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江花月夜》音樂教案_第1頁
2024年《春江花月夜》音樂教案_第2頁
2024年《春江花月夜》音樂教案_第3頁
2024年《春江花月夜》音樂教案_第4頁
2024年《春江花月夜》音樂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春江花月夜》音樂教案

《春江花月夜》音樂教案1

教學目標:

i.抓住春、江、花、月、夜五種景物(意象),進而借助聯(lián)想、想像,體會一種春江月夜

的畫意詩情。

2.學習詩歌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3.引導學生通過對中國古典詩歌聲律特點的把握,在有感情地吟詠、誦讀中,置身詩境,

體會詩境。

教學重點:

1.讀懂詩意

2.抓關鍵字詞把握文脈,抓關鍵句體會詩情,抓關鍵語段感悟意境。

教學過程

一、導語: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xiàn)了人生最

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張若虛僅存兩首詩,而恰恰就是這其中一

首詩使他"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有人評價說張若虛是"以一詩而壓全唐",足見其詩的藝術

成就之高。聞一多說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春江花月夜》本是樂府舊題,相傳為陳后主所創(chuàng),內(nèi)容是寫艷情的"宮體"詩。

二、作者簡介:

張若虛,揚州人。曾任兗州(今山東)兵曹。唐中宗年間,與賀知章等以吳越文士揚名京都。

唐玄宗初年,與賀知章、張旭、包融齊名,號稱“吳中四士"。張若虛在詩中將畫意、詩情與對

宇宙奧秘和人生哲理的體察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出情景交融、玲瓏透徹的詩境。而在明凈的詩境中,

又融入了一層淡淡的憂傷。詩人將真切的生命體驗融入美的形象,詩情與畫意相結(jié)合,表明唐詩

意境的創(chuàng)造已進入爐火純青的階段。

三、預習初讀:

1、初讀課文,找出生字。

①涌麓(y3n)

②皆似霰(xian)

③搗衣砧(zhQn)

④碣(j間石

2、播放朗讀錄音,整體感知課文。

(1)標題是《春江花月夜》,涉及到五種景物,作者重點寫了哪種景物?怎么寫?有何特

點?

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

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紐帶,通貫上下,觸處生神,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

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間經(jīng)歷了升起一高懸一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

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去、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

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游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意象,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xiàn)

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從結(jié)構層次上說,一繪江月之景、二闡人生之理、三抒相思之情。

1、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

春天,江水浩蕩潮勢洶涌,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

3、詩人一開篇便就題生發(fā),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里

的"海"是虛指。江潮浩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

賞析"生"字:一輪明月隨潮涌生,景象壯觀。"生"是"涌出",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

活潑的生命??晌济罟P生輝。唐代詩人好象對這個字情有獨鐘,象張九齡在他的詩作中有“海上

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句子、王灣也寫過“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可謂一字一境界,著

-"生"字,境界全出。

二、讀譯析第二節(jié):

1、

淑淵隨波干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或??绽锪魉挥X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2、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沒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擰折地

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像細密的雪珠。月光象白霜從空中流下,

所以霜飛無從察覺,它照得江畔的白沙和月色看不分明。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些微灰塵,只

有明亮的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3、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敘)。詩人輕輕揮灑一

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明月朗照之下,趟港的水波,花草叢生的芳甸,如同

披上霜雪的,花樹,銀色的沙灘,一切是如此的清麗出塵,神秘朦朧。請簡析這四句詩的意境:

詩人對月光的雙察極其精微:月光蕩滌著世間萬物,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

"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細

膩傳神的筆觸,創(chuàng)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

三、讀譯析第三節(jié):

1、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2、

江邊上什么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人生一代代地天窮無盡,只

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3、清明澄徹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進入了一個純凈的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

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敘)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lián)系著人生,探

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也許后來大詩人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以

及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詩句,只是此句的翻版。而第四組的起句"人生代代無窮

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與劉希夷的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則如出一轍。

這幾句寫出了怎樣的哲理?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整個人類則是

代代相傳的,宇宙也是亙古長存的。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也有對人生

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詩人的情緒是"哀而不傷"。

我們得以聆聽到初盛唐時代之音的回響。

四、讀譯析第四節(jié):

1、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2、

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著什么人,只見長江不斷地輸送著流水。一片白云緩緩地飄走,思婦站

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

思?

3、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承"江月年年只相似"而來的T侖孤月徘徊中天,

象是等待著什么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愿。(敘)月光下江水流動,詩篇也將詩情推向更深遠

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無情,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大自然景色轉(zhuǎn)到了人生圖像,引出在春江花

月夜中思婦與游子的兩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楓浦"托物寓情。請評析“悠悠"兩字的表

達效果。最神奇的就是這白云一片,悠悠來去,一筆帶出寓人怨婦的主題。"悠悠"是"飄動的

樣子",白云飄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蹤不定,沒有點出抒情主體,但是更使人想到思婦的離

愁別緒苦不堪言,更有余韻。"青楓浦"為地名,但"楓""浦"在詩中又常用為感別的景物、

處所。"誰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正因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問,

一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令人想到"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詩情畫意盡在其中。

五、第五節(jié)

1、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

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2、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臺。美好的閨房中的門簾卷不去月光,在

搗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來了。這時二人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

去照耀著您。送信的鴻雁能飛很遠但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送信的魚龍潛游很遠但不能游到您身

邊,只能在水面激起陣陣波紋.

