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詞中意象的種類及特征分析》10000字(論文)_第1頁
《辛棄疾詞中意象的種類及特征分析》10000字(論文)_第2頁
《辛棄疾詞中意象的種類及特征分析》10000字(論文)_第3頁
《辛棄疾詞中意象的種類及特征分析》10000字(論文)_第4頁
《辛棄疾詞中意象的種類及特征分析》100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4]。辛棄疾以氣馭詞,詞作往往表現(xiàn)出濃烈的慷慨激昂、壯懷激烈、悲憤沉郁之氣。氣有清濁、剛?cè)幔挥需F板銅琶,也有紅牙檀板。辛棄疾的詞作表現(xiàn)出的是一股英雄氣。辛棄疾在表現(xiàn)意象時,不管事物自身客觀實際怎樣,他都給事物灌注生氣,讓它們活起來,動起來,而且要活得轟轟烈烈。意象有氣勢,或壯觀,或險峻,或凌厲,大都氣吞山河,海涵地負。辛棄疾作為古往今來,既是文人墨客又是將軍少帥的佼佼者,不可謂不是人中龍鳳,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這也就為他的詞作賦予了傳奇色彩,在辛棄疾的詞作中,很少會看到悲天憫人,怨天尤人之語,更多的是沙場戰(zhàn)斗的金戈鐵馬之聲,好不壯闊。(三)人生經(jīng)歷的階段性特點辛棄疾的一生不可不謂傳奇,從青少年時,他就表現(xiàn)出強烈的家國情懷,立志抗金,十四歲就進燕山察看地形,繪制地圖。辛棄疾一生波瀾起伏,扮演著許多不同的歷史角色,這些歷史角色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北伐抗金的決心和立志報國的熱血。所以辛棄疾是一個英雄,他的詞作中也滿是英雄豪氣。尤其是他步入仕途以前,曾親自在戰(zhàn)場上策馬揚鞭,奮勇殺敵,將他詞中的英雄氣魄推上了巔峰??蓢@命運不公,局勢動蕩,南宋朝廷也不過是雨中浮萍,自保尚且困難,更別提北伐抗金,所以辛棄疾終其一生也沒有看到王師北定中原,也正是因為這滿是遺憾的人生經(jīng)歷,給予了辛詞一種壯志難酬,英雄遲暮的悲壯感情,使得辛詞在文學上的成就拔高到另一個高度。接下來,筆者簡要分析辛棄疾人生經(jīng)歷和其詞作中意象使用的相關(guān)性,從辛棄疾人生的幾個主要階段分析解讀不同階段辛棄疾詞作中的意象特征。1.少年將帥早年的辛棄疾,受到祖父辛贊的影響,從小就有強烈的抗金志向,在北方,他親眼看到了金人統(tǒng)治之下,漢人屈辱的生活,萌生了強烈的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身上也養(yǎng)成了燕趙俠士之風。這個時期他的歷史角色是少年英豪的角色,而后在二十一歲,他便組織隊伍加入了耿京的起義軍,在金人后方奮起抗金。這一時期的辛棄疾滿心抱負,壯志凌云,加上耿京的隊伍的的確確與金人多次交鋒,辛棄疾也有機會上陣沖殺,心中的英雄氣魄被激發(fā)到了極致,所以這一時期的稼軒詞充滿了熱血的英雄氣息。即便是后來事變,耿京為叛徒所殺,辛棄疾帶五十騎奔襲敵軍,抓住叛徒,化歸南宋之后,他仍舊想著北上伐金,奈何南宋朝廷并無這種打算,這給辛棄疾的少年英豪之氣造成了很大頓挫。這一時期的詞作雖滿含報國熱情,但是也有一種英雄無路,報國無門的愁緒。在這一時期,辛棄疾所用意象的主要類別是軍事意象和自然風物意象,對意象的描寫手法也是充滿了不滿和悲憤,最為典型的就是《漢宮春·立春日》中的一句“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這一句用了“花”和“塞雁”這兩個意象,都是比較消極的描寫,怕花落和雁歸。