了映山紅,無論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杜鵑顯得有精神?!边@句話中為什么要用映山紅和杜鵑作比。再如,“大約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為什么說是二三丈,還加了語氣詞“吧”。關注詞語意思的則更多,如“山上沙土呈粉紅色”的“呈”字,“一路迎著溪流”的“迎”。學貴有疑,有疑問的地方就有思考。這才是真正的學習,本節(jié)課教學教師還是過多的牽著學生走,“放手”小心翼翼。3.學情把握,欠準確。理解本課的重點我采用畫游覽示意圖的方法,教師先引導找出前三個金華、羅店、入山,再小組合作完成后五個洞口、外洞、空隙、內(nèi)洞、出洞。可能因為本課的順序很分明,也可能四年級上冊學過游記的文章吧,孩子們幾乎全部正確,并且很完整。而相對于難點初步概括出景點特點,給的時間既不充裕教師指導也不夠。這再次給我一個提醒,教師要先知先覺,學情了然于胸才不致于偏離課堂的航標。一節(jié)課,看似微不足道,但卻是教師專業(yè)成長中至關重要的元素,是建起學生知識大廈的重要基石。在課堂的教學中,也只有上好了這一節(jié)節(jié)課,也才真正挑起了教育的擔子。失敗、遺憾并不可怕,因為轉(zhuǎn)變需要經(jīng)歷陣痛。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交流:同學們,你們喜歡去旅游嗎?你都去過哪些地方旅游過?2.小結(jié):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倍喑鋈プ咦撸梢蚤_闊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見識,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奇麗壯觀。今天,我們就跟隨葉老先生繼續(xù)到浙江金華的雙龍洞游玩,好不好?3.板書課題,齊讀二、復習舊知1.填空這篇課文的體裁是(),課文是按()順序?qū)懙?,先后描寫了金華雙龍洞的()、()、()、()。2.回顧葉老筆下描寫的路上景色雖然簡潔但是非常漂亮,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雙龍洞洞口的特點和外洞的特點又如何呢?三、賞析孔隙1.師生對話,猜測“孔隙”的特點2.學生自由默讀課文第五段,邊讀邊劃出:能表現(xiàn)孔隙窄小的句子。3.班內(nèi)交流句子一: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1)學生讀說體會(2)比較句子,學生說說哪個句子好?好在哪里?(3)思考:這段話僅僅是在寫小船的小嗎?作者實際上是在寫什么?(4)指導朗讀(5)小結(jié):作者并沒有用具體的數(shù)字寫孔隙的窄小,而是用看到的小船的小襯托出孔隙的窄小,這種寫作方法真好!句子二: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1)學生讀說體會(2)引導學生理解“擠壓”一詞(3)指導朗讀(4)小結(jié):作者通過描寫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來說明孔隙的窄小。句子三: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1)學生讀說體會(2)交流:“沒有一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