3、承"何處相思明月樓"寫思婦對離人的懷念。(敘)然而詩人不直說思婦的悲和淚,而

是用"月"來烘托她的懷念之情,悲淚自出。賞析“徘徊"二字:把"月"擬人化,"徘徊"二

字極其傳神:一是浮云游動,故光影明滅不定;二是月亮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

忍去,與思婦作伴,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臺上、玉戶簾上、搗衣砧上。豈料思

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趕走月色,卻又"卷不去","拂還來"。這里"卷"和"拂"

兩個癡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xiàn)出思婦內(nèi)心的愁悵和迷惘。(析)向以傳信為任的魚雁,如今也無

法傳遞音訊——又憑添了幾重愁苦?。ㄔu)

六、讀譯析第六節(jié):

1、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2、

昨晚游子夢見花朵落在悠閑的水潭上,可憐春天過了一半還不能回家。江水流走春光,春光

將要流盡,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

相距無限遙遠。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搖蕩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3、

詩人用落花、流水、殘月來烘托游子的思歸之情。(敘)江水流春,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

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襯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二字渲染

并加重了他的孤寂;“無限路"也就無限地加深了他的鄉(xiāng)思。簡析末句的意境:"落月?lián)u情滿江

樹"中的"搖情"強化了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它將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片,

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裊裊,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筆觸細膩傳神,意境

深邃悠遠,令人回味無窮.

《春江花月夜》音樂教案2

首次試上,筆記本上寫滿了文字。值得肯定的是,三維目標明確,有歌鑒賞方法的指導。

例如,學完這首詩教師總結(jié)說:"我們收獲了很,除了無盡的美感,還了解了詩歌鑒賞的方法,

拿到一首詩,我們知道該如何下手了:

1、讀一美讀幾遍,初步感知

2、找一找出詩中的景物與人物,體會意境,了解人物的情感;

3、合——找到景物與情感的匹配點,整體感知詩歌。

如果長期堅持使用這種切實有效的方法,將有利于學生詩歌鑒賞素養(yǎng)的形成,有利于培養(yǎng)學

生終身的學習的能力。不足之處也很明顯:主線不明,思路不清。

一、一改:設主線,明思路

張若虛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因為《春江花月夜》"孤絕橫篇,竟為大家"。這首詩也被聞一

多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全詩圍"春、江、花、月、夜”鋪開,月是詩人震動的脈搏,

月光灑輝處,江水、沙灘、桃樹、花林、飛霜、白云、扁舟、鏡臺、有占石、鴻雁、魚龍、思婦、

游子組成了一副幽美恬靜、充滿人生哲理的畫卷。

落月?lián)u情,情韻悠悠。既然如此令人心神蕩漾,既然是千古美文,何不美教、美學呢?

別林斯基有句話說得好:"美都是從靈魂深處發(fā)出的"。因此,賞析這種情韻幽雅的美文,

應該是一次賞心悅目的心靈之旅。學生是讀景、賞景的主角,教師是導游。美在哪里?這條學

習主線,應念而生。

圍繞這條主線,設計了這樣的課堂流程:美聽一美讀一美品。其中,美品是關鍵,它可以設

計以下兩個思考題:

1、你在詩歌中看到了什么?請以月亮的推移為順序找出描寫對象:(1)找景物;(2)找人物(注

意體現(xiàn)人物情感的詞).

2、你最喜歡哪句詩?說說喜歡你的理由。結(jié)合你最欣賞的佳句,用散文化的語言品一品。

再次上課,我們明顯感到,課堂是教師的課堂,學生之間幾乎沒有任何互動,僅有的一次討

論也只是流于形式。學生似乎是游離于課堂外的陌生人,課堂冷冷清清,局面尷尬。

傳統(tǒng)教育確實存在忽視學生個性,忽視學生自主意識的弊端,強調(diào)集體意識和絕對服從,用

一種僵化、教條的思想禁錮施教者和受教者。其結(jié)果是學生個性品質(zhì)缺失,自主意識缺失,批判

精神缺失,人文情懷缺失,公民意識缺失。高中新課程的實踐者應充分意識到以人的發(fā)展為根本

點,培養(yǎng)高中學生自覺的社會責任與愛國主義精神、正確的價值判斷力、初步的全球意識與國際

視^予、終身發(fā)展所必備的科學文化知識與技能、批判思維與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業(yè)意識與敬業(yè)精神以及

健全的身體心理素質(zhì)是我們的責任。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尊重個體,尊重生命,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

人文素養(yǎng),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

我們真切地感到,課堂不能靜若止水,需要波瀾起伏,需要激蕩人心,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美的藝

術境界,否則便會枯燥無味、蒼白無力。那么怎樣為教學創(chuàng)造一個藝術的境界呢?