將他壯志難酬的情緒抒發(fā)得淋漓盡致,這句詞表面上是作者感慨春日轉(zhuǎn)眼即逝,花朵艷麗不長,但實際上是辛棄疾感慨自己化歸南宋之后,遲遲沒有機會北伐抗金,自己的青春時光轉(zhuǎn)瞬即逝,連邊塞的大雁也比自己先回到北方。充分顯露出他抗金無門的愁緒,也蘊含著他抗金報國的壯志決心絲毫沒有減弱,甚至看到南宋朝廷的懦弱無能之后,更想要趕快恢復北方中原的志向。2.勇猛斗士辛棄疾是一個斗士,他的一生都想著和金人作斗爭,他只想要把金人趕出中原,收復北方,所以他對于南宋朝廷的軟弱很是氣氛,對于朝廷官員對他的欺辱能忍則忍,因為他還需要南宋朝廷的力量對抗金人,即便最后含恨而終,辛棄疾也是一個勇猛的斗士,在他的詞作中,這種勇猛的情懷也展露出來。辛棄疾文武俱全,卻得不到重用,憤懣之情可想而知,但是此時的辛棄疾并沒有因此悲觀,也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這一時期他所用的意象仍舊充滿了很多軍事意象和自然風物,但是描寫的方式卻積極了起來,意象代表著的情感也變得積極起來。如名篇《滿江紅·漢水東流》,是辛棄疾送給好友的勉勵詞。借好友家族英烈勉勵奔赴前線的朋友奮勇殺敵,為抗金事業(yè)做出大貢獻,下闋雖寫自己已無用武之地所以只能借酒澆愁,但是詞人并沒有由此消沉下去反而筆鋒一轉(zhuǎn),以“馬革裹尸當自誓”來鼓勵友人要英勇作戰(zhàn),這句用了“馬革裹尸”這一意象,寫的是積極正面的情緒,這不僅是對友人的殷切勸勉,同時也是對自己的鼓舞和鞭策。此時的辛棄疾,雖然位卑言微,但是艱難和險阻并沒有打倒他。3.落寞英雄辛棄疾化歸南宋之后,因其才氣和實干能力,被南宋朝廷屢屢安排官職,長期奔波于各地州府,今日做鎮(zhèn)江知府,下個月又成了江西安撫使,不停地被朝廷派往各處,治理地方朝政,雖然在他的能力之下,地方政務快速恢復完善,南宋國力也日漸強盛,但是這并不是辛棄疾想要的人生,他一生都在追求的只是北上抗金,恢復北方中原,他只想上陣殺敵,而不想每天對著公文朝政動筆桿子,所以這個時期的他是游宦仕子的歷史角色,這個角色帶給辛棄疾的并沒有身居多職的成就感,而是無盡的折磨與痛苦,他時?;貞浧饝?zhàn)場廝殺的場景,壯志難籌是這一時期辛棄疾最主要的關(guān)鍵詞。對于這個時期的他而言,抗金已經(jīng)成了奢望,在官場之上還要應付爾虞我詐,閑言碎語使得他內(nèi)心充滿了退居山野的想法。這個時期他詞作中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英雄形象,也是他最期望自己的形象,所以幾乎是完美的鐵血英雄形象。以《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最具代表性:“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边@首詞的前半闕所描繪的不僅僅是辛棄疾早年在戰(zhàn)場廝殺的場景,同時也是他理想中的英雄形象,是他仕途沉浮二十余年英雄情結(jié)的正面表達?!傲藚s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這一句才是辛棄疾真實生活的寫照。自他化歸南宋朝廷以來,整整二十多年,他一直被安排到全國各處行政,真正是了卻君王天下事,天下到處都有他治理的身影,這二十多年也給他積累了很多名聲,人人都夸他是好官,即便是朝廷中與他敵對的勢力,也不得不肯定他的執(zhí)政能力,但是這些對辛棄疾來說卻不過是浪費時間而已,對他而言,沒能恢復北方,沒能驅(qū)逐金人,甚至沒有帶兵打仗,他這二十幾年的人生就等同于白白浪費。