二、二改:創(chuàng)設藝術氛圍,營造審美情境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需要創(chuàng)設迷人的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深入詩文的深處。因此,我們

可以這樣創(chuàng)設:

1、美導。

T立同行的導語設計值得借鑒:在我國浩瀚的詩海中,有無數(shù)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而寫下

吟誦月亮的美麗詩句,同學們讀過哪些關于月亮的詩句?

學生打開了記憶倉庫之后,教師再深情地說:"是啊,月在詩歌中似乎成了詩人生命情懷的

寄托,從中我們感受到了‘波心蕩,冷月無聲’的寂靜凄涼,’明月松間照’的寧靜恬淡;感受

到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相思,’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清苦;感受到了‘人生如夢,一尊

還酹江月’的惆悵無奈,還有‘一夜飛渡鏡湖月’的夢幻祖奇.在人才輩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詩

壇,有這樣一位詩人,因為一輪明月而成就了千秋美名,這位詩人就是張若虛,今天,就讓我們

一起去領略他筆下那輪明月的光華吧"。

在潛移默化之中,學生沉浸于超常的審美情境、傾心于審美的情境和把審美的心理集中指向

閱讀對象的審美注意。

2.美聽。

教師范讀,學生傾聽潺潺連綿的流水、流^婉轉(zhuǎn)的,鳥鳴,他們情不自禁地沉醉于這迷茫朦

朧的月色中,沉浸于濃濃的思念、深深的愁緒里,浸入美讀釀成的美境中。有了這種傾聽,那種

躍躍欲試的萌動之心,怎能不呼之欲出?

3.美讀。

葉圣陶先生指出:"語文學科,不該只用心與眼來學習,需在心與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

吟誦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3)誦讀可以采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有自由

體驗讀、個人表演讀、小組競賽讀、集體體悟讀"。誦讀這首詩要讀出輕重,讀出抑揚頓挫,讀

出激情。各種形式的朗讀,能使學生陶醉于自己的體驗之中,選擇、感悟、深思,產(chǎn)生旺盛的

求知欲、強烈的參與欲,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經(jīng)過反復朗讀,學生對這首詩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對詩中表現(xiàn)出的月照花林之美,人生滄桑之嘆,天涯相隔之苦,有了一定的體悟,學習的積極性

也被激發(fā)出來了。更重要的是:美讀,不但了解作者說了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有了溝通,

激起了情感上的共鳴。學生進入了"其言若出己之口,其意若出舌之心”的最佳狀態(tài),在吟誦過

程中,語感語氣有了,內(nèi)容有了,思想有了,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通過第三次上課,我們認為,對文本的解讀應該是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是整堂課的主題。匆

忙的和不深入的解讀,教學效果只會適得其反。因此,《春江花月夜》課堂教學設計的重點,

不在課外延伸了多少,而應該在美品課文。

三、三改:美品美文,突出課堂主旋律

1.品景色。

(1)月出一壯觀而有活力

(2)月升——月光朗照,花伴月,月伴花,月光無處不在,江天一色,清純空靈

(3)月落一落花搖情,江水流春,落月藏海霧,迷茫無盡

(4)景: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飛霜、沙汀、白云、青楓、扁舟、高樓、玉戶、閑潭、

落花、海霧、江樹等,春江潮動,花草遍地,明月朗照,月伴花,花伴月,江畔白沙與月光融

成白茫茫一片。淡淡的感傷美,優(yōu)雅空靈的純凈美,交織構成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春江月夜圖。

2、品哲理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浮想聯(lián)翩,思接千載,感慨宇宙的神秘,人生

的無奈。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詩人又頓悟,人生是短暫的,而人類則是綿延永久

的。一曲《春江花月夜》,讓人讀出了人生短暫的悲劇之美、宇宙無窮的永恒之美。

3.品情感。

月共潮生,蕩滌萬物,充滿生命活力的壯觀美,躍然紙上;江水流春,江樹迷蒙,凄涼感傷

之情油然而生。詩中的情感美還指落月藏海霧,月落妝臺,長夜不眠的思婦的依戀惆悵之情;

春光將老,人隔天涯,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凄苦寂寞之情。品讀落月?lián)u青滿江樹,那月光之情,思

念之情,詩人之情,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學生心中。

4.品佳句。

最后探討問題,要求學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

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這樣設計,可以讓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有選擇的自由,不受約

束,大膽想象、聯(lián)想,提出與眾不同的看法,并闡述自己的理由,在互相交流中碰撞思維、分享

閱讀成果。

詩歌欣賞沒有標準答案,因此,要給學生一個藝術再創(chuàng)造的空間.雖然學生談出的理由不一

定充分,但他們己在教師信任的目光中享受到了濃濃的審美樂趣。這樣設計,不僅滿足了學生的

需要,也是對學生價值的認可,它能喚起學生積極探討的活力,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這樣設計,

更是從課堂教學的完全預設轉(zhuǎn)向動態(tài)生成,賦予了課堂活力,使課堂異彩紛呈,活力四射。

總之,《春江花月夜》的教學設計是以課文為載體,從課文出發(fā),通過聽、讀、品,把朗讀、

美品、探究融為一體,讓學生真正領悟課文的景美、情美、哲理美,從而最終學會鑒賞詩歌。

《春江花月夜》音樂教案3

教學目標:

1、了解張若虛,在誦讀中初步感受詩歌。

2、緣景明情,賞析景、理、情渾然天成的畫意詩情。

3、提高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歌意境。

4、深刻領悟詩中抒發(fā)的游子思婦的相思之情和體現(xiàn)的宇宙與人生的哲理,培養(yǎng)學生敬畏生

命、珍惜生命的人生態(tài)度,以及對純潔情感,真、善、美精神的‘追求。

教學重點:

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入詩歌意境。

教學難點:

理解景、情、理如何有機地融合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投影有關"月"的詩句。月是古典詩歌的經(jīng)典意象,詩人們或在月中寄托自己的情思,或因

月引發(fā)哲理思考。在唐代,有一位詩人因為一輪明月而成就了詩壇的千秋美名,他就是張若虛,

這首詩就是《春江花月夜》。

二、學法指導:總結(jié)詩歌鑒賞方法.

明確:朗讀、想象和聯(lián)想、意象分析等。

三、作者簡介(教材注釋)

四、學生依據(jù)課文注音自由誦讀。

五、教師范讀。(播放課件,展示圖片和配樂)

六、學生朗讀(齊聲朗讀與個別誦讀相結(jié)合)

七、思考探究:(投影展示問題)

1、通觀全詩,哪一種意象貫穿全篇?

明確:月。寫月的詩句最多。月是一條生命紐帶貫穿全詩,將景物和情感聯(lián)系起來。

2、找出寫有月的詩句,品讀這些詩句,思考全詩寫了月的幾種狀態(tài)?

明確:寫了月的四種狀態(tài),即初生的月(海上明月共潮生)——高懸的孤月(皎皎空中孤月

輪)一西斜的月(江潭落月復西斜)一落月(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從月生到月落,這是一條時間線索。

3、隨著月的變化,作者寫了哪些內(nèi)容,感情的起落是怎樣的?

明確:全詩圍繞月的變化這樣一條時間線索,寫了月下美景、作者的哲理思考、思婦懷人、

游子夢鄉(xiāng)、夢醒后的情韻幾方面內(nèi)容。詩情從高亢逐漸平緩,又走向低回、哀怨,最后是夢醒后

的孤寂。結(jié)尾情韻悠長,讓人回味無窮。

八、賞析活動:學生展開想象,描述畫面內(nèi)容。(選取自己最喜歡的一句或幾句)

教師及時雨介與學生評價相結(jié)合。

九、教師引導學生總結(jié):

詩歌是情景交融的,本詩情景理三方面完美融合。

春江月夜(景)

宇宙人生(理)

相思愁情(情)

十、拓展練習:(作業(yè))

學生搜集詩句,探究‘江水、落花、春”等詩歌意象

《春江花月夜》音樂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誦讀置身詩境,賞析本詩景、情、理,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緣景明情,引導學生通過意象,了解和把握詩人借助意象述志達情的主要文脈。理解作品的

思想內(nèi)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審

美情趣,提升詩歌鑒賞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提高學生的想象,掌握文章脈絡,理清文章寫作線索,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進入詩

歌意境。

2、教學難點

理解"月”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月亮的變化,看景、情、理的有機融合。

三、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一)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誦讀法探究法講析法和點撥法

2、教學用具:音頻資料圖片多媒體

(二)教學手段

1、朗讀吟誦。加強朗讀,使學生在吟誦中感受春江月夜的美景,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

2、意境再現(xiàn)。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再現(xiàn)春江月夜幽美的情景。

3、情感把握。通過對詩歌的分析,深刻領悟作者在詩中抒發(fā)的游子思婦的.相思之情及詩中

體現(xiàn)的宇宙與人生的的哲理。

五、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奧運會昆曲《春江花月夜》

2、導語:同學們聽出來這是哪首昆曲么?(《春江花月夜》)沒錯,就是這樣的一段春江,

一輪明月,一篇詩行,成就了唐代詩壇上一顆璀璨的明星,他就是張若虛。也正是這首春江花月

夜被聞一多先生稱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通過之前的學習,同學們已經(jīng)對本文已經(jīng)有

了一定的了解,今天就讓我們共同登上那頂峰上的頂峰,云看看那是怎樣的一番風景。

3、了解學習目標與重點難點

(二)整體感知,充分閱讀

1、引導學生默讀全文,感受作者心境與表達的主要情感。

2、通過默讀使學生感受到文章中的相思之情,引出作者在看見美麗壯觀的自然景物,特別

是一那一輪隨波而生的孤月時所表現(xiàn)的游子與思婦的相思之情。

3、讓學生自由充分的朗讀課文,將語言文字還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繪、而又帶有學生自己

審美情趣的畫面,進而走進這畫面中去.并指導學生找出月的變化規(guī)律,從而導出文章線索一

月。

4、通過月亮位置的變化為學生們描繪一幅"月亮變化圖",并以此為參照,深入賞析課文。

(三)賞析品讀,深入理解

1、找三名同學合作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問題

(1)當月亮隨波而生的時候,詩人看見了哪些美景?