只是徒增了滿頭白發(fā)而已。4.暮年衰翁由于對官場的厭倦和對南宋朝廷失望,加上官場敵對勢力對他化歸身份的偏見,辛棄疾四十一歲便趁著彈劾,辭官歸田,此后過了足足二十年的村居生活,中途只短暫出山做了兩次小官,便又回歸田園,在這期間,他的英雄豪氣卻未曾消散,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仍舊想要恢復北方,北上抗金,但是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已經(jīng)六十八歲,無力再帶兵打仗,同年因病逝世。在辛棄疾的中晚年,充當著閑退文人這一歷史角色,但是他的雄心壯志絲毫未減。這一時期他使用的意象仍舊以金戈鐵馬的戰(zhàn)場意象為主,還有許多的典故夾雜其中,表現(xiàn)的是自己壯心未老的激烈情懷。六十六歲他作出了《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一首傳誦至今的詞作,詞中一句“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將他心中從未停息的報國意氣抒發(fā)得淋漓盡致。“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一句也表現(xiàn)出他仍舊想要為國效力,北伐抗金的決心,奈何時運不濟,命途多舛,最終他還是沒能抵得過南宋朝廷的敗落,含著一腔熱血與憤慨,離開了人世??偟恼f來,辛棄疾的一生被報國抗金貫穿,但是卻只有前二十年是他真正想要的抗金之戰(zhàn),多數(shù)的時光里他都只能憑借詩詞一抒胸臆。可恨世間不清明,直把將軍作書生。這或許就是辛棄疾的寫照,他一生扮演著不同的歷史角色,對他的詞作影響也非常大,唯一不變的就是胸中的英雄豪氣。結(jié)語綜上所述,辛棄疾詞作中的意象并不淺顯,反而種類豐富,特點鮮明,他的詞作中所使用的意象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來源于他親身經(jīng)歷過的真實遭遇,所以他的詞作能如此地打動人心,因為這些詞都是從現(xiàn)實生活中一點點積攢下來的。辛棄疾的一生坎坷跌宕,從將領(lǐng)到文官再到村居平民,辛棄疾的一生也充滿了傳奇色彩,唯一貫穿他一生始終的就是抗金的決心和恢復北方的壯志,雖然壯志未酬,但是他這種強烈的愛國情懷歷經(jīng)千百年仍舊熠熠生輝。不僅是愛國,辛棄疾詞中還有著大量的鄉(xiāng)村田園生活風光,即便過了如此之久,仍舊能夠讓人讀來心生向往,所以對辛棄疾詞作意象的研究,能夠加深對辛棄疾這個傳奇人物的理解,讓人認識到他的偉大之處。

參考文獻:張維.辛棄疾詞的多元特質(zhì)探析[J].今古文創(chuàng),2020(34):25-26.王明明,翟恒興.黃庭堅詩與辛棄疾詞對比研究[J].名作欣賞,2021(20):29-32.殷一丹.淺析辛棄疾詞中的“風”[J].漢字文化,2021(12):81-82.DOI:10.14014/11-2597/g2.2021.12.036.謝永芳.辛棄疾詩詞全集[M].崇文書局:中國古典詩詞校注評叢書,201606.827.李選萍.豪情壯志寫人生——辛棄疾詞作賞析[J].初中生學習指導,2021(33):14-15.韓富軍.論辛棄疾詞的英雄氣與悲愴情[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5):21-23.李鵬鵬.以“煉字”為指向的文本解讀——例談辛棄疾詞作[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