(2)當孤月高懸時,詩人先想到了什么,后想到了什么?(可用原文)

2、引導學生回答以上兩個問題,并在回答的過程中體現(xiàn)世人所不能解答的疑問,從而引出

詩人筆峰一轉(zhuǎn),將對世間的疑問轉(zhuǎn)入了對人生的思考,即詩人后來所想到的,感嘆"宇宙永恒,

明月常在,生命個體的短暫,而人類歷史繁衍的永恒”,體會詩人"哀而不傷”的情感態(tài)度。

六、藝術特色(總結(jié)概括,不講)

詩題中的五個字:春、江、花、月、夜,全都點到了,但又有重點,這就是"月",其它四

個字都是陪襯。詩人從月生開始,繼而寫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

然后就月下的思婦反復抒寫,最后以月落收結(jié)。有主有從,主從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構成完整的

詩歌意境。

七、板書設計

江月

花張

月若月升月懸月斜月落

夜虛

(位置變化)

《春江花月夜》音樂教案5

設計說明:

《春江花月夜》作為中國文學史上"孤篇橫絕”的名篇,千百年來已經(jīng)被專家名流進行過各

種各樣的解讀,要想談出新意難度很大。那么作為課文這篇名作應該怎樣教,我試圖以《春江花

月夜》為例,來展示我對于古典詩歌教學的一種思路:在反復吟詠中置身詩境,體會詩歌作為最

講究藝術的文學體裁的整體美感一語言美、意象美、意境美;緣景明情,以意逆志,在深入

文本內(nèi)蘊的解讀中,根據(jù)詩歌中意象自身的特點、組合方式、情景關系等,讀出詩義,讀出自己,

讀出問題。

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中啟發(fā)閱讀興趣,領會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提高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挖掘和把握詩歌的主要意象,進入詩歌意境。

3、賞析本詩的景、情、理交融的手法,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學習重點:

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入詩歌意境。

學習時數(shù):

1課時

學習難點:

景、情、理如何有機地融合的。

學習步驟:

一、導入新課(出示幻燈片——楊廣《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請大家齊讀這首小詩,大家知道這首詩的作者和題目嗎?學生回答后,教師補充:這首詩的

作者是歷史上的大名人:楊廣,他還有另一個名字一隋煬帝。這首詩的題目是一春江花月

夜。我想提到這個名字,大家會很快忘掉隋煬帝,而走近一張若虛。在人才輩出、群星璀璨

的唐代詩壇張若虛因為一輪明月而成就了詩壇的千秋美名,因為“孤篇橫絕”的《春江花月夜》

而卓絕千古。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張若虛筆下那輪明月的光色吧。

二、整體蝴。

1、略介此詩,創(chuàng)設情景

這首詩寫農(nóng)歷二月間詩人在長江邊上思念家鄉(xiāng)揚州的種種感慨和想象。

2、配樂示范朗誦,學生整體感知。一個任務:糾正字音。朗讀結(jié)束多媒體打出幾個字并注

音,森(x百n)?。╰ing)砧(zhQn油學生齊讀一遍。

三、學生自讀詩歌。解決兩個問題:一個分句算一句,這首詩共有幾句話,共分幾韻。

四、深入賞析。

明確上述問題:共36句,四句一轉(zhuǎn)韻,共9韻。在中國古詩當中,不管多長的詩,語言、

音節(jié)、思想內(nèi)容等,一般都需要連續(xù)四句,才可以停頓下來。比如《詩經(jīng)》中的“關關雎鳩,在

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再比如《古詩十九首》中第一首的前四句是“行行重行行,與

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四句為一節(jié),才能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概念,或說一個

思想段落。這樣的四句詩,在南北朝時期的文藝理論當中,就稱為"一絕"。絕,就是斷絕的意

思。晉宋以后的詩,差不多都是四句為一絕,成為中國古詩的一個傳統(tǒng)。這就是后來的格律詩中

“絕句"名字的由來。

現(xiàn)在我請大家繼續(xù)深入朗讀詩歌,我們可以以"絕"為單位,反復讀,在讀的過程中完成三

個問題:第一,把你最喜歡的那一絕背誦下來,第二,用四個字概括你所選擇的這一"絕"的主

要內(nèi)容(或畫面),這四個字當中至少要用到題目中的一個字.第三,在反復誦讀中,讀出兩種東

西:一是從中讀出問題、困惑、啟迪、感悟,二是讀出你自己。為了給大家一個直觀的感受,我

先給大家示范一段:

我選擇了第三絕: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第一步,我把它背下來,第二步,我給它擬了個題目叫:孤月臨江。碧空如洗,江天一色,孤月

高懸,夜色如水。此情此境,我讀出了詩人的孤獨與高邁,我看到了詩人的深邃與無奈,我從中

讀出了詩人那種迥絕的宇宙意識,作者從對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繪中,轉(zhuǎn)入對宇宙生成、人類本

源的探索。這種探索古已有之,且常說常新,成為人類恒久探討的哲學命題,并成為文學的主題

之一。"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一個天真而稚氣的孩子的疑問,也是一個穿越

亙古、永無答案的哲學家的天問。張若虛的這一問應該是受到了同時代詩人陳子昂的"前不見古

人,后不見來者”的啟發(fā),張若虛之后,李白在《把酒問月》中說:“清天明月來幾時,我今停

杯一問之。……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蘇軾在《水調(diào)歌頭》中問:"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從這一輪高懸的明月中,我也讀出了自己,是的,這一輪照過李白、也照過蘇軾的月光,正

照耀在我身上。張若虛、李白、蘇軾們已經(jīng)在時光中永恒,巴爾蒙特說:為了看看陽光,我來到

了世上。那么我對著同一輪明月,是不是應該思考,我來到世間是為了什么?我應該留給這個世

界什么,雖然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但哪怕如雪泥鴻爪,哪怕只留只語片言,也不

枉對這一輪明月,不枉對浩瀚的星空和清晨的鳥鳴!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我們每一個個體,

雖然都如蜉蜷寄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但是,我們能不能讓后來人在某一個不期然的瞬間,看

到過我們曾經(jīng)存在的生命足跡,這,是一個問題。

好,現(xiàn)在請大家閱讀,解決上述三個問題,時間5分鐘。5分鐘后我請大家展示自己的閱讀

成果。

學生閱讀展示,可以根據(jù)時間伸縮調(diào)整.

教師板書:春江花月夜:春江月生,江月籠花,孤月臨江,江月待人,游子思婦,月伴離人,

望月懷遠,江月流春,落月?lián)u情。

五、深入探究。

現(xiàn)在,請大家來分析這首詩的題目中的五個字中,沒有直接描寫而只作為背景來寫的是哪兩

個字?,再結(jié)合我們剛才對上述9個章節(jié)的四字概括,看剩下的三個字中哪個字用得最少??

寫得最多的兩個字是

既然江月就能概括這首詩的'主體內(nèi)容,我們現(xiàn)在把這首詩的題目改一下,改為兩個字”江

月",和"春江花月夜"比較一下,哪個好?為什么?

題目本身就具有詩情畫意,先聲奪人,把讀者帶入如詩如畫的情境當中。春、江、花、月、

夜五種事物集中體現(xiàn)了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說,

詩應該是最適宜寫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的體裁,比如我們說"詩情畫意",就是指詩畫一般的美

好意境。所以德國美學家阿多諾說:"在奧斯維辛之后寫詩是野蠻的。"由此可見,這首諾的題

目也是它經(jīng)久流傳的一個重要因素,不能擅自改動的。

六、課堂演練。

改寫第一絕,你有兩種選擇,第一種選擇是把這首七絕改成五絕,第二種選擇是把這首七絕

改寫成散文。

根據(jù)改寫結(jié)果評點:古詩不是用來翻譯的,而是用來吟詠的。意義可譯,意境難翻;語言可

譯,文化不傳!弄懂文意之后,大家需要做的就是反復吟詠,現(xiàn)在我們齊讀這首詩。

小結(jié):是一輪明月,成就了春江月夜如詩如畫的美景;是一輪明月,引出了詩人對宇宙人生

的無窮感慨是一輪明月,平添了思婦游子的幾多愁情?一輪明月將景情理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愿同學們美好的人生路上永遠有一片皎潔的月光。

七、作業(yè):全文背誦《春江花月夜》.

八、板書設計:

春江月生

江月籠花

孤月臨江

江月待人

春江花月夜游子思婦

月伴離人

望月懷遠

江月流春

落月?lián)u情

《春江花月夜》音樂教案6

課題:

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樂合奏

任課年級:

初一

任課教師:

劉老師

教材分析:

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圖從音樂的角度來刻畫一幅美麗動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中學音樂教案。樂曲的旋律流暢婉轉(zhuǎn),格調(diào)古樸典雅、生

動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種音樂手段形象地描繪祖國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貼切地表現(xiàn)出標題"春

江花月夜”的新意”這首樂曲的生動音樂語言,激發(fā)著人們豐富的聯(lián)想與想象.因此,它遠遠地

超過了用詩歌語言所表現(xiàn)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來是一首琵琶曲,曲名為《夕陽蕭鼓》,這首作品已成為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

的一顆光彩奪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從東山升起,小舟

在江面蕩漾,花影在兩岸輕輕搖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給人們以高

度藝術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是由引子、主題樂段、主題的多次變奏及尾聲構成的。這首具有中國特色的

變奏曲,每個樂段前面都有一個小標題。分別為: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

水深云際、漁歌唱晚、澗瀾拍岸、楊鳴遠漱、敦乃歸舟、尾聲。

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學生了解有關的音樂文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音

樂的感情和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

2、了解一些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結(jié)構特點。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題。

教學重點:

認識中國傳統(tǒng)音樂結(jié)構的兩個特點:"魚咬尾"和"換頭合尾"。

教具:

錄音機、錄像機、磁帶、錄像帶、鋼琴

教學時數(shù):

第一課時(40分鐘)

教學過程:

一、導入:(2分鐘)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中國古曲,這首作品我們每個同學都聽過,音樂教案《中國古曲《春

江花月夜》-中學音樂教案》。有同學會問:”老師為什么會這么肯定地說呢?因為我們每天在

上課間操時,都要做一套太極操,這套操使用的音樂就是今天我們要欣賞的音樂作品,你們猜猜

這首樂曲的曲名是什么?《春江花月夜》

二、《春江花月夜》作品簡介:(8分鐘)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琵琶獨奏曲,早在1875年前即有傳抄本,距今1999年,同學

們算一下已流傳了多少年?學生答:"1999-1875=124年"。原曲名為《夕陽簫鼓》,并列有

一系列的小標題如:夕陽簫鼓、花蕊散回風、關山臨卻月、臨水斜陽、楓荻秋聲、巫峽千尋、簫

聲紅樹里、臨江晚眺、漁舟唱晚、夕陽影里一歸舟等。20世紀20—30年代,上海的一些音樂

家將這首曲子改編為絲竹合奏,取名為"春江花月夜",并組合若干段落,每個段落都加有形象

生動的小標題。請同學們打開書P14頁,劃下各個小標題: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

花影層疊、水深云際、漁歌唱晚、澗瀾拍岸、撓鳴遠源、獻乃歸舟及尾聲。新中國成立以后,音

樂家們又在絲竹合奏曲的基礎上,將此曲編配為民族管弦樂合奏曲。

三、《春江花月夜》的結(jié)構特點:(20分鐘)

這首典雅、優(yōu)美、抒情的民族管弦樂曲,已成為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的‘一顆光彩奪目的璀璨明

珠,它具有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結(jié)構特點。在欣賞這首作品之前,讓我們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樂曲

中這些很有意思的結(jié)構特點。

1、江樓鐘鼓:

這段江南風格的主題音調(diào)(琵琶、古箏、簫、二胡等)絲竹樂器奏出。讓我們先來欣賞一下

這段主題音樂。

請同學們看P14頁譜洌:首先視唱主題,在反復地視唱過程中,發(fā)現(xiàn)樂句一頭一尾的音都

是用同度音貫串連接的。

這段主題旋律如歌,給人以恬靜安謐、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礎.我們可以用一句民間的

俗語來形容它叫“魚咬尾"。要求學生掌握這個特點后背唱這段主題旋律。

2、這段主題,它在K同的音樂段落里變化展衍,從不同側(cè)面充分展示它所蘊含的美質(zhì)。

在不同的段落中,這一主要主題往往改變它開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給人以新的享受。

請同學們聽三個段落"江樓鐘鼓"、"月上東山"、"花影層疊"。歸納出這三個段落有什么相

似點。特點是:每段的結(jié)尾樂句相同:我們把這種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典型的結(jié)構特點叫:"換頭

合尾”。

四、欣賞琵琶演奏家劉德海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片段。(5分鐘)

五、小結(jié):了解和認識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特點對欣賞中國古代的音樂作品有很大的幫助。不

但能從音樂作品中獲得美的感受,更能從音樂的本身發(fā)現(xiàn)美。讓我們在下一節(jié)課中共同感受這首

《春江花月夜》給我們帶來的古典的美。

六、作業(yè):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題。

《春江花月夜》音樂教案7

教學目標:

1、賞析本詩的景、情、理,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2、提高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歌意境。

3、培養(yǎng)學生在誦讀中感受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入詩歌意境。

教學難點:

景、情、理如何有機地融合的。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自古以來,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筆下所吟詠的對象,是個永恒的主題,其中傾注了他們的愛

恨情愁,寄托了他們的悲歡離合,展示了他們的人生坎坷歷程。

所以說,月亮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征意義十分豐富。她是美麗的象征,創(chuàng)造了許多優(yōu)美的審美

意境;同時,月亮也是人類相思情感的載體,她寄托了戀人間的相思,表達了人們對故鄉(xiāng)和親人

朋友的懷念。在失意者的筆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發(fā)了許多失意文人的空靈情懷。同時,

那高懸于天際的月亮,也引發(fā)了人們的哲理思考,因而成為永恒的象征。

當我們遙望夜空,看見朗朗明月之時,心中總會引起無限遐想。我們自然會想到與月相關的

詩句:如張九齡的《望月懷遠》中的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李白的《靜夜思》中的

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以及杜甫《月夜憶舍弟》中的詩句'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等等等等……描寫月亮的詩句,不勝枚舉。

而在人才輩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詩壇,就有這樣T立詩人,因為一輪明月而成就了詩壇的干

秋美名,這位詩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張若虛,這首詩便是千百年來無數(shù)人為之迷戀、為之傾倒

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張若虛筆下那輪明月的光生吧。

二、作者介紹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張若虛,唐代揚州人,初唐詩人。與賀之章、張旭、包融齊名。被譽為吳中四士。曾任兗州

兵曹。他在詩風上厭惡六朝以來的空洞艷體,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遠意境。

(二)、解題: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詩。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內(nèi)容形式,以和諧的歌調(diào),點染出祖國錦繡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

奧妙.描述了動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寫了游子思婦離恨閨怨之情.格調(diào)宛轉(zhuǎn)優(yōu)美,抒情

幽怨纏綿,言之有物、開拓了詩歌的高遠意境和格律,使詩歌的內(nèi)容和形式達到了完美統(tǒng)一,為

寫景、敘事、抒情融合一體的詩歌,鋪墊了基礎。對詩歌的繼承和發(fā)展,影響極為深遠。

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的《春江花月夜》,一千

多年來使無數(shù)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成大

三、學習本詩重在誦讀,以讀傳情,讀、悟交融

聽了我們以上的介紹,同學們一定會有一種迫切的心情,急切的想去領悟這首詩帶給我們的

‘美好意境。

下面由教師作配樂范讀。

要求學生在欣賞教師范讀時,展開想象,把語言文字還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繪、而又帶有學

生自己審美情趣的畫面,進而走進這畫面中去。在這其中,想象是至關重要的。

四、賞析詩歌

(一)開頭八句為第一35分,依題目摹寫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側(cè)重描繪皓月當空、

光照整個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1、提示:這首詩就是從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筆的。由遠及近,由大及小,描繪出一幅「春江

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與大海相連。明月就涌生于這無垠的大海之上,萬里的春江,無不

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繞著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鋪上雪珠一樣。月

色如霜,所以霜飛也就無從察覺;洲上的白沙與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2、問:在前幾句詩中,詩人寫到了哪些意象?請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幅

畫面。

3、學生回答、教師總結(jié)這一部分描繪的畫面意境:

春江的潮水涌動,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伴著潮頭冉冉而升,明月

與江潮相互輝映,波光粼粼,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地的

春之原野,花林閃著銀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與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二)接下八句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從描寫景色轉(zhuǎn)向思考人生,思索茫茫人生與漫

漫宇宙之間的相互關系。

1、提示:詩人在感受無限美景的同時,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對宇宙人生的思索。

詩人身處江天一色,毫無纖塵的純凈之境,不禁對空中這輪孤月發(fā)出奇想:究竟是誰最先在江畔

看見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時候開始照著人呢?人生代代綿延無已,但江月卻年復一年沒有變

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嗎?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絕的江水。

2、放映課件字幕及配畫,指名一學生朗誦本節(jié)。

3、評價學生的誦讀,并加以指導,在指導中讓學生感受哲理。

重點讀出“江天一色"的遼闊與蒼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曠。

"何人〃"何年"應重讀,以讀出詩人對月的苦苦追問與思索。

"人生代代無窮已"應讀出一種沉重的歷史滄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見長江送流水"

應讀出詩人對人生短暫、宇宙無窮的惆悵。

(三)余下二十句為第三部分,由感嘆人生多愁進而抒寫人間思婦游子的離情別緒,謳歌人們

對愛情的向往和對幸福的憧憬。

具體而言,這一部分又可分為兩層:

從"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魚龍潛躍水成文"為一層,寫思婦懷人;

這里寫思婦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別致,月光無處不在,玉戶簾上是月,搗衣砧上是月。那一

輪可爰的明月總是照在她的妝鏡臺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婦見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

搗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簾子卷起來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這惱人的月光「卷不去」,

「拂還來」.那無邊的月光,籠罩著一切,鴻雁不停地長飛,仍然飛不出無邊的月光去,水底魚

龍泛起陣陣波紋,思婦只好托月華來遙寄相思了。

從"昨夜閑潭夢落花"到"落月?lián)u情滿江樹”為一層,寫游子想家。

最后這幾句寫落月,落花閑潭,春光將老,隱含思婦青春將逝。在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幾

許游人能乘月而歸。此時明月西下,游子思婦的一腔離情伴隨月影灑在江邊的樹上。

詩人把游子思婦的離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襯托離別之苦;又以江月與人

生對比,顯示人生的短暫,而在短暫的人生里,那離愁就越發(fā)顯得濃郁。這首詩固然帶著些許傷

感和凄涼,但總的看來并不頹廢。它表現(xiàn)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青春年華的珍惜,以及對宇宙、

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當升闊的。

這首詩從月生寫到月落,把現(xiàn)實的情景和詩中人物的夢境結(jié)合在一起,寫得迷離恍惚,氣氛

朦朧。詩的感情隨著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漸展開、變化,忽此忽彼,亦虛亦實,蜀勵著,斷續(xù)著。

有時讓人覺得難以把握,但又覺得有深邃的東西在里邊,值得深入發(fā)掘。這就是人生的短暫,離

別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麗。

詩題中的五個字:春、江、花、月、夜,全都點到了,但又有重點,這就是「月」,其它四

個字都是陪襯。詩人從月生開始,繼而寫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

然后就月下的思婦反復抒寫,最后以月落收結(jié)。有主有從,主從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構成完整的

詩歌意境。

這首詩的景物描寫,采取多變的角度,敷以斑爛的色彩,很有藝術效果。同是寫月光,就有

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霞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覺的月光,有妝鏡臺上的月光,有搗

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多么富于變化!

詩中景物的色彩,雖然統(tǒng)一在皎潔光亮上,但是因為襯托著海潮、芳甸、花林